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喝咖啡不易患2型糖尿病

​喝咖啡不易患2型糖尿病

咖啡降低糖尿病风险的确切原因还不太清楚,有一种可能是,咖啡中的镁或绿原酸等特定成分提高了人体对血糖的调节能力。另外,咖啡因对新陈代谢产生的刺激可能有助于控制体重。

当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2型糖尿病风险就会随之升高,而这种紊乱与肥胖有着密切关系。与喝咖啡的人相比,喝含糖软饮料和果汁的人具有更高的肥胖风险和糖尿病风险。

这些发现以美国12204名中年人的调查资料为依据。在1987―1999年间,研究人员对调查对象展开追踪调查,开始时他们均无糖尿病病史。

通过对参与者饮食情况的详细询问,在考虑了其他影响因素后,研究人员发现,咖啡饮用者发展成2型糖尿病的风险较低,那些每天喝4杯或更多咖啡的人只有低于1/3的人被诊断出患上了糖尿病。

但是研究人员表示,确定是否咖啡本身对糖尿病风险真正具有影响力,还需更多的研究。

爱吃面食的人易患糖尿病

无论从外表的颜色,还是从口感来讲,用白面粉做的食品都很诱人。但是,澳大利亚科学家最近所公布的一项研究结果表明,喜爱吃白面食品的人容易患糖尿病。

研究人员介绍说,除了像白面包这样的白面食品外,那些富含淀粉的食物,如糕点和饼干等,也因易导致人体体内的血糖升高,而容易诱发糖尿病的发生。因此,那些希望避免糖尿病在自己身上发生的人应尽可能少吃会引起血糖升高的食品,而多吃一些对血糖没有多大影响的食品,如蔬菜、水果和杂面食品等。

为了研究食物对血糖水平的影响,澳大利亚研究人员采用了一种叫做肝抗胰岛素物质指数的标准来检查这种影响。一般来讲,肝抗胰岛素物质指数高的食物容易引起血糖的大幅度上升,而肝抗胰岛素物质指数低的食物对血糖的影响则不大。

为了进一步验证肝抗胰岛素物质指数与患2型糖尿病之间的关系,研究人员对36787位年龄在40至69岁之间的无糖尿病人员进行了长达4年的跟踪研究。在这4年期间,其中大约有400人患上了糖尿病。

研究人员发现,那些喜欢吃白面包(每周至少吃17次)的人中间,患2型糖尿病的危险较那些吃白面包不多的人要高出30%.此外,那些喜欢吃淀粉类食品(这类食品的肝抗胰岛素物质指数也很高)的人,也容易患上糖尿病。

​喝咖啡的好处 纠正误区让上班族爱上咖啡

喝咖啡的九大误区要避免

误区一、喝咖啡会发胖

经常和咖啡对我们皮肤有很多好好粗。咖啡能够促进我们身体代谢水平,对于便秘有很大的功效。经常使用咖啡粉洗澡时一种中医疗法,能够促进机体减肥的作用。

误区二、喝咖啡不利于睡眠,增加疲惫感

事实并不是这样的,喝咖啡其实能够帮助消除疲劳感。这是因为喝咖啡能够为我们的身体提供足够的能量,同时也能够促进我们的身体中的代谢能力,帮助我们改善睡眠状况,所以能够帮助上班族消除身体的疲劳感。

误区三、喝咖啡会患胆结石

一日三杯咖啡可预防胆结石。对于含咖啡因的咖啡,能刺激胆囊收缩,并减少胆汁内容易形成胆结石的胆固醇,新美国哈佛大学研究人员发现,每天喝两到三杯咖啡的男性,得胆结石的机率低于40%。

误区四、喝咖啡对人的情绪会有负面影响

咖啡对于情绪也具有一定的影响。根据有关实验指出,一个人每天洗手约300毫克的咖啡因,能够有效的调节人的机警和情绪问题。

误区五、喝咖啡会增加患糖尿病的几率

喝咖啡不仅不会增加患糖尿病的几率,还能够帮助人们降低患糖尿病的几率哦!这一点,很多人都不知道吧!但是不要怀疑,这一点是得到了科学研究的认证的,有专门的研究人员调查发现,每天喝6杯咖啡的妇女比不喝的女性,得糖尿病的几率要低22%。

