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怎么判断宝宝是否吃饱 人工喂养的宝宝

怎么判断宝宝是否吃饱 人工喂养的宝宝

如果是人工喂养,吃奶粉的宝宝,就很容易判断是否吃饱。主要看孩子一次吃多少。一般小于1个月的宝宝60~90毫升/次,大干1个月则90~150毫升/次。只要按照说明冲调奶粉,一般宝宝都能吃饱。对于0~3个月的宝宝,每日总的奶量最好不要超过1200毫升,每次最多210毫升,否则易造成肥胖。

人工喂养的好处

1. 方便宝妈上班。女性生产之后,要是发现自己的母乳量不够,还是果断选择人工喂养方式。选择孩子适合的奶粉,妈妈们也可以照常外出上班,孩子可以让自己的公公婆婆照顾,喂养宝宝的工作让其他人来代替,这就是人工喂养的好处,不耽误孩子吃饭,也不耽误妈妈上班。

2. 方便控制宝宝饮食量。对于新妈妈来说,在喂养宝宝方面还不熟练,不知道如何控制宝宝的饮食量。采取母乳喂养的话,更难以了解宝宝吃了多少。要是我们选择了人工喂养,就能够更方便了解孩子的饮食量,方便科学控制宝宝的饮食。

3. 方便宝宝与家人相处。孩子要多和家里的其他人相处,这样才更加方便宝妈带孩

三个月婴儿喂养指导

三个月婴儿喂养主要还是以母乳或奶粉为主。现阶段的宝宝越来越强壮了,你发现他比刚出生的时候有很大变化了吗?这都是妈咪们辛苦养育的成果哦,掌握本月喂养要点,让宝宝吃的更欢,长得更快。

三个月宝宝母乳喂养指南

三个月宝宝母乳喂养次数和奶量:2-3个月的宝宝牛奶的日用量应限制在900毫升以下,一天喂6次,每次不超过150毫升。

注意事项

1、吃奶一度吃得很多的婴儿,在这个月喂奶的间隔会变长。以往一过3小时就饿得哭闹的婴儿,现在即使过了4、5小时也不醒。不要因为喂奶时间到了而叫醒鼾睡的婴儿。体重增加而

睡眠时间变长,说明婴儿的胃可以存食了。

2、如果由于母乳不足吃不饱,婴儿可能变得很爱哭闹,或者夜里只醒一次,在这个月却要醒2~3次,由此可以确定是母乳不足。每天添加一次配方奶150ML试试。

三个月宝宝人工喂养指南

此时的宝宝食欲旺盛,为了不使宝宝过胖,或过量不如造成肾脏负担,这时牛奶的日用量应限制在900毫升以下,一天喂6次,每次不超过150毫升。

注意事项

人工喂养的宝宝可以添加菜水和果汁。如胡萝卜水、菠菜水、西红柿汁、橙汁等,以补充维生素A、C及矿物质,也可以使大便变软,易于排出,果汁、菜汁好喝,宝宝比较容易接受。注意果汁要稀释后才可以喂宝宝,从少量加起,让宝宝逐步适应。

补充维生素D

宝宝缺乏维生素 D很容易患上佝偻病。母乳,牛奶和蔬菜中的维生素D不能满足宝宝的需要时候,应该补充维生素D片,具体的量剂,须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以免过量造成中毒。

如何判断三个月宝宝是否吃饱

人工喂养的宝宝可以根据每次吃奶量的多少就能知道宝宝是否吃饱。母乳喂养的宝宝,我们可以根据宝宝的表情、体重、增长的情况来判断,常用的估测方法是从乳房的胀满情况以及新生儿下咽的声音来判断。宝宝平均每吸吮2~3次,可以听到咽下一大口的声音,如此连续约15分钟就可以说明宝宝吃饱了。此外,还可以观察宝宝的小便次数,每天尿8~9次,大便4~5次,呈金黄色,这是正常的。如果奶量不够,就会尿量不多,大便少、呈绿色稀便。

给三个月宝宝的营养建议

母乳喂养的宝宝在乳汁充足的情况下无需增加其他食物,而混合喂养和人工喂养的宝宝应该每隔3—4小时喂奶1次,每次月150ml,每天6次,全天总奶量不能超过1000ml。对混合喂养和人工喂养的宝宝,应该适量添加蔬菜汁和鲜榨果汁,以补充牛奶加工过程中损失的维生素C。一般每日2次,在喂奶间隙喂入。

