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有哪些治疗腰脱的方法
中医有哪些治疗腰脱的方法
(1)绝对卧床休息:初次发作时,应严格卧床休息,强调大、小便均不应下床或坐起,这样才能有比较好的效果。卧床休息3周后可以佩戴腰围保护下起床活动,3个月内不做弯腰持物动作。此方法简单有效,但较难坚持。缓解后,应加强腰背肌锻炼,以减少复发的几率。
(2)牵引治疗:采用骨盆牵引,可以增加椎间隙宽度,减少椎间盘内压,椎间盘突出部分回纳,减轻对神经根的刺激和压迫,需要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
(3)理疗和推拿、按摩:可缓解肌肉痉挛,减轻椎间盘内压力,但注意暴力推拿按摩可以导致病情加重,应慎重。
(4)皮质激素硬膜外注射:皮质激素是一种长效抗炎剂,可以减轻神经根周围炎症和粘连。一般采用长效皮质类固醇制剂+2%利多卡因行硬膜外注射,每周一次,3次为一个疗程,2-4周后可再用一个疗程。
女性脱发中医治疗
1.中药内治:可选用补益牛膝丸或加味四君子汤。补益牛膝丸选用中药牛膝、生地黄、枳壳、菟丝子、地骨皮等,捣末,制蜜丸,内服;加味四君子汤选用中药人参、白术、茯苓、炙甘草、熟地等,煎汤剂服用。
2.中药外用:用中药菊花、蔓荆子、干柏叶、川芎、桑白皮根、白芷、细辛、旱莲草等,煎水外洗。脱发中医治疗方法效果较好,缺点在于治疗周期稍长。
3.食膳疗法:将中药菟丝子、茯苓、石莲肉、黑芝麻、紫珠米等,用旺火煮开后加适量水,用微火煮成粥,加少许食盐食之。每日1~2次,可连服10~15日。此粥滋补肾阴健脾,适用于脾肾阴虚的脱发者。
4.推拿按摩:用1支20毫升的维生素B1液洒在头上,用右手五指从前额神庭穴向后梳到后发际哑门穴,共梳36次,然后用左手和右手的五指分别梳头部两侧,各梳36次;五指合拢叩打百会穴54次;两拇指分别点振两侧的翳风、翳明、风池等穴3次,每次10秒;用拇指压揉三阴交穴15秒,压拨5次,压振3次,每次10秒,用掌心劳宫穴压在脱发处或头发稀疏处,振颤5次,每次持续10秒。
5.针灸疗法:选择肾俞、三阴交、风池、百会、头维、生发穴(风池与风府连线的中点)等为主穴。均双侧取穴,风池用泻法,其余诸穴用补法,中等刺激,每日或隔日1次,留针20分钟,10次为1疗程。
6.滋补生发:选用何首乌、蚕蛹等药物,通过中医滋补生发术供给头皮均衡的营养,改善生理功能,使头发获得充分的养分,可以有效的改善头部皮肤微循环状态,促使毛细血管扩张,激活毛母细胞活力,增强头皮多种腺体与毛囊的交流渗透能力,从而使毛囊重新恢复功能,吸收所需养分,达到头发再生的目的。
7.养血生发:予川芎15克,何首乌15克,薏苡仁20克,桑葚30克,黄精15克,川楝子15克,香橼10克,佛手10克,赤芍10克,丹皮10克,当归10克,白芍15克,白术10克,酸枣仁15克,夜交藤10克。水煎服,日1剂。同时外用生姜涂搽脱发部位,每天数次,并用梅花针扣刺局部至皮肤微微出血为止。用此法调理10-15天。
中医怎么治疗脱肛
中医认为脱肛为气虚下陷,长时间腹泻不愈、久病卧床伤气、大便干结,均可以出现脱肛。治以补益中气,升提下陷。
直肠脱垂以儿童、老年人较多。在发生腹泻、痢疾或病后营养不良时,易发生直肠脱垂。成年人发生直肠脱垂,多与便秘、腹泻、肛门括约肌松弛以及精神、神经疾患有关。
直肠脱垂的治疗,有保守疗法和手术治疗两种。幼儿的直肠脱垂随着年龄的增长,有自愈倾向,应以保守治疗为主。首先应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如根治腹泻、痢疾、营养不良等疾病,一般可选用补中益气,涩肠固脱的中药内服或外用熏洗。常用方剂有补中益气汤(党参、白术、白芍、黄芪各10克,川芎、升麻、枳壳),常用熏洗有明矾、五倍子、朴硝等。针灸长强、足三里、百会等穴,也会收到一定的效果。幼儿的全身症状改善后,一般在5岁左右脱肛就会逐渐好转。成人的直肠脱垂比较难治。近
提肛汤组成:黄芪,升麻,当归,枳壳,炒淮山药,沙参,麦冬,乌梅,白芍。 功效:升阳举陷,益气滋阴。 主治:小儿脱肛。
