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宫颈炎的病理变化
急性宫颈炎的病理变化
急性宫颈炎过去少见,主要见于感染性流产、产褥期感染、宫颈损伤或阴道异物并发感染。常见的病原体为葡萄球菌、链球菌、肠球菌等。近年来随着性传播疾病的增加,急性宫颈炎己成为常见疾病。目前急性宫颈炎最常见病原体为淋病奈氏菌、沙眼衣原体。淋病奈氏菌及沙眼衣原体均感染宫颈管柱状上皮,沿粘膜面扩散引起浅层感染,引起粘液脓性宫颈粘膜炎。除宫颈管柱状上皮外,淋病奈氏菌还常侵袭尿道移行上皮、尿道旁腺及前庭大腺。沙眼衣原体感染只发生在宫颈管柱状上皮,不感染鳞状上皮,故不引起阴道炎,仅形成急性宫颈炎症。
急性宫颈炎的病理变化,肉眼见宫颈红肿,宫颈管粘膜充血、水肿。光镜下见血管充血,宫颈粘膜及粘膜下组织、腺体周围大量嗜中性粒细胞浸润,腺腔内可见脓性分泌物,分泌物可经宫颈外口流出,显示为急性炎症改变。
主要症状为阴道分泌物增多,呈粘液脓性,阴道分泌物的刺激可引起外阴瘙痒,伴有腰酸及下腹部坠痛。此外,常有下泌尿道症状,如尿急、尿频、尿痛。沙眼衣原体感染还可出现经量增多、经间期出血、性交后出血等症状。妇科检查见宫颈充血、水肿、糜烂,有粘液脓性分泌物从宫颈管流出。衣原体宫颈炎可见宫颈红肿、粘膜外翻、宫颈触痛,且常有接触性出血。淋病奈氏菌感染还可见到尿道口、阴道口粘膜充血、水肿以及多量脓性分泌物。
深谈慢性宫颈炎的相关症状
慢性宫颈炎有什么症状
一、急性宫颈炎:白带增多,呈脓性,伴腰痛,下腹不适。
二、慢性宫颈炎:白带多,呈浮白色,粘液状或白带中夹有血丝,或性交出血,伴外阴瘙痒,腰骶部疼痛,经期加重。
三、体征:急性宫颈炎,妇科检查,宫颈充血,水肿,有触痛;慢性宫颈炎,妇科检查,宫颈不同程度的糜烂,肥大或有息肉。
慢性宫颈炎类型
可有宫颈糜烂、宫颈肥大、宫颈息肉、宫颈腺囊肿和宫颈管炎几种,宫颈糜烂最为常见。有的慢性宫颈炎,可以没有急性宫颈炎病史。这种情况主要的原因是因卫生不良,或雌激素缺乏,局部抗感染能力较差而引起国内外研究显示,宫颈癌与宫颈炎的发生有一定关系。所以要积极预防宫颈炎,定期作妇科检查,避免分娩时或器械损伤宫颈,产后发现宫颈裂伤应及时缝合等。得了宫颈炎,一定要积极治疗。
总之,既然慢性宫颈炎这种疾病对于女性健康有危害,建议女性生活之中一定要注意留心自己的身体变化,要是出现什么异常的话,就是出现上述的一些症状的话,一定要及时就医进行检查。
急性宫颈炎病因
急性宫颈炎(acute cervicitis)主要由性传播疾病的病原体淋病奈瑟菌及沙眼衣原体所致,由葡萄球菌,链球菌,肠球菌引起的急性宫颈炎较少见。
阴道炎症感染所致(25%):
发生急性滴虫性阴道炎或霉菌性阴道炎、细菌性阴道炎时也可以同时引起急性宫颈炎症;淋病双球菌感染时也常出现急性淋菌性宫颈炎。
不规范阴道冲洗(20%):
部分女性喜欢用洗液冲洗阴道或外阴,这就破坏了宫颈组织,从而引发宫颈炎。使用高浓度的酸性或碱性溶液冲洗阴道,或阴道置入腐蚀性药品,均可破坏阴道、宫颈组织,可能引起子宫颈炎、阴道炎。
手术损伤(10%):
分娩或流产、妇科手术引起的宫颈裂伤继发感染是急性子宫颈炎的常见病因。
阴道内异物(10%):
当纱布、棉球或其他异物放置阴道内时间过长时很容易诱发感染引起急性宫颈炎。
频繁性生活(15%):
性生活过于频繁、不洁性生活或性伴侣过多都可以增加宫颈感染的机会。
发病机制
