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想增加体重怎么办

想增加体重怎么办

增加体重和减肥一样的困难,不仅需要决心,还需要有毅力。以下是如何能在不影响健康的前提下增加体重的方法:

1.少吃多餐,而不是增加每餐的饭量。你必须大量食用含高营养、低胆固醇及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如瘦肉、鱼、低脂牛乳制品、水果、蔬菜及豆类制品,并辅以高卡路里的食物(如甜食),及富脂肪的食物(如人造奶油)。

2.吃你想吃的东西,不要只是为"必须"而吃。你不要只吃甜品(如冰淇淋、牛奶、蛋糕等),应多吃些普通的食物,如芝麻饼、乳酪、葡萄干面包、奶油之类的东西。只要适合你口味,只要你喜欢,就好好享用它。

3.吃含高卡路里食物的秘诀。脱脂奶粉加入果汁,三明治加牛油、肉松,炸排骨浇两汤匙奶油,都能摄取较多的卡路里。也可选择较高卡路里的食物,将高卡路里与低卡路里的食物混合吃,如玉米饼加咖啡或茶等。

4.模仿减肥者的技巧,但是反过来使用。譬如将随时可吃的食物或零食放在家里、学校或办公室中随时想吃就有东西吃。

其实增加体重还不简单吗?还会比减肥更加痛苦吗?你只要保持一颗平常心,像只猪一样只想着吃和睡还怕自己长不胖?最重要的是放松心情,如果你太在意如何在短时间内增加体重,时刻保持着紧张的心情,那肯定会影响营养吸收的,所以就任性的大胆的去吃吧。

瘦人如何增加体重效果好呢

首先,应增加膳食的摄入量,增加体重,就必须向机体提供合成组织所需要的各种营养素,膳食内容应丰富多样,不挑食,不偏食,饭菜要尽量做到美味可口。

在摄入足够蛋白质的情况下,宜多进食一些含脂肪、碳水化合物(即淀粉、糖类等)较丰富的食物。这样,多余的能量就可以转化为脂肪储存于皮下,使瘦弱者丰富起来。

其次,应保持充足而良好的睡眠。人的睡眠若比较充足,胃口就比较好,而且也有利于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第三,适当运动。特别是对于那些长期坐办公室的人来说,每天应抽出一定的时间来锻炼,这不仅有利于改善食欲,也能使肌肉更强壮、体魄更健美,人体的肌肉如果长期得不到锻炼,就会“用进废退”,肌纤维相对萎缩,变得薄弱无力,人也就显得瘦弱。知识分子多为此类体型,应注意加强锻炼多多支持 呀

关于瘦人如何增加体重效果好呢?首先我们要注意的是生活中最关键的问题,就是人要保证充足的睡眠,有了充足的睡眠合理的运动,不管是在工作上,生活上,还是身体方面都可以得到很好的改善,我们还需要注意的是,在饮食方面要保证食物的脂肪,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均匀。

快速增加体重的方法有哪些

根据食物颜色选择饮食可以帮助增肥。看到红色、橘黄色、亮黄色这些暖色的食品时,想者可以多吃一点。看到白色、绿色、黑色的食物时,想者可以多吃一些,绿色、白色、黑色的食品一般是低热量食物,是帮助减肥的食品。

红色、橙色的食物是最能刺激食欲,会让人不知不觉多吃几口。因此,这些颜色的食物适合作为减肥期间早餐的颜色,给每天一个振奋的开始。但午餐、晚餐就 要少吃一些此类食物了,就拿吃水煮鱼来说,看到红彤彤的颜色就非常有食欲了,虽然吃鱼不会增肥,但是吃了辣椒就会开胃,胃口好了,别的食物也会多吃,脂肪 则在不知不觉中累积,此外,肉类按照颜色可分为三类:红肉、白肉和无色肉。减肥期间的人最好选择白肉和无色肉。

绿色食品主要指各种绿色蔬菜,如嫩笋、菠菜、鳄梨、卷心菜,还有橄榄油,这些食物色彩中性,本身都不含高脂肪,又有丰富的营养元素。而很多人在减肥期 间容易心情受到影响,吃点绿色食品有利于稳定心情和减轻紧张情绪。而且绿色食物的各种营养物质丰富而均衡,特别是维生素的含量丰富。

其实增加体重要比减肥困难很多,所以大家一定不要盲目的节食来减肥。有很多节食的朋友到最后得了厌食症,结果身体的健康受到了破坏。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天生体质比较瘦弱的,在平常一定要注意饮食和锻炼哦。小编介绍增重方法大家要牢记哦。

怎么样增加体重呢

女人太瘦怎么办?