中医有治疗打嗝偏方
日常生活中由于吸入冷气或者吃饭过多,很容易出现打嗝的现象。打嗝非常影响形象,尤其是止也止不住的时候,非常让人尴尬。打嗝如何治?将生韭菜洗净,榨出菜汁后口服;喝开水,特别是喝稍热的开水,喝一大口,分次咽下。
打嗝是生活中的常见现象,打嗝,在医学上成为“呃逆”,打嗝如何治?治疗打嗝,首先要治疗引起打嗝的原发疾病,其次再对症治疗。今天小编为你介绍10个简单实用的治疗打嗝的小偏方。
1、将生韭菜洗净,榨出菜汁后口服。
2、喝开水,特别是喝稍热的开水,喝一大口,分次咽下。
3、先深吸一口气,然后憋住,尽量憋长一些时间,然后呼出,反复进行几次。
4、用指甲或火柴头、牙签按压耳轮脚刺激1~3分钟。
5、洗干净手,将食指插入口内,轻轻刺激咽部。
6、将混合气体装入塑料袋中吸入,混合气体中含90%氧气和10%的二氧化碳。
7、以软质纸搓成细捻,送入鼻腔轻轻捻转,打个喷嚏,即可止嗝。
8、分散注意力,消除紧张情绪及不良刺激。
9、柿蒂(指新鲜柿子或柿饼的蒂)每次20枚,煎水成100毫升,分两次口服,一次50毫升。也可酌情加韭菜籽同煎。
10、用按摩法治疗打嗝也会有较好的疗效,病人仰卧,按摩者用两手拇指同时按两个鱼腰穴(眉毛中点处),由下向上按压,用力由轻到重(局部可按揉),病人有酸胀感。按摩时,病人要用力憋气,再用力呼出,反复二三次,即可停止打嗝。如不见好,24小时以后再进行一次。此法病人也可自行使用。一次不要超过2分钟,时间过长会引起心率过缓。
中医治疗腰痛
跪伸挺:
1、跪立,躯干正直,双手与背后相握;手臂带动肩膀慢慢下沉,抬头,胸部向前用力推出,保持正常呼吸3次至6次
2、缓缓将躯干正直还原,然后双手放于小腹前侧,背部向后推出,双手向前推出,保持正常呼吸3次至6次。该组动作重复3次。
坐伸挺:
1、右腿向旁伸出,左腿屈膝向内,躯干保持正直。
2、身体向右腿方缓慢倒下,尽量贴近大腿;右肩膀放于右腿膝盖上,左手尽量伸出抓住右脚踝,保持动作15秒至20秒。换方向重复,左右各做3次。
长期坐在办公室的人都知道,腰总是酸疼,导致浑身乏力,怎样才能有效的缓解腰疼呢?办公室工作的人腰疼的主要是因为每天坐得太多,缺乏锻炼,肌肉无力,血液循环不畅导致的。
甩拨浪鼓:
工作间隙可以多多甩手,有的人甩手时,脸也跟着转过去,这样作用不明显。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像“拨浪鼓”一样,以腰为轴心,甩两条胳膊,脸始终保持向前看,双脚也不动。这样能使腰部肌肉更强健。
坐太师椅:
太师椅椅背和扶手处有个弧度,尤其是椅背,在与腰平行的高度,有个向前的弯曲,这正符合腰部的生理曲度,贴在上面,坐久了也不会太累。
没有太师椅怎么办?可用靠垫来代替。靠垫要硬度、厚度适中,有腰椎病的人不要选太软的。靠垫的位置很重要,要放在“腰眼”上,也就是第四腰椎与臀部之间,这样,靠垫才能起到一个支撑腰椎的作用。
站伸挺:
1、挺直站立,双腿分开与肩同宽;右手臂高举过头,左手紧贴大腿侧。
2、缓缓向左侧倾倒身体,保持头与脊柱成一直线,右手臂尽量贴近脸颊向左侧伸展,左手臂下滑至脚踝,保持正常呼吸6次至8次。换方向重复,左右各做3次。
揉八髎穴:
八髎穴又称上髎、次髎、中髎和下髎,左右共八个穴位,分别在第一、二、三、四骶后孔中,合称“八穴”。它位于骶椎附近,用手指头按压,会有酸胀感。
经常按摩此穴对腰骶部疾病、下腰痛、坐骨神经痛、月经不调等都有缓解作用,当然也能缓解腰痛。这招对女性尤其好,按摩此穴可使局部发热并向小腹放散,起到暖宫的效果,还能调节内分泌,对妇科病有预防作用。
女性朋友坐着时,可常用双手揉搓一下穴位附近。
子宫脱垂中医有治疗偏方
偏方一:
组成】炙黄芪50克,升麻9克,柴胡、枳壳、桔梗各6克,牡蛎15克,生甘草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各服1次。
【功用】益气升提、收敛固脱。
