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养胃告别胃寒
怎样养胃告别胃寒
一、饮食调理
老话说得好,十人九胃,为什么肠胃疾病的发病率那么高呢?因为我们每天都要吃五谷杂粮,而我们的肠胃是用来消化和吸收食物的。如果我们吃的不好,肠胃就会出现各种问题。因此要想在冬季告别胃寒,我们要调理好日常的饮食。
如果你有肠胃方面的疾病,那么你平时就应该清淡饮食,少吃辛辣和凉性的食物。除此之外,我们还要做到一日三餐定时定量,每顿饭吃到八分饱就可以了。除此之外,我们冬季的饮食还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1、多喝小米粥
在所有的食物当中,要数小米粥最养胃了。因为小米的营养价值特别高,而且具有健胃消脾的功效。在寒冷的冬季,早晚喝一碗热气腾腾的小米粥,你的胃顿时会觉得暖暖的,胃寒的症状也会得到缓解。
2、补充益生菌
一提到细菌,很多人都觉得细菌会损害身体健康,让我们生病。其实,细菌也有好坏之分,我们肠道中的细菌就分为益生菌和致病菌。益生菌可以平衡各种细菌群,维持我们肠道的健康。如果肠胃中的致病菌多于益生菌的话,我们就会出现肠胃不适等症状。
所以说,我们在生活中要多多补充益生菌,这样可以促进肠胃的蠕动,维持我们胃部的健康。除了酸奶和奶酪以外,像泡菜、纳豆和腐乳等食物中也含有益生菌。另外,我们可以多吃些香蕉、大蒜和蜂蜜等富含低聚糖的食物,因为低聚糖是肠道内益生菌的养分。
3、胡椒入菜
上文提到,要想养好胃,我们平时的饮食就应该注重清淡,但是这不代表我们在做菜的时候不能放生姜、胡椒等调味料。因为胡椒、生姜和陈皮这些调味料性温,可以去除身体的寒气,帮助我们的胃部保暖。
4、多吃粗纤维食物
如果我们每天摄入充足的膳食纤维,那么我们的肠胃就会更加健康,胃癌等疾病的发病率也会降低。因为粗纤维食物可以促进肠胃的蠕动,缩短食物在肠道中停留的时间,减少人体对有害物质的吸收。
另外,我们一定要保持膳食营养的均衡,除了粗纤维以外,维生素、蛋白质和矿物质等营养元素我们也要多多补充。只有我们吃得健康有营养,我们的胃部才会健康。
二、注意胃部保暖
当我们的身体受到寒气的侵袭,我们就会生病。我们的胃部也是这样,如果胃部受凉受寒的话,我们就容易出现胃寒胃痛等症状。因此要想在冬季告别胃寒的症状,我们就一定要多注意胃部的保暖。
很多爱美女性在冬季注重风度而不要温度,她们穿着短款的毛衣和低腰的裙子或者裤子,这样的打扮看起来很美丽,但是却会对我们的胃部造成伤害。胃部一旦受凉,我们就会出现肠胃不适和胃寒的症状。因此,我们平时一定要多穿衣服,不要让腹部受凉。
三、按揉腹部
我们的腹部算得上是五脏六腑的“集装箱”,我们的肠胃、肾脏和肝脏等器官都分布在腹部的位置。因此,腹部对我们的身体健康特别重要,如果腹部受凉,我们的肠胃功能就会出现问题。
冬季要想养好胃,我们平时可以按揉一下自己的腹部。我们用十指的指腹轻轻按揉肚脐周围的肌肤,这样可以促进腹部的血液循环,加快肠胃的蠕动,同时也能保持腹部经络的畅通。如果我们能坚持每天按揉腹部十五分钟,我们的腹部就会发热变得温暖起来,这样胃寒的症状也就消失不见了。
其实,经常按揉腹部对我们的身体健康还有很多的好处。经常按揉腹部可以缓解便秘的症状,同时也能减少腹部赘肉的产生。
小结:冬季温度比较低,我们的饮食有时会很不规律,这些都会让我们的胃部感到“很受伤”。要想告别冬季胃寒的症状,我们平时要注意饮食的调理,不要自己的胃部受凉,同时可以抽空按揉一下自己的腹部。如果在冬季做到养胃三部曲,我们就再也不怕胃寒和胃痛了。