1、原因诊查

一般情况下,体重过轻与遗传因素有关系,不过女性朋友们如果发现自己的体重过轻,身体过瘦,首先要查一下是不是疾病的潜在影响,如甲状腺、糖尿病、肾上腺、消化系统疾病等,都容易造成体重过轻。而且一些情绪容易亢奋的人,由于内分泌的影响就可以加速热量的消耗。

2、饮食调理

①用奶油或其它食用油、果酱、糖类等高油脂、高糖类食物来增加热量,虽然体重增加较为快速,但长期或过量食用,会破坏食欲,并可能带来慢性疾病危及健康。

②采用均衡饮食及渐进式的增加食量,避免强迫性的供给,破坏食欲。先吃浓度高,营养密度高的食物,再吃其它食物。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定时定量,少量多餐,细嚼慢咽。

③偏瘦的女人应改掉挑食和偏食这些不良习惯,增加膳食的摄入量,膳食应丰富多样,多吃碳水化合物,面食最管用。

④在摄入足够蛋白质的情况下,宜多进食一些含脂肪、碳水化合物(即淀粉、糖类等)较丰富的食物。这样,多余的能量就可以转化为脂肪储存于皮下,使瘦弱者体态健壮起来。

⑤胃肠功能较弱的瘦子,可选择鸡、鸭、鱼、羊的肝脏来食用。

⑥平日里要口不离那些健康的零食,如花生、奶糖等,喝完啤酒再喝点果汁也是不错的主意。增肥可以考虑牛奶、杏仁、芝麻、腰果等食物,可以将杏仁和芝麻粉加入牛奶来喝。

⑦选择经适度烹调的食物,如蒸、炖、卤、炒、煮等,避免油炸、煎、烤等不易消化的烹饪做法。

⑧选择淀粉质较高的食物,例如白土司、馒头、白饭、地瓜、芋头、南瓜等。

⑨烹调时可以芶芡、羹汤、浓汤的型式,或在汤或果汁、牛奶中,加一些麦芽糊精(一般所谓的玉米水解淀粉,可直接加入食物中食用),增加热量的摄取。

3、适当运动

人体的肌肉是“用进废退”,如果长期得不到锻炼,肌肉纤维就会相对萎缩,变得薄弱无力,人也就显得瘦弱。瘦人每天应抽出一定的时间来锻炼,这不仅有利于改善食欲,也能使肌肉强壮、体魄健美。

适当的重量训练,配合增重食品补充,可以增加肌肉比例,改善营养不良、容易疲倦、抑郁、肌肉耗损、免疫力变差、容易生病等症状。对于患有慢性病的瘦人,也会减少并发症、愈后不良的机率。

4、保证睡眠

要想增肥,还应保持充足而良好的睡眠。人的睡眠若比较充足,胃口就比较好,而且也有利于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5、放松心情

工作中的紧张和压力、生活中一些小事的想不开、超出人体负荷的“疯狂”学习或工作等,都会使人愈加消瘦。因为紧张和焦虑不但影响食欲,肠胃道消化吸收功能也不好,代谢率提高相对地消耗较多的热量。相反,愉快的心理状态、和谐的人际关系则有助于增肥。所以瘦弱的人要放松自己的心情,不要给自己太大的增肥压力。

对于有增肥需求的女性,千万不要误以为增加热量的摄入就是在增肥,于是不停的吃,这种误区一定要避免,不正确的增肥方式对我们的身体更有危害,它会使我们的体内营养失衡,诱发很多疾病,所以大家如果想要健康的增肥,一定要做好详细的计划,让我们的机体有缓冲的机会。

适合增加体重的民间偏方

1、杏仁(汤浸、去皮尖)不拘多少。

制作方法:杏仁捣烂后加适量水研成杏仁汁,另取羊脂适量,放入锅里边溶化,再倒入杏仁汁,小火加温至药色金黄,状如稠膏即可。做成弹子大药丸,收贮备用。每次服用1丸,1日3次。

2、人参30克,茯苓、莲子、芡实、扁豆、薏苡仁、藕粉各60克,山药150克。

制作方法:将人参另研细粉,余药磨粉,搅拌均匀,加入适量糯米粉、粳米粉、白糖,兑水和为软块,并制成糕状,每块糕重15克,放入笼内蒸熟即成。每次服用1块,一日2—3次。

