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呼吸暂停
新生儿呼吸暂停
呼吸暂停是新生儿尤其早产儿常见的临床症状,发病率很高。约40~50%的早产儿在新生儿期出现周期性呼吸。有周期性呼吸的早产儿约半数发展为呼吸暂停。这是因为早产儿呼吸中枢发育不成熟,易引起呼吸调节障碍。新生儿呼吸暂停还可由缺氧、体温变化、低血糖、酸中毒等引起。
呼吸暂停指一段时间内无呼吸运动,即呼吸停止20秒或更长多伴有青紫和心率减慢(<100次/分)。呼吸暂停是一种严重现象,如不及时处理,长时间缺氧可引起脑损伤甚至死亡。
家长要经常注意孩子的呼吸,当孩子呼吸正常时可见胸廓和腹部上下有节奏的起伏,面色红润;当呼吸暂停发生时,首先发现婴儿胸廓和腹部不动了,继而面色青紫,如果摸脉会发现孩子脉搏细弱,渐渐缓慢甚至停止,此时家长不要惊慌,你只要轻轻拍打婴儿一下,他的呼吸会很快恢复,如果还不恢复呼吸则表明呼吸停止时间过长,或由于奶液吸入引起窒息,此时需要把孩子的头偏向一侧,并给予更强烈的刺激如用力拍打足跟,吸出口鼻内奶液,直至到医院由医生进行人工呼吸。
新生儿呼吸暂停容易与哪些疾病混淆
1.生理现象 刚出生不久的新生儿呼吸不规律,有时甚至会出现呼吸暂停的现象,是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常见的现象,这与神经系统发育不成熟,调节能力差有关。呼吸暂停时间一般不超过10s,且无其他任何异常症状,可以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
2.原发性与继发性呼吸暂停 根据上述的定义,诊断呼吸暂停并不困难,关键是鉴别原发性和继发性呼吸暂停。新生儿呼吸暂停病因较复杂,早产儿多属原发性,也有继发性;所有足月儿发生呼吸暂停均为继发性,注意及时查出基础疾病。应对呼吸暂停的患儿进行详细的、全面的体格检查,特别注意低体温、发绀、心脏、肺部和神经系统的异常表现。生后24h内发生呼吸暂停的患儿,往往可能存在败血症;生后3天~1周内出现呼吸暂停的早产儿,排除其他疾病后方可考虑为原发性;出生1周后发生呼吸暂停的早产儿应寻找病因,排除继发性。
新生儿呼吸暂停的注意事项
(1)吸氧:氧浓度(FiO2)应与患儿正在使用的一致。
(2)调整氧浓度:若呼吸暂停发作持续严重,可将FiO2提高,但尽可能快降回原来水平。应用经皮氧分压监测仪或用脉搏氧饱和监测仪有利于FiO2的调整。
(3)防气道阻塞:面罩垂直置于患儿面部,头应轻度后仰,避免下颌承受向后的过度压力而造成气道阻塞。用一手指在下颌支后方轻推向上,使下颌骨前移。
(4)通气频率:用气囊加压通气时,肺扩张程度仅限于胸部抬起,应与患儿的生理性呼吸频率一致,直到恢复正常的呼吸及心率为止。
(5)避免寒冷刺激:通气时应避免寒冷刺激。
2.对反复发作的呼吸暂停的继续治疗 呼吸暂停反复、持续发作(即每小时发作2~3次),伴有发绀及心动过缓,并需要频繁面罩气囊加压通气时,应给予药物治疗,以免增加继发性损害及危及生命。
生儿呼吸暂停的饮食和注意事项
1、新生儿呼吸暂停的饮食注意事项
过于油腻的食物;辛辣刺激食物,可能加重新妈的恶露;性质寒凉食物;具有回奶作用的食物。
戒烟戒酒,饮酒和吸烟可加重OSAS患者夜间呼吸紊乱,劝导患者戒烟戒酒或减少饮酒量,睡前不饮酒。
2、新生儿呼吸暂停的其他注意事项
早产儿喂奶前后要采取间断面罩吸氧。如果上述供氧方法无效,必要时做人工呼吸或用呼吸兴奋剂,对频发呼吸暂停,需经气管内插管用呼吸器做机械通气治疗,并同时要严格无菌操作。
吸痰由于肺部疾患,使呼吸道分泌物增多,但新生儿常常是反应低下,无力将痰咳出,仅表现青紫加重,呼吸不好或暂停,为此护理及观察就显得格外重要。及时吸痰是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窒息的必要措施,吸痰时应避免过分刺激,因新生儿口腔黏膜柔嫩,血管丰富易被损伤而导致口腔感染,故吸痰时动作要轻 柔,经常变换导管方向,分泌物要吸净,导管切忌插入太深,以免刺激咽喉壁引起反射性咳嗽、呕吐。另外要经常翻身,变换体位,促使痰快速排出。
婴儿呼吸急促怎么治疗呢
对于每一个新妈妈或者是新爸爸来说,婴儿的健康是至关重要的。那当婴儿出现呼吸急促的时候应该怎么办呢?
