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蓟的形态

蓟的形态

整体

多年生草本,块根纺锤状或萝卜状,直径达7毫米。茎直立,30(100)-80(150)厘米,分枝或不分枝,全部茎枝有条棱,被稠密或稀疏的多细胞长节毛,接头状花序下部灰白色,被稠密绒毛及多细胞节毛。

基都有白色丝状毛。基部叶有柄,花时不凋落,倒披针形或倒卵状椭圆形,长15—30厘米,表面绿色,疏生长毛,背面脉上有长毛,边缘羽状分裂,裂片5—6对,长椭圆形,裂片边缘有刺;中部叶长椭圆形,基部无柄,抱茎,边缘羽状深裂,有刺,上部叶渐小。头状花序顶生,球形;总苞长3.5—2厘米,宽3—4厘米,外面有蛛丝状毛,总苞片多层,线状披针形。外层较内层的短,顶端渐尖,有短刺,最内层较长,无刺;花紫色或玫瑰色,花冠管纤细,裂片长短不一。瘦果长椭圆形,冠毛羽状,较花冠略短,暗灰色。花期6—8月。折断蓟的叶子会有白色的乳状液体流出。蓟具有惊人的修复能力,折断它的茎秆,在断面上会直接萌生新芽。

本种常易与飞廉Carduus crispus L.混淆,其主要区别点是:本种茎、枝上没有有刺的翼状附属物。

基生叶较大,全形卵形、长倒卵形、椭圆形或长椭圆形,长8-20厘米,宽2.5-8厘米,羽状深裂或几全裂,基部渐狭成短或长翼柄,柄翼边缘有针刺及刺齿;侧裂片6-12对,中部侧裂片较大,向下及向下的侧裂片渐小,全部侧裂片排列稀疏或紧密,卵状披针形、半椭圆形、斜三角形、长三角形或三角状披针形,宽狭变化极大,或宽达3厘米,或狭至0.5厘米,边缘有稀疏大小不等小锯齿,或锯齿较大而使整个叶片呈现较为明显的二回状分裂状态,齿顶针刺长可达6毫米,短可至2毫米,齿缘针刺小而密或几无针刺;顶裂片披针形或长三角形。自基部向上的叶渐小,与基生叶同形并等样分裂,但无柄,基部扩大半抱茎。全部茎叶两面同色,绿色,两面沿脉有稀疏的多细胞长或短节毛或几无毛。

头状花序直立,少有下垂的,少数生茎端而花序极短,不呈明显的花序式排列,少有头状花序单生茎端的。总苞钟状,直径3厘米。总苞片约6层,覆瓦状排列,向内层渐长,外层与中层卵状三角形至长三角形,长0.8-1.3厘米,宽3-3.5毫米,顶端长渐尖,有长1-2毫米的针刺;内层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长1.5-2厘米,宽2-3毫米,顶端渐尖呈软针刺状。全部苞片外面有微糙毛并沿中肋有粘腺。

瘦果压扁,偏斜楔状倒披针状,长4毫米,宽2.5毫米,顶端斜截形。小花红色或紫色,长2.1厘米,檐部长1.2厘米,不等5浅裂,细管部长9毫米。冠毛浅褐色,多层,基部联合成环,整体脱落;冠毛刚毛长羽毛状,长达2厘米,内层向顶端纺锤状扩大或渐细。花果期4-11月。

孕妇能吃蓟吗

大家都知道孕妇一旦生病那可是件头疼的事情,不能吃药又不能打针,而又所谓是药三分毒,蓟既然是种常见的药材,对孕妇来讲自然就不能食用了。如果到了非要打针吃药的情况下那也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才能进行。

