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爬山降低患心脏病风险
常爬山降低患心脏病风险
秋高气爽,登高望远。秋天是非常好的爬山的季节,登山是一种非常好的运动,不仅可以呼吸大自然清新的空气,看遍山上美景,陶冶情趣,还可以达到锻炼身体,使身体更加健康的目的,而且,登山可以有一种征服自然的感觉,站在山顶,一览众山小,也会感觉心胸更加的开阔,宠辱皆忘。
我们经常说心脏病病人不适合做过于激烈的运动,因为可以增加心脏供血的负担,但是,如果正常人经常进行爬山的运动,或许可以让自己远离心脏病。近日,美国高原医学诊所的新研究发现,经常在海拔高的地方活动的人,罹患缺血性心脏病的风险相对较低。
该研究的结果已经发表在《流行病学和社区卫生杂志》上。专家告诉我们:高海拔地区氧气含量低,这会促使特定的基因工作,这些基因会改变心脏肌肉工作方式。它们也会促进生成新的血管,为血液回流心脏创造新的“高速路”。也就是会加速血液循环以及加速心脏供血,这等于是强化了心脏的功能。因此,多爬山、常去海拔高的地方可以适当提高心脏的供血能力。此外,高海拔还有助于减肥,山峰上沁人心脾的空气有助减压、改善睡眠。
美国一位著名自然主义者约翰·缪尔在19世纪曾写道“山峰在召唤,我必须去(登山)”。他积极倡导“登山”,推动设立了美国著名的约塞米蒂国家公园。登上不仅可以欣赏到美丽的风景,而且可以增强体质,降低患病风险,有益身心健康,是一项健民利民的运动。人们在生活中,应多参与爬山类似的运动,劳逸结合。
心脏病也是一种严重危及人生命的一种慢性疾病,而且一旦罹患心脏病,也几乎很难逆转,因此对心脏病预防大于治疗,如果爬山可以预防心脏病,那真是再好不过了,中国的名山大川很多,经常出去做登山运动,不仅有益于心情的愉悦,还有利于健康,何乐而不为呢?
很多运动都是有利于健康的,生命在于运动,只有运动才能促进身体各个器官的功能更好,有很多很方便又很有益的运动,比如慢跑、练练太极拳,还有女性朋友练练瑜伽等,都是是可以强身健体的。如果,每个周末,能够背上行囊,去登登山,那也是一件非常惬意的事情。
钙片增加老人患心脏病风险
增风险
研究人员分析先前11项研究所获涉及大约1.2万人的数据。
他们发现,40岁以上经常服用钙片者罹患心脏病的风险增加30%,罹患中风和死亡的风险则略有升高。排除年龄、性别和钙片种类等多种因素后,研究人员所获结论仍然相同。
有报道称:“分析那些对比实验时,我们发现,实验中钙片服用者患心脏病的风险大于安慰剂服用者……风险增加足以完全抵消钙片的积极作用。”
专家说,30%严格意义上不是一个大增量,但钙片服用者众多,构成的隐患不可小觑。
缺实效
专家认为,钙片可能会增加血液中钙含量,改变血液化学成分,威胁心脏健康。
研究人员说,钙片对骨骼健康作用不大,对预防骨折更是效果甚微;因此建议想借助服用钙片预防骨质疏松的中老年人重新考虑。
专家发表的评论中说:“钙片可能不会减少骨折几率,肯定无法降低死亡率,可以视为无效。当前不清楚钙片是否真会增加心脏病或中风几率。不过,(服用钙片)费时又费钱,人们应该停止这样做。”
专家及其同事承认研究存在不足,如没有涉及同时服用维生素D和钙片的效果。
饮食补
专家建议人们借助合理饮食摄取足够钙元素。“依据现有证据,我们认为,钙补充剂不是好东西,”他说,人们应该尽可能从食物、如富含矿物质的食品中获得钙。先前研究没发现吃这类食品可能引发心脏问题。“我们建议病人放弃钙片,改吃含钙高的食物,以保持身体健康,”他说,人们以检测骨密度方式评估患骨质疏松症的风险。“如果风险高,应该考虑使用药物,而不是吃钙片”。
专家认为,里德及其同事的结论站不住脚,因为他们研究的这些实验没有一项是专门针对钙片与心脏病风险而设计。
专家建议人们每天从食物中摄取1000毫克至1500毫克钙。如果摄取不足,则需要服用钙片。他说,钙片应该每天分多次服用,防止血液中钙含量超出正常水平。
