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视眼对儿童有什么危害
远视眼对儿童有什么危害
危害之一:儿童中等程度远视常常是形成内斜视的祸根。据统计,儿童内斜视中约有75%是由远视眼引起的。正常眼睛注视近处目标时,除需要动用眼球屈光系统的调节以增强眼的屈光力,为保证双眼对准注视目标,双眼还需要内转,称为集合。而远视患者为了获得清晰物像,无论看远看近,都需要使用调节。过多的调节必然伴随过多的集合而诱发眼球内斜视,即俗称的“斗鸡眼”。内斜视不仅进一步影响视力,而且由于会破坏双眼单视功能及影响外观等,继而会影响孩子的自信心,产生心理方面的问题。
危害之二:是形成弱视的病因之一。屈光不正性弱视是由于视觉发育的关键时期,进入眼内的光线在黄斑形成的物像模糊不清,影响视觉发育。正常眼科检查无器质性病变,矫正视力低于0.8。而未经矫正的远视患者看近或看远时,视网膜黄斑不能形成清晰的物像,因而易导致弱视的形成。如果在儿童视力发育期内出现远视,就会引发不同程度的弱视。这时不仅会出现视力下降,还会出现眼位或一些视功能的异常。
远视眼的危害
远视眼的危害一:眼睛更容易疲劳
远视眼无论是看近和看远都是需要调节的,长时间下去的话,眼睛也就比较容易疲劳了。只是由于眼睛的内直肌长期过度收缩,会发生睫状肌疲劳,眼睛感觉发胀,眼睛疼痛等,隐晦影响到孩子的上课的注意力。
远视眼的危害二:容易形成斜视
远视眼患者如果一只眼睛的远视严重,为了能够更清楚的看清事物,必须要增加调节,内直肌的兴奋性会比正常眼增加,因此,很多的远视患者会习惯使用注视眼,而那个度数比较高的远视眼也就不会经常使用了,时间长了之后,有些远视眼会形成“斗鸡眼”。一般斜视患者多数由高度远视造成的。内斜视会进一步的影响视力,还会影响到双眼单视功能,影响眼睛的外观,进而会产生心理问题。
远视眼的危害三:形成弱视
远视眼患者看近和看远的时候,视网膜黄斑不能够形成清晰的成像,会影响到视觉的发育,而这种状况在孩子的发育阶段出现的话,会引发不同程度的弱视,导致视力下降,视功能异常。
儿童视力发育标准及检查
刚出生的婴儿,除先天性近视眼外,大多数婴儿眼球直径短于成人,都是生理性远视眼。
0~7岁儿童群体里,远视眼比例较大,这是以后可以消失的远视,称为生理性远视。7岁前儿童有与年龄相当的远视度数应该是正常的。
7~10岁少儿眼球随年龄逐渐长大,眼轴也逐渐加长,远视的度数就相应减轻。7岁以后少儿的眼睛从远视逐渐变为正视;10岁左右少儿眼球的大小已经快接近成人了,因此7~10岁少儿远视眼比例就开始慢慢降低,正视眼居多。但7~8岁的少儿里,也有视力达不到1.0的,大约有90%的少儿视力能保持在1.0。
10~15岁孩子的眼球还在缓慢长大,15岁前后,孩子的眼球基本与成人相当。但此期间,少儿的视力又开始了分野,即一部分停留在远视;一部分“正视化”;一部分却走向近视。据统计,10~15岁的中小学时期,近视眼的比例逐渐增加,是新生近视眼产生的高发期。
远视弱视对人体的危害有什么
现在的眼部疾病很多的就是远视弱视,有的孩子长期的用眼过度逐渐成了弱视,远视弱视是最严重的情况,对人体有很大的危害性的,尤其是家长朋友碰到了这个事情千万不要觉得满不在乎,其实远视弱视不治疗后果是不堪设想的。
远视性弱视的病因
我们知道,婴儿出生时,视力不及人的1%,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双眼视细胞不断发育和完善。由于儿童患有远视(一般是先天性的),从小无法为眼底获得足够的图像刺激,造成眼睛缺乏锻炼,引起弱视症状。远视性弱视可以发生于双眼也可发生于单眼。
远视是由于眼球的晶状体和视网膜间的距离过短或晶状体折光力过弱所致。眼睛最佳矫正视力达不到0.9而检查没有器质性病变者称为弱视。儿童患者看远看近视力都会受影响,严重的时候会有重影。单眼弱视患儿,由于容易遭受其他小朋友的嘲笑和排挤,所以往往不愿意佩戴遮光眼罩,而已经上学的病童,则因为佩戴眼罩后无法看清黑板和课本,往往导致成绩下降,损害自尊心。
此外,远视性弱视患者远视通常是天生的,看东西一直模糊,没有比较更难察觉和发现。更重要的是患者双眼没有单视功能,无立体视,将来无法从事驾驶、测绘及精细型工作,严重影响工作前途和生活质量。?