1、呼吸困难
如果判断出新生儿是因为呼吸困难而产生的呼吸次数增加、呼吸浅表、急促,是需要及时送医诊治的。因为这种病情变化很快,需要做到早发现早治疗,以免病情恶化。
2、呼吸暂停
正常新生儿有时会出现不规则的呼吸,可能表现为两次呼吸间隔5-10秒钟,但不不会伴随有心率和面色改变,称周期性呼吸。当呼吸停止10-15秒钟甚至更久,同时心率减慢,就需要及时吸高浓度氧气,人工呼吸,尽量避免可诱发呼吸暂停的动作。如果呼吸暂停十分频繁,可采取面罩给氧及采用机械辅助呼吸。
3、窒息
新生儿在刚出生时,如果表现为呼吸急促、不规则,或是1分钟无呼吸则可断定为新生儿窒息。这时候需要保持新生儿呼吸道通畅,可做人工呼吸、供氧等。
新生儿呼吸暂停的预防方法
多观察新生小宝宝:平常多关注新生宝宝尤其是早产宝宝的呼吸,注意观察他的呼吸深浅度及节律,观察他的心跳、脉搏次数和面色等,宝宝呼吸正常时,我们可以看到他的胸廓和腹部有节奏地上下起伏,而且面色是红润的,但如果宝宝突然出现胸廓和腹部一动不动的,继而出现面色苍白或青紫,则要警惕宝宝是否出现了呼吸暂停。
注意保持适宜的温度:新生儿由于体温调节中枢发育还不成熟,体温调节功能较差,体温易随着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而温度过高或过低时,都可能会导致早产儿发热或体温太低,引起继发性呼吸暂停,因此,婴儿房的室内温度要适宜,最好是控制在24~28℃,湿度保持在50~65%,当外界温度比较低时,要注意给宝宝做好保暖工作,当外界温度过高时,则应注意降温,给宝宝松开包被,注意多喂温白开水等。
喂养时体位要合适:新生儿因消化功能还不够完善, 再加上新生儿的胃是呈现水平位的, 上下端括约肌发育还不完全, 喂养时如果体位不当的话容易引起内容物反流到食管,阻塞气管而引发呼吸暂停。因此,在给他喂奶时,要特别小心,不要呛着他,哭闹厉害的时候最好安抚他使他情绪平稳后再喂奶,喂完奶后要竖着抱孩子,轻轻帮他拍出奶嗝,并取右侧卧位,抬高上半身,以防宝宝吐奶造成误吸而促发呼吸暂停的发生。
预防感染: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的抵抗力较低,而感染也可诱发或加重呼吸暂停的发生,因此,预防宝宝的感染也是非常重要的。爸爸妈妈在摸宝宝之前,一定要先洗洗手,尤其是从外面回来后,在抚摸孩子之前一定要换衣服和洗干净双手,特别是要注意别让有感染性疾病的人接触到新生宝宝,同时注意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皮肤的抚触刺激:皮肤是神经系统的感觉器官,而新生儿的皮肤则更为敏感,当用双手对新生宝宝各部位的皮肤进行按摩时,可以很好地刺激新生儿的感觉器官,如头部抚触有助于刺激中枢神经系统、兴奋呼吸中枢;胸部和背部抚触,可以刺激肺反射;腹部抚触,可以促进肠胃蠕动,促进胎粪的排泄和胃的排空,减少发生呕吐和返流等。因此,在给宝宝洗完澡后,妈妈可以学着帮他做一个全身的抚触和按摩。
新生儿出现呼吸暂停,家长不可慌乱,要冷静处理哦。
新生儿嗓子哑了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原因二:感冒喉咙发炎
新生儿的免疫力差,很容易受到病毒感染而感冒。新生儿呼吸道感染后,通常会有干咳、发热、食欲减退、精神不振的情况,还可能会引起喉咙发炎、肿痛的情况,非常不舒服,嗓子里发出的声音也会是嘶哑的。
如果发现新生儿有上述症状,那么建议带新生儿到医院就诊,不要拖延。
因为新生儿呼吸道感染并喉咙发炎如果没有得到有效治疗,很容易会发展成为新生儿肺炎或呼吸暂停危害大。
不要擅自给新生儿吃药。新生儿非常的幼嫩,很多药都是不能随便用的,如果给新生儿用成人用药,会对身体健康造成较大的影响,必须在明确诊断后由医生指导用药。
新生儿呼吸暂停怎么办
1女儿的诞生比预产期提前了一个星期,也可以说是半个早产儿了。她刚出生的那会,忽然有那么一瞬间,停止了她的呼吸,把我们吓得半死,后来医生说女儿这是新生儿呼吸暂停。
2记得当时看到,女儿的脸色都发青了,医生马上给她戴上了头罩,对她进行供氧,氧气的浓度要十分精确,否则很有可能出现高氧血症。过了一会,女儿的呼吸开始正常,脸色也慢慢好转了。
3可是到了晚上,女儿又出现这种症状,医生说这是并发症,不能继续输氧气,于是就见他把孩子托起来,然后用手指小心的弹着女儿的足底,刺激她的感觉。孩子停下来后,医生又把她送到了振动水床,增加刺激来减少呼吸暂停的发作。
