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甲状腺癌被称为“懒癌”

甲状腺癌被称为“懒癌”

好在甲状腺癌的致死率很低,90%是可以治愈的。但是由于甲状腺癌病程长、发展慢,症状轻或无,99%以上的患者不痛,难发现,因而被称为“懒癌”。

“懒癌”难发现,怎么办?专家指出,甲状腺对射线极为敏感,放射治疗用的放射线、自然界天然的放射源、高压电线的放射线,是目前已明确的甲状腺癌致病因素。因此,要少接触辐射大物品,并且每年至少1次体检。

许多人以为,抽血时查“甲状腺功能三项”就能检出甲状腺是否出问题,但其实只查“甲功三项”是不够的,还得加上甲状腺素抗体和甲状腺球蛋白这两项。

除了做检查,还可以自查,主要是“看”和“摸”。看:照镜子时,仔细观察脖子是否变粗。摸:将手指反扣在甲状腺部位,用拇指仔细触摸,咽一口口水,如果此时摸到上下活动的肿块,就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甲状腺癌为什么被称为懒癌

甲状腺癌由于病程长,发展慢,症状轻,难发现,被称为“懒癌”。“懒癌”恶性程度低,90%可以治愈,但近年来发病率却越来越高,专家提醒,预防甲状腺癌最好远离辐射,每年至少一次体检。

2012年我国卫生部统计报告显示,甲状腺癌上升至女性恶性肿瘤第3位。据统计显示,2012年深圳新发甲状腺癌为685例,2013年增加到1102例,增长了37.8%,成为上升最快的肿瘤。

好在甲状腺癌的致死率很低,90%是可以治愈的。但是由于甲状腺癌病程长、发展慢,症状轻或无,99%以上的患者不痛,难发现,因而被称为“懒癌”。

“懒癌”难发现,怎么办?专家指出,甲状腺对射线极为敏感,放射治疗用的放射线、自然界天然的放射源、高压电线的放射线,是目前已明确的甲状腺癌致病因素。因此,要少接触辐射大物品,并且每年至少1次体检。

许多人以为,抽血时查“甲状腺功能三项”就能检出甲状腺是否出问题,但其实只查“甲功三项”是不够的,还得加上甲状腺素抗体和甲状腺球蛋白这两项。

除了做检查,还可以自查,主要是“看”和“摸”。看:照镜子时,仔细观察脖子是否变粗。摸:将手指反扣在甲状腺部位,用拇指仔细触摸,咽一口口水,如果此时摸到上下活动的肿块,就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晚期甲状腺癌被称为懒癌

甲状腺癌上升至女性恶性肿瘤第3位。据统计显示,2012年深圳新发甲状腺癌为685例,2013年增加到1102例,增长了37.8%,成为上升最快的肿瘤。

好在甲状腺癌的致死率很低,90%是可以治愈的。但是由于甲状腺癌病程长、发展慢,症状轻或无,99%以上的患者不痛,难发现,因而被称为“懒癌”。

“懒癌”难发现,怎么办?专家指出,甲状腺对射线极为敏感,放射治疗用的放射线、自然界天然的放射源、高压电线的放射线,是目前已明确的甲状腺癌致病因素。因此,要少接触辐射大物品,并且每年至少1次体检。

许多人以为,抽血时查“甲状腺功能三项”就能检出甲状腺是否出问题,但其实只查“甲功三项”是不够的,还得加上甲状腺素抗体和甲状腺球蛋白这两项。

除了做检查,还可以自查,主要是“看”和“摸”。看:照镜子时,仔细观察脖子是否变粗。摸:将手指反扣在甲状腺部位,用拇指仔细触摸,咽一口口水,如果此时摸到上下活动的肿块,就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甲状腺癌症状 未分化甲状腺癌

