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脑炎愈后应注意什么

脑炎愈后应注意什么

脑膜炎治愈以后,也是需要注意很多问题的,因为这个疾病很容易复发,所以患者治愈以后,需要在生活上禁忌很多问题,比如精神方面不能受到刺激,或者是给自己很大的压力,尽量保持情绪平和,不要过于疲劳,睡眠要充足,预防感冒,避免情绪波动很大,应有良好的时间规律和饮食习惯,食物应富于营养而又容易消化,饮食上不能口感,主要以清淡为主。

患者除了概述里的饮食注意问题以外,一般大多数脑膜炎患者后期都能得到很好的恢复。在后期治愈过程中,患者应该多加强体育锻炼,而且应该是慢慢得增加自己的活动范围和活动次数,不能一下子做很剧烈的运动。

生活中还有其他一些细节要注意。比如说要特别注意不要让自己感冒。饮食方面也该注意。要吃得合理,多吃含碱的食物,碱性的食物是对大脑有帮助的。也应该多吃含维生素的食物。

如果出现发热伴头痛;精神萎靡,急性咽炎,皮肤、口腔粘膜出血等等的症状时,快点去看医生,去正规医院做系统检查,预防复发的可能,不要常去人群拥挤的地方,外出的时候最好带上口罩。

注意事项:

患者治愈以后不要常去人群拥挤的地方,外出的时候最好带上口罩。生活需要有规律,不要经常熬夜,饮食上不要多吃辛辣刺激的食物,以清淡为主。

脑膜炎检查

医生会根据临床表现、检查,确诊脑膜炎应做腰穿术。为了使这种操作引起的疼痛感能有所缓和,一般要在医院麻醉后才进行。用一根针沿着脊柱上的两块骨头之间刺入取一点脑脊液样品。本来清的脑脊液液体会变得浑浊或出血化脓的细胞,就应该怀疑是否患了脑膜炎,这时将需要做特别的培养检查。血样、尿样和眼、鼻分泌物体将被采集。因为此病发展迅速,治疗应该要立即进行,甚至应在检查结果出来之前进行。

另外也需要要下面的疾病相区别:

1、化脓性脑膜炎其中最易混淆者为嗜血流感杆菌脑膜炎。

2、病毒性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主要是病毒性脑炎,病毒性脑膜脑炎及病毒性脊髓炎均可与结脑混淆,其中散发的病毒脑炎比流行性者更需加以鉴别。

3、新型隐球菌脑膜脑炎其临床表现、慢性病程及脑脊液改变可酷似结脑,但病程更长,可伴自发缓解。慢性进行性颅压高症状比较突出,与脑膜炎其他表现不平等。本病在小锗较少见故易误诊为结脑。

4、脑脓肿脑脓肿患儿多有中耳炎或头部外伤史,有时继发于脓毒败血症。常伴先天性心脏病。脑脓肿患儿除脑膜炎及颅压高症状外,往往有局灶性脑征。

脑室炎应该如何保健

脑室炎是指发生在脑室系统及其周围的炎症。以化脓性脑室液为特征,较一般颅内感染病情凶险,死亡率高。脑室炎是一种以脑室内液细胞增多(100个以上的多形核白细胞)、糖降低及脑室内液出现细菌为特征的感染。它好发于G-杆菌性脑膜炎的早产儿,脑室内异物存留的病人如脑室心房/脑室腹腔分流术、脑室外引流术及穿通伤,以及脊膜膨出的儿童。其中以分流引起者最多见。

脑室炎患者在生活中要注意五点事项。

1、在用药治疗时,抗生素盐水应现配现用,天气冷时要加温以避免液体太冷刺激引起不良反应,首次灌洗宜少量缓慢进行,观察无反应后再逐渐加量;

2、第二点要注意的是,治疗的药物,浓度不可过高,滴速不宜过快,避免发生不良反应;

3、保证患者在手术期严格无菌操作,防止交叉感染;

4、专家表示,注意维持灌洗量与引流量平衡,滴入量不大于流出量,并密切观察神志、瞳孔等变化,如能在颅内压监测情况下冲洗更安全;

5、有了以上的措施后,患者还要预防癫痫发作,冲洗抗菌素过浓、温度过低冲洗过快等易引起癫痫发作,避免以上因素、应用抗癫痫药可预防癫痫发作。本组病例,我们采用脑室抗生素灌洗引流,配合全身用药等综合治疗手段,多数患者转危为安,体温下降,意识恢复,脑脊液正常。

