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推拿拿肚角 小儿推拿拿肚角方法
小儿推拿拿肚角 小儿推拿拿肚角方法
小儿肚角推拿多采用拿法,按摩者用拇指,食指,中指三指合并作用拿法,可采用一拿一放的手法,也可以采用按法,通常用掌心按,或用中指指端按穴。
注意:本穴拿法刺激较强,一般以3-5次为宜,最好是在收尾的时候使用。
小儿肠痉挛推拿有用吗 拿肚角5-8次
患儿仰卧位,推拿者站在患儿侧方,以双手拇指,食指,中指三指向肚角穴(脐下2寸,旁开2寸)处拿5-8次。
小儿肚角准确位置图 小儿推拿肚角的作用
按,拿肚角,可以健脾和胃,理气消滞,为止腹痛的要法。可治疗各种原因所致腹痛,以寒疼,伤食痛为佳。
婴幼儿腹泻推拿手法 婴幼儿寒湿泻推拿手法
主证:大便清稀多泡沫,色淡不臭,肠鸣腹痛,面色淡白,口不渴,小便清长,苔白腻,脉濡,指纹色红。
治则:温中散寒,化湿止泻。
推拿手法:补脾经,推三关,补大肠,揉外劳,揉脐,推上七节骨,推龟尾,按揉足三里。
推拿方义:推三关,揉外劳温阳散寒;配补脾经,揉脐与按揉足三里,能健脾化湿,温中散寒;补大肠,推七节骨,揉龟尾温中止泻。
腹痛,肠鸣重者加揉一窝风,拿肚角;体虚加捏脊;惊惕不安加清肝经,掐揉五指节。
小儿腹泻推拿
一、手法
(1)补脾经:取患儿左手拇指末节桡(ráo)侧面(以下手部操作均取患儿左手),医者一手握住患儿四指,同时以拇、食指捏住患儿拇指,使之微屈,再用另一手拇指指腹由指端向指根直推300下。
(2)推大肠:取患儿食指桡侧面,医者用拇指侧面自指端至虎口直推300下。
(3)补肾经:取患儿小指,左手小指掌面稍偏尺侧至阴池穴,用拇指腹由指根向指尖方向直推300下。
(4)运土入水:自患儿拇指桡侧沿掌边缘斜转到小指端的尺侧,推运100遍。
(5)拿肚角:患儿仰卧,卧平卧正,在肚脐两旁,两肋直下处,医者用三指拿法拿肚角3~5次。
(6)摩腹揉脐:患儿仰卧,医者用手掌心按患儿肚脐逆时针方向摩100下,再用掌根揉肚脐100下。
(7)擦上七节:患儿俯卧,取长强至命门的连线,医者用掌根向上擦之,以透热为度。
(8)擦后承山:患儿俯卧,自下向上擦双侧后承山,以透热为度。
(9)捏脊法:患儿俯卧,卧平卧正,医者食指屈曲,用食指中节桡侧抵于脊背皮肤上,拳眼与手垂直,拇指前按,两指同时用力提拿肌肤,自龟尾起沿督脉向上推捏至大椎连续5次,然后用拇指揉两侧肾俞(shù)穴三、四下即可。
以上手法操作30分钟,每日1次,3次为1个疗程。
二、注意事项
小儿推拿操作手法要柔和适宜、先慢后快、先轻后重。力求着力均匀、轻而不浮、重而不滞,快而不乱、慢而不涩。切勿擦伤患儿皮肤。其次,强刺激手法要最后操作,以免患儿哭闹影响后面的治疗。
三、治疗标准
1)痊愈:大便成形,全身症状消失。
2)好转:大便次数明显减少,全身症状明显改善。
3)无效:经6次治疗大便次数及症状无改善。
宝宝腹胀腹痛按摩图解 寒邪致腹胀腹痛按摩
补脾经,揉外劳宫,推三关,揉足三里各1分钟,顺时针摩腹2分钟,掐揉足三里各1分钟,顺时针摩腹2分钟,掐揉一窝风50次,拿肚角3-5次。
按摩方解:补脾经,揉足三里,顺时针摩腹能帮助调理脾胃气机,揉外劳宫,推三关有温中散寒的作用;掐揉一窝风,拿肚角有止腹痛的效果。
宝宝拉肚子小儿推拿 小儿寒湿型拉肚子推拿手法
治则:散寒化湿,温中止泻。
推拿手法:补脾经,推三关,揉外劳宫,摩腹,补大肠,揉龟尾,按揉足三里。
推拿方解:推三关,揉外劳宫温中散寒;补脾经,补大肠与摩腹能健脾化湿;揉龟尾和足三里能理肠止泻;全方共奏散寒化湿,温中止泻之功。
