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绑腿的危害 影响宝宝心情
婴儿绑腿的危害 影响宝宝心情
绑腿等于人为阻止了宝宝锻炼的机会,阻碍了宝宝的活动,同时宝宝踢腿也是情绪的表达,比如高兴时两腿就会使劲踢,所以绑腿不仅影响宝宝生长发育,也会影响宝宝的心情。
婴儿绑腿科学吗
婴儿绑腿非常不科学。根据胎儿生理学特点,当胎儿在妈妈的子宫里时,胎儿的姿势是呈弯曲状态。当宝宝出生后,宝宝的腿部还是会有一些弯度,这是一种正常的生理弯度,不影响宝宝正常发育,如果采用婴儿绑腿的方式强行对宝宝绑腿,反而会让宝宝感到不舒服。同时,宝宝的肢体发育受到阻碍,影响骨骼的正常发育。
新生儿睡觉的时候要绑腿吗
给新生儿绑腿,是以前医学科技落后的时候,来自民间的一种为了预防小儿腿部发育畸形的做法,现在很少有人会给孩子绑腿了。
给新生儿绑腿确实有好有坏,好处就是能够帮助孩子腿伸的直,不容易造成八字腿等情况发生,还有就是能够帮助孩子更快速的成长。
坏处就是,容易增加孩子的哭闹性,而且梆不好的话,反而会勒伤孩子,到时候就得不偿失了。
婴儿绑腿好不好 婴儿绑腿好吗
婴儿绑腿对宝宝生长发育不好,不仅不能让宝宝腿长直,预防O型腿或者X型腿,反而阻碍宝宝自由活动,不利于宝宝正常发育,因此婴儿绑腿是不好的。
妈妈可以给宝宝全身抚摸,不但可以帮助宝宝的骨骼发展也有利于促进妈妈和宝宝感情。绑腿这些都是老人的说法,这无疑是伤害,对婴儿发育不好,宝宝想活动都不行。
婴儿绑腿好吗 婴儿绑腿有危害
绑腿对身体的健康是有危害的,影响血液循环,压迫腿部的神经,会阻碍宝宝的腿部发育。具体如下:
1、影响宝宝四肢的血液循环,易造成外伤。临床上有很多新生儿由于手脚被布条等物品捆绑而导致四肢淤青,甚至由于长期血液不循环而面临截肢的危险。
2、宝宝四肢被捆不能自如活动,对宝宝的大脑发育极其不利。
3、四肢被捆还容易造成宝宝手脚活动不灵活,影响宝宝生长发育。
宝宝绑腿有什么危害 影响髋关节发育
髋关节主要由髋臼和股骨头组成,在婴儿期,髋关节还处于不稳定期,如果孩子下肢可以自由活动,当他像青蛙一样外展,股骨头就处于髋臼里。这种状态可以让髋臼和股骨头可以互相刺激发育,让髋关节更稳定。如果孩子下肢被绑得笔直,股骨头就可能跑到髋臼外面去了。让他们失去构成稳定髋关节的条件,髋臼变狭变浅,股骨头和股骨颈也会变形,形成发育性髋关节脱位(DDH),严重的需要手术治疗矫正。
婴儿绑腿的坏处 影响宝宝骨骼发育
婴儿处于快速发育阶段,肢体的自由活动对运动发育至关重要,坐、爬、站、走都需要下肢的参与,长时间固定下肢或多或少会影响发育的进程。此外,宝宝四肢被捆不能自如活动,对宝宝的大脑发育极其不利。
此外,婴儿皮肤组织也很娇嫩,布带长期压迫也可能导致皮炎、破损、感染。
家长常犯的婴儿护理误区
误区1:婴儿睡出平头才好看
新生儿的后脑勺都是园的,老一辈的人都说要睡成平的才好看,然而,国际脑科学家指出,把婴儿的头骨睡成平头将改变其大脑内部空间,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大脑发育。因此,宝宝6个月以内鼓励仰睡的同时需要有监护人定时轮换,等到宝宝6个月后喜欢俯卧睡也都可以。
误区2:新生儿才需要做婴儿抚触
由于对这个世界一无所知,所以新生儿的身体皮肤需要通过大人的抚触来接收不同信息,此外,抚触也是亲子交流的重要手段,经常被抚触的宝宝相对来说更有安全感、更愉悦、所以爸爸妈妈应该尽量延长抚触时间,直至宝宝6岁。
误区3:一定要制止宝宝吃手、啃玩具的行为
婴儿吃手、啃东西其实是一个探索学习的过程,在1岁半之前都是被鼓励的,大人不应该强行制止,等到宝宝1岁半后不该在吃手了,大人才需要给予适当干预,避免宝宝吃手的行为成为心理依恋。
