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牙习惯从婴儿开始培养
护牙习惯从婴儿开始培养
美国科学家的最新研究结果表明,保护孩子的牙齿应当从他们还不能拿牙刷的时候就开始。家长应十分注意运用一些简单的护牙知识为婴儿创造良好的护牙环境,从而帮助孩子在今后的日子里减少牙病的发生。
进行这项研究的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的研究人员表示,当孩子一岁左右开始长第一颗牙齿时,牙科医生并不能马上就检查出一些可能存在的问题。在这个时期,重要的是教育家长如何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护牙习惯。例如,应确保婴儿要吃奶时才去喂他,而不是让婴儿嘴里一边含着有牛奶的奶瓶一边睡觉。牛奶会溶解成乳酸。此外,任何果汁饮料所含的糖分都会在嘴里被变成酸性物质。这些都会破坏牙釉。
另外一个有助于强牙坚齿的东西是氟化物,它能使牙釉不容易受损,减少60%的龋齿。研究人员建议家长在孩子长到半岁以后可以找医生开一些氟补充剂。除了家长应帮助孩子保持良好的护牙习惯外,适时带孩子去看牙医也很重要。当孩子长到两岁以后,家长应定期带孩子去牙科医生那里检查。在那里,孩子可以开始熟悉一些基本的牙齿检查和保护程序,以便他们今后养成定期检查牙齿的好习惯。
研究人员还表示,当孩子还小的时候,他们自己刷不了牙齿,但这并不意味着家长就不可以帮助他们刷牙。当孩子只长出第一颗牙齿的时候,家长就应当开始用干净的湿布帮助孩子清理牙齿。当孩子牙齿渐渐长多了以后,可以用软毛牙刷一日两次地为他们清洗牙齿。家长在帮助孩子刷牙时,要注意让孩子的头稍微靠着大人的身体,而不要让孩子的头低下朝着洗脸池。家长拿牙刷的手应保持在大约45度的角度。等孩子长到6岁以后,大部分的孩子已能使用正常的牙刷为自己清理牙齿。但是,当孩子在6至7岁时,家长仍应注意帮助孩子清理那些不容易看见的后牙。此外,家长要教育孩子懂得刷牙是每天早上和晚上都要做的一件事情,并经常提醒他们养成习惯。
此外,家长还应教育孩子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如让孩子多吃一些水果、全麦面包和果仁,而不要吃那些经过反复加工的食品。研究人员表示,凡是能粘住玻璃的东西也都能粘住牙齿,如口香糖、软糖和一些黏度较高的零食。这些东西均对保护牙齿不利。他们建议可以用水果来代替孩子的零食。
如何防治幼儿龋齿
1.护牙从1岁开始
美国疾控中心一份报告称,及早展开口腔卫生防护措施,既有益健康又节约医药费。与其他孩子相比,1岁时就开始口腔健康保护的孩子,5年后看牙医的费用降低40%。
2.培养孩子刷牙习惯
从小培养孩子的刷牙习惯非常重要。儿童牙科专家贝弗利·拉金特博士表示,孩子长出第一颗牙时,就该给他刷牙,甚至在孩子出牙前,父母就可以用纱布为孩子清洁口腔。长牙后,应选择软毛儿童牙刷,每天早晚刷两次。
如何预防牙齿缺失
1、预防牙齿脱落最好从儿童时期开始:特别是做儿童防龋准备。具体做法是培养儿童坚持每天刷牙两次的习惯,一定要注意刷牙方法要正确,最好使用儿童防龋牙膏,做好防龋,口腔卫生护理工作。因为牙根龋齿也会导致牙齿脱落。
2、成人预防牙齿脱落具体做法要从两方面做起
一是: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尽量去除引起牙周病的内因因素。如消除压力、合理营养、减肥戒烟等。做好日常口腔护理。一天至少早晚两次刷牙,饭后养成漱口习惯,不让细菌堆聚成斑,使用牙签清除牙间牙垢。
二是:定期进行口腔检查。人们最好每年到正规的牙科医院做一次口腔检查以及洁牙一次,洗牙是很好的牙齿保健方式,不仅能够有效的清除牙周病的牙石、顽固污垢,从而很多的预防牙齿脱落。
暴牙能预防吗
