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肝动脉硬化外急性肝动脉硬化是什么症状
除了肝动脉硬化外急性肝动脉硬化是什么症状
一、一般表现脑力与体力衰退,触诊体表动脉如颞动脉,桡动脉,肱动脉等可发现变宽,变长,纡曲和变硬。
二、主动脉粥样硬化大多数无特异性症状,叩诊时可发现胸骨柄后主动脉浊音区增宽,主动脉瓣区第二心音亢进而带金属音调,并有收缩期杂音,收缩期血压升高,脉压增宽,桡动脉触诊可类似促脉,X线检查可见主动脉结向左上方凸出,主动脉扩张与扭曲,有时可见片状或弧状的斑块内钙质沉着影。
动脉硬化是动脉的一种非炎症性病变,可使动脉管壁增厚、变硬,失去弹性和管腔狭小。动脉硬化与人体自然衰老有关,高血压高血脂是促进动脉硬化的危险因素,有效的控制血压血脂可明显延缓动脉硬化的进程,并在一定程度上使动脉硬化得到改善。
建议患者朋友清淡饮食、多喝水,多吃蔬菜水果,要积极的控制住血压,吃饭的时候,要注意不要在两顿饭之间加餐,吃零食,如果一定要吃的话,可以吃些苹果,饼干这些不会增加脂肪含量的食物,还有,不要喝太多咖啡和浓茶。
动脉硬化的症状有哪些 冠状动脉硬化症状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器官病变中的最常见类型,冠状动脉血管狭窄或阻塞,可导致心肌缺血、缺氧,引起心绞痛以及不同程度和范围的心肌梗死。
酒精性肝病的超声诊断包括什么
“假平行管征”即在肝内门静脉肝段或亚肝段分支旁出现平行的管状结构,频谱多普勒显示为扩张的肝动脉分支。这一征象的命名,是为了与梗阻性黄疸时肝内胆管扩张形成的“平行管征”相区别。这种情况在酒精性肝炎病人中的显示率为90%,在其他类型酒精性肝病中的显示率为23%。而在正常对照和非酒精性肝病中显示率为零。与肝活检病理对照,对酒精性肝炎的诊断敏感性为82%,特异性为87%,准确性为84%。
声像图可显示一条或多条扩张的肝动脉,“假平行管征”在不同肝段的显示率有很大差异,其中以S2和S3段最为常见。肝动脉阻力指数(RI)测定有鉴别诊断价值。正常肝动脉RI为0.66士0.02,急性酒精性肝炎者下降(0.60士0.07,P<0.05),而酒精性肝硬化者明显升高(0.72士0.04,P<0.05)。肝动脉RI下降可能与酒精及其代谢产物的血管扩张作用有关。
诊断出肝硬化之后要及时的治疗,酒精性肝硬化更容易给患者带来肝腹水等严重并发症,免疫介入疗法是治疗肝硬化的新方法,免疫介入疗法又称为肝细胞移植,是提取分离多能前体细胞,在体外培养成肝细胞,并用介入的方式将肝细胞经肝动脉输入到病肝内,这些肝细胞在肝内“落户”。在肝脏微环境和细胞分化诱导剂的作用下使其生长为正常的肝脏细胞,而代替已经衰老坏死的肝细胞,重新发挥正常的肝细胞功能,达到逆转肝硬化、治疗肝硬化的目的,能有效的治疗肝硬化疾病,防止肝硬化继续发展,达到逆转的目的。
动脉硬化是怎么回事
动脉硬化是随着人年龄增长而出现的血管疾病,其规律通常是在青少年时期发生,至中老年时期加重,发病,男性较女性多,近年来本病在我国逐渐增多,成为老年人死亡主要原因之一,动脉硬化的原因中最重要的是高血压,高血脂症,抽烟三大危险因子,其他肥胖,糖尿病,运动不足,紧张状态,高龄,家族病史,脾气暴躁等都有关系。
(1)高血压:高压血流长期冲击动脉壁引起动脉内膜机械性损伤,造成血脂易在动脉壁沉积,形成脂肪斑块并造成动脉硬化狭窄,血压不控制,心肌梗塞发生率约提高2~3倍,脑中风则约4倍。
(2)高脂血症:血中脂肪量过高较易沉积在血管内壁形成斑块,造成动脉硬化狭窄。
(3)糖尿病:糖尿病人的脂肪代谢会出现问题,血液中运送脂肪的蛋白质(称做脂蛋白)会产生变性,在运送过程中脂肪容易沉积在血管内壁形成脂肪斑块。
(4)抽烟:香烟中的尼古丁,一氧化碳等会损伤动脉内壁,受伤的动脉内壁会卡住胆固醇,引起血小板堆积形成脂肪斑块,同时,抽烟也会引起冠状动脉收缩痉挛,减少血流量。
(5)缺少运动:运动可以增加高密度脂蛋白,减少低密度脂蛋白,帮忙身体把多余胆固醇从胆道与肠道排出体外,避免过剩胆固醇沉积在血管内壁,此外,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加血管弹性,降低血压,消耗过剩热量,使身体脂肪比重减少,肌肉比重增加,而减轻体重,因此缺乏运动的人很容易得到粥状动脉硬化。
