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急性细菌性痢疾注意事项有哪些

急性细菌性痢疾注意事项有哪些

急性细菌性痢疾注意事项:1.搞好环境卫生,消灭苍蝇、蟑螂等传 播媒介,加强粪便和饮水的管理。2.不吃腐烂变质的食物,不喝生水。3.剩饭剩菜应及时放入冰箱中保存,食 用前充分加热。4.不可过多进食冷饮和凉拌菜。5.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良好习惯。6.平时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 机体抗病能力。7.减少与急性菌痢患者的接触,不用患 者用过的餐具、毛巾、衣物。8.夏秋季节适当食用大蒜、马齿苋等, 可预防急性菌痢。

宝宝感染细菌性痢疾一定会发热吗

细菌性痢疾是由痢疾杆菌等病原菌引起的肠道传染病。本病一般起病较急,多数患儿首先出现发热,以后出现腹泻、里急后重及粘液脓血便。由于患儿的体质不同,感染细菌的数量及致病力也不同,所以小儿细菌性痢疾在临床的轻重程度有很大差别。

普通型急性细菌性痢疾初起多有发热,并可伴有发冷寒战,继之出现腹泻等症状。本型菌痢一般热势不致于过高,并且发热持续时间也不太长。经一般抗感染治疗及对症治疗,体温会很快下降,腹泻也会很快得以控制。 中毒型急性细菌性痢疾起病急骤,病势凶险,刚一发病即表现为高热,体温可达40℃以上,并伴有全身中毒症状。可在短时间内出现休克、昏迷及抽搐,甚至发生呼吸衰竭。本型菌痢病情重,死亡率高,必须及时进行抢救治疗。由于体温过高,容易引起惊厥,加重脑缺氧及水肿,应积极用退热药和物理降温。如体温不降并伴有反复惊厥者,可采用亚冬眠疗法。

轻型急性细菌性痢疾一般全身症状和肠道症状均较轻,不发热或仅有轻微发热,腹泻症状亦不太重。经适当治疗很快即可好转。

慢性细菌性痢疾一般没有发热及其他全身症状,仅表现为长期反复腹泻等肠道症状。

就一般情况而言,宝宝感染了细菌性痢疾大部分会有发热的表现,不过发热的程度会有所不同。通常病情的轻重跟发热的程序是呈正比的。可是并不是说细菌性痢疾就一定会伴有发热的症状,比方说慢性菌痢或是一般轻度的菌痢就往往不会有发热的症状。

痢疾的医学定义是什么

痢疾是夏秋季常见的肠道传染病,以腹痛腹泻,里急后重,痢下赤白脓血为主要临床表现。一般分为湿热痢、寒湿痢、疫毒痢、噤口痢、休息痢五种类型。现代医学的急性细菌性痢疾、中毒性菌痢、阿米巴痢疾,均可参照本节论治。

慢性腹泻是怎么回事

(1)慢性细菌性痢疾:慢性细菌性痢疾(慢性菌痢)多由于急性菌痢治疗不当演变而成,细菌学分析,近10多年来国内志贺型菌痢逐渐减少,而弗氏型与宋氏型相对增多,弗氏型易于演变为慢性。

(2)溃疡型肠结核:肠结核多见于20~40岁的女性,多数有肠外结核,以肺结核居多,可有消化不良症状,在急性进展期可有毒血症症状,如发热,盗汗,腹痛,腹泻,体力减退,消瘦等,排便每天3~4次,多在餐后发作,粪便呈糊状或水样便,一般无脓血便。

如何在夏季进行小儿菌痢的预防呢

细菌性痢疾,这也是一种对于小儿成长有很大的影响的肠道传染性疾病,痢疾这种疾病一般起病急,相伴会出现发热、腹痛、脓血便等症状,要是重症的话还会出现惊厥、头痛、全身肌肉酸痛,这就需要在生活之中进行预防,下面主要介绍一下如何在夏季进行小儿菌痢的预防呢?