目前,临床常见急性宫颈炎为黏液脓性宫颈炎(mucopurulent cervicitis,MPC),其特点是于宫颈管或宫颈管棉拭子标本上,肉眼见到脓性或黏液脓性分泌物;用棉拭子擦拭宫颈管时,容易诱发宫颈管内出血,MPC病原体主要为沙眼衣原体及淋病奈瑟菌,但部分MPC病因不清。
沙眼衣原体及淋病奈瑟菌感染宫颈管柱状上皮,沿黏膜面扩散引起浅层感染,病变以宫颈管明显,除宫颈管柱状上皮外,淋病奈瑟菌还常侵袭尿道移行上皮,尿道旁腺及前庭大腺,葡萄球菌,链球菌更易累及宫颈淋巴管,侵入宫颈间质深部。
肉眼见宫颈红肿,宫颈管黏膜充血,水肿,脓性分泌物可经宫颈外口流出,镜下见血管充血,宫颈黏膜及黏膜下组织,腺体周围大量多形核白细胞浸润,腺腔内可见脓性分泌物。
引起宫颈炎的原因
引起宫颈炎最主要的原因是:由于分娩、流产或手术损伤宫颈后发生的。
宫颈炎的症状有:宫颈炎的主要症状是白带增多。急性宫颈炎白带呈脓性,伴下腹及腰骶部坠痛,或有尿频、尿急、尿痛等膀胱刺激征。慢性官颈炎白带呈乳白色黏液状,或淡黄色脓性;重度宫颈糜烂或有宫颈息肉时,可呈血性白带或性交后出血。轻者可无全身症状,当炎症沿子宫骶骨韧带扩散到盆腔时,可有腰骶部疼痛,下腹部坠胀感及痛经等,每于排便、性交时加重。此外,黏稠脓性的白带不利于精于穿过,也可引起不孕。所以一旦有白带异常症状,或小腹胀痛,需及时采取治疗措施。
急性宫颈炎的主要原因是产褥感染、感染性流产;阴道滴虫感染;淋菌感染;手术或器械损伤后感染等。
慢性宫颈炎发生于急性宫颈炎之后,或由于分娩、流产或手术损伤宫颈后发生。病原体主要为葡萄球菌、链球菌、大肠杆菌和厌氧菌,其次是淋病双球菌、结核杆菌、原虫中有滴虫和呵米巴。特殊情况下为化学物质和放射线所引起。本病的病理变化表现为宫颈糜烂、宫颈肥大、宫颈息肉、宫颈腺体轰肿和宫颈内膜炎。
宫颈糜烂和宫颈炎有何区别
俗话说,宫颈炎本质上是由感染、创伤等原因引起的宫颈炎症,它也是宫颈糜烂形成的一个原因,可以分为急性宫颈炎和慢性宫颈炎。
临床上以后者多见,表现为白带增多、脓性,劳累时可有下腹和腰骶部的疼痛,有时还伴有尿频或排尿困难、月经不调、痛经、不孕等等。
而宫颈糜烂只是慢性宫颈炎病理表现的一种,它是指宫颈外口处的宫颈阴道部上皮脱落或溃疡形成,外观显现细颗粒的红色区域。
慢性宫颈炎一定会发展成宫颈癌吗
慢性宫颈炎是生殖道炎性疾病,也是妇女的多发病与常见病,根据病理类型分为宫颈糜烂、宫颈息肉、宫颈肥大、宫颈腺囊肿(纳氏囊肿)、宫颈黏膜炎等,这些病理类型在同一妇女患者可单独存在,也可多种同时发生,宫颈糜烂是慢性宫颈炎最常见的一种病理类型,但不能随便将宫颈的各种慢性炎症均称为宫颈糜烂。
引起慢性宫颈炎常见的细菌性病原体主要有葡萄球菌、链球菌、大肠杆菌以及肠球菌等,以上细菌可通过宫颈的小伤口(如流产或分娩后)进人宫颈的深层组织而引起炎症,临床上往往表现为亚急性发作,如果治疗不及时,则发展为慢性炎症。
过去曾认为是宫颈糜烂、息肉、撕裂、外翻等是宫颈癌的前期病变。但现在,宫颈癌已明确是由高危型HPV的持续感染引起,慢性宫颈炎和宫颈癌各自具有不同的致病因素。此外,从宫颈的病理组织学变化来看,癌前病变指宫颈组织鳞状上皮中发现有不典型增生者,而慢性宫颈炎的各种病理类型均非不典型增生。
因此,虽然慢性宫颈炎可与其他宫颈疾病并存,但认为其一定会发展成宫颈癌的说法是不正确的,宫颈癌也不一定是宫颈炎治疗不好发展而来的。
粘液脓性宫颈炎的特点及病因
粘液脓性宫颈炎一个很少被人提起的名字,可是随着急性宫颈炎发病率的不断提升,这个名字已经被医生深深地印在患上心上,因为她们就是急性宫颈炎中为粘液脓性宫颈炎之一,但是许多女性朋友对这一疾病的特点及病因还不太清楚,为什么会有这么一种疾病,粘液脓性宫颈炎有哪些病理呢?