远视弱视对人体的危害很大,因为得了这样的远视弱视之后肯定是会影响到患者的视力的,同时这样的远视弱视对人体的危害性是很大的,面对如此多的危害问题需要关注的事情很多,既然知道了它的危害,就应该重视细节中的防护。
远视为何会引起内斜视
眼球在调节静止状态下5米以外的平行光线通过角膜、晶状体等屈光间质在视网膜后形成焦点,落在视网膜表面的影像是模糊的,这样的眼被称为远视眼。多数儿童出生时有一定程度的远视,但在12岁以前消失。远视眼看近处物体有困难某些严重患者看远处物体也可能出现困难。
如果看远处物体清楚,而看近处物体有困难,则有可能是远视眼。儿童常常因为阅读困难,而被发现有远视眼。远视眼出现在出生时,和正常眼球比较,眼球比较短,晶状体的屈光力较弱。有人认为,远视眼不是一种疾病,也不意味是个“坏眼”,只说明眼球的形状有点不正常,眼轴比较短。
远视眼的孩子容易发生内斜,这种内斜和调节、集合有密切关系。人类为了保持双眼单视,在长期实践中使调节和集合之间形成两者互相搭配的联动关系。过度调节可伴随过度的集合,医学上称之为调节性集合与调节的比值(AC/A)。当双眼调节增加时集合也增加,过度和持续的集合是内斜的诱因。
远视眼的眼轴(前后轴)相对短,所以物像落在视网膜后边,为了让物像落在视网膜上必须使用过多的调节来增加屈光力,伴随着调节的增加,必然也发生过强的集合,久而久之发生内斜,医学上称这为调节性内斜。这类斜视显然是由远视屈光状态引起的,所以内斜的孩子一定要做散瞳下的验光,为的是麻痹睫状肌,放松调节,并尽早矫正远视,戴远视眼镜,内斜自然消失,或减轻斜视度。
远视眼对于人体的危害
远视常常使人们感觉看远模糊,看近更模糊。而远视常常被大家忽略,很多朋友认为远视不会给我们带来什么危害。那么,远视有哪些危害性?
远视眼的危害除了影响远近视力之外,还因调节肌之一---内直肌长期过度收缩,致使发生肌肉疲劳症状,眼球酸胀,眼眶疼痛,同时伴有头昏脑胀。患儿会出现上课时精神不集中,记忆力不佳,讨厌看书写字,因而学习成绩下降。
远视眼者,其调节力加强后,定会增加内直肌的兴奋性。如果一只眼的远视程度严重,为使该眼看清物景,必须增加调节,内直肌的兴奋性必然比正常眼增加,因之,有的远视眼遂形成内斜视,这是远视眼的危害中比较重要的因素之一。
所以,斜视眼多数出现在远视度数较高的患儿,要警惕远视眼的危害,有屈光参差的远视伴斜视患者多数都习惯用注视眼(远视度数较低之眼)工作和学习,而将不使用的斜视眼搁在一边,时间久后,就会导致斜视眼成为弱视眼。
弱视有哪些常见的危害
弱视的最大危害是患儿不仅双眼或单眼视力低下,而且没有完善的双眼视觉功能,没有精细的立体视觉。弱视的危害远远大于近视,因为单纯近视的儿童,看远模糊,看近清楚,视觉细胞和神经还能受到外界物象的刺激而不会衰退,而弱视则不同,由于视觉细胞和神经长期受不到外界物象的准确刺激而衰退,如果不及时防治,视力便会永久低下。因此弱视对于患者来说,将一辈子影响生活、学习和工作,在他们眼里,立体视觉模糊,因而不能准确地判断物体的方位和远近。
下面说下弱视的六大危险
方法/步骤
形成斜视. 单眼的弱视容易形成斜视。视觉细胞和神经长期脱离外界物象的准确刺激而衰退,如果不及时防治,视力便会永久低下,成为单眼视觉,长此以往,必然会加重健眼的负担,视力逐渐衰退,弱视眼也会发展成斜视。
视力低下. 弱视眼视力差,与近视不同,弱视戴眼镜仍看不清,这也是弱视的主要危害。会造成儿童学习和生活不便。并且会造成孩子终身视力低下。
学习不好. 弱视导致孩子学习成绩不好,因视力低下,孩子课堂质量差,学习内容无法看清楚,不仅影响学习,还影响孩子的自信。4,无立体视. 弱视导致孩子立体视觉缺陷,立体视觉是视觉器官对三维空间各种物体的远近、前后、高低、深浅和凸凹的感知能力。在弱视儿童眼里,不能准确地判断物体的方位和远近,影响孩子的前途。