总之,脑室抗生素灌洗引流治疗脑室感染,具有效果好、见效快、疗程短、简便实用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脑炎的偏方

脑炎的偏方一、莲花粳米粥

保持健康的免疫系统和防止再次感染脑膜炎,应食用低脂肪、高纤维有营养的食谱,尽量避免吃糖和加工食物,维生素也很有作用。而针对脑膜炎就有这个莲花粳米粥,这款食疗对于脑炎的治愈有所帮助。

用料:莲花10克,粳米100克,蜂蜜适量。

制作:莲花阴干,研末备用。先将粳米煮作粥,将熟时放入花末,蜂蜜调匀,空腹食用。

功效:有助于脑膜炎病人康复。

脑炎的偏方二、银耳红枣粥

银耳性平无毒,既有补脾开胃的功效,又有益气清肠的作用,还可以滋阴润肺。连续吃大枣的病人,健康恢复比单纯吃维生素药剂快3倍以上。因此,大枣就有了“天然维生素丸”的美誉。

用料:银耳30克,红枣10枚。

制作:炖服,每日1次。

功效:有助于脑炎恢复期的患儿及早康复

脑炎的偏方三、核桃红枣汤

核桃中所含的微量元素锌和锰是脑垂体的重要成分,常食有益于脑的营养补充,有健脑益智作用。核桃仁还对其它病症具有较高的医疗效果,如它具有补气养血、润燥化痰、温肺润肠、散肿消毒等功能。

用料:核桃仁100克,红枣12枚,冰糖适量。

制作:把两者加冰糖炖服,每日1剂,直至痊愈。

功效:补脑益智,有助于疾病的恢复。

另外,脑膜炎最好避免吃精制糖,精制糖含大量淀粉,能量堆积,加速大脑氧化。还有罐装沙丁鱼、咸鱼等加工食品,这些食品含防腐剂,高盐,增加体液渗透压,会增加大脑负担。

四、食用:红豆、芸豆:低脂,高纤维,高维生素,营养丰富。2.加蘑菇丁、胡萝卜丁、葡萄干制成的小米粥:每天早上喝一碗。可提高免疫力。3.苹果、猕猴桃、香蕉、酸奶:每天午饭前一小时食用以增加维生素C的摄入。4.花生米:每天生吃200粒紫色、小粒花生米可以提供优质维生素E,还可补血。

以上接受的几种治疗脑炎的偏方,基本都是食疗方面的偏方,这对于治疗脑炎的效果还是很不错的,而且因为是食物治疗的原因,所以这偏方对于每个人都是有着效果的的,但是想要彻底治好自己的脑炎,还是要配合医生的常规治疗的,因为总的说来这些治疗的脑炎的偏方只能说是起到辅助治疗的效果的。

病毒性脑炎应该做哪些检查

病毒性脑膜炎检查

1.周围白细胞计数正常或轻度升高。

2.脑脊液检查 外观无色透明,压力正常或稍高,白细胞轻至中度升高,一般在(25~250)×106/L。发病后48h内中性多核白细胞为主,但迅速转为单核细胞占优势。蛋白轻度增加,糖正常,氯化物偶可降低。涂片和培养无细菌发现。

3.病毒学检查 部分患儿脑脊液病毒培养及特异性抗体测试阳性。恢复期血清特异性抗体滴度高于急性期4倍以上有诊断价值。

1.影像学检查 脑部CT或MRI一般无异常。

2.脑电图 以弥漫性或局限性异常慢波背景活动为特征,少数伴有棘波、棘慢综合波。慢波背景活动只能提示异常脑功能,不能证实病毒感染性质。某些患者脑电图也可正常。

脑膜炎应该如何判断

1、 对于患儿来说,既可以一得病就是脑膜炎,也可以因为感冒、腹泻治疗不及时发展成脑膜炎。

2、以病毒性感冒为例,刚开始,病毒仅存在于淋巴系统内,然后侵入上呼吸道,此时表现出的就是感冒症状。如果治疗不及时,病毒就会“渗透”到血液,随着血液的流动,病毒就有可能在大脑某处安家,就成了脑膜炎。