病理
肉眼见宫颈红肿,宫颈管粘膜充血、水肿,脓性分泌物可经宫颈外口流出。镜下见血管充血,宫颈粘膜及粘膜下组织、腺体周围大量中性粒细胞浸润,腺腔内可见脓性分泌物。
病因
急性宫颈炎过去少见,主要见于感染性流产、产褥期感染、宫颈损伤和阴道异物并发感染,病原体为葡萄球菌、链球菌、肠球菌等一般化脓性细菌。近年来随着性疾病的增加,急性宫颈炎已成为常见疾病。目前临床最常见的急性宫颈炎为粘液脓性宫颈炎。
粘液脓性宫颈炎特点是于宫颈管或宫颈管棉拭子标本上肉眼见到脓性或粘液脓性分泌物,用棉拭子擦拭宫颈管时,容易诱发宫颈管内出血。粘液脓性宫颈炎的病原体主要为淋病奈瑟菌及沙眼衣原体。
部分粘液脓性宫颈炎的病原体不清。沙眼衣原体及淋病奈瑟菌均感染宫颈管柱状上皮,沿粘膜面扩散引起浅层感染,病变以宫颈管明显。除宫颈管柱状上皮外,淋病奈瑟菌还常侵袭尿道移行上皮、尿道旁腺及前庭大腺。葡萄球菌,链球菌更易累及宫颈淋巴管,侵入宫颈间质深部。
患了急性宫颈炎应注意什么
1、不同原因导致的宫颈炎其治疗方法是不一样的,急性宫颈炎常见的原因是淋菌感染,其他病原体为链球菌、葡萄球菌,可由于化脓性细菌直接感染宫颈。阴道滴虫真菌感染及淋菌非特异性急性阴道炎等同时伴有急性子宫颈炎。此外阴道内异物如遗留的纱布,也是引起急性子宫颈炎症的原因。急性宫颈炎的病理变化,肉眼见宫颈红肿,宫颈管粘膜充血、水肿。急性子宫颈炎的治疗方法很多,主要是局部用药。可采用阴道灌洗、局部上药、中药治疗等药物疗法。另外,还可采用手术或物理疗法。这是比较常用的急性宫颈炎的治疗方法。
2、一般情况下,得了宫颈炎之后应该以全身治疗为主,抗生素选择、给药途径、剂量和疗程则根据病原体和病情严重程度决定。
3、针对病原体的治疗是区别于其他治疗方法的,应该以全身给药为主,给口服抗生素或静脉滴注。对于单纯性淋菌性宫颈炎主张大剂量,单次给药。
慢性宫颈炎病理变化
慢性宫颈炎由于发病缓慢,病程长,往往会出现多种病理改变,比较常见的有宫颈糜烂、宫颈息肉、宫颈炎肥大和宫颈腺囊肿这四种。这里就一一介绍下这四种慢性宫颈炎的病例改变形式。
一、宫颈糜烂:宫颈糜烂是慢性宫颈炎最常见的一种病理改变。宫颈外口处的宫颈阴道部外观呈细颗粒状的红色区,称为宫颈糜烂。
二、宫颈息肉:慢性宫颈炎长期刺激使宫颈管局部黏膜增生,子宫有排除异物倾向,使增生的黏膜逐渐自基底部向宫颈外口突出而形成息肉,一个或多个不等,直径一般约为1cm,色红,呈舌形,质软而脆,易出血,蒂细长。根部多附着在宫颈外口,少数在宫颈管壁。
三、宫颈肥大:由于慢性宫颈炎的长期刺激,宫颈组织充血、水肿,腺体和间质增生,还可能在腺体深部有黏液潴留形成囊肿,使宫颈呈不同程度肥大、硬度增加,但表面多光滑,有时可见宫颈腺囊肿突起。
四、宫颈腺囊肿:在宫颈糜烂愈合过程中,新生的鳞状上皮覆盖宫颈腺管口或伸入腺管,将腺管口阻塞;腺管周围的结缔组织增生或瘢痕形成压迫腺管,使腺管变窄,甚至阻塞,腺体分泌物引流受阻、潴留形成囊肿。
以上四种慢性宫颈炎的病理改变形式,是比较常见的。根据患者实际情况的不同,也可能出现一些宫颈黏膜炎等特殊病理改变。由于篇幅的原因,这里就不一一介绍慢性宫颈炎的病理改变了。