未分化甲状腺癌恶性程度高,容易发生血行转移,且转移速度快,死亡率高。发病前有甲状腺肿或者甲状腺结节,肿块在突然在短期内迅速增大,短期内就可形成双侧弥漫性甲状腺巨大肿块,质地坚硬固定,广泛侵犯周围组织。常伴有疼痛、嘶哑或者吞咽障碍等。

甲状腺癌术后须终身服药

甲状腺癌是近二十多年发病率增长最快的实体恶性肿瘤,年均增长百分之六点二。目前,已是占女性恶性肿瘤第五位的常见肿瘤。到目前为止,甲状腺癌的病因不是十分明确,可能与饮食因素(高碘或缺碘饮食)、射线接触史、雌激素分泌增加、遗传因素,或其它由甲状腺良性疾病如结节性甲状腺肿、甲亢、甲状腺腺瘤,特别是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演变而来。

甲状腺癌一般分为乳头状癌、滤泡状癌、髓样癌和未分化癌。甲状腺乳头状癌和滤泡癌又被称为分化型甲状腺癌,占甲状腺癌的百分之九十左右。国外,对于分化型甲状腺癌都比较倾向于做双侧甲状腺全切除术,避免术后残留甲状腺复发和二次手术的风险,但在国内,医生更加谨小慎微,不愿冒太大风险,因为施行甲状腺全切除术会增加喉返神经和甲状旁腺损伤的风险。

但是,据国外资料,单纯手术治疗甲状腺癌复发率高达百分之三十二,因此要结合碘治疗降低复发率,出院后,患者还要每天口服甲状腺素。

有患者对于甲状腺素较为抵触,担心副作用等。然专家表示,甲状腺癌患者需要终身服用甲状腺素,期间药量会有调整,但不能停药。这主要是为了使剩余甲状腺组织不再发育增生,抑制甲状腺癌的复发或转移。同时,服用甲状腺素片是补充切除甲状腺功能所必须的。

有人担心终生服用甲状腺素有副作用,其实不必太过忧虑,因为甲状腺素只要剂量合适,副作用就很小,甚至几乎没有副作用,就可以让患者的甲状腺功能回复到正常水平。

海产品吃得太多很危险

海苔碘含量比海鱼高

海苔是许多年轻女性非常喜欢的零食,但是这个简单喜好,包含了甲状腺癌的两大诱发因素:碘和雌激素。

“甲状腺癌的高发群体是35岁左右的女性,因为甲状腺癌的发病因素主要有4个:辐射、碘的摄入、雌激素和家族遗传因素。”葛明华说。35岁左右的女性雌激素水平相对较高,特别是育龄女性,在怀孕前后,雌激素水平更高。如果不注意另外3个因素,就有可能诱发甲状腺癌。

男性的甲状腺在喉结下面,女性在锁骨上面。发病初期并没有特别的症状,大多数人是通过体检发现的。

和另外3个因素比起来,碘的摄入量其实是可以控制的。“现在许多人在说不要吃加碘盐,其实这是一种误解,碘摄入过多或过少,都会诱发甲状腺癌。”葛院长说。

根据多年问诊的情况,葛院长发现,我省甲状腺癌的患者主要集中在多碘以及少碘地区:如温州、宁波、台州是多碘地区,淳安、开化、衢州等是少碘地区。

每天到底该摄入多少碘?这没有一个固定标准,不过葛院长建议,海产品应适当摄入,特别是海苔、紫菜、海带等藻类食物,含碘量比海鱼还要高很多,喜欢吃零食的女性以及孩子要特别注意。