建议爸妈继续给宝宝补充维生素D和鱼肝油,但是并非补充越多越好。维生素A和维生素D的每日推荐摄入量,分别为2500—5000单位和400—800单位。如果短时间内让宝宝摄入大剂量,或者长时间每日摄入过量维生素A和D都可引起中毒。宝宝一般会表现为食欲下降、体重不增、烦躁、多汗、头疼、呕吐、嗜睡、关节痛、肌肉痛等等。 鱼肝油具体的量剂,爸妈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给宝宝服用,以免过量造成中毒。

新生儿食量标准应该注意哪些呢

人工喂养的宝宝比较好控制食量,除了奶粉罐上有可供参考的用量说明,还可根据医学的通用参考公式进行计算(人工喂养的宝宝在未添加辅食之前):

165×宝宝的体重(千克)=宝宝一天的奶量(毫升)

以体重为3.5千克的宝宝为例。一天的用奶量=165×3.5=578毫升

父母在配兑牛奶时,最好严格控制宝宝的食奶量,不能因为其食欲好就不加以控制。超量食用会造成宝宝体重超标,这并不是一种健康现象,它会危害肝肾功 能,同时也不利于宝宝日后立和走的发育。只要宝宝的身高体重等指标在正常的标准范围内,即使一顿没有吃饱,也不会给宝宝的身体发育带来太大的负面影响。

相对人工喂养有标准的用量限制,母乳喂养会显得灵活的多。母乳有利于宝宝的吸收和消化,体内不易积存脂肪,也不容易出现体重超标的情况。但母乳喂养不 能准确地控制宝宝的吃奶量,也不容易判断宝宝是否吃饱,这更需要新爸爸做个细心的观察者,从宝宝的体重、情绪、排泄等情况,判断他是否吃足量。

(1)体重。体重是衡量宝宝营养是否充足的重要指标,宝宝的体重是按月增加,相应的月龄会有相应的体重范围。如果宝宝的体重低于正常标准,外表消瘦,在排除了疾病等其他因素外,很有可能是营养不足造成的。

(2)情绪。宝宝的情绪是随着生理需求而变化的,如吃奶后,宝宝能安静入睡或情绪良好,则是母乳量充足的表现。有的宝宝吸完奶后,还咬住乳头不放哭闹 不休,或吃奶不久则啼哭不安、双脚紧蹬、用嘴吮手,都表示宝宝没有吃饱。这时,应适当增加喂奶次数及喂奶量。如果情况一直没有改观,则有可能是母乳不足, 需为宝宝添加其他的代乳食品。

以上就是我为大家介绍的这个问题的看法,如果患儿出现了上述的问题,那么就需要注意及时的采取相应的方法来保证身体的健康,避免因为上述的问题导致患儿出现危险的情况发生,要注意这个问题的出现,那么最后祝患儿能够早日康复。

混合喂养的注意事项

掌握好混合喂养以下几方面的注意事项,不但可以大大地提高喂养宝宝的效率,也能大大增强喂养宝宝的效果。关键在于每一步的步骤妈妈们要掌握拿捏地很好哦!

母乳不足时,需加牛奶或其他乳制品进行混合喂养。混合喂养虽不如母乳喂养效果好,但要比完全人工喂养好得多。

混合喂养时,每次应先哺母乳,将乳房吸空后,再给宝宝补充其他乳品,补授的乳汁量要按宝宝食欲情况与母乳分泌量多少而定,原则是宝宝吃饱为宜。补授开始需观察几天,以便掌握每次补授的奶量及宝宝有无消化异常现象。以无腹泻、吐奶等情况为好。

在给宝宝喂配方奶时,可以用小火煮沸3~5分钟,一方面可以消毒杀菌,另一方面可使配方奶中的蛋白质变性,易使宝宝消化吸收。

宝宝鼻子呛奶怎么预防

预防宝宝鼻子呛奶要注意以下5点:

1、喂奶时机适当:不在婴儿哭泣或欢笑时喂奶;不要等宝宝已经很饿了才喂,宝宝吃得太急容易呛;孩子吃饱了不可勉强再喂,强迫喂奶容易发生意外。

3、控制速度:妈妈泌乳过快奶水量多时,用手指轻压乳晕,减缓奶水的流出。人工喂乳的奶嘴孔不可太大,倒过来时奶水应成滴而不是成线流出。

2、姿势体位正确:母乳喂养宝宝应斜躺在妈妈怀里(上半身成30-45度),不要躺在床上喂奶。人工喂养宝宝吃奶时更不能平躺,应取斜坡位,奶瓶底高于奶嘴,防止吸入空气。