而且常喝低咖啡因的人,患病几率降低 33%。所谓的Ⅱ型糖尿病是普遍的糖尿病类型,95%的糖尿病患者都是属于Ⅱ型糖尿病患者,而且病发高峰期在40岁到55岁之间,肥胖也有可能导致提早发病。

研究人员分析,可能是咖啡里面含有特殊的化学成分能有效降低血糖。不过已经有糖尿病专科医师对这份研究的说法提出质疑,认为糖尿病的形成原因很多,喝咖啡对致病的影响还需要更详细的研究。

误区六、喝咖啡对肠胃不好

咖啡中的咖啡因被人体吸收后,会刺激人体的交感神经,能够有效的刺激肠胃分泌胃酸,有效的促进机体消化,有效的防止胃部下垂。

误区七、喝咖啡对心血管不好

这也是一个错误的说法,实际上,喝咖啡不仅不会伤害我们的心血管,还能改善心血管的状况哦!这是因为咖啡中含有的亚油酸能够帮助消除血栓,增强血管的收缩能力,同时还能促进静脉回流哦!所以喝咖啡不仅能预防心血管疾病,还能改善肌肤状况哦!

误区八、喝咖啡不利于气喘

咖啡因会促进交感神经,抑制副交感神经,避免副交感神经兴奋而发作气喘病。

误区九、常喝咖啡会中风

咖啡可增加高密度胆固醇,加速代谢坏的胆固醇,减少冠状动脉粥样化、降低中风机率。

结语:上述小编介绍的这些内容,一定能够帮助上班族爱上咖啡哦!而且喝咖啡其实是一个不错的习惯,上班族完全可以养成这个习惯来保护自己的健康哦!当然,保护上班族健康的方法还有很多,这就需要我们在生活中留心加以发现了哦!

喝咖啡必须知道的九大误区

1、喝咖啡会发胖

经常喝咖啡对我们皮肤有很多益处。咖啡能够促进我们身体代谢水平,对于便秘有很大的功效。经常使用咖啡粉洗澡时一种中医疗法,能够促进机体减肥的作用。

2、喝咖啡不利于睡眠,增加疲惫感

咖啡可以消除疲劳。要消除疲劳,必须补充营养、休息与睡眠、促进代谢功能,而咖啡则具有这些功能。

3、喝咖啡对心血管不好

咖啡所含的亚油酸,有溶血及阻止血栓形成,增强血管收缩,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血管扩张的头痛,尤其是偏头痛。另促进静脉回流,有润泽肌肤,使肌表恢复弹性,预防心血管疾病。

4、喝咖啡不利于气喘

咖啡因会促进交感神经,抑制副交感神经,避免副交感神经兴奋而发作气喘病。

5、常喝咖啡会中风

咖啡可增加高密度胆固醇,加速代谢坏的胆固醇,减少冠状动脉粥样化、降低中风机率。

6、喝咖啡会患胆结石

一日三杯咖啡可预防胆结石。对于含咖啡因的咖啡,能刺激胆囊收缩,并减少胆汁内容易形成胆结石的胆固醇,最新美国哈佛大学研究人员发现,每天喝两到三杯咖啡的男性,得胆结石的机率低于40%。

7、喝咖啡会增加患糖尿病的几率

研究人员发现,喝咖啡可以减少更年期过后的妇女罹患Ⅱ型糖尿病的几率,每天饮用6杯咖啡的妇女,比每天饮用不到6杯,或者甚至一口都不喝的妇女,患Ⅱ型糖尿病的几率少了22%。

而且常喝低咖啡因的人,患病几率降低 33%。所谓的Ⅱ型糖尿病是最普遍的糖尿病类型,95%的糖尿病患者都是属于Ⅱ型糖尿病患者,而且病发高峰期在40岁到55岁之间,肥胖也有可能导致提早发病。

研究人员分析,可能是咖啡里面含有特殊的化学成分能有效降低血糖。不过已经有糖尿病专科医师对这份研究的说法提出质疑,认为糖尿病的形成原因很多,喝咖啡对致病的影响还需要更详细的研究。

8、喝咖啡对肠胃不好?

