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腮腺炎如何检查
得了腮腺炎如何检查
1.化脓性腮腺炎
根据临床表现及体征(腮腺局部红肿热痛,挤压腮腺时腮腺口有脓液流出,发病通常单侧)。血常规白细胞总数增加,中性粒细胞比例明显上升,核左移,临床诊断不难。取腮腺导管流出的脓液进行细菌培养可以明确诊断。
2.流行性腮腺炎
根据流行情况及患者接触史,发热、以耳垂为中心的腮腺肿大,局部皮肤发热、紧张发亮但皮肤不红,通常可累及对侧腮腺,张口咀嚼及进食酸性饮食时疼痛加剧,可累及其他涎液腺、胰腺、睾丸或中枢神经系统等器官。查血常规白细胞数正常及减低(伴睾丸炎者白细胞计数可增高),血尿淀粉酶增高,可作出临床诊断。特异性腮腺炎病毒抗体IGM阳性(1个月内未注射疫苗),恢复期与急性期腮腺炎病毒抗体IGG≥4倍以上增高(含抗体阳转)可以确诊诊断。
需与其他自身免疫性腮腺炎、慢性非特异性腮腺炎、症状性腮腺炎、过敏性腮腺炎等相鉴别,一般伴有相应的临床表现,多为双侧,一般不伴急性感染症状,局部也无明显疼痛和压痛。
看了上面的介绍,大家应该了解腮腺炎这种疾病的检查方法了吧。大家一定要注意,只有在患病之后进行了系统的检查,大家才能更好的了解患病情况,这样的话,可以帮助大家彻底的治愈腮腺炎这种疾病,大家也不用给自己太大的压力,以免影响了疾病的治疗。
腮腺炎的防治方法是什么呢
1、加强疫情报告。
2、注射流行性腮腺炎减毒活疫苗,口服板蓝根冲剂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3、一旦小儿得了腮腺炎,应隔离至腮腺肿胀完全消退后才可入托或上学。由于腮腺炎易在人群集聚的学校、托幼机构中流行,因此应加强晨检工作,发现有发热、腮腺肿大的及时居家隔离,到正规医院治疗。
4、隔离患儿直至腮肿消退为止,易感者在流行期间,可用板蓝根30克,水煎服,连续3天。还可对易感者采用腮腺炎病毒减毒活疫苗作喷喉或气雾进行主动免疫。
5、每天开窗通风半小时以上,室内人口密集处可用食用醋熏蒸。
6、少吃一些辛、辣、煎炒的食品。
7、患儿的鼻咽分泌物和毛巾,食物要消毒煮沸。
8、预防流行性腮腺炎最有效的办法是::接种腮腺炎疫苗。腮腺炎疫苗属第二类疫苗,由儿童监护人自愿自费接种。
看了小编的介绍,相信你对腮腺炎的防治方法有了比较深的了解,如果当出现有人得腮腺炎的话,最好让自己的孩子抓紧时间预防一下,可以喝一些板蓝根,少吃一些油腻辛辣的东西,最好多吃些清淡的,要远离腮腺炎患者。
腮腺炎传染吗
腮腺炎是会传染的。腮腺炎的传染主要是通过呼吸道传播的,四季都可流行,以晚冬、早春多见。腮腺炎的潜伏期一般较长,患者腮腺炎前期多数会出现高烧现象,这时,便是腮腺炎的传染期,待体温正常后就不会传染了。若被传染得腮腺炎,切不可延误治疗,腮腺炎的不及时治疗会引起睾丸炎、卵巢炎等升值期并发症或者神经系统并发症等疾病,严重危害着患儿的健康成长。
腮腺是涎液腺中最大的腺体,位于两侧面颊近耳垂处,腮腺肿大以耳垂为中心,可以一侧或两侧。病因为感染性、免疫性、阻塞性及原因未明性炎症肿大等。最常见为感染引起的腮腺炎,多见于细菌性和病毒性。细菌性腮腺炎主要表现为发热、腮腺局部红、肿、热、痛,白细胞计数增多,病变进入化脓期,挤压腮腺可见脓液自导管口流出。
