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早衰的高危因素
女人早衰的高危因素
1、心理因素。不良的情绪可使体内的免疫活性物质分泌减少,强烈的情绪波动或突然巨大的精神刺激可使中枢神经系统改变,导致月经失调,引起卵巢早衰。经常出差、环境的改变、情绪的紧张等也可以引起月经失调。
2、环境因素。橡胶制品、难燃物、杀虫剂、塑料制品、抗氧化剂代谢物4-乙烯、烟草等,会危害人类的生殖健康。
3、感染因素。幼女腮腺炎可合并卵巢炎,最终发展为卵巢早衰。
4、月经、婚育史。月经初潮年龄较早者绝经较早,初潮年龄较晚者绝经较晚。绝经时间与卵泡初始数目和卵泡衰竭率相关。为生育而反复取卵或使用促排卵药,也会导致卵巢早衰。
5、生活饮食习惯。23时之后入睡的女性,由于睡眠不足、睡眠质量不佳会影响免疫力,导致月经失调、卵巢早衰。长期节育和药物减肥会致使营养不良,缺乏蛋白质,这都会引起卵巢早衰。青春期是卵巢的发育时期,如经常穿紧身内衣会使卵巢发育受限,卵巢易受伤。
6、遗传史、既往手术史。染色体异常、有母亲或姐妹40岁前绝经、盆腔手术史为卵巢早衰的危险因素。
早产的高危因素
1.前次早产史和或晚期流产史者:有早产史的孕妇早产再发风险是没有早产史孕妇的孕妇6~8倍。
2.宫颈手术史及宫颈机能不全:宫颈锥切、LEEP术后、反复人工流产扩张宫颈、子宫畸形等病史者早产风险增加。孕妇有宫颈机能不全,或妊娠期14-28周,宫颈长度<30mm者,早产和晚期流产率增加。
3.多胎妊娠,一般双胎妊娠早产率为50%,三胎为75%。
4.生殖道炎症,如细菌性阴道病、滴虫性阴道炎、衣原体感染、淋病、梅毒等。
5.泌尿系统感染、无症状菌尿。
6.全身感染性疾病。
7.阴道出血。
8.羊水过多/过少者。
9.接受辅助生殖技术后妊娠者。
10.孕妇有合并症,如高血压病、糖尿病、甲状腺疾患、哮喘等。
11.有不良嗜好者如吸烟酗酒或吸毒者。
12.孕妇<18岁或>35岁。
13.体重指数<19,营养状况差,每周站立时间>40h/周。
14.反复出现规则宫缩,如宫缩≥4次/h。
15.妊娠22-34周,阴道后穹窿分泌物中胎儿纤维连接蛋白(fFN)阳性者。
16.其他因素:如未常规孕期保健、流动人口等。
乳腺癌的高危因素
◆ 遗传因素遗传性乳腺癌占全部乳腺癌病例的5%~7%。
◆ 家族史一级亲属中有乳腺癌家族史者发生乳腺癌总的相对危险度(RR)为1.7,而一级亲属中有乳腺癌患者的在绝经前发病的RR增加3倍,若为双侧发病则RR更高。
◆ 癌个人史曾患乳腺癌的患者后续发生第二原发性乳腺癌的危险增加。
◆ 乳腺增生病史普通的增生发生乳腺癌的机率并不高,病理学中中度的增生和硬化性腺病发生乳腺癌的机率仅轻微增加。非典型增生及小叶增生者发生乳腺癌的相对危险度为4.0~5.0。
◆ 月经和生育因素月经初潮年龄在12岁以前和绝经年龄迟于55岁者发生乳腺癌机率增加。30岁之前完整的妊娠对乳腺癌的发生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而生育晚或未生育的女性乳腺癌发生危险增加。
◆ 激素应用在更年期长期服用雌激素可能增加乳腺癌的危险性。
◆ 不良生活习惯肥胖和饮酒、高脂肪饮食的不良的生活习惯都可能增加乳腺癌的发病机率。
应重点关注的人群