冬季4个养胃方驱寒暖胃
1、饮食应温淡软鲜 进食热食为好
阳虚、气虚的人及胃病患者冬季饮食应以温、淡、软、鲜为宜。进食热食为好,此外饮食应清淡、细软、新鲜,定时定量,少食多餐,不吃过冷、过硬、过辣、过黏的食物,切忌暴饮暴食。
2、做好保暖措施最重要
胃喜暖怕冷,喜润恶燥,冬季天气寒冷,胃部受凉后会使胃的功能受损,故要注意胃部保暖。患有慢性胃炎的人,平素戴个护肚能让胃部更加暖和。
冬季昼夜温差大,晚上用热水袋或温热贴敷贴脐部具有温阳散寒作用。夜晚睡觉盖好被褥,以防腹部着凉而引发胃痛。
3、腹部按摩促进脾胃消化
右手手掌掌以肚脐为中心,顺时针方向由小圈逐渐大圈按摩36次,再用左手手掌逆时针方向按摩腹部36次,能促进脾胃消化吸收功能。
4、适当进补 提高免疫力
中医认为冬季可进食温阳散寒之品,羊肉、狗肉等温热食物均有养胃效果。甘味食物及中药能滋补脾胃,比如党参、黄芪、白术、山药、小米、南瓜等,都具有很好的补益脾胃作用,且可以提高免疫力。
散寒之干姜、紫苏叶、生姜、胡椒是健胃、暖胃的之佳品,可以调理胃寒的病症。
脾胃虚寒体质如何调理呢
生活方式养脾胃
如何从生活习惯上去养胃呢?罗鸿宇认为,现代人的生活方式越来越不健康,尤其是饮食无规律、工作压力大,都会造成阳气不足,从而导致了肠胃病的发生。同样,肝气郁结目前也是城市人群生病的主流症状,而肝气郁结也会影响到胃气。所以,养胃需兼顾养心。
其次,在饮食方面,南方人喜欢喝冷饮,吃生冷的水果,对于脾胃虚寒的人来说,这是不好的,尤其是对经常性胃痛、大便稀烂的人,因为虚寒导致了脾胃受伤,脾胃受伤后,脾胃运化不足,不能给身体进补,又进一步导致了身体更加虚寒的恶性循环。所以,脾胃虚寒的人要少吃寒凉性食品,养好脾胃。
不需辨体质就可用的养胃方
专家介绍,冬季养胃,可以用食疗方,也可以用中药方。这些医生介绍的方子,性质都是比较中性的,不必一定需要辨证体质,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服用。>>>七健脾养胃营养粥
一般胃寒的人,在身体、尤其是腹部受寒以后,就会感觉到小腹疼,但是,一用热水袋敷一下,或者喝点温开水,疼痛就会缓解,这就是辨别胃寒最简单的方法。
养胃是最关键的,想要养好自己的肠胃,首先就要注意多吃一些,温热的食物作为南方人经常喝冷饮就连冬天都去吃一些寒冷的食物,往往会造成肠胃的伤害,所以说建议大家调理好每日的饮食是关键的。
羊奶有养胃的功效吗
羊奶是可以养胃的。羊奶是一种天然绿色且富有营养的保健食品,它含有均衡且合理的营养成分,并因此被称之为“完全营养品”。通过相关研究表明,羊奶味甘性平,它不仅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磷脂和钙,还含有一种其独特的上皮细胞生长因子。这种物质一般只有母乳中有,其他的乳品要么没有,要么就是含量特别的少。
另外,羊奶中还含有一种叫做超氧化合物歧化酶的物质,对大脑发育、养胃、润肤养颜、胃寒、胃虚和肝肺患者很有帮助。
羊奶中含有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B、维生素A、铁、钾和钙等营养成分。通过对比羊奶和牛奶发现,羊奶的矿物质、蛋白质、维生素B、维生素A、磷和钙的含量高于牛奶的含量,特别是磷和钙的含量。
胃寒与胃热的区别
