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子宫脱垂如何鉴别诊断

子宫脱垂如何鉴别诊断

本病病机总由正虚,但临床上应着重区分气虚、肾虚或虚中挟实三种证型。神疲气馁、小腹下坠者,多属气虚;经常腰酸膝软,腹坠溲勤者,多属肾虚;脱垂的子宫表面溃烂,带下淋漓者,乃兼挟湿热,临床当细心查辨。

1.气虚

主证:子宫下移或脱出于阴道口外,劳则加剧,卧则消失,小腹下坠,四肢无力,少气懒言,面色少华;小便频数,带下量多,质稀色白,舌淡苔薄,脉虚细。

分析:脾主中气,脾虚则中气不足而易下陷,故小腹下坠,子宫下脱;脾主四肢,脾虚中阳不振,则四肢无力,少气懒言,面色少华;下元气虚则膀胱失约,故小便频数;脾虚不能运化水湿,湿浊下注,则带下量多,质清稀。舌淡苔薄,脉虚细均为气虚之象。

2. 肾虚

主证:子宫下脱,腰酸腿软,小腹下坠,小便频数,夜间尤甚,头晕耳鸣,舌淡红,脉沉弱。

分析:腰为肾之府,肾藏精而系胞,肾虚则冲任不固,带脉失约,而致子宫脱垂,腰酸腿软,小腹下坠;肾与膀胱相表里,肾虚膀胱气化失司,故小便频数,夜间尤甚;肾精不足,清窍失养,故头晕耳鸣。舌淡红,脉沉弱,均为肾虚所致。

3.湿热

主证:子宫脱出阴道口外,表面溃烂,黄水淋漓,或小便灼热,或口干口苦,舌质红,苔或黄腻,脉或沉乏力。

分析:由于气虚下陷或肾虚不固,导致子宫长期脱出于阴道口外,受衣裤摩擦损伤,易为湿热邪毒侵袭,蕴结于下,故表面溃烂,黄水淋漓;湿热蕴于下焦,则小便灼热;湿热上蒸则日苦口干,舌红苔黄腻。由于子宫脱垂均由气虚或肾虚引起,故脉沉乏力。

子宫脱垂如何鉴别诊断

中医诊断:

本病病机总由正虚,但临床上应着重区分气虚、肾虚或虚中挟实三种证型。神疲气馁、小腹下坠者,多属气虚;经常腰酸膝软,腹坠溲勤者,多属肾虚;脱垂的子宫表面溃烂,带下淋漓者,乃兼挟湿热,临床当细心查辨。

1.气虚

主证:子宫下移或脱出于阴道口外,劳则加剧,卧则消失,小腹下坠,四肢无力,少气懒言,面色少华;小便频数,带下量多,质稀色白,舌淡苔薄,脉虚细。

分析:脾主中气,脾虚则中气不足而易下陷,故小腹下坠,子宫下脱;脾主四肢,脾虚中阳不振,则四肢无力,少气懒言,面色少华;下元气虚则膀胱失约,故小便频数;脾虚不能运化水湿,湿浊下注,则带下量多,质清稀。舌淡苔薄,脉虚细均为气虚之象。

2. 肾虚

主证:子宫下脱,腰酸腿软,小腹下坠,小便频数,夜间尤甚,头晕耳鸣,舌淡红,脉沉弱。

分析:腰为肾之府,肾藏精而系胞,肾虚则冲任不固,带脉失约,而致子宫脱垂,腰酸腿软,小腹下坠;肾与膀胱相表里,肾虚膀胱气化失司,故小便频数,夜间尤甚;肾精不足,清窍失养,故头晕耳鸣。舌淡红,脉沉弱,均为肾虚所致。

3.湿热

主证:子宫脱出阴道口外,表面溃烂,黄水淋漓,或小便灼热,或口干口苦,舌质红,苔或黄腻,脉或沉乏力。

分析:由于气虚下陷或肾虚不固,导致子宫长期脱出于阴道口外,受衣裤摩擦损伤,易为湿热邪毒侵袭,蕴结于下,故表面溃烂,黄水淋漓;湿热蕴于下焦,则小便灼热;湿热上蒸则日苦口干,舌红苔黄腻。由于子宫脱垂均由气虚或肾虚引起,故脉沉乏力。

西医诊断标准:

1.自觉外阴有肿块脱出,伴腰酸、下坠,行走时加重,轻者平卧时肿物可以回缩。

2.根据子宫脱垂的程度不同,临床分为Ⅲ度。

(1)Ⅰ度①轻Ⅰ度:子宫颈距处女膜缘少于4cm,但未达处女膜缘。②重Ⅰ度:子宫颈已达处女膜缘,于阴道口即可见到。

(2)Ⅱ度①轻Ⅱ度:子宫颈已脱出于阴道外,但宫体尚在阴道内。②重Ⅱ度:宫颈及部分宫体脱出于阴道口外。

(3)Ⅲ度子宫颈及子宫体全部脱出于阴道口外。

西医鉴别诊断:

1.子宫粘膜下肌瘤或子宫颈肌瘤:子宫粘膜下肌瘤或子宫颈肌瘤脱出宫颈口至阴道内或阴道口时,有可能误认为子宫脱垂,但肌瘤好发于30岁以后妇女,有不规则阴道出血史,经仔细检查不难区别,因为脱出物中找不到子宫颈口,多无阴道前后壁膨出,在肌瘤的一侧或周围可触及宫颈边缘。另外,将肿瘤夹住旋转,可转动者提示为带蒂肌瘤。

2、慢性子宫翻出:子宫底下陷于阴道内或达到阴道口外时,亦有分泌物增多,易与子宫脱垂混淆。但慢性子宫翻出患者有间歇性发作的下腹部剧痛,并伴有不规则阴道出血史。妇科检查时,子宫底翻出于阴道内或达阴道口外,呈球形,表面为红色的粘膜,触之易出血,在肿块上找不到宫颈,有时可见两侧输卵管开口;在肿块上部可触到宫颈周缘。肛门指诊盆腔内空虚触不到它体,将肛门内食指勾向前方,可触到一漏斗形凹陷,用子宫探针探测宫颈环内侧不能探入。

3.子宫颈延长:子宫颈延长者亦觉有肿物自阴道脱出,但此病多发生于未产妇,妇科检查时觉前后阴道穹窿很高,无阴道壁膨出,子宫体仍在盆腔内保持正常位置,仅子宫颈极度延长,甚则突出于阴道口外,用子宫探针探查其长度,宫腔深度常超过10~12cm。

4.阴道壁囊肿或肿瘤:于阴道内觉有肿物突出,肿物较大时可下垂垂阴道外口,并引起性交及排尿困难等。妇科检查时子宫仍在正常位置,或被肿块挤向上方,肿块常偏于阴道一侧,基底部位于阴道壁上。

5.膀胱膨出:膀胱膨出是膀胱底部连同阴道壁下降,最后形成袋形突出。妇科检查时于阴道前壁可触及一球形肿物向外阴部膨出,触诊有柔软感。患者屏气时,肿物可增大,宫颈不下降,放松时肿物则回缩。有力的证据是:在无菌操作下用金属导尿管从尿道伸入膀胱,可见导尿管在阴道膨出之块物中活动,并可触及膨出物内的导尿管。

6.直肠膨出:直肠膨出轻者无症状,重者有下坠感,排便困难,解大便时需用手下压阴道后壁。妇科检查时阴道后壁皱折消失宛如袋状膨出于阴道内,患者屏气时,袋状膨出增大,宫颈不下降,放松时又可回缩、食指插入肛门内,指尖向前,可弯入膨出物的腔内。

子宫脱垂的鉴别诊断方法有那些

【鉴别诊断】

一般来说,子宫脱垂的症状极容易跟子宫内膜炎等妇科疾病混淆,因为它们的症状都非常的相似,所以如果怀疑自己患上了子宫脱垂的话,就需要到正规的医院进行检查,比如常见的b超等都可以诊断出是否为子宫脱垂。

【治疗】

芒针 (一)取穴

主穴:维道、维胞、维宫、环上。

配穴:关元、曲骨、阴陵泉、三阴交、百会。 维宫穴位置:维道下2寸。

环上穴位置:自尾骶骨至大转子连线上2寸为环中穴,其外上5分即是穴。

(二)治法

主穴每次选1穴,配穴酌取2~3穴。维道、维宫、维胞之操作如下:用26号6寸长芒针,令病人取仰卧位,双腿屈起,快速进针,针尖沿腹股沟向耻骨联合方向透刺,深度在肌层与脂肪层之间。双侧同时进针,至得气后,进行捻转,捻转幅度和频率均由小到大,由慢渐快,强度则以病人可耐受为度,直运针至会阴部有抽动感,自觉子宫体徐徐上升。环上穴操作法:嘱病人取侧卧位,下腿伸直,上腿屈曲,上身稍向前倾,用26号7寸芒针,针尖朝子宫体方向直刺4~6寸左右,用雀啄式点刺手法进行提插,使产生触电式针感,向前阴或少腹部放射,直运针至脱出子宫有上提之感。在针刺本穴时不作捻转,每次只针1侧。上述穴位,针前均应排净尿,针时手法不宜过重,以免引起疼痛或不适。均不留针,每日1次,穴位可交替轮换。余穴,百会穴平刺,针后加艾条薰灸15~20分钟;关元、曲骨直刺,使针感向会阴部放射;三阴交、阴陵泉针尖略朝向心方向直刺,使针感向上传。均用平补平泻手法,留针30分钟。亦为每日1次。芒针法10次为一疗程,疗程间隔5~7天。

以上就是关于对子宫脱垂鉴别诊断方法的详细介绍了,到了这里相信很多患者朋友都已经了解这类疾病的诊断方法、同时以上也给大家介绍了对于子宫脱垂的治疗方法、应该对患者朋友们也会有所帮助,当然生活中也需要积极的配合医生进行治疗,这样才有利于疾病的康复。

