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手足口病好了多久能打预防针 手足口病好了过了打预防针的时间怎么办

手足口病好了多久能打预防针 手足口病好了过了打预防针的时间怎么办

可以补种。

如果宝宝因手足口病的情况错过了规定打预防针的时间,家长们不要过于担心是不是之后打就没有效果了,事实上是接种所有疫苗的时间都是可以延迟的,但不能提前,在没有特殊的情况下,最好是按时接种。如果已经延迟接种的,在下次接种的时间依次补种即可。

手足口病的预防针有必要打吗

5岁以下的儿童有必要打。

目前手足口病的疫苗只有EV71疫苗才施行注射,而此种疫苗是自费的,也就是患者自愿注射原则,而且这种疫苗仅对EV71病毒感染引起的手足口病能起到防治作用,对其他手足口病的病毒无防治作用,但即使是这样,还是建议家长要打预防针。

因为肠道病毒71型(EV71)是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而且这种病毒感染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病情严重。如不能得到及时救治,往往会导致死亡,因此接种手足口病的预防针很有必要。

另外手足口病的预防针总共注射费也就400元,一般家庭都能出得起,用这400元钱,换取孩子一个健康,做到万无一失。

手足口病好了多久能打预防针

建议:病愈后一周再打预防针。

手足口病是一种感染了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在病刚好的时候,孩子此时身体虚弱,体抗力低下,不宜立马打预防针,但经过一周的调理养护,孩子基本恢复平时的健康状况,如此时孩子没有其他不适症状的话,家长便可以考虑带孩子到就近的医院打预防针。

手足口病好了多久能打预防针 手足口病好了推荐食谱

材料:扁豆10克、淮山150克,盐适量。

做法:

1、将淮山削皮洗净,然后切成小块备用。最后就能下锅炒至金黄色。

2、洗净扁豆,与切好的淮山一起放到锅内加水煮,滚后放入调味料,即可使用。

功效:健脾养胃。

材料:小排500克、番茄250克、番茄酱40克。

做法:

1、首选将排骨汆烫,然后再加入一定量的开水,将姜片、排骨、料酒一起放入。

2、待排骨烂熟时,再加入番茄、番茄酱、盐,再炖上一会就可以了。

功效:能促进胃液分泌,帮助消化,调整胃肠功能。

原料:山药250克,香蕉1个,苹果半个,猕猴桃2个,圣女果8颗,纯牛奶适量。

做法:

1、首先把山药洗干净然后去皮,再切成块之后放到碗里面,隔水蒸半小时左右,直至山药软化很容易就捣烂为止。

2、将香蕉、猕猴桃、苹果去皮切块,圣女果去蒂洗净后切小块。

3、将蒸好的山药用汤勺背捣烂成糊,加入少量纯牛奶均匀搅拌,将水果铺在山药上,重新回锅蒸5分钟左右即可食用。

功效:使用于多种水果,能够均衡补充维生素与矿物质,山药健脾胃、益肺肾、补虚。

材料:粳米50克,桂花心2克,茯苓2克。

做法:

1、粳米淘净,桂花心、茯苓放入锅内,加清水适量,用武火烧沸后,转用文火煮20分钟,滤渣,留汁。

2、粳米,汤汁放入锅内,加适量清水,用武火烧沸后,转用文火煮,至米烂成粥即可。每日1次,早晚餐服用。

功效:调理肠胃,促进肠胃消化。

材料:山药40克,南瓜40克,大米20克,盐适量。

做法:

1、将大米淘洗干净,用冷水浸泡半小时,捞出沥干水分;山药去皮洗净,切成小块;南瓜洗净,切成小丁。

2、锅内加水,将大米下锅,用大火煮沸,然后放入山药、南瓜,改小火继续煮熟。

3、待粥稠时加盐调味即可。

功效:南瓜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钴和果胶,能促进肠胃蠕动;山药含有皂苷、黏液质,有润滑、滋润的作用,两者结合,润肠和胃。

材料:莲子50克,糯米100克。

做法:

1、将莲子用温水浸泡,去心后用清水洗净。

2、把糯米淘洗干净,用清水浸泡1~2小时。

3、将莲子、糯米加清水适量放入锅中,置于火上,煮成粥,即可食用。

功效:糯米含有蛋白质、脂肪、糖类、钙、磷、铁、维生素B1、维生素B2、烟酸等,营养丰富。此粥清心养神,健脾和胃。

材料:燕麦100克,大米100克,水适量。

做法:

1、将燕麦去除杂质,洗净后在水中浸泡2小时,然后放入锅中。

2、将米洗净也放入锅中,加适量水烧沸后改用小火熬煮。

3、煮的过程中,要不停地搅拌,煮至熟烂即可。

功效:燕麦含蛋白质、脂肪、糖类和维生素,还含有较多的维生素B6及钙、磷、铁。食用燕麦粥,具有补益脾胃、止虚汗等功效。

材料:小米100克,大枣(干)30克,赤小豆15克。

做法:将赤小豆洗净泡胀后,加水煮至半熟。再加入洗净的小米、大枣(干),煮至烂熟成粥即可。

功效:小米含有蛋白质、脂肪、钙、胡萝卜素和维生素B2,大枣、赤小豆的蛋白质丰富。三味互补,是一种具有较高营养价值的益智养胃粥品。

手足口病得了一次还会再得吗

还是有可能会再得手足口病的。

由于引起手足口病的病毒至少有二十多种,所以这次手足口病好了之后,还是有可能马上又再得手足口病。这不是上次手足口病的复发,而是又得了一种新的病毒引起的手足口病,所以家长要注意孩子的卫生。

手足口病疫苗什么时候打 手足口病疫苗什么季节打最好

春季,最好是2—3月份打疫苗。

手足口病发病的高峰期是4—7月,通常预防疾病注射疫苗的时间最好是在疾病未高发前注射,而完成整个手足口病总共需要2针,耗时1个月,因此建议家长们带孩子在春季的2—3月份就开始注射第一针手足口病疫苗,这样刚好在手足口病发病的高峰期4月前完成注射,产生免疫力,预防EV71手足口病。

手足口疫苗可以预防多久

因为这个疫苗上市的时间还没有太长的时间,根据研究,在接种两剂次以后26个月,体内抗原免疫阳性还有85.7%,所以两年是没有问题的。手足口病的预防针一般管个两三年。但不是说接种以后就绝对能避免手足口病的感染。只是对手足口病具有一定的抵抗力而已。机体是否感染手足口病病毒又有多种因素决定机体自身的免疫力、病毒的数量、病毒的毒力,都是决定抵抗力强弱的。比如说病毒的数量多,毒力很强,超过了机体的免疫力所能抵御的范围。那么一样会感染病毒。多锻炼身体是提高机体免疫力,抵抗疾病的最好方法。

手足口病预防针打了第一针管用吗 手足口病打了第一针后隔多久打第2针

间隔1个月。

医学上规定,预防手足口病的预防针,在打了第一针之后,最好是间隔1个月后,再接着打第2针,每次0.5ml。注意不要间隔时间过长,以免影响免疫效果,同时在打第2针时要注意厂家、批号是否是同一规格。

手足口病好了还会得吗 手足口病好了会有免疫力吗

仅对感染的病毒类型有一定的免疫力。

宝宝之前得过一次手足口病,现在病情好了,会产生之前那种引起手足口病肠胃病毒类型的免疫力,但对其他病毒引起的手足口病没有相关的免疫力,因此家长们在孩子手足口病好了以后,也要做好以下预防疾病措施。

手足口病多久可以接触小朋友 手足口病好了多久可以出门

建议:病愈后2周再出门。

得了手足口病的宝宝刚刚大病除愈,建议不要太早的外出活动,此时身体抵抗力还很弱,一不小心可能再次感染手足口病,毕竟在手足口病的高发期,还是等宝宝病好后多多修养一段时间再出门为宜。

手足口预防针是永久还是一年一次 手足口预防针安全吗

EV71型手足口病疫苗是安全的。

临床显示接种EV71疫苗后可能出现的局部反应主要表现为接种部位红、硬结、疼痛、肿胀、瘙痒等,以轻度为主,持续时间不会超过3天,可自行缓解。全身反应则主要表现为发热、腹泻、食欲不振、恶心、呕吐、易激惹等,呈一过性。这些症状都属于打预防针后会出现的正常现象,家长无需担心。