所以说,多吃钙片是可能诱发老人心脏病的,老人在服用钙片时一定要定时定量。其实,适合老人补钙的方法有很多,与吃钙片相比,用食物补钙会有更好的吸收效果,而且补钙方法简单。我们建议老人在补钙的问题上,还是应该从日常饮食入手,多吃一些能补钙的食材。
钙片增加老人患心脏病风险
增风险
研究人员分析先前11项研究所获涉及大约1.2万人的数据。
他们发现,40岁以上经常服用钙片者罹患心脏病的风险增加30%,罹患中风和死亡的风险则略有升高。排除年龄、性别和钙片种类等多种因素后,研究人员所获结论仍然相同。
分析那些对比实验时,我们发现,实验中钙片服用者患心脏病的风险大于安慰剂服用者……风险增加足以完全抵消钙片的积极作用。
30%严格意义上不是一个大增量,但钙片服用者众多,构成的隐患不可小觑。
缺实效
里德认为,钙片可能会增加血液中钙含量,改变血液化学成分,威胁心脏健康。
研究人员说,钙片对骨骼健康作用不大,对预防骨折更是效果甚微;因此建议想借助服用钙片预防骨质疏松的中老年人重新考虑。
研究报告发表的评论中说:“钙片可能不会减少骨折几率,肯定无法降低死亡率,可以视为无效。当前不清楚钙片是否真会增加心脏病或中风几率。不过,(服用钙片)费时又费钱,人们应该停止这样做。”
里德及其同事承认研究存在不足,如没有涉及同时服用维生素D和钙片的效果。
饮食补
里德建议人们借助合理饮食摄取足够钙元素。“依据现有证据,我们认为,钙补充剂不是好东西,”他说,人们应该尽可能从食物、如富含矿物质的食品中获得钙。先前研究没发现吃这类食品可能引发心脏问题。“我们建议病人放弃钙片,改吃含钙高的食物,以保持身体健康,”他说,人们以检测骨密度方式评估患骨质疏松症的风险。“如果风险高,应该考虑使用药物,而不是吃钙片”。
美国营养补充剂生产厂家协会“负责任的营养理事会”副理事长达菲·麦凯认为,里德及其同事的结论站不住脚,因为他们研究的这些实验没有一项是专门针对钙片与心脏病风险而设计。
麦凯建议人们每天从食物中摄取1000毫克至1500毫克钙。如果摄取不足,则需要服用钙片。他说,钙片应该每天分多次服用,防止血液中钙含量超出正常水平。
久坐吃什么好 杏仁
杏仁能预防血小板凝结,减低患心脏病风险。根据美国加州洛马琳达大学研究发现,即使每周吃一次坚果,也能减少四分之一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其中特别推荐杏仁。但杏仁热量高,最好减少其他油脂类摄取。
吃法:将杏仁用磨碎机磨成粉状,拌入沙拉、菜中或是淋在饭上,不但可增加口感,也能充分吸收杏仁营养。
减肥夜跑还是散步 想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请选择散步。
研究表明当散步和夜跑在能量消耗平衡时,患心脏病风险:夜跑降低4.5%,散步降低9.3%,高血压风险:夜跑时降低4.2%,散步降低7.2%,高胆固醇风险:夜跑时降低4.3%,散步时降低7%,患糖尿病的风险通过夜跑和散步都降低了约12%,散步比夜跑能更有效地降低患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对身体有益的脂肪能不能预防心脏病
一直以来,各国机构均以亚油酸等多不饱和脂肪酸对身体有益、能够预防心脏病的理由推荐人们多摄入不饱和脂肪酸,同时,饱和脂肪酸以对身体不利、易增加疾病风险为由,被建议尽可能少食用。然而,一项最新研究推翻了各国一直以来的摄入建议。报告该研究结果的是英国剑桥大学的研究员,他们在研究中指出,不饱和脂肪酸可降低心脏病发病风险以及饱和脂肪酸易增加风险的说法,并无明确根据。
脂肪可大致分类为三种:多不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及饱和脂肪酸,一般推荐以3:4:3的比例来摄入。“对身体有益”的多不饱和脂肪酸还可以再进一步细化为ω(欧米伽)3脂肪酸、ω6脂肪酸和ω9脂肪酸。ω3脂肪酸主要包括亚麻酸、二十碳五烯酸(EPA)、二十二碳六烯酸(DHA),ω66脂肪酸主要包括亚油酸、花生四烯酸等。