非典型的急性细菌性痢疾以婴儿多见。多无全身中毒症状,不发热或低热。腹痛较轻,腹泻呈一日3-5次。粪便成水样或稀糊状,含少量粘液,但无脓血。左下腹可有压痛。食欲减退,并有恶心、呕吐。

急性中毒性菌痢起病急、发展快,体温可达40摄氏度以上。小儿患者早期出现烦躁、慌恐和惊厥等。少数患儿可表现抑郁,如嗜睡、精神萎靡、昏迷或 半昏迷等,数小时内可发生休克或呼吸衰竭。小儿主要表现为高热、惊厥,而发病初期肠道症状不明显。成人患者主要表现为脓血便频繁,循环系统症状明显。

慢性细菌性痢疾可为急性细菌性痢疾治疗不彻底,或迁延未愈,或开始症状较轻而逐渐发展起来,且病情迁延达两个月以上者。

洪涝灾害使得人们的生活环境变坏,特别是水源受到严重污染,饮食卫生条件恶化及居住条件较差,因此感染志贺菌的可能性大大增加,水灾后局部发生细菌性痢疾暴发的可能性很大,要提高警惕和加强防治。

细菌性痢疾的主要防治措施有:政府行为方面,要搞好食品卫生,保证饮水卫生,作好疫情报告,出现疫情后,立即找出并控制传染源,禁止患者或带菌者从事餐饮业和保育工作,限制大型聚餐活动。

个人卫生方面,喝开水不喝生水,最好使用压水井水,用消毒过的水洗瓜果蔬菜和碗筷及漱口;饭前便后要洗手,不要随地大便;吃熟食不吃凉拌菜,剩饭菜要加热后吃;做到生熟分开,防止苍蝇叮爬食物;最好不要参加大型聚餐活动,如婚丧娶嫁等;得病后要及时就医治疗。

总之,既然痢疾这种疾病对于小儿的影响有这么大的话,一定要在生活之中进行积极地有效的预防,建议平时一定要注意孩子的卫生,一定要让自己的孩子养成好的卫生习惯,还有就是注意饮食上一定要吃正规厂家生产的食物。

宝宝痢疾的症状

1.潜伏期 自数小时至8天不等,大多数为1~3天。

2.细菌性痢疾的临床分型

根据病程及病情,可分为急性菌痢,慢性菌痢及中毒型痢疾,因中毒型痢疾病情特殊随后有叙述,在此先讨论急性菌痢,慢性菌痢的一般经过。

(1)急性细菌性痢疾:

①典型痢疾:典型病例起病急,发热,体温为低热或高热,腹泻,大便每天10~30次,粪便带黏液及脓血,有恶心,呕吐,阵发性腹痛,腹部有轻压痛,有时左下腹可触及痉挛的乙状结肠肠管,肠鸣音亢进,便后有里急后重下坠感,患儿全身乏力,食欲减退,婴幼儿有时可有高热惊厥,多数急性痢疾患儿经合理治疗,可于数天内逐渐减轻而痊愈,预后良好,年长儿童大便很快成形,婴幼儿可持续数天稀便,这与婴幼儿肠道功能恢复较慢有关。

②非典型痢疾:不发热或只有微热,也无中毒症状,轻度腹泻,稀便,粪便内只有黏液而无脓血,只有粪便培养阳性才能确诊,在流行时,这类病例数可能超过典型病例数,因其经过类似一般肠炎,易被忽视,常成为痢疾的传播者。

细菌性痢疾有哪些食谱疗法

1、大蒜粥:紫皮大蒜,白芨粉,粳米。将大蒜去皮,洗净,切成段,粳米淘净;大蒜放入沸水锅内,煮一分钟的捞出;粳米放入煮蒜的水内,用武火烧沸后,转用文火煮至米烂成粥,再将蒜重新放入粥里,煮熟即成。每日2次,早晚餐食用,止痢、抗痨。