3、脑膜炎早期症状跟感冒差不多,病人会发热、全身酸痛、食欲差等。随着病情发展,患者会出现嗜睡、兴奋、抽搐等神经系统的表现。

4、脑炎患儿早期往往容易被误诊为伤风、感冒,错失治疗的最佳时机。因此孩子出现感冒症状,精神行为异常,婴幼儿表现为不肯吃奶、头痛,经过一般的感冒治疗无效时,应高度警惕脑炎的可能性,及时带孩子到正规医院找专科医生进行排查。

流行性乙型脑炎应该如何预防

预防乙脑的关键是抓好灭蚊、人群免疫及动物宿主的管理。

1.灭蚊 是预防乙脑和控制本病流行的一项根本措施。要消灭蚊虫的滋生地,冬春季以灭越冬蚊为主,春季以清除滋生地与消灭早代幼虫为主,夏秋季以灭成蚊为主,同时注意消灭幼虫,灭蚊应贯彻“灭早、灭小、灭了”的原则,喷药灭蚊能起到有效作用,可灭成蚊、孑孓及虫卵。此外,应使用蚊帐、搽用防蚊剂及蚊香、灭蚊器等防蚊措施。

2.人群免疫 预防接种是保护易感人群的有效措施。目前大规模生产和使用的疫苗有三种:鼠脑灭活疫苗、细胞培养灭活疫苗和细胞培养减毒活疫苗。

鼠脑灭活疫苗采用的是中山株或北京-1株,由于北京-1株可诱生较广的中和抗体应答,而且接种北京株后鼠脑中抗原产量较高,目前北京株已取代了中山株,鼠脑灭活疫苗接种方法,国际上推荐儿童期初免为注射2针,间隔1~2周,初免的防病效率为95%以上,亚洲许多国家采用的方法是初免2针,间隔约4周,1 年后加强,嗣后每隔3年加强1次的程序。但是连续加强后免疫力的持续时间尚未确定。由于此种疫苗价格较高,且有疫苗相关不良反应发生,很难大规模使用。

目前我国使用的细胞培养灭活疫苗是地鼠肾细胞组织培养的乙脑灭活疫苗,中国用北京P-3株制备的效果较好,保护率为60%~90%。初次免疫采用皮下注射2次,间隔7~10天,第2年加强1次,连续3次加强后不必再注射,可获得持久免疫力。免疫所用剂量因年龄不同而异,1~6岁0.5ml/次,7~12 岁1ml/次,成人2ml/次,皮下注射后可有局部肿痛及淋巴结肿大,偶可发生发热、皮疹等全身反应。预防接种后获得的免疫力通常在最后一次注射后的2~3周发生,一般能维持4~6个月,故预防注射应在流行季节前1个月完成。重点对象是10岁以下儿童和从非流行区进入流行区的人员,接种时应注意不能与伤寒三联菌苗同时注射,有中枢神经系统疾患和慢性酒精中毒者禁用。

近年来,采用原代地鼠肾细胞培养制备的减毒活疫苗进行免疫,作1∶3和1∶5稀释后皮下接种0.5ml,次年加强1次0.5ml,血清中和抗体阳转率为 100%,若1∶50稀释则中和抗体阳转率为83.3%,目前接种人数已超过5000万人,通过对人体扩大观察结果进一步证明减毒活疫苗接种是安全的,免疫反应也是满意的,中和抗体阳转率高,效果好,与日本乙脑减毒活疫苗S-株试验结果相似。减毒活疫苗中,免疫原性14-2株最好,5-3株次之,灭活疫苗则较差。由于减毒活疫苗的应用费用较昂贵,急需要发展表达包膜蛋白的基因重组疫苗。

最近Konish报道,在猪身上试验两种乙脑DNA疫苗,以评价它们的免疫原性,两种疫苗质粒均包括乙脑病毒的前膜蛋白(preM)的信号肽,前膜蛋白,以及外壳的编码区域,仅载体质粒有所不同,分别命名为PCJEME和PNJEME,结果发现两者免疫原性无显著差别。猪应用100~450mg DNA疫苗二剂(相隔3周)l周后中和抗体和血凝抑制抗体达1∶40~1∶160。并且能维持245天以上,这说明,这两种DNA疫苗能诱导病毒特异性记忆B细胞较长时间产生抗体存在。