又名大蓟、刺蓟、山萝卜。多年生草本,有多数肉质圆锥根。茎直立,高50—100厘米,有分蓟(摄于武汉植物园)枝,基都有白色丝状毛。基部叶有柄,花时不凋落,倒披针形或倒卵状椭圆形,长15—30厘米,表面绿色,疏生长毛,背面脉上有长毛,边缘羽状分裂,裂片5—6对,长椭圆形,裂片边缘有刺;中部叶长椭圆形,基部无柄,抱茎,边缘羽状深裂,有刺,上部叶渐小。头状花序顶生,球形;总苞长3.5—2厘米,宽3—4厘米,外面有蛛丝状毛,总苞片多层,线状披针形。外层较内层的短,顶端渐尖,有短刺,最内层较长,无刺;花紫色或玫瑰色,花冠管纤细,裂片长短不一。瘦果长椭圆形,冠毛羽状,较花冠略短,暗灰色。花期6—8月。折断蓟的叶子会有白色的乳状液体流出。蓟具有惊人的修复能力,折断它的茎秆,在断面上会直接萌生新芽。

全草入药,治热性出血,叶治瘀血,外用治恶疮。 全草含生物碱、挥发油。鲜叶含大蓟甙。其根入药有凉血止血、祛瘀消肿之效。

能用来制作成药材的植物数不胜数,有些已经被人们发掘出来而有些还没有被发现,路边一些不知名又常见的花花草草,身边那些随处可见的丛林灌木可能大多数都可以用来治病,或大病或小病,只是缺少那双用来发现珍珠的眼睛。

肾的形态

肾脏为成对的蚕豆状器官,位于腹膜后脊柱两旁浅窝中。约长10-12厘米、宽5-6厘米、厚3-4厘米、重120-150克;左肾较右肾稍大,肾纵轴上端向内、下端向外,因此两肾上极相距较近,下极较远,肾纵轴与脊柱所成角度为30度左右。

肾为暗红色实质性器官,形似蚕豆。肾表面光滑,可分为上、下两端,前、后两面,内、外侧两缘。

1.肾门hius renalis 是肾内侧缘中部的凹陷,为肾动脉、肾静脉、肾盂、神经及淋巴管等结构出入的部位。

2.肾蒂renal pedicle 出入肾门所有的结构被结缔组织包绕称肾蒂。右侧肾蒂较左侧肾蒂短。

3.肾窦sinus renalis是肾门向肾实质内凹陷而形成的腔隙。其内含肾小盏、肾大盏、肾盂、肾动脉分支、肾静脉属支、淋巴管、神经和脂肪组织等

肾外缘为凸面,内缘为凹面,凹面中部为肾门,所有血管、神经、及淋巴管均由此进入肾脏,肾盂则由此走出肾外。肾静脉在前,动脉居中,肾盂在后;若以上下论则肾动脉在上,静脉在下。

朝鲜蓟的介绍

菜蓟(Cynara scolymus L.)是菊科,菜蓟属多年生草本植物,高可达2米。茎粗壮,直立,上部有分枝,叶大形,基生叶莲座状;下部茎叶椭圆形或宽披针形,长约1米,二回羽状全裂,有长叶柄;全部叶质地薄,草质,上面绿色,下面灰白色,头状花序极大,总苞多层,无毛,覆瓦状排列,附片硬膜质,圆形、卵形、三角形或尾状,小花紫红色,花冠裂片长9毫米。瘦果长椭圆形,无果缘。冠毛白色,7月开花结果。

菜蓟主要食用部分为花苞的肥嫩苞片及肉质花托,营养价值亦属上乘。其内含有菜蓟素、天门冬酰胺以及黄酮类化合物等物质,是一种高营养价值的名贵保健蔬菜,被誉为“蔬菜之皇”。

菜蓟的介绍

菜蓟(Cynara scolymus L.)是菊科,菜蓟属多年生草本植物,高可达2米。茎粗壮,直立,上部有分枝,叶大形,基生叶莲座状;下部茎叶椭圆形或宽披针形,长约1米,二回羽状全裂,有长叶柄;全部叶质地薄,草质,上面绿色,下面灰白色,头状花序极大,总苞多层,无毛,覆瓦状排列,附片硬膜质,圆形、卵形、三角形或尾状,小花紫红色,花冠裂片长9毫米。瘦果长椭圆形,无果缘。冠毛白色,7月开花结果。