(6)肥胖:肥胖或体重过重的人,心脏负荷加重,血脂肪不正常的机率也较高,因而增加粥状动脉硬化风险,肥胖,易促发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症,胰岛素阻抵抗症候群。
(7)过大压力:人会因为压力而增加肾上腺素的分泌,于是引起血压升高,心跳加快,伤害动脉血管内壁。
(8)家族史:指的是基因上的因素,使某些人早期就发生动脉硬化疾病遗传,其原因仍未明,有的是严重高胆固醇血症,迭积在血液中,进而促发动脉硬化发生,有的是早发性高血压,或是容易发生血栓等。
动脉硬化有什么症状 四肢动脉硬化症状
以下肢出现动脉硬化较为多见,尤其是以腿部动脉居多。由于血供障碍引起下肢发凉、麻木和间歇性跛行,严重者可持续性疼痛,下肢动脉尤其是足背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当下肢动脉如果完全闭塞时可产局部啊坏疽。
除了肝动脉硬化外急性肝动脉硬化是什么症状
一、一般表现脑力与体力衰退,触诊体表动脉如颞动脉,桡动脉,肱动脉等
可发现变宽,变长,纡曲和变硬。
二、主动脉粥样硬化大多数无特异性症状,叩诊时可发现胸骨柄后主动脉浊
音区增宽,主动脉瓣区第二心音亢进而带金属音调,并有收缩期杂音,收缩期血
压升高,脉压增宽,桡动脉触诊可类似促脉,X线检查可见主动脉结向左上方凸
出,主动脉扩张与扭曲,有时可见片状或弧状的斑块内钙质沉着影。
动脉硬化是动脉的一种非炎症性病变,可使动脉管壁增厚、变硬,失去弹性
和管腔狭小。动脉硬化与人体自然衰老有关,高血压高血脂是促进动脉硬化的危
险因素,有效的控制血压血脂可明显延缓动脉硬化的进程,并在一定程度上使动
脉硬化得到改善。
建议患者朋友清淡饮食、多喝水,多吃蔬菜水果,要积极的控制住血压,吃
饭的时候,要注意不要在两顿饭之间加餐,吃零食,如果一定要吃的话,可以吃
些苹果,饼干这些不会增加脂肪含量的食物,还有,不要喝太多咖啡和浓茶。
以上资料就是关于急性动脉硬化主要症状的资料,相信您看了之后已经对主要症状有所了解了。急性动脉硬化还是很严重的疾病,一定要做到早发现在治疗,已达到在最快的时间内得到康复的效果。防止急性动脉硬化平常的锻炼还是很重要的。
酒精性肝病的超声诊断包括什么
据专家介绍,酒精性肝炎疾病的病理改变特点为肝细胞水肿或脂质沉积、酒精性透明小体、肝细胞灶性坏死、中性粒细胞浸润及肝血窦周围胶原纤维沉积,B型超声检查肝脏显示增大或正常,肝脏测值增大者占63%。肝实质回声多为稍增强不均质,而不是减弱回声。肝内疾病“假平行管征”的出现对酒精性肝炎的超声诊断有很大帮助。
“假平行管征”即在肝内门静脉肝段或亚肝段分支旁出现平行的管状结构,频谱多普勒显示为扩张的肝动脉分支。这一征象的命名,是为了与梗阻性黄疸时肝内胆管扩张形成的“平行管征”相区别。这种情况在酒精性肝炎病人中的显示率为90%,在其他类型酒精性肝病中的显示率为23%。而在正常对照和非酒精性肝病中显示率为零。与肝活检病理对照,对酒精性肝炎的诊断敏感性为82%,特异性为87%,准确性为84%。
声像图可显示一条或多条扩张的肝动脉,“假平行管征”在不同肝段的显示率有很大差异,其中以S2和S3段最为常见。肝动脉阻力指数(RI)测定有鉴别诊断价值。正常肝动脉RI为0.66士0.02,急性酒精性肝炎者下降(0.60士0.07,P<0.05),而酒精性肝硬化者明显升高(0.72士0.04,P<0.05)。肝动脉RI下降可能与酒精及其代谢产物的血管扩张作用有关。
诊断出肝硬化之后要及时的治疗,酒精性肝硬化更容易给患者带来肝腹水等严重并发症,免疫介入疗法是治疗肝硬化的新方法,免疫介入疗法又称为肝细胞移植,是提取分离多能前体细胞,在体外培养成肝细胞,并用介入的方式将肝细胞经肝动脉输入到病肝内,这些肝细胞在肝内“落户”。在肝脏微环境和细胞分化诱导剂的作用下使其生长为正常的肝脏细胞,而代替已经衰老坏死的肝细胞,重新发挥正常的肝细胞功能,达到逆转肝硬化、治疗肝硬化的目的,能有效的治疗肝硬化疾病,防止肝硬化继续发展,达到逆转的目的。
党参的禁忌有哪些
动脉硬化者
党参中含有一定量的蛋白因子,而蛋白因子会抑制人体的脂肪分解,食用过量时会加重这些物质在血管壁上的沉积,从而加重肝动脉硬化者的病情,所以一般是不建议肝动脉硬化者食用党参的。
胃病患者
