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众的功效与作用 驱虫
贯众的功效与作用 驱虫
贯众的复方煎剂对牛片形吸虫病及阔吸盘吸虫病有治疗功效。
多大年龄的孩子适合用驱虫药
一般来说4岁以后适合用驱虫药。2岁以下小儿由于肝肾功能不完善,禁用驱虫药。常规驱虫药可在儿童4岁以后进行,因夏季生食蔬菜、水果感染几率最大,经过60 ~ 70天形成成虫定居肠道内,故秋季驱虫较适宜。
孩子常用驱虫药
常用的驱虫西药 过去常用山道年驱虫,但其毒性较强,不宜在体内久留,常与泻药同用。由于对成虫仅有麻痹作用,对虫卵没有杀灭作用,排出体外后造成再传播,故目前已不用。 近年用的驱虫药苯咪唑类药有广谱的驱虫效果,它可干涉寄生虫体内代谢,从而影响其生存能力,并对虫卵发育成幼虫有抑制作用。给药后不需同时服用泻药,在服药后的2~4天可见到虫体排出。 目前常用的苯咪唑类有三种,即左旋咪唑(又称肠虫净)、甲苯咪唑(又称安乐士、驱虫康)、阿苯达唑(又称肠虫清)。以上三药虽然副作用不大,但也会引起恶心、呕吐及腹痛。近年发现个别病人服以上药后10~40天会出现精神神经方面的症状,如头晕、情感淡漠、头痛,甚至抽筋、瘫痪,称为脑炎综合征。因此有咪唑类过敏史或家族过敏史的小儿不宜服该药,而对其他药物有过敏的也要慎用。最好在医师指导下用药,不要自行购买服用。
常用的驱虫中药
1、使君子 是常用的中药驱虫药,所含的使君子酸钾对蛔虫有麻痹作用。由于味甜,小儿易接受。一般可炒香后嚼服,每天每岁1粒半,总量不超过20粒。要注意不能过量服,否则会引起呃逆、呕吐、眩晕等反应。
2、苦楝根皮 可麻痹蛔虫,效力比使君子更强,可单用煎汤服,也可制成糖浆服。小儿用量为6~12克。少数患者可引起头晕、恶心、腹痛、呕吐,甚至肝功能异常,所以对有肝脏疾病的患儿不宜应用。
3、槟榔 能杀灭多种肠道寄生虫,并有轻泻作用,使虫体易排出。与南瓜子一起应用,驱绦虫效果好。常用6~12克。服用后可能会腹泻、多汗。
4、贯众 对蛔虫、蛲虫有驱除作用,常与其他杀虫中药配合应用。除了驱虫外,还有清热解毒作用,可以治疗风热感冒和便血。常用10~12克。
5、雷丸 主要用于蛔虫和绦虫。所含有的雷丸素是驱虫的主要成分。因雷丸素不耐热,只能做成丸剂或散剂服用。每次3~6克,研粉吞服。
6、乌梅丸 以乌梅为主的多种中药组成,对阵阵腹痛伴有呕吐的胆道蛔虫症有效。每次10克,一日2次。
贯众的功效与作用 兴奋子宫
贯众煎剂及精制后的有效成分对离体及在位子宫有显著的兴奋作用,收缩增强,张力提高。
贯众的功效与作用 抗癌
贯众提取物含有抑制癌活性的物质,能够抑制体外培养的肝癌细胞增值和降低线粒体代谢活性的作用。
石榴的功效与作用 驱虫杀虫
石榴皮和石榴树根皮均含石榴皮碱,对人体的寄生虫有麻醉作用,尤其对绦虫的杀灭作用更强。
贯众的营养价值 间苯三酚类
贯众属于绵马类药材,其中所含间苯三酚类化合物均有显著的驱虫作用,在体外对猪蛔虫、水蛭等有效,并以驱绦虫作用最强。
香椿芽的功效与作用 驱虫
香椿芽中含有的的楝素,是一种有驱虫作用的特殊功能性物质,其挥发性气味可以侵入蛔虫的表皮,是蛔虫失去附着在人体肠壁上的能力,使之可以通过粪便排出体外。
鸦胆子的功效与作用 驱虫
鸦胆子中的有效成分对原虫,例如:阿米巴、草履虫乃至疟原虫均有一定的杀灭作用。
贯众的功效与作用 保肝
贯众提取物可降低四氯化碳和D-氨基半乳糖诱发的肝损伤的谷丙转氨酶水平,降低肝组织丙二醛的寒凉,对四氯化唐小鼠的肝脏病理损害有保护作用。
桃仁的功效与作用 驱虫
桃仁中含有的扁桃油有驱虫的作用,对蛲虫的驱虫效果为80.8%,对蛔虫效果为70%。
小狗得钩形虫了人会被传染吗
小狗得的钩形虫人会被传染给人类,钩形虫寄生于禽类、畜类及人,通过接触传播,可通过血液来检测是否感染。
驱虫
方用贯众汤加减。可用贯众10克、苦根皮10克、土荆芥10克、紫苏10克、甘草6克,水煎服,连服3~5天。也可选用下列处方:
(1)鲜苦??根皮30克,摈榔10克,煎汤临睡前顿服,连服3~5天。
(2)雷丸研末,每日2次,每次10克,连服3天。
(3)使君子肉30克,摈榔30克,雷丸10克,三药共研细末,水泛为丸,如绿豆大。每日早晨空腹服5克,连服3天。
(4)榧子、槟榔、红藤各15克,贯众10克,大蒜3瓣水煎服,连服3天。
贯众的功效与作用 抗早孕
贯众可以使配胎盘组织排出体外,所以贯众有一定的抗早孕作用。
肠道寄生虫病的治疗
出现疾病相关症状需要到医院明确诊断,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治疗过程中出现新情况需及时复诊。
使用驱虫药治疗肠道寄生虫病。
一种驱虫药通常可以对几种不同的肠道寄生虫发挥药效。其作用机制是杀灭或麻痹虫体。服用驱虫药后,寄生虫可随大便排出。某些驱虫药可作用于全身,以治疗受感染的多个组织器官。孕妇不宜服用驱虫药。幼童需根据医生的指示进行治疗。含有不同杀虫成分的蛲虫药膏可直接涂用于肛门及其周围,治疗蛲虫病。
目前的驱虫药多数都是对成虫有效,但对虫卵和幼虫不能彻底消灭。
少数驱蛔虫的药会引发患者体内的蛔虫游走,造成腹痛或口吐蛔虫,严重者会引起窒息,应及时向医生咨询。
提倡集体驱虫,尤其是在中小学群体中,既可对已感染者进行集体治疗,又能对未感染者进行预防,这样可彻底根除感染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