恙虫病的预防方法
恙虫病的预防方法
1.消灭传染源主要是灭鼠,应发动群众,采用各种灭鼠器与药物相结合的综合措施灭鼠。
2.切断传播途径铲除杂草,改造环境,消灭恙螨孳生地是最根本措施,流行区野外作业时,应铲除或焚烧住地周围50米以内的杂草,然后喷洒1~2%敌敌畏,亦可用40%乐果乳剂或5%马拉硫磷乳剂配成1‰溶液以20~25ml/m2计算渍洒地面。
3. 个人防护避免在溪边草地上坐卧,在杂草灌丛上晾晒衣服,在流行区野外军事训练,生产劳动,工作活动时,应扎紧袖口,领口及裤脚口,身体外露部位涂擦5%的邻苯二甲酸二甲脂(即避蚊剂),邻苯二甲酸二苯酯,苯甲酸苄酯或硫化钾溶液;以防恙螨幼虫叮咬,回营区后及时沐浴,更衣,如发现恙螨幼虫叮咬,可立即用针挑去,涂以酒精或其他消毒剂。
4.目前尚无可供使用的有效疫苗,进入重疫区的人员,可服强力霉素0.1~0.2g或氯霉素1g,隔日1次,连用4周。
恙虫病病因及传播途径
恙虫病究竟是什么原因形成的呢?其实恙虫病的传染源和贮存宿主并不是虫类,而是鼠类,如沟鼠、黄胸鼠、家鼠、田鼠等。当然除了鼠类,家兔、家禽甚至某些鸟类也能感染本病,成为病菌宿主。因为恙螨幼虫是该疾病发传播媒介,所以被称为“恙虫病”。
恙螨幼虫作为本病的传播媒介以近3000多种种类存在,但是并不代表这三千多种恙螨幼虫均为传染该疾病,能传播本病者主要为地里常见的恙螨,红恙螨与高湖恙螨。它们在外形上与昆虫的最大区别在于:成虫不是3对足,而是有4对足。恙螨传播的病原体为东方立克次体,东方立克次体是一种介于病毒和细菌之间的微生物。
恙虫喜欢的生活环境是温度高、湿度大的丛林、河流湿地处、草地及潮湿土壤中如田地里,幼虫遇到动物时会吸附着于动物身体上叮咬吸血,如被叮咬的动物体内带有病原体,则幼虫因此受到感染,病原体在幼虫体内经过繁殖传递给了第二代幼虫,如果第二代幼虫叮咬人或动物,则成为了传播恙虫病的途径。根据临床研究发现寄生于细胞内的恙虫病立克次体对一些抗生素诸如氯霉素、四环素类和红霉素类等非常敏感,但对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和氨基糖苷类却具有抵抗力。
人类在被恙螨幼虫叮咬后发生感染。医学理论上来说潜伏期约为6-21天左右根据疾病案例数据来看通常平均是10-12天,患者发病通常具有突发和急性特征,患者常以恶寒或寒战开始,很快体温迅速上升至39-40度,并且伴随严重的头痛和结膜感染充血等症状表现。一般在持续发热的5-8天,躯体则开始出现斑疹,并且迅速扩展到手臂和腿肢体部位。当然这些斑疹也可能很快消退,或者反而色泽加深。在整个发病的过程中患者同时会有疲劳瞌睡,食欲不振,肝脾肿大,淋巴结肿大等症状伴随。
预防和远离恙虫病的防护措施是避免在河流湖泊小溪边的草地上坐卧,避免或者少去杂草灌丛及农田里,生产劳动时穿戴好衣服,扎紧袖口,尽可能避免身体
夏天哪些虫子最易伤人 夏季防恙虫咬人私处
恙虫的辨别方法:恙虫一般生活爱温暖。潮湿的灌木丛边缘、草丛及河岸。其体型非常小,大小还不到1毫米,不仔细看,容易被人忽视。喜欢叮咬人体潮湿处,处发际、颈部、腋下、腹股沟以及四肢等处,被恙虫叮咬后98%的人都会产生黑色焦痂。
恙虫的危害:恙螨传播的病原体为东方立克次体,是一种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的微生物,被妖后患者可出现高热,通常可出现肺炎、肝炎、及心脏和肾脏的损害。
恙虫的应对措施:在户外活动时应当注意远离草丛灌木,注意洗澡的时候中点擦洗腋窝、腰部、会阴等皮肤部位,减少恙虫叮咬的机会,如果出现长时间高烧不退、且腰、腋窝等处发现焦痂,要警惕是否感染上恙虫病,需要及早就医。
羌虫病如何防治
1、控制传染源:鼠类是病原体的主要携带者,应发动群众,采用各种灭鼠器与药物相结合的综合措施灭鼠。
