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百岁老人的立夏养生经
揭秘百岁老人的立夏养生经
百岁老人花间走颐养心神气血畅
立夏以后,随着温度的增高、汗液排量的加大以及室外活动的减少,老年人和经常久坐的白领一族容易出现不同程度的气滞血瘀症状,如何促使气血流通,心脉无阻,进而预防心血管疾患的发生呢?这要向江苏如皋的百岁老人取取经!
百岁老人数全国居首的江苏省如皋市,超过七成的百岁老人都有养花的习惯。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心血管养生专家张明主任医师介绍说,立夏要早睡早起,注意养阳,方能较好地保护心血管。尤其要避免大汗淋漓,因为汗液过多地流失,会导致人体电解质紊乱,伤及体内阳气。但是,不运动也不利于心脏健康,怎么办呢?立夏之后最凉爽的时间段要数清晨了,大家不妨清晨起来在住所附近的林荫花间处散散步,即便是在自己家养花的阳台上散散步也能起到颐养心神的效果,有助于体内阳气的升华,推动血液循环,增强新陈代谢。
药王运睛除眼翳午睡养眼又养心
立夏后天气渐热,昼长夜短,不少人会渐渐觉得晚间睡眠不足。再经过一个上午繁忙的学习和工作,体力和精力的消耗可想而知。所以,立夏以后,午睡对防病养生起着关键作用。而午睡最为受益的器官之一无疑是我们越来越过度使用的眼睛!唐代的名医孙思邈,虽然年过百岁但眼睛不花。“目宜长运”便是他平时常用,又传播后世的养眼功法。
中医认为心主神明,也称“心藏神”。广义的“神”,是指整个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它涵概了人体的形象、面色、眼神、言语、应答、肢体活动的姿态等;而狭义的“神”,即心所主之神志,多指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等。很多读者朋友都知道“闭目养神”,其实也是在养心。午睡的时候如果能在一开始练练运目,不但会增加午睡质量,还能有效缓解视疲劳,进而提高下午的工作效率。
百岁老人总结的长寿经验
1.奉行这样的人生信条———你想人家怎么对你,你就怎么对待别人。
2.拥有幽默感。笑着回忆自己尴尬的人生经历。
3.保持身体活跃。直到104岁,塔利还保持着打保龄球的好习惯;102岁时还能做深蹲运动。
4.不过分忌口,偶尔放纵一下自己的食欲并无大碍。塔利最喜欢吃的一种食物就是用猪脚和猪舌制成的肉冻;对甜食也有特殊的嗜好。
5.坚定的信仰。信仰让她再遇到挫折时心态平和。
6.与珍爱自己的家人生活在一起。塔利目前还与女儿生活在一起,她最喜欢的活动就是与玄孙一起玩耍。
小编也曾经和一些百岁老人接触过,给小编的感觉就是这些百岁老人一般都是比较谦虚而且非常明智的,一点都不糊涂,而且更不会倚老卖老。有的百岁老人尽管受教育程度没有现在的年轻人那么高,但是他们的行为举止甚至比一些大学生、研究生、硕士生还要谦逊有礼,而且都是比较热心的,乐于帮助他人。因此,我们想要长寿的话,也要做到谦逊有礼。
什么样的人可以长寿活到100岁
一、揭秘:是什么决定了人的寿命?
1.女性有明显的优势
百岁老人中有85%的人是女性。
2.一个人在什么时候出生也会决定他的寿命长短
与在春季出生的婴儿相比,在秋季出生的婴儿活到百岁的可能性会稍微增高。研究者推测了人们在生命早 期阶段所接触到的环境因素导致了这样的差异。孕妇在冬季摄取的营养元素不是很全面,接触到的阳光较少,人体内合成的维生素D也就较少,这些因素给春季出生 的婴儿健康带来了一些长期的不利影响。
3.拥有一个长寿家庭
波士顿大学医学副教授托马斯·波尔斯研究发现,百岁老人中有一半的人其直系亲属或祖父母(外祖父母)也是高龄老人。
长寿除了除了先天和基因等有关,也离不开后天的因素,认为能活到百岁完全是靠基因也是一种误区。
二、什么样的人可以长寿活到百岁?
