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复发作的扁桃体炎需要切除吗
反复发作的扁桃体炎需要切除吗
扁桃体炎发作时,最常伴有咽部疼痛及高热症状,但大多数人经过药物治疗都能在3~7天恢复,少数人需要1~2周。扁桃体并不光滑,它有很多个深浅不一的隐窝,极易成为细菌的“温床”,如果扁桃体反复发炎可使其免疫球蛋白细胞数量减少,从而再度感染,陷入恶性循环,治疗起来也比较棘手。在慢性扁桃体炎经非手术治疗无效,或成为其它脏器疾病的病灶时,建议做扁桃体手术切除。
扁桃体切除主要有两种方式:
剥离法和挤切法。剥离法对周围组织损伤小,适用于各种情况的扁桃体发炎,一般为多数医生采用。挤切法的最大优点是快,手术可在1~2分钟完成,但对粘连多、有过扁桃体周围脓肿史及可能有血管异常者不宜采用。扁桃体手术本身也可出现并发症,如术后出血、感染、局部损伤等。少数病例术后可出现咽干、咽部淋巴组织代偿性增生等。
扁桃体切除的情况:
1、扁桃体炎的程度比较严重,已经引发了邻近器官的炎症,如中耳炎、副鼻窦炎等,可考虑手术切除。
2、反复患扁桃体炎,每年发病至少在4次以上。反复的发炎导致扁桃体内存留了大量的致病菌及毒素,使有功能的扁桃体组织被大量破坏,扁桃体的防御能力已经大大地降低,甚至已经成为了全身性疾病的“罪魁祸首”,此时可考虑将扁桃体切除。
3、因扁桃体炎反复发作,导致发生风湿性关节炎、心肌炎、肾炎等全身性并发症,则应手术治疗。
4、扁桃体极度肥大,已经影响到呼吸、睡眠、吞咽及语言等生理功能了,可考虑切除。
扁桃体炎手术可在1~2分钟完成,但对粘连多、有过扁桃体周围脓肿史及可能有血管异常者不宜采用。 扁桃体手术本身也可出现并发症,如扁桃体炎术后出血、感染、局部损伤等。少数病例术后可出现咽干、咽部淋巴组织代偿性增生等。扁桃体炎手术后的居家护理 孩子做了扁桃体切除手术后,咽喉部会感到不适,应该做好护理。
扁桃体炎的护理措施有哪些
扁桃体炎的护理措施有哪些?扁桃体炎是一种很常见的疾病,近年来患上该病的人群还在不断的增加,并且不及时治疗的话,就会导致疾病的反复发作,给患者带来了很大的困扰。所以要及时进行治疗,还要注意做好护理工作,下面有问必答网的小编给大家介绍一下扁桃体炎的护理知识。
扁桃体炎的护理:
1、慢性扁桃体炎或扁桃体肥大可作扁桃体切除。
2、在冬天的时候更要加强锻炼,多去参与户外活动,不要缩在家里过冬,这样能够使身体对寒冷的适应能力增强,减少扁桃体发炎的机会。
3、睡前和吃东西后都要进行漱口,保持口腔清洁。
4、扁桃体一般3~10岁时最大,10岁以后逐渐萎缩,因此儿童时期的扁桃体炎是防治的重点。
扁桃体炎的护理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了,专家指出,扁桃体炎的危害有很大,会对患者的健康带来威胁,所以一旦发现自己患上扁桃体时,一定要及时去正规的医院做治疗了,以免错过最佳治疗时间,给自己的身体带来更大的伤害。
扁桃体切除后如何护理
扁桃体切除后如何护理?扁桃体炎是一种发福发作的咽喉疾病,扁桃体炎是因为链球菌感染造成的。扁桃体炎发作的时候会伴随喉咙的肿痛,扁桃体切除是彻底治疗扁桃体炎的做好方法。那么扁桃体切除后如何护理?