发育不良. 弱视可造成孩子发育不良,据研究表明,弱视会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一般情况下,弱视儿童会比同龄孩子个矮,这会对孩子的生活产生一定影响。
性格孤僻. 弱视可造成孩子性格孤僻,弱视儿童每天面对模糊的影像,大脑接受的信息有别于正常儿童;同时孩子也能从别人的评价中知道自己与人不同,会容易形成其性格孤僻,自卑,不利于健康心理形成。
哪些年龄段最易近视呢
通过大量人群调查和双生子的研究,证明近视眼是一种与遗传有密切关系的眼病。
高度近视眼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单纯近视为多因子遗传。
环境因素可影响眼的屈光变化已为动物试验和临床工作所证实。制造恶劣的视觉环境,形觉剥夺和限制看远可使幼小动物变为高度近视眼;儿童繁重的近距离作业和不良视觉卫生条件是儿童少年单纯性近视发生发展的重要原因。
因此,防治近视眼应从改善儿童学习环境,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增加户外活动,增强体质等入手。
视力减退是近视眼的主要症状。轻、中度近视眼患者远视力低常而近视力正常,表现为看远处物体模糊不清,但读写不困难。
高度近视眼则远、近视力都不好。视疲劳是近视眼的另一个常见不适,多与调节集合失衡有关,近视眼习惯近距离读写,长时间读写后可引起视物模糊、眼胀、头痛等不适;眯眼视物以利改善视力却可导致疲劳。
高度近视发生眼组织退行性病理改变,出现相应症状。玻璃体混浊可产生飞蚊症,视网膜脉络膜退行病变可发生黄斑出血、萎缩,甚至视网膜脱离,赞成严重视力障碍。
遗传因素为主要病因者发病较早,幼儿时期就可能已是近视眼了。近视发生越早,形成高度近视眼的可能性越大。病理性近视眼在20岁以后还可能发展。
单纯近视眼多发生于生长发育旺盛的少年时期。有统计证明,小学三年级以前视力低常主要由远视眼、散光眼、先天性近视眼所引起,四年级以后近视眼比例增加,高中学生中远视力低常主要由近视眼引起。儿童少年远视力下降初发年龄大多在10-15岁,半数以上集中于12-15岁。但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条件提高,电视、电脑的普及使近视发病年龄有提早的趋势。单纯性近视眼在20岁左右趋于稳定。
近视眼可以预测和控制发展吗
儿童眼屈光状态的发育是有一定规律的,其正常屈光状态的发展是沿着从远视到正视的方向变化的。如果此阶段用眼环境有问题还会出现由正视再到近视的方向发展,其总发展趋势是不可逆转的。
人刚出生时正常情况下眼球的前后径长度也就是眼轴较短,仅有16-17.1 mm,此时婴儿有+2.00D~+4.00D左右的远视。在出生后的1~3年里,眼球处于快速发育期,眼轴增长速度很快,眼轴一般长约16-19.5 mm ;3岁~18岁时眼球处于慢速发育期,眼轴的长度约在19.5-23 mm。所以,3岁的孩子应该是+1.75D-+2.00D的远视眼;8岁的孩子应该有+1.25-+1.50D的远视;12岁的孩子应该有+0.75-+1.00D远视。 因此,6岁以下儿童有轻度远视,视力虽然达不到1.0是正常现象(但应在0.6以上)。学龄前有远视,进小学后远视屈光度缓慢下降,12岁还有点远视储备,是最理想的屈光状态,产生学校性近视的概率就会很低。