人活到100岁已不再是新鲜事。长寿专家指出,百岁老人是世界上增加最快的年龄群。不过了解为什么有人会如此长寿,可以为年轻一代提供有价值的生活经验。
据研究发现,百岁老人的健康问题往往延迟到90岁以后才出现。几乎可说如果你的健康有问题,你根本不可能活到那个年龄。所以并不是“愈老病愈多”,而应该是“愈老愈健康”,这样想变老反而是好事。
1、少吃红肉 不吸烟
帕尔斯是波士顿大学(Boston University)医学院新英格兰百岁老人研究中心(New England Centenarian Study)的创办人兼主任。他说,自1992年以来,这项研究工作一直在分析北美各地数以千计的百岁老人的身心健康。他说:“这是全世界最大规模的研究,我们已研究从100岁到119岁的2000人。其中最老的研究对象是有纪录以来第二高寿,住宾州的119岁老太太。”美国现在约有四万名百岁老人。有这么多百岁老人的原因是20世纪医药和公共卫生的进步,例如清洁饮水的普及、全国疫苗计划、死亡率降低及许多疾病已有根治方法。
但正如帕尔斯在他《长命百岁(Living to 100)》书中所说,百岁老人确有长寿秘诀。他说:“除了遗传外,要活到90岁还是要靠良好卫生习惯。我们的研究显示,良好卫生习惯包括吃素、尽量不吃红肉、不吸烟,经常运动保持体重。遇到压力不必躲避但要积极应对,不让压力影响自己。”
2、热爱生命 有幽默感
1985年创立“全国关注百岁老人计划”(National Centenarian Awareness Project)的琳恩‧艾德勒(Lynn Peters Adler)说:“百岁老人最明显的共同特点是热爱生命,包括有幽默感。”她在《百岁老人:红利岁月》(Centenarians: Bonus Years)一书提出百岁老人五个共同点。
艾德勒说:“除热爱生命外,第二共同点是他们采取积极但事实求是的态度。第三是有虔诚宗教信仰,第四是勇气,因为活到百岁并不是容易的事,会有很多麻烦。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共同点,是每当遇到生命转折点,他们都有惊人的调适力接受变老带来的改变,不让改变阻碍自己。他们已安然度过许多改变:经济大恐慌、世界大战和我们经历的很多事件。
3、享受生活 独立自主
阿德勒制作了一部纪录片“百岁老人现身说法”(Centenarians Tell It Like It Is)。她看到这么多百岁老人活得这么好,深受鼓舞。她说:“看到这么多老人家独立生活,或只需要一点帮助,感觉真好。 有些老人家住在老人院,但有属于自己的公寓,有些还能自己开车。他们不但令人佩服,思想也非常现代化。他们都很会享受生活,足堪借镜。
101岁的佛罗里达居民艾莎‧霍夫曼(Elsa Brehm Hoffmann)就是其中之一。她说:“我的黄金岁月就像闪亮钻石。”她有四名儿女、九个孙子女和13个曾孙。她说:“我好高兴能活到100岁。当我90岁时,我好开心,开了一个大派对。我在90岁前从不告诉别人我的年龄,到了90岁我觉得是生命的顶峰。我后来又活到95岁,然后又100岁。我想很少人能料到自己可活这么长,可是现在我就要到102岁了,我还像三、四十岁时一样热爱生命。
4、生活规律 注意体重
霍夫曼对自己的长寿归功于生活纪律。她不吸烟,永远不停下来,注意体重。但她说最重要的是保持乐观,凡事想开一点。她说:“每个人都应该活的时候好好过,不要老是事后悔恨说‘噢,我希望自己还是XX岁,那时我好快活’,或‘噢,我70了,我80了,我老啦。’每次我听到都会想‘你干嘛这样想?’生命每个阶段都有美好的一面。帕尔斯指出,这种对生活和自己的积极态度,是很多百岁老人最让人景仰的地方。他说,年轻人还可以向这些老人家学到的另一重要经验是,年轻时就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晚年才能活得健康和长寿。
为老人建立健康档案
昨天是老年节,记者从市老龄委获悉,目前哈尔滨市60岁以上的老年人有119.2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12.16%。其中百岁老人118人,年龄最大的为113岁。市政府规定,哈尔滨市年满100周岁的老人,除享受70周岁以上老年人的全部优待外,每人每月可享受到政府发给的敬老费200元。据悉,近期哈尔滨市还将采取一系列措施为百岁老人服务。
