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如何治疗气滞血瘀型腰痛
针灸如何治疗气滞血瘀型腰痛
治则:活血祛瘀,舒筋通络。
处方:肾俞、大肠俞、腰部阿是穴、委中。
操作方法:进针得气后,行提插捻转补泻法。阿是穴点刺后加拔火罐,吸去瘀血。
方义:肾俞、大肠俞为膀胱经腧穴,可结合腰部阿是穴,疏通腰部经气,活血祛瘀。委中为血之郄穴,用三棱针点刺,可收祛瘀生新之效。
隔日治疗一次,10次为一疗程
股骨头坏死的疾病疼痛时如何止疼
股骨头坏死早期:
1、中医辩证多为气滞血瘀型股骨头坏死,给予行气活血的中药。
2、局部可给予活血通络、行气、止痛的药膏或膏药外敷。
3、可行推拿、针灸治疗以改善髋关节功能,缓解疼痛。
股骨头坏死中期:
1、中医辩证多属气虚血瘀型、肝肾亏虚型,根据症型不同,给予不同中药。
2、局部仍可以外敷活血、通络、强筋、健骨的药膏和膏药。
3、中医推拿、针灸治疗,改善髋关节功能,缓解痉挛肌肉,减轻疼痛。
在治疗很多疾病的疼痛时所使用的止痛药是治标不治本的,且止痛药用多了对身体有害。患者治疗疼痛的根本还是要接受医院正规的治疗。
股骨头坏死的疾病在出现了疼痛后患者也是特别的痛苦的,到目前为止没有什么特效的止痛方法,主要是在平时的时候要进行调理和预防,尽量的减少患者出现疼痛的次数和机会,最有效果的止痛方法还是进行彻底的治疗。
月经发黑怎么回事 气滞血瘀引发的月经不调发黑
从中医角度来讲,女性月经颜色发黑,往往是气滞血瘀的表现,造成的绝血量过多或过少,颜色不正常,有黑血块,常常伴有腹痛。治疗需活血化瘀、理气止痛。此外,肾虚也往往会造成女性月经颜色发黑。
调理方法:
食材:砂仁10克、田七9克、猪肚100克。
做法:将猪肚用沸水洗净,刮去内膜,去除气味,与砂仁、田七一起放入锅中,加水适量,烧沸后文火煮约2小时。
功效:行气醒胃,祛瘀止痛,有效治疗气滞血瘀型痛经问题。
股骨头坏死怎么治疗
现代人的病痛太多了,有些根本就不知道怎么办才好,所以许多的人,在医院里检查出得了股骨头坏死了,即使是早期的,也不知道应该 怎么办,全部都手足无措的,而且这个病一直是一大治疗的难题,这更让病患们失去了治疗的信心了,所以,我在这里跟大家说一下,针对各个不同时期的股骨头坏死,治疗的方法也不一样的。那么具体的股骨头坏死怎么治疗呢?
1疼痛较严重者可口服药物以缓解疼痛。行股骨头钻孔减压术,如果内收肌痉挛可行内收肌松解术。
2使用中医治疗气滞血瘀型股骨头坏死,给予行气活血的中药。局部可给予活血通络、行气、止痛的药膏或膏药外敷。可行推拿、针灸治疗以改善髋关节功能,缓解疼痛。
3根据症型不同,给予不同中药。局部仍可以外敷活血、通络、强筋、健骨的药膏和膏药。中医推拿、针灸治疗,改善髋关节功能,缓解痉挛肌肉,减轻疼痛。
注意事项:患者在股骨头坏死护理锻炼过程中,要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进行锻炼;出现动作幅度过大、运动过度等情况,不但达不到锻炼效果,反之还会适得其反。
腰椎间盘突出喝什么汤 腰椎间盘突出的类型
按照中医辨证,可将腰椎间盘突出分为4种类型:
1.风寒湿滞型:症见腰腿冷、沉、重、痛,转侧不利,静卧痛不减,受寒及阴雨天加重,舌质淡、苔白腻,脉沉紧或濡缓。
2.气滞血瘀型:腰腿痛如刺,届有定处,日轻夜重,腰部板硬,俯仰旋转受阻,痛处拒按,舌质紫暗,脉弦紧或涩。
3.湿热痰滞型:腰部疼痛、腿软无力、痛处伴有热感,活动后痛减,恶热口渴,小便短赤,苔黄腻,脉濡数。
4.肝肾亏虚型:腰酸痛,下肢乏力,劳累尤甚,卧则痛减,伴见手足心热,盗汗,舌红少苔,脉弦细无力。
腰椎间盘突出可以刮痧吗 腰椎间盘突出辩证分型
根据中医学的辩证论治体系,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人分寒湿型,湿热型,气滞血瘀型,肾虚型等。根据不同的分型,以进行选择应用。
寒湿型:症见腰腿冷,沉,重,痛,转侧不利,静卧痛不减,受寒及阴雨天加重,舌质淡,苔白腻,脉沉紧或濡缓。
湿热型:腰部疼痛,腿软物理,痛处伴随热感,活动后痛减,恶热口渴,小便短赤,苔黄腻,脉濡数。
气滞血瘀:腰腿痛如刺,痛有定处,日轻也夜重,腰部板硬,俯仰旋转手阻,痛处拒按,舌质紫黯,脉弦紧或涩。
肾虚型:腰酸痛,下肢乏力,劳累尤甚,卧则痛减,伴见手足心热,盗汗,舌红少苔,脉弦细无力。