(1)一级亲属如母亲、姐妹或女儿患过乳腺癌者。(2)月经初潮年龄在12岁以前和绝经年龄迟于55岁者。(3)初产年龄在30岁后、40岁以上未孕、独身、结婚迟和婚姻持续时间短的女性。(4)一侧患乳腺癌者,另一侧患乳腺癌的危险性增加。(5)经常接触放射性物质者。少年时期受到辐射者危险性较大,辐射诱发乳腺癌通常需要10~15年或更长的潜伏期。(6)患乳房良性疾病,如乳腺小叶增生的患者。(7)高脂肪饮食和肥胖,尤其是绝经后显著肥胖或伴有糖尿病者。(8)40~60岁的妇女。(9)有酗酒等不良饮食习惯者。
什么原因导致卵巢早衰 精神压力大
压力大、焦虑、心情抑郁是卵巢早衰的高危因素。有些女性,尤其都市白领,长期处于快节奏、高压力下,
中枢神经系统与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失调,导致促卵泡素、黄体生成素异常分泌,排卵功能障碍,闭经,进而导致卵巢功能减退,激素水平降低。
应对策略:要适时的摆脱压力、焦虑状态,给自己减压,释放坏情绪,保持心情舒畅。
让女人早衰的六大坏习惯
揪出女人早衰的“蛛丝马迹”
“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雕廊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这段诗词透露出女人对容颜老去、年华不再的一种悲哀与不甘。每个女人到了一定年龄都会有如此感概,希望自己永远玉貌朱颜,不愿提前走上早衰之路,但发生时却又无可奈何。
当镜中的脸蛋出现年龄段不该有的皱纹、斑点、下垂、眼袋等老化现象时,女人们会突然惊慌失措,甚至还会因此花容失色。除了肌肤早衰,女人早衰还体现在卵巢的早衰和心理的早衰上。卵巢是女性焕发青春活力的“功臣”,一般在45~50岁才开始出现衰退,但近年来却呈现低龄化趋势。心理早衰则让女人失去年轻人应有的活力,呈现出精神不振、思维迟钝、竞争意识退化等症状。
小心!这些坏习惯会引发早衰
女人早衰的进程并非一蹴而就,日常不健康的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对其内在身体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特别是下面要介绍的六种生活习惯,很多人都觉得是不值一提的小事。
孕前高危因素
1.年龄:小于18岁或大于35岁。年龄大于35岁的孕妇属于高龄产妇,怀上染色休不正常胎儿的几率较大,早产机会较多,容易发生妊娠期并发症。而且由于骨骼及生理因素,高龄孕妇顺产的机会也可能减低,新生儿遗传缺陷发生率明显较高。
2.身高:身高在145厘米以下,体重不足40公斤或超过85公斤,骨盆狭窄,容易发生难产。
3.身体素质:
●肥胖,肥胖的女性妊娠期并发症较多,如妊高症等。
●曾患过影响骨骼发育的疾病,如佝偻病、结核病等。
●生殖道畸形,容易出现骨盆狭窄、产道异常而影响产程的正常进展,导致如产程延长、胎儿窒息等不良情况发生。
●有遗传病家族史。
●营养状态比较差。
4.血型:女方血型是O型,而丈夫血型是非O型;或女方血型为Rh阴性而丈夫血型为Rh阳性者,则会出现母婴血型不合,导致新生儿溶血症。
5.患有内科疾病:如原发性高血压、先天性心脏病、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肾脏病、肝炎、贫血、内分泌疾病等。