误区4:婴儿出生后要绑腿
婴儿刚出生时双腿呈O型状是正常的,因为他们在妈妈子宫里一直是蜷曲状的,随着月龄的增加,宝宝的O型腿自然就消失了,跟长大后的罗圈腿不一样。如果为了避免宝宝变罗圈腿而绑腿不仅妨碍宝宝运动还导致体温升高,甚至造成髋关节脱位,是非常错误的做法。此外,婴儿衣物应尽量宽松,让宝宝有更多活动的空间。
误区5:婴儿喝大人一起睡
中国家庭大多把刚出生的婴儿放在床上和大人一起睡,一来方便照顾,避免宝宝踢被子,而来也有利培养亲子感情,但是这种做法却有很多弊端。婴儿免疫力低,很容易感染到大人身上携带的细菌,其次,宝宝夜里一醒来家长就哄抱,会让宝宝更难学会自己入睡,等到长大了要分床睡时,宝宝更有心理恐惧,独立性差。建议婴儿刚出生开始就应该为他在房间里另备一张小床独睡。
误区6:宝宝越早学走路越聪明
大人们常常说哪家孩子走路走的早很聪明,但是并没有科学研究证明早走路的孩子更聪明,相反,却有研究证明没有经过爬行阶段的宝宝运动能力、肢体协调性、思维能力、语言能力都会受到一定影响。婴儿发展规律是从匍匐爬行到手膝爬行的阶段,肢体的支配能力再这几个月期间会有惊人的变化,所以不可错过。
误区7:抱着宝宝睡觉
有的宝宝在妈妈怀里睡着后再沾床就醒,妈妈为了让宝宝睡得安稳就直接抱着睡,然而,这种辅助手段会变成宝宝睡觉的条件反射,让宝宝形成依赖,长期下去大人也很累,也影响宝宝身心健康。
宝宝正确的睡觉方式应该是:8点半左右让宝宝自己躺小床上,然后妈妈陪在身边,但不进行身体接触,给宝宝讲故事、听音乐,让宝宝入睡,半夜宝宝如果醒来哭闹,妈妈只需检查是否有小便并解决后放回原处让宝宝自己入睡,这样才能培养宝宝良好的睡眠习惯。如果宝宝已经有不好的睡眠习惯,那爸妈不要有太强硬的方式,要给宝宝一段过渡期,让宝宝慢慢改善睡眠方式。
婴儿绑腿的危害 影响宝宝四肢的血液循环
用布带之类的绑腿,影响宝宝四肢的血液循环,操作不当还可能压迫血管,导致肢体远端缺血,尤其是婴儿不能自己言语,绑紧了也不会说,疼痛不适也不能言语,晚上睡觉时即便发生肢体缺血家长也可能发现不了,结果就可能导致肢体坏死。临床上有很多新生儿由于手脚被布条等物品捆绑而导致四肢淤青,甚至由于长期血液不循环而面临截肢的危险。
宝宝护理别被“老话儿”误导
1、“老话儿”之腿要绑才直
有位新妈咪,她非常细心,观察到刚出生没几天的宝宝似乎两条腿总是伸不直,但又不知道是怎么一回事,还一度认为宝宝是不是有什么问题,新妈咪没有经验,于是就请教自己的婆婆,婆婆着急地说:“小孩子都是这样,腿要绑一绑才会直”,真真是吓坏小编了,给孩子绑腿真的就能让腿直起来吗?太可怕的错误育儿观点!
儿童医师表明,这种给新生儿绑腿的做法实在是不科学,并且会给宝宝的骨骼发育带来严重的损害。实际上,新生儿的腿不直是非常正常的,因为胎儿在母体的子宫里就是弯曲着的,新生儿刚出生没多久,腿形有些弯曲也是正常的生理弯曲,而随着宝宝的逐渐生长,小腿就会越来越直。最可怕的是,将宝宝的腿绑起来,这样伤害非常大,不仅会影响到宝宝身体的血液循环,而且会严重影响宝宝腿部的活动和骨骼的正常发育。
2、“老话儿”之女宝宝的乳房要挤
有很多长辈认为,女宝宝要“特别对待”,如何“特别对待”呢?例如乳房部位,刚出生的女宝宝的乳房,尤其是乳头要挤一挤,宝宝才会健康,真的是这样吗?其实,这也是一种传统的错误育儿观念。有些女宝宝出生后的几天内,可以明显地观察到乳头部位有蚕豆大小的肿块,其实,这些由于妈咪的雌激素的影响,过些时日,会自然消退的,不需要用手挤破,相反的,如果用手去挤,很容易导致女宝宝的乳头凹陷或者是奶腺管不通等不良的影响。家长们可不要轻易勿听错误的“老话儿”而伤害到宝宝的身心成长哦!
