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盂肾炎要怎么诊断好
肾盂肾炎要怎么诊断好
1、肾积水:肾积水可由泌尿系统内、外,先天和后天性多因素引起,可发生于各年龄段。患者多无明显临床症状,积水严重时可出现腰部胀感和腹部肿块。结石等引起的间歇性肾积水患者可出现肾绞痛,并伴有恶心、呕吐、腹胀及尿少等。积水严重时查体可触及增大的肾脏,如合并感染则可出现脓尿及全身感染症状。左侧肾盂旁多发囊性病变诊断主要依靠超声、IVP、CT及MRI等。
2、肾肿瘤:是泌尿系统较常见的肿瘤,分为良性和恶性两类,良性肿瘤少见。良性肿瘤多无典型临床症状,体积较大时可出现腰腹部胀痛不适,查体可触及增大的肾脏。肾脏恶性肿瘤的典型临床表现为血尿、腰痛和肿块。诊断主要依靠超声、增强CT及MRI等,多表现为实性占位病变,各别呈囊实性特征。
肾盂肾炎鉴别诊断
(1)肾、泌尿道结核是结核杆菌引起的肾脏和泌尿道感染。症状、体征、尿改变都可与慢性肾盂肾炎相似,其区别点是肾、泌尿道结核时尿路刺激症状明显,尿沉渣涂片可找到抗酸杆菌(要除外尿垢杆菌污染),尿普通细菌培养阴性而结核杆菌培养阳性,尿亚硝酸还原试验阴性。X线检查有时可见肾区有结核病灶钙化影或有虫蚀样组织缺损区(干酪坏死灶)。部分肾结核患者可找到肺、肠及腹腔、骨、前列腺、副睾或盆腔结核病灶。
(2)尿道综合征(Urethral Syndrome),是女性常见的下尿路疾病,有明显的尿频、尿急、排尿困难等尿路刺激症状,但多无全身表现,无腰痛、无上输尿管点、肋腰点压痛,无肾区叩痛,中段尿检查白细胞数不增多或稍增多(一般<10个/HP)多次尿细菌培养菌落数< 10×107/L(105/ml),症状经2-3天后逐渐消失,但却容易复发,该综合征有一部分可能为病原体感染,另一部分可能为非感染性疾病。
(3)慢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小球肾炎无明显尿路刺激症状,尿沉渣中白细胞数增多不明显,无白细胞管型,尿细菌检查阴性,而尿蛋白含量较多,易引起低蛋白血症,肾小球功能损害较明显。肾盂肾炎的尿蛋白量较小,一般在1-2g/24小时以下,而肾小管功能损害较明显。根据这些特点,两者鉴别不难。但晚期病例两者皆可以尿毒症为主要表现,鉴别有时困难,特别当慢性肾小球肾炎合并尿路感染时,更是如此。这时需详询病史和过去表现。结合两病各自的临床特点,加以分析、才能判定。若是慢性肾小球肾炎合并感染,经过治疗将感染控制后,肾小球肾炎的特点可明显地表现出来。
肾盂肾炎与肾炎
肾小球肾炎简称肾炎,和肾盂肾炎是不一样的。一个是肾小球的问题,一个是肾盂的问题,前者是肾实变,后者是尿路感染,结石。
两者的发病原因、病变部位、发病时症状、及治疗都不同。 肾炎,也叫肾小球肾炎,是一种感染性变态反应性疾病,分为急性肾炎与慢性肾炎,慢性肾炎较为常见。一般来说,急性肾炎迁延一年以上可发展为慢性肾炎.,而慢性肾炎由隐匿性的发病而来。肾炎的种类很多,主要表现为血尿,蛋白尿,管型尿,水肿,少尿,高血压、贫血等。治疗较肾盂肾炎要复杂的多,如抗感染、护肾、激素应用,肠道透析、腹膜或血液透析的。 肾盂肾炎是肾脏盂的炎症,大都由细菌感染引起,分为急性及慢性肾盂肾炎,慢性肾盂肾炎是导致慢性肾功能不全的重要原因。临床上患者有尿频、尿急、排尿疼痛、腰痛、发热等,治疗上以抗感染为主。若有泌尿系结石,要注意排石治疗。
慢性肾盂肾炎如何诊断