咖啡因会刺激交感神经,刺激胃肠分泌胃酸,促进化、防止胃胀、胃下垂,及促进肠胃激素、蠕动激素,使快速通使。

9、喝咖啡对人的情绪会有负面影响

咖啡对于情绪也具有一定的影响。根据有关实验指出,一个人每天吸收约300毫克的咖啡因,能够有效的调节人的机警和情绪问题。

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的区别

1、年龄:1型糖尿病大多数为35岁以下发病,20岁以下的青少年及儿童糖尿病患者绝大多数为1型糖尿病,仅极少数例外;2型糖尿病大多数为35岁以上的中老年人,50岁以上的人患1型糖尿病很少。总之,年龄越小的患者,越容易是1型糖尿病,年龄越大,越容易是2型糖尿病。

2、起病时体重:发生糖尿病时明显超重或肥胖者大多数为2型糖尿病,肥胖越明显,越易患2型糖尿病;1型糖尿病人在起病前体重多属正常或偏低。

3、临床症状:1型糖尿病均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如多饮、多尿、多食等,即“三多”,而2型糖尿病常无典型的“三多”症状。为数不少的2型糖尿病人由于临床症状不明显,常常难以确定何时起病,有的只是在检查血糖后才知道自己患了糖尿病。1型糖尿病人由于临床症状比较 突出,故常能确切地指出自己的起病时间。

4、急慢性并发症:1型与2型糖尿病均可发生各种急慢性并发症,但在并发症的类型上有些差别。就急性并发症而 言,1型糖尿病容易发生酮症酸中毒,2型糖尿病较少发生酮症酸中毒,但年龄较大者易发生非酮症高渗性昏迷。

就慢性并发症而言,1型糖尿病容易并发眼底视网 膜病变、肾脏病变和神经病变,发生心、脑、肾或肢体血管动脉硬化性病变则不多见,而2型糖尿病除可发生与1型糖尿病相同的眼底视网膜病变、肾脏病变和神经 病变外,心、脑、肾血管动脉硬化性病变的发生率较高,合并高血压也十分常见。

因此2型糖尿病人发生冠心病及脑血管意外的机会远远超过1型糖尿病人,这是一 个十分明显的不同点。

5、临床治疗:1型糖尿病只有注射胰岛素才可控制高血糖,稳定病情,口服降糖药一般无效。2型糖尿病通过合理 的饮食控制和适当的口服降糖药治疗,便可获得一定的效果,当然当口服降糖药治疗失败、胰岛B细胞功能趋于衰竭或出现严重的急慢性并发症时,也是胰岛素的适应症。

孕妇可以喝咖啡吗 孕妇喝咖啡的好处

孕妇喝咖啡能巩固记忆,对24小时内的健忘率有降低作用,长期喝咖啡还能降低心血管的发病率,预防2型糖尿病、帕金森病及肝硬化等病症。

糖尿病与铁的关系

糖尿病是威胁我国人民健康的重大疾病,可引起的心脏病、脑卒中、肾衰、失明、截肢等严重并发症,其致贫、致残、致死率很高,而随着经济生活水平的提高,患糖尿病的人数也越来越多。有关专家对此进行了研究,证实了这个原因跟我们随着社会发展而改变的生活方式息息相关,肉类、奶酪已经是现在人的日常饮食,而肉类、奶酪和其它成分的酸性饮食与患II型糖尿病,即成人糖尿病有关。

西方的研究很早就发现,患一种叫“血色病”遗传性疾病的病人,只要定期放血治疗,其糖尿病的症状就会减轻。研究人员分析,他们的糖尿病可能与身体内蓄积的铁过多有关。美国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一项回顾性研究也发现,血液中的铁蛋白含量较高的女性,罹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增加两倍。相同的现象在亚洲人群中也可以看到,新加坡国立大学的研究发现,40~60岁的2型糖尿病患者血液铁蛋白含量明显高于正常人。最近一项来自中科院上海生科院营养科学研究所的研究同样显示,在排除年龄、地域、吸烟、饮酒、体力活动、膳食等混杂因素影响后,随着血液铁蛋白水平的升高,我国中老年人患2型糖尿病的危险性均明显增加。铁蛋白水平最高人群与最低人群相比,患2型糖尿病的危险可增加2.3倍。

糖尿病和出生体重低有关

10岁的毛毛在体检时发现有血糖过高的问题,父母赶忙带他到医院就诊。让人意外的是,体重一直偏轻、身高一直偏矮、生长发育始终落后的毛毛竟然被诊断为2型糖尿病,而毛毛出生时体重过低是患病的根本原因。原来,体重过轻的胎儿,在母亲体内为了补充能量,拼命摄取宫内营养,摄取的量比一般孩子多,出生后还是按照这个标准摄取营养,造成营养过剩。另一种情况是,胎儿的胰岛没发育好,孩子出生后易患2型糖尿病。