1、扁桃体一般3~10岁时最大, 10岁以后逐渐萎缩,因此儿童时期的扁桃体炎是防治的重点。
2、加强锻炼,特别是冬季,要多参与户外活动,使身体对寒冷的适应能力增强,减少扁桃体发炎的机会。
3、保持口腔清洁,吃东西后要漱口。
4、急性扁桃体炎多为细菌感染所致,特别是化脓菌,如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因此必须使用抗生素,其中青霉素类最有效,根据炎症的轻重程度可选择口服或静脉注射。
5、慢性扁桃体炎或扁桃体肥大可作扁桃体切除,现在多采用扁桃体快速挤切术,手术时先在病儿嘴内喷表面麻醉药,稍等一会儿,病儿的咽部感觉就会迟钝,再让他躺在床上,医生使用一种叫挤切刀的器械,在病儿张口的一瞬间就能将扁桃体全部切除。手术十分迅速,病儿还未感觉疼痛,手术就完成了,病儿一直清醒,所以能马上吃冷食,目的是促进血管收缩,预防术后出血。手术不需住院,术后门诊观察1~2小时便可以回家。
6、术后1~2周内吃半流质饮食,如面片,鸡蛋糕。
7、手术切除以后并非完事大吉,还能再得咽炎。所以理想的方法是尽量不切除。
以上是针对“扁桃体切除后如何护理”的相关介绍,由于篇幅的限制很多内容没有办法为您一一介绍,如果您还有其他问题要了解,可以点击在线咨询医生,在线专家将为您免费提供就医指导和诊疗意见。
切除扁桃体对于身体有什么影响吗
门诊中常有家长带孩子来看病,说孩子的扁桃体经常发炎,要求作扁桃体切除术。那么扁桃体该不该切除呢?什么样的扁桃体需要切除呢? 扁桃体又叫扁桃腺,在人的口腔中左右各一,位于口咽两侧间隙内,是咽部最大的淋巴组织,对儿童来说是个重要的免疫器官。
受到外界炎症刺激后,参与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扁桃体产生的免疫球蛋白免疫力强,能对付侵入机体的各种致病微生物,起到抗病作用,被称为人体的“健康卫士”。 当机体抵抗力降低时,病原体(主要是细菌)便会侵犯扁桃体,引起扁桃体发炎。患儿表现为嗓子疼痛、头痛、发热、乏力、四肢酸痛等。扁桃体炎如果经常反复发作会变成为慢性扁桃体炎,容易继发全身感染,如心肌炎、肾炎、风湿性关节炎等,扁桃体又成了全身疾病的“罪魁祸首”。
那么,什么样的扁桃体应该切除呢?一般认为,6岁以下的儿童扁桃体有重要的生理功能,任意切除将降低机体免疫力,一般不实行手术。当扁桃体经常发炎影响了呼吸、发音,或是儿童因扁桃体经常发炎而明显影响身体发育;或扁桃体虽不经常发炎,但每次发病都与风湿性关节炎、心脏病及肾炎有密切关系,以及扁桃体上生有肿瘤、结石时,应考虑予以手术切除。
儿童扁桃体手术目前采取挤切法,这种手术很简单,门诊就可以做,几分钟就可完成,对患儿的痛苦并不大。但在炎症期,为了避免炎症扩散和术中、术后出血,不宜手术。患有血液病及影响凝血功能疾病时,要禁忌手术。
扁桃体炎对患者的危害有什么
1、扁桃体充血
由病毒引起者,局部及全身症状皆较轻,扁桃体充血,表面无渗出物。
2、扁桃体肥大
儿童扁桃体过度肥大可影响呼吸和吞咽。若腺样体也大时,则致鼻堵、打鼾。
3、急性发作
慢性扁桃体炎局部多无明显自觉症状,时有咽干、异物感、发痒等,常有急性发作史。
4、高烧
由细菌所致者症状较重,起病较急,可有恶寒及高热,体温可达39~40℃。幼儿可因高热而抽搐。咽痛明显,吞咽时尤重,甚至可放射到耳部。病程约7天左右。
5、其他疾病
扁桃体炎表现为咽部干燥,有堵塞感,不易咳出,口臭,反复发作扁桃体炎可诱发其他疾病,如慢性肾炎、关节炎、风湿性心脏病等,急性发作,严重影响工作和学习。