暴牙形成除了颌骨本身的异常发育外,口腔不良习惯成为暴牙形成的罪魁祸首。婴幼儿时期,由于本能的吸吮反射、喂养不足或喂养方法不当、或某种惧怕及不愉快的心理,导致小儿自发地吃手指、吸口唇等,养成了不良习惯,这些动作如果不及时纠正,可能产生暂时的开牙合,使上下牙齿出现缝隙或门牙缝隙增宽,持续到4岁以后,引起口腔肌肉和颌骨的异常变化,出现“暴牙”。
儿童吃手指、吸口唇等不良习惯的形成,很多源于不正确的喂养方法。例如:很多2岁甚至4岁的小儿仍然用奶瓶喝水,这就很糟糕。如果小儿一直用奶瓶喝奶、喝水,可能让小儿习惯于吸奶嘴,以后可能逐渐形成吃手指、咬筷子、咬笔杆等一连串的不良习惯。这些习惯持续时间越长,发生次数越多,对牙齿及颌骨发育的影响就越大,最终出现“暴牙”等牙齿畸形。为避免儿童出现上述不良习惯,应该让小儿在婴儿期就学会用勺和杯。4-5个月大时,让婴儿习惯用勺喂养,6-8月时,习惯用杯喂奶;8-10月时,应逐渐脱离奶瓶,学会从杯中喝奶和喝水。
因此,“暴牙”的预防关键在于科学喂养、培养儿童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
儿童护齿七原则是什么
1、当心不利口腔的药物:很多小儿药物中含有糖分,这些成分粘在牙齿上,也会增加龋齿危险。小儿哮喘和心脏病类药物尤其容易导致龋齿,抗生素及某些哮喘药物会导致酵母过量生长,引起真菌感染,因此服完药要漱口。
2、坚持口腔卫生不妥协:很多家长认为,教婴幼儿刷牙或使用牙线非常困难,且小题大做。但专家认为,保持孩子口腔卫生绝非小事,必须严格要求,马虎不得。
3、两岁时应告别奶嘴:1岁的孩子含奶嘴有助于防止婴儿猝死综合征,但长期使用奶嘴会危害牙齿健康。用力吮吸奶嘴会影响孩子上下牙排列的整齐性,乃至影响嘴形。专家建议,孩子2岁时,就该扔掉奶嘴。
4、喝饮料少用吸管:很多孩子喜欢用吸管杯喝水和果汁。专家表示,果汁及其他含糖饮料不利儿童牙齿健康。特别是婴幼儿长期使用吸管还会导致门牙后部龋齿,因此喝果汁时尽量用广口杯。
5、避免“奶瓶龋齿”:儿科医生和牙医一直告诫家长,不要让孩子含着奶瓶睡觉。这是因为奶嘴上的糖分会粘在孩子牙齿上,造成口腔细菌,并产生酸性物质,导致龋齿发生。若不及时治疗,牙病会对儿童正常发育以及语言学习等方面造成不良影响。如果孩子有含奶瓶睡觉的习惯,奶嘴最好冲洗干净,奶瓶中只倒凉白开。
6、培养孩子刷牙习惯:从小培养孩子的刷牙习惯非常重要。儿童牙科专家李咏旭表示,孩子长出第一颗牙时,就该给他刷牙,甚至在孩子出牙前,父母就可以用纱布为孩子清洁口腔。长牙后,应选择软毛儿童牙刷,每天早晚刷两次。
7、护牙从1岁开始:美国疾控中心一份报告称,及早展开口腔卫生防护措施,既有益健康又节约医药费。与其他孩子相比,1岁时就开始口腔健康保护的孩子,5年后看牙医的费用降低40%。
父母该如何护理新生宝宝的乳牙
4个月大的宝宝就开始萌生乳牙了,最晚的宝宝也会在12个月大的时候生乳牙,一般到2岁半时出齐,共计20颗。6~7岁开始换牙,即乳牙脱落换成恒牙,直到20岁左右出齐。无论乳牙还是恒牙,牙齿的质量和营养、卫生习惯、遗传等都有直接关系,所以宝宝的小牙齿应该从小开始护理。
在护理上,父母应该做到培养良好的喂养习惯,每次给孩子喂养后,最好再喂几口白开水,以便把残留食物冲洗干净,如有必要父母可戴上指套或用棉签等清除食物残渣。另外,宝宝的睡前奶不宜加糖,并且在()长牙时期带糖分的食物也不适宜让宝宝吃太多。
父母还要注意宝宝钙的吸收,因为钙磷是牙齿、骨骼的主要构成成分。母乳喂养有利于婴儿钙的吸收。日常生活中,还可让宝宝多吃鸡蛋、虾皮等含蛋白质、钙丰富的食物,以便增加钙质,有利于牙齿生长,使牙齿健康。另外还可以吃些青菜,因为纤维性的食物对口腔清洁有作用,而且含糖量较少。
父母要及时纠正儿童的不良习惯,如宝宝咬手指、舐舌、用口呼吸、偏侧咀嚼、吸空奶头等动作都会使牙齿排列不整齐,上下齿闭合不拢,有损外貌、进食和发音。