甲状腺癌是最不必恐惧的癌

谈癌色变,不过这个词用在甲状腺癌上就不灵了,因为甲状腺癌是愈后最好的恶性肿瘤。

甲状腺癌大致分作四类,最容易发作的是乳头状甲状腺癌和滤泡甲状腺癌,这两类占到所有甲状腺癌患者的80%。如果规范治疗,10年的生存率高达80%以上。

“得了甲状腺癌,规范正规的治疗是关键。很多人以为得了癌症就要化疗,其实甲状腺癌的治疗通过手术,效果就很好了。”葛院长说。

甲状腺癌在早期没有特别的症状,大都是在做B超时发现有结节。不是有结节就一定要动手术,尤其是小于1厘米无症状甲状腺结节,在人群中发生率非常高,多因头颈部其他疾病做影像学检查时被发现,也称为“偶发瘤”。这些结节通常为良性病变,一般无需手术。

甲状腺癌的发病原因是什么

甲状腺癌同多数恶性肿瘤是类似的,发病病因的目前并不明确,但是已经发现一些因素与甲状腺癌的发病是有关系的。

第一个是颈部的放射,甲状腺是一个内分泌的器官,对于放射是比较敏感的,所以射线照射可能会引起甲状腺癌细胞的癌性病变。

第二个是遗传,部分甲状腺癌有明显的遗传倾向,最典型的就是甲状腺髓样癌约百分之二十五的患者呈现家族聚集的特点,称为家族性的甲状腺髓样癌。

第三点是甲状腺癌发病率快速增加也是有一些原因的,有一些公认的原因是早期诊断这个方法的进步,使得大量的早期病变容易被发现。

第四个是碘的摄取目前已表明与甲状腺的一些良性疾病是相关的,但是它与甲状腺癌的关系到底是什么样子还需进一步的研究。

男性甲状腺结节的危害有哪些

1、甲状腺结节危害是非常严重的.甲状腺结节多数是良性,其中只有甲状腺癌是恶性疾病.但儿童期出现的结节50%为恶性,发病于青年男性的当个结节,也应警惕恶性的可能,如果新生结节或原有的结节在短期内迅速增大,应怀疑恶性病变.

2、甲状腺结节发病多见于青年男性,多数见于多发性结节,一般甲状腺结节可分为甲状腺结节单发结节和多发结节等.甲状腺上的结节可能是甲状腺癌,也可能是甲状腺瘤,结节性甲状腺肿等其他病因,在未明确其性质以前统称为甲状腺结节.

甲状腺结节和甲状腺瘤有何区别

甲状腺肿瘤可以分为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两类。临床上甲状腺肿瘤往往仅表现为甲状腺结节,因此常把甲状腺肿瘤与甲状腺结节相互混用。实际上结节仅是形态的描述,它包括肿瘤、囊肿、正常组织构成的团块以及其他疾病所引起的甲状腺肿块。临床上难以确定甲状腺结节的性质,即使病理活检,有时甲状腺腺瘤与结节性增生,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也不易明确辨认。因此。甲状腺肿瘤的发病率不易精确统计。

甲状腺结节依据病因可分为:结节性甲状腺肿、炎性结节、毒性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囊肿、甲状腺肿瘤等。临床上早期认识甲状腺结节的性质,特别是区分其为良性或是恶性病变,对治疗方案的选择、预后等具有重要的意义。

甲状腺上的结节可能是甲状腺癌,也可能是甲状腺瘤,结节性甲状腺肿等其他病因,在末明确其性质以前统称为甲状腺结节,其中只有甲腺癌是恶性疾病,因此,甲状腺上发现的结节末必都是恶性的。

甲状腺肿瘤是常见病,在不同地区其发病率有较大差别。一般甲状腺肿瘤流行地区的甲状腺肿瘤发病率较非流行区高。甲状腺肿瘤中,最多见的是甲状腺良性肿瘤。甲状腺癌并不常见,但近年来有逐年增高的趋势。手术证明单个结节者80%为良性肿瘤,20%为恶性肿瘤。

甲状腺肿瘤是一种“懒癌”

甲状腺癌女性高发

据2012年“中国肿瘤登记年报”显示,原本名不见经传的甲状腺癌几乎席卷全国。这是否说明它的发病率在呈上升趋势?