2、马齿苋粥:马齿苋(鲜马齿苋),粳米。将马齿苋洗净,切成六分长的节,粳米淘净;粳米放入锅内,加马齿苋,清水适量,用武火烧沸后,转用文火煮至米熟即可。每日2次,早、晚餐食用,清热止痢,慢性脾虚泻者忌服。

3、鱼腥草粥:鱼腥草,粳米,盐少许。将鱼腥草洗净,切成颗粒状。粳米淘净;粳米、鱼腥草放入锅内,加盐、清水适量,用武火烧沸后,转用文火煮至米烂成粥即可。每日2次,早晚餐用,清热止痢。

4、淮药酥:淮药,黑芝麻,白糖,植物油适量。淮药去皮,切成菱角块状。黑芝麻炒香待用;将锅烧热,放植物油,烧至油六成热时,放淮药块入锅,炸至淮药块外硬肉软,浮在油面时即可捞出;烧热锅,用油滑锅,放白糖,加清水少许,煮至糖汁呈米黄色,用筷子挑起糖汁成丝状时,将淮药块倒入,不停地翻动,使淮药块外面包上一层糖浆,然后撒上黑芝麻即成。

5、梅子丸:乌梅,木瓜,紫苏叶,甘草,白糖。将乌梅去核。紫苏叶、甘草研成末,再一起放入盆内拌匀;将白糖放入锅内,加清水适量,用勺不断搅动,至糖水呈粘状时,待糖汁稍凉,将粉末放入锅内拌匀,制成似玻璃弹子大小的药丸,放入药盒内备用。每日2次,早晚各服1丸、含化。适宜入咳、入泻、腹痛。

6、茶姜冲剂:红茶、鲜生姜汁各,白糖。红茶加水适量煎煮,每20分钟取煎汁1次,加水再煮,共取煎液3次,合并煎液再用小火煎熬浓缩;到将要干时加入鲜姜汁加热至粘稠停火,待温后拌入干燥白糖粉将煎液吸净,混匀,晒干,压碎装瓶备用。