成人疾病与胎儿有关,欧美发达国家早就开始这方面的研究了。我院赵正言教授等参与的一项研究也发现,在人类发育早期,包括胎儿、婴儿、儿童时期经历的不利因素,都可能与成人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哮喘、肿瘤、骨质疏松、神经精神疾病等有关。研究也显示,出生体重是衡量胎儿发育的基础指标,能反映出胎儿的营养情况,也关系到胎儿出生乃至成年后罹患2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的风险问题。

足月出生的婴儿体重过低或者过高都不算健康。一般来讲,出生体重过低的婴儿很容易在出生后被家长“催肥”,这样不利于孩子的健康。被“催肥”的孩子患2型糖尿病的几率比仅仅出生时体重过低、但未被过度喂养的孩子要高;而巨大儿如果继续“巨大”,患病几率也会逐渐加大。因此,家长一定要科学喂养小儿,不要总怕孩子吃得少而想方设法让孩子多吃。

当心苹果型身材更易患2型糖尿病

如何避免2型糖尿病?

2型糖尿病的发生与1型糖尿病有相似的地方,这就是身体清除葡萄糖的能力下降,但是,2型糖尿病又与1型糖尿病不同的地方,这就是1型糖尿病患者身体产生胰岛素的能力完全丧失,而2型糖尿病患者虽然可以分泌一些胰岛素,但是,这些胰岛素在量上不足以使血糖维持在正常生理范围内,或者胰岛素充分不能发挥其降低血糖的作用,即所谓的胰岛素抵抗。目前专家们认为,预防2型糖尿病发生的最好方法是运动以及减轻体重。

减轻体重

如果您是‘苹果型’体型,减轻体重对最为有效。大量研究充分显示,维持标准体重的人,发生2型糖尿病的危险性最低。而发生2型糖尿病的患者中,50-75%为肥胖者,肥胖使发生2型糖尿病的危险性升高了10倍,所以减轻体重后对2型糖尿病的预防及控制效果是不言而喻的。但是,糖尿病发生不仅仅是因为体重增加所造成的,如果您的体重并没有显著增加,但是腹部脂肪堆集过多,使您成为‘苹果型’体型,那么您发生2型糖尿病的危险性也还是大于那些呈‘梨型’体型的人。因此,脂肪堆集的部位也是引发糖尿病的危险因素,减轻体重对您同样重要。

注意运动

研究人员发现,在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30-50%的患者是因为体育运动过少造成的,体育运动可以显著降低发生2型糖尿病的危险。并且体育运动同样可以帮助您减轻体重。此外,运动量小的人发生2型糖尿病危险比运动量大的人高25%-40%。那么,哪种运动更有效呢?答案是任何体育运动都会有效,比如散步、跳舞、修整花园、打保龄球等都具有预防糖尿病的效果,但只要您能坚持规律的体育运动。

补充铬

研究发现,每天服用200毫克铬可以显著降低血糖水平。铬具有延缓2型糖尿病发生的作用,但是,铬并不能使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完全降低至正常,并且铬的作用会随着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变弱。

食用抗氧化食物

研究发现,抗氧化的食物,比如含维生素E、C较多的食物可以减缓2型糖尿病的发生及发展。水果、蔬菜同样可以降低发生2型糖尿病的危险性,并且这类食物还具有降低心血管病变发生的效果。

减少糖类摄入

这是相对来说,糖尿病人不能吃糖是指日常饮食不能直接食用蔗糖和葡萄糖,果糖是可以吃的,果糖的分解不需要胰岛素的参与。但是蜂蜜的主要成分是果糖与葡萄糖,请患者慎食蜂蜜。另外,糖耐量不正常或有糖尿病家族史的朋友可以在最大限度内防止糖尿病的发生:每年吃三个月的烟酰胺、Vb1、Vb6、甲基Vb12(弥可保)增强胰腺功能;在季节更替时吃半个月的Vc、Ve,剂量要大,可以提高自身免疫力、清除自由基。(也可以每年分两段时间肌注Vb12,每次两周,一天一支。

哪些人群更容易患上糖尿病

1、有糖尿病家族史的人父母、子女或兄弟姐妹中有患糖尿病者,即为有糖尿病家族史。2型糖尿病的患者1/3的后代将表现为糖尿病或糖耐量异常;双亲患有2型糖尿病,估计其后代达60岁时,糖尿病发生率约为50%,另有12%伴糖耐量减低;母亲患糖尿病的遗传倾向高于父亲;有糖尿病的父母所生子女,糖尿病的发生年龄早于无糖尿病的父母所生子女。