1.下尿路感染 若显示尿蛋白、Tamm-Horsfall黏蛋白、β-微球蛋白等增高,尿沉渣抗体包裹细菌阳性,白细胞管型以及肾形态和功能异常,均有助于慢性肾盂肾炎的诊断。必要时可作膀胱冲洗灭菌培养,若膀胱冲洗灭菌10min后留取膀胱尿菌数较少,提示膀胱炎;如灭菌前后菌数相似,则为肾盂肾炎。
临床上有一种称为尿道综合征(又称为症状性无菌尿)的疾病,好发于中年女性,患者以尿频、尿急、尿痛、排尿不适为主要表现,尿中白细胞亦可增多,常被误诊为不典型慢性肾盂肾炎而长期盲目应用抗菌药物治疗,甚至造成不良后果,必须予以鉴别。尿道综合征多次中段尿定量培养,无真性细菌尿并排除假阴性可资鉴别。
2.肾结核 肾结核患者多有肾外结核病史或病灶存在,肉眼血尿多见,膀胱刺激症状显著而持久,往往有结核中毒症状。尿沉渣涂片可找到抗酸杆菌,尿细菌普通法培养呈阴性,尿结核菌培养阳性等可资鉴别。必要时作静脉肾盂造影,如发现肾实质虫蚀样破坏性缺损则对诊断肾结核有帮助。
3.慢性肾小球肾炎 在无明显水肿、蛋白尿、高血压时,其临床表现与全身感染症状和尿路刺激症状不明显的不典型慢性肾盂肾炎相似,尤其当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并发尿路感染,或晚期两者均出现慢性肾功能减退时,鉴别更难。一般认为病史中有全身水肿;尿中有以中分子以上蛋白为主、含量较多的蛋白及管型,白细胞少;先有肾小球滤过功能受损,且重于肾小管功能受损;以及肾X线检查显示两肾对称性缩小,外形光整,无肾盂肾盏变形等支持慢性肾小球肾炎。而病程中肾和尿路刺激症状明显;尿常规以白细胞为主,有以小分子为主的少量蛋白尿;中段尿细菌培养为阳性;肾小管功能损害早于和重于肾小球功能损害,以及肾X线检查两肾大小不等,外形不平,肾盂肾盏变形等,则支持慢性肾盂肾炎。
4.非感染性慢性间质性肾炎 起病隐匿,临床表现多样,尿与肾功能化验与慢性肾盂肾炎相似,易混淆。但非感染性慢性间质性肾炎有以下特点:①有较长期尿路梗阻或有长期接触肾毒性物质史;②有肾小管功能障碍;③氮质血症,但无水肿和高血压病史;④轻度蛋白尿,进一步检查为肾小管性蛋白尿;⑤静脉肾盂造影可见双侧肾影不等,外形不规则(瘢痕形成),可有肾盏变形(扩张和变钝);⑥肾图、核素扫描或B超显像,可显示双侧肾脏病变不相等。而慢性肾盂肾炎与其不同的是主要表现为尿路刺激症状、间歇性真性细菌尿;静脉肾盂造影有慢性肾盂肾炎征象,即局灶的、粗糙的皮质瘢痕,伴有邻近的肾小盏变钝或呈鼓槌状变形。肾盂有时亦可变形,有扩大、积水现象。如鉴别仍有困难,可考虑作肾活检,有助于确诊或排除其他慢性肾脏疾病。
5.慢性肾盂肾炎的血尿型、高血压型和隐匿型患者,应分别与引起血尿的其他疾病、高血压病、无症状菌尿等相鉴别。通过详细询问病史,观察肾和尿路症状、体征以及反复做尿常规、细胞和细菌学检查,必要时作肾X线检查等。可鉴别。
慢性肾盂肾炎诊断鉴别
诊断
目前多数学者认为,其诊断标准应该严格,影像学检查发现有肾皮质瘢痕和肾盂肾盏变形,肾功能学检查有异常,且在病史中或尿细菌学检查有尿路感染的证据者,如无上述改变,则尿路感染的病史虽长亦不能诊断为本病,对慢性肾盂肾炎患者需做全面彻底检查,以明确:①致病菌;②单侧或双侧感染;③原发病灶;④ 肾实质损害范围及肾功能减损程度;⑤有无尿路梗阻。
鉴别诊断
1.下尿路感染:若显示尿蛋白,Tamm-Horsfall黏蛋白,β-微球蛋白等增高,尿沉渣抗体包裹细菌阳性,白细胞管型以及肾形态和功能异常,均有助于慢性肾盂肾炎的诊断,必要时可作膀胱冲洗灭菌培养,若膀胱冲洗灭菌10min后留取膀胱尿菌数较少,提示膀胱炎;如灭菌前后菌数相似,则为肾盂肾炎。