扁桃体炎的具体危害
通常所说的扁桃体,常指腭扁桃体,位于人的口腔深处两侧的咽峡侧壁,在腭舌弓和腭咽弓之间的扁桃体窝内,俗称扁桃腺,此物在童年时发达,成年后逐渐萎缩。由于扁桃体地处咽喉要冲,与外界关系密切,而扁桃体内的温度、湿度又很适合细菌繁殖,因此当身体抵抗力降低时很容易为病菌袭扰而发炎。急性扁桃体炎的主要致病菌是链球菌,症状常是急性发热、咽痛明显,吞咽时疼痛加重并可放射至耳部。检查可见咽部充血,扁桃体肿大且有脓点。在儿童,急性扁桃体炎发病率很高,尤其在3~4岁以后少年儿童及青年较为多见,50岁以后因扁桃体萎缩,则炎症少见。扁桃体炎也与季节有关,如冬春季节,天气变化无常,儿童容易受凉、感冒,所以他们最容易患急性扁桃体炎或慢性扁桃体炎急性发作。 扁桃体急性发炎时,采用青霉素类抗革兰氏阳性细菌抗生素或消炎药物,治疗效果很好。加上适当的休息,注意营养,一般在1周左右就可恢复正常。
如果炎症反复发作,则可转化成慢性。慢性扁桃体炎的症状不很明显,主要是咽痛。咽干、咽部不适、有口臭等表现。由于炎症的原因扁桃体常常比较肥大,但也有少数扁桃体萎缩而仍有慢性炎症者,并常合并伴有慢性咽炎。检查可见扁桃体表面充暗红色血、表面有瘢痕、及粘连、凹凸不平,腭舌弓亦可有慢性充血,有时颌下淋巴结也可肿大。慢性扁桃体炎也可用抗菌消炎药物,如反复急性发作,则需要施行手术切除,但一般5周岁以下儿童不适宜于手术治疗,多采用保守治疗,因其尚有一定的免疫作用。
扁桃体炎症可引起各种并发症,如中耳炎、鼻窦炎、风湿热、肾小球肾炎、风湿性心脏病、风湿性关节炎等多种疾病,导致心脏、肾脏、关节等方面的严重损害
扁桃体炎如何护理
1、慢性扁桃体炎或扁桃体肥大可作扁桃体切除。
2、在冬天的时候更要加强锻炼,多去参与户外活动,不要缩在家里过冬,这样能够使身体对寒冷的适应能力增强,减少扁桃体发炎的机会。
3、睡前和吃东西后都要进行漱口,保持口腔清洁。
4、扁桃体一般3~10岁时最大,10岁以后逐渐萎缩,因此儿童时期的扁桃体炎是防治的重点。
扁桃体炎的护理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了,专家指出,扁桃体炎的危害有很大,会对患者的健康带来威胁,所以一旦发现自己患上扁桃体时,一定要及时去正规的医院做治疗了,以免错过最佳治疗时间,给自己的身体带来更大的伤害。
彻底治愈扁桃体炎的方法有哪些
一、中医治疗扁桃体炎
邪热传里型扁桃体炎:可用中成药清咽利膈丸或清咽润喉丸治疗扁桃体炎,温开水送服。若有脓点,吹药更为必要可选用西瓜霜、冰硼散、珠黄散、锡类散、喉科牛黄散吹于局部。
风热外侵型扁桃体炎:可用中成药羚翘解毒丸治疗扁桃体炎,清咽片温开水送服。也可含服铁笛丸或润喉丸、喉症丸、六神丸,以清热解毒、润喉消肿。严重者也可用冰硼散或珠黄散吹于局部。
二、全身治疗扁桃体炎
扁桃体炎多为链球菌感染,抗生素首选青霉素,青霉素过敏者可选用红霉素、林可霉素等。高热头痛及全身酸痛者可选用阿司匹林等解热镇痛剂。经2—3日 治疗后如病情无好转,则应考虑是否病毒或其他细菌感染,改用抗病毒药、敏感抗生京或磺胺类药物,可酌情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如泼尼松、地塞米松等。
三、外贴疗法治疗扁桃体炎
观察扁桃体颜色的变化,是使用扁咽消是否有效的很重要的指标。因为反复发作的扁桃体炎,即使不急性发作,扁桃体的颜色也是发红的,在贴药过程中,会观察到扁桃体颜色越来越淡。贴够一定的疗程,扁桃体的颜色与口腔粘膜一样,就说明病灶清除,可停止用药。