2、肥胖的病程越长,程度越重,患糖尿病的危险就越高,尤其是腹型肥胖(男性腰围≥90厘米,女性腰围≥80厘米)患2型糖尿病的危险性更大。根据中研究表明,内脏型肥胖是导致2型糖尿病的最主要原因之一。一般来说,肥胖体重指数在25以上的成年人才容易患内脏型肥胖,但有14%左右的非肥胖中国成年人,也患有内脏型肥胖,中国人的脂肪容易在内脏周围存积,因此更容易得2型糖尿病。

3、年龄40岁以上患糖尿病的几率增大。到了这个年龄段就应该每年检查尿糖、糖耐量、血糖、血脂、血压等,这对糖尿病的早期发现很重要。

4、曾经有过血糖高或曾经尿糖呈阳性是糖尿病的危险人群有这种情况的人要定期查血糖、尿糖,发现不正常要及时采取措施。

相对于难治愈和危害巨大的糖尿病来说,只要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加强保健意识,预防糖尿病的发生是完全可能的。

适量喝咖啡对老人大脑有益

一项新的研究发现,老年人适量喝点咖啡,有助于促进大脑健康。但如果老年人平常没有喝很多咖啡的习惯,一下子就增加了咖啡的摄取量,则可能会增加记忆力、思考力轻度受损等痴呆症前期病变的风险。

发表在最近出版的《阿尔茨海默氏症期刊》上的这项研究只显示喝咖啡与大脑健康有关联性,并没有证实两者有因果关系。而过去已经有研究显示,咖啡因可能对人体的神经系统健康有益。

在这项研究中,意大利巴里大学的研究人员对1445名65~84岁的老年人进行了研究,追踪这些老年人平常喝咖啡的习惯与其大脑的健康变化,平均追踪 3年半。研究结果显示,与平常没喝咖啡,很少喝咖啡者相比,持续每天喝一两杯咖啡的老年人出现轻度认知功能缺损的几率较低。但如果每天喝两杯以上的咖啡,对大脑健康没有更多益处。

研究人员认为,咖啡因也许具有保护神经的效果,可以减少淀粉样蛋白堆积对大脑产生的损害。而淀粉样蛋白堆积很可能引起阿尔茨海默氏症。研究人员还说,糖尿病患者较易出现记忆缺损问题,而适量摄取咖啡因也许能促进胰岛素敏感性,减少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进而延缓大脑的老化。

喝咖啡能降血糖吗

喝咖啡降血糖吗?得了糖尿病之后,人们都想以一种轻松的方法降血糖,比如喝咖啡。那么这种做法到底有没有什么效果呢?

一项最新研究发现,早上喝一杯咖啡比喝一杯含糖果汁可能更佳,至少对备受关注的2型糖尿病是有一定帮助的。

咖啡为何会降低糖尿病风险的确切原因还没有明确,可是一种可能是,咖啡中的镁或绿原酸等特定成分提高了人体对血糖的调节能力。另外,咖啡因对新陈代谢产生的刺激可能有助于控制体重。当人体失去对胰岛素的敏感性,2型糖尿病风险就会随之升高。这种紊乱与肥胖有着密切关系。与喝咖啡的人进行比较,喝含糖饮料和果汁的人具有更高的肥胖风险和糖尿病风险。

专家们的这些发现是以法国的13521名中年人的调查资料为依据的。这些人在1985年-1998年间被追踪调查,开始时他们都没有糖尿病史。调查人员通过对参与者饮食情况的仔细询问,在考虑了别的影响因素后,发现喝咖啡的人发展成二型糖尿病的几率仍然更低,那些每天喝四杯或更多咖啡的人只有低于33%的人被诊断出得上了糖尿病。但研究人员表示确定是否咖啡本身对糖尿病风险真正具有影响力,还需更多的研究。我们也期待着有更加有力的证据来证明这一点儿。

1型和2型糖尿病该如何区别

年龄的区别

1型糖尿病大多数为40岁以下发病,20岁以下的青少年及儿童绝大多数为1型糖尿病,仅极少数例外;2型糖尿病大多数为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50岁以上的人患1型糖尿病很少。总之,年龄越小,越容易是1型糖尿病;年龄越大,越容易是2型糖尿病。