最近Monath报道一种新的减毒活疫苗Chimeri Vax-JE,它是黄热病毒 17D的包膜蛋白基因为乙脑病毒包膜蛋白基因所取代,即将乙脑病毒SA-14-214疫苗株的preM基因插入黄热病毒17D的cDNA中,已用于早期临床实验,单剂使用即能产生较好的免疫原性。Pan等将含有编码乙脑病毒包膜蛋白的序列的重组质粒疫苗应用于小鼠,可诱导包膜蛋白特异性抗体的产生,从而产生保护性免疫。其他的疫苗研究,包括裸DNA疫苗、口服疫苗及重组亚单位疫苗尚在实验阶段。

3.动物宿主的管理 猪是乙脑传播的主要中间宿主,在乡村及饲养场要做好猪的环境卫生工作,管好家禽,蚊季可用中草药如青蒿、苦艾、辣蓼等在家禽居住场地烟熏驱蚊,每半月喷灭蚊药1次,对母猪及家禽有条件者进行疫苗注射,能控制猪感染乙脑病毒,可有效地降低地区乙脑发病率。

散发性脑炎应该做哪些检查

1.血液:周围血象的白细胞总数正常或轻度增高白细胞分类正常或嗜中性粒细胞百分率称高于正常血沉正常或加快

2.脑脊液:①病毒性脑炎样改变:白细胞数增加早期为嗜中性粒细胞明显增高~数天后淋巴细胞占优势还可见浆细胞和淋巴细胞样细胞蛋白质正常或轻度增高②脱髓鞘性脑病样改变:白细胞数正常或稍增加分类可见淋巴细胞百分率升高还可见大淋巴细胞淋巴细胞样细胞浆细胞及激活型单核细胞嗜中性粒细胞少见蛋白质多为正常以上两种病变其脑脊液改变是相对的不能为病毒性脑炎或脱髓鞘性脑病提供确诊依据

3.病原学检查:脑脊液或脑组织(包括开颅探查或钻孔穿刺的脑组织活检和尸检)病毒培养和分离血清学检查等对病毒性脑炎有确诊意义但病毒分离需时较长对临床诊治帮助往往不大 脑电图检查:多数患者均有脑电图异常但其改变无特异性常见的改变为弥散性异常及弥散性异常背景上的局灶性活动病程中动态性脑电图观察有助于判断病情的发展和预后般随着病情的发展脑电图改变也加重;病情改善时脑电图也随之好转对于晚语诊为精神病的散发性脑炎脑电图的改变有定的鉴别诊断意义

4.放射学检查:常规头颅放射学检查对散发性脑炎的诊断无重要价值头颅CT有时可见大脑半球多个散在的软化灶对排除占位性病变有定意义

病毒性脑膜炎治疗的话需要注意些什么

病毒性脑膜脑炎是一种自限性疾病,主要是对症治疗、支持疗法和防治合并症。

1.西药治疗

主要为对症及支持治疗,发热用退热镇痛药,有明显颅内压增高者

用甘露醇等脱水剂,抗病毒药物,疗效尚难肯定。颅内压增高显着时,地塞米松、氢化可的松等激素应用可加强脱水作用。

2.中药治疗

⑴疏风清热解毒方:金银花10g,连翘10g,生石膏30g,板蓝根15g,紫花地丁15g,薄荷9g,炒牛蒡子9g,白僵蚕6g,蚤休12g,夏枯草12g,生大黄5go每日1剂,分3~4次服。

⑵清开灵注射液。

⑶单味中药板蓝根:板蓝根中的嘌呤、嘧啶及吲哚类成分可能有干扰病毒DNA合成作用。

3.护理

⑴注意休息,劳则伤气,气虚则加重病情;加强营养,进食高蛋白质、高维生素饮食。

⑵保持呼吸道通畅,重症必要时行气管切开术;对高热者应作物理降温;保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对卧床不起者,应注意及时吸痰、排痰、翻身,防止坠积性肺炎和褥疮的发生。病毒性脑膜炎、脑炎是由多种病毒引起的急性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病情轻重不等,轻者可自行缓解,危重者易导致死亡或留下后遗症。

以上的这些就是病毒性脑膜炎应该注意的事情,如果说患有病毒性脑膜炎的话除了要积极的治疗疾病外还要积极的进行相关的护理和预后,确定预后没有任何的并发症的存在,让宝宝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才是最重要的。