胃寒和胃热只是相对的,胃热不是指胃的温度很高,胃寒也不是指胃的温度很低,人体是一个不错恒温装置,胃寒和胃热,只是热了那么一点点或是寒了那么一点而已,我们很难感觉到。胃热一点点或寒一点点,胃的功能都会有很大的差异。不管是胃寒还是胃热,都是可以调理好的。
胃寒大多是与饮食习惯有关,如饮食不节,嗜食生冷等等。经常冷热食物一起吃,吃饭不按时或者饥饱不均,久而久之就会造成胃寒。胃热:多由偏食辛辣厚味,胃火素旺,或邪热犯胃,或气郁化火所致。表现症状或口渴喜冷饮,或口臭,牙龈肿痛,衄血,或便秘溲赤,舌红苔黄,脉滑数。
胃寒要注意饮食,需多吃暖胃的食物,比如羊肉、猪肉、牛肉、银耳、红枣、核桃、红糖、茴香、红茶等。也可喝些专门养胃的稀健丁香茶喝,丁香茶其药理作用为养胃抗菌,健胃驱风,温中壮阳,下气降逆。丁香茶叶作为天然食材,男女都适合饮用,有非常天然的滋补功效,是暖胃的最佳帮手。
胃热不要吃辛辣、刺激性食物,比如花椒、茴香、桂圆、白豆蔻等。可多吃清淡一些的食物,比如绿豆、萝卜、冬瓜、山药、莲子、苦瓜等。其实不管胃寒还是胃热,我们都应该做到的就是饮食习惯要健康,注意日常保健,这样才能养胃、护胃,暖胃,健胃。
胃寒疼痛鉴别诊断
1.胃热疼痛:胃热,即是胃火。中医分为热郁胃中、火邪上炎和火热下迫等。多由邪热犯胃;或因嗜酒、嗜食辛辣、过食膏粱厚味,助火生热;或因气滞、血瘀、痰,湿、食积等郁结化热、化火,均能导致胃热(胃火);肝胆之火,横逆犯胃,亦可引起胃热(胃火)。
2.胃肠感冒:是指胃肠的不舒服。造成胃肠不适的原因众多,包括细菌、病毒的感染,环境不适应,对饮食过敏,药物反应以及头部伤害(脑震荡)等。
3.阳虚胃痛:胃隐隐作痛,绵绵不休;空腹的时候疼痛加重,稍微吃些东西就会缓解;吃热的或者按压胃部都会感觉症状缓解,吃冷食则症状加剧;精神倦怠、手足冰凉,患者往往形容消瘦,四肢无力。
4..阴虚胃痛:阴虚胃痛是胃阴不足所致的胃脘痛,属虚痛范畴。
食疗助你告别胃胀气
①鸡肫皮煎酒曲:腹中胀气、胃中堵塞、不思饮食的人,可用鸡肫皮30克、生酒曲15克,共煎饮服。每日早晚各1次,连饮数天,可使胀气消除、食欲增加。
②橘皮茶:用新鲜橘皮50克,将其撕碎,加少许白糖,开水冲泡,当茶饮,对较轻微的胀气颇有疗效。若无新鲜橘皮,可去药店买6克陈皮泡茶饮服,也有一定作用。
③杨梅酒:鲜杨梅洗净,晾干,加高粱酒浸满,封固三个月备用。食欲不振、胀气不舒时,少量佐餐饮用,可获立竿见影之效。
7个养胃方驱寒暖胃
1、胡椒猪肚汤
胡椒20克,生姜3片,红枣6个,猪肚250克。
胡椒是健胃、暖胃的之佳品。猪肚用食盐搓擦,用水洗净。红枣去核,生姜去皮、切片。中火煲两小时,调味即可。此汤可以调理胃寒的病症,具有健脾开胃、祛风散寒、温中止痛的作用。
2、北芪党参猪肚汤
猪肚半个,生姜4片,北芪15克,党参20克。
用盐将猪肚搓擦、洗净,与其他材料同放入煲内,加4碗水,煲两小时,即可饮用。此汤具有健脾补虚的作用。
3、砂仁黄芪猪肚汤
砂仁6克,黄芪20克,猪肚1个。
将猪肚洗净,将砂仁、黄芪装入猪肚内,加水炖熟,调味食用。具有益气健脾、消食开胃的作用。
4、参芪猴头菇炖鸡
猴头菇100克,母鸡1只(约750克),黄芪、党参、大枣各10克,姜片、葱、绍酒、清汤、淀粉各适量。
将猴头菇洗净去蒂,发胀后挤干水,切片待用。将所有材料放入炖盅内,文火慢炖。此汤水具有补气、健脾、养胃的作用。
5、黄芪党参内金粥
生黄芪15克,党参20克,薏米、赤小豆各10克,鸡内金粉10克,陈皮5克,糯米80克。
将生黄芪、党参加水煮20分钟,取汁,加入薏米、赤小豆、糯米煮成粥,加入鸡内金粉即可。具有消食和胃的作用。
6、神曲陈皮粥
