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早熟是怎么引起的 环境激素
性早熟是怎么引起的 环境激素
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伍学焱教授就曾特别指出,现代人性早熟发病率升高,和生活中摄入的各种各样的激素有关。为了使牛、羊多长肉,多产奶,人们给这些牲畜体内注射了大量雌激素;为了让鱼虾迅速生长,养殖户用上了激素饲料;为了促使蔬菜、瓜果个头大,人们不惜喷洒或注射“催生剂”。除了饮食方面,还有各类的环境污染,同样也会产生激素,给儿童性早熟埋下隐患。
性早熟和什么有关呢
1、饮食的影响:由于近10多年来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蛋白质摄入增加,甚至出现营养过剩,肥胖儿童;而营养过剩有助于性发育,有研究证实中度肥胖儿童易出现性早熟。
2、环境激素的影响:在一些食品、保健品和水果中,可能含有性激素或类似激素的物质,即环境激素,儿童经常使用这些含有激素的食品就容易出现性早熟。
3、生活环境的影响:物质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精神文化生活也相当丰富,现实的环境使儿童有较多的机会目睹有关情爱的场面、画面和书籍,这对性发育也有促进作用。还有少部分儿童由于误服避孕药引起性早熟。这是因为家长未能将避孕药保管好,年幼儿童误将避孕药当糖吃,避孕药的成分就是性激素,导致性早熟。
4、颅内引起性早熟的疾病:有肿瘤、脑脓肿、脑炎、脑积水、脑外伤、颅内手术、颅内放疗和化疗等。
5、肾上腺引起性早熟的疾病:有肾上腺肿瘤、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等。睾丸引起性早熟的疾病有睾丸间质细胞瘤和家族性睾丸中毒病。卵巢引起性早熟的疾病有卵巢肿瘤和卵巢囊肿。
以上这5种情况都是会影响青少年出现性早熟的情况的。青少年出现了性早熟了之后对青少年生理和心理都会造成一定的影响的。家长作为青少年的监护人,一定要密切关注青少年的行为,尽量保证自己的小孩不要出现性早熟。
婴儿性早熟是怎么回事
(一)中枢性性早熟(CPP)
亦称真性性早熟,由于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功能过早启动,GnRH脉冲分泌,患儿除有第二性征的发育外,还有卵巢或睾丸的发育。性发育的过程和正常青春期发育的顺序一致。只是年龄提前。主要包括继发于中枢神经系统的器质性病变和特发性性早熟。
1、特发性性早熟。又称体质性性早熟,是由于下丘脑对性激素的负反馈的敏感性下降,使促性腺素释放激素过早分泌所致,女性多见,约占女孩CPP的80%以上,而男孩则仅为40%左右。
2、继发性性早熟。多见于中枢神经系统异常,包括:①肿瘤或占位性病变:下丘脑错构瘤、囊肿、肉芽肿,②中枢神经系统感染,③获得性损伤:外伤、术后放疗或化疗,④发育异常:脑积水、视中隔发育不全等
3、其他疾病。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
(二)外周性性早熟
亦称假性性早熟。是非受控于下丘脑—垂体、性腺功能所引起的性早熟,有第二性征发育,有性激素水平升高,但下丘脑—垂体—性腺轴不成熟、无性腺的发育。
1、性腺肿瘤。卵巢颗粒—泡膜细胞瘤、黄体瘤、睾丸间质细胞瘤、畸胎瘤等。
2、肾上腺疾病。肾上腺肿瘤、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等。
3、外源性。如含雌激素的药物、食物、化妆品等。
4、其他。McCune—Albright综合征。
(三)部分性性早熟。单纯乳房早发育、单纯性阴毛早发育、单纯性早初潮。
(四)有些性早熟是由于体内出现肿瘤,这些肿瘤能分泌类似性激素的物质,有时候在肿瘤还较小时,它分泌的性激素的量已经很大,足以引起性发育。
性早熟是什么
性早熟是儿科内分泌系统的常见发育异常,是指女童在8岁前,男童在9岁前呈现第二性征发育的异常性疾病。中枢性性早熟(CPP)是缘于下丘脑提前增加了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的分泌和释放量,提前激活性腺轴功能,导致性腺发育和分泌性激素,使内、外生殖器发育和第二性征呈现。CPP又称为GnRH依赖性性早熟,其过程呈进行性发展,直至生殖系统发育成熟。
性早熟可分为真性(又称中枢性、完全性)和假性(又称周围性、不完全性)两类。真性性早熟是由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功能不适当地过早启动,使青春期发育提前出现,其表现与正常的发育期相同,第二性征与遗传性别一致,能产生精子或卵子,有生育能力。假性性早熟是由性腺轴以外的因素引起性激素增多所致,表现为只有第二性征发育,而无生殖细胞同步成熟,故无生育能力。临床上,真性性早熟多于假性性早熟。
