脸上长斑刮痧哪个部位 肝肾阴虚致长斑刮痧
脸上长斑刮痧哪个部位 肝肾阴虚致长斑刮痧
取穴:局部病变部位,大椎,肺俞,心俞,膈俞,肝俞,胆俞,脾俞,肾俞,三阴交,太溪。
刮痧顺序:先刮局部病变部位,然后刮颈部大椎,背部俞穴,再刮下肢三阴交,最后刮太溪。
刮痧方法:补法。
方义:局部病变及部位,大椎,背部俞穴如前所述,三阴交为三阴经之交会穴,疏通经络,滋补肝肾不足,太溪滋阴补肾。
胃不好刮痧刮哪里 刮痧刮不好会怎么样
1.患有心脑血管疾病、肝肾功能不全、全身浮肿者不宜刮痧。否则血液循环加快反而会加重病情。
2.孕妇,孕妇最好不要刮痧,尤其是腰腹部,严重者会引发流产。
3.皮肤有溃疡、斑疹等不明原因的包块或脓肿不宜刮痧,否则会导致创口感染。
4.接触性皮肤病传染者忌刮痧,否则会导致传染。
5.饱食、疲劳、醉酒者禁止刮痧,会导致虚脱等症。
6.眼鼻口耳等部位禁止刮痧,会使黏膜充血。
7.精神病患者不宜刮痧,会加重病症。
刮痧多久刮一次比较好
刮痧多久刮一次比较好
一般来说,同一个部位刮痧至少隔一周以上刮一次比较好,不可过于频繁。当然,也有人三四天就可再次进行刮痧,这因而而异的。但是,其实,原则上能否进行下一次刮痧应取决于皮肤无痧斑、被刮处用手轻触无痛感时方可进行第二次治疗刮痧,并无具体规定的时间。
刮痧后要出痧才能达到活血透痧的目的,而出痧一般一周时间才能消褪,可若在出痧的部位再刮痧,会损伤毛细血管,对皮肤不好还容易感染。所以,刮痧以后最好等一周才刮痧,建议不能天天刮。
另外,刮痧也不能一次多个部位,否则容易造成疲劳。如果一次就一个部位,今天这个、明天那个,可以考虑天天刮,但实际操作上一般还是不采用。
一次刮痧的时间多久
除了刮痧频率不宜过频繁外,一次刮痧的时间也不宜过长。夏季毛孔开放,刮痧一般不要超过30分钟,初次治疗刮痧时间应适当缩短,还有,体弱者更得酌情缩短,其总体刮痧时间应当少于20分钟。
具体来说,即为每个部位刮痧时间最好是3到5分钟,最长不要超过20分钟。
长期无刮痧的危害
1.长期刮痧,不加节制会造成皮外组织损伤,不但无助于缓解疲劳,还会加重身体负担,另外金钱上的花销也是很痛的哦。
2.对于有皮肤溃疡或者其他皮肤病症的人群,刮痧根本不是享受,却是一种煎熬,而且会对本来就脆弱的皮肤组织造成更大伤害,甚至引起感染,加重病情。
3.对于某些有血液疾病的人群,或者是心脏、肝脏功能有问题的朋友,刮痧也是应该极力避免的,容易对身体造成更大的伤害。
刮痧的9个禁忌
1.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肝肾功能不全、全身浮肿者。因为刮痧会使人皮下充血,促进血液循环,这会增加心肺、肝肾的负担,加重患者病情,甚至危及生命。
2.孕妇的腹部、腰骶部禁用刮痧,否则会引起流产。
3.凡体表有疖肿、破溃、疮痈、斑疹和不明原因包块处禁止刮痧,否则会导致创口的感染和扩散。
4.急性扭伤、创伤的疼痛部位或骨折部位禁止刮痧,因为刮痧会加重伤口处的出血。
5.接触性皮肤病传染者忌用刮痧,因为这会将疾病传染给他人。
6.有出血倾向者,如糖尿病晚期、严重贫血、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和血小板减少患者不要刮痧,因为这类患者在刮痧时所产生的皮下出血不易被吸收。