辩证加减:腹痛,肠鸣重者,加揉一窝风,摩腹,拿肚角;体虚加捏脊,惊惕不安加开天门,清肝经,掐揉五指节;恶寒发热者加开天门,推坎宫,揉太阳,拿风池。
婴儿腹痛怎么按摩 伤食型腹痛
主要症状:脘腹胀痛,按之痛甚,嗳腐吞酸,矢气恶臭,或恶性呕吐,腹痛欲泻,泻后痛减,舌苔厚腻,脉滑,指纹紫滞。
治疗原则:消食导滞,理气止痛。
推拿处方:揉中脘,分腹阴阳,拿肚角,揉板门,清大肠,运内八卦。
推拿方法:
揉中脘:用拇指或中指揉脐上4寸的中脘穴100-300次。
分腹阴阳:沿肋弓角边缘或自中脘至肚脐,用两拇指向两旁分推100-200次。
拿肚角:用拇指,食指,中指三指拿脐下2寸,旁开2寸的大筋3-5次。
揉板门:用拇指在大鱼际平面揉100-300次。
清大肠:用拇指推食指桡侧缘100-500次,从虎口到指尖直推。
运内八卦:用拇指沿顺时针方向运手掌内八卦100-300次。
功效:揉中脘,分腹阴阳,揉板门健脾和胃,消食导致,理气止痛;清大肠疏调肠腑积滞;运内八卦宽胸理气,调和气血,拿肚角止痛。
婴儿腹泻推拿管用吗 寒湿型腹泻推拿方法
治疗原则:温中散寒,化湿止泻。
推拿方法:推三关,揉外劳宫,补大肠,补脾经,揉脐,推上七节骨,揉龟尾,按揉足三里。
推拿功效:推三关,揉外劳宫,补脾经,补大肠以温阳散寒;揉脐,推上七节骨,揉龟尾以温中调肠止泻;按揉足三里可健脾化湿。
辨证加减:腹痛者加揉一窝风,拿肚角。
小儿肠痉挛推拿有用吗
小儿肠痉挛推拿有一定治疗效果。
小儿肠痉挛属中医中的“肠气病”,多因气候变化,护理不当,导致小儿欺负受风寒冷气侵袭,寒邪凝结肠间,导致气滞,经络不通,气血壅阻不行而引发的腹部剧烈交通。通过推拿相关穴位有调理脾胃,扶正祛邪,通经活络,补中益气之功,从而抑制交感神经兴奋,改善血液循环,缓解肠痉挛。
补脾经100次:患儿仰卧位,推拿者站在患儿侧方,一手扶住患儿的前臂,另一手以拇指螺纹面在患儿拇指末节螺纹面做顺时针方向旋转推动,或将患者拇指屈曲,推拿者用拇指螺纹面循患儿拇指桡侧边缘向掌根方向直推,反复操作100次。
清大肠100次:患儿仰卧位,推拿者站在患儿侧方,一手扶住患儿前臂,另一手以拇指螺纹面在患儿食指桡侧缘,自虎口向食指尖直推,推100次。
运内八卦100次:患儿仰卧位,推拿者站在患儿侧方,一手扶住患儿四指,使其掌心向上,另一手以食指,中指二指夹住患儿拇指,并以拇指端自患儿掌根处顺时针方向做环形推动,反复操作100次,操作时宜轻不宜重,宜缓不宜急,在体表旋绕摩擦推动。
拿肚角5-8次:患儿仰卧位,推拿者站在患儿侧方,以双手拇指,食指,中指三指向肚角穴(脐下2寸,旁开2寸)处拿5-8次。
揉板门300次:患儿仰卧位,推拿者站在患儿侧方,一手扶住患儿前臂,另一手以拇指螺纹面按揉患儿手掌大鱼际处为“揉板门”,反复操作约300次。
推四横纹100次:儿童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掌侧第一指间关节横纹处称四横纹,操作此法时,患儿仰卧位,推拿者站患儿侧方,一手握住患儿手掌,使其四指伸直并拢,掌心向上,另一手四指并拢从患儿食指横纹处推向小指横纹处,操作100次。
小儿腹痛怎么按摩 食积致腹痛按摩
补脾经,揉板门,顺运内八卦,揉中脘,揉天枢,揉足三里各1分钟,顺时针摩腹2分钟,拿肚角3-5次。
按摩方解:补脾经,揉板门,顺运内八卦,揉中脘,揉天枢,顺时针摩腹,揉足三里能帮助健补脾胃,促进消化,排出积滞;拿肚角止腹痛的效果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