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种疫苗后孩子发热能用抗生素吗
接种疫苗后孩子发热能用抗生素吗
有一本《崔玉涛图解家庭育儿⑥:小儿疫苗接种》一书中谈到了一个问题:一个孩子接种了百白破+Hib+灭活脊髓灰质炎五联疫苗后出现发热症状,到医院就诊,发现白细胞升高。在这种情况下能不能用抗生素治疗?疫苗接种后给予抗生素治疗,简直是胡来!五联疫苗中除了脊髓灰质炎疫苗,其他四种(白喉、百日咳、破伤风、b型流感杆菌)疫苗成分都是细菌。接种后使用抗生素会减弱疫苗的效果。
接种疫苗后孩子出现发热症状是疫苗接种后的正常反应,有时也会导致孩子的白细胞升高或C蛋白反应阳性。在这种情况下妈妈不要着急,不必急于到医院看病,给孩子水饮水,如果体温超过38℃,可以适当降温,没有必要到医院用抗生素治疗。
但是,抗生素不会减弱“五联疫苗”的免疫效果。“五联疫苗”的全称是:吸附无细胞百白破、灭活脊髓灰质炎和b型流感嗜血杆菌(结合)联合疫苗。这是一种灭活疫苗。其中白喉和破伤风的疫苗成分是类毒素,百日咳的疫苗成分是从百日咳杆菌中提纯了一小段基因抗原,b型流感嗜血杆菌的疫苗成分是把细菌表面的多糖分子与一种容易刺激机体免疫系统的载体蛋白结合后形成的一种“结合多糖”疫苗。它们都已经不是活的细菌,因此不会受抗生素的影响。而且,这种“五联疫苗”中本身就含有微量的新霉素、链霉素和多粘菌素[1]。因此,如果孩子接种了疫苗后确实得了需要使用抗生素治疗的疾病,是可以用抗生素治疗的。
抗生素对大多数疫苗的免疫反应无影响。只有口服的减毒伤寒疫苗在接种后不要服用磺胺类药物和其他抗生素。正在使用抗生素治疗的患者应在抗生素治疗停止24小时后再接种减毒伤寒疫苗。
宝宝接种疫苗的各种问题
Q:到底是选择国产疫苗还是进口疫苗?
A:国产、进口疫苗价格上的差异在于疫苗毒株及其培养工艺不同,都通过了国家卫生部门严格检查,生产线按照GMP 要求,由国家药监局批准生产。可以根据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选择使用。
Q:什么是PPD 试验?
A:PPD试验就是三个月的时候去检查下婴儿刚出生时接种的卡介苗是否成功。一般卡介苗化脓应该就接种好了,妈妈如果不放心的话可以再去医院测试下结果。
Q:打了卡介苗后宝宝手臂上没有反应正常吗?
A:打完卡介苗后一般一个半月左右宝宝上手会红肿、化脓然后留下一点疤痕,但是现在又很多宝宝打完卡介苗后手上没有痕迹,这有可能是现在科学发达,药物成分比以前好了,但是妈妈们如果不放心的话还是建议等宝宝满3 个月去做个PPD 试验,确认卡介苗是否注射成功。
Q:脊灰疫苗能带回家服用吗?
A:不能,脊灰疫苗的储存、运输温度都有严格的要求,若拿回家服用,在运输、保存、喂服的任何一个环节出问题,都会影响疫苗的效果。
Q:如果是多次接种的疫苗,孩子在外地接种了第一剂疫苗后,回到长期居住地如何继续接种疫苗?
A:孩子接种疫苗时,应带上预防接种证,在外地接种后工作人员会将信息填写在预防接种证上,回到长期居住地向工作人员提供接种证,证明孩子接种疫苗的种类和时间就可以了。
Q: 乙肝疫苗的抗体是否一定要在接种完3 剂以后才能产生?