7.过度饥饱、过度疲劳、醉酒者不可接受重力、大面积刮痧,否则会引起虚脱。
8.眼睛、口唇、舌体、耳孔、鼻孔、乳头、肚脐等部位禁止刮痧,因为刮痧会使这些黏膜部位充血,而且不能康复。
9.精神病患者禁用刮痧法,因为刮痧会刺激这类患者发病。
刮痧之后可以艾灸吗
刮痧之后可以艾灸吗
1、刮痧之后可以艾灸吗
发痧属于湿热困脾,是实证。而艾灸是起补益作用的,实证再补岂不是火上浇油,所以不能灸,而且刮痧后皮肤非常脆弱,容易破溃,而且对热的感觉也会稍微欠缺敏感,就算一定选择灸法,也要用小灸量短时间灸,时刻避免皮肤烫伤。
2、刮痧的注意事项
每次只治疗一种病症每次治疗时刮拭时间不可过长,严格掌握每次刮痧只治疗一种病症的原则。不可连续大面积出痧治疗,以保 护正气。 教材中每个病症所提供的刮拭部位,当经络穴位与全息穴区结合应用时,多种全息穴区治疗部位,每次选刮1-2种即可。
治疗刮痧后饮热水一杯治疗刮痧使汗孔开泄,邪气外排,要消耗部分体内的津液,刮痧后饮热水一杯,不但可以补充消耗的水分,还能促进新陈代谢,加速代谢产物的排出。
3、艾灸的适合人群
脸上痘痘长得成片的女性,往往有严重的带下病,“清热解毒”往往没有任何效果,因为她们的这种热往往是虚热,而不是实热,补充阳能尚且不逮,何况雪上加霜。所以艾灸是最佳的选择。
脸上长有黄褐斑的女性,往往肝肾亏虚,体质严重偏于酸性,用艾灸治疗,往往会出现意想不到的效果。
虚胖的女性,并不是营养过剩,但营养过剩不过是西医上的一个概念,中医里面没有这样的说法,如果哪个中医也这样瞎嚷嚷,那肯定个半吊子。即使是肥胖的小孩子,也往往并不是营养过剩,而是阳能不足,往往是因为在怀孕期间,父母还有不少的性生活,导致孩子先天不足,肝肾机能失衡,脾脏运化无力。虚胖女性则往往有崩漏暗疾,失血过多。太过肥胖往往是因为脾肾阳虚,太过瘦弱,则往往是肝肾不足。
刮痧的预防保健
1、感冒刮痧疗法
采用穴位(风池、太阳、大椎、风门、肺俞、夹脊等穴)刮痧法,将红花油或万花油涂擦于穴位局部皮肤上,操作者用手紧握刮痧板从上至下刮拭,用力宜均匀柔和,痛甚处应反复重刮,每次治疗时间约15分钟。刮拭出痧后再给饮温开水或生姜汁糖水以发汗解表。隔日治疗1次。
2、黄褐斑刮痧疗法
先清洁皮肤,再均匀涂抹润肤乳,按照额头、眼周、面颊、口周、鼻部、下颌的顺序,用面部刮痧板依次从面部中间向两侧沿肌肉纹理走向或顺应骨骼形态单方向刮拭,在色斑、痛点处采用压力大速度慢的手法。然后按揉太阳、印堂、迎香、颧髎、承泣、四白、承浆、大迎、颊车及黄褐斑部位。刮拭速度宜缓慢柔和,力度均匀平稳,以皮肤潮红为度,不要求出痧。每周2次,4周为一疗程。
刮痧的好处
1、刮手脚可以起到行气通络的目的。
女性经常会出现手脚冰凉的症状,中医认为这主要和机体阳气不足或气血运行不畅有关。可以先用刮痧板的面刮拭手掌,手掌发热后用刮痧板上的凹槽刮拭手指的四面,从根部到指尖,每个方向刮5~10次,可以有效的行气通络。
2、刮腹部可以通便。
长期便秘不但会影响消化吸收功能,还会导致机体吸收大量的毒素。患者可以刮痧板的面在腹部自上而下,从左向右依次刮拭。需要注意的是如有内脏下垂的现象,应由下向上刮拭。