2、 消灭传播媒介:恙虫是病原体的传播媒介。指导病人及家属出院后做好预防工作。注意搞好室内外环境卫生,定时喷洒灭虫剂,切断传播途径。在流行季节避免在草地上坐、卧、晾晒衣被,劳动后及时洗澡。铲除杂草、改造环境、消灭恙螨孳生地是最根本措施。流行区野外作业时,应铲除或焚烧住地周围50米以内的杂草,然后喷洒1~2%敌敌畏,亦可用40%乐果乳剂或5%马拉硫磷乳剂配成1‰溶液以20~25ml/m2计算渍洒地面。应扎紧袖口、领口及裤脚口,身体外露部位涂擦5%的邻苯二甲酸二甲脂(即避蚊剂),邻苯二甲酸二苯酯、苯甲酸苄酯或硫化钾溶液;以防恙螨幼虫叮咬。回营区后及时沐浴、更衣、如发现恙螨幼虫叮咬,可立即用针挑去,涂以酒精或其他消毒剂。
3、加强防护意识:目前尚无恙虫病疫苗。进入重疫区的人员,可服强力霉素0.1~0.2g或氯霉素1g,隔日1次,连用4周。
恙虫病的饮食护理要求
一、羌虫病的护理
1.控制传染源
鼠类是病原体的主要携带者,应发动群众,采用各种灭鼠器与药物相结合的综合措施灭鼠。
2. 消灭传播媒介
恙虫是病原体的传播媒介。指导病人及家属出院后做好预防工作。注意搞好室内外环境卫生,定时喷洒灭虫剂,切断传播途径。在流行季节避免在草地上坐、卧、晾晒衣被,劳动后及时洗澡。铲除杂草、改造环境、消灭恙螨孳生地是最根本措施。流行区野外作业时,应铲除或焚烧住地周围50米以内的杂草,然后喷洒1~2%敌敌畏,亦可用40%乐果乳剂或5%马拉硫磷乳剂配成1‰溶液以20~25ml/m2计算渍洒地面。应扎紧袖口、领口及裤脚口,身体外露部 位涂擦5%的邻苯二甲酸二甲脂(即避蚊剂),邻苯二甲酸二苯酯、苯甲酸苄酯或硫化钾溶液;以防恙螨幼虫叮咬。回营区后及时沐浴、更衣、如发现恙螨幼虫叮 咬,可立即用针挑去,涂以酒精或其他消毒剂。
3.加强防护意识
目前尚无恙虫病疫苗。进入重疫区的人员,可服强力霉素0.1~0.2g或氯霉素1g,隔日1次,连用4周。
二、羌虫病的饮食要求
应给予易消化,少纤维的营养丰富饮食。发热期可给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多饮水;恢复期患者食欲好转明显,可开始进食稀饭和软饭,然后逐渐恢复正常饮食。
1.发热期:营养丰富清淡的流质饮食,每日六餐。
2.饮食处方:7:00稀藕粉200 ml;9:O0果汁100 ml;12:O0肉汤150 ml;15:O0果汁100 ml;17:00鸡汤15 ml;19:00稀藕粉100 ml。
3.退热期和高热期,无渣不产气的半流质,每日五餐。饮食处方:7:00稀米饭200 ml;10:O0果汁或菜汁150 ml;12:O0鸡蛋羹50 g,米粥50 ml;15:O0米粥100 ml。菜汁50 ml;18:00肉末软面条100 g。
4.恢复期:易消化软食逐渐至正常饮食,禁生冷、油腻、辛辣食物。
夏季远离羌虫病侵袭
首先,避免在草丛或灌木中坐卧休息或晾晒衣被;如进入草丛、湖岸等地区,尤其是已发现过病人的地。
此外也可在暴露的皮肤和裤脚、领口或袖口上喷涂含邻苯二甲酸二甲酯或避蚊胺等成分的驱避剂进行防护。
如驱蚊灵、蚊不叮等;最后要勤换衣洗澡,重点擦洗腋窝、腰部、会阴等皮肤柔软部位,可减少被恙螨叮咬的机会。
夏季预防恙虫病,勿在草地坐卧,应注意做好个人防护,应扎紧袖口、裤管口,衬衣扎入裤腰内,减少恙螨的附着或叮咬;
夏秋季到公园游玩时记得擦上驱蚊药,尽量不要进入草丛,不要随意坐卧草地或接触农作物,勿扑毒飞蛾。
为了减少传染病的发生,尽量避免与户外虫体或病原体接触,有效避免虫害带来的疾病。
宝宝蛔虫病怎么预防
对于宝宝蛔虫病,预防才是关键。良好的预防措施,可以让孩子免受宝宝蛔虫病的痛苦,家长们何乐而不为呢?想知道宝宝蛔虫病怎么预防?接着往下看吧!