研究员以截至2013年7月发布的脂肪与心脏病相关研究报告76项为参考,研究人数共计659289人,并针对研究报告进行分析。他们发现,在76项相关研究中,有49项是对被研究者进行观察的观察型研究,27项是对比介入型研究,即让一部分人摄入含好脂肪的功能性食品,另一部分人不摄入,进而对比两组人数患心脏病的风险。
在观察型研究中,将人们以从食物中摄取脂肪的量为标准分为三组,摄入最多的一组比摄入最少的一组的心脏病风险仅因植物黄油中含有的反式脂肪酸就上升了1.16倍,但其他的脂肪并无统计学上的意义。而且如果从血液中进行浓度调查,连反式脂肪酸都不会产生任何心脏病风险差距。但是,研究结果同样指出,含有饱和脂肪酸的植物黄油能降低23%心脏病风险、多不饱和脂肪酸中的EPA能降低22%、DHA能降低21%、花生四烯酸能降低17%。
在介入型研究解析中指出,吃含有多不饱和脂肪酸中的ω3脂肪酸、ω6脂肪酸、ω3脂肪酸中之一的α亚麻酸功能食品的人,患心脏病的风险与不吃的人没有变化。
研究员认为,尽管目前世界各国营养教育机构均推荐人们尽可能食用多不饱和脂肪酸,并应当严格限制每天脂肪的摄入,但是从现阶段来说,这种推荐依然缺乏强有力的研究结论作为依据。提供给研究员此次研究经费的英国心脏基金会表示:“从研究员的研究结果来看,即使人们按照营养学会推荐的方式来做,心脏病发病风险可能也不会有任何变化。”而想要知道脂肪摄入与心脏病风险之间的联系,需要进行更大规模的研究。
喝低脂牛奶可降低患心脏病风险
当人们感到牛奶的“面孔”和口味千篇一律的时候,众多营养型、功能型牛奶正悄然走向市场。但主妇们站在琳琅满目的牛奶柜台前,五花八门的包装、花样翻新的概念,却总让她们“雾里看花”,究竟哪种更适合家人呢?纯度:蛋白质含量达标才能叫“牛奶”。
纯牛奶顾名思义是100%的牛奶,不含水,其蛋白质含量一般在2.9%左右。因此,购买时看清蛋白质含量,是挑选好牛奶的首要标准。除此以外,市场上还有一种含乳饮料,消费者选购时应注意两者的区别。一般来说,标有“饮料”、“饮品”、“含乳饮料”等字样的是含乳饮料,里面有少量牛奶,还勾兑了调味料、水等,营养价值比牛奶差得多,蛋白质含量仅为1%左右。由于乳饮料与纯牛奶营养差别悬殊,孩子不可以长期把它当纯牛奶饮用。
酸奶是用纯牛奶发酵制成的,因此也属纯牛奶。酸奶和牛奶的不同之处主要是它加了乳酸菌,研究发现,乳酸和钙结合时,最容易被人体吸收,因此酸奶很适合青春期正在发育的青少年饮用。但有些酸奶添加了糖来调味,热量比纯牛奶高些,一次最好别喝太多。
成分:功能饮料根据需求选
在功能上,乳制品市场上概念迭出,有特浓奶、高钙奶,OMP奶等。举例来说,OMP是牛奶中微量存在的一种天然活性蛋白,它能增强骨密度、延缓骨骼衰老。南庆贤表示,功能牛奶是今后的发展趋势,鼓励大家喝。
根据含脂量的不同,牛奶还分为全脂、部分脱脂、脱脂三类。洛丽斯博士推荐,低脂或脱脂牛奶特别适合需限制和减少饱和脂肪摄入量的成年人饮用,可降低罹患心脏病的风险。不过,2岁之下婴儿脑部的发育需要额外脂肪,应该喝全脂牛奶。
口味:果味牛奶别当正餐
根据是否含有添加物,牛奶还分为纯牛奶、调味奶两大类。很多青少年对牛奶的口味比较挑剔,牛奶厂商就设法改变牛奶的味道,往牛奶中加入一些果汁、麦芽、可可精等添加物,这类产品就是调味奶,一般牛奶含量在80%左右。从营养平衡、酸碱度、摄取糖分和保护牙齿的角度来说,不提倡儿童喝太多。中国人习惯在早餐或睡前饮用牛奶,如果这两个时间段的牛奶饮用量达不到标准,也可在白天适当用含乳饮料作为补充。
目前市场上的牛奶包装主要有屋顶包、单层塑料软袋、利乐砖或利乐枕三种。
