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理低血压的常用食材
调理低血压的常用食材
症状表现
头部眩晕、全身无力、神智异常、神力不佳
对症常用食材
鹿肉、狗肉、羊肉、公鸡、酒、大枣、韭菜、龙眼肉、浓茶、咖啡
对症食疗有妙方及药材
低血压患者平时可多食一些具有温脾肾、升阳气的食物。低血压患者宜适当选择一些高钠、高胆固醇饮食,以利于提高血胆固醇浓度,增加动脉紧张度,使血压上升。生姜含挥发油,可刺激胃液分泌,兴奋肠管,促进消化并可使血压升高,对低血压患者有益,不妨常吃。
魔法食疗方
胡萝卜青蒜烧羊肉
材料羊肋条肉500克,青蒜段50克,胡萝卜20克,葱段、姜片各适量
调料白酒、料酒、白糖、盐、大料各适量
做法1.将羊肋条肉洗净,切成4厘米见方的块,放入锅内,加清水适量,下少许葱段、姜片、白酒、大料,烧开,汆烫约1分钟,随即捞出放清水中洗净。
2.胡萝卜洗净,切成片。
3.炒锅上火,倒入油烧热,下葱段、姜片煸炒出香味,下羊肉煸炒片刻,加料酒、白糖、盐,炒匀即可。
低血压的食疗调理方法
低血压可分气阴两虚、心肾阳虚、心脾两虚、肝肾不足等证型,多与先天不足、后天失养、劳倦伤正、失血耗气等诸多因素有关。中医调养也是治疗低血压的方法之一,通过逐渐提高低血压病患者的身体素质,改善心血管功能,增加心肌收缩力,增加心排血量,提高动脉管壁紧张度,从而逐步使血压上升并稳定正常水平,消除低血压带来的种种不适症状。
医学上,一般把成年人的血压长期低于90/60毫米汞柱者称为低血压。对于低血压患者来说,平时多吃山药、苡仁、桂圆、荔枝、枸杞子、栗子、核桃、红枣、瘦猪肉、羊肉及鸡、鸽子等禽类食品可以帮助血压回升,下面介绍中医饮食调养可以选用的方法。
低血压的中医饮食调养
1、人参6克、麦冬15克、五味子9克,水煎后频服,每日1剂,连服1周。方中人参以野山参或高丽参为佳,也可用生晒参、红参。气阴虚损者,则可用西洋参代之。
2、肉桂、桂枝、甘草各10克,开水浸泡作茶饮,频服,连服10—20天。
3、黄精30克、党参30克、炙甘草10克,水煎服,每日1剂。
低血压的日常饮食调养
1、低血压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荤素兼吃,合理搭配膳食,保证摄入全面充足的营养物质,使体质从纤弱逐渐变得健壮。
2、莲子、桂圆、大枣、桑椹等果品,具有养心益血、健脾补脑之力,可常食用。
3、适量常吃含胆固醇多的脑、肝、蛋、奶油、鱼卵、猪骨等食品,有利于提高血胆固醇浓度增加动脉紧张度,使血压上升。
4、应忌食生冷及寒凉、破气食物,如菠菜、萝卜、芹菜、冷饮等。
5、不要吃玉米等类降血压食物。
艾灸治疗低血压
调理低血压的艾灸疗法低血压是指体循环动脉压力低于正常的状态。临床表现为头晕、头痛、食欲不振、疲劳、脸色苍白、消化不良等,常灸百会、神阙、关元、气海、足三里等穴,持之以恒,可收显效。下面来给大家介绍一下适用于三种低血压的艾灸调理方法。
1.体质性低血压最为常见,一般认为与遗传和体质弱有关,多见于20-50岁的妇女和老年人,轻者可无任何症状,重者出现精神疲惫、头晕、头痛,甚至昏厥。夏季气温较高时更明显。这类患者的血管收缩调节功能差,多缺乏体育锻炼。
2.体位性低血压是指患者从卧位到坐位或直立位时,或长时间站立,突然出现血压下降超过20mmHg,并伴有明显的头昏,头晕,视力模糊、乏力、恶心、认识功能障碍、心悸、颈背部疼痛。这种现象与其说是突然血压下降,不如视为血压调节不良。体位性低血压与多种疾病有关,如多系统萎缩、糖尿病、帕金森氏病、多发性硬化病、更年期障碍、血液透析、手术后遗症、麻醉、降压药、利尿药、催眠药、抗精神抑郁药等,其他如:久病卧床体质虚弱的老年人。