【方解】阴挺之病,属中气下陷者居多。本方是从家传验方之治疗脱肛的提肛饮(炙黄芪、升麻、柴胡、炙甘草)加味而成。方中重用黄芪益气升阳,炙用重在走里,补中有升,一举两得;辅以升麻、柴胡、桔梗,助黄芪以增强升提之功,且柴胡疏肝解郁以顺气;枳壳下气宽中,共使下陷之气得顺;牡蛎收敛固脱;甘草解毒、调和诸药。合而用之,共奏益气升提、收敛固脱之功。
偏方二:
【组成】升麻6克,牡蛎12克。
【用法】上药共研细末,每日1剂,分2~3次空腹服下,或每日1剂,水煎服。服药不能间断,至愈为度。
【功用】升举阳气、收敛固涩。
【方解】本病多因气虚下陷,或肾虚不固所致,方用升麻升举阳气;牡蛎收敛固涩。故用之多效。如坚持服用3个疗程(疗程按病情而定,Ⅰ度为1个月、Ⅱ度为2个月、Ⅲ为3个月),痊愈率尤佳。
【主治】子宫脱垂。
偏方三:
【组成】黄芪、党参各15克,生甘草6克,苍白术、粉萆薢、椿树皮、陈皮、柴胡各9克,全当归12克,升麻15克,红枣5枚。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功用】补中益气、健脾化湿。
【主治】重度子宫脱垂。
子宫脱垂常常出现在产后的过度劳累,这样对于身体造成了不良的伤害。我们在日常应该引起重视,患者在日常选择偏方的时候应该学会辩证疗法,对于子宫脱垂症状比较严重的患者应该及时的去医院接受检查,避免耽搁病情。
中医有哪些治疗腰脱方法
要脱急性期一般在卧床休息基础上,采用中药外敷加温透治疗,并内服中药盘龙七片、七厘散等,以达到止痛目的。
缓解期则可进行针灸、推拿、牵引及快速三围牵引(即牵引的同时进行腰椎小关节的调整)。已经突出的髓核是很难复位的,即使勉强复位也不可能达到原位。而牵引和推拿可改善髓核与神经根的关系,从而缓解症状。此外,还可进行音频电疗等调整疗法。
恢复期则以功能训练为主,多做腰背肌肉背伸练习,以增强腰背肌肉力量,加强对腰椎的支撑和保护作用。
经上述方法综合治疗,约90%的患者病情可缓解,约30%患者可痊愈。
腰腿痛也可看疼痛科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常见的腰腿痛的主要原因。由于用一般的物理学方法无法查出腰椎间盘是否突出,难以明确诊断,故在没有CT和核磁共振(MRI)的年代,腰腿痛常被冠以“坐骨神经痛”或“梨状肌综合征”,甚至是“老寒腿”等病名。
随着CT和MRI在临床上的应用,腰突症的诊断已不再是难题。与此同时,治疗手段也有了突破性进展,让患者有了更多选择。
以下两种情况可考虑到疼痛科诊治:一是诊断明确的腰突症并有手术指征,但患者不愿接受手术治疗;二是CT检查没发现腰突改变,但患者却腰腿疼痛不已。这类患者在临床上绝非少数,此时应做MRI检查,以明确是否有间盘变质,即黑盘病。黑盘病与腰突症一样是腰腿痛的根源,临床上又称之为盘源性下腰痛。
疼痛科采用的目前最先进的介导下微创技术—水刀髓核吸除术、双极水冷间盘成型术或三氧疗法及射频疗法等,不用开刀,只需在局麻下在腰椎处扎一两针,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安全和疗效好等优点。
如何用中医治疗不同时期的腰脱症状
一、急性期中医治疗腰脱:一般在卧床休息基础上,采用中药外敷加温透治疗。
二、缓解期中医治疗腰脱:则可进行针灸、推拿、牵引及快速三围牵引(即牵引的同时进行腰椎小关节的调整)。已经突出的髓核是很难复位的,即使勉强复位也不可能达到原位。而牵引和推拿可改善髓核与神经根的关系,从而缓解症状。此外,还可进行音频电疗等调整疗法。
三、恢复期中医治疗腰脱:则以功能训练为主,多做腰背肌肉背伸练习,以增强腰背肌肉力量,加强对腰椎的支撑和保护作用。
四、经上述方法综合治疗,约90%的患者病情可缓解,约30%患者可痊愈。
以下两种情况可考虑的中医治疗腰脱:
一是诊断明确的腰突症并有手术指征,但患者不愿接受手术治疗;
二是CT检查没发现腰突改变,但患者却腰腿疼痛不已。这类患者在临床上绝非少数,此时应做MRI检查,以明确是否有间盘变质,即黑盘病。黑盘病与腰突症一样是腰腿痛的根源,临床上又称之为盘源性下腰痛。
中医治疗脱发
中药对于脱发的治疗主要是通过祛风、凉血、疏肝、益气、健脾为法,配合外用法刺激毛囊生长,共奏生发之功。那么,对于脱发治疗的方法有什么呢?