子宫脱垂的诊断鉴别

一、子宫脱垂的诊断

主要根据体征,此外,还应做一定的检查,嘱患者不解小便,取膀胱截石术位,检查时先让病人咳嗽或迸气以增加腹压,观察有无尿液 自尿道口溢出,以判明是否有张力性尿失禁,然后排空膀胱,进行妇科检查,首先注意在不用力情况下,阴道壁脱垂及子宫脱垂的情况,并注意外阴情况及会阴破裂 程度,阴道窥器观察阴道壁及宫颈有无溃烂,有无子宫直肠窝疝,阴道内诊时应注意两侧肛提肌情况,确定肛提肌裂隙宽度,宫颈位置,然后明确子宫大小,在盆腔 中的位置及附件有无炎症或肿瘤,最后嘱患者运用腹压,必要时可取蹲位,使子宫脱出再进行扪诊,以确定子宫脱垂的程度。

二、子宫脱垂的鉴别

1、阴道壁肿物或膀胱膨出

患者有阴道肿物脱者,双合诊检查阴道壁肿物(囊性或实性)在阴道壁内,边界清楚,活动或固定,膀胱膨出视诊未见子宫颈,单叶拉沟将阴道前臂向上抬起,可见到子宫颈,指诊可触及宫颈和子宫体。

2、子宫颈延长

指无子宫膨出的单纯子宫颈延长,有时可伴有轻度阴道前后壁膨出,单纯子宫颈延长可以通过触诊与子宫脱垂鉴别,双合诊检查子宫颈的阴道部分延长,子宫体在盆腔内,屏气并不下移,子宫脱垂者不少患者同时伴有宫颈延长。

3、子宫黏膜下肌瘤

患者有月经过多病史,较小的肌瘤用窥阴器暴露可见到宫颈口外口有红色,质地硬韧脱出的肿块,较大的脱出至宫颈外口的黏膜下肌瘤,视诊肿块上无宫颈,双合诊检查肿块上方四周有宫颈存在。

4、子宫内翻

为慢性子宫内翻,极少见,阴道内见翻出的子宫体,被覆暗红色绒样子宫内膜,易出血,其上无宫颈,两侧可见输卵管开口,双合诊或三合诊检查盆腔内无子宫体,必要时辅以腹部B超检查。

子宫肌瘤与子宫脱垂的区别

【临床表现】子宫脱垂为子宫沿阴道向下移位,根据脱垂的程度可分为3度:Ⅱ度:指子宫颈已脱出阴道口之外,而子宫体或部分子宫体仍在阴道内。但因包括范围过大,轻者仅宫颈脱出阴道口外,重者可因宫颈延长,以致延长的宫颈及阴道壁全部脱出阴道口外。Ⅱ度子宫脱垂又分轻、重两型。轻Ⅱ度 子宫颈及部分阴道前壁翻脱出阴道口外。重Ⅱ度 宫颈与部分宫体以及阴道前壁大部或全部均翻脱出阴道口外。Ⅲ度:指整个子宫体与宫颈以及全部阴道前壁及部分阴道后壁均翻脱出阴道口外。【诊断】主要根据体征。此外,还应做一定的检查。嘱患者不解小便,取膀胱截石术位。检查时先让病人咳嗽或迸气以增加腹压,观察有无尿液自尿道口溢出,以判明是否有张力性尿失禁,然后排空膀胱,进行妇科检查。慢性尿潴留首先注意在不用力情况下,阴道壁脱垂及子宫脱垂的情况。并注意外阴情况及会阴破裂程度。阴道窥器观察阴道壁及宫颈有无溃烂,有无子宫直肠窝疝。阴道内诊时应注意两侧肛提肌情况,确定肛提肌裂隙宽度,宫颈位置,然后明确子宫大小,在盆腔中的位置及附件有无炎症或肿瘤。最后嘱患者运用腹压,必要时可取蹲位,使子宫脱出再进行扪诊,以确定子宫脱垂的程度。【鉴别诊断】一、粘膜下肌瘤 在脱出物上找不到宫口,前后阴道壁不脱出,手插入阴道内可触到子宫颈。二、子宫颈延长症 多为未产妇。前后阴道壁不脱出,前后穹窿部很高,子宫体仍在盆腔之内,仅子宫颈极度延长如柱状,突出于 阴道口外。三、慢性子宫内翻症 在肿块上找不到子宫口,但可找到两侧输卵管入口的凹陷,表面为红色粘膜,易出血,三合诊舅腔内空虚,触不到子宫体。四、阴道壁囊肿或肌瘤 常可误诊为膀胱膨出或子宫脱垂,经检查子宫仍在正常位置或被肿块挤向上方,而肿物与宫颈无关。

怎么鉴别子宫脱垂

1.阴道壁肿物或膀胱膨出 患者有阴道肿物脱者,双合诊检查阴道壁肿物(囊性或实性)在阴道壁内,边界清楚,活动或固定。膀胱膨出视诊未见子宫颈,单叶拉沟将阴道前臂向上抬起,可见到子宫颈,指诊可触及宫颈和子宫体。