3、“老话儿”之米袋给宝宝压压惊
新生儿宝宝由于刚从妈咪的母体里出来,对外界的很多事物都会显得十分陌生,有很多新生儿宝宝会在睡梦中惊醒,于是,有些长辈们又拿“老话儿”来说事了,用绑着红绳的米袋子,放在宝宝的胸口,来给宝宝压压惊,减少宝宝的惊吓。没文化真的是太可怕了,这样做,不仅容易让宝宝的胸腔受到损伤,还容易影响到宝宝的正常呼吸,因此,这样的做法是大错特错的。宝宝容易被惊醒,只是因为缺乏安全感,妈咪们多给宝宝一些安抚,随着宝宝的长大,就不容易被外界的事物惊醒了。
婴幼儿保健2大谬误
谬误1:
新生儿要绑腿防止小儿罗圈腿;
专家:没必要
刚做爸爸的陈先生听老一辈人说,初生的孩子要绑腿,否则今后孩子的腿不直不好看,于是把孩子的腿“五花大绑”,裹成一个“蜡烛包”,结果孩子的哭闹明显多了起来,不明所以的陈先生遂来到江苏省人民医院儿科求诊。
陈筱青医师告诉他,所谓的罗圈腿多是生后孩子患佝偻病或负重过早引起的,和绑腿并没有多大关系,并且孩子在母体环境(子宫)中的姿势本是屈曲的,这是一种最舒服自然的状态,在医院的新生儿病房里,护士阿姨会给新生的孩子一个生理性的体位,宝宝可以仰卧、侧卧、或俯卧位,身边围绕着“鸟巢”包被,宝宝的手脚都是屈曲的状态,小手放到嘴边。
但是,俯卧位在家庭中采取是不合适的,容易引起新生儿的意外窒息。陈筱青医师强调,新生儿腿被绑起来不仅限制了孩子的运动,更由于体位的不适造成宝宝的情绪波动,不利于孩子的神经系统发育,因而“绑腿”一说,是极其不科学也无益处的。
谬误2:
新生儿有了“马牙”就要挑;
专家:万万不可
刚刚出生三天的郑宝宝突然发热不退,不肯吃奶,送入院的时候表现烦躁不安,由于新生宝宝不易发热更不易高热,医师细问才知道是前一天奶奶给孩子挑了“马牙”出了事,导致宝宝感染发热。
陈筱青医师说,郑姓宝宝并非特例,这是由于家长对“马牙”的认识不足所引起的。她介绍,大多数新生儿在出生时,口腔上腭中线两侧和齿龈边缘都会出现一些黄白色的针尖样大小的小点,触摸有硬结感,很像是长出来的牙齿,俗称“马牙”,而这在医学上叫做上皮珠,是由上皮细胞堆积或粘液腺分泌物积留所致,数周或2~3月可自行消失,属于新生儿时期的特殊生理状态,根本不需要处理。
然而,有些家长并不知道“马牙”的来历,以为是一种病,拿针去挑,或用布去擦,这都是很危险的,因为婴儿口腔粘膜非常薄嫩,粘膜下血管丰富,而婴儿本身的抵抗力很弱,针挑和布擦损伤了口腔粘膜,容易引起细菌感染,甚至发生败血症,严重更会引起“破伤风”危及宝宝生命。陈筱青郑重提醒家长们,新生儿口腔里长“马牙”千万不可以挑,否则后果可能不堪设想。
七个新生儿错误护理动作或成宝宝杀手
让新生儿竖直坐
这个行为对新生儿绝对是严禁的,因为这时新生儿的脊柱很脆弱,强行竖直会导致脊柱甚至能弯曲变形,3个月大的婴儿才能垂直竖立。
给宝宝做瑜伽或武术
这些激烈动作只会让骨骼尚未发展完全的婴儿造成危害,还可能导致婴儿脑出血或是视网膜问题。
冬天给宝宝洗冷水澡
宝宝身体抵抗力差,如果用冷水直接冲洗,容易造成娃娃感冒生病。不建议给过小的宝宝在冬天洗冷水澡。
摇晃婴儿
为了哄睡,很多大人喜欢摇晃宝宝。其实宝宝是被你们摇晕的,而不是睡着的。摇晃小宝宝,很容易损害到他们颈部的肌肉和韧带的,严重的话甚至会扭伤宝宝的颈部。而且宝宝脑内组织如"豆腐"般脆弱,过度频繁摇晃导致脑出血;另外,婴儿颅底及内面较平滑,脑组织固定不是很结实,受到强大的外力时容易晃动,大脑表面与头骨下的静脉相接的血管也会晃动。晃动的大脑组织很容易被突然改变的外力"撕裂",引发硬脑膜下或蜘蛛膜下腔出血等急症。
绑腿
很多老一辈的认为孩子双腿天生弯曲,需要通过绑腿来纠正。幼儿教育专家告诉你,其实捆绑方式包裹婴儿使髋关节长期处于伸展位,不利于婴儿髋关节的稳定,容易发生髋关节发育不良,随着日龄、月龄或年龄的增长逐渐出现半脱位,若不及时治疗可能致残。
喂凉水
有些家庭无所谓地让小宝宝喝凉水,夏天还让吃雪糕、冰棍等,因为婴儿的消化系统未完善,一旦喝了凉水容易导致腹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