原产地中海地区,西欧地区有栽培,作蔬菜用,食其肉质花托和总苞片基部的肉质部分。1949年前北平农学院有引种栽培。

菜蓟主要食用部分为花苞的肥嫩苞片及肉质花托,可煮、炒、炸、生食或掺入面食等,风味独特,营养价值亦属上乘。其内含有菜蓟素、天门冬酰胺以及黄酮类化合物等物质,是一种高营养价值的名贵保健蔬菜,被誉为“蔬菜之皇”,经常食用具有保护肝肾、增强肝脏排毒、促进消化、改善血液循环、防止动脉硬化、保护心血管的功效。

胆的形态

1.胆的解剖位置:胆与肝相连,附于肝之短叶间,肝与胆又有经脉相互络属。

2.胆的形态结构:胆是中空的囊状器官,胆内贮藏的胆汁,是一种精纯、清净、味苦而呈黄绿色的精汁。所以胆有“中精之腑”(《灵枢·本脏》),“清净之腑”(《千金要方》),“中清之腑”(《难经·三十五难》)之名。

大蓟和小蓟有什么区别

大蓟和小蓟的区别是大蓟草茎粗,髓部松,叶有刺而长,冠毛玉白色,有光泽。小蓟草茎细,髓部小,叶刺短而软,冠毛白色,无光泽。

大蓟茎段较粗状,,约4~12 mm ,有髓部,叶缘刺较硬,长达5 mm,触之刺手.; 而小蓟茎细小,直径2~5 mm,断面中空,,叶缘针刺较软,长1~2 mm,触之不刺手。

同时大蓟叶片展平后呈倒披针形或倒卵状椭圆形,羽状深裂;而小蓟叶片展平后呈长椭圆形,全缘或微齿裂。

大蓟与小蓟都有凉血止血的功效,用于治疗血热妄行所致的出血病证,两者又都具消散痈肿作用,可治疗热毒疮痈。临床上,大蓟偏于散瘀消肿力,小蓟偏于治疗血淋、尿血等。

菜蓟的形态

多年生草本,高达2米。茎粗壮,直立,有条棱,上部有分枝护全部茎枝被稠密的蛛丝毛或毛变稀疏。

叶大形,基生叶莲座状;下部茎叶全形长椭圆形或宽披针形,长约1米,宽约50厘米,二回羽状全裂,下部渐窄,有长叶柄;中部及上部茎叶渐小,无柄或沿茎稍下延,最上部及接头状花序下部的叶长椭圆形或线形,长达5厘米。全部叶质地薄,草质,上面绿色,无毛,下面灰白色,被稠密或稀疏的绒毛,二回裂片顶端或叶顶端无长硬针刺。

头状花序极大,生分枝顶端,植株含多数头状花序。总苞多层,几无毛,覆瓦状排列,硬革质,中外层苞片顶端渐尖,但不形成长硬针刺,内层苞片顶端有附片,附片硬膜质,圆形、卵形、三角形或尾状,顶端有小尖头伸出。小花紫红色,花冠长4.5厘米,细管部长2.8厘米,檐部长1.7厘米,花冠裂片长9毫米。

瘦果长椭圆形,4棱,顶端截形,无果缘。冠毛白色,多层,长3.6厘米;冠毛刚毛羽毛状,向顶端渐细,基部联合成环,整体脱落。花期7月。

青青菜经期可以吃吗

相信很多人对刺儿菜并不熟悉,刺儿菜的又一个名字又叫小蓟草,这种菜含有丰富的营养价值,既能食用又具有很好的食疗功效。对人体是非常有益的。但是食用刺儿菜也要分情况,处于经期的女性朋友就最好不要食用,因为这种菜具有止血功效。

众所周知,女性朋友在处于月经期间在饮食上会有很多注意,不能吃生冷食品、不能吃辛辣刺激食品、不能剧烈运动、不能用凉水洗头、不能用凉水冲凉、更加不能在经期同房否则对男女双方都不好。为什么说女性在经期不宜食用刺儿菜呢?下面我们就一起分享刺儿菜的功效有哪些?