神曲15克,陈皮10克,大米50克。
将神曲、陈皮研为细末,放入锅中,加清水适量,浸泡5-10分钟后,水煎取汁。加大米煮为稀粥,每日1次,连续吃3-5天。可健脾胃、助消化,适用于消化不良,食积难消。
7、党参薏仁莲子山药粥
党参30克,薏苡仁30克,莲子30克,山药60克,大米50克。
以上材料同煮成粥,具有补肺、健脾、养胃的功效,适用于阴虚内热、大便泻泄、食欲减退等病症。
胃寒如何养胃有效
1、小米
小米具有健脾和中、益肾气、清虚热、利小便、治烦渴的功效,是治疗脾胃虚弱、体虚、精血受损、产后虚损、食欲不振的营养价值较高的养胃食品。其富含蛋白质、脂肪、糖类、维生素b2、烟酸和钙、磷、铁等营养成分。小米的营养如此丰富,被营养专家称为“保健米”,不过,谷万里指出,由于小米性稍偏凉,气滞者和体质偏虚寒、小便清长者不宜过多食用。
2、南瓜
南瓜性温,味甘。南瓜之所以有很好的养胃功效,是因为南瓜含有维生素、果胶和碳水化合物,维生素能促进胃体肌肉弹性,碳水化合物能保护胃部免受刺激,含有的膳食纤维细软,容易吸收。果胶有很好的吸附性,能粘结和消除体内细菌毒素和其他有害物质,如重金属中的铅、汞和放射性元素,起到解毒作用。
3、菠菜
菠菜叶中含有一种类似胰岛素的物质,能使血糖保持稳定;菠菜富含各种维生素,能够防治口角炎、夜盲症;菠菜还含有大量的抗氧化剂,具有抗衰老、促进细胞繁殖作用,既能激活大脑功能,又可增强青春活力,防止大脑老化。另外,菠菜能清理人体肠胃里的热毒,可防治便秘,使人容光焕发,被誉为肠胃热毒的“清理工”,是养胃佳肴。
4、胡萝卜
性味甘平,中医学认为它“下气补中,利脾膈,润肠胃,安五脏,有健食之效”。丰富的胡萝卜素可转化成维生素a,能明目养神,增强抵抗力,防治呼吸道疾病。胡萝卜素属脂溶性,和肉一起炖最合适,味道也更好。
5、洋葱
吃洋葱能降低胃中亚硝酸盐含量,重要的是洋葱中含有一种栎皮素的物质,为天然的抗癌物质。研究显示,经常吃洋葱的人,胃癌发病率比少吃或不吃洋葱的人要少25%,患胃癌的致命率也低了30%。
胃寒和胃热的区别
中医把胃病分为胃寒和胃热,所以吃东西是有计究的,也不可盲目乱吃,吃错是会伤胃的。
胃热
嗜酒,喜辛辣食物,喜煎炒燥热食物等等,都会引起胃热。胃热表现为胃痛时有灼热感,常伴随口苦口臭、口渴、咽干、牙龈肿痛、小便短赤、大便秘结等。胃热者喜欢冷饮、冷食,这些食物入肚后会有舒适感。
胃热者要适当吃些性凉的食物,而且要远离煎炸、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尽量少吃具有温补性质的食物,比如羊肉、胡椒、狗肉等避免助长胃热。
食疗方法:海带绿豆粥
材料:海带30克、绿豆30克、白米100克。
做法:所有材料放在一起煮成粥(可根据个人喜好加入白糖做成甜粥)。
功效:去胃火。
胃寒
胃寒大多是不规律的饮食引起的,比如喜好生冷食物,三餐经常不定时不规律等不好的饮食习惯而导致。胃寒则表现为胃部疼痛并会有胃部寒凉的感觉,如果将胃部保暖后,疼痛就会缓解。
胃寒者平时尽量不要吃具有凉性属性的生冷食物,这些具有凉性食物最容易伤胃,从而加剧胃部寒凉的症状。日常饮食中可以适当吃些具有温补性质可以暖胃的食物,或饮食中加入姜片、胡椒粉等调料。
食疗方法:胡椒猪肚汤
材料:白胡椒50克、姜片少许、猪肚1个。
做法:猪肚洗净,加入所有材料煲2小时,加盐调味即可食用。
功效:驱寒暖胃,适合脾胃虚寒者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