4、注意观察:妈妈的乳房不可堵住宝宝鼻孔,一定要边喂奶边观察宝宝脸色表情,若宝宝的嘴角溢出奶水或口鼻周围变色发青,应立即停止喂奶。对发生过呛咳婴儿、早产儿,更应严密观察,或请医生指导喂哺。

5、排出胃内气体:喂完奶后,将婴儿直立抱在肩头,轻拍婴儿的背部帮助其排出胃内气体,最好听到打嗝,再放婴儿在床上。床头宜高15度,右侧卧30分钟,再平卧,不可让孩子趴着睡,避免婴儿猝死。

所以每次喂奶后,轻轻拍拍宝宝的背,使宝宝打一个饱嗝,有效防止吐奶呛奶。

三个月婴儿喂养指导

三个月宝宝母乳喂养指南

三个月宝宝母乳喂养次数和奶量:2-3个月的宝宝牛奶的日用量应限制在900毫升以下,一天喂6次,每次不超过150毫升。

注意事项

1、吃奶一度吃得很多的婴儿,在这个月喂奶的间隔会变长。以往一过3小时就饿得哭闹的婴儿,现在即使过了4、5小时也不醒。不要因为喂奶时间到了而叫醒鼾睡的婴儿。体重增加而

睡眠时间变长,说明婴儿的胃可以存食了。

2、如果由于母乳不足吃不饱,婴儿可能变得很爱哭闹,或者夜里只醒一次,在这个月却要醒2~3次,由此可以确定是母乳不足。每天添加一次配方奶150ML试试。

三个月宝宝人工喂养指南

此时的宝宝食欲旺盛,为了不使宝宝过胖,或过量不如造成肾脏负担,这时牛奶的日用量应限制在900毫升以下,一天喂6次,每次不超过150毫升。

注意事项

人工喂养的宝宝可以添加菜水和果汁。如胡萝卜水、菠菜水、西红柿汁、橙汁等,以补充维生素A、C及矿物质,也可以使大便变软,易于排出,果汁、菜汁好喝,宝宝比较容易接受。注意果汁要稀释后才可以喂宝宝,从少量加起,让宝宝逐步适应。

补充维生素D

宝宝缺乏维生素 D很容易患上佝偻病。母乳,牛奶和蔬菜中的维生素D不能满足宝宝的需要时候,应该补充维生素D片,具体的量剂,须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以免过量造成中毒。

如何判断三个月宝宝是否吃饱

人工喂养的宝宝可以根据每次吃奶量的多少就能知道宝宝是否吃饱。母乳喂养的宝宝,我们可以根据宝宝的表情、体重、增长的情况来判断,常用的估测方法是从乳房的胀满情况以及新生儿下咽的声音来判断。宝宝平均每吸吮2~3次,可以听到咽下一大口的声音,如此连续约15分钟就可以说明宝宝吃饱了。此外,还可以观察宝宝的小便次数,每天尿8~9次,大便4~5次,呈金黄色,这是正常的。如果奶量不够,就会尿量不多,大便少、呈绿色稀便。

给三个月宝宝的营养建议

母乳喂养的宝宝在乳汁充足的情况下无需增加其他食物,而混合喂养和人工喂养的宝宝应该每隔3—4小时喂奶1次,每次月150ml,每天6次,全天总奶量不能超过1000ml。对混合喂养和人工喂养的宝宝,应该适量添加蔬菜汁和鲜榨果汁,以补充牛奶加工过程中损失的维生素C。一般每日2次,在喂奶间隙喂入。

建议爸妈继续给宝宝补充维生素D和鱼肝油,但是并非补充越多越好。维生素A和维生素D的每日推荐摄入量,分别为2500—5000单位和400—800单位。如果短时间内让宝宝摄入大剂量,或者长时间每日摄入过量维生素A和D都可引起中毒。宝宝一般会表现为食欲下降、体重不增、烦躁、多汗、头疼、呕吐、嗜睡、关节痛、肌肉痛等等。 鱼肝油具体的量剂,爸妈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给宝宝服用,以免过量造成中毒。