2.子宫颈延长 指无子宫膨出的单纯子宫颈延长,有时可伴有轻度阴道前后壁膨出。单纯子宫颈延长可以通过触诊与子宫脱垂鉴别。双合诊检查子宫颈的阴道部分延长,子宫体在盆腔内,屏气并不下移。子宫脱垂者不少患者同时伴有宫颈延长。

3.子宫黏膜下肌瘤 患者有月经过多病史,较小的肌瘤用窥阴器暴露可见到宫颈口外口有红色、质地硬韧脱出的肿块。较大的脱出至宫颈外口的黏膜下肌瘤,视诊肿块上无宫颈,双合诊检查肿块上方四周有宫颈存在。

4.子宫内翻 为慢性子宫内翻,极少见。阴道内见翻出的子宫体,被覆暗红色绒样子宫内膜,易出血,其上无宫颈,两侧可见输卵管开口,双合诊或三合诊检查盆腔内无子宫体。必要时辅以腹部B超检查。

5.阴道穹隆膨出 患者多有多产史或子宫切除等盆腔手术史,后穹隆疝多伴有子宫脱垂。患者主诉外阴软性肿物脱出多伴有便秘。视诊可见明显膨出的阴道壁,无子宫颈可见。疝囊大者,可视及其内的肠管蠕动。双合诊检查穹隆疝可送回盆腔(阴道前后壁膨出无此感觉),双合诊检查盆腔内无子宫存在。患者立位行拇指(位于阴道内)-示指(位于直肠内)检查可触及疝囊内的小肠管。子宫脱垂与阴道穹隆膨出一般容易鉴别。

与子宫脱垂鉴别的疾病

一、粘膜下肌瘤 在脱出物上找不到宫口,前后阴道壁不脱出,手插入阴道内可触到子宫颈。

二、子宫颈延长症 多为未产妇。前后阴道壁不脱出,前后穹窿部很高,子宫体仍在盆腔之内,仅子宫颈极度延长如柱状,突出于阴道口外。

三、慢性子宫内翻症 在肿块上找不到子宫口,但可找到两侧输卵管入口的凹陷,表面为红色粘膜,易出血,三合诊舅腔内空虚,触不到子宫体。

四、阴道壁囊肿或肌瘤 常可误诊为膀胱膨出或子宫脱垂,经检查子宫仍在正常位置或被肿块挤向上方,而肿物与宫颈无关。

子宫下垂看什么科呢

子宫脱垂应与下列疾病相鉴别。

1.阴道壁肿物或膀胱膨出 患者有阴道肿物脱者,双合诊检查阴道壁肿物(囊性或实性)在阴道壁内,边界清楚,活动或固定。膀胱膨出视诊未见子宫颈,单叶拉沟将阴道前臂向上抬起,可见到子宫颈,指诊可触及宫颈和子宫体。

2.子宫颈延长 指无子宫膨出的单纯子宫颈延长,有时可伴有轻度阴道前后壁膨出。单纯子宫颈延长可以通过触诊与子宫脱垂鉴别。双合诊检查子宫颈的阴道部分延长,子宫体在盆腔内,屏气并不下移。子宫脱垂者不少患者同时伴

3.子宫黏膜下肌瘤 患者有月经过多病史,较小的肌瘤用窥阴器暴露可见到宫颈口外口有红色、质地硬韧脱出的肿块。较大的脱出至宫颈外口的黏膜下肌瘤,视诊肿块上无宫颈,双合诊检查肿块上方四周有宫颈存在。

4.子宫内翻 为慢性子宫内翻,极少见。阴道内见翻出的子宫体,被覆暗红色绒样子宫内膜,易出血,其上无宫颈,两侧可见输卵管开口,双合诊或三合诊检查盆腔内无子宫体。必要时辅以腹部B超检查。

5.阴道穹隆膨出 患者多有多产史或子宫切除等盆腔手术史,后穹隆疝多伴有子宫脱垂。患者主诉外阴软性肿物脱出多伴有便秘。视诊可见明显膨出的阴道壁,无子宫颈可见。疝囊大者,可视及其内的肠管蠕动。双合诊检查穹隆疝可送回盆腔(阴道前后壁膨出无此感觉),双合诊检查盆腔内无子宫存在。患者立位行拇指(位于阴道内)-示指(位于直肠内)检查可触及疝囊内的小肠管(图3)。子宫脱垂与阴道穹隆膨出一般容易鉴别。

通过上文的介绍,相信你已经知道子宫下垂看什么科了吧!如果去医院却不知道子宫脱垂属于什么科,可能会闹出笑话,我们应该多了解一些知识,到时候不会那么的无知。子宫脱垂的患者应该及时治疗,切勿犹犹豫豫,以免耽误治疗。

​子宫脱垂诊断方法

.阴道壁肿物或膀胱膨出。患者有阴道肿物脱者,双合诊检查阴道壁肿物(囊性或实性)在阴道壁内,边界清楚,活动或固定。膀胱膨出视诊未见子宫颈,单叶拉沟将阴道前臂向上抬起,可见到子宫颈,指诊可触及宫颈和子宫体。

