大动脉炎的偏方
大动脉炎的偏方
偏方一:
银花20g,连翘20g,丹参15g,红花6g,当归、秦艽、防风各10g。每日1剂,水煎服。
偏方二:
银花20g,连翘20g,丹参15g,红花6g,当归、秦艽、防风各10g。每日1剂,水煎服。
偏方三:
有手足发冷,神疲乏力,畏寒,面浮肿,头晕,气短,膝腰酸软,劳动后其症加重,选用阳和汤加减:肉桂、炒白芥子、川芎各9g,熟地25g,鹿角胶、鸡血藤各20g,麻黄6g,当归15g,姜炭5g。每日1剂,水煎服。
肾血管性高血压是怎么引起的
①动脉粥样硬化约占90%,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及影像学检查的普及,这一比例还在不断增加。常见于老年男性,病变多位于肾动脉起始部,在动脉内膜形成大小、长短不一的粥样斑块,偏心性多见,是全身性血管病变的局部表现。
②纤维肌发育不良,除损害肾动脉外,髂动脉、肠系膜动脉和头臂动脉也有发生,常见于青年人,女性多于男性。动脉损害主要发生在中、远1/3端,常延及分支,血管呈多发性和串珠样改变。
③大动脉炎,本病主要侵犯主动脉及其大的分支,造成血管狭窄或闭塞,少见扩张。多为青年女性,近90%病例在30岁以下。大动脉炎侵犯肾动脉者约占60%以上,87%病变侵犯肾动脉起始部和近心端,肾动脉多为向心性局限狭窄。
大动脉炎患者的饮食禁忌
1、大动脉炎患者一定要戒烟,烟草中含有多种成分都会严重刺激和损伤血管,引起血管炎症反映,患者不仅不能吸烟,还要远离吸烟人群,防止二手烟的侵害,还要远离煤烟等有害气体对机体的损害。
2、忌酒。酒精可以引起患者的血管炎症反复,并且有许多药会因为喝酒而出现副作用,或药效减弱。
3、辛辣食品不要沾。辛辣食品具有刺激性,在中医中属于发物,可以引起血管炎症的加重。如辣椒、生的葱、姜、蒜等。
多发性大动脉炎检查
一、多发性大动脉炎的实验室检查
1.一般检查
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ESR增快、CRP增高,血清α2或γ球蛋白增高。
2.免疫学检查
大部分患者主动脉抗体阳性,结核杆菌PPD阳性。约50%的患者抗链球菌“O”阳性。少数出现抗核抗体或类风湿网子阳性。
二、多发性大动脉炎的影像学检查
1.X线片
阳性率较低,但若青少年的主动脉弓降部扩张,边缘不规则且伴钙化者对诊断有意义。
2.血管造影
是多发性大动脉炎诊断的主要依据。大动脉造影的主要造影征象是动脉管腔粗细不均或较均匀,边缘比较光滑的向心性狭窄和阻塞,部分病例可见扩张和动脉瘤形成或两者并存(混合型)。病变以腹主动脉、胸降主动脉、肾动脉和头臂动脉(尤其锁骨下动脉)为好发部位。肺动脉病变以多发性叶、段甚至亚段支的局限性狭窄和(或)阻塞最常见,少数可见扩张或继发的血栓。
3.CT 80%~100%的病人经增强CT扫描可见不同程度的主动脉壁增厚(1~4mm),多累及全血管壁,也可见新月形的局部增厚,钙化的检出率CT明显高于X线检查。
4.MRI
不需造影增强,多体位直接成像,如横轴和左前斜位相结合,可同时显示主动脉管腔全长和管壁变化,而梯度回波快速成像可观察继发的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等为其优点。
5.多发性大动脉炎的超声检查
①彩色多普勒超声图像:显示主动脉及其主要分支和周围动脉的血管壁弥漫性或节段性增厚,内膜面粗糙、回声增强,血管壁僵硬、搏动减弱或消失,血管腔多发生狭窄或闭塞;彩色多普勒雪柳血流可提示动脉狭窄处五彩镶嵌血流柱或单色明亮细小血流束,脉冲多普勒检测狭窄动脉腔可获得高速湍流。②血管内超声图像(IVUS);直接观察动脉管壁三层变化,可见管壁有不同程度增厚,回声增强,顺应性降低,有时可见钙化。但本检查临床上尚未推广,其诊断意义尚待探讨。
6.核素血管造影
无创伤,易被病人接受,重复性好,能了解病情的进展。
三、多发性大动脉炎的诊断