3、鲜山药一斤,杏仁八两,牛乳三斤。

制作方法:首先将山药去皮、洗净,切成小块;杏仁用水浸泡后去皮尖取仁,研为细末,调入牛乳搅拌均匀,过滤取汁。再把山药放入碗内,倒入杏仁奶汁、隔水蒸至熟烂。每日早、晚空腹各服1次。每次1—2调羹,用温酒调服。

怀孕期间体重增长标准 如何增加体重

及时加强营养,除了保证一日三餐定时定量外,每天的饮食一定要多样化,包括水果、蔬菜、豆制品、肉类等;不要挑食偏食;每天保证1杯孕妇奶粉,这样可以补充饮食中所吸收不到的营养。

到底怎么增加体重

首先是要养成一个早晨提前40到60分钟起床的习惯;

二是早晨起来后,外出先跑跑步,将身体跑到微热就行,作为每天早晨锻炼活动前必须的准备事项;

三是做做广播体操,或者学习简单的武术套路或练武的一些基本动作,注意:初学练武时,先不要求神似,而必须追求形似。才能保证自己的举手投足符合练武人的出手不离方寸;

四是每天早晨锻炼时,进行一下深呼吸后,凭借一口气尽力对天长啸。每天多进行原地起跳、原地起跳抹高、助跑起跳、助跑起跳抹高的锻炼,如果有条件多吊吊单杠、双杠;

五是每天睡觉前准备一杯开水,清晨起床后的第一件事是给凉开水加点热开水后,空腹把它喝了,清晨起床空腹就饮水适应后,每天每次必须喝400ml以上;

适合增加体重的食谱

1、黄芪大枣粥。黄芪30克,大枣10克,大米50克。将黄芪入锅内加水800毫升,煎30分钟,去渣留汁,入大枣、大米,常法煮粥,每日早、晚趁热服食。适用于消瘦之人。

2、山药粥。取山药、乳酪、白糖各适量。将山药晒干研粉,每次取30克,加冷水调匀,置炉上,小火煮熟,不断搅拌,两三沸后取下,调入乳酪、白糖即可食用。山药性味甘平,可补虚赢,长肌肉、润皮毛,为治消瘦、美容之妙品。乳酪可养肺润肤、养阴生津。两者合用,可健运脾胃,资助化源。适用于虚瘦患者。

3、甜浆粥。新鲜豆浆500毫升,加淘净的大米适量,煮烂成粥,调白糖少许。每日食用。适用于体虚消瘦、久咳、便燥等。

4、薏米粥。可取山药和薏米各30克、去芯莲子15克、去核大枣10枚、小米100克、白糖适量,然后把这些材料混合在一起煮,待粥熟后加入适量白糖即可食用,尤其适合热盛的人食用。

相关推荐

绿豆水喝多了有什么坏处 增加体重

绿豆水中含有较多的碳水化合物,适量食用的情况下可以维持大脑和身体的正常功能,但是如果喝多了导致人体热量摄入超标时,多余的热量就有可能会在体内转化成脂肪堆积起来,从而会增加发胖的可能性。

孕妇总睡觉怎么回事 体重增加所致

怀孕后,孕妇体重增加会加大子宫内的压力,进而导致心脏输出血量增加,所以孕妇经常感到疲倦睡觉,但是睡眠质量往往又不高,容易惊醒、失眠等。建议,孕妇晚上睡觉时,采取左侧卧姿势,有助于回心血量,减轻心脏负担。

荔枝什么人群不宜食用 增加体重

荔枝中糖分含量较高,每100克的荔枝中大约含有16.6克左右的糖分,而1克糖分在人体内可以产生4千卡的热量,如果食用过多荔枝的话,就会导致人体热量摄入过多,那么在消耗不够的情况下就很容易增加肥胖的可能性。

孕妇体重增加胎儿有长吗 孕妇体重增加怎么

对于体重偏轻的孕妇,一日三餐要均衡饮食。由于胎儿的身体大部分是由蛋白质所形成的的,所以建议孕妇多吃鱼、红肉、豆腐、虾、豆制品、奶制品等含高蛋白质的食物。另外还要补充钙、铁、锌等维生素。可以咨询医生,开一些补充营养素的药剂。 1、坚持每天吃早饭。来个煎的或煮的鸡蛋,再喝杯牛奶,获取更多的蛋白质。 2、每天吃一把坚果,补充蛋白质和(优质)脂肪。 3、正餐之间吃两三次零食。选择酸奶(富含蛋白质和钙)、干果(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和纤维)。 4、建议孕妈妈适当增加鱼、禽、蛋、瘦肉、海产品的摄入量,适当增加奶类的摄入量