中药如何治疗气滞血瘀型腰痛
气滞血瘀型腰痛的主要症状是腰痛难忍并向下肢放射,痛有定处且按压时加重。舌紫暗,脉涩或弦数。治则当活血化瘀,行气止痛,可选用身痛逐瘀汤加味:当归尾 15克,制乳香9克,制没药9克,五灵脂9克,川芎9克,桃仁9克,香附9克,牛膝9克,地龙9克,鸡血藤9克,羌活9克,红花6克,甘草6克。方中重用归尾、桃仁、红花等活血化瘀药,辅以活血理气的乳香、没药、香附及通络止痛的地龙、羌活等。如气滞症状明显,还可加枳壳、砂仁等药。
中医治疗女性痛经的食疗
一、气血虚弱痛经可试试黑豆大枣汤
配料:黑豆100g,大枣50g,红糖20克
做法:将黑豆、大枣加水适量,煮成粥状,加红糖调服,为1剂。每次月经来潮前3天开始服用,每日1剂,连服10剂为一疗程。
气血虚弱痛经症状:期小腹隐隐作痛,或小腹及阴部空坠,喜揉按,月经量少,色淡质薄,或神疲乏力,或面色不华,或纳少便溏,舌淡,脉细弱。
功效:益气养血,调经止痛,治疗气血虚弱痛经。
二、寒凝血瘀型痛经可试试当归羊肉煲
配料:当归6克、肉桂1.5克、陈皮3克、羊肉250克。
做法:将羊肉洗净,切块,与陈皮、当归同放入煲内焖煮至烂,放入肉桂10分钟,调味食用。
寒凝血瘀型痛经症状:经前或经期小腹冷痛拒按,得热则痛减,经血量少,色黯有块,畏寒肢冷,面色青白,舌黯,苔白,脉沉紧。
功效:温经散寒、活血养血、调经止痛,可治疗寒凝血瘀型痛经,因此当归羊肉煲尤其适合冬季食用。
三、气滞血瘀型痛经可试试砂仁猪肚汤
配料:砂仁10克、田七9克、猪肚100克。
做法:将猪肚用沸水洗净,刮去内膜,去除气味,与砂仁、田七一起放入锅中,加水适量,烧沸后文火煮约2小时。
气滞血瘀型痛经症状:月经期小腹胀痛,拒按,或伴胸胁乳房胀,或经量少,或经行不畅,经色紫黯有块,血块排出后痛减,经净疼痛消失,舌紫黯或有瘀点,脉弦或弦滑。
功效:行气醒胃,祛瘀止痛,有效治疗气滞血瘀型痛经问题。
四、湿热蕴结型痛经可试试茵陈山楂煎
配料:绵茵陈20克、山楂子10克、银花15克、红糖适量。
做法:洗净上药,同放入锅内,加水适量,水煎取汁,加入红糖溶化后,分次饮用。
湿热蕴结型痛经症状:经前或经期小腹灼痛拒按,痛连腰骶,或平时小腹痛,至经前疼痛加剧,经量多或经期长,经色紫红,质稠或有血块,平素带下量多,黄稠臭秽,或伴低热,小便黄赤,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或濡数。
功效:清利湿热,活血散瘀,治疗寒凝血瘀型痛经。
腰痛艾灸哪个部位图解 腰痛艾灸操作方法
1.可分别实施艾条温和灸,温针灸,艾炷直接灸或隔物灸。
2.风寒湿型和气滞血瘀型腰痛可在局部加拔火罐或刺血拔罐。
3.肾虚腰痛宜在命门,肾俞穴用隔附子灸法以温补肾阳。
老人腰骨痛煲什么汤
1、老人腰骨痛煲三七地黄瘦肉汤
三七12克打碎,与生地30克、大枣4个、瘦猪肉300克入沙锅,加适量水,大火煮沸后改小火煮1小时至瘦肉熟烂,放调盐适量。饮汤吃肉,隔日1剂。
功能活血化瘀,定痛。主治气滞血瘀型急性腰椎间盘突出症。
2、老人腰骨痛煲三七炖田鸡
肥田鸡2只(约200克)去皮、头、内脏,三七15克打碎,大枣4个去核,同入炖盅,加适量水,大火煮沸后改小火炖1—2小时。饮汤吃肉,1剂/日。
功能益气活血,消肿止痛。主治气虚血瘀,脾胃虚弱型腰椎间盘突出症。
3、老人腰骨痛煲三七猪脚筋汤
猪脚筋200克、精瘦肉50克体沸水,捞入沙锅,加三七15克(打碎)。大枣4个、水共煎沸后改小火煮1-2小时。饮汤吃肉,1剂/日。
功能活血定痛,强筋壮骨。主治气滞血瘀,肾气亏虚型腰椎间盘突出症。
哪些人不宜食用红花
红花有活血通径,散瘀止痛的功效,可以治疗气滞血瘀引起的痛经.如果你是属于气滞血瘀 型的痛经的话,你可以试一试,常用煎汤,每次3-10g.注意孕妇忌服.还有如果你是痛经的话,你可以采取别的 方法来治疗,像针灸 脐疗都是不错的方法,也是比较安全的方法.你可以咨询治疗.红花和藏红花都具有活血化瘀,调经止痛的作用,确实是治疗月经不调的好药,但它们是用于治疗因气滞血瘀,或内有瘀血引起的月经推迟,经血量少,行经腹痛等。两种红花在这方面的作用是相同的,只是用药量大小不同而已(红花用量较藏红花用量大,因藏红花活血化瘀力量较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