急性宫颈炎的治疗方法
1、局部治疗
急性宫颈炎的发病原因常见的有淋菌感染,其他病原体为链球菌、葡萄球菌,可由于化脓性细菌直接感染宫颈所致。阴道滴虫真菌感染及淋菌非特异性急性阴道炎等同时伴有急性子宫颈炎。急性宫颈炎的病理变化,肉眼可见宫颈红肿。急性子宫颈炎的治疗可采用手术或物理疗法。
2、全身治疗
比较常用的急性宫颈炎的治疗方法,还有全身治疗的方法。该种方法以全身治疗为主,抗生素选择、给药途径、剂量和疗程则根据病原体和病情严重程度决定。另外,也要根据患者的体质,来选择相适应的治疗方法。
3、全身给药
针对病原体,以全身给药为主,可以给口服抗生素或对急性宫颈炎患者采取静脉滴注。对于单纯性淋菌性宫颈炎主张大剂量,单次给药。这种方法可以针对一些宫颈炎症状较轻的患者,如能在宫颈炎早期发现,可使用该方法治疗。
宫颈炎不能等同于宫颈糜烂
宫颈炎就是宫颈糜烂吗?
专家表示,宫颈炎并不能等同于宫颈糜烂。宫颈炎实质上是由感染、创伤等原因引起的宫颈炎症,它也是宫颈糜烂形成的一个原因。根据致病微生物不同,宫颈炎可分为单纯淋病奈瑟菌性宫颈炎、沙眼衣原体性宫颈炎、支原体性宫颈炎、细菌性宫颈炎。
宫颈炎主要为白带增多,呈脓性,或有异常出血如经间期出血、性交后出血等。常伴有腰酸及下腹部不适。妇科检查见宫颈红肿,宫颈粘膜外翻,宫颈有触痛,如感染沿宫颈淋巴管向周围扩散,则可引起宫颈上皮脱落,甚至形成溃疡。
宫颈糜烂只是慢性宫颈炎病理表现的一种,它是指宫颈外口处的宫颈阴道部上皮脱落或溃疡形成,外观呈现细颗粒的红色区域。
慢性宫颈炎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一)发病原因
常因急性宫颈炎治疗不彻底,病原体隐藏于宫颈黏膜内形成慢性炎症,多见于分娩、流产或手术损伤宫颈后,病原体侵入而引起感染。慢性宫颈炎的病原体主要为葡萄球菌、链球菌、大肠埃希杆菌及厌氧菌。目前沙眼衣原体及淋病奈瑟菌感染引起的慢性宫颈炎亦日益增多,此外,一些病毒如单纯疱疹病毒也已成为常见病原体。
(二)发病机制
1.宫颈糜烂(cervical erosion) 宫颈外口处的宫颈阴道部外观呈细颗粒状的红色区,称为宫颈糜烂。目前,西方国家的妇产科教科书已废弃宫颈糜烂这一术语,而改称宫颈柱状上皮异位(columnar ectopy),并认为不是病理改变,而是宫颈生理变化之一。主要基于以下认识:
(1)显微镜下糜烂面为完整的宫颈管单层柱状上皮所覆盖,因柱状上皮菲薄,其下间质透出呈红色,故肉眼观似糜烂,并非上皮脱落、溃疡的真性糜烂。
(2)阴道镜下表现为原始鳞柱交接部的外移。
(3)正常宫颈间质内存在作为免疫反应的淋巴细胞,宫颈间质内淋巴细胞的浸润,并非一定意味着慢性宫颈炎。
我国将宫颈糜烂分为病理炎性糜烂及假性糜烂:仅在一些生理情况如青春期、妊娠期妇女,由于雌激素水平增高,宫颈管柱状上皮增生并外移,可见宫颈外口呈红色,细颗粒状,为宫颈假性糜烂,不属于病理性宫颈糜烂;其他均为炎性糜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