1、芝麻花、鸡冠花各60克,樟脑1.5克,白酒500克。将芝麻花,鸡冠花撕碎。然后浸泡人酒内密封,15日后过滤、再将樟脑人药酒中,使之溶化,备用。以药棉蘸药酒,涂搽脱发区,每日搽3-4次。
2、何首乌30克,大米50克,冰糖适量。将何首乌放人砂锅中煎取浓汁后去药渣,然后放人大米和冰糖,将米煮成粥即成,食用。
3、补益牛膝丸。牛膝、生地各500g,枳壳、菟丝子、地骨皮各250g,诸药捣为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空腹,以生姜汤下30丸,渐加至50丸。本方需内服,适于肝肾不足,精血亏虚引起的脱发。
4、四物汤、六味地黄汤合裁方(生地、女贞子、桑葚、茯苓、山药、当归、川芎、赤芍、丹皮、泽泻、菟丝子、天麻),本方需内服,适于血热生风引起的斑秃。
5、加味四君子汤(人参、白术、茯苓、炙甘草、熟地),本方需内服,能补气健脾,适于脾胃气虚,运化失健所致之毛发干枯脱落。
目前有很多可用于治疗脱发疾病的中药偏方,患者可以根据自己的病情来选择中药治疗的方法,这样对于脱发病症的康复将会很有帮助。
吃什么有助治疗腰脱
对于进行手术的患者,腰椎间盘突出吃什么好呢?腰椎间盘突出症在术前、术后及康复期都应多食富含纤维素的食物,如芹菜、木耳、竹笋、苹果、香蕉等,以保持大便通畅。如果大便不畅,晨起可喝淡蜂蜜水或淡盐水。
术前饮食
腰椎间盘突出症在手术前要注意适当的补充蛋白质,每日蛋白质的量可达100-150克左右,尽量选择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如奶及奶制品(年纪大的患者最好选用脱脂鲜奶或奶粉)、蛋类、大豆粉、动物的肝肾、瘦肉、鱼、鸡肉、酸奶等。每日6餐。
术前一天晚上(如果没有糖尿病)可多吃些无脂的糖果。食谱的安排在原来饮食的基础上注意增加全脂或脱脂奶1份、酸奶1-2份、鸡蛋1个、大豆粉适量或豆腐1份,动物肝或肾适量。
术后调理
手术后能进食,首先以蔬菜水果为主,蔬菜放一点盐和油煮熟,吃菜喝汤;多喝新鲜的果汁。注意蛋白质的补充,最好选用牛奶、蛋黄、酸奶等。少喝茶和咖啡。
如果术中失血过多,饮食中适当加一点动物肝脏、血制品及豆腐等。少量多餐(每日6餐以上)。
在康复期,注意做适当的腰部运动。饮食中注意补充钙、镁、维生素D以及维生素B族等。含钙丰富的食物如奶类、豆类、小虾米、海带等,多吃新鲜的水果蔬菜,适当补充动物肝脏,饮食多样化,少喝可乐类饮料。如果饮食量少,可以适当吃一些营养补充剂。
温馨提醒:现在你知道腰椎间盘突出吃什么好了吗?如果人们对于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吃什么好并没有一个清楚的认识,那么就应该到正规的骨科医院咨询相关的专家。希望以上关于“腰椎间盘突出吃什么好”的介绍对于你有所帮助。
脱发中医治疗
1、元肉、红枣、枸杞子、生姜、红糖,煎水服用,可起到养血、W欧纭⑸发的作用。
2、核桃2个,每天食用,可补肾乌发。
3、生地、麦冬,煎水服用,可起到凉血、润燥、止脱的作用。
4、淮山、首乌,水煎去渣取汁,加梗米,大枣服用,可健脾和胃,养血、生发和乌发。
5、何首乌、鸡蛋2个同煮,直到蛋熟后去壳,然后再煮一次,放入味精、精盐,食用,每次1枚。有补肝肾、乌发、生发之功效。
子宫脱垂中医有治疗偏方