A:研究证明在乙肝疫苗完成3 剂接种之后体内产生的保护性抗体的几率大,据观察:接种1 剂后,有30%-40%的人产生抗体,2 剂后60%-70%的人产生抗体,完成3剂后大于90%的人产生抗体。
孩子发烧除了物理降温还可试试这样做
在这里需要提醒大家,如果孩子发烧时手脚冰冷,面色苍白,说明孩子的体温还会升高。反之,如果孩子的手脚变暖,出汗了,说明体温开始下降。
大多数发热在运用物理降温或者小儿推拿后就可以退热,不过对于接种疫苗后引起的发热,推拿只能作为辅助手段使用。
由于孩子发热的原因不同,推拿时应该增加相应的穴位,以便更有针对性地退热。
为什么打了水痘疫苗孩子还是得水痘
在门诊经常遇到孩子的家长问,孩子打了水痘疫苗,可是在水痘流行时,孩子还是的了水痘。为什么打了水痘疫苗,孩子还是得水痘呢?虽然,绝大多数疫苗接种后抗体阳转率较高,但没有一种疫苗是百分之百有效,即接种疫苗后仍会有一些儿童不能产生对相应疾病的抵抗力,仍可能感染该疾病,但这只是很少的一部分。
打过水痘疫苗,还有被传染的可能,但是几率很小,一般发生在身体较差的孩子或是最近孩子身体不适时。不过就算传染了水痘,症状也会较轻,有些只是单纯身体或是手脚上长几个水泡,一般不会发热或是低热。
预防接种是控制乃至于消除或消灭针对传染病最经济有效的手段。目前,孩子出生后都要按照国家统一的儿童免疫程序实施相应疫苗的免费接种,可有效预防控制儿童的发病。但疫苗受自身及其他因素影响,接种一次或几次并非所有儿童均产生免疫保护能力,即便产生保护能力的儿童随着时间的延长其保护力也会逐渐降低甚至消失。因此,为强化对疾病的控制,更好地保护群众健康,将会对大年龄组儿童、青少年甚至是成人开展相应疫苗的查漏补种、强化免疫、应急免疫等,以进一步巩固人群的防病免疫屏障。
腮腺炎疫苗什么时候打 打了疫苗为什么还得了腮腺炎
通常腮腺炎疫苗是采用两针的免疫程序,有的家长由于疏忽大意或者心怀侥幸,只给宝宝打了一针,那么免疫的效果肯定大打折扣,因而不能达到预防腮腺炎的作用。
一般注射腮腺炎疫苗后,要一星期左右的时间才能产生抗体,那么如果在这期间接触了病毒携带量高的腮腺炎患者,仍可能感染上腮腺炎。
如果接种疫苗的时间已比较长了,疫苗的保护力下降,或者这时接触到一个腮腺炎患者的病毒量很高,那么即便注射了腮腺炎疫苗,孩子也有可能被传染。
宝宝喝中药可以打预防针吗
1、宝宝喝中药可以打预防针吗
宝宝在打疫苗时医生会询问有没有生病现象,如果生了病是不建议打疫功的,因为病期注射疫苗不仅会影响疫苗的药效可能还会加重宝宝的病情,需要在疾病康复后再进行注射。可以在医生建议下注射疫苗。
2、宝宝什么情况下不能打预防针
2.1、疾病期不应注射疫苗
如果婴儿患感冒或全身不舒服,或者在预定注射免疫接种前一周内正在用抗生素,都不要进行免疫接种。发热、急性传染病的潜伏期和恢复期、重症慢性疾病的发作期均不能接种疫苗。待身体完全恢复或在慢性疾病的稳定期,视机体健康状况确定是否接种。
2.2、过敏体质者慎用疫苗
对疫苗中的某些成分有明确过敏史,或既往接种某种疫苗有过敏史的人,应禁用同一种疫苗。
2.3、感冒发烧不易接种
如果宝宝发热、体温超过37.5℃时,也应暂缓接种。
2.4、皮肤患病不易接种
如宝宝的接种部位有严重的皮炎、牛皮癣、湿疹、皮疹及化脓性皮肤病,则应在治愈后再行接种。
2.5、腹泻时打疫苗需谨慎
如宝宝的大便比平时增多,如每天排便4次以上,即出现腹泻时也不宜服用脊髓灰质炎疫苗。
2.6、鸡蛋过敏宝贝接种有选择
凡发现有对鸡蛋过敏的宝宝则不宜接种麻疹、麻风、麻风腮、流感等疫苗。