6.有过异常孕产史:如流产次数过多;有过早产、过期妊娠、死胎及各种难产;分娩过巨大儿及低体重儿、先天性畸形儿;有手术产(产钳、部宫产)及有子痫前期症状或子痫病史者等。
7.多年不育经治疗受孕者。
乳腺癌高危因素
(1)年龄、月经、生育、哺乳、生活环境及经济地位 乳腺癌以中老年人为多。女性月经初潮期较早(12岁以前来月经),绝经 较晚(50—55岁以后绝经),第一胎生育年龄的35岁以后或从未生育,或生育不哺乳,都可能对乳腺癌的发生有影响。且城市比农村多,尤其是社会经济地位较优越的人群,乳腺癌的发病率 相对高一些。
(2)乳腺疾病及良性肿瘤 手术史 有些妇女因患某些乳腺疾病或良性肿瘤而做了乳腺小手术。手术必然切断一些乳腺导管,使远端导管不通畅。导管内分泌物积聚,长期刺激乳腺组织,就有可能导致癌变 。但不要因此而拒绝一些必须手术治疗的乳腺疾病,如囊性小叶增生 ,导管内乳头状瘤等若不手术切除将来有癌变的可能。手术还是必要的,但术后应经常随访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及时诊断和治疗。另外一侧患乳腺癌的病人,对侧患乳腺癌的机会增加,因此乳腺癌术后一定要注意对侧乳房是否出现肿块。
(3)乳腺的x线摄片 较小剂量的x线不会导致乳腺癌,但不数病人求治心切,短时间内在几个医院进行多次乳腺摄片,尤其年轻妇女,就增加了发生乳腺癌的危险因素。但患者完全不必担心x线摄片会引发乳腺癌。因为目前乳腺x线摄片放射剂量很小,不会致癌。
(4)家族的聚集性和遗传因素 直系亲属中有人患乳腺癌的女性成员生乳腺癌的危险性增高。有人认为这与遗传因素有关。因此,家族中有人生乳腺癌,其它成员应提高警惕。
(5)高脂肪饮食及肥胖妇女患乳腺癌的机会也较一般人多。
胆囊癌的高危因素
老年女性、大结石、腺瘤样息肉
原发性胆囊癌的病因目前尚不清楚。但胆囊炎、胆石症、细菌感染、胆汁酸代谢紊乱、胆囊黏膜增生等与胆囊癌发生相关,已成为人们的共识。另外,高脂饮食、吸烟、嗜酒也是胆囊癌发生的危险因素。胆囊癌男女发病之比为1∶2.7,平均发病年龄为65.2岁。早期常无特异性的症状,发现时多为晚期阶段,只有可外科切除者可获得较长的生存期。
根据国内统计,胆囊癌同时伴有胆囊结石患者占31.6%;胆囊癌的发生与结石的大小关系密切,结石直径<10mm者,胆囊癌的发生率为1.0%;结石直径为20~22mm者,胆囊癌的发生率为2.4%;结石直径>30mm者,胆囊癌的发生率为10%。
胆囊息肉分为胆固醇性息肉和腺瘤样息肉,腺瘤样息肉如果为单个、广基型息肉,直径>1cm,恶变的几率就会大大增加。国外有研究表明,胆囊的良性息肉与胆囊腺瘤和胆囊癌之间可能存在发病顺序的关系,通常不典型增生发展至癌需要3~10年。而胆固醇性息肉则不会癌变,所以遇到这类患者大可让他放宽心。
总之,临床上遇到60岁以上中老年女性,患有充满型胆结石或有超过1厘米的胆囊息肉或者是瓷性胆囊,需格外强调定期密切复查甚至进行胆囊预防性切除。如果患者接受结石或息肉手术,则需术中送快速病理检查,避免术后确诊为癌而行二次手术。
糖筛什么时候做
正常妊娠而无高危因素的一般在孕24~28周进行采血化验筛查,而高危因素人群首诊时就应接受筛查。高危因素包括:高龄,孕妇年龄超过30岁;孕前体重超过60千克;妊娠体重增长过多;有糖尿病家族史;有吸烟史;妊高症或有既往不良妊娠史等。高危因素孕妇如第一次筛查正常,应在孕32周复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