胃病患者体内含有一定量的幽焖螺旋杆菌,而党参中的营养成分物质,对这类物质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胃病患者食用党参容易加重其病情,所以一般是不建议胃病患者食用党参的。
孕妇
孕妇怀孕期间宜进食性味温凉等食物,而党参性平微温,其成分可通过血液被胎儿部分吸收,易增加胎儿火气,对胎儿生长发育不利,甚至导致难产,所以孕妇是不适合食用党参的。
抽血检查项目有哪些
1、谷丙转氨酶(ALT) 反映肝脏细胞受损最灵敏的指标。无论是患了病毒性肝炎、中毒性肝炎、肝癌,甚至是脂肪肝(脂肪堆积在肝脏里面,促进脂源性的炎症改变),都会造成谷丙转氨酶增高
2、总胆红素(TBIL) 肝细胞损害的检测指标
3、直接胆红素(DBIL) 肝细胞损害的检测指标,有助于区分各型黄疸
4、转肽酶(GGT) 肝细胞损害的检测指标
5、总胆固醇(CHOL) 血清中其含量过高,易引起脂肪肝、动脉硬化、脑中风、胆结石等
6、甘油三酯(TG) 来自脂类及米、面等,数值偏高易患动脉硬化、脂肪肝等
7、高密度脂蛋白(HDL-C) 对血管有保护作用,血中含量低易患心脑血管病
8、低密度脂蛋白(LDL-C) 是检测动脉硬化的重要指标,越高越不好
9、尿素氮(BUN) 当肾功能损害、体内代谢产物堆积时,此值升高
10、肌酐(Cr) 检测肾脏的排泄功能
动脉硬化症状
(1)四肢动脉粥样硬化:以下肢较为多见,尤其是腿部动脉,由于血供障碍而引起下肢发凉、麻木和间歇性跛行,即行走时发生腓肠肌麻木、疼痛以至痉挛,休息后消失,再走时又出现;严重者可有持续性疼痛,下肢动脉尤其是足背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动脉管腔如完全闭塞时可产生坏疽。
(2)肠系膜动脉粥样硬化:可能引起消化不良、肠道张力减低、便秘与腹痛等症状。血栓形成时,有剧烈腹痛、腹胀和发热。肠壁坏死时,可引起便血、麻痹性肠梗阻以及休克等症状。
(3)肾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硬化有哪些表现?肾动脉粥样硬化临床上并不多见,可引起顽固性高血压,年在55岁以上而突然发生高血压者,应考虑本病的可能。如有肾动脉血栓形成,可引起肾区疼痛、尿闭以及发热等。
(4)脑动脉粥样硬化:脑缺血可引起眩晕、头痛与昏厥等症状。脑动脉血栓形成或破裂出血时引起脑血管意外,有头痛、眩晕、呕吐、意识突然丧失、肢体、瘫痪、偏盲或失语等表现。脑萎缩时引起痴呆,有精神变态,行动失常,智力及记忆力减退以至性格完全变化等症状。
(5)主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硬化有哪些表现?主动脉粥样硬化大多数无特异性症状。叩诊时可发现胸骨柄后主动脉浊音区增宽;主动脉瓣区第二心音亢进而带金属音调,并有收缩期杂音。收缩期血压升高,脉压增宽,桡动脉触诊可类似促脉。X线检查可见主动脉结向左上方凸出,主动脉扩张与扭曲,有时可见片状或弧状的斑块内钙质沉着影。
(6)一般表现:脑力与体力衰退,触诊体表动脉如颞动脉、桡动脉、肱动脉等可发现变宽、变长、纡曲和变硬。
动脉硬化是什么病
动脉硬化(arteriosclerosis)是指一组以动脉壁增厚、变硬和弹性减退为特征的动脉硬化性疾病,包括以下三种类型:
①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是最常见的和最具有危害性的疾病;
②动脉中层钙化(M nckeberg medial calcification)较少见,好发于老年人的中等肌型动脉,表现为中膜的钙盐沉积,并可发生骨化;
③细动脉硬化症(arteriolosclerosis,arteriolar sclerosis)常与高血压和糖尿病有关,其基本病变主要是细小动脉的玻璃样变。
AS是一种与血脂异常及血管壁成分改变有关的动脉疾病,主要累及大动脉(弹力型—主动脉及其一级分支)、中动脉(弹力肌型—冠状动脉、脑动脉等),病变特征是血中脂质在动脉内膜沉积、平滑肌细胞(smooth muscle cell, SMC)和结缔组织增生,引起内膜灶性纤维性增厚及粥样斑块形成,使动脉壁变硬,管腔狭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