宝宝第一颗牙长出时就该刷牙
1.护牙从1岁开始。美国疾控中心一份报告称,及早展开口腔卫生防护措施,既有益健康又节约医药费。与其他孩子相比,1岁时就开始口腔健康保护的孩子,5年后看牙医的费用降低40%。
2.培养孩子刷牙习惯。从小培养孩子的刷牙习惯非常重要。儿童牙科专家贝弗利·拉金特博士表示,孩子长出第一颗牙时,就该给他刷牙,甚至在孩子出牙前,父母就可以用纱布为孩子清洁口腔。长牙后,应选择软毛儿童牙刷,每天早晚刷两次。
3.避免“奶瓶龋齿”。儿科医生和牙医一直告诫家长,不要让孩子含着奶瓶睡觉,这是因为奶嘴上的糖分会粘在孩子牙齿上,生成口腔细菌,并产生酸性物质,导致龋齿发生。若不及时治疗,牙病会对儿童正常发育以及语言学习等方面造成不良影响。如果孩子有含奶瓶睡觉的习惯,奶嘴最好冲洗干净,奶瓶中只倒凉白开。
4.喝饮料少用吸管。很多孩子喜欢用吸管杯喝水和果汁,但婴幼儿长期使用吸管会导致门牙后部龋齿,因此喝水及果汁时尽量用广口杯。
5.两岁时应告别奶嘴。1岁的孩子含奶嘴有助于防止婴儿猝死综合征,但长期使用奶嘴会危害牙齿健康。用力吮吸奶嘴会影响孩子上下牙排列的整齐性,乃至影响嘴形。所以,孩子2岁时,就该告别奶嘴。
保护婴儿牙齿的几种办法
清除牙垢:
在饭后3分钟内,用棉签擦洗孩子的牙齿,清除残存的牙垢;教会两岁婴儿漱口;两岁后培养孩子睡前刷牙的习惯。
改变喂养方式:
每天给宝宝喝的糖水最好一次喝完,不要分次喝。从宝宝4-6个月添加辅食开始,家长就应努力教会孩子用杯子、汤匙进食。千万不要让孩子嘴里含着奶瓶睡觉,以防产生“奶瓶龋”。
增强牙齿的抗病力:
注意营养平衡;用温开水代替各种饮料;3岁前小儿可能会因喜欢牙膏的香味而吞吃牙膏,导致体内含氟过高,故不宜使用,3岁以上幼儿宜使用含氟牙膏。
婴幼儿牙齿怎么护理
1、首先要给小宝宝养成良好的习惯,少吃糖果,巧克力等等甜食。每次喂哺宝宝之后都要给宝宝喝水。大部分的婴儿食物都可以在饭后通过喝水冲洗掉,但最好还是使用婴儿专用的牙刷进行仔细的清洁,0-1岁的宝宝最好经常用棉纱给洗洗牙齿,一定要轻轻的,不要引起宝宝反感。1-3岁的宝宝睡前的奶最好能断了,如果不行,喝完奶,一定要喂水喝。
2、当然,上面的方法,治标不治本,最好的方法就是从小培养孩子刷牙。一旦宝宝的牙齿长出来以后,就要立刻进行牙齿的护理工作。1岁以上的宝宝已经可以引导他每天刷牙,至少也要培养他睡觉前刷牙。宝宝大约两岁之后可以开始使用小量的儿童不含氟牙膏。
3、那么怎么选择牙刷呢,小一点宝宝,要选择棉质的牙刷,然后用清水刷牙,或者选择一款儿童牙膏,可吞咽的儿童牙膏,只要绿豆大小的就可以了。
刷牙习惯的培养
1、每天坚持
在宝宝开始刷牙后,可以给宝宝一天的作息时间表中安排上刷牙这一项。坚持早晚各一遍。因为是刚开始,时间可以给宝宝留得充裕一些。
2、循序渐进
教宝宝自己刷牙,不要指望一步到位,马上全部学会。刚开始可以让宝宝用牙刷和杯子,模仿成人的动作,让宝宝对刷牙感兴趣。几周后,让宝宝逐渐掌握上下转动刷的动作要领,用清水刷。最后,再挤上牙膏,用牙刷从外到里,有顺序地刷。
3、鼓励为主
任何生活习惯的培养,都以正面引导的方式来进行,才能受到宝宝的愉快接纳。2-3岁的宝宝喜欢模仿大人的各种活动,这正是让宝宝学习一些基本生活技能的大好时机。成人可以鼓励孩子模仿的愿望,再加以必要的动作指导,宝宝会变得越来越能干。
这几件事做晚会害了孩子
及时添加维生素D和含铁辅食
维生素D是人体最容易缺乏的元素之一,婴儿体内最初的维生素D是从母乳中得来的,单靠母乳是无法让宝宝得到足够的维生素D,而且天然食物中的维生素D含量也非常少。因此儿科医生建议,从宝宝出生几天后,就可以开始补充维生素D,以预防维生素D缺乏。这种预防性维生素D的补充应该至少持续到宝宝1周岁之后。
缺铁性贫血也是婴幼儿常见的疾病之一,在4到6个月之后,宝宝的生长速度加快,体内的铁质也消耗得很快,因此6个月之后的宝宝很容易出现缺铁的情况。家长在开始给宝宝添加辅食时,要首选含铁丰富的食物。