刺儿菜,属菊科多年生草本。中国各地都有,常见于田埂、地头、沟旁、湿地,为到处野生的小草。苏颂说:"小蓟处处有,俗名(青刺蓟),2一3寸对其根作菜茹食甚美。"基础蓟叶羽状深裂,边缘有尖刺,根肥大,花紫红,色同小蓟。大蓟、小蓟为同科不同属植物,性能相近,都作药用。

小蓟为菊科植物刺儿菜的全草或根茎。多年生草本,生于山坡、荒地、路旁或田间,分布于除广东、广西、云南、西藏以外的全国各地区。夏、秋季花开放时采割,除去杂质,晒干,或鲜用。

小蓟根茎白色,肉质。茎圆柱形,长30至45厘米,直径2至5毫米,有的上部分枝,表面灰绿色或微带紫色,有纵棱和柔毛;质脆,易折断,断面中空。叶互生,多皱缩或破碎,完整者展平后呈长椭圆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长3于12厘米,宽0.5至3厘米;全缘或微齿裂至羽状深裂,齿间有细密的针刺,上表面绿褐色,下表面灰绿色,两面均有白色蛛丝状毛。头状花序顶生,总苞钟状,苞片黄绿色,5至6层,线形或披针形,花紫红色。气微,味微苦。以色绿、叶多者为佳。

螺的形态

螺壳圆锥形,坚厚,壳高约3厘米,壳顶尖,螺层7层,缝合线深,体螺层略大;壳面黄褐色或深褐色,有明显的生长纹及较粗的螺棱。壳口卵圆形,边缘完整。厣角质,黄褐色,卵圆形,平滑,上有同心环状排列的生长纹。体柔软,头部圆柱形,前端有突出的口吻;口基部有触角1对,每1触角基部的外侧,各有隆起的眼1个。足位于头部下方,形大,跖面宽阔。头和足能缩入壳内,缩入后,其厣即将螺蛳壳封闭。

肾的形态

肾脏为成对的扁豆状器官,位于腹膜后脊柱两旁浅窝中。约长10-12厘米、宽5-6厘米、厚3-4厘米、重120-150克;左肾较右肾稍大,肾纵轴上端向内、下端向外,因此两肾上极相距较近,下极较远,肾纵轴与脊柱所成角度为30度左右。

肾(kidney)为成对的实质性器官,形似蚕豆,新鲜肾呈红褐色,质柔软,表面光滑。肾的大小因人而异,男性的肾略大于女性。可分为内、外侧两缘,前、后两面和上、下两端。肾的外侧缘隆凸,内侧缘中部凹陷,称肾门,是肾盂、血管、神经、淋巴管出入的门户。这些出入肾门的结构,被结缔组织包裹,合称肾蒂。由肾门凹向肾内,有一个较大的腔,称肾窦。肾窦由肾实质围成,窦内含有肾动脉、肾静脉、淋巴管、肾小盏、肾大盏、神经、肾盂和脂肪组织等。

肾外缘为凸面,内缘为凹面,凹面中部为肾门,所有血管、神经、及淋巴管均由此进入肾脏,肾盂则由此走出肾外。肾静脉在前,动脉居中,肾盂在后;若以上下论则肾动脉在上,静脉在下。

经期能吃刺儿菜吗

众所周知,女性朋友在处于月经期间在饮食上会有很多注意,不能吃生冷食品、不能吃辛辣刺激食品、不能剧烈运动、不能用凉水洗头、不能用凉水冲凉、更加不能在经期同房否则对男女双方都不好。为什么说女性在经期不宜食用刺儿菜呢?下面我们就一起分享刺儿菜的功效有哪些?

刺儿菜,属菊科多年生草本。中国各地都有,常见于田埂、地头、沟旁、湿地,为到处野生的小草。苏颂说:"小蓟处处有,俗名(青刺蓟),2一3寸对其根作菜茹食甚美。"基础蓟叶羽状深裂,边缘有尖刺,根肥大,花紫红,色同小蓟。大蓟、小蓟为同科不同属植物,性能相近,都作药用。

小蓟为菊科植物刺儿菜的全草或根茎。多年生草本,生于山坡、荒地、路旁或田间,分布于除广东、广西、云南、西藏以外的全国各地区。夏、秋季花开放时采割,除去杂质,晒干,或鲜用。