3.继发性低血压由某些疾病或药物引起的低血压,如脊髓空洞症,风湿心肌病,降压药,抗抑郁药和慢性营养不良症,血液透析病人。
足底按摩能调理低血压
其基本手法如下:
1、术者用拇指轻揉患者两足,并对在按摩中疼痛明显的反射区继续按揉5分钟。坚持每日按摩。
2、每日揉压足后跟3―4次,每次15分钟左右。尤其是对涌泉穴,术者须用大拇指朝患者脚后跟的方向揉压10―15分钟。
3、术者用拇、食指揉搓患者左足大拇趾、第三趾各5分钟,再用手指边上下摩擦平衡器官5分钟,然后揉压足心5分钟,每日2次。
4、术者利用自己的足跟、足底前部跖趾对患者足跟施以节律性的压踩10―20分钟,每日1次。
患者接受以上治疗的同时,还可以施行自我辅助疗法:用空可乐瓶或拳头轻轻敲打足底15―20分钟,每日1次;用发卡或牙签刺激足跟15―20分钟,每日2次;旋转足踝15―20分钟,每日2次。
低血压如何调理
1、适度的体育运动
养成一个良好的运动习惯不仅能很好的对全身的肌肉、骨骼产生良好的锻炼,而且还能防病养生,其中对于患有低血压的患者,经常进行体育锻炼便能有效的进行调理。
因为当低血压患者病发的时候,很容易使得人体内的各个器官处于一个缺氧、缺血的状态,严重的便会使得人体出现头晕眼花等症状。
而在进行体育运动的过程中,能很好的促进人体全身的血液循环,并对大脑神经中枢产生良好的刺激和调节,这对于增强心脑血管的机能,维持心肌收缩很有益处,长此以往便能使得血压逐步升高。
但是,对于患有低血压的人群在运动养生的时候也是有所讲究的,运动多以舒缓的形式进行,多选择如慢跑、瑜伽、游泳、太极等,而不是一些剧烈的体育运动。
2、饮食内调
饮食和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因此,在日常选择饮食内调也是调理低血压的不二之选。对于低血压患者,在日常饮食中一定要注重荤素搭配,既要保证所摄取的营养全面均衡,同时还要注重饮食的合理搭配,帮助人体使体质逐步从纤弱变得更加强壮。
一般来说,对于低血压患者来说,通畅还会有贫血的症状,所以先食疗补血便是尤为重要的。多选择一些富含铁、铜、蛋白质等营养素的食物,对于补血来说十分关键,其中鸡蛋、牛肉、猪肝便是不错的选择。
低血压吃什么中药调理 低血压有什么症状
血压偏低的人经常会觉得无力,并且会有眼前发黑的贫血现象。中医师郑秋霞指出,很多疾病都和血压低有关;低血压严重时除了会造成中风与心肌梗塞之外,脑部管理睡眠传导物质若是没有足够血液,就无法供应分泌,进而会造成失眠,而且会有脑神经衰弱、忧郁、健忘、注意力不集中等,都和低血压有关。
低血压艾灸哪里 低血压日常生活调理
1.宜洗热水澡,血压偏低的人,经常洗热水澡可以加速血液循环,减轻低血压症状或防止出现低血压,水温以43-45°C为宜。
2.起床时目花头晕严重,甚至昏倒的人,在起床前应先略微活动四肢,搓搓脸,揉揉腹。起床时先坐起片刻,并慢慢下床呈立位。睡床的床脚宜略垫高,促进血液回流。
3.晚上睡觉时,不易将头部垫高,以免加重头部缺血症状,冷水和温水交替洗脚可加速血液循环。
4.患者要养成有规律的生活习惯,劳逸结合,保证充足睡眠。
5.体位变化时,动作不要过于剧烈,以防发生体位性低血压。
低血压的食疗调理方法
低血压多发于20-40岁的女性人群,会出现疲乏、无力、头痛、头晕、食欲不振、腹部不适、消化不良等症状。今天为大家介绍“低血压的中医饮食调养”,希望能够给您带来帮助!