手足口病好了多久能打预防针 手足口病好了如何护理

宝宝手足口病好了,这里建议家长们仍然不要掉以轻心,还需再隔离一周,保证孩子身体恢复,避免交叉感染。

虽说宝宝手足口病好了,但发病初愈,宝宝仍然需要多休息,家长不要任由孩子老是玩游戏、看电视、过多的活动,最好是适当活动,多晒晒太阳,保证睡眠时间,促进身体康复。

得了手足口病的孩子在病期需要忌口的食物比较多,但宝宝刚病愈,家长也不要急着给宝宝恢复正常饮食,还是要有一个逐渐过度的时间,先以半流食为主,少吃辛辣刺激食物,等孩子隔离期过了,再恢复正常饮食。

保持室内清洁、舒适、安静、温湿度适中和空气流通,做好必要的消毒工作,对宝宝接触过的餐具和玩具以及衣物等进行消毒。

宝宝手足口病刚好,家长仍然需留意复发的情况,每天给孩子检测体温,观察患儿的恢复情况,看有无相关病症出现。

宝宝手足口病好了,肯定急着想要出去玩,但还是要待在家里,这会让宝宝心情不好,产生抗逆心理,此时家长要照顾孩子的情绪,跟孩子解释为什么还不能出去玩,同时多陪陪孩子,和其进行一些亲子游戏,有助于心情开朗,身体恢复。

手足口病好了多久能打预防针 注意:有以下情况也不能打预防针

以下几种情况的宝宝也应该暂时停止打预防针:

正在患感冒或因各种疾病引起发热的小儿,若打预防针,会使体温升高,诱发或加重疾病。

患传染病后正处于恢复期或有急性传染病接触史而又未过检疫期的儿童不宜打预防针。若此时打预防针容易发生不良反应,或使原有病情加重。

预防接种期间,若小儿不舒服,有呕吐、腹泻和咳嗽等症状时,在征得医生的同意后,可暂时不打预防针,待症状好转后再补打。

患严重心脏病、急慢性肾脏病、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中耳炎、化脓性皮肤病的小儿,打预防针后可出现各种不良反应,使原有的病情加重而影响病儿的康复。

对有癫痫和惊厥史的患儿打预防针,尤其是打乙脑或白百破混合制剂的,易使儿童发生晕厥、抽风和休克等;有哮喘、荨麻疹、湿疹及过敏性体质的小儿,打预防针后易发生过敏反应,特别是打麻疹活疫苗,或白百破混合制剂等致敏原较强的预防针,更易产生过敏反应;有严重佝偻病的孩子不宜用小儿麻痹糖丸疫苗。

如果宝宝近一个月内注射丙种球蛋白,则不适宜立即接种其它疫苗,避免产生不良反应。

相关推荐

已经得手足口病的孩子长大后还会得吗

已经得手足口病的孩子,说明体内已经产生这一种引起这次手足口病的病毒的抗体,再之后的几年是不会得由同样病毒引起的手足口病了,这一点各位家长朋友们是可以完全放心的。 由于引起手足口病的病毒至少有二十多种,所以这次手足口病好了之后,还是有可马上又得手足口病。这不是这次手足口病的复发,而是又得了一种新的手足口病,所以家长要注意孩子的卫生。 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已经得手足口病的孩子长大还是会得手足口病的。也有可和小时候是同一种病毒引起的,因为人体内抗体最多可以存在几年,但并不是永久性的,也有可是新的病毒引起

手足口疫苗为什么打2次 手足口疫苗只打1针有效吗

不产生具有保护作用的免疫。 预防EV71感染所致的手足口病的疫苗,是属于灭活疫苗,这类型疫苗常需多次接种,接种1剂不产生具有保护作用的免疫,仅仅是“初始化”免疫系统,必须接种第2剂或第3剂后才产生保护性免疫,因此建议家长们带孩子按时完成2针手足口病疫苗为宜。