3、 宝宝打预防针要注意什么
接种疫苗前一周要精心照顾婴儿,减少感冒等不适的症状;如婴儿有不适症状,等康复后再接种疫苗;接种疫苗前对医生如实回答婴儿的情况。接种脊灰糖丸(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糖丸)前半小时内不能吃奶、喝热水。
接种后在医院或防疫站观察15~30分钟;注射疫苗当天不要洗澡;疫苗都有抗原,要预防婴儿发烧,给婴儿多喝白开水;一些加入吸附剂的疫苗容易出现红肿、发热、疼痛等症状。家长可用热毛巾对红肿的地方进行热敷。
婴儿打预防针后偶尔也会引起一些反应,常见反应有发热,体温上升到38~39℃、恶心、呕吐、皮疹、头痛、胃口差、精神萎靡、腹泻和哭吵等,局部的反应有局部红晕、红肿、荨麻疹、过敏性皮疹、紫癜、无菌性脓痒、搔痒等,有反应的婴儿应休息、多喝开水,热度高于38℃可服一些退热片,一般全身反应在3~4天可以恢复正常。
打新冠疫苗前一天吃药了怎么办
可暂缓接种。
虽然理论上接种疫苗前吃药是受不影响的,但如果在打疫苗前服用抗生素、消炎药的话,说明身体正处于一些疾病的发作期,而在国家卫健委发布的《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技术指南(第一版)》及知情同意书和疫苗说明书的内容中有提到:痛风发作、重感冒、心梗、脑梗等疾病急性发作期,应暂缓接种,因此建议接种疫苗前身体状态不佳的话最好推迟接种。
打新冠疫苗吃辣的会怎么样 打新冠疫苗吃药有影响吗
没有影响。
打完疫苗后吃药对疫苗效果并没有什么影响,例如感冒药、止痛药、头孢之类的抗生素是可以吃的,但如果接种疫苗前感冒发热症状严重,体温过高的话,最好暂缓接种疫苗。
高血压患者、糖尿病患者、甲减患者等人群需要长期服用药物的话,在疫苗接种前后仍应按医嘱用药,不建议擅自停药。
孩子打疫苗有哪些禁忌
急性疾病
如果家长发现孩子正在发烧,特别是发热在37.6℃以上者,或同时伴有其它明显症状的儿童,应暂缓接种疫苗。孩子康复并经过一段时间调养后再接种疫苗。此外,如果孩子处于某种急性疾病的发病期或恢复期,或处于某种慢性疾病的急性发作期,均应推迟疫苗的接种,待孩子康复以后再接种疫苗。
过敏体质
个别儿童有过敏体质,容易被家长忽视,有过敏体质的儿童接种疫苗后偶可引起过敏反应,造成发生不良反应的后果。所谓过敏体质,是指儿童反复接触某种物质,容易发生机体过敏反应,出现相应症状,其中以过敏性皮疹最为常见。如果发现过去接种某种疫苗曾发生过敏反应,则应停止接种。
免疫功能不全
一般认为,儿童免疫功能不全,不仅预防接种后效果较健康人差,而且容易引起不良反应,特别是接种活疫苗时。比较严重的免疫功能不全包括免疫缺陷(例如无/低丙种球蛋白血症)、白血病、淋巴瘤、恶性肿瘤等等。如果儿童容易反复发生细菌或病毒感染,感染后常常伴有发热、皮疹及淋巴结肿大等症状,应怀疑存在免疫功能不全的可能性,接种疫苗时需特别小心。
神经系统疾患
有神经系统疾患的人接种某些疫苗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因此已明确患有神经系统疾患的儿童,例如患有癫痫、脑病、癔症、脑炎后遗症、抽搐或惊厥等疾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谨慎接种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