屋顶包属于纸塑复合包装,因外形像小房子而得名,里面装的是巴氏消毒奶,是原奶经过低温杀菌制成的,口感最好,但对冷藏条件要求较高,要求在4℃左右存放,且不能超过15天。这种奶适合对口感要求高的人。单层塑料袋软袋中装的也是巴氏消毒奶,也需冷藏,其保质期更短,一般为1—2天,但价格便宜又新鲜,适合能坚持每天购买牛奶的人。而利乐包装能够隔绝空气、光线和细菌,其中的高温杀菌奶(UHT奶)可以在常温下存放,而且保质期较长,利乐枕可达到45天,利乐砖则能放6个月。利乐枕携带最方便,适合出游时饮用;利乐砖保质期长不易过期,适合工作忙碌无暇经常购物的人。洛丽斯博士则建议,最好选择不透明容器包装的牛奶,可减少B族维生素的损失。
杏仁的功效与作用 改善心脏健康
作为一种富含矿物质如钾、 镁、 维生素E、 叶酸、 单一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杏仁可以显著降低患心脏病的风险。作为一种有效的抗氧化食物,维生素E可以减少患心脏病的风险,而镁有助于防止心脏病发作。叶酸有助于降低同型半胱氨酸水平,防止动脉中的脂肪颗粒积聚。此外,皮肤杏仁中的含有黄酮类化合物与维生素E协同作用,可以防御动脉壁损伤。
合理补充巧克力可预防中风
近期,英国《每日邮报》网上刊登消息称,科学家们通过对21000名英国人进行长达12年的追踪研究发现,每天有规律地摄入巧克力的人患心脏病和中风的风险更低。
这项研究结论近期被刊登在医学期刊《心脏》上,研究者们来自剑桥大学、阿伯丁大学、曼彻斯特大学和东安格利亚大学。
有心脏病风险的人经常会被建议少摄入含糖和脂肪的食物,但研究者们认为,从巧克力的作用来看,这些减少糖摄入的建议并不一定真的适合有心脏病风险的人。他们发现,每天有规律地摄入100克巧克力的人与不吃巧克力的人相比,可以将患心脏病、中风以及其他心脏问题的风险降低11%。
吃巧克力还能帮助有心脏问题的人降低25%的死亡率。
研究人员们认为是巧克力中的抗氧化物在帮助血液流动得更顺畅,他们还特别指出,在预防心脏问题上,含牛奶的巧克力和黑巧克力一样,都是有益处的。尽管巧克力有这样的好处,但因为巧克力中含有脂肪和糖类,营养专家们建议消费者要控制摄入量。
常服补钙药患心脏病风险高
增风险
经研究人员研究发现,40岁以上经常服用钙片者罹患心脏病的风险增加30%,罹患中风和死亡的风险则略有升高。
30%严格意义上不是一个大增量,但钙片服用者众多,构成的隐患不可小觑。
缺实效
有关专家认为,钙片可能会增加血液中钙含量,改变血液化学成分,威胁心脏健康。
研究人员说,钙片对骨骼健康作用不大,对预防骨折更是效果甚微;因此建议想借助服用钙片预防骨质疏松的中老年人重新考虑。
饮食补
专家建议人们借助合理饮食摄取足够钙元素。应该尽可能从食物、如富含矿物质的食品中获得钙。先前研究没发现吃这类食品可能引发心脏问题。所以建议病人放弃钙片,改吃含钙高的食物,以保持身体健康。
上班族健康午睡的好处
好处一:帮你集中注意力
当你身心疲惫,不愿动弹的时候,惬意的小睡不仅能让你感觉精神焕发---还有助于你更好地思考问题。当你昏昏欲睡的时候,你记不住事情,即使能记住,记忆也很短暂,注意力不能集中。睡过觉后,头脑会清晰很多,考虑事情也会周全一些。
Tips:午睡不宜睡太久,30分钟左右是最合适宜的。
好处二:降低患心脏病风险
正如睡眠可以影响人的精神状态和大脑机能一样,它还会影响你的心脏健康。有研究证实,和每晚睡七至八小时的人相比,每晚睡六小时的人患心脏病的风险更高。换句话说,睡眠不足的人小睡45 - 60分钟可以降低患心脏病的风险。
好处三:有助身体健康
24岁的男性如果每天睡眠时间不到5个小时,其体内的睾丸激素水平只相当于15岁的男孩。睾丸激素水平下降会降低性欲和在性生活中的“操作能力”。睡眠和性生活一样,不一定非要局限在床榻上。人们可以在任何地点午睡,坐在办公桌前也能偷睡片刻。如果条件受限,无法在沙发上睡,在地面上铺个瑜伽垫或健身垫也能解决问题。
流产增大妈妈患心脏病风险
一项新的研究表明,多次流产的女性似乎心脏病的危险增加了。发表在杂志上的这份研究报告称,与没有流产过的女性相比,流产一次以上者因心脏病或真的心脏病发作而入院治疗的可能大50%。
专家说,和其他研究一起表明,妊娠并发症可能是女性远期健康问题的一个指征。妊娠并发症可能是潜在心血管疾病的第一种临床表现,它最终会表现为有症状的心脏病。