起病时体重的区别

发生糖尿病时明显超重或肥胖者大多数为2型糖尿病,肥胖越明显,越易患2型糖尿病;1型糖尿病人在起病前体重多属正常或偏低。无论是1型或2型糖尿病,在发病之后体重均可有不同程度降低,而1型糖尿病往往有明显消瘦。

临床症状的区别

1型糖尿病均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如多饮、多尿、多食等,即“三多”,而2型糖尿病常无典型的“三多”症状。为数不少的2型糖尿病人由于临床症状不明显,常常难以确定何时起病,有的只是在检查血糖后才知道自己患了糖尿病。1型糖尿病人由于临床症状比较突出,故常能确切地指出自己的起病时间。

急慢性并发症的区别

1型与2型糖尿病均可发生各种急慢性并发症,但在并发症的类型上有些差别。就急性并发症而言,1型糖尿病容易发生酮症酸中毒,2型糖尿病较少发生酮症酸中毒,但年龄较大者易发生非酮症高渗性昏迷。就慢性并发症而言,1型糖尿病容易并发眼底视网膜病变、肾脏病变和神经病变,发生心、脑、肾或肢体血管动脉硬化性病变则不多见,而2型糖尿病除可发生与1型糖尿病相同的眼底视网膜病变、肾脏病变和神经病变外,心、脑、肾血管动脉硬化性病变的发生率较高,合并高血压也十分常见。因此2型糖尿病人发生冠心病及脑血管意外的机会远远超过1型糖尿病人,这是一个十分明显的不同点。

临床治疗的区别

1型糖尿病只有注射胰岛素才可控制高血糖,稳定病情,口服降糖药一般无效。2型糖尿病通过合理的饮食控制和适当的口服降糖药治疗,便可获得一定的效果,当然当口服降糖药治疗失败、胰岛B细胞功能趋于衰竭或出现严重的急慢性并发症时,也是胰岛素的适应症。

1型糖尿病和二型糖尿病的区别

特点一:对于1型糖尿病均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如多饮、多尿、多食等,即“三多”,而2型糖尿病常无典型的“三多”症状。为数不少的2型糖尿病人由于临床症状不明显,常常难以确定何时起病,有的只是在检查血糖后才知道自己患了糖尿病。1型糖尿病人由于临床症状比较突出,故常能确切地指出自己的起病时间。

特点二:很多的1型糖尿病大多数为40岁以下发病,20岁以下的青少年及儿童绝大多数为1型糖尿病,仅极少数例外;2型糖尿病大多数为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50岁以上的人患1型糖尿病很少。总之,年龄越小,越容易是1型糖尿病;年龄越大,越容易是2型糖尿病。

特点三: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发生糖尿病时明显超重或肥胖者大多数为2型糖尿病,肥胖越明显,越易患2型糖尿病;1型糖尿病人在起病前体重多属正常或偏低。无论是1型或2型糖尿病,在发病之后体重均可有不同程度降低,而1型糖尿病往往有明显消瘦。

特点四:大量的临场试验表明,1型与2型糖尿病均可发生各种急慢性并发症,但在并发症的类型上有些差别。就急性并发症而言,1型糖尿病容易发生酮症酸中毒,2型糖尿病较少发生酮症酸中毒,但年龄较大者易发生非酮症高渗性昏迷。就慢性并发症而言,1型糖尿病容易并发眼底视网膜病变、肾脏病变和神经病变,发生心、脑、肾或肢体血管动脉硬化性病变则不多见,而2型糖尿病除可发生与1型糖尿病相同的眼底视网膜病变、肾脏病变和神经病变外,心、脑、肾血管动脉硬化性病变的发生率较高,合并高血压也十分常见。因此2型糖尿病人发生冠心病及脑血管意外的机会远远超过1型糖尿病人,这是一个十分明显的不同点。

母乳喂养可降低妈妈患糖尿病风险

据美国“糖尿病健康”网站报道,该研究是由美国最大的健康维护组织凯泽永久(Kaiser Permanent)开展,研究收集了有关这些女性的生活方式、怀孕情况、一般健康状况等诸多信息,研究人员通过这些信息分析母乳喂养与2型糖尿病发病之间的关系。

一项历时20年、针对704名女性的研究发现,母乳喂养1年的母亲,其在接下来的15年中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比非母乳喂养的母亲低15%,且每增加一次母乳喂养,其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就会降低15%。