病毒性腮腺炎,最常见为流行性腮腺炎,还可见其他病毒感染引起的腮腺炎。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病毒感染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其特征为腮腺的非化脓性肿胀并可侵犯各种腺组织或神经系统及肝、肾、心、关节等几乎所有器官,常可引起脑膜脑炎、睾丸炎、卵巢炎、胰腺炎等并发症,病后可获持久免疫力。
流行性腮腺炎的治疗方法有那些
一般治疗
急性化脓性腮腺炎早期以药物治疗为主;同时采用刺激分泌的方法以保持唾液分泌畅通。如果病程超过一周,进入化脓期,则应进行切开排脓手术。
病毒性腮腺炎没有特效疗法,可以使用前述中药治疗,如果有并发细菌感染的可以使用抗菌素。由于腮腺炎会引起身体发热,在发烧39度以上的时候,可以选用吲哚美辛栓,根据自己的病情的严重情况而视,每次1个或者半个。或选用赛普达,一次一袋即可。
偏方治疗
用鲜而多汁的仙人掌一块,去掉皮刺,捣烂如泥,可鸡蛋清调匀,敷患处。每日换一次,连用2-3天即可治愈。这是在农村普遍采用的治疗腮腺炎的方法,效果好。仙人掌味淡性寒,可以起到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作用。(我小时候得腮腺炎就是用的这个,效果很不错)
以上的治疗流行性腮腺炎的方法都是一些权威专家总结出来的非常不错的方法,这种疾病在夏天的发病率非常高,夏天气温比较高,非常助长细菌的滋生蔓延,所以我们一定要做好相应的预防工作,尽量少出一些公共场合。
腮腺炎检查
腮腺炎检查
腮腺炎在实验室检查一般包括外周血象、血清和尿淀粉酶测定、血清学检查、病毒分离、尿液检查等。
1、外周血象:白细胞计数大多正常或稍增加,淋巴细胞相对增多。有并发症时白细胞计数可增高,偶有类白血病反应。
2、血清和尿淀粉酶测定:90%患者的血清淀粉酶有轻至中度增高,尿中淀粉酶也增高,有助诊断。淀粉酶增高程度往往与腮腺肿胀程度成正比,但其增高也可能与胰腺和小肠浆液造酶腺病变有关。
3、血清学检查
(1)中和抗体试验:低滴度如1∶2即提示现症感染。近年来应用凝胶溶血试验,与中和试验基本一致,而比中和抗体的检测简便迅速,但方法上还需进一步改进。
(2)补体结合试验:对可疑病例有辅助诊断价值,双份血清(病程早期及第2—3周)效价有4倍以上的增高,或一次血清效价达1∶64者有诊断意义。如条件许可,宜同时测定S抗体和V抗体。S抗体增高表明新近感染,V抗体增高而S抗体不增高时仅表示以往曾受过感染。
腮腺炎之前的症状有哪些
1、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儿童和青少年中常见,小儿患腮腺炎后,可获得终生免疫。
2、腮腺炎的症状:
被腮腺炎病毒感染后,有2-3周的潜伏期。大多数患病幼儿,以耳下肿大和疼痛为最早表现,患病1~2天后可有腮腺肿大。表面皮肤发紧、发亮、不红、发热、疼痛明显。张口或吃酸东西时加重,2~3天后症状突出,体温可达39~40℃,在上颌第二臼齿旁颊部粘膜上,可看到肿大的腮腺管口,有分泌物排出,约7~14天痊愈。
饮食:不吃有刺激性的食物,吃易咀嚼和易消化的流质和半流质,以减轻孩子吞咽的困难。要多喝开水,以利于身体内毒素的排出。
消毒:患儿所有饮食用具要与其他人分开,并进行定时煮沸消毒。衣服、被褥等物品,在生病期间可拿到室外曝晒,脸盆、毛巾、手绢等物,每天需用开水烫1~2次。
本文内容就详细介绍了腮腺炎之前的症状有哪些?对于很多刚刚得腮腺炎的患者,一定要尽快的治疗,因为腮腺炎治疗得越早,相对来说效果要好,不但要通过药物治疗,同时也要通过饮食,多休息,通过这些方面的配合治疗,相对来说治疗的效果会更好。