小蓟根茎白色,肉质。茎圆柱形,长30至45厘米,直径2至5毫米,有的上部分枝,表面灰绿色或微带紫色,有纵棱和柔毛;质脆,易折断,断面中空。叶互生,多皱缩或破碎,完整者展平后呈长椭圆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长3于12厘米,宽0.5至3厘米;全缘或微齿裂至羽状深裂,齿间有细密的针刺,上表面绿褐色,下表面灰绿色,两面均有白色蛛丝状毛。头状花序顶生,总苞钟状,苞片黄绿色,5至6层,线形或披针形,花紫红色。气微,味微苦。以色绿、叶多者为佳。

经期能吃刺儿菜吗

刺儿菜,属菊科多年生草本。中国各地都有,常见于田埂、地头、沟旁、湿地,为到处野生的小草。苏颂说:"小蓟处处有,俗名(青刺蓟),2一3寸对其根作菜茹食甚美。"基础蓟叶羽状深裂,边缘有尖刺,根肥大,花紫红,色同小蓟。大蓟、小蓟为同科不同属植物,性能相近,都作药用。

小蓟为菊科植物刺儿菜的全草或根茎。多年生草本,生于山坡、荒地、路旁或田间,分布于除广东、广西、云南、西藏以外的全国各地区。夏、秋季花开放时采割,除去杂质,晒干,或鲜用。

小蓟根茎白色,肉质。茎圆柱形,长30至45厘米,直径2至5毫米,有的上部分枝,表面灰绿色或微带紫色,有纵棱和柔毛;质脆,易折断,断面中空。叶互生,多皱缩或破碎,完整者展平后呈长椭圆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长3于12厘米,宽0.5至3厘米;全缘或微齿裂至羽状深裂,齿间有细密的针刺,上表面绿褐色,下表面灰绿色,两面均有白色蛛丝状毛。头状花序顶生,总苞钟状,苞片黄绿色,5至6层,线形或披针形,花紫红色。气微,味微苦。以色绿、叶多者为佳。

刺儿菜的功效与作用

甘、凉,无毒。大、小蓟均有清热解毒,消炎,止血以及恢复肝功能、促进肝细胞再生的作用,适用于急性热病炎症性出血,黄疽,肝炎,热淋、尿血等。

刺儿菜的营养价值

大蓟含挥发油、生物碱、树脂、菊糖,氰甙类。小蓟全草含生物碱、皂甙。

蓟的营养价值有哪些

小蓟知识介绍:

小蓟为菊科植物刺儿菜的全草或根茎。多年生草本,生于山坡、荒地、路旁或田间,分布于除广东、广西、云南、西藏以外的全国各地区。夏、秋季花开放时采割,除去杂质,晒干,或鲜用。

小蓟根茎白色,肉质。茎圆柱形,长30至45厘米,直径2至5毫米,有的上部分枝,表面灰绿色或微带紫色,有纵棱和柔毛;质脆,易折断,断面中空。叶互生,多皱缩或破碎,完整者展平后呈长椭圆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长3于12厘米,宽0.5至3厘米;全缘或微齿裂至羽状深裂,齿间有细密的针刺,上表面绿褐色,下表面灰绿色,两面均有白色蛛丝状毛。头状花序顶生,总苞钟状,苞片黄绿色,5至6层,线形或披针形,花紫红色。气微,味微苦。以色绿、叶多者为佳。

小蓟适合人群:

脾胃虚寒者忌服。

小蓟食疗作用:

小蓟味甘、微苦,性凉;归心、肝经;入血敛涩,降而微升;

具有凉血止血,清热消肿;

主治咯血,吐血,衄血,尿血,血淋,便血。血痢,崩中漏下,外伤出血,痈肿疮毒。

小蓟做法指导:

1. 小蓟忌犯铁器。

2. 凡上而吐咯衄血,下而便血崩漏皆可应用,临床常与大蓟、山栀、侧柏叶、茜草等配伍,以增凉血止血之功。

3. 临床单用鲜品捣敷即可收效,若与其他清热解毒,活血破瘀药相配,则疗效更佳。

小蓟补充信息:

炮制:小蓟:拣净杂质,去根,水洗润透,切段,晒干。小蓟炭:取净小蓟,置锅内用武火炒至七成变黑色,但须存性,过铁丝筛,喷洒清水,取出,晒干。炮制后贮干燥容器内,小蓟炭密闭,置通风干燥处。