3、刮眼周可以明目。
很多人都会做眼保健操,对其中的几个穴位也非常熟悉。而以刮痧代替手指的按揉,能对穴位起到更好的刺激作用。应先用刮痧梳点按睛明穴(在鼻梁两侧,距内眼角约半分的地方),然后以睛明穴为起点,外眼角为终点,分别从上眼眶和下眼眶两个方向刮拭。这样可以有效的改善眼睛周围的经络气血运行,达到缓解视疲劳的目的。
面部色斑的刮痧疗法
按照中医的基本理论,黄褐斑较常见的可分为三型,肝气郁结型、脾土亏虚型、肾水不足型。
面部刮痧美容法是传统和现代结合,具一定中医理论依据;中医的基本理论是阴阳平衡,全身刮痧出痧瘢是排出阴毒,这是有形的,面部是阳经聚合地方,疏刮痧气是阳毒,这是无形的。现代医学里人体的五脏六腑在面部有全息反射区。经络之间是息息相联的,这种联结是内到五脏六腑,外到四肢百骸。当在面部进行刮拭刺激通过全息元传递经络穴位反射区至内脏双向调节,以外达内,以内养外,调节各个器官的生理活动,以求体魄的健康,肌肤的亮艳润泽。
刮痧治疗使用水牛角板,沾取红花油进行。
刮痧部位:
肝郁型选择肝俞、太冲、血海、足三里;
脾虚型选择胃俞、脾俞、足三里、血海;
肾虚型选择肾俞、照海、足三里、血海。
刮痧禁忌证:
1、孕妇的腹部、腰骶部,妇女的乳头禁刮。
2、白血病,血小板少慎刮。
3、心脏病出现心力衰竭者、肾功能衰竭者,肝硬化腹水,全身重度浮肿者禁刮。
4、下肢静脉曲张,刮拭方向应从下向上刮,用轻手法。
5、凡刮治部位的皮肤有溃烂、损伤、炎症都不宜用这种疗法,大病初愈、重病、气虚血亏及饱食、饥饿状态下也不宜刮痧。
中医养生妇科病刮痧疗法
月经不调(痛经)的刮痧疗法
刮痧可快速疏肝理气、打通瘀滞,经络气血一通,痛经自然就可缓解或康复。
刮痧部位
第一步:背部肝俞;
第二步:胸部,期门;
第三步:足厥阴肝经的太冲穴。
操作方法:在背部肝俞刮痧拔罐,痛经病人一般在肝俞穴附近会出现结节,结节有很多种表现如黄豆大、蚕豆大、铜钱大,在结节明显处应进行留罐,一般可留10~15分钟。
子宫肌瘤的刮痧疗法
刮痧主要是把其腰骶部的“病根”祛掉,即以出痧形式打通腰骶部经络,祛掉“病根”。
刮痧部位:想要治好子宫肌瘤,要在双侧腰骶部进行刮痧,也就是第二腰椎棘突下肾俞到骶部膀胱俞之间。
双侧腰骶部,主要是第二腰椎棘突下肾俞到骶部膀胱俞这段区间。
操作方法:在这段区间进行刮痧和走罐,若发现皮下结节较多可在此留罐,留罐可留置10~15分钟。
宫寒不孕的刮痧疗法
刮痧配合艾灸可疏通和温暖肾经,以此来达到治疗宫寒不孕的目的。
刮痧部位:命门,肾俞,关元。
操作方法:在命门、肾俞、关元进行刮痧,待出痧后再在此穴进行艾灸。灸的时间因人而异,宫寒不孕的病人因寒气很重,灸的时间可较长,只要局部皮肤不感觉烧灼感就可以一直灸,可以是半小时也可是一个小时,视病人感觉而定。
中医刮痧疗法的神奇效果我们都可以见到,全息经络刮痧法是最简单、最直接、最生动的方法,让刮痧刮走病痛,刮美容颜,刮出健康,刮出亲情。
月经不调
月经不调是指月经的周期、经期、经量、经质发生异常改变的一种妇科常见疾病。临床表现为经期超前或错后,经量或多或少,颜色鲜红或淡红,经质清稀或赤稠,并伴有头晕,心悸,心烦易怒,夜不安寐,小腹胀满,腰酸腰痛,精神疲倦等症状。大多数患者都由于体质虚弱、内分泌失调致病。