生活中有很多妇女由于意外而造成子宫脱垂。子宫脱垂常见于产后女性、劳动妇女,它是一种因子宫位置向下移动到宫颈外口达坐骨棘水平以下,甚至出现子宫完全脱出阴道口的一种症状,产后经常仰卧、下蹲或者过早的起床劳动、从事重力活,就容易引起子宫脱出。生育过的女性患上子宫脱垂的可能性比较大,1度、2度的子宫脱垂可以通过中医、饮食来治疗,下面我们来看看2个治疗子宫脱垂的偏方。
子宫脱垂可以分为三度
第1度:子宫位置下移,但是移动位置不大,子宫颈外口距离阴道口短于4厘米;
第2度:可以看到子宫颈或者部分的子宫体脱出阴道口外;
第3度:整个子宫体或者整个子宫颈都脱出阴道口外。
1度、2度子宫脱垂通过中药、饮食、针灸来调理,一般都会有效果,可以自行回纳,但是如果是3度子宫脱垂,可能就需要手术治疗了。
下面我们来看看治疗子宫脱垂的偏方
一、食疗偏方
材料:小公鸡1只,生姜3片,北芪30克,红枣3颗,升麻10克
做法:将公鸡宰杀,去掉内脏清洗干净,将其他药材放到鸡肚子里,然后放入炖盅,加2碗清水,用文火炖上2小时就可以了。
服用方法:喝汤吃肉,每周食用2次,连续服用8次后观察效果。
二、坐浴偏方
材料:五指毛桃60克,益母草30克,枳壳50克,升麻10克
方法:材料加水煎汤,煎好后倒入盆里,待温度差不多的时候坐浴20分钟,每天1次,7天为一疗程。
上面为大家介绍了治疗子宫脱垂的偏方,为预防子宫脱垂,产妇要避免过早下床活动、避免重体力活,已经换上子宫脱垂的女性要注意卧床休息,避免长期的站立、下蹲,要注意增加营养,锻炼身体。
中医有哪些治疗腰突的方法
中药
1、腰椎正骨贴:主要成分为续断、杜仲、宽筋藤、怀牛膝、当归、丹参、羌活、独活、海桐皮、赤芍、补骨脂、蜈蚣、地龙、秦艽、仙灵脾、细辛、冰片等。用法:以生姜擦拭皮肤后,将其直接贴于使用部位或压痛点。
2、活血化瘀,疏通经络,以秦艽10g、川芎10g、桃仁10g、红花10g、没药10g、五灵脂10g、香附10g、牛膝15g、地龙10g、羌活10g、当归10g、甘草6g。选身痛逐瘀汤加减。
3、温肾散寒,化瘀通脉:赤芍10g、独活10g、桑寄生10g、秦艽10g、细辛3g、防风10g、川芎10g、当归10g、熟地20g、狗脊10g、肉桂6g,牛膝10g。
4、治宜补肾阴,壮肾阳。选用:制附子10g、肉桂10g、山萸肉10g、杜仲10g、红花10g、地龙10g、肉苁蓉12g、菟丝子10g、淫羊藿10g、龟板10g、麦冬10g、鹿角胶10g。
针灸
1、体针:常用穴:肾俞、白环俞、环跳、承扶、殷门、委中、阳陵泉。
方法:每次选用3~5个穴位,用泻法。选穴以常用穴为主,根据其疼痛可加夹脊穴、阿是穴及循经取穴。
2、耳针:常用穴:坐骨、肾上腺、臀、神门、腰椎、骶椎。
方法:用中强刺激,留针10~10分钟。针刺疗法取肾俞、环跳、委中等穴,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
中医治疗腰痛有三招
中医治疗腰痛有三招---固肾方:
白术60克,薏苡仁50克,芡实30克,川断20克,桑寄生15克,水煎服,每日一剂。本方适用于非腰椎本身器质性病变之腰痛。
中医治疗腰痛有三招---杜桂散:
杜仲50克,木香20克,肉桂10克,上药共研细末,每服6克,空腹黄酒送服。适用于寒性腰痛。
中医治疗腰痛有三招----瘀血腰痛方:
川芎20克,当归20克,赤芍10克,红花10克,杜仲10克,香附10克。水煎,空腹服。本方适用于瘀血腰痛、日轻夜重者。
有腰痛的毛病可以试试以上的三方治疗腰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