2.子宫颈延长。指无子宫膨出的单纯子宫颈延长,有时可伴有轻度阴道前后壁膨出。单纯子宫颈延长可以通过触诊与子宫脱垂鉴别。双合诊检查子宫颈的阴道部分延长,子宫体在盆腔内,屏气并不下移。子宫脱垂者不少患者同时伴有宫颈延长。

3、月经过多:子宫向后倾倒,常可引起卵巢输卵管向后下方下垂。卵巢输卵管位置的变异,可引起盆腔静脉扭曲,血流不畅,产生盆腔静脉淤血症,导致月经过多,并可出现腹部坠胀、腰酸背痛,有的女性还可发生性交痛等症状。

4、痛经:子宫后位的形状,犹如一把茶壶,宫颈管好比茶壶嘴,子宫体好比茶壶体。作为茶壶嘴的宫颈,其位置高于作为壶体的子宫腔,位于宫腔内的月经血难以从“壶底”经宫颈管排出。

子宫肌瘤与子宫脱垂的区别

【临床表现】

子宫脱垂为子宫沿阴道向下移位,根据脱垂的程度可分为3度:

Ⅱ度:指子宫颈已脱出阴道口之外,而子宫体或部分子宫体仍在阴道内。但因包括范围过大,轻者仅宫颈脱出阴道口外,重者可因宫颈延长,以致延长的宫颈及阴道壁全部脱出阴道口外。Ⅱ度子宫脱垂又分轻、重两型。轻Ⅱ度 子宫颈及部分阴道前壁翻脱出阴道口外。重Ⅱ度 宫颈与部分宫体以及阴道前壁大部或全部均翻脱出阴道口外。Ⅲ度:指整个子宫体与宫颈以及全部阴道前壁及部分阴道后壁均翻脱出阴道口外。

【诊断】

主要根据体征。此外,还应做一定的检查。嘱患者不解小便,取膀胱截石术位。检查时先让病人咳嗽或迸气以增加腹压,观察有无尿液自尿道口溢出,以判明是否有张力性尿失禁,然后排空膀胱,进行妇科检查。

慢性尿潴留首先注意在不用力情况下,阴道壁脱垂及子宫脱垂的情况。并注意外阴情况及会阴破裂程度。阴道窥器观察阴道壁及宫颈有无溃烂,有无子宫直肠窝疝。阴道内诊时应注意两侧肛提肌情况,确定肛提肌裂隙宽度,宫颈位置,然后明确子宫大小,在盆腔中的位置及附件有无炎症或肿瘤。最后嘱患者运用腹压,必要时可取蹲位,使子宫脱出再进行扪诊,以确定子宫脱垂的程度。

【鉴别诊断】

一、粘膜下肌瘤 在脱出物上找不到宫口,前后阴道壁不脱出,手插入阴道内可触到子宫颈。

二、子宫颈延长症 多为未产妇。前后阴道壁不脱出,前后穹窿部很高,子宫体仍在盆腔之内,仅子宫颈极度延长如柱状,突出于 阴道口外。

三、慢性子宫内翻症 在肿块上找不到子宫口,但可找到两侧输卵管入口的凹陷,表面为红色粘膜,易出血,三合诊舅腔内空虚,触不到子宫体。

四、阴道壁囊肿或肌瘤 常可误诊为膀胱膨出或子宫脱垂,经检查子宫仍在正常位置或被肿块挤向上方,而肿物与宫颈无关。

子宫脱垂需要和哪些疾病进行鉴别

一、需要和阴道壁肿物或膀胱膨出进行鉴别

患者有阴道肿物脱者,双合诊检查阴道壁肿物(囊性或实性)在阴道壁内,边界清楚,活动或固定。膀胱膨出视诊未见子宫颈,单叶拉沟将阴道前臂向上抬起,可见到子宫颈,指诊可触及宫颈和子宫体。

二、需要和子宫黏膜下肌瘤进行鉴别

患者有月经过多病史,较小的肌瘤用窥阴器暴露可见到宫颈口外口有红色、质地硬韧脱出的肿块。较大的脱出至宫颈外口的黏膜下肌瘤,视诊肿块上无宫颈,双合诊检查肿块上方四周有宫颈存在。

三、需要和子宫颈延长进行鉴别

子宫颈延长是指无子宫膨出的单纯子宫颈延长,有时可伴有轻度阴道前后壁膨出。单纯子宫颈延长可以通过触诊与子宫脱垂鉴别。双合诊检查子宫颈的阴道部分延长,子宫体在盆腔内,屏气并不下移。子宫脱垂者不少患者同时伴有宫颈延长。

四、需要和阴道穹隆膨出进行鉴别

患者多有多产史或子宫切除等盆腔手术史,后穹隆疝多伴有子宫脱垂。患者主诉外阴软性肿物脱出多伴有便秘。视诊可见明显膨出的阴道壁,无子宫颈可见。疝囊大者,可视及其内的肠管蠕动。双合诊检查穹隆疝可送回盆腔,双合诊检查盆腔内无子宫存在。