为百岁老人免费体检
哈尔滨市现有的百岁老人分布在全市的8区10县(市),大部分身体有多种疾病,多数卧病在床。市政府规定,各区、县(市)老龄办将会同所在地卫生局,安排辖区医疗机构根据百岁老人的特点和医疗机构的条件,采取上门服务的方式,为本辖区的百岁老人每年进行一次免费体检,最大限度保证百岁老年人身体健康。
建立百岁老人健康档案
在为百岁老人进行免费体检的同时,哈尔滨市将建立起百岁老人健康档案信息库,百岁老人健康信息按辖区管理,以此为依据,有针对性地对百岁老人疾病进行预防保健和治疗。
设立电话咨询台
各区、县(市)医疗机构将为百岁老人家属设立电话咨询台,选派技术精湛、表达能力强的医生值班,方便百岁老人家属寻医问病,对百岁老人身体出现的问题随时给以解答,使百岁老人能够及时发现疾病,及时得到救治。
百岁老人都爱吃什么呢
巴马人在食谱中少不了“长寿汤”――火麻汤。火麻是珍贵的油料作物,生长在山区浓雾环绕的土地上。火麻仁是目前所有常见的食用植物油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最高的。经常食用这种特殊油脂,可降低血压和胆固醇,防止血管硬化,达到延缓衰老和润肠通便的目的。
红薯叶、火麻汤、玉米粥……巴马人以素食为主,饮食特点是低脂肪、低蛋白、低盐、低热量和高维生素、高纤维素。他们的主食以玉米粥辅以白薯和各类蔬菜、豆类,增强了食物营养的互补作用。
巴马百岁老人进入老年后,他们的饮食有节制,日食两餐至三餐,从不暴饮暴食。
江苏如皋人的日常饮食是两稀一干:早晚稀饭,中午干饭。如皋百岁老人中有74%的人每天都是早晚吃粥,中午吃干饭。吃粥减少了热量摄入,可防止肥胖发生,也减少了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等的发病概率。
另外,如皋百岁老人吃粥的主要用料是粳米、玉米面等,按中医观点,它们具有健脾养胃的特殊功效。大多数老人吃菜荤素兼有,以素为主。78%的百岁老人以喝白开水为主,喝浓茶的仅占7%;89%的百岁老人吃饭不挑食。
如皋盛产萝卜及萝卜制品,而这些东西富含维生素和纤维素,常吃不但可以均衡营养,还可以带走身体中的有害物质,是养生佳品。如皋丰富的豆制品还为老人们提供了充足的蛋白质来源。如皋特产的黄酒更是许多百岁老人必备的饮品,其中含有蛋白质、酶、微量元素,对身体很有好处。
什么样的人可以长寿活到100岁
1、少吃红肉 不吸烟
帕尔斯是波士顿大学(Boston University)医学院新英格兰百岁老人研究中心(New England Centenarian Study)的创办人兼主任。他说,自1992年以来,这项研究工作一直在分析北美各地数以千计的百岁老人的身心健康。他说:“这是全世界最大规模的研究,我们已研究从100岁到119岁的2000人。其中最老的研究对象是有纪录以来第二高寿,住宾州的119岁老太太。”美国现在约有四万名百岁老人。有这么多百岁老人的原因是20世纪医药和公共卫生的进步,例如清洁饮水的普及、全国疫苗计划、死亡率降低及许多疾病已有根治方法。
但正如帕尔斯在他《长命百岁(Living to 100)》书中所说,百岁老人确有长寿秘诀。他说:“除了遗传外,要活到90岁还是要靠良好卫生习惯。我们的研究显示,良好卫生习惯包括吃素、尽量不吃红肉、不吸烟,经常运动保持体重。遇到压力不必躲避但要积极应对,不让压力影响自己。”
2、热爱生命 有幽默感
1985年创立“全国关注百岁老人计划”(National Centenarian Awareness Project)的琳恩‧艾德勒(Lynn Peters Adler)说:“百岁老人最明显的共同特点是热爱生命,包括有幽默感。”她在《百岁老人:红利岁月》(Centenarians: Bonus Years)一书提出百岁老人五个共同点。