痢疾的常见食疗偏方

生山楂30克,萹蓄30克,红糖30克,白糖50克,先将生山楂、萹蓄水煎取汁,然后加入红糖、白糖融化。每日服3次,治疗急性细菌性痢疾。

葛根30克,黄芩10克,黄连10克,水煎服,每日3次。适用于湿热痢疾兼发热者。

鲜马齿苋250克,红糖30克,白糖30克,将马齿苋捣烂取汁,加入红糖、白糖服之,每日3次。对红白痢疾效果好。

石榴皮30克,柯子30克,乌梅30克,五倍子30克,水煎服,每日3次。适用于慢性痢疾、久痢乏效者。

白头翁30克,黄连10克,广木香10克,水煎服。适用于湿热痢疾。

石榴皮,白扁豆花,水煎过滤取汁,代茶频饮,本方有健脾利湿、涩肠止泻的功效。可用于治疗痢疾初起。

紫皮大蒜,将蒜捣碎后浸于温开水中一小时,然后过滤取汁,加入少许糖即可。本方用于治疗急性细菌性痢疾。

地榆,槐花,水煎,过滤取汁。加红糖,顿服。本方适用于治赤痢;若加白糖则可治白痢。

白萝卜汁,姜汁,蜂蜜适量,混匀放入锅内蒸煮,一次服完。适用于痢疾诸症型。

乌梅、五味子、胡黄连、赤石脂各等份,研为末,蜜调服之,适用于血痢日久者。

仙鹤草、马齿苋,文火煮沸30分钟,滤出药液,本方可治慢性菌痢(休息痢)。

人参,白术,肉豆蔻,山药,白芍。水煎,本方有固肠止痢的作用,尤其适合身体虚弱及慢性痢疾患者服用。

相关推荐

腹泻的鉴定方法

1.急性腹泻 (1)急性细菌性痢疾急性细菌性痢疾(急性菌痢)是感染性腹泻最常见的原因。主要在夏秋季发病。可行成大、小流行。潜伏期多为1~2天,长可达7天。患者常以畏寒、发热和不适感急骤起病,腹痛、腹泻,排便每天10余次至数十次。常伴里急后重、恶心、呕吐与脱水。粪便在病初可为水样,以后排出脓血便或黏液血便。镜检可见大量红、白细胞,粪便培养可培养出痢疾杆菌。 中毒型菌痢以儿童多见或年龄较大,体质衰弱,营养不良者。中毒型菌痢时以高热、抽搐等毒血症症状为主要表现。需以棉拭子由肛门取粪便进行镜检或细菌培养常可

哪些原因会引起急性腹泻

1、急性肠道疾病 (1)细菌性食物中毒 沙门菌属性食物中毒、金黄色葡萄球菌新食物中毒、变形杆菌食物中毒、嗜盐菌性食物中毒、肉毒中毒、致病性大肠杆菌性食物中毒、绿脓杆菌性食物中毒、韦氏杆菌性食物中毒、真菌性食物中毒。 (2)急性肠道感染 病毒性肠炎、急性细菌性痢疾、霍乱、难辨梭状芽泡杆菌假膜性肠炎、白色念珠菌性肠炎、急性阿米巴痢疾、急性血吸虫病。 (3)其他肠道疾病 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肠炎、耶尔森氏菌肠炎。 (4)消化不良 2、急性中毒 (1)植物类急性中毒 (2)动物类急性中毒 (3)药物刺激及毒性反应 (

急性腹泻和慢性腹泻哪些不同症状

腹泻是指排便次数增多,粪便稀薄或伴黏液、脓血、未消化食物。分急性、慢性腹泻。 [病因) 1,急性腹泻 (”肠道疾病:各种病原体感染所致肠炎、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肠炎、克隆病等。 (2)全身性感染:如败血症、伤寒、副伤寒、钩端螺旋体病。 (3)急性中毒:食物中毒、机磷中毒等。 (4)其他:过敏性紫癜、甲状腺功能亢进、尿毒症、药物副作用等。 2.慢性腹泻 (1)胃部疾病如慢性萎缩性胃炎致胃酸缺乏。 (2)肠道感染:肠结核、慢性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血吸虫病等。 (3)肠道其他疾病:如肠道肿瘤、息肉,慢性非特

胃疼发烧腹泻的疾病诊断

1、急性细菌性痢疾 急性细菌性痢疾(急性菌痢)是感染性腹泻最常见的原因,主要在夏秋季发病,可行成大,小流行,潜伏期多为1~2天,长可达7 天,患者常以畏寒,发热和不适感急骤起病,腹痛,腹泻,排便每天10余次至数十次。 常伴里急后重,恶心,呕吐与脱水,粪便在病初可为水样,以后排出脓血便或黏液血便,镜检可见大量红,白细胞,粪便培养可培养出痢疾杆菌。 2、沙门菌属性食物中毒 沙门菌属性食物中毒是细菌性食物中毒的主要形式。 3、病毒性胃肠炎 病毒性胃肠炎的主要表现为儿童或成人的夏季流行性,无菌性腹泻,临床特点是

中毒型细菌性痢疾的病因

中毒型细菌性痢疾是急性细菌性痢疾的危重型。起病急骤,突发高热、病情严重,迅速恶化并出现惊厥、昏迷和休克。本型多见于2 ~7 岁儿童,病死率高,必须积极抢救。 1.病因 病原为志贺菌属革兰阴性杆菌,简称痢疾杆菌,根据其抗原构造的不同,痢疾杆菌分为4 个血清群:A 群,痢疾志贺菌(S.dysenteriae ,12血清型);B 群,福氏志贺菌(S.flexner ,6 血清型);C 群,鲍氏志贺菌(S.boydii,18血清型);D 群,宋内志贺菌(S.sonnei,1 血清型)。我国以福氏志贺菌多见。 2.