临床上有一种称为尿道综合征(又称为症状性无菌尿)的疾病,好发于中年女性,患者以尿频,尿急,尿痛,排尿不适为主要表现,尿中白细胞亦可增多,常被误诊为不典型慢性肾盂肾炎而长期盲目应用抗菌药物治疗,甚至造成不良后果,必须予以鉴别,尿道综合征多次中段尿定量培养,无真性细菌尿并排除假阴性可资鉴别。
2.肾结核:肾结核患者多有肾外结核病史或病灶存在,肉眼血尿多见,膀胱刺激症状显著而持久,往往有结核中毒症状,尿沉渣涂片可找到抗酸杆菌,尿细菌普通法培养呈阴性,尿结核菌培养阳性等可资鉴别,必要时作静脉肾盂造影,如发现肾实质虫蚀样破坏性缺损则对诊断肾结核有帮助。
3.慢性肾小球肾炎:在无明显水肿,蛋白尿,高血压时,其临床表现与全身感染症状和尿路刺激症状不明显的不典型慢性肾盂肾炎相似,尤其当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并发尿路感染,或晚期两者均出现慢性肾功能减退时,鉴别更难,一般认为病史中有全身水肿;尿中有以中分子以上蛋白为主,含量较多的蛋白及管型,白细胞少;先有肾小球滤过功能受损,且重于肾小管功能受损;以及肾X线检查显示两肾对称性缩小,外形光整,无肾盂肾盏变形等支持慢性肾小球肾炎,而病程中肾和尿路刺激症状明显;尿常规以白细胞为主,有以小分子为主的少量蛋白尿;中段尿细菌培养为阳性;肾小管功能损害早于和重于肾小球功能损害,以及肾X线检查两肾大小不等,外形不平,肾盂肾盏变形等,则支持慢性肾盂肾炎。
4.非感染性慢性间质性肾炎:起病隐匿,临床表现多样,尿与肾功能化验与慢性肾盂肾炎相似,易混淆,但非感染性慢性间质性肾炎有以下特点:①有较长期尿路梗阻或有长期接触肾毒性物质史;②有肾小管功能障碍;③氮质血症,但无水肿和高血压病史;④轻度蛋白尿,进一步检查为肾小管性蛋白尿;⑤静脉肾盂造影可见双侧肾影不等,外形不规则(瘢痕形成),可有肾盏变形(扩张和变钝);⑥肾图,核素扫描或B超显像,可显示双侧肾脏病变不相等,而慢性肾盂肾炎与其不同的是主要表现为尿路刺激症状,间歇性真性细菌尿;静脉肾盂造影有慢性肾盂肾炎征象,即局灶的,粗糙的皮质瘢痕,伴有邻近的肾小盏变钝或呈鼓槌状变形,肾盂有时亦可变形,有扩大,积水现象,如鉴别仍有困难,可考虑作肾活检,有助于确诊或排除其他慢性肾脏疾病。
5.慢性肾盂肾炎的血尿型:高血压型和隐匿型患者,应分别与引起血尿的其他疾病,高血压病,无症状菌尿等相鉴别,通过详细询问病史,观察肾和尿路症状,体征以及反复做尿常规,细胞和细菌学检查,必要时作肾X线检查等,可鉴别。
当心诱发肾盂肾炎
肾盂肾炎分“急性肾盂肾炎”和“慢性肾盂肾炎”两种。急性肾盂肾炎如果不彻底治疗,很可能会反复发作,最终发展为慢性肾盂肾炎,甚至发展为肾功能衰竭。对于孕妇而言,及时治疗更为重要。患有急性肾盂肾炎的孕妇如果不及时处理,还会出现败血症,毒素进入胎盘,容易引发早产。
近几年,肾盂肾炎的发病率在不断上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影响。而我们通常不重视肾盂肾炎的病因,这就可能会使疾病危害到更多人的健康。因此大家要及时注重肾盂肾炎的病因,才能防御好此病。下面就来看看肾盂肾炎的病因有哪些。
孕期不喝水 小心急性肾盂肾炎来“找茬”
急性肾盂肾炎有一部分是由于细菌感染而致,妊娠期雌孕激素分泌大量增加,雌激素使肾盂、肾、输尿管及膀胱肌层肥厚,孕激素则使其扩张、蠕动减弱,易发生膀胱过度充盈,排尿不畅,为细菌繁殖创造了条件。
此外,日常生活习惯中,有的妊娠期女性平时不爱喝水,爱喝果汁类的饮料,这样就导致子宫不断变大压迫或挤压膀胱向上移位,挤压输尿管,造成排尿不畅或排尿困难。由于尿路的细菌不能及时排泄,加重了肾脏负担,造成尿路感染,容易引发各种炎症。