脑膜炎应该怎么用药

脑膜炎的临床表现

1、高烧(>40℃)、颈部僵硬、严重头痛、食欲不振、意识不清、呕吐、抽搐、倦怠、思睡、对光敏感、小血斑於皮、皮肤疹。

专家提醒,这些脑膜炎的症状和感冒症状雷同,常是引起误诊的原因。脑膜炎症状的变化可能会在一至两天发生,有些在数小时后即危及生命。

2、在婴儿及新生儿,高烧、头痛、颈部僵硬并非其典型的症状,有时反而出现低温的情形。

专家提醒婴幼儿脑膜炎患者通常会出现尖锐且持续的哭声、不寻常的思睡、食欲很差、非常敏感、有些其囱门有膨胀的情形出现。

3、在老年人,以上的症状或许会出现,也可能不会,但是会显示隐伏性的症状,如意识不清、迟钝。

4、严重的细菌性脑膜炎也会有休克、昏迷或抽搐{类似癫痫}症状产生。

脑膜炎的预防措施

1、早期发现病人,就地隔离治疗。

2、流行期间做好卫生宣传,应尽量避免大型集会及集体活动,不要携带儿童到公共场所,外出应戴口罩。

3、药物预防:国内仍采用磺胺药,密切接触者可用碘胺嘧啶。

4、菌苗预防:目前国内外广泛应用A和C两群荚膜多糖菌苗。

以上就是壹药网药师为您介绍的脑膜炎怎么用药,通过以上资料我们可以知道,脑膜炎的治疗需要及时,所以壹药网药师提醒广大家长们一定要在孩子出生后做好相对于的疫苗接种,祝您生活愉快。

脑膜炎应该如何预防

(一)早期发现病人,就地隔离治疗。

(二)流行期间做好卫生宣传,应尽量避免大型集会及集体活动,不要携带儿童到公共场所,外出应戴口罩。

(三)药物预防:国内仍采用磺胺药,密切接触者可用碘胺嘧啶(SD),成人2g/日,分2次与等量碳酸氢钠同服,连服3日;小儿每日为100mg/kg。在流脑流行时,凡具有:①发热伴头痛;②精神萎靡;③急性咽炎;④皮肤、口腔粘膜出血等四项中二项者,可给予足量全程的磺胺药治疗,能有效地降低发病率和防止流行。国外采用利福平或二甲胺四环素进行预防。利福平每日600 mg,连服5日,1~12岁儿童每日剂量为10 mg/kg。

(四)菌苗预防:目前国内外广泛应用A和C两群荚膜多糖菌苗。经超速离心提纯的A群多糖菌苗,保护率为94.9%,免疫后平均抗体滴度增加14.1倍。国内尚有用多糖菌苗作“应急”预防者,若1~2月份的流脑发病率大于10/10万,或发病率高于上一年同时期时,即可在人群中进行预防接种。

病毒性脑炎应该做哪些检查

脑脊液检查 外观无色透明,压力正常或稍高,白细胞轻至中度升高,一般在(25~250)×106/L。发病后48h内中性多核白细胞为主,但迅速转为单核细胞占优势。蛋白轻度增加,糖正常,氯化物偶可降低。涂片和培养无细菌发现。

病毒学检查 部分患儿脑脊液病毒培养及特异性抗体测试阳性。恢复期血清特异性抗体滴度高于急性期4倍以上有诊断价值。

影像学检查 脑部CT或MRI一般无异常。

脑电图 以弥漫性或局限性异常慢波背景活动为特征,少数伴有棘波、棘慢综合波。慢波背景活动只能提示异常脑功能,不能证实病毒感染性质。某些患者脑电图也可正常。

新生儿应警惕脑膜炎

1、新生儿中常见的脑膜炎是化脓性脑膜炎,以发热、头痛、呕吐、烦躁等症状为主要症状。起病急的患者,高热可达39℃以上,有剧烈头痛、精神差、乏力、食欲减退、呕吐频繁情况。发病时儿童一般是神志清醒,病情进展后可发生嗜睡、神志模糊、言语杂乱、不能正确辨别方向等情况。病情严重者在发病后24小时内就出现抽风及昏迷。如果不能及时治疗,儿童还会出现颈部僵硬、头向后仰、背部僵硬、整个身体向背后弯曲似“弓”样等症状。

不管是成人脑膜炎症状,还是儿童脑膜炎症状,如果不能及时给予治疗,可以出现颅神经麻痹、失明、听力障碍、肢体瘫痪、癫痫及智力减退等后遗症。

2、新生儿中另一种常见的脑膜炎是结核性脑膜炎,其早期症状为烦躁好哭、精神呆滞、不喜欢游戏,还可有低热、食欲减退、呕吐、睡眠不安、消瘦等表现。年长一些的儿童还会出现头痛、呕吐加剧、逐渐出现嗜睡,病情进一步加重则出现昏迷,频繁抽搐,四肢肌肉松弛、瘫痪等,有可能会导致死亡。