五、需要和子宫内翻进行鉴别

为慢性子宫内翻,极少见。阴道内见翻出的子宫体,被覆暗红色绒样子宫内膜,易出血,其上无宫颈,两侧可见输卵管开口,双合诊或三合诊检查盆腔内无子宫体。必要时辅以腹部B超检查。

子宫脱垂如何鉴别诊断

中医诊断:本病病机总由正虚,但临床上应着重区分气虚、肾虚或虚中挟实三种证型。神疲气馁、小腹下坠者,多属气虚;经常腰酸膝软,腹坠溲勤者,多属肾虚;脱垂的子宫表面溃烂,带下淋漓者,乃兼挟湿热,临床当细心查辨。1.气虚主证:子宫下移或脱出于阴道口外,劳则加剧,卧则消失,小腹下坠,四肢无力,少气懒言,面色少华;小便频数,带下量多,质稀色白,舌淡苔薄,脉虚细。分析:脾主中气,脾虚则中气不足而易下陷,故小腹下坠,子宫下脱;脾主四肢,脾虚中阳不振,则四肢无力,少气懒言,面色少华;下元气虚则膀胱失约,故小便频数;脾虚不能运化水湿,湿浊下注,则带下量多,质清稀。舌淡苔薄,脉虚细均为气虚之象。2. 肾虚主证:子宫下脱,腰酸腿软,小腹下坠,小便频数,夜间尤甚,头晕耳鸣,舌淡红,脉沉弱。分析:腰为肾之府,肾藏精而系胞,肾虚则冲任不固,带脉失约,而致子宫脱垂,腰酸腿软,小腹下坠;肾与膀胱相表里,肾虚膀胱气化失司,故小便频数,夜间尤甚;肾精不足,清窍失养,故头晕耳鸣。舌淡红,脉沉弱,均为肾虚所致。3.湿热主证:子宫脱出阴道口外,表面溃烂,黄水淋漓,或小便灼热,或口干口苦,舌质红,苔或黄腻,脉或沉乏力。分析:由于气虚下陷或肾虚不固,导致子宫长期脱出于阴道口外,受衣裤摩擦损伤,易为湿热邪毒侵袭,蕴结于下,故表面溃烂,黄水淋漓;湿热蕴于下焦,则小便灼热;湿热上蒸则日苦口干,舌红苔黄腻。由于子宫脱垂均由气虚或肾虚引起,故脉沉乏力。西医诊断标准:1.自觉外阴有肿块脱出,伴腰酸、下坠,行走时加重,轻者平卧时肿物可以回缩。2.根据子宫脱垂的程度不同,临床分为Ⅲ度。(1)Ⅰ度①轻Ⅰ度:子宫颈距处女膜缘少于4cm,但未达处女膜缘。②重Ⅰ度:子宫颈已达处女膜缘,于阴道口即可见到。(2)Ⅱ度①轻Ⅱ度:子宫颈已脱出于阴道外,但宫体尚在阴道内。②重Ⅱ度:宫颈及部分宫体脱出于阴道口外。(3)Ⅲ度子宫颈及子宫体全部脱出于阴道口外。西医鉴别诊断:1.子宫粘膜下肌瘤或子宫颈肌瘤:子宫粘膜下肌瘤或子宫颈肌瘤脱出宫颈口至阴道内或阴道口时,有可能误认为子宫脱垂,但肌瘤好发于30岁以后妇女,有不规则阴道出血史,经仔细检查不难区别,因为脱出物中找不到子宫颈口,多无阴道前后壁膨出,在肌瘤的一侧或周围可触及宫颈边缘。另外,将肿瘤夹住旋转,可转动者提示为带蒂肌瘤。2、慢性子宫翻出:子宫底下陷于阴道内或达到阴道口外时,亦有分泌物增多,易与子宫脱垂混淆。但慢性子宫翻出患者有间歇性发作的下腹部剧痛,并伴有不规则阴道出血史。妇科检查时,子宫底翻出于阴道内或达阴道口外,呈球形,表面为红色的粘膜,触之易出血,在肿块上找不到宫颈,有时可见两侧输卵管开口;在肿块上部可触到宫颈周缘。肛门指诊盆腔内空虚触不到它体,将肛门内食指勾向前方,可触到一漏斗形凹陷,用子宫探针探测宫颈环内侧不能探入。3.子宫颈延长:子宫颈延长者亦觉有肿物自阴道脱出,但此病多发生于未产妇,妇科检查时觉前后阴道穹窿很高,无阴道壁膨出,子宫体仍在盆腔内保持正常位置,仅子宫颈极度延长,甚则突出于阴道口外,用子宫探针探查其长度,宫腔深度常超过10~12cm。4.阴道壁囊肿或肿瘤:于阴道内觉有肿物突出,肿物较大时可下垂垂阴道外口,并引起性交及排尿困难等。妇科检查时子宫仍在正常位置,或被肿块挤向上方,肿块常偏于阴道一侧,基底部位于阴道壁上。5.膀胱膨出:膀胱膨出是膀胱底部连同阴道壁下降,最后形成袋形突出。妇科检查时于阴道前壁可触及一球形肿物向外阴部膨出,触诊有柔软感。患者屏气时,肿物可增大,宫颈不下降,放松时肿物则回缩。有力的证据是:在无菌操作下用金属导尿管从尿道伸入膀胱,可见导尿管在阴道膨出之块物中活动,并可触及膨出物内的导尿管。6.直肠膨出:直肠膨出轻者无症状,重者有下坠感,排便困难,解大便时需用手下压阴道后壁。妇科检查时阴道后壁皱折消失宛如袋状膨出于阴道内,患者屏气时,袋状膨出增大,宫颈不下降,放松时又可回缩、食指插入肛门内,指尖向前,可弯入膨出物的腔内。