根据眼球几何光学的计算,眼球轴每增长1mm ,就会产生3.00D近视;而儿童的眼球在发育过程中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屈光要素--那就是眼球前表面的角膜曲率。角膜曲率半径每增长1mm ,就会抵消6.00D近视。人出生后的3年里,眼球的发育是眼轴增长的同时,角膜曲率半径也在匹配性增长,基本上保持远视状态,3岁到 10岁,眼球向正视化发展,10岁时眼球的发育已接近成人,眼球轴长均值为23.5mm左右。
在青少年眼球发育过程中,眼的屈光状态的发育,与视觉环境密切相关,特别是眼轴(眼球前后径长度)和曲率(眼球表面的弯曲度)两项数值最敏感。孩子们生长发育期眼球的这两项发育匹配与否决定了他的眼睛是正视、远视、近视或散光。研究发现,在眼球的发育期,近距离过度用眼以及缺少户外运动,是引起眼轴发育超过正常长度的主因,所以眼轴和曲率两项数值在近视预测和诊断中更加重要而且客观,同时角膜曲率的测量对散光的分类诊断也很重要。
由于近视眼发生发展是不可逆的,根据眼球发育规律进行科学检测,能及早发现潜在的隐性近视患者,对于近视眼的防控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如何推迟近视眼的发生年龄?如何控制近视眼发展过快?通过对眼球的及时的生物测量、预测,能针对性采取切实可行干预措施,达到防患于未然的目的。所以我们主张在孩子3岁时,就应该为他们进行眼部的检查,建立眼屈光发育档案,定期作屈光状态的检查和监测,不要等到孩子视力下降已无可挽回时才不得已去医院就诊。
远视的分类
眼球在调节静止状态下5米以外的平行光线通过角膜、晶状体等屈光间质在视网膜后形成焦点,落在视网膜表面的影像是模糊的,这样的眼被称为远视眼。多数儿童出生时有一定程度的远视,但在12岁以前消失。远视眼看近处物体有困难某些严重患者看远处物体也可能出现困难。如果看远处物体清楚,而看近处物体有困难,则有可能是远视眼。儿童常常因为阅读困难,而被发现有远视眼。远视眼出现在出生时,和正常眼球比较,眼球比较短,晶状体的屈光力较弱。有人认为,远视眼不是一种疾病,也不意味是个“坏眼”,只说明眼球的形状有点不正常,眼轴比较短。
远视眼的近点较远,看近处物体时需要较大的调节力,所以有远视眼的人,出现老花眼的年龄较早。
根据远视的程度可将远视眼分为4类
①轻度远视眼:小于+2.00屈光度。
②中度远视眼:+2.00-+3.00屈光度。
③重度远视眼:+4.00-+6.00屈光度。
④高度远视眼:大于+6.00屈光度。
根据病变的不同部位,远视眼可分为轴性远视和屈光性远视,后者包括曲率性远视和屈光指数性远视。
(1)轴性远视是由于眼的前、后轴较正视眼短而造成的。
这是屈光异常中比较常见的一种。人出生时,眼轴均短,随着身体的发育,眼的前后轴也慢慢增长。有些人在眼的发育过程中,由于内在(遗传)因素和外界环境的影响,使眼球停止发育,眼轴不能达到正常的长度,即成为轴性远视。
(2)曲率性远视是由于眼球屈光系统中任何屈光体表面弯曲度较小而形成的。
这种异常多发生于角膜,如先天性平角膜,或者外伤、角膜疾患等引起的角膜曲率改变,这种远视眼几乎都合并有散光。
(3)屈光指数性远视指晶状体屈光力减弱所致的远视。
小儿远视的危害比近视大
小儿远视通常只表现为远视力下降,而大人远视还会伴有视力疲劳(即视物模糊),眼球、眼眶和眉弓部胀痛等,尤其是阅读或近距离工作时明显,但稍微休息后症状会减轻或消失。远视眼并不是看得远。