对于新生儿脑膜炎症状,如果不能及时给予治疗,可以出现颅神经麻痹、失明、听力障碍、肢体瘫痪、癫痫及智力减退等后遗症。

儿童病毒性脑炎怎么办

患者在得了病毒性脑炎这种疾病之后,会导致脑实质既损害和颅内高压,从而造成患者出现头晕,头痛,发热,呕吐,抽搐等症状,甚至正常的患者还会出现昏迷不醒。如果我们没有及时的进行治疗,很有可能导致儿童智力的退化,甚至影响语言功能,造成说话含糊不清,从而影响患者的一生。所以在这种症状发生之后,我们千万不能够置之不理,一定要及时的寻求治疗的方法。

那么儿童病毒性脑炎应该如何治疗呢?患者出现这种症状之后,应该及时的去医院进行检查,然后再根据检查的结果进行相应的治疗。我们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之下给孩子使用无环鸟苷等药物进行抗病毒治疗,这可以有效的控制病情的发展,缓解孩子的症状。除此之外,还要使用糖皮质激素稳定孩子的病情,并且使用脱水利尿的药物减轻患者的颅内高压,这样才能够得到治疗的效果。

儿童病毒性脑炎也一定要注意日常的护理。在日常的生活中,一定要注意给孩子做好个人卫生的护理,特别是要保持皮肤的清洁,以防出现褥疮。如果孩子有精神异常的情况,应该加强保护,以防止孩子伤人或自伤。在治疗之后,还应该定期的去医院进行复查,随时掌握孩子的身体状况,以防病情出现反复。

总之,对儿童病毒性脑炎这种疾病来说,由于它的危害非常的大,所以我们在日常的生活中一定要引起重视,多关注孩子的身体状况,尽量避免孩子出现这种疾病。一旦出现了病毒性脑炎的症状,我们应该及时的带孩子去医院进行检查,并且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治疗,千万不要耽误病情。

相关推荐

小孩脑膜炎会有后遗症吗?有哪些害处?

脑膜炎是一种娇嫩的脑膜或脑脊膜被感染的疾病。此病通常伴有细菌或病毒感染身体任何一部分的并发症,比如耳部、窦或上呼吸道感染。细菌型脑膜炎是一种特别严重的疾病需及时治疗。 病毒型脑膜炎则比较严重但大多数人能完全恢复,少数遗留后遗症。 细菌性脑膜炎是一种有生命危险的疾病,立即治疗。症状出现就马上去急诊。如果患上脑膜炎,到医院就医直至感染完全被根除,大约需2周时间。中医可能建议针刺和针压法,或结合中草药疗法以增加免疫力。 一般小儿患脑炎后都会痊愈,只有少数会留下不同程度的并发症如失语 ,偏瘫等,你的孩子已经

鼻咽癌的病人能吃枞菌吗

该是可以的,但是别吃的太多了哦,什么东西都是吃多都不好的,适量吧,建议您合理膳食 在饮食上调整好 饮食结构,做到饮食多样化、均衡化, 以及时全面地补充机体的营养所需

小孩为什么会得脑炎

小孩为什么会得脑炎?引起脑膜脑炎可能是是感染性的,例如病毒性的或者寄生虫引起的;另一方面是非感染性的例如 中毒 性的脑炎等等,也就是我们说的脑膜脑炎。实际上医学上讲的脑膜脑炎主要是指前者介绍的感染性的。 小孩会得脑炎可能是小孩有颅脑损伤,这种因素可能发作可能在近几年就会发生。但是如果损伤是轻微的脑炎患者发作的危险就会比较小。小孩会得脑炎可能是小孩有大脑的生化因素,这种因素可能是某些大脑内的化学物质平衡失调导致脑炎患者患病,化学物质帮助到脑炎患者脑内的神经细胞传递电冲动。小孩会得脑炎可能是小孩有环境原因,这