传统医学认为,本病皆因寒凝,血热,气滞,肾虚不固,脾虚失统以及愤怒郁结、思虑过度等,损伤肝、脾、冲、任四脉所致。
穴位选配
肝俞、脾俞、肾俞、次廖、气海、关元、血海、三阴交、足三里、太冲、隐白、大敦。
刮拭方法
] (1) 泻法刮拭肝俞、脾俞、肾俞、次廖4穴,至出痧止;
(2) 点揉气海、关元2穴,以局部麻胀为度;
(3) 刮三阴交、血海、足三里、太冲4穴,各30次;(4) 点揉隐白,大敦2穴,各30次。
痛经
痛经是指妇女月经来潮及行经前后出现小腹胀痛和下腹剧痛等症状。痛经有原发性和继发性之分。原发性痛经是指在月经初潮时就发生,妇检时生殖器官并无器质性病变者;继发性痛经是因子宫内膜位移,急,慢性盆腔炎,子宫狭窄,阻塞等生殖器官器官器质性变所引起者。
传统医学认为,本病属“痛经”“经行腹痛”范畴,多因寒凝血瘀,气机不畅,胞络阻滞或气血两虚,经脉失养所引发。
穴位选配
肾俞、三焦俞、胞肓、次廖、膀胱俞、气海、水道、关元、中极、血海、三阴交。
刮拭方法
(1) 先刮肾俞、三焦俞、胞肓、次廖、膀胱俞5穴,至出痧为止;
(2) 点揉气海、水道、关元、中极四穴,各30次;刮血海、三阴交2穴,各30次;
更年期综合症
更年期综合症妇女进入更年期的年龄为45—50岁,此时卵巢功能减退,雌性激素分泌减少,出现内分泌紊乱,植物神经功能失调,引发一系列临床症状,这就是更年期综合征。临床症状主要有:初起时出现月经紊乱,时多时少,时有时无,最后完全绝经;自觉有头晕耳鸣,潮热出汗,烦躁易怒,精神疲倦,心悸失眠,血压波动,乳腺萎缩,皮肤粗糙,四肢麻木,外阴瘙痒,甚至情志失常等;有些患者还伴有尿频、尿急、食欲不振等,这些症状可延续2—3年。
更年期是人体的“第二次动荡”,由于内分泌功能的失调而引发一系列疾病,较多见的有高血压、糖尿病、关节疼痛、肌肉萎缩、甲亢及泌尿系统的疾病等。因此,在更年期进行心理保健和身体十分重要,刮痧疗法对改善更年期症状有较好的效果。
穴位选配
百会、风池、心俞、脾俞、肾俞、次廖、中脘、天枢、气海、关元、阳陵泉、曲池、合谷、内关、神门、足三里、三阴交、太溪、太冲。
刮拭方法
(1) 刮百会穴30次,从前发际刮至后发际,至头皮发热为止;
(2) 刮风池、心俞、脾俞、肾俞、次廖5穴,各30次;
(3) 点揉中脘、天枢、气海、关元4穴,各30次;
(4) 刮曲池、合谷、内关、神门4穴,各30次;刮足三里、三阴交、太溪、太冲、阳陵泉5穴,各30次
雀斑
雀斑是指在鼻部、面部发生褐色斑点,日晒后色泽变深但无痛痒感觉为特征的皮肤病。本病多有家族史,好发于学龄前儿童,青春达到鼎盛。雀斑的颜色、数量及深浅均与日晒有关,夏多冬少,夏深冬浅。雀斑的大小不一,小的只有针尖大小,大的有绿豆大小,独立成形,互不融合,不痛不痒,好发于鼻、面、颈、肩及手部。
穴位选配
风池、肾俞、血海、阴陵泉、足三里、绝骨、三阴交、太冲。
乔拭方法
(1) 刮风池穴,左右两侧各刮30次;
(2) 刮肾俞穴,30次;
(3) 刮血海、阴陵泉、足三里、绝骨、三阴交穴5穴,各30次;
(4) 点揉太冲穴,30次。
痤疮