腮腺炎的危害
腮腺炎病毒对中枢神经系统有较强的亲和力,孩子受到腮腺炎病毒感染后,约有1/3会出现脑部受侵害的症状,主要表现为头痛、发烧、恶心、呕吐、颈项强直、嗜睡等。有少数孩子可出现惊厥、昏迷、偏瘫、说话不清、舞蹈样动作。如果病毒侵犯脊髓还可出现四肢瘫痪、肢体感觉消失。病变发生在脑神经还可引起眩晕、耳鸣、口眼歪斜、视物不清等症状。如果化验脑脊液,大约有2/3会出现异常。脑炎绝大多数能在1O天左右痊愈,个别孩子会发生脑积水甚至死亡。
睾丸炎和脑炎一样,有时可发生在腮腺肿大之前、之中和之后。双侧同时肿大者,可能会引起不育。青春期女孩得腮腺炎后可并发卵巢炎,主要表现是腰背痛、月经失调等。症状轻微时不易觉察,不影响受孕。
腮腺炎病毒可以直接损害肾小球和肾小管,发病多在腮腺肿大消退时出现,只有少数孩子与腮腺肿大同时发生。主要症状是腰痛、小便量减少,有时出现血尿,常有眼皮和下肢水肿。此时测血压,可有血压升高。病程一般需20天左右才能痊愈。
腮腺炎检查方法有哪些
1.内镜检查
内镜下溃疡可分为三个病期:
①活动期:溃疡基底部蒙有白色或黄白色厚苔,周围黏膜充血、水肿(A1),或周边黏膜充血、水肿开始消退,四周出现再生上皮所形成的红晕(A2)。
②愈合期:溃疡缩小变浅,苔变薄,四周再生上皮所形成的红晕向溃疡围拢,黏膜皱襞向溃疡集中(H1),或溃疡面几乎为再生上皮所覆盖,黏膜皱襞更加向溃疡集中(H2)。
③瘢痕期:溃疡基底部白苔消失,呈现红色瘢痕(S1),最后转变为白色瘢痕(S2)。
2.X线钡餐检查
(1)龛影为消化性溃疡的直接征象。切线位,龛影凸出于腮腺内壁轮廓之处,呈乳头状或半圆形;正位,龛影为圆形或椭圆形,其边缘光滑整齐。
(2)龛影周围黏膜纹切线位,龛影与腮腺交界处显示1~2mm的透明细线影,见于龛影的上缘或下缘,或龛影的整个边缘。
腮腺部有了不适,希望大家不要忽视了,因为很容易导致腮腺炎的发生。一旦怀疑自己患了腮腺炎,那么就要做以上的检查,这样诊断完病情在用药,会取得良好的效果。如果不加以判断就用药,很容易造成误诊,延误病情。
成人腮腺炎检查
1、血象:白细胞计数正常或稍低,后期淋巴细胞相对增多。有并发症时白细胞计数可增高。
2、血清和尿淀粉酶测定:90%患者的血清淀粉酶有轻度和中度增高,有助诊断。淀粉酶增高程度往往与腮腺肿胀程度成正比。
3、血清学检查。
a、中和抗体试验:低滴度如1:2提示特异免疫反应。中和抗体特异性强,但不作常规应用。
b、补体结合与血凝抑制试验:早期及恢复期双份血清测定补体结合及血凝抑制抗体,有显着增长者可确诊(效价4倍以上)。国外采用酶联免疫吸咐法及间接荧光免疫检测IgM抗体,可作早期诊断。
c、病毒分离:早期患者可在唾液、尿、血、脑脊液中分离到病毒。
d、尿 肾脏受累时可出现尿蛋白、红白细胞等,甚至类似肾炎尿的改变。
怎么防治儿童腮腺炎
每年的3月到6月之间都是腮腺炎的高发季节。很多人在小时候,或听说或得过腮腺炎这样一种疾病,其实不光是孩子,如果不注意,一些成人也有可能会感染到这种病,所以大家有必要了解一下怎么预防腮腺炎的发生。
腮腺炎症状是以耳垂为中心,面下部一个弥漫性肿胀,病情重的话会并发性高烧,像合并脑炎、胰腺炎,男孩子会有合并的睾丸炎,这是属于较重的并发症。
12岁以后发病较少,但是是随着年龄的增长症状是在加重,特别是15以后,得腮腺炎以后症状比3三到12岁要重得多,而且并发症也多。