低血压可分气阴两虚、心肾阳虚、心脾两虚、肝肾不足等证型,多与先天不足、后天失养、劳倦伤正、失血耗气等诸多因素有关。中医调养也是治疗低血压的方法之一,通过逐渐提高低血压病患者的身体素质,改善心血管功能,增加心肌收缩力,增加心排血量,提高动脉管壁紧张度,从而逐步使血压上升并稳定正常水平,消除低血压带来的种种不适症状。
医学上,一般把成年人的血压长期低于90/60毫米汞柱者称为低血压。对于低血压患者来说,平时多吃山药、苡仁、桂圆、荔枝、枸杞子、栗子、核桃、红枣、瘦猪肉、羊肉及鸡、鸽子等禽类食品可以帮助血压回升,下面介绍中医饮食调养可以选用的方法。
低血压的中医饮食调养
1、人参6克、麦冬15克、五味子9克,水煎后频服,每日1剂,连服1周。方中人参以野山参或高丽参为佳,也可用生晒参、红参。气阴虚损者,则可用西洋参代之。
2、肉桂、桂枝、甘草各10克,开水浸泡作茶饮,频服,连服10—20天。
3、黄精30克、党参30克、炙甘草10克,水煎服,每日1剂。
低血压的日常饮食调养
1、低血压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荤素兼吃,合理搭配膳食,保证摄入全面充足的营养物质,使体质从纤弱逐渐变得健壮。
2、莲子、桂圆、大枣、桑椹等果品,具有养心益血、健脾补脑之力,可常食用。
3、适量常吃含胆固醇多的脑、肝、蛋、奶油、鱼卵、猪骨等食品,有利于提高血胆固醇浓度增加动脉紧张度,使血压上升。
4、应忌食生冷及寒凉、破气食物,如菠菜、萝卜、芹菜、冷饮等。
5、不要吃玉米等类降血压食物。
血压低的饮食调理方法
1、乌骨鸡1只约重1500克将鸡去毛剖肚洗净,放人鸡腹肚中当归头60克,黄芪50克,红糖150克,米酒50克,再将鸡肚皮缝紧,入锅隔水蒸熟,吃肉喝汤,每半月吃一次,连吃两月
2、红枣15枚去核,粟子150克,净鸡1只,鸡切成块状,大火煸炒,后加佐料,煮至八成熟,加红枣、栗子焖熟食之
3、鲫鱼1条,糯米60克将鱼洗净不要去鳞与糯米共煮成粥,每周用2次,连服两月
4、嫩母鸡1只,黄芪30克,新鲜天麻100克干品15克鸡洗净入沸水中焯一下,用凉水冲洗将天麻、黄芪切片装入鸡肚内将鸡放于沙锅中,加葱、姜适量,盐、酒、陈皮15克,水适量,用文火炖至鸡烂熟,加胡椒粉2克,即可食用
5、猪心1个,黄芪20克,当归12克,党参30克,川芎6克,加水炖熟,吃猪心喝汤
6、红枣20克,沙参15克,生熟地各10克,加水适量用炖盅隔水蒸3小时后,加蜂蜜适量每日分两次吃完,连服15天
7、韭菜适量,捣烂取汁,每日早晨服1杯,常服用,可使血压恢复正常
8、当归、黄芪、红枣各50克,鸡蛋4只同煮熟,吃蛋喝汤,每日早晚各1次,空腹吃
9、荤素兼吃,合理搭配饮食,保证摄入全面充足的营养物质,使体质从纤弱逐渐变得健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