妊娠期女性如进食大量的营养物,包括含糖或高蛋白质食物等,使机体内部环境发生变化,妊娠期尿中葡萄糖、氨基酸及水溶性维生素等物质增多,利于细菌生长。再加上女性尿道短,尿道口接近肛门,细菌易沿尿道上行而感染。
每日饮水量不少于3000毫升
想要避免孕期疾病,孕期要尽量少喝一些咖啡、饮料类饮品。夏季到了,人体需要更多的水分,一般每天饮水量不少于3000毫升,使24小时尿量保持在2000毫升以上,有助于冲洗尿路上的细菌和炎症物质,并且可降低肾脏内的高渗环境,使其不利于细菌的繁殖。此外,妊娠期为了供给胎儿足够的营养,夏季应进食清淡并富有营养的食物,补充多种维生素。同时要注意保持会阴部清洁卫生,大小便之后,最好能够清洗外阴。
如果患了肾盂肾炎,要及时治疗,并要禁用对肾脏有损害的药物,如庆大霉素、卡那霉素、含碘造影剂等。
肾小球肾炎和肾盂肾炎的区别
两者的发病原因、病变部位、发病时症状、及治疗都不同。 肾炎,也叫肾小球肾炎,是一种感染性变态反应性疾病,分为急性肾炎与慢性肾炎,慢性肾炎较为常见。一般来说,急性肾炎迁延一年以上可发展为慢性肾炎.,而慢性肾炎由隐匿性的发病而来。肾炎的种类很多,主要表现为血尿,蛋白尿,管型尿,水肿,少尿,高血压、贫血等。
治疗较肾盂肾炎要复杂的多,如抗感染、护肾、激素应用,肠道透析、腹膜或血液透析的。 肾盂肾炎是肾脏盂的炎症,大都由细菌感染引起,分为急性及慢性肾盂肾炎,慢性肾盂肾炎是导致慢性肾功能不全的重要原因。临床上患者有尿频、尿急、排尿疼痛、腰痛、发热等,治疗上以抗感染为主。若有泌尿系结石,要注意排石治疗。
急性肾盂肾炎会引发什么疾病
如果急性肾盂肾炎诊断、治疗及时,则很少出现并发症。并发于有潜在肾脏病或尿路畸形的急性肾盂肾炎的预后相对较差,而且致病菌常有耐药性,如不去除肾结石,尤其是合并感染的结石,否则肾盂肾炎难以控制。并发于尿路梗阻的感染也很难治愈,常演变为慢性过程,并可导致菌血症。
急性肾盂肾炎最严重的并发症是中毒性休克。产气型肾盂肾炎是一种很少见但可致命的肾盂肾炎,通常见于糖尿病患者,由致病菌(常是大肠杆菌的某一菌株)释放气体进入感染组织所致。
在得到充分治疗后,又无其他肾脏疾病或尿路畸形,急性肾盂肾炎通常可痊愈,并不引起肾脏瘢痕或持续性肾脏损害,相反在肾脏未完全发育成熟的婴幼儿,尤其是并发于肾脏疾病或尿路畸形的急性肾盂肾炎,常引起持续肾脏损害和瘢痕。
什么是肾盂肾炎
许多孕妇产后多容易得肾盂肾炎,但许多人对什么是肾盂肾炎都未曾听说过,所谓无知者无畏,不了解肾盂肾炎是什么将因病情发展而步入慢性肾衰竭,这是大家愿意看到的结果吗,那什么是肾盂肾炎呢?关于肾盂肾炎是什么的解释请看下文。
什么是肾盂肾炎
什么是肾盂肾炎?肾盂肾炎是什么想必很少有人知道,但不了解什么是肾盂肾炎的后果却是可怕的,临床上,肾盂肾炎是指肾实质及肾盂肾盏系统由于细菌感染所致的化脓性炎症。属于上尿路感染,严重者可因病情发展而导致慢性肾衰竭,按临床病程进展可分为急性肾盂肾炎和慢性肾盂肾炎,其致病菌以大肠杆菌最多见;而副大肠杆菌、变形杆菌、葡萄球菌、粪链球菌、产气杆菌次之;绿脓杆菌、厌氧菌较少见。
由于肾盂肾炎好发于女性,且女、男之比可达10:1,并以育龄妇女发病率最高。如若对什么是肾盂肾炎不了解,那么极有可能错过诊断及治疗,而当急性肾盂肾炎迁延或反复感染逾3~6个月者就可发展为慢性肾盂肾炎。而这往往也是导致慢性肾衰竭的原因之一,后果十分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