于文斌:根据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北京市肿瘤防治研究所)公布的数据显示,在最近两年里,甲状腺癌的发病率基本是以30%的速度在上升,增幅排名第一。但这并非是说甲状腺癌的诱发因素多了,而是跟体检的普及有很大关系。以前,甲状腺体检基本靠用手触摸来查,很难发现比较小的肿物。现在甲状腺超声检查的普及,迅速提升了甲状腺癌的检出率。

甲状腺癌在年轻人中多见,中位发病年龄为30多岁。国外的统计显示,20~30岁年龄段,排在甲状腺癌检出率的第一位。一般来说,45岁以上的甲状腺癌患者面临的风险比较大,需要紧急治疗。

甲状腺癌有没有明确的高危因素?

于文斌:甲状腺癌的高危因素有两个,第一是性别。数据显示,我国女性甲状腺癌的发病率排在肿瘤整体发病率的第四位,男性约为第十位;女性发病率是男性的4~6倍,可能与雌激素有关。第二是放射线。有研究表明,如果儿童期曾做过放射性治疗,之后又出现了甲状腺结节,就一定要高度重视,定期随访,防止恶变。但需要注意的是,电视、手机、电脑等物品的辐射量相对较低,大家不必过于担忧。

我们知道,碘跟甲状腺的健康息息相关,常吃碘含量高的海产品,会不会诱发甲状腺肿瘤呢?

于文斌:目前为止,含碘丰富的食物跟甲状腺癌到底有什么关系,医学界还没有定论,也没有确切的研究支持。从流行病学角度来讲,食物中碘的含量也实在太少了,完全达不到能诱发肿瘤的剂量。

甲状腺癌为什么被称为懒癌

2012年我国卫生部统计报告显示,甲状腺癌上升至女性恶性肿瘤第3位。据统计显示,2012年深圳新发甲状腺癌为685例,2013年增加到1102例,增长了37.8%,成为上升最快的肿瘤。

好在甲状腺癌的致死率很低,90%是可以治愈的。但是由于甲状腺癌病程长、发展慢,症状轻或无,99%以上的患者不痛,难发现,因而被称为“懒癌”。

“懒癌”难发现,怎么办?专家指出,甲状腺对射线极为敏感,放射治疗用的放射线、自然界天然的放射源、高压电线的放射线,是目前已明确的甲状腺癌致病因素。因此,要少接触辐射大物品,并且每年至少1次体检。

许多人以为,抽血时查“甲状腺功能三项”就能检出甲状腺是否出问题,但其实只查“甲功三项”是不够的,还得加上甲状腺素抗体和甲状腺球蛋白这两项。

除了做检查,还可以自查,主要是“看”和“摸”。看:照镜子时,仔细观察脖子是否变粗。摸:将手指反扣在甲状腺部位,用拇指仔细触摸,咽一口口水,如果此时摸到上下活动的肿块,就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关于”懒癌“的三种说法

可以概括为以下三种:

如果一个人太懒了,别人就会戏称他是得了“懒癌”,懒得没救就是“懒癌”晚期。这当然是比愉,懒过头了就像是得了癌症没得救。

真别说,医学上还真有“懒癌”之说,也就是所谓的“惰性”肿瘤,即发展很慢的肿瘤,比如甲状腺乳头状癌、低度恶性的淋巴瘤等,它们发展很慢,即便不治疗,也能生存很多年。这说的是某种“癌症”的行为很“懒”。