专家及其同事对1981年至1985年间129290名头次分娩的苏格兰妇女的资料进行了研究,检查她们以前是否流过产和哪些人后来发展为心脏病。最终他们发现:流产一次以上者心脏病危险增加50%,流产三次以上者心脏病危险是没流产者的2倍。
洗牙对牙齿好吗 有利于身体健康
洗牙有助于维持身体健康,研究表明,不经常洗牙导致口腔卫生不良的可能会诱发心脏病发作和中风。每6个月做一次洗牙有助于保持牙齿和牙龈健康,并可能降低患心脏病和中风的风险。
心脏病发病因素主要有哪些
1、不良习惯导致心脏病:事业至上,忽视减压,最终成为心脏病的病因;精神压力最大的冠心病患者比精神压力最小的患者死亡的可能性要大三倍。因此,每天沉思20分钟会减少你25%以上的焦虑和抑郁;终日愁眉苦脸是常见的心脏病的病因,一开始态度就非常乐观的人得心脏病的可能性比那些态度比较悲观的人要小一半。
2、吸烟导致心脏病:如果一个人每周三次,每次暴露在别人吸烟时吐出的烟雾30分钟,那么他患心脏病的风险比很少被动吸烟的要高26%,这是诱发心脏病的原因。
3、遗传因素导致心脏病:父母亲有心脏病发作史,心脏病风险系数为0.7-3.4倍。如果父母一方或兄弟姐妹中有一人65岁前出现心脏病,那么你患心脏病的风险将增加70%。如果直系亲属中患病者超过两人,那你的发病风险增加4倍。值得一提的是,不良生活方式对心脏的影响有时也会超过遗传。
4、糖尿病导致心脏病:心脏病危险系数是1倍。正常血糖水平应低于5.56毫摩尔/升。超过7毫摩尔/升的人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增加1倍。
危害女性心脏有十点
1、父母亲有心脏病发作史,心脏病风险系数为0.7-3.4倍。
如果父母一方或兄弟姐妹中有一人65岁前出现心脏病,那么你患心脏病的风险将增加70%。如果直系亲属中患病者超过两人,那你的发病风险增加4倍。值得一提的是,不良生活方式对心脏的影响有时也会超过遗传。
2、超重,心脏病危险系数是2倍。
身体质量指数介于25—29之间者,心衰的概率增加21%。如果超过30,那么患心脏病的风险是体重正常者的2倍。
3、高血压,心脏病危险系数是1.86倍。
如果你的血压超过140/90毫米汞柱,心脏病与中风风险分别增加1.86和2.62倍。即便血压介于120/80和140/90之间,心脏病风险也会分别增加76%和93%。
4、怀孕时出现并发症,心脏病危险系数是1倍。
如果女性有先兆子痫、孕期糖尿病或高血压等疾病,那么患心脏病的风险等同于心脏压力测试不合格的人。
5、糖尿病,心脏病危险系数是1倍。
正常血糖水平应低于5.56毫摩尔/升。超过7毫摩尔/升的人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增加1倍。
6、每天久坐超过6小时,心脏病危险系数是0.5—1倍。
经常坐着不动,不利于“好”胆固醇清除动脉里的斑块。
7、吸烟或经常吸二手烟,心脏病危险系数是0.25—1倍。
吸烟会将心脏病发作风险增加一倍,同样二手烟也会损伤血管,增加心脏病或中风的发病风险。
8.高血脂,心脏病危险系数是0.72倍。
血脂总含量超过6.19毫摩尔/升,心脏病风险增加72%。低密度脂蛋白最好不超过3.35毫摩尔/升,高密度脂蛋白不低于1.55毫摩尔/升。
9、疲劳感挥之不去,心脏病危险系数是0.45倍。
有研究表明,难以入睡或醒来感觉不到轻松的女性,心脏病发作风险增加45%。每周有两次睡不好觉的女性,心脏病发作风险也会增加27%。
10、过于忙碌,人际关系紧张,心脏病危险系数是0.4倍。
有针对女性的调查发现,工作压力会使女性心脏病及其他心血管疾病发作的风险增加40%。另一项研究表明,如果与丈夫或孩子关系紧张,女性患胸痛的几率也会大大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