艾德勒说:“除热爱生命外,第二共同点是他们采取积极但事实求是的态度。第三是有虔诚宗教信仰,第四是勇气,因为活到百岁并不是容易的事,会有很多麻烦。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共同点,是每当遇到生命转折点,他们都有惊人的调适力接受变老带来的改变,不让改变阻碍自己。他们已安然度过许多改变:经济大恐慌、世界大战和我们经历的很多事件。
3、享受生活 独立自主
阿德勒制作了一部纪录片“百岁老人现身说法”(Centenarians Tell It Like It Is)。她看到这么多百岁老人活得这么好,深受鼓舞。她说:“看到这么多老人家独立生活,或只需要一点帮助,感觉真好。 有些老人家住在老人院,但有属于自己的公寓,有些还能自己开车。他们不但令人佩服,思想也非常现代化。他们都很会享受生活,足堪借镜。
看看长寿老人如何养生
喜欢喝粥
从长寿老人的饮食习惯看无一不喜欢喝粥。着名经济学家马寅初和夫人张桂君,夫妻双双都是百岁老人,俩人尤其喜欢喝粥。每天早晨,把50克燕麦片加入250克开水,冲泡2分钟即成粥。天天如此,从不间断。上海第一百岁老人苏局仙先生,一日三餐喝大米粥,早晚喝稀粥,中午喝稍稠的粥,每顿定量为一浅碗,已形成习惯。他们说:“喝粥浑身舒坦,对身体有益。”
历代医家和养生家对老人喝粥都十分推崇。《随息居饮食》说:“粥为世间第一滋补人物。”粥易消化、吸收,能和胃、补脾、清肺、润下。清代养生家曹慈生说:“老年,有竟日食粥,不计顿,亦能体强健,享大寿。”他编制了粥谱一百余种,供老年人选用,深受欢迎。
百岁老人唯一共性
乐观是百岁老人唯一共性
纵观国内外文献,关于老寿星长寿秘诀的报道很多。他们中不乏一生坎坷、生活艰难者,但有一个共同点是:他们都是乐天派。
山东文登是全国知名的长寿之乡,百岁老人达72人。记者春节期间拜访了文登宋村镇98岁高龄的董奶奶。老人身子骨硬朗,整个冬天都没感冒,可 以独自料理洗衣、做饭等家务。去年夏天,老人嫌鸟叫有些吵,竟然爬上树把鸟窝端了下来,重新安置。略显破旧的村屋收拾得井井有条,炕上3只小猫依偎在老人 身旁,见记者走近也毫无惧意,恰似老人淡然的人生态度。早年丧子、中年丧偶、晚年丧女,老人一生经历很多苦难,但始终保持乐观心态,面对一切变故。董奶奶 告诉记者,天气暖和时,她会养上七八只鸡,在屋后种上一片韭菜。秋忙时去女婿家帮忙,闲时走上几里路去赶集。老人爱吃南瓜,主食、糖果、水果、肉蛋来者不 拒,但饭量不大,不多吃,每晚还要喝一小盅低度白酒。
湖南麻阳苗族自治县的百岁老人有46位,长寿者比例居该省之冠。麻阳长寿办主任冯本文表示,长寿老人会营造长寿氛围。苗家长者能歌善舞,经常聊着聊着就唱起歌来。唱山歌能抒发情绪,想说的话配合曲调说出口,是一种独特的情绪表达方式。
成都市老龄委曾对全市720名百岁老人进行调查,其中89.17%都是乐天派,心态好是他们的唯一共性。百岁老人大都家庭和睦,性格豁达。
活到百岁的智慧
不常锻炼体也健康 活动筋骨仍提倡
百岁老人,大多数不管过去还是现在,都不经常锻炼。不常运动反而更长寿?运动养生的前提是形神兼养,而不是一味运动。对于老年人而言,过多锻炼反而不利健康,运动跟活动也不能划等号,他们不常锻炼不代表不常活动,心情舒畅活动筋骨,哪怕是干干家务也好。中医健身运动,很少有速度较快的运动,大都注重形神兼养,所以并不矛盾。
常吃腌菜豆制品 水果几乎很少碰
这些百岁老人的主食是杂粮、米和面粉。至于水果,天天吃的百岁老人还不到1/4,有时吃的占近一半,还有近1/4则很少吃。关于蔬菜,每天吃两三种的百岁老人占85%,但多数老人常吃肉、鱼、蛋和腌菜,90%以上经常吃豆制品。
寿星们吃水果少和饮食习惯有关,水果中的很多营养其实已经在他们日常饮食中基本涵盖了,不代表水果与长寿没关系。至于腌菜,只要不每天大量食用,对健康影响也不大。豆制品含有人体必需的八种氨基酸,赖氨酸是可补充谷类中缺乏的赖氨酸。豆制品还含有丰富钙、磷、钾、镁、铁、锌等无机盐微量元素,较多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E,对预防老年骨质疏松、延缓皮肤衰老、调节神经、易疲倦等能起到一定作用。因此,老人常吃豆制品有利健康。但常吃不代表大量吃,正常配菜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