细菌性痢疾怎样的流行病学特点

传染源病人和带菌者都是传染源。菌痢早期病人传染性大,应及时隔离和消毒粪便。传播途径经粪-口途径传播。易感性无论男女老幼对本病普遍易感。患病者产生短 暂、不稳定的群和型的免疫力,容易重复感染和复发。

灯笼果的食用功效

1、灯笼果根煎剂对乙型肝炎特效治疗。用其与茶同饮能明目清脑、稳定血压、降低血脂,久服无头晕之忧。 2、灯笼果成熟果食甜美清香,是营养较丰富的水果蔬菜。浆果富含维生素C,对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一定疗效。 3、果实清热利尿功效,外敷可消炎,全草入药,清热毒功效,尤其对扁桃体发炎疗效甚佳,花萼为定喘药。酸浆膨大的宿存萼可入药,清凉、化痰、镇咳、利尿之功效。 4、灯笼果能利咽化痰,可治肝炎,咽喉肿疼,肺热咳嗽等。 5、灯笼果治小儿百日咳、急性气管炎、糖尿病(对注胰岛素者无效)水肿,根煎剂治细菌性痢疾特效

小儿细菌性痢疾应该如何治疗

1.急性细菌性痢疾 (1)一般治疗隔离、卧床休息、半流质易消化饮食。 (2)支持和对症治疗退热、止吐以及止痉药缓解腹痛等,另外应该按脱水程度给予液体疗法。 (3)抗菌治疗近年来对氨苄西林、庆大霉素等耐药的痢疾杆菌菌株日益增多,最好根据药敏试验选用抗生素,可选用阿米卡星、第三代头孢菌素、含酶抑制剂的第三代头孢菌素或碳青霉烯类等药物。 2.中毒性菌痢 (1)降温止惊可综合使用物理、药物降温或亚冬眠疗法。惊厥不止者,可用地西泮肌内注射或静脉注射;或用水合氯醛保留灌肠;或肌注苯巴比妥钠。 (2)抗休克治疗扩充血容

腹泻会给病人带来哪些危害

1.肠胃不适: 胃肠道症状便意频繁,每次粪量不多并里急后重感者,病变多在直肠或乙状结肠;小肠病变则无里急后重感。腹痛在下腹或左下腹,排便后腹痛可减轻者,往往为乙状结肠或直肠病变。小肠病变腹泻,疼痛多在脐周,排便后疼痛多不缓解。分泌性腹泻往往无腹痛症状。 2.急性腹泻: 腹泻 次数及粪便性状急性腹泻每天排便可达10次以上,粪便多稀薄,如为细菌感染(细菌性痢疾)常带血及脓液。如为糖稀或果酱样粪便,提示可能是阿米巴痢疾。稀薄水样便常见于食物中毒。出血性坏死性肠炎排出洗肉水样血便,带腥臭的气味。 3.伴随症状

高烧拉肚子呕吐怎么回事

呕吐是指将胃及肠内容物从口腔强力逐出的动作,呕吐前一般都恶心及干呕。所谓腹泻是指在原大便习惯的基础上,排便次数增多,不成型,呈不同程度的糊状、水样或伴脓血,也部分含脂肪。急性发热伴呕吐、腹泻多见于胃肠道传染病或急性食物中毒,均进食不洁食物史,但由于病变累及的部位不同,除发热外,可能仅呕吐或腹泻症状,仅部分病人同时存在呕吐与腹泻。其它胃肠道疾病引起的呕吐、腹泻则很少急性发热。 (1)急性细菌性食物中毒:严格地讲,急性细菌性食物中毒属于急性胃肠炎,它是最常见的一种急性胃肠炎。因为本病是进食被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