相关推荐

薏米的形态

薏米是禾本科植物薏苡的种仁。薏苡属多年生植物,茎 薏米 直立,叶披针形,它的子实卵形,白色或灰白色。薏米的营养价值很高,被誉为“世界禾本科植物之王”,在欧洲,它被称为“生命健康之友”。薏米大多种于山地,武夷山地区就有着悠久的栽培历史。古代人把薏米看做自然之珍品,用来祭祀,现代人把薏米视为营养丰富的盛夏消暑佳品,既可食用,又可药用。[4] 一年生草本。秆高1-1.5米,具6-10节,多分枝。叶片宽大开展,无毛。总状花序腋生,雄花序位于雌花序上部,具5-6对雄小穗。雌小穗位于花序下部,为甲壳质的总苞所包;总苞

形态特征

马兰头根状茎有匍枝,有时具直根。茎直立,高30-70厘米,上部有短毛,上部或从下部起有分枝 基部叶在花期枯萎;茎部叶倒披针形或倒卵状矩圆形,长3-6稀达10厘米,宽0.8-2稀达5厘米,顶端钝或尖,基部渐狭成具翅的长柄,边缘从中部以上具有小尖头的钝或尖齿或有羽状裂片,上部叶小,全缘,基部急狭无柄,全部叶稍薄质,两面或上面有疏微毛或近无毛,边缘及下面沿脉有短粗毛,中脉在下面凸起。 头状花序单生于枝端并排列成疏伞房状。总苞半球形,径6-9毫米,长4-5毫米;总苞片2-3层,覆瓦状排列;外层倒披针形,长2毫米,

香菇的形态

香菇子实体单生、丛生或群生,子实体中等大至稍大。菌盖直径5-12cm,有时可达20cm,幼时半球形,后呈扁平至稍扁平,表面菱色、浅褐色、深褐色至深肉桂色,中部往往有深色鳞片,而边缘常有污白色毛状或絮状鳞片。菌肉白色,稍厚或厚,细密,具香味。 幼时边缘内卷,有白色或黄白色的绒毛,随着生长而消失。菌盖下面有菌幕,后破裂,形成不完整的菌环。老熟后盖缘反卷,开裂。菌褶白色,密,弯生,不等长。菌柄常偏生,白色,弯曲,长3-8cm,粗0.5-1.5⑵cm,菌环以下有纤毛状鳞片,纤维质,内部实心。菌环易消失,白色。孢子

皂角的形态

落叶乔木或小乔木,高可达30米;枝灰色至深褐色;刺粗壮,圆柱形,常分枝,多呈圆锥状,长达16厘米,叶为一回羽状复叶,长10-18(26)厘米;小叶(2)3-9对,纸质,卵状披针形至长圆形,长2-8.5 (12.5)厘米,宽1-4(6)厘米,先端急尖或渐尖,顶端圆钝,具小尖头,基部圆形或楔形,有时稍歪斜,边缘具细锯齿,上面被短柔毛,下面中脉上稍被柔毛;网脉明显,在两面凸起;小叶柄长1-2(5)毫米,被短柔毛。 花杂性,黄白色,组成总状花序;花序腋生或顶生,长5-14厘米,被短柔毛;雄花:直径9-10毫米;花

附子的形态

块根倒圆锥形,长2-4厘米,粗1-1.6厘米。茎高60-150(-200)厘米,中部之上疏被反曲的短柔毛,等距离生叶,分枝。茎下部叶在开花时枯萎。茎中部叶有长柄;叶片薄革质或纸质,五角形,长6-11厘米,宽9-15厘米,基部浅心形三裂达或近基部,中央全裂片宽菱形,有时倒卵状菱形或菱形,急尖,有时短渐尖近羽状分裂,二回裂片约2对,斜三角形,生1-3枚牙齿,间或全缘,侧全裂片不等二深裂,表面疏被短伏毛,背面通常只沿脉疏被短柔毛;叶柄长1-2.5厘米,疏被短柔毛。 顶生总状花序长6-10(-25)厘米;轴及花梗