久坐懒动,会增加得癌症的机率,癌症在某种程度上是懒出来的。

生命在于运动,这个道理似乎人人知道,却不是人人能做到。久坐不动、懒得运动越来越成为现代都市人的通病。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目前全球每年因缺乏运动锻炼带来的相关死亡人数高达320万。虽然还没有充足确切的证据支持运动可以有效防癌,但缺乏运动、久坐显然会增加得癌症的风险。不运动或极少运动的人,容易在体内积聚多余的脂肪,带来肥胖,而肥胖会增加诸如乳腺癌、子宫内膜癌、卵巢癌、结肠癌等的发病风险;缺乏运动和久坐会带来免疫力的削弱,而机体免疫力是防癌抗癌最重要的机制,人体的免疫力降低,患各种癌症的风险均会增加。德国专家指出,人体免疫细胞的数量随活动量的增加而增加,久坐的人体免疫细胞减少,就会大大增加患癌的几率。日本医学家也发现,胃癌患者大多平时吃得太饱且久坐不动。美国研究表明,久坐的人比常运动的人患结肠癌的可能性高40%—50%,男性还易罹患前列腺癌。

快节奏的现代生活让人喘不过气来,没时间没精力也没精神没兴趣运动,运动越来越成为一种奢侈品。身体健康的时候不懂得珍惜健康,等得病了才发现健康的可贵,才想到要运动。当然,由于工作的关系,想抽出大把时间运动确实很难,但至少做到不久坐。一坐一上午甚至一整天,所谓白领生活,有的人不但久坐,还有其他不良生活方式,比如熬夜、吃垃圾食品等,长期泡在这样的生活方式中,得癌一点都不奇怪,不得癌只是幸运而已。

甲状腺弥漫性病变

简介临床上甲状腺弥漫性病变的常见病种多为结节性甲状腺肿 (下称结甲)、甲状腺癌 (下称甲癌) 、桥本甲状腺炎 (下称桥本病)、Graves病等。由于各病种治疗方案不同,故有必要对此 类疾病进行治疗前定性诊断。笔者搜集50例上述病种的甲状腺CT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重点 讨论各病种的CT诊断及鉴别诊断 。

CT诊断

目的分析甲状腺弥漫性病变的CT 影像表现,以期得出各种弥漫性甲状腺病变的CT鉴别诊断要点。材料与方法回顾分析50例甲状腺弥漫性疾病的CT资料 ,50例均作平扫,45例加作增强。采用薄层靶扫描多窗位、多窗宽观察。结果(1)12例桥本病,10例Graves病甲状腺双叶呈弥 漫对称性或基本对称性肿大,密度均匀减低,无腺内更低密度结节。4例桥本病有腺内高密 度结节; (2)结节性甲状腺肿双叶甲状腺肿大、腺内多发更低密度结节,大小及分布较甲状 腺癌 均匀; (3)甲状腺癌腺体边缘连线中断、腺外结构破坏、囊变区壁结节血管样强化 及颈淋巴结肿大 。结论同病种甲状腺弥漫性病变的CT表现存在许多共同 之处,而不同病种间亦存在着不同的CT特点,掌握各病种CT特点,有助于诊断与鉴别诊断。 CT扫描及图像处理技术的灵活运用,对甲状腺弥漫性病变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

临床上甲状腺弥漫性病变的常见病种多为结节性甲状腺肿(下称结甲)、甲状腺癌(下称甲癌) 、桥本甲状腺炎(下称桥本病)、Graves病等。由于各病种治疗方案不同,故有必要对此 类疾病进行治疗前定性诊断。笔者搜集50例上述病种的甲状腺CT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重点 讨论各病种的CT诊断及鉴别诊断。

甲状腺结节跟甲状腺瘤

甲状腺上的结节可能是甲状腺癌,也可能是甲状腺瘤,结节性甲状腺肿等其他病因,在末明确其性质以前统称为甲状腺结节,其中只有甲腺癌是恶性疾病,因此,甲状腺上发现的结节末必都是恶性的。

甲状腺肿瘤可以分为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两类。临床上甲状腺肿瘤往往仅表现为甲状腺结节,因此常把甲状腺肿瘤与甲状腺结节相互混用。实际上结节仅是形态的描述,它包括肿瘤、囊肿、正常组织构成的团块以及其他疾病所引起的甲状腺肿块。临床上难以确定甲状腺结节的性质,即使病理活检,有时甲状腺腺瘤与结节性增生,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也不易明确辨认。因此。甲状腺肿瘤的发病率不易精确统计。