脑炎的分类

关于脑炎,许多人对其了解不深,下面是关于脑炎分类的介绍,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一、非化脓性 1、病毒性脑炎:疱疹病毒性脑炎(单纯疱疹、带状疱疹等);虫媒病毒性脑炎(流行性乙型脑炎、森林脑炎等);肠道病毒性脑炎(脊髓灰质炎、柯萨奇病毒、ECHO病毒等);其它如腮腺炎、水痘、麻疹、风疹、狂犬病、慢病毒等脑炎。 2、非病毒性脑炎:立克次体(Q热、斑疹伤寒);螺旋体(神经梅毒等);真菌(新型隐球菌脑膜脑炎等);原虫(阿米巴脑炎、脑型疟疾等);蠕虫(脑囊虫病、包虫病)。 3、散发性脑炎。 二、化脓性 包括细菌引起的脑

小儿脑炎是怎么引起的

可由病毒、细菌、霉菌、螺旋体、立克次氏体、寄生虫等感染引起。 病毒性脑炎可分为流行性脑炎和散发性脑炎。流行性脑炎有明确明显的季节性,在我国以流行性乙型脑炎多见,在东北森林地区还有森林脑炎。 流行性乙型脑炎是虫媒脑炎,多发生在7、8、9月份蚊虫孽生期;森林脑炎多发生在5、6、7月份,脑炎的病因由蜱传播;散发性脑炎可全年散在发病,没有突出的季节性和地区性,其中单纯疱疹病毒脑炎最为多见;病毒性脑炎还可以由腺病毒、肠道病毒、流行性腮腺炎病毒、慢病毒等引起。 其他细菌引起的脑膜脑炎,包括肺炎双球菌、流感杆菌、金黄色

脑膜炎和这5种疾病易混淆

1.化脓性脑膜炎 其中最易混淆者为嗜血流感杆菌脑膜炎,因其多见于2岁以下小儿,脑脊液细胞数有时不甚高。其次为脑膜炎双球菌脑膜炎及肺炎双球菌脑膜炎。鉴别除结核接触史、结素反及肺部x线检查可助诊断外,重要的还是脑脊淮检查,在细胞数高于外,重要的还是脑脊液检查,在细胞数高于1000×106/l(1000/mm2),且分类中以中性多形核粒细胞占多数时,自考虑化脓性脑膜炎;但更重要的是细胞学检查。 2.病毒性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主要是病毒性脑炎,病毒性脑膜脑炎及病毒性脊髓炎均可与结脑混淆,其中散发的病毒脑炎比流行

小儿肺炎有哪些小心注意的事项呢

小儿肺炎若治疗不及时,可发展为重症 肺炎,甚至出现并发症,所以一旦发病, 及时到医院治疗。患病期间进食流质或半流质的食物, 忌食辛辣、油腻。

养肝喝什么汤 重型肝炎患者

尽可能减少饮食中的蛋白质,以控制肠内氨的来源。进食不足者,可静脉滴注10%~25%葡萄糖溶液,补充足量维生素B、C及K。肝炎恢复期要避免过食,*禁酒,不饮含酒精的饮料、营养品及药物。同时,*卧床休息,密切观察病情。

水痘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一) 一般治疗和护理:水痘为自限性疾病,一般可在2周内痊愈。主要是对症处理,患者隔离至全部疱疹干燥结痂为止,一般不少于病后2周。发热期卧床休息,体温高者可予退热剂。皮肤瘙痒较显著者,可口服抗组胺药物。疱疹破裂者,涂以1%甲紫,有继发感染者可局部用消炎药。一般忌用肾上腺皮质激素,但出血性水痘及水痘肺炎患者可给予肾上腺皮质激素。 (二)抗病毒治疗:阿昔洛韦(无环鸟昔)是治疗水痘最常用的药物,剂量为每次 5~l0mg/kg, 8小时1次,口服或静脉滴注,疗程7日或直至48小时无新的皮损出现。也可加用干扰

脑膜炎容易与哪些症状相混淆

脑膜炎容易与哪些症状相混淆?与下面的症状相鉴别诊断: 1.化脓性脑膜炎:其中最易混淆者为嗜血流感杆菌脑膜炎,因其多见于2岁以下小儿,脑脊液细胞数有时不甚高。其次为脑膜炎双球菌脑膜炎及肺炎双球菌脑膜炎。鉴别除结核接触史、结素反及肺部x线检查可助诊断外,重要的还是脑脊淮检查,在细胞数高于外,重要的还是脑脊液检查,在细胞数高于 1000×106/l(1000/mm2),且分类中以中性多形核粒细胞占多数时,自考虑化脓性脑膜炎;但更重要的是细胞学检查。 2.病毒性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主要是病毒性脑炎,病毒性脑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