感冒打预防针会怎么样

一般打预防针是要求宝宝在身体健康状态,就是他的一个免疫力是在正常范围的时候去接种。 一般打预防针都属于一个被动免疫,需要自身的一个抵抗力,一个免系统产生一个抗体。 如果是感冒了,打预防针有可会加重感冒,或者是引起身体的其它的一个不适。像这种情况的话,如果是感冒了建议打预防针时间延后。 等身体完全恢复了再去打预防针。预防针没有按时打是没有关系的,只要后面补上来的就可以了。

打了手足口病预防针还需要做预防工作吗

幼儿打了手足口病预防针之后,并不意味着可以高枕无忧,因为引起孩子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种类较多,EV71病毒只是其中一种。该疫苗仅预防EV71病毒感染导致的手足口病,对其他病毒引起的手足口病不具保护作用。所以,家长不因为有疫苗上市就对防护掉以轻心,还是要做好以下日常预防工作。 1、勤洗手 饭前便后、外出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等给儿童洗手,看护人接触儿童前、替幼童更换尿布、处理粪便后均要洗手,并妥善处理污物。 2、多通风 每天定时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居室要经常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清新。每天最好开窗通风2—3

手足口病好了还会被传染吗

还会得被传染得病。 手足口病可由20多种肠胃病毒引发致病,患儿之前感染的手足口病只是这些病毒中的一种,剩下还有那么多种病毒都可感染再次发病,因此手足口病好了,还可会再次得病。

宝宝咳嗽有痰可以打预防针吗 哪些情况下宝宝不打预防针

1、感冒或因其他疾病引起发烧、腹泻的宝宝不接种疫苗,否则会加重病情或诱发其他疾病。 2、患有肝炎、结核等传染病以及严重心脏病的宝宝不打预防针,因为患有这些病的宝宝本身的免疫力会比较低,接种可会加重病情。 3、患有化脓性皮肤类疾病的宝宝也是不打预防针的,以免出现各种不良反应。 4、属于敏体质的宝宝也不宜打预防针,最好是先咨询医生。 5、患有传染病后正处于恢复期或有急性传染病却还没有检疫期的宝宝也是不宜打预防针的。 6、有癫痫和惊厥史的宝宝也不到预防针,否则容易出现晕厥、抽筋、休克等不良反应。

小孩手足口病可以洗澡吗

小孩手足口病可以洗澡。夏季天气炎热,若孩子患了手足口病好几天不洗澡很可会令宝宝的身体越来越痒,使疱疹越来越多。但是洗澡时要非常小心,必须保护好宝宝身上的疱疹,避免在洗澡时抓破,造成新的感染。 注意:有发热最好不要洗澡。

宝宝感冒刚好可以发预防针吗

宝宝感冒刚刚好,需要去打预防针,不知道可不可以?还是要隔一段时间打预防针

宝宝湿疹打预防针

宝宝湿疹打预防针,主要看湿疹的程度决定,但一般宝宝湿疹,不建议打预防针。因为湿疹宝宝为敏体质,这时打预防针容易引起不良反应,但是很多宝宝湿疹持续时间比较久,甚至到断奶前后才会痊愈,所以可以在症状减轻后去打预防针,同时注意一定要到正规的医院咨询专业医生后再进行,还要了解预防针适合哪个年龄段的小孩,切不可盲目进行,以免给患儿引起更大的伤害。

宝宝什么情况不打预防针

1.宝宝正在感冒或发烧期间,是不打预防针的,否则有可会导致病症加重。 2.宝宝患了传染病后正处于恢复期,或有急性传染病接触史而又未检疫期的宝宝,是不打预防针的,否则容易发生不良反应,或使原有的病情加重。 3.有哮喘、湿疹、荨麻疹及敏性体质的宝宝,打预防针后易发生敏反应,尤其是麻疹疫苗,百、白、破混合疫苗等致敏原较强的预防针,更易产生敏反应。有癫痫和惊厥史的患儿打预防针,尤其是打乙脑疫苗和百、白破混合疫苗易发生晕厥、抽筋和休克等。有严重佝偻病的不宜用小儿麻痹糖丸。 4.患急慢性肾脏疾病、活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