父母陪睡导致孩子性早熟
较真鉴定:
1.性早熟是因为人体的内分泌发生变化,即过早启动了性成熟的开关。
2.网上流传的“12大催熟食物”并不会导致孩子性早熟。
3.父母陪睡也不会导致孩子性早熟。
4.避免接触外源性的雌激素和雄激素——例如避孕药和某些成人保健品,合理膳食、提倡运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性早熟的风险。
最近,有朋友转给我了这样一个帖子:
点开一看,哟,里面不但列举了儿童性早熟的危害,还特别强调了12大“催熟”食物的黑名单,其中包括有自磨豆浆、鸭脖,榴莲、燕窝,蟹黄等等,理由千奇百怪,关键词是“激素”、“催熟剂”、“燕窝酸”、“动物性腺”等。还有一些文章说:“孩子性早熟,是父母陪睡导致的。”
这样的文章是典型的流言帖,从标题就很博人眼球,也常引起家长的重视,容易引发过恐慌。所以有必要深挖一下。
性早熟的预防
一般来说,对于继发性下丘脑-垂体-性腺的肿瘤所引起的真性或假性性早熟均是无法预防的。
外源性雌激素或雄激素摄入性的性早熟是完全可以预防的。家长应该严格管理家中的药品,不让孩子接触到,而且要教育孩子,不要吃陌生人给的食物和不明食物,以避免给孩子造成伤害。
1.注意科学饮食。
部分性性早熟中,最多见的是女性单纯乳房早发育,这类患者中往往有长期摄入滋补品史、长期进食高蛋白尤其是高动物蛋白饮食,有些存在由于多食而引起的肥胖等。儿童体重达到一定程度或瘦素在血中的浓度达到一定量就出现青春期的发动。
2.关注环境激素对人体的危害。
江河湖海或空气的污染,化妆品、洗涤剂等物质的广泛使用以及仍饲养或培育的动植物所使用的饲料、化肥等,都有可能引起地球上生态平衡的失调,影响人类健康包括生殖功能的紊乱、性早熟或性功能低下、不育等。
预防性早熟应从多方面着手,包括家庭、父母、社会等都应该提高认识。不要给儿童滥用滋补药品,饮食要注意营养均衡,不要偏食或过食,避免接触不健康的书刊影视,以免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这都是预防性早熟的综合措施。至于某些遗传性因素或基因突变等的诱因则难以预测及预防。
什么诱发了儿童性早熟
性早熟是一种以性成熟提前出现为特征的性发育异常。 一般女孩子在14岁左右才会有第二性征的出现,而男孩子一般在16岁左右才会有第二性征的出现,可是现在一些女孩子在6、7岁时就出现乳房发育,阴毛、腋毛出现,甚至有月经,而男孩子生殖器的发育,这些都是性早熟。目前,女童的性早熟更受关注。生存的环境,现在的水污染非常的严重,水里面含有很多的环境激素,这种激素一旦进入体内就会干扰正常激素的水平,导致激素水平紊乱,因此可能会导致性早熟,也可能导致不孕不育。
食物里的激素。现在儿童吃的小吃特别多,为了让孩子们喜欢。商家在小食品中添加了很多的添加剂,而这些添加剂里很多都含有激素,也是导致孩子性早熟的一个原因。养虾的给虾吃避孕药,养鸡的给鸡喂养含有激素的饲料,为的是让鸡快点长,长大大一点,可以多赚一些钱。误食成人的药物。避孕药都是激素类的药物,如果孩子误食,就会导致性早熟,有报道一个5岁的女孩,因为误食了母亲放在桌上的避孕药结果出现乳房发育和来月经。所以,请大人们要特别的注意,药物一定要放在孩子够不到的地方。
用成人的化妆品。现在的化妆品多如牛毛,而且质量很多都无法保证,也有很多化妆品里含有激素和过量的重金属,女孩爱美,所以,母亲就给孩子用自己的化妆品,结果导致了性早熟,所以,母亲千万不要给孩子用自己的化妆品,儿童有儿童专用的,千万不要为保护孩子的皮肤却伤害了孩子的健康。
儿童性早熟是什么呢
性早熟是指青春期提早出现,即女性在8岁以前出现性腺增大和第二性征,或者在10岁之前出现月经,男性在9岁以前发育,按发病机制的不同,性早熟一般可分为两大类: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依赖性性早熟(真性性早熟)和非GnRH依赖性性早熟(假性性早熟);前者称中枢性性早熟或完全性性早熟,后者称外周性性早熟,此外,不完全性性早熟,如单纯性乳房早发育,单纯性阴毛早现,有学者归入青春发育的变异类型。
很多性早熟是无法检查出真正病因,性早熟的形成是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可能与整个社会环境有关。首先,营养改善。由于社会进步,现在的家庭生活条件变得优越,营养得到改善,疾病减少,儿童生长和发育出现了加速趋势,导致性发育提前和性成熟者增多。
其次,环境污染。现在社会的工业污染增多,而且食物中也含有大量的农药污染或激素污染,这些污染残留通过皮肤或直接食用后,是儿童性早熟的一个诱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