痤疮是指人体的面部、胸部、肩颈部、背项部的局部皮肤表面出现的疙瘩,形如粟米,分散独立,分布与毛孔一致的小丘疹或黑头丘疹,用力挤压,可见有白色米粒样的汁液溢出,且此愈彼起,反复出现,又称肺风粉刺。痤疮是青春期常见的皮脂腺疾病,是因青春期性腺成熟、睾丸酮分泌增加、皮脂腺代谢旺盛、排泄增多,过多的皮脂堵塞毛囊口,经细菌感染而引发炎症所致。本病也可因过食脂肪、糖类,消化不良等因素而引发。在青春期过后,约30岁大都可自然痊愈。
传统医学认为本病多因肺经风热或脾胃积热,血热郁滞肌肤所致。
穴位选配
肺俞、肾俞、曲池、合谷、足三里、丰隆、三阴交。
刮拭方法
(1) 泻法刮拭肺俞、肾俞2穴,各30次或至出痧为止;
(2) 刮曲池、合谷2穴,各30次;
(3) 刮足里、丰隆、三阴交3穴,各30次。
黄褐斑
黄褐斑是一种病因不明的面部色素代谢异常的皮肤病,多风于年轻女性,尤以妊娠期女性(妊娠斑)为多。临床表现为面颜凸起部位如颧部、前额、鼻尖、上唇、颊部等出现形状、大小不一的黄褐色斑,颜色深浅不一,日晒后加重,多呈对称性,且无自觉症状。现代医学认为,本病与内分泌失调有关,如妊娠期、服避孕药期间或停经后容易出现黄褐斑。卵巢病变、内分泌疾病、慢性肝病、营养不良等也可引发。
传统医学认为,本闰病属“肝斑”范畴,多因邪毒壅滞肌肤,经脉失畅,或饮食不洁,虫积内生,虫毒气滞,郁积颜面肌肤所致。
穴位选配
肝俞、脾俞、肾俞、中脘、足三里、三阴交、太溪。
刮拭方法
(1) 刮肝俞、脾俞、肾俞3穴,各30次;
(2) 点揉中脘穴,30次;
(3) 刮足三里、三阴交、太溪3穴,各30次。
中医刮痧美容要注意什么
面部刮痧的好处
面部美容的刮痧疗法,是根据刮痧治病的原理派生出来的一种新颖疗肤法,它是根据面部的生理结构设计的专用面部刮痧板,沿面部特定的经络穴位实施一定的手法,使面部经络穴位因刮试刺激而血脉通畅,达到行气活血梳通毛孔纹理,排出痧气,调整面部生物信息,平衡阴阳的目的。同时,面部经络穴位受刮试刺激而产生热效反应,使面部血溶量和血流量增加,受损变化的枯,弱细胞激活促使代谢产物交换排出,最终达到排毒养颜,舒缓皱纹活血除疮,抗氧嫩白,行气消斑,保肤健美的功效。
刮痧法有助于祛除色斑。刮痧穴位选肝俞穴、太冲穴、血海穴、足三里穴。肝俞穴有疏肝利胆、养血之效,为肝脏的常用保健穴。太冲穴具有疏肝理气、活血、通调三焦气机等功效。人在生气后按压此穴,能帮助疏泄、消气,因此太冲穴又被称为“消气穴”“出气筒”。血海穴隶属足太阴脾经,是全身的血脉之海。血海穴是我们调养气血离不开的穴位。足三里穴隶属于足阳明胃经,可通经活络,配以血海穴可使气血下行。刮拭这些穴位,使经络穴位处充血,改善局部微循环,可起到疏肝理气、活血化瘀的作用,进而淡化色斑。
值得注意的是面部与其他部位的皮肤不同,因此,面部刮痧不必追求刮出“痧斑”,以刮至有热效应,刮出痧气为宜,就好象刚蒸过脸或热敷过一样,个别敏感者会在眼周或面颊感到轻微跳动感或蚁行感,一部分人还因血流循环加快而感到心情舒畅。80%的人红热瞬间就会恢复正常,过后,脸部即轻松,清爽,舒适,露出白里透红的自然肤色。
面部刮痧的方法
每一个部位,要刮试五到十次。
1、先刮试前额。涂刮痧乳,额中开始到太阳穴结束,刮板与皮肤的角度小于十五度;
2、眼周围:上眼眶,有里往外,玉板先直立,后顺式平拉。上眼眶刮到就好了,要慢!轻!