有些人认为近视眼就是只能看近处,远视眼就是只能看远处,甚至比正视眼看得还远,这是一种误解。正常眼球在调节松弛的状态下,光线经过眼的屈光系统屈折以后,焦点恰好落在视网膜上,从而看清不同距离的近处目标。当眼球的前后径过度的增长与眼屈光不相适应,使光线在视网膜前形成焦点时,便会造成近视。相反,由于眼前后径较短,在视网膜后形成虚焦点,便形成远视。中高度远视眼患者不仅近视力差,而且远视力也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即远近都看不清楚。小儿的远视大多数由先天因素造成的。
确定孩子有远视后,家长一定不可掉以轻心。因为儿童远视通常比近视的危害更大,若不及时治疗,后果会更严重。
首先,儿童中等程度远视常常是内斜视的祸根。据统计,儿童内斜视中约75%是由远视眼引起。正常眼睛注视近处目标时,除需要动用眼球屈光系统的调节以增强眼的屈光力,为保证双眼对准注视目标,双眼还需要内转,称为集合。而远视患者为了获得清晰物像,无论看远看近,都需要使用调节。过多的调节必然伴随过多的集合而诱发眼球内斜视,即俗称的“斗鸡眼”。内斜视不仅进一步影响视力,而且由于会破坏双眼单视功能及影响外观等,继而会影响孩子的自信心,产生心理方面的问题。
弱视对人体的危害有什么
现在的眼部疾病很多的就是远视弱视,有的孩子长期的用眼过度逐渐成了弱视,远视弱视是最严重的情况,对人体有很大的危害性的,尤其是家长朋友碰到了这个事情千万不要觉得满不在乎,其实远视弱视不治疗后果是不堪设想的。
我们知道,婴儿出生时,视力不及人的1%,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双眼视细胞不断发育和完善。由于儿童患有远视(一般是先天性的),从小无法为眼底获得足够的图像刺激,造成眼睛缺乏锻炼,引起弱视症状。远视性弱视可以发生于双眼也可发生于单眼。
远视是由于眼球的晶状体和视网膜间的距离过短或晶状体折光力过弱所致。眼睛最佳矫正视力达不到0.9而检查没有器质性病变者称为弱视。儿童患者看远看近视力都会受影响,严重的时候会有重影。单眼弱视患儿,由于容易遭受其他小朋友的嘲笑和排挤,所以往往不愿意佩戴遮光眼罩,而已经上学的病童,则因为佩戴眼罩后无法看清黑板和课本,往往导致成绩下降,损害自尊心。
此外,远视性弱视患者远视通常是天生的,看东西一直模糊,没有比较更难察觉和发现。更重要的是患者双眼没有单视功能,无立体视,将来无法从事驾驶、测绘及精细型工作,严重影响工作前途和生活质量。?
远视弱视对人体的危害很大,因为得了这样的远视弱视之后肯定是会影响到患者的视力的,同时这样的远视弱视对人体的危害性是很大的,面对如此多的危害问题需要关注的事情很多,既然知道了它的危害,就应该重视细节中的防护。
远视眼给患者带来的危害后果是什么
远视眼给患者带来的危害
1·儿童和少年的远视,是一种生理性表现。我们知道,远视是由于眼轴太短造成的。人出生的时候,眼球很小,眼的前后径短,需远距离视物才清楚。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有的儿童眼球的发育,并没有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变长成为正视眼,眼轴仍较短,视力依旧表现为远视。
2·在学龄前期,儿童大多没有专注学习用眼,一般不会有远视所引起的临床症状。但是,进入学龄期,尤其是用眼过多时,就会出现眼胀、眼酸、流泪、眉心部和后枕部疼痛。
3·小儿的远视大多数由先天因素造成的。确定孩子有远视后,家长一定不可掉以轻心。因为儿童远视通常比近视的危害更大,若不及时治疗,后果会更严重。儿童中等程度远视常常是内斜视的祸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