四、手术治疗扁桃体炎
扁桃体炎的治疗,一般采取传统治疗,主要是切除扁桃体,术后伤口不缝合,待其自行愈合。术后伤口有一层伪膜形成,从周边向中心部,直至伤口完全愈合。但是扁桃体是免疫器官,切除必将对其影响其免疫功能,况且此种方法术中痛苦大,出血多,对身体组织损伤大切术后恢复慢,已逐渐被摒弃
扁桃体切除
扁桃体炎切除手术的适应症主要有以下的几个方面:
(一)慢性扁桃体炎反复急性发作。
(二)有扁桃体周围脓肿病史者。
(三)扁桃体过度肥大,妨碍吞咽、呼吸,导致营养障碍者。
(四)风湿热、肾炎、关节炎、风心病等患者,疑扁桃体为病灶者。
(五)因扁桃体,增殖体肥大,影响咽鼓管功能,造成慢性渗出性中耳炎,经保守治疗无效者。
(六)白喉带菌者,经保守治疗无效者。
(七)不明原因的长期低热,而扁桃体又有慢性炎症存在时。
(八)各种扁桃体良性肿瘤,对恶性肿瘤则应慎重选择病例。
扁桃体摘除的适应症有哪些
(1)慢性扁桃体炎反复急性发作或多次并发扁桃体周围脓肿。 (2)扁桃体重度肥大,妨碍吞咽、呼吸。 (3)慢性扁桃体已成为引起体内其它脏器病变的病灶;上呼吸道急性炎症和急性中耳炎与扁桃体炎有明显关联。 (4)白喉带菌者,经保守治疗无效时。 (5)各种扁桃体良性肿瘤,可连同扁桃体一并切除;对恶性肿瘤则应慎重选择病例。 下列病人不宜作扁桃体摘除术: (1)急性扁桃体炎病人急性发作时,一般应在炎症消退后2~3周考虑切除扁桃体。 (2)全身性疾病,如肺结核、风湿性心脏病、肾炎等,病情尚未稳定时;未经控制的高血压病人,不宜手术。 (3)妇女月经期间或月经前期,不宜手术。 (4)再生障碍性贫血、紫癜病等造血系统疾病及有凝血机制障碍者,一般不作手术。如必须施行手术者,可采取综合措施,包括输新鲜血液及血小板悬液,使用抗生素及激素,轻柔操作,周密止血,以防术后感染及出血。 (5)在急性传染病流行时,脊髓灰质炎及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流行季节或流行地区。 (6)病人家属中有自身免疫病及免疫球蛋白缺乏,白细胞计数很低时。
扁桃体炎的日常护理重点有哪些
小儿扁桃体炎,是属于扁桃体炎的一种。扁桃体位于扁桃体隐窝内,是人体呼吸道的第一道免疫器官,抵制和消灭自口鼻进入的致病菌和病毒等病原微生物。看来这是一个非常有用的器官。但它的免疫能力也是有限的,当吸入的病原微生物数量比较多或者是毒力比较强时,就会引起相应的临床症状,发生炎症,出现红肿、疼痛、化脓等,也就是扁桃体炎。扁桃体炎在临床上分为急性和慢性,此病除了会出现咽痛、发热等症状,有时候还会引起严重的并发症,如链球菌感染引起的扁桃体炎就有可能引起急性肾炎,肾脏的疾病,到这个时候就是比较严重了。由此可见,扁桃体炎虽然不算是一个大病,但却存在引起严重并发症的可能。
一般来说,小于两岁的小儿不会发生扁桃体炎,因为两岁以下的小儿的扁桃体位置比较隐蔽,并且还没有完全发育成熟,对外界的病原微生物反应不强烈。随着扁桃体这一免疫器官的发育成熟,两岁以后开始发炎,4-6岁为扁桃体炎高峰期。因此家长要对孩子的扁桃体炎重视起来,不要因为错过了治疗时机而转为慢性扁桃体炎,更有甚者发生肾炎。治疗扁桃体炎的同时必须做好护理工作。扁桃体炎家庭护理主要应做到以下几点。
护理之一:急性扁桃体炎多为细菌感染所致,特别是化脓菌,如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因此必须使用抗生素,其中青霉素类最有效,根据炎症的轻重程度可选择口服或静脉注射。