相关推荐

甲状腺癌患者的临床症状表现

甲状腺癌早期临床表现不明显,患者或家人与医生偶然发现颈部甲状腺有质硬而高低不平的肿块,多无自觉症状,颈部肿块往往为非对称性硬块,甲状腺结节肿块可逐渐增大,随吞咽上下活动,并可侵犯气管而固定,肿块易较早产生压迫症状,如伴有声音嘶哑,呼吸不畅,吞咽困难,或局部压痛等压迫症状,颈静脉受压时,可出现患侧静脉怒张与面部水肿等体征,为甲状腺癌的特征之一,如肺转移与骨转移等,甚至发生病理性骨折,而以颈,应仔细检查甲状腺,晚期则多甲减。 甲状腺乳头状癌肿块一般较小,发展变化较慢,但早期就可有转移,往往首先发现的病变就可能

甲状腺癌的早期症状及表现

甲状腺乳头状癌肿块一般较小,发展变化较慢,但早期就可有转移,往往首先发现的病变就可能是转移灶,40岁以前良性肿块比较多见,可能20~30年没有进展,晚期50~60岁以上病人则进展较快。 甲状腺乳头状癌属低度恶性的肿瘤,是甲状腺癌中最常见的病理类型,占成年人甲状腺癌的60%~70%和儿童甲状腺癌的70%,尤以儿童患者为多见,约2/3的甲状腺乳头状癌的病例实际上是混合性肿瘤,在其病灶中可发现不同比例的滤泡状癌的组分,这些病人的自然病程与乳头状癌相似,目前的分类标准将这部分患者归入乳头状癌中。 (1)发病特点:

甲状腺损伤是什么引起

1、甲状腺损伤是什么引起 原因就是遗传因素。遗传因素是可致甲状腺癌的因素之一,约有5~10%甲状腺髓样癌有明显的家族史,而且往往合并有嗜铬细胞瘤等,因此推测这类癌的发生可能与染色体遗传因素有关。 放射性损伤,放射性损伤也是导致甲状腺癌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用X线照射实验鼠的甲状腺,能促使动物发生甲状腺癌。实验证明,放射线一方面引起甲状腺细胞的异常分裂,导致癌变;另一方面使甲状腺破坏而不能产生内分泌素,由此促发甲状腺细胞癌变。 碘和TSH刺激。摄碘过量或缺碘均可使甲状腺的结构和功能发生改变。相反,高碘饮食也易

哪些疾病会引起甲状腺肿大

任何疾病的出现都不是空穴来风,都有它一定的原因,目前甲状腺肿大的发病率越来越高了,甲状腺肿大是临床常见的体征,可能是生理性也可能是病理性的。病理性的甲状腺肿大往往是其他疾病的继发表现,引起甲状腺肿大的疾病有如下几种: 1.甲状腺功能亢进: 肿大的甲状腺质地柔软,触诊时可有震颤,可能听到“嗡鸣”样血管杂音,是血管增多、增粗、血流增速的结果。 2.单纯性甲状腺肿: 单纯性甲状腺肿是由于多种原因引起的非炎症性或非肿瘤性甲状腺肿大,不伴有临床甲状腺功能异常,腺体肿大很突出,可为弥漫性,也可为结节性。呈地方性分布者