缺乏维生素D会影响宝宝的骨骼发育,导致佝偻病,而缺铁则会影响宝宝的免疫力和大脑发育,如果家长对此不够重视,那么宝宝的生长发育将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从第一颗萌牙开始刷牙
注重宝宝的口腔健康,要从第一颗牙齿开始!如果平时不注意保护牙齿健康,那么等到孩子出现牙齿问题了,不仅孩子痛苦,家长也要花费不少。而且不要觉得孩子迟早要换牙齿,就忽视了乳牙的保护,乳牙没长好就会影响恒牙的发育,一口歪歪扭扭的牙齿不仅不好看,还会影响面部骨骼的发育。
为了让宝宝拥有一口好牙,家长应该帮助宝宝养成良好的刷牙习惯,越早越好。还没长牙时,每次喂养过后要记得清洁宝宝的口腔;宝宝长第一颗牙齿时,家长可以使用指套牙刷轻轻帮他清洁牙齿牙缝等;3岁左右乳牙基本长齐了,就可以教孩子使用儿童牙刷了。除了帮孩子养成刷牙习惯,家长还要及时纠正他的不良咀嚼习惯,定期带孩子去做口腔检查。
1岁左右逐渐戒掉奶瓶
宝宝的牙齿好不容易都长出来了,然而却是歪歪扭扭的,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罪魁祸首很有可能就是奶瓶。即使宝宝戒奶了,好多妈妈还是习惯让宝宝用奶瓶喝水,图个方便。但是长期使用奶瓶很容易使宝宝出现龋齿,吮吸奶嘴会使牙齿受到挤压,造成牙列不整齐,而且还会增加宝宝患中耳炎的风险。
美国儿科学会、牙科协会建议,在孩子1周岁时,就要开始停止使用奶瓶,而到了18个月大时,一定要完全戒除奶瓶。同样的道理,安抚奶嘴也应该尽早戒掉。
婴儿期开始培养良好的睡眠习惯
良好的睡眠习惯对孩子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但宝宝的睡眠问题一直令不少家长特别头痛。几个月大的宝宝睡眠没有规律,不过等到开始添加辅食后,宝宝夜间饿醒的次数会减少很多,此时的他醒来,很可能不是因为饥饿的原因,妈妈不要过于依赖用夜奶的方式来安抚宝宝。可以通过拍拍宝宝的背部、跟他说话等方式安抚他,这时宝宝多半是可以重新进入睡眠状态的。一旦养成了依赖夜奶的习惯,以后想纠正就很难了。
早点让宝宝学会自己吃饭
有人觉得让宝宝自己吃饭,那不是在捣乱吗?用手抓食物,把食物当玩具,吃个饭弄得一桌狼藉,最后还不能好好地把饭都吃完……让宝宝自己吃饭费那么多时间,倒不如家长自己喂他吃,结果喂着喂着,孩子直到上幼儿园了还不会自己吃饭。
其实让宝宝用手抓食物,是在锻炼他的精细动作和手眼协调能力,还能增加他们对食物的兴趣。等到宝宝可以很好地用手抓食物喂自己了,家长就可以让他们开始学着用勺子吃饭了。让宝宝学会自己吃饭,是培养宝宝独立能力的第一步!(关注微信订阅号:朵妈亲子时光,聊聊亲子育儿那些事)
2岁以后开始引导孩子跟父母分床睡
孩子长期与父母同睡,不仅对夫妻生活造成影响,也不利于孩子的性别认知发展。分床睡可以培养孩子的独立性,而且还能让他睡得更好。因此家长应该注意,孩子2岁以后,就可以引导他们与父母分床睡了。
怎么预防小孩兜齿
宝宝兜齿不是生下来就会有的,在宝宝牙齿萌出的过程中就可以对其进行预防。
1、在宝宝处于婴儿时期时,妈妈要掌握正确的哺乳姿势,以免宝宝发生兜齿。
2、不能让宝宝平卧自抱奶瓶吸奶,这样宝宝的下牙会较上牙用力过多,宝宝容易发生兜齿。
3、对于有咬上颌或下颌前伸不良习惯的宝宝家长应及早遏止,尽早改掉不良习惯,培养宝宝良好的饮食姿势和习惯。
4、宝宝的乳前牙过早或过晚的脱落时,应及时就诊进行处理,保持早失乳牙间隙。
尽管宝宝兜齿不会产生生理上的障碍,但是对于美观上来说还是有一定影响的。所以家长应防患于未然,及早的预防宝宝兜齿的发生,从宝宝萌“牙”开始,为宝宝护理出一口整齐的牙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