1、防止宝宝蛔虫病从口而入,所以要让宝宝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好习惯;
2、注意宝宝的饮食卫生,瓜果蔬菜类的一定要洗干净再吃,如果去皮不影响营养成分的尽量削皮后再吃;
3、日常生活中应注意食物的存放,避免苍蝇蟑螂等沾染食物;
4、要经常给宝宝剪指甲,因为指甲缝是很容易藏污纳垢的地方;
5、不要让宝宝喝生水,因为生水中含有较多蛔虫病菌,很容易引发蛔虫病。
恙虫病的检查方法有哪些
1.血象
白细胞总数减少,最低可达2×10[9] /L,亦可正常或增高;分类常有核左移。
2.血清学检查
(1)外-斐反应 外-斐反应亦称变形杆菌凝集试验,患者血清中抗恙虫病立克次体的抗体能与变形杆菌OXK抗原起凝集反应,为诊断提供依据。
(2)补体结合试验 阳性率较高,特异性较强,且持续阳性时间较长,可达5年左右,需选用当地多见株作抗原,也可采用多价抗原,因不同株的恙虫病立克次体的抗原性可有较大差异。
(3)免疫荧光抗体试验 用间接免疫荧光抗体试验检测患者血清中特异性抗体,在病程的第1周末开始出现阳性,第2~3周末达高峰,60天后逐渐下降,但可持续数年,有病后10年检测仍呈阳性的报告。
(4)斑点酶免疫测定 用各种血清型的恙虫病立克次体或部分蛋白质作为抗原,吸附在硝酸纤维膜上作斑点酶免疫测定,检测患者血清中各血清型的特异性IgG和IgM抗体,该法敏感度高,特异性强,可区分各种血清型。
(5)酶联免疫吸附试验与酶免疫测定 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与酶免疫测定检测患者血清中抗恙虫病立克次体的IgG和IgM抗体。
3.病原体分离
必要时取发热期患者血液0.5ml,接种小白鼠腹腔,小白鼠于1~3周死亡,剖检取腹膜或脾脏作涂片,经姬姆萨染色或荧光抗体染色镜检,于单核细胞内可见立克次体。也可作鸡胚接种、组织培养分离病原体。
4.分子生物学检查
具敏感度高,特异性强的特点,认为可用于本病的诊断并鉴定血清型。
诊断
1.流行季节到过疫区,有田野作业或在草丛中坐卧史;
2.临床表现有发热、焦痂或溃疡、局部淋巴结肿大、皮疹、肝脾肿大;
3.实验室检查有白细胞计数减少或正常,变形杆菌OXK凝集反应(用外斐氏法检测恙虫病血清标本的OXK抗体)阳性,且随病程效价逐渐升高。结合其他血清学检查结果有助于诊断。
锥蝽中国主要分布 锥蝽中国主要分布地区
据相关疾控中心发布声称,在我国发现的红带锥蝽主要分布在:广东、海南、福建、广西等南方地区。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在中国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县(22°42′44.63″N,113°08′45.34″E)收集到一雌一雄锥蝽成虫。从形态学和基因分析表明这些锥蝽为红带锥蝽,这是首次在中国广东省佛山市记录红带锥蝽。
常见传染病的传播方式是什么
(1)水与食物传播 病原体借粪便排出体外,污染水和食物,易感者通过污染的水和食物受染。菌痢、伤寒、霍乱、甲型毒性肝炎等病通过此方式传播。
(2)空气飞沫传播 病原体由传染源通过咳嗽、喷嚏、谈话排出的分泌物和飞沫,使易感者吸入受染。流脑、猩红热、百日咳、流感、麻疹等病,通过此方式传播。
(3)虫媒传播 病原体在昆虫体内繁殖,完成其生活周期,通过不同的侵入方式使病原体进入易感者体内。蚊、蚤、蜱、恙虫、蝇等昆虫为重要传播媒介。如蚊传疟疾,丝虫病,乙型脑炎,蜱传回归热、虱传斑疹伤寒、蚤传鼠疫,恙虫传恙虫病。由于病原体在昆虫体内的繁殖周期中的某一阶段才能造成传播,故称生物传播。病原体通过蝇机械携带传播于易感者称机械传播。如菌痢、伤寒等。
(4)接触传播 有直接接触与间接接触两种传播方式。如皮肤炭疽、狂犬病等均为直接接触而受染,乙型肝炎之注射受染,血吸虫病,钩端螺旋体病为接触疫水传染,均为直接接触传播。多种肠道传染病通过污染的手传染,谓之间接传播。
易感人群 是指人群对某种传染病病原体的易感程度或免疫水平。
新生人口增加、易感者的集中或进入疫区,部队的新兵入伍,易引起传染病流行。
病后获得免疫、人群隐性感染,人工免疫,均使人群易感性降低,不易传染病流行或终止其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