下眼眶:由里往外,玉板先直立,后顺式平拉。
3、面颊(此处宁重刮也不可以漏刮,手法要有按压力,却不要过多拉动皮肤,从鼻子侧上部至面颊外侧,直到太阳穴。从鼻子侧到耳;
4、口周围、上唇中到嘴角二侧、下唇到嘴角二侧;
面部刮痧前准备事项
一、必须先用洗面奶进行深沉清洁,不可以在没有洁面的情况下刮痧。
二、将具有润滑作用的刮痧油涂抹在面部。
三、用小小的牛角刮痧板以鼻梁为中线,沿经络走向,以轻柔的手法分别向左右两侧刮拭。
在面部刮痧前,需要进行一定的皮肤清洁,将我们涂在脸上的精油或是刮痧乳清洗干净后才可以
四、在面部刮痧前,需要进行一定的皮肤清洁,将我们涂在脸上的精油或是刮痧乳清洗干净后才可以。
清洁面部,将面部的刮痧油清洁干净。
五、搽上保湿的爽肤水以及面霜,进行适当的按摩,力度必须非常非常的轻。
面部刮痧需注意什么
1、面部刮痧是要看皮肤情况的。如果你的皮肤出现了痤疮、炎症和过敏情况,是不适合进行面部刮痧美容法的。
2、进行面部刮痧美容前,要检查使用的美容刮痧板是否完好,看看刮痧板的边缘是否是圆润平滑没有裂痕的。如果有,就需要换刮痧板了。
面部刮痧还有很多方法,平时多留意学习,才能变得美得更健康哦。
哪些人不适合刮痧
1、孕妇的腹部、腰骶部禁用刮痧,否则会引起流产。
2、凡体表有疖肿、破溃、疮痈、斑疹和不明原因包块处禁止刮痧,否则会导致创口的感染和扩散。
3、急性扭伤、创伤的疼痛部位或骨折部位禁止刮痧,因为刮痧会加重伤口处的出血。
4、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肝肾功能不全、全身浮肿者。因为刮痧会使人皮下充血,促进血液循环,这会增加心肺、肝肾的负担,加重患者病情,甚至危及生命。
5、接触性皮肤病传染者忌用刮痧,因为这会将疾病传染给他人。
6、过度饥饱、过度疲劳、醉酒者不可接受重力、大面积刮痧,否则会引起虚脱。
7、眼睛、口唇、舌体、耳孔、鼻孔、乳头、肚脐等部位禁止刮痧,因为刮痧会使这些黏膜部位充血,而且不能康复。
8、精神病患者禁用刮痧法,因为刮痧会刺激这类患者发病。
面部色斑刮痧的方法是什么
一、肝郁气滞
(一)症状
面部色斑伴有情志抑郁或易怒、口苦、口干便秘。
(二)治法
(1)选穴局部病变部位、大椎、肺俞、心俞、膈俞、肝俞、胆俞、脾俞、肾俞、阳陵泉、太冲。
(2)定位大椎: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中。
肺俞:在背部,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心俞:在背部,当第五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膈俞:在背部,当第七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肝俞:在背部,当第九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胆俞:在背部,当第十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脾俞:在背部,当第十一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肾俞:在腰部,当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阳陵泉:腓骨小头前下方凹陷处。