子宫脱垂有哪些诊断方法呢

1.阴道壁肿物或膀胱膨出。患者有阴道肿物脱者,双合诊检查阴道壁肿物(囊性或实性)在阴道壁内,边界清楚,活动或固定。膀胱膨出视诊未见子宫颈,单叶拉沟将阴道前臂向上抬起,可见到子宫颈,指诊可触及宫颈和子宫体。

2.子宫颈延长。指无子宫膨出的单纯子宫颈延长,有时可伴有轻度阴道前后壁膨出。单纯子宫颈延长可以通过触诊与子宫脱垂鉴别。双合诊检查子宫颈的阴道部分延长,子宫体在盆腔内,屏气并不下移。子宫脱垂者不少患者同时伴有宫颈延长。

3、月经过多:子宫向后倾倒,常可引起卵巢输卵管向后下方下垂。卵巢输卵管位置的变异,可引起盆腔静脉扭曲,血流不畅,产生盆腔静脉淤血症,导致月经过多,并可出现腹部坠胀、腰酸背痛,有的女性还可发生性交痛等症状。

4、痛经:子宫后位的形状,犹如一把茶壶,宫颈管好比茶壶嘴,子宫体好比茶壶体。作为茶壶嘴的宫颈,其位置高于作为壶体的子宫腔,位于宫腔内的月经血难以从“壶底”经宫颈管排出。

相关推荐

子宫脱垂诊断依据是什么

子宫脱垂诊断主要根据体征。此外,还应做一定的检查。嘱患者不解小便,取膀胱截石术位。检查时先让病人咳嗽或迸气以增加腹压,观察有无尿液自尿道口溢出,以判明是否有张力性尿失禁,然后排空膀胱,进行妇科检查。首先注意在不用力情况下,阴道壁脱垂及子宫脱垂的情况。并注意外阴情况及会阴破裂程度。 阴道窥器观察阴道壁及宫颈有无溃烂,有无子宫直肠窝疝。阴道内诊时应注意两侧肛提肌情况,确定肛提肌裂隙宽度,宫颈位置,然后明确子宫大小,在盆腔中的位置及附件有无炎症或肿瘤。最后嘱患者运用腹压,必要时可取蹲位,使子宫脱出再进行扪诊,以

子宫脱垂的诊断

主要根据体征。此外,还应做一定的检查。嘱患者不解小便,取膀胱截石术位。检查时先让病人咳嗽或迸气以增加腹压,观察有无尿液自尿道口溢出,以判明是否有张力性尿失禁,然后排空膀胱,进行妇科检查。 首先注意在不用力情况下,阴道壁脱垂及子宫脱垂的情况。并注意外阴情况及会阴破裂程度。 阴道窥器观察阴道壁及宫颈有无溃烂,有无子宫直肠窝疝。 阴道内诊时应注意两侧肛提肌情况,确定肛提肌裂隙宽度,宫颈位置,然后明确子宫大小,在盆腔中的位置及附件有无炎症或肿瘤。 最后嘱患者运用腹压,必要时可取蹲位,使子宫脱出再进行扪诊,以确定子

脐带脱垂的诊断

人们都说,女人生孩子是在鬼门关走,确实如此,因为生孩子的时候有很多隐形的事情发生,如脐带脱垂。此情况是由于脐带比胎儿先出来,导致脐带脱出,会导致胎儿死亡。那么怎么才能判断孕妇是脐带脱垂呢? ①胎位不正。骨盆狭小或早产等情况下,破膜后胎心率有改变即应考虑有脐带先露或脐带脱垂之可能,立即进行阴道检查鶒。或虽无破膜,但胎心有改变,做阴道检查在前羊膜囊内触及索条状物并有搏动,其频率与胎心一致,则可诊断脐带先露,但应注意与脐带帆状附着相鉴别(脐带为活动的索条状物)。 ②胎膜已破、胎儿存活时,脐带脱垂较易诊断,因在先

直肠脱垂如何鉴别诊断

⑴环形痔:病史不同,该病容易出血,脱出物短,呈梅花瓣状,暗红色,痔块之间出现凹陷的正常黏膜。直肠指诊,肛管括约肌不松弛,收缩正常,而直肠脱垂括约肌松弛,这是鉴别的一个要点。 ⑵直肠息肉脱出:带蒂息肉可脱出肛门外,呈球形或分叶状,多有糜烂、出血。但触之呈实质感,质中等。直肠指诊可扪及息肉及其蒂,直肠腔正常,而直肠脱垂的肠腔在脱垂顶端的中心部位。