护理之二:加强锻炼,特别是冬季,要多参与户外活动,使身体对寒冷的适应能力增强,减少扁桃体发炎的机会。
护理之三:保持口腔清洁,吃东西后要漱口。
护理之四:扁桃体一般3~10岁时最大,10岁以后逐渐萎缩,因此儿童时期的扁桃体炎是防治的重点。
护理之五:慢性扁桃体炎或扁桃体肥大可作扁桃体切除,现在多采用扁桃体快速挤切术,手术时先在病儿嘴内喷麻醉喷雾剂,稍等一会儿,病儿的咽部感觉就会迟钝,再让他躺在床上,医生使用一种叫挤切刀的器械,在病儿张口的一瞬间就能将扁桃体全部切除。手术十分迅速,病儿还未感觉疼痛,手术就完成了,病儿一直清醒,所以能马上吃冷食,目的是促进血管收缩,预防术后出血。手术不需住院,术后门诊观察1~2小时便可以回家。
护理之六:术后1~2周内吃半流质饮食,如面片,鸡蛋糕。
护理之七:手术切除以后并非完事大吉,还能再得咽炎。所以理想的方法是尽量不切除。
扁桃体炎是儿童的高发疾病,各位家长要引起足够的重视,积极帮助孩子做好预防,不要让扁桃体炎影响了孩子的学习及健康。预防儿童扁桃体炎要从生活细节入手,注意休息、保持口腔卫生、饮食有节、加强锻炼都是很有必要的,这样才能够避免扁桃体炎带来的危害。
哪些因素会引起扁桃体发炎
通常所说的扁桃体,常指腭扁桃体,位于人的口腔深处两侧的咽峡侧壁,在腭舌弓和腭咽弓之间的扁桃体窝内,俗称扁桃腺,此物在童年时发达,成年后逐渐萎缩。由于扁桃体地处咽喉要冲,与外界关系密切,而扁桃体内的温度、湿度又很适合细菌繁殖,因此当身体抵抗力降低时很容易为病菌袭扰而发炎。
急性扁桃体炎的主要致病菌是链球菌,症状常是急性发热、咽痛明显,吞咽时疼痛加重并可放射至耳部。检查可见咽部充血,扁桃体肿大且有脓点。在儿童,急性扁桃体炎发病率很高,尤其在3~4岁以后少年儿童及青年较为多见,50岁以后因扁桃体萎缩,则炎症少见。
扁桃体炎也与季节有关,如冬春季节,天气变化无常,儿童容易受凉、感冒,所以他们最容易患急性扁桃体炎或慢性扁桃体炎急性发作。 扁桃体急性发炎时,采用青霉素类抗革兰氏阳性细菌抗生素或消炎药物,治疗效果很好。加上适当的休息,注意营养,一般在1周左右就可恢复正常。
如果炎症反复发作,则可转化成慢性。慢性扁桃体炎的症状不很明显,主要是咽痛。咽干、咽部不适、有口臭等表现。由于炎症的原因扁桃体常常比较肥大,但也有少数扁桃体萎缩而仍有慢性炎症者,并常合并伴有慢性咽炎。检查可见扁桃体表面充暗红色血、表面有瘢痕、及粘连、凹凸不平,腭舌弓亦可有慢性充血,有时颌下淋巴结也可肿大。慢性扁桃体炎也可用抗菌消炎药物,如反复急性发作,则需要施行手术切除,但一般5周岁以下儿童不适宜于手术治疗,多采用保守治疗,因其尚有一定的免疫作用。
为什么扁桃体经常发炎
1.扁桃体炎反复急性发作,近一年来发作次数超过7次或近两年来平均每年5次或近三年来平均每年3次。每次发作均伴有高烧、颌下淋巴结肿大等表现。
2.有扁桃体周围脓肿史者。
3.病灶性扁桃体炎。即由于慢性扁桃体炎而引起了风湿热、风湿性心脏病、心内膜炎、心肌炎、肾炎、关节炎等。此外,若因扁桃体反复发炎引起顽固的化脓性中耳炎、鼻窦炎和上呼吸道感染者也可手术。
4.扁桃体板度肥大,妨碍吞咽、呼吸、说话者。
作扁桃体切除手术应避开扁桃体急性发作期和呼吸道传染病流行期,妇女还应避开经期。此外,患有造血系统疾病者、患全身性疾病(如活动性肺结核、风湿性心脏病、肾炎、关节炎、肝炎、高血压等)而病情未稳定者以及免疫功能缺陷者,均不宜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