太冲:第一、第二跖骨结合部之前凹陷处。
(3)刮拭顺序先刮局部病变部位,再刮颈部大椎,然后刮背部肺俞至肾俞,刮下肢外侧阳陵泉,最后刮太冲。
(4)刮拭方法泻法。在需刮痧部位涂抹适量刮痧油。先刮面部局部病变部位,因为面部出痧影响美观,因此手法要轻柔,以不出痧为度,且面部不需涂抹活血剂,通常用补法,忌用重力大面积刮拭,方向由内向外按肌肉走向刮拭,可每天1次。再刮颈后高骨大椎穴,用力要轻柔,不可用力过重,可用刮板棱角刮拭,以出痧为度。然后刮背部肺俞至肾俞穴,由上至下,一次到位,至皮肤发红、皮下紫色痧斑痧痕形成为止。最后重刮下肢外侧阳陵泉穴和足部太冲穴,用刮板角部,重刮,各30次,出痧。
二、肝肾不足
(一)症状
面部色斑伴腰膝酸软,倦怠乏力,手足心热,夜间加重。
(二)治法
(1)选穴局部病变部位、大椎、肺俞、心俞、膈俞、肝俞、胆俞、脾俞、肾俞、三阴交、太溪。
(2)定位大椎: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中。
肺俞:在背部,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心俞:在背部,当第五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膈俞:在背部,当第七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肝俞:在背部,当第九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胆俞:在背部,当第十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脾俞:在背部,当第十一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肾俞:在腰部,当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三阴交:在内踝尖直上3寸,胫骨后缘。
太溪:内踝后方,当内踝尖与跟腱之间的中点凹陷处。
(3)刮拭顺序先点揉头面部下关、颊车,再刮大椎,然后刮背部肺俞至肾俞穴,最后刮下肢三阴交及太溪穴。
(4)刮拭方法补法。在需刮痧部位涂抹适量刮痧油。先刮面部局部病变部位,因为面部出痧影响美观,因此手法要轻柔,以不出痧为度,且面部不需涂抹活血剂,通常用补法,忌用重力大面积刮拭,方向由内向外按肌肉走向刮拭,可每天1次。再刮颈后高骨大椎穴,用力要轻柔,不可用力过重,可用刮板棱角刮拭,以出痧为度。然后刮背部肺俞至肾俞穴,由上至下,一次到位,至皮肤发红、皮下紫色痧斑痧痕形成为止。最后重刮下肢内侧三阴交穴和足部太溪穴,用刮板角部,重刮,各30次,出痧。
脸部刮痧美容的禁忌
脸部刮痧美容 脸部刮痧效果有:1. 脸部消肿。2.修饰脸部线条。3.有拉皮的效果。4.能光滑、紧实、细致肌肤。5.细化皱纹。脸部刮痧养颜美容效果蛮明显的。
刮痧之前先要抹上滋润品,以免造成皮肤挫伤。
脸部刮痧的方向是以鼻梁为中心点,往左右两边横向刮痧,由内往外。
刮痧板与脸部成90度,轻轻的一小段一小段慢慢刮痧,出痧或脸部发热以后再往下一个部位刮痧。
刮痧的时候最容易感觉到气节一颗一颗的,刮到气节的时候力道要保持一样,才能疏通经络,达到增强气血 活化细胞的功效。