在研究开始时,这些女性中没有一个人患有糖尿病。20年后,其中120名研究对象出现了糖尿病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高甘油三酯、高血糖、高胆固醇、腹部肥胖等。研究者对数据进行分析后发现,母乳喂养时间的长短会影响女性今后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与完全不进行母乳喂养的女性相比,母乳喂养时间在 1—5个月的女性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降低39%;喂养时间超过9个月,则患病风险能降低56%。

另外,妊娠期糖尿病很容易转化成2型糖尿病。研究发现,根据母乳喂养的时间的长短,患有妊娠期糖尿病的女性转化为2型糖尿病的风险在44%—86%。

至于母乳喂养能降低糖尿病风险的原因,研究发现,母乳喂养的妈妈与非母乳喂养者相比,其更容易减掉怀孕所带来的体重增加。研究者认为,母乳喂养有利于减掉腹部的脂肪,而腹部脂肪的堆积,正是导致胰岛素抵抗和2型糖尿病的危险因素之一。

相关推荐

盘点糖尿病的九类高发人群

1、有糖尿病家族史的人 父母、子女或兄弟姐妹中有糖尿病者,即为有糖尿病家族史。2型糖尿病者1/3的后代将表现为糖尿病或糖耐量异常;双亲2型糖尿病,估计其后代达60岁时,糖尿病发生率约为50%。 另有12%伴糖耐量减低;母亲糖尿病的遗传倾向高于父亲;有糖尿病的父母所生子女,糖尿病的发生年龄早于无糖尿病的父母所生子女。 2、高血压和血脂异常者 糖尿病常常是一手牵着高血压,一手拉着血脂异常来影响人体,它们已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同时又是糖尿病的危险因素,因为这些疾病都有胰岛素抵抗,同属于代谢综合

喝咖啡可以预防糖尿病

然而,2型糖尿病可以干扰人体从食物中摄取和储存能量的能力,者可以合成大量的胰岛素,但是不能正常地使用它们,从而导致血糖持续升高。高血糖可以导致失明、肾功能衰竭、神经系统损伤和心脏疾病。 研究者还认为:除从咖啡中外,从其它来源摄取咖啡因也可以获得相同的降低糖尿病风险性的效果,茶叶之中正富含了咖啡因。 研究者选取了41934个男性和84276个女性为研究对象,他们都没有糖尿病、癌症或心血管疾病史,随后进行了2-4年的跟踪。在调整年龄、身体质量指数和其他危险因素后,研究者发现:在研究对象中,每天摄取咖啡的

白米饭竟然会引发糖尿病

白米饭会导致糖尿病? 近日,一则名为“白米饭—垃圾食品之王”的帖子在微博、微信流传,帖子中提到白米饭的升糖指数高达87,与油炸马铃薯条一样危险!对糖尿病病人来说,一碗一碗吃着白白的米饭,相当于吃一碗一碗的糖。其实国内外曾经做过多次研究,提示白米饭会增加2型糖尿病风险。白米饭的平均消耗数量在西方和亚洲国家之间存在差异,中国人平均每天要吃四份白米饭,而西方国家的人平均一星期才消耗五份左右。研究结果表明,白米饭消耗越多,2型糖尿病的风险也越高,研究人员估计每增加一份白米饭(假设每份158克),2型糖尿病的风

8种人容易得糖尿病

1 、有糖尿病家族史的人 父母、子女或兄弟姐妹中有糖尿病者,即为有糖尿病家族史。2型糖尿病者1/3的后代将表现为糖尿病或糖耐量异常;双亲2型糖尿病,估计其后代达60岁时,糖尿病发生率约为50%,另有12%伴糖耐量减低;母亲糖尿病的遗传倾向高于父亲;有糖尿病的父母所生子女,糖尿病的发生年龄早于无糖尿病的父母所生子女。 2、高血压和血脂异常者 糖尿病常常是一手牵着高血压,一手拉着血脂异常来影响人体,它们已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同时又是糖尿病的危险因素,因为这些疾病都有胰岛素抵抗,同属于代谢综合