子宫积液诊断鉴别

诊断标准 ( 一 ) 病史 有宫颈激光治疗、手术史或急慢性子宫内膜炎史。 ( 二 ) 临床表现 1. 主要症状是下腹坠痛,可伴有全身症状,发热、白细胞计数升高。 2. 慢性子宫内膜炎而逐渐形成的宫腔积脓,可以无明显症状。 3. 妇科检查:子宫增大,柔软,有触痛。宫旁结缔组织可有明显增厚,可有附件的炎性包块。 ( 三 ) 辅助检查 1. 以宫腔探针人宫腔:如有脓液流出诊断即可确立。 2. 脓液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必要时诊刮取子宫内膜组织作病理检查,以了解有无恶性病变。

子宫息肉患者日常饮食原则

生活中有很多的子宫息肉患者,接受专业的手术治疗,多的人不清楚子宫息肉病因原理。要如何知道自己是不是患上了子宫息肉,日常的饮食护理也不能大意。那么,子宫息肉患者日常饮食都应该遵循哪些原则呢? 子宫脱垂的出现也会给患者家庭也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而子宫脱垂的复发率很高,子宫息肉饮食原则: 1.饮食宜清淡,不食羊肉、虾、蟹、鳗鱼、咸鱼、黑鱼等发物。 2.忌食辣椒、麻椒、生葱、生蒜、白酒等刺激性食物及饮料。 3.禁食桂圆、红枣、阿胶、蜂王浆等热性、凝血性和含激素成分的食品。 4.多食瘦肉、鸡肉、鸡蛋、鹌鹑蛋、鲫鱼、

子宫脱垂的检查诊断方法

一、子宫脱垂的检查 嘱患者不解小便,取膀胱截石术位,检查时先让病人咳嗽或迸气以增加腹压,观察有无尿液自尿道口溢出,以判明是否有张力性尿失禁,然后排空膀胱,进行妇科检查。 首先注意在不用力情况下,阴道壁脱垂及子宫脱垂的情况,并注意外阴情况及会阴破裂程度。 阴道窥器观察阴道壁及宫颈有无溃烂,有无子宫直肠窝疝。 阴道内诊时应注意两侧肛提肌情况,确定肛提肌裂隙宽度,宫颈位置,然后明确子宫大小,在盆腔中的位置及附件有无炎症或肿瘤。 最后嘱患者运用腹压,必要时可取蹲位,使子宫脱出再进行扪诊,以确定子宫脱垂的程度。 二

脐带脱垂如何鉴别诊断

有脐带脱垂原因存在时,应警惕有无脐带脱垂。若胎膜未破,于胎动、宫缩后胎心率突然变慢,改变体位、上推先露及抬高臀部后迅速恢复者,应考虑有脐带隐性脱垂的可能,临产后应行胎心监护。 监护手段可根据条件而定,产时可使用胎儿监护仪、超声多普勒或听诊器监测胎心率以及行胎儿生物物理监测以了解胎儿情况,并可用B型超声检查,有助于判定脐带位置,用阴道探头显示会更清晰。若已破膜更应警惕。 一当胎心率出现异常时,应立即作阴道检查,注意有无脐带脱垂和脐带血管有无搏动,不能用力去触摸,以免延误处理时间及加重脐血管受压。在胎先露部旁

子宫内翻的诊断鉴别

子宫内翻应与子宫黏膜下肌瘤以及产后子宫脱垂相鉴别。 1.子宫黏膜下肌瘤:系子宫肌瘤向子宫黏膜面发展,突出于子宫腔,如黏膜下肌瘤蒂长,经子宫收缩可将肌瘤排出宫颈而悬于阴道中,妇科检查时,盆腔内有均匀增大的子宫,如肌瘤达到宫颈口处则宫口较松,手指进入宫颈管可触到肿瘤;已排出宫颈外者则可见到肌瘤,表面为充血暗红色的黏膜所包被,有时有溃疡及继发感染,如用子宫探针自肿瘤周围可探入宫腔,其长短与检查的子宫大小相符,但应注意较大肌瘤时偶可合并部分子宫壁翻出,急性子宫内翻往往是在分娩期,患者有阴道流血及休克表现,鉴别当无

子宫囊肿鉴别诊断

子宫囊肿是一种很少见疾病,临床上容易被忽略。可分为先天性及后天性子宫囊肿,前者来源于中肾管和副中肾管,多发生在子宫后壁或子宫底部;后者多由良性疾病继发而来或由浆膜的间质细胞发展而来,其中有子宫肌瘤囊性变、囊性的子宫腺肌瘤、宫颈潴留囊肿及子宫浆膜囊肿等。下面,给大家介绍子宫囊肿鉴别诊断。 (一)卵巢囊肿卵巢囊肿一般无临床症状,只有定期进行妇科检查时方被发现。妇科检查于子宫一侧或双侧可触及囊性肿物,与子宫可分离,不随子宫活动而移动。超声波检查囊肿与子宫关系可协助诊断。 (二)子宫颈息肉宫颈口有物突出,应与子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