4差不多在医院呆了一周,宝宝就安全的出院了,医生说这种情况新生儿挺常见的,经过这次的折腾,我们全家人都更珍惜女儿的到来。
早产儿有哪些早期症状呢
1.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由于早产儿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合成不足,容易导致早产儿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此病主要见于早产儿及剖宫产儿,尤其多见于33周以下。研究显示,孕26~28周者发生率近50%,30~31周者为20%~30%。
2.频发性呼吸暂停:约70%极低出生体重儿可发生呼吸暂停,每天呼吸暂停可多达40多次,吸暂停既可为原发性亦可继发于低体温、发热、缺氧、酸中毒、低血糖、低血钙、高胆红素血症等,呼吸暂停常于孕龄34~36周才消失。
3.慢性肺损伤:早产儿由于气道及肺泡发育不成熟,易因气压伤及氧中毒或动脉导管开放等而损伤,引发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综合征及早产儿慢性肺功能不全,本病多见于ELBWI,发生率高达40%~50%,其中支气管肺发育不良较常见。
4.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其特征为:
(1)生后1周内间歇正压通气持续3天以上;
(2)有慢性呼吸窘迫表现(气促肺啰音等)持续28天以上;
(3)为维持PAO26.67KPA而需供氧持续28天以上;
(4)胸片有异常表现。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造成哪些不适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婴多为早产儿,刚出生时哭声可以正常,6~12小时内出现呼吸困难,逐渐加重,伴呻吟、烦躁,症状逐渐加重,严重时则发生呼吸暂停,皮肤因缺氧而发青发灰,缺氧严重者在出生三天之内即死亡。病情较轻的起病较晚,可在生后24~48小时左右发病,呼吸困难不明显,皮肤青紫程度较轻,采取治疗措施后三四天即可好转。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呼吸不规则,间有呼吸暂停;面色因缺氧变得灰白或青灰,发生右向左分流后青紫明显,供氧不能使之减轻;缺氧重者四肢肌张力低下;体征有鼻翼搧动,胸廓开始时隆起,以后肺不张加重,胸廓随之下陷,以腋下较明显。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吸气时,胸廓软组织凹陷,以肋缘下、胸骨下端最明显;肺呼吸音减低,吸气时可听到细湿啰音。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属于自限性疾病。所谓自限性疾病就是指自己就能恢复的疾病,比如感冒。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与肺发育程度相关,若患病宝宝能撑过三天,在这三天内肺将持续发育,随着成熟度的增加,恢复的希望也在增大。
新生儿呼吸暂停原因
为什么新生儿会出现呼吸暂停的情况呢?相信很多人对此都是不知道的。所以小编这就来为大家解答一下。
1.原发性
早产儿单纯因呼吸中枢发育不全所致。
2.症状性
(1)缺氧
窒息、肺炎、肺透明膜病、先天性心脏病和贫血等。
(2)感染
如果新生儿应该感染而引起败血症或者是脑膜炎等疾病的话,则也是会出现呼吸暂停症状的。
新生儿呼吸急促怎么办
1、呼吸困难。
如果判断出新生儿是因为呼吸困难而产生的呼吸次数增加、呼吸浅表、急促,是需要及时送医诊治的。因为这种病情变化很快,需要做到早发现早治疗,以免病情恶化。
2、呼吸暂停。
正常新生儿有时会出现不规则的呼吸,可能表现为两次呼吸间隔5-10秒钟,但不不会伴随有心率和面色改变,称周期性呼吸。当呼吸停止10-15秒钟甚至更久,同时心率减慢,就需要及时吸高浓度氧气,人工呼吸,尽量避免可诱发呼吸暂停的动作。如果呼吸暂停十分频繁,可采取面罩给氧及采用机械辅助呼吸。
3、窒息。
新生儿在刚出生时,如果表现为呼吸急促、不规则,或是1分钟无呼吸则可断定为新生儿窒息。这时候需要保持新生儿呼吸道通畅,可做人工呼吸、供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