糖尿病人日常保健妙招

1、饭前喝勺醋 2型糖尿病或有胰岛素抵抗的人饭前喝约2汤匙醋再吃饭,血糖水平明显下降。醋酸能灭活某些淀粉消化酶,延缓碳水化合物的消化。 2、少吃快餐和红肉 对3000名18—30岁的志愿者进行了长达15年的随访。结果发现,每周吃快餐超过2次的人和平均每周吃快餐不到一次的人相比,每周吃至少5次红肉者比少于一次者,2型糖尿病风险高29%。爱吃熏肉、热狗等加工肉类的人风险更高。 3、每天放松一刻钟 紧张的工作、生活会让人处于应激状态。在应激状态下,人的身体进入战斗模式,血糖水平升高,随时准备行动。因此,你一定

喝咖啡9大误区

误区一、喝咖啡会发胖? 咖啡对皮肤有益处。咖啡可以促进代谢机能,活络消化器官,对便秘有很大功效。使用咖啡粉洗澡是一种温热疗法,有减肥的作用。 误区二、喝咖啡不利于睡眠,增加疲惫感? 咖啡可以消除疲劳。要消除疲劳,必须补充营养、休息与睡眠、促进代谢功能,而咖啡则具有这些功能。 误区三、喝咖啡胆结石? 一日三杯咖啡可预防胆结石。对于含咖啡因的咖啡,能刺激胆囊收缩,并减少胆汁内容易形成胆结石的胆固醇,新美国哈佛大学研究人员发现,每天喝两到三杯咖啡的男性,得胆结石的机率低于40%。 误区四、喝咖啡对人的情绪会

喝咖啡可减少Ⅱ型糖尿病的发病率

喝咖啡有可能会降低ⅱ型糖尿病的发病率。 对1.7万年龄在30至60岁的人进行了为期数年的追踪性研究。结果他们发现,每日喝咖啡不少于7杯的人,要比每日喝两杯或者更少的人的糖尿病发病率低50%左右。 虽然咖啡因会降低胰岛素的敏感性,但咖啡中的其他成分,比如说镁元素和绿原酸有可能对身体产生有益影响。研究人员同时还告戒说,他们的研究发现并不代表人们可以毫无节制地饮用咖啡,因为咖啡的副作用不容忽视,所以是否饮用咖啡,以及每日饮用量应因人而异。

​蓝莓助你预防2型糖尿病

新研究中,来自英国、美国和新加坡的研究人员利用3项大规模研究的数据,研究了吃水果与2型糖尿病之间的关联性。这些研究涉及187382名美国人,参试者每4年接受一次有关饮食情况的问卷调查,问卷调查内容包括吃葡萄(或葡萄干)、桃、李或杏、梅干、香蕉、哈密瓜、苹果或梨、橙子、葡萄柚、草莓和蓝莓等水果的次数及每天摄入量等。研究发现,其中12198人(占6.5%)罹2型糖尿病。 数据分析结果显示,每周3份蓝莓、葡萄和葡萄干、苹果和梨可以显著降低2型糖尿病危险。各种水果都有一定的降糖效果,但是这些水果降糖效果更明显,

咖啡能预防糖尿病吗

首先我们了解一下糖尿病的机制。正常人在进食后机体胰岛素会相应升高,从而抑制血糖的升高。糖尿病人由于胰岛素作用不足,抑制餐后血糖上升的效应大为降低甚至基本为零,从而导致体内血糖大大超出正常标准。近年来,抑制糖质消化酶从而阻止餐后血糖急剧上升的药物相继被发现。例如阿卡波糖(拜糖平acarbose)、伏格列波糖(倍新)作为a一葡萄糖普酶阻断剂已在临床上应用。 对咖啡中可能具有抗糖尿病作用的咖啡因和绿原酸有目的的进行分离,并通过体外及体内实验,阐明咖啡具有抗糖尿病的作用,明确咖啡中降糖的有效成分。 澳大利亚的一项

不要给糖尿病有机可乘

每天放松一刻钟 紧张的工作、生活会让人处于应激状态。在应激状态下,血糖水平升高。杜克大学医学心理学主任理查德·瑟维特说,紧张会促使体内细胞出现胰岛素抵抗,血液中的葡萄糖无处可去,便会出现长时间的高血糖。因此,你一定要学会放松自己,比如起床后做一会儿瑜伽或冥想、散步、听听轻音乐,还要记得做任何事前深呼吸3次。 每周少开一天车 有车族要在生活中挤出时间来运动。芬兰的一项研究发现,每周锻炼超过4小时,或每天运动达到35分钟左右的人,即使体重没有减轻,糖尿病的风险也能降低80%。 保证好睡眠 经常睡眠不足6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