凡10岁左右的患儿,尤其女孩,如有不明原因的高血压伴低热、肢体麻木感、肢体发凉或间歇性跛行等,血沉升高,丙种球蛋白、抗主动脉抗体、抗核因子阳性,无脉症眼底、顽固性心衰等,均需考虑本病。Sharma(1996年)提出了新诊断标准,其主要指标包括:左锁骨下动脉中段损伤、右锁骨下动脉中段狭窄和(或)特征性体征和症状至少1个月。次要指标为:血沉升高、颈动脉压痛、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主动脉瓣环扩张、肺动脉损伤、左颈总动脉中段损伤、头臂动脉干远端损伤、胸降主动脉损伤、腹主动脉损伤和(或)冠状动脉损伤。如达到二项主要指标,或一项主要指标加二项次要指标,或四项次要指标,即可诊断为多发性大动脉炎。
多发性大动脉炎病因
1.自身免疫
活动期患者血清中90%可检出抗主动脉抗体,恢复期常转阴;约50%的患者血中IgG、IgA、IgM明显增高;病变组织内浸润的淋巴细胞为CD3+细胞。
2.结核免疫复合物沉着
73%多发性大动脉炎的患者找到结核病灶,91%患者PPD阳性或强阳性.70%患者免疫复合物阳性.64%患者CD3和CD4值降低,推测结核分枝杆菌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复合物.沉着于血管基底膜而继发对血管壁的一系列免疫损伤。
3.雌激素引起动脉壁损伤
本病患者有雌激素高分泌现象;动物实验也可见雌激素能引起与大动脉炎极其相似的动脉组织病理学变化;并且有人尝试使用孕激素以拮抗雌激素作用达到治疗本病的目的,取得初步成效。
4.遗传因素
临床可见单卵双生病例,说明有一定的遗传易感性。
多发性大动脉炎的病理:
镜下所见增厚的内膜主要是广泛增生的结缔组织和粥样硬化斑块,内膜表面常见有血栓附着和新生的毛细血管,内弹力纤维板常见断裂或消失。中膜的弹力纤维和平滑肌组织常为分布不规则的纤维组织所代替,形成形状和大小不一的灶性纤维瘢痕。外膜常有致密的结缔组织增生,使外膜明显增厚。
肾动脉狭有关肾血管的常识
其实,对于肾动脉狭的肾血管,它包括很多类型,即大动脉炎,肾动脉纤维肌性结构不良,肾动脉粥样硬化,以及肾动脉先天异常。
其中,大动脉炎,它的急性活动期临床表现往往不明显,可能仅出现乏力、发热、盗汗等,易被忽视。而后因继发变态反应激发大动脉及其主要分支炎性病变,累及肾动脉开口时,可引起继发性高血压。肾动脉狭窄多位于开口处1cm左右的范围内,不会侵犯其他分支,并多为双侧性。而肾动脉纤维肌性结构不良,病理特征为动脉中膜纤维肌性成分的增生,同时伴有动脉壁变薄及夹层化。受累的动脉壁病变形式多样,有的表现为狭窄,有的则形成动脉瘤。肾血管病变部位一般在肾动脉开口的近距离内或动脉主干的中、远端,不累及主动脉。而肾动脉粥样硬化,它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主要发生在肾动脉的近端1/3 处。动脉内膜下类脂质沉积、纤维粥样斑块形成、溃疡、钙化,出血和斑块破裂引起的血栓形成。对于肾动脉先天异常,它的表现是肾动脉管腔狭窄和内膜增厚。
以上介绍的就是肾动脉的常识知识,包括大动脉炎,肾动脉纤维肌性结构不良,肾动脉粥样硬化,以及肾动脉先天异常,它们都是属于肾血管方面的知识。
主动脉瘤的原因
(1)动脉粥样硬化为最常见的原因。
(2)感染以梅毒为显著常侵蚀胸主动脉败血症。
(3)囊性中层坏死为种比较少见的病因。
(4)外伤贯通伤直接作用于受损处,主动脉引起动脉瘤可发生于任何部位间。
(5)先天性以主动脉窦瘤为主。
(6)其他包括巨细胞性主动脉炎白塞氏病多发生大动脉炎等。
肾动脉狭窄的偏方
偏方1
50g竹荪炖用。属于真菌之王,含有很高的维生素以及微量元素,可以软化血管,改善肾动脉的直径。
偏方2
生菜150g,生炒食用。维生素B以及维生素C含量很高,能够改善和增加机体的免疫力。
偏方3
青菜200g生炒或者煮汤都可以。维生素以及微量元素含量丰富,营养成分高,有利于改善机体的免疫状态。
预防的关键是要大力预防和积极治疗引起肾血管性高血压的原发病,如多发性大动脉炎;动脉粥样硬化等。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是预防本病的重要措施。合理膳食,适量运动,禁烟限酒,规律生活,保持心情放松,积极治疗原发疾病,均可以起到预防本病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