形态特征

株高2-3米。叶片披针形,长30-60厘米,宽5-10厘米,顶端渐尖而有一旋卷的小尖头,基部渐狭,边缘具短 柔毛,两面均无毛;叶柄长1-1.5厘米;叶舌长5-10毫米,外被毛。 花 圆锥花序呈总状花序式,下垂,长达30厘米,花序轴紫红色,被绒毛,分枝极短,在每一分枝上有花1-2 (3)朵;小苞片椭圆形,长3-3.5厘米,白色,顶端粉红色,蕾期包裹住花,无毛;小花梗极短;花萼近钟形,长约2厘米,白色,顶粉红色,一侧开裂,顶端又齿裂;花冠管较花萼为短,裂片长圆形,长约3厘米,后方的1枚较大,乳白色,顶端粉红色

野葛的形态

灌木状缠线藤本。枝纤细,薄被短柔毛或变无毛。叶大,偏斜;托叶基着,坡针形,早落;小托叶小,刚毛状。顶生小叶倒卵形,长10-13厘米,先端尾状渐尖,基部三角形,全缘 ,上面绿色,变无毛,下面灰色,被疏毛。总状花仔长达15厘米,常簇生或排圆锥花序式,总花梗长,纤细,花梗纤细,簇生于花序每节上;花萼长约4毫米近无毛,膜质,萼齿有时消失,有时枚宽,下部的稍觉:花冠淡红色,旗瓣倒卵形,长1.2厘米, 基部渐狭成短瓣柄,无耳或有一极细而内弯的耳,具短附属体,翼瓣较稍弯曲的龙骨瓣为短,龙骨瓣与旗瓣相等;对旗瓣的1枚雄蕊

区别

,中药名。为菊科植物的干燥地上部分。夏、秋二季花开时采割地上部分,除去杂质,晒干。本品茎呈圆柱形,基部直径可达1.2cm;表面绿褐色或棕褐色,有数条纵棱,被丝状毛;断面灰白色,髓部疏松或中空。叶皱缩,多破碎,完整叶片展平后呈倒披针形或倒卵状椭圆形,羽状深裂,边缘具不等长的针刺;上表面灰绿色或黄棕色,下表面色较浅,两面均具灰白色丝状毛。头状花序顶生,球形或椭圆形,总苞黄褐色,羽状冠毛灰白色。气微,味淡。 小,刺儿菜,民间俗称刺角芽、刺角,为菊科属的植物。分布于中国大部分地区,中欧、东欧、俄罗斯东部

节瓜的形态

节瓜根系较强大,但比南瓜弱。茎蔓生,叶五棱,瓜长10-20厘米,横径6-8厘米米,青绿色,被茸毛。茎节腋芽容易发生侧蔓,故分枝力强。抽蔓开始,每个茎节还有卷须,卷须分枝,以后又有花芽,花芽分化成雄花或雌花。 节瓜叶互生,掌状5-7裂,一般长18-20厘米,宽20-25厘米,叶缘有小缺刻呈小锯齿状,叶面浓绿色,叶背绿色,叶柄圆,长10-15厘米,绿色,叶面、叶背及叶柄均被茸毛。 节瓜的花为单性同株,单生。[2] 花 花萼绿色,花瓣黄色,各5片;雄花具3个雄蕊,花柄长4-6厘米,横径3-4毫米;雌花一个雌蕊,

蓝莓的形态

果实 蓝莓,一种小浆果,果实呈蓝色、色泽美丽、蓝色被1层白色果粉包裹,果肉细腻、种子极小。蓝莓果实平均重0.5~2.5g,最大重5g,可食率为100%,甜酸适口,且具有香爽宜人的香气,为鲜食佳品。 花序 蓝莓的花为总状花序。花序大部分侧生,有时顶生。花单生或双生在叶腋间。蓝莓的花芽一般着生在枝条顶部。春季花芽先萌动3~4周后到盛花期。当花芽萌发后,叶芽开始生长,到盛花期时叶芽才萌发生长到其应有的长度。 树干 灌木丛生,树高差异悬殊,兔眼蓝莓高可达10m,栽培中常控制在3m左右;高丛蓝莓树高一般1~3m;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