不过腮腺炎每个人一生只得一次,腮腺炎并不可怕,最有效的预防方式就是注射疫苗,平时尽量少接触患者,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和健身习惯,一旦感染,应及时去医院就诊。
腮腺炎属于一种呼吸道传染病,通过呼吸说话飞沫都可以传播,一般发病年龄在3到12岁之间,通常潜伏期在一到两个礼拜,由于潜伏期内不易发觉,所以传染的几率较大,尤其是很少感染腮腺炎的大人来说,更应该注意防护。
腮腺炎患儿不要吃酸的食物
患腮腺炎期间不要吃酸的食物。因为腮腺管开口是在口腔内,如果在这时吃酸性食物,会进一步刺激腮腺,导致疼痛加剧。
腮腺炎的主要患病人群是以6~14岁的 儿 童为主。作为一种上呼吸道感染病,腮腺炎的传染途径主要通过直接接触、唾液飞沫来传染。
患病小孩玩过的玩具,如果被另一个小孩触碰,或者两人近距离说话时,都可能造成传染。因此,腮腺炎在小孩子聚堆的学校、幼儿园较为多见。一旦感染腮腺炎,就要马上隔离。
20%腮腺炎患者腮帮不肿大
提到腮腺炎,多数人的第一反应就是肿胀的腮帮子。但是,如果以腮帮是否肿为症状标准的话,那么很有可能会遗漏真正病情。
浑身发热、酸痛,两腮肿大,这些都是腮腺炎的症状。刘春英认为,在腮腺炎的患者中,多数都会有浑身发热、酸痛的表现。但两腮肿大的患者,大概只占60% ~80%。超过20%的患者没有这类反应。因此,当孩子出现发热、 浑身酸痛 的症状时,家长就要提高警惕了,只要到医院的 儿科 门诊,给孩子查一个血常规和血胃 淀粉 酶即可确诊。
传染期10天左右
任何 一个病毒性传染疾病都有自己的 周期 ,腮腺炎的患病周期大概分为潜伏期、传染期、痊愈期三个部分。
刚感染病毒时,一般不会出现 腮腺肿大 。从感染病毒到腮腺出现肿大的前一天,这个阶段叫做潜伏期,这时一般不会传染;传染期大概有10天:从腮腺肿大的前一天(24小时前),到肿胀消退后的第三天结束,这个阶段的传染性是最强的。
因此,隔离一定要持续到肿胀彻底消退才能结束;痊愈期历时一周左右,指的是从接受 治疗 到病情痊愈,一般七天就能治愈。
目前为止,腮腺炎还没有特效药。临床上多数都采用对症治疗的方法,退烧、消炎治疗,加上局部 外 敷等方法,配合着营养饮食,一般一周左右就能痊愈。
患病的孩子在传染期要加强隔离,暂时不去学校,另外公共场所也要少去,等隔离到肿胀彻底消退后再出门。
体弱的孩子可能合并患脑炎
虽然大多数腮腺炎一周就能痊愈,但体质较弱,平时容易生病 感冒 的孩子,也可能在得腮腺炎的同时,合并患有脑炎、 睾丸炎 、 心肌炎 。虽然这是极个别的患者才会出现,但是当孩子得腮腺炎时,家长也不要掉以轻心。
大多数患者都会有腮帮疼,这属于正常的患病表现。一旦孩子有心脏难受、头疼、睾丸疼等症状,那么家长要及时带到医院接受救治。否则一旦耽误治疗,可能会有脑炎、睾丸炎、心肌炎等后遗症。
严重的在智力、生育等方面都可能受到影响。
特别提醒
患腮腺炎期间别吃酸的
孩子患上腮腺炎以后,家长要特别注意孩子的饮食,应以清淡、易 消化 的食物为主,不要食用油腻、辛辣的食物。
另外,患腮腺炎期间不要吃酸的食物。
因为腮腺管开口是在口腔 内 ,如果在这时吃酸性食物,会进一步刺激腮腺,导致 疼痛 加剧。
另外,家长虽然感染腮腺炎的几率比较小,但也要注意加强防护。因为腮腺炎也是通过唾液飞沫传播的,家长与没有患病的小朋友平时要注意勤洗手、多通风,多喝水,少去人群聚集的公共场所,多参加户外活动,增强免疫力,就能做好腮腺炎的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