如何健康增重 其他增加体重应注意事项

饮食的摄取对你和宝宝的健康非常重要,所以你应该要摄取营养的食物。但如果饮食不正常可能会影响你和宝宝的体重,所以你应该规律饮食,并经常补充点心。 你有可能会渴望许多怪异的食物,但它们可能并不健康,对胎儿没有助益。因此,你应该要选择食用健康、营养的食物,以帮助健康体重。 没有人规定早餐一定要吃三明治和牛奶,你也可以吃面条和沙拉。你不需要按照一般人的法来进食,你可以吃任何你吃的食物,只要是健康的食物。 你有可能担心自己吃的不够或吃得太多而不断计算热量,但这样反而会增加你的心理压力,影响你的食欲和健康。因此,

产后体重增加怎么

1、苹果 产后的新妈妈,为了成功减肥,每天可以吃1~2个苹果。因为苹果中含有果胶和纤维素,不仅对身体恢复有好处,而且还能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含量,具有明显的减肥效果。 2、胡萝卜 产后的新妈妈,吃胡萝卜也有减肥的效果。因为胡萝卜中含有胡萝卜素、果胶、膳食纤维等营养物质,这些营养物质与胆汁酸磨合之后,可以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含量,从而起到减肥的功效。 3、大蒜 食物中的大蒜具有明显的减肥功效。因为大蒜中很有一种含硫化合物的混合物,可以减少血液中的胆固醇含量,并且还能有效预防血栓的形成。 4、韭菜 分娩之后的新妈

经期体重增加

经期体重增加吗? 女性朋友在经期时会因为每个人的实际情况不同,有的女性朋友会在月经期出现水肿的情况,因为新陈代谢和以前相比,经期是会相对比较缓慢,通常会在经前出现食欲亢进的情况,所以会导致经期体重增加的情况,但不需要太过于担心,只是因为内分泌与平时不太相同,知识因为激素出现了变化,是正常的情况。 经期体重增加多少? 通常女性朋友在经期是体重增加1到2公斤,这种体重只是暂时的,对于要瘦身的女性们不要太担心,在月经结束之后,体重就会很快恢复到以前的状态,要减肥的女性朋友们,可以好好利用月经结束后的一

月经期间体重增加吗 如何预防经期体重增加

正因为经期出现浮肿是由于激素水平较低,水钠潴留引起的。因此,对于容易在月经期间体重增加的女性来说,最好是在月经前一个星期开始尽量少好食高盐的水分或食物,注意吃快餐类食品,如汉堡包和炸薯条,少喝咖啡和茶等包含咖啡因的饮料,戒辛辣,戒酒精,这样可以有效避免月经期间出现体重增加的现象。

孕期体重应该增加多少 体重增长标准

在怀孕到分娩的整个孕期,体重增加最佳标准是10-12千克,不过,每个人的情况会有所不同。只要孕妇体重逐月有规律地增加,就表明胎儿在母体内生长发育良好,孕妇自己的身体也是健康的。 在怀孕早期、前三个月内,孕妇的体重基本上保持在怀孕以前的水平,也许个别孕妇的体重会有所增加,但是不应超过1千克。 到了怀孕4个月以后,孕妇的体重每周大约增加250-350g左右,孕4-6个月内体重增加应控制在4千克左右;在怀孕后期,特别是最后两个月内孕妇的体重每周都会增加500克左右;最后三个月的体重增加一般在6千克左右。

胎儿体重如何增加

一、孕期不同,增重不同 一般来说,我们会建议正常孕妇在第一孕期(1—3个月)每月增加体重0.5千克左右,有些孕妇由于有妊娠反应,恶心,呕吐、食欲减退,还会出现体重下降的情况,这也不必过于担心;在第二孕期 (4—6个月),体重每周增加0.25—0.35千克,孕中期3个月体重一共增加4千克左右;在怀孕后期,体重每周增加0.5千克左右,在最后 3个月体重增加6千克左右。 二、体重增加过多的危险如果准妈妈怀孕前就属于肥胖或体重过重者,在怀孕期间又没有恰当地控制体重,则发生子痫的几率将会比一般孕妇高。营养师进一步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