脸部的刮痧方法都一样。 刮痧左边额头就从额头中间开始,往左边发际横向刮痧。右边也是一样。 预防眼部下垂,淡化眼睛皱纹,整个眼眶部位都要刮痧。
从眉头开始顺着往眉尾一小段一下眼眶从眼头下面骨头边边顺着刮到眼尾。 眼尾要刮到底下一颗一颗的气节,效果才会好! 法令纹是由上往下刮痧。 脸颊从鼻梁开始往外顺着刮痧。 杨婆婆纹
以人中为中心点开始,顺着上嘴唇刮到嘴角为止。 承浆就是下巴中间,一样横向刮痧。 颈部由上往下刮痧。 脸部刮痧的好处是简单好学!你不必记穴道的位置在那里,不管你怎么刮,都一定会碰到穴道 点。 刮痧一次的效果,一般可以维持7天或半个月。
7天或半个月刮痧一次就可以了。
握手辩别体质法:
手心手背一样凉——阳虚
手心热手背凉——阴虚
手心手背一样温暖——健康表现
手心手背都太热——湿且粘
神经功能失调
警惕血糖升高
手掌心湿,经常出汗——敏感体质
我们把阴和阳的耳刀旁去掉,就变成了日和月,那我们看到太阳的时候,就会想到生命、活力、温暖、朝气蓬勃,看到月就会想到天黑了,休息了,安静下来了,寒冷了,一个代表热,一个代表凉,它实际是反映我们身体里的能量、热量。我们的背代表阳,手心这一面包括胸腹代表阴,如果手心热的话,是阴虚,阴虚的人有一个特点,就是他身体里面的水少了,五心烦热,虚不受补,就是身体很虚,但是又不能吃补的东西,一吃就上火,也就是虚火。
阳虚的体质可以通过晒太阳并且晒背来达到补充阳气,因为背是我们的一堵墙,它既能阻挡寒邪,又能吸收阳气。
哪些人不适合刮痧?
血小板减少症,白血病,严重的贫血,严重的肝肾功能不全的人,还有急性的心脑血管疾病,再有一个外伤,象韧带的撕裂、断裂,女性的经期,都不适合刮痧。
刮痧适应症:
身体保健
美容美体
血管神经性疼痛
骨关节疼痛
胃肠痉挛
感冒、咳嗽、发烧等
做保健美容,这是刮痧的最佳效果。
我们的脸上面有五脏六腑,我们在脸上做刮痧,就等于给五脏六腑都呵护、安抚了一下,都舒展了一下,所以心情特别的好。
美白应该改善血液循环,忌吃辛辣食物。
你的脸为什么黑,是因为你的血不干净,血里面的含氧量下降了,血里面的代谢产物多了,你的脸就变暗了。所以要想美容,要想白,关键问题是净化你的血液。刮痧就可以疏通经络,改善血液循环。看一下出痧的东西,都是一些不干净的血脉瘀滞的产物。辛辣和油腻的食物是导致你血液不清洁的原因,所以一定要忌食。
脸与五脏的关系:
毛孔粗大——肺(中医讲肺主皮毛)
肌肉松驰下垂——脾(脾主肌肉)
面无生机——心(心主血脉,其华在面,心还主神智)
面部不干净——肝(肝有解毒功能)
皱纹出现的早而多——肾(肾主骨)
脸上的轮廓也会缩小,如果骨过早地痿缩了,就会满脸都是皱纹。
脸上补肾方法:
按揉人中穴、承浆穴。先轻轻地,慢慢地力量加大。而且女性的月经周期不准和男性的前列腺问题,都可以揉这两个穴位。
各种皱纹产生的原因:
法令纹——脾胃功能下降。
鱼尾纹——胆经不通畅,另外操心太多了。
抬头纹——用脑过度,颈椎不好。
川字纹——大脑气血不足、肾气不足。
每天在有皱纹的地方,刮10——15次,坚持下来,皱纹就会越来越少。
祛痘必刮穴位——大椎穴(从上往下刮)、曲池穴,它们可以清全身的痘
额头中间偏下长痘,刮肺部区域,也就是肩胛骨的内侧。
额头两侧长痘,刮肝胆区域。
脸颊长痘,刮脾的区域。
女性嘴巴周围长痘,警惕妇科疾病。
嘴周围、下颌长痘,身体湿气重,刮痧加上拔罐,在小腹部和腰底部。
背部长痘应拔罐去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