甲状腺癌的早期症状 髓样甲状腺癌

颈部肿物发展缓慢,病程时间长,恶性程度中度。肿块质地较硬,可有轻度的压痛。可伴有顽固性腹泻,有转移者腹泻多呈水样,便前有腹痛和急迫感,多在饭后和夜晚加重。

得了甲状腺癌容易与哪些疾病相混淆

1.结节性甲状腺肿 一般有缺碘的基础,中年妇女多见,病史较长,病变常累及双侧甲状腺,呈多发结节,结节大小不一,平滑,质软,结节一般无压迫症状,部分结节发生囊性变,腺体可对称性缩小,甲状腺肿块迅速增大并使周围组织浸润,肿块坚实,活动性差,继而颈深淋巴结,锁骨上淋巴结转移。 2.甲状腺炎 各种类型的甲状腺炎都可能误诊为甲状腺癌,如甲状腺不对称性增大,结节状,与周围组织粘连和固定,但光镜下的表现不同。 (1)亚急性甲状腺炎:常继发于上呼吸道感染,甲状腺滤泡的破坏,释放出胶体,有体温升高,甲状腺肿大,一侧甲状腺变

为什么会有甲状腺癌

1.癌基因:多种核原癌基因,在甲状腺滤泡细胞中表达,对细胞生长、分化起重要作用。正常基因过度表达,变更基因表达,以及抑制基因丧失,癌基因扩增,均可促使细胞恶变发生恶性肿瘤。 2.生长因子:例如促甲状腺激素、类胰岛素生长因子、转化生长因子等影响。甲状腺乳头状癌细胞中分离出ptc癌基因。 3.电离辐射:X 线较碘131更具致癌作用,致癌机理是放射线诱导细胞突变促进生长,在亚致死量下可杀灭部分细胞减少TH分泌,反馈到垂体促甲状腺细胞增加TSH产生,促进具有潜在恶性细胞增殖、癌变。放射线是致甲状腺癌的因素,己经广

甲状腺癌症状

甲状腺最明显的症状就是脖子会变得非常的粗,这严重影响个人的外在形象和身心健康,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清楚甲状腺癌,我们可以好好看看以下的相关介绍,那么,甲状腺癌的临床症状有哪些呢? 甲状腺癌的临床症状有哪些? 一、一般表现 甲状腺结节明显增大,质较硬,吞咽时上下活动度小。可有声音嘶哑、呼吸困难、吞咽困难、霍纳氏综合征等压迫症状。晚期波及耳、枕、肩部,出现疼痛等。主要转移途径为扁骨如颅骨、椎骨、胸骨、骨盆骨等。经淋巴转移至颈区淋巴结往往为首发症状。 二、特点 1、乳头状癌:40岁以下女性多见。肿瘤多为单发,病变

甲状腺结节危害有哪些

甲状腺结节的危害性都有哪些呢?这种疾病一般是发生在中年女性身上,结节一般是分为多发性结节和单个的结节。 但是大家要知道甲状腺结节有可能是甲状腺瘤,也有可能是甲状腺癌等,一般在没有确定是什么性质的结节的时候,统称为结节。 甲状腺结节的危害性都有哪些呢?甲状腺结节对身体的危害是很严重的。一般大部分的甲状腺结节是良性的,只有甲状腺癌是恶性的。 但是在儿童时期出现的结节一般是恶性的,这种疾病一般发生在青年男性单个结节中,如果新生的结节或是在原有的结节,迅速的增长,这时候就要考虑结节是恶性的。 甲状腺结节在临床上一

左侧甲状腺囊性结节的治疗

左侧甲状腺囊性结节是一种常见的甲状腺疾病,很多甲状腺疾病可表现为结节,如可由甲状腺退行性变、炎症、自身免疫以及新生物等多种病变所致。左侧甲状腺囊性结节在各个年龄段的男女人群中均可见到,但在中年女性中较多。 左侧甲状腺囊性结节可以单发,也可以多发,多发的结节比单发的发病率高,而单发结节与多发结节相比甲状腺癌的发生率较高。左侧甲状腺囊性结节分为良性及恶性两大类,良性者与绝大多数,恶性者不足1%。依据结节的病因可分为:结节性甲状腺肿、炎性结节、毒性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囊肿、甲状腺肿瘤等。临床上早期认识左侧甲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