婴儿吃奶量 千万注意这些

婴儿吃奶量是指什么

宝宝身体各种器官还未发育完全的时候,饮食问题可谓是成长过程中的需要关注的问题。婴儿吃奶也要把握好一个度,吃太多其实并不是好事,吃得少同样也不大正常。究竟宝宝吃多少才是正常的,这就要求各位妈妈懂得如何计算婴儿吃奶量了。婴儿吃奶量是指什么?不同年龄段的宝宝吃奶的量都有所不同,可以根据年龄等来计算出一个标准数值。妈妈们在喂养宝宝的时候也好根据相应的吃奶量来喂奶,更好的帮助宝宝吸收身体所需。

许多新手爸妈常因宝宝喝奶量的多寡而困惑,也常常捉摸不定孩子的喝奶时间,其实婴儿吃奶量主要是根据宝宝的年龄段的体重来决定的。比如通常一个月左右的宝宝都是按需喂养的,宝宝能吃多少就喂多少,要相信宝宝的身体本能。到了第二个月则需要按需喂养,宝宝如果三四个月体重没有增加,那么就需要注意宝宝吃奶量是否不合适了。若按体重来计算孩子喝奶的基本需求量的话,理想的喝奶量是每天每公斤体重150毫升奶比较好。另外,还要观察孩子有否出现不正常的现象,及时了解宝宝吃奶量是否有变化以及变化的原因。

婴儿吃奶量标准

婴儿吃奶量标准主要是因婴儿的年龄和体重变化而变化的。不同年龄的宝宝吃奶量自然不同,刚生下来的宝宝可视体重的大小,配置适宜的奶,之后就可根据消化能力增长情况,逐渐增加奶量。值得注意的是,除了喂奶之外,妈妈还需要给宝宝喝水,两次奶之间喂一次水,不宜太多,不要影响宝宝的吃奶量。下面具体来看看不同年龄段婴儿的吃奶量。

新生婴儿吃奶量:新生儿可视体重的大小吃适宜量的奶,每次30—60毫升,一天6—8次。以后可根据消化能力增长情况,逐渐增加奶量,直到满月的时候,每次可以喂食90—120毫升的奶,喂的次数要减少。

一个月婴儿奶量:一个月左右的宝宝是按需喂养的,宝宝能吃多少就喂多少。吃饱奶的宝宝在两次喂奶之间会很满足、安静,通常会睡3—4个小时,没有吃饱就会哭闹。一般每日喂6~7次,每次间隔3.5~4小时,每顿约吃80~120毫升左右。多可吃到150毫升。

二至三个月婴儿奶量:每天喂5~6次,每隔四小时一次,每次吃奶150~200毫升。

三至六个月婴儿奶量:每天喂5次,每隔四小时一次,每顿喂奶量为三至五个月吃150~200毫升,五至六个月吃200~250毫升,应掌握吃奶总量,每天不超过1000毫升,每顿奶量不超过250毫升。四个月开始在吃奶前喂辅助食物。

六至九个月婴儿奶量:每四小时喂一次奶,每次吃200~250毫升,每天由四顿奶改为三顿奶,逐渐上辅助食物从代替半顿开始到代替一顿奶。中糖量逐渐减少。

人工喂养奶量标准

采用人工喂养的婴儿一天需要喂多少奶也是有一定标准的。人工喂养奶量标准以及如何调配奶粉都是新手爸妈们必须要掌握的。那么,人工喂养的宝宝每天要吃多少奶才算正常呢?

人工喂养奶量的计算公式:一日奶量=100×[110×体重(千克)]/86。

简便的算法:一日奶量=128毫升×体重(千克)。

了解了宝宝一日的奶量后,家长们还应该学会奶粉的调配方法。具体方法有两种:

1、按重量计算:由于8斤鲜牛奶可制得1斤奶粉,故冲调时按1份牛奶加7倍重量的水即可恢复成牛奶,但需称量,故这种方法不太实用。

2、按体积配制:由于奶粉的表观密度为0.5-0.6克/毫升,因此冲调时应按奶粉与水一比四的比例,即一平匙奶粉加4平匙水冲调。如果你注意奶粉的包装,在上面均可以找到不同月龄奶粉的用量、调配方法,每日喂养次数以及其他的相关事宜的详细说明。用奶粉罐内特殊量勺取出所需的奶粉量,每取一勺要用消毒刀背刮平,勺中奶粉不要堆高也不要压实。过多地加入奶粉会使调配出的奶过稠,往往导致腹泻、便秘或肥胖;长期把奶兑得太稀,会使孩子的体重增长缓慢,同样影响生长发育。

如何判断奶量够不够

虽然不同年龄的宝宝吃奶量都是有一定的标准的,但是这个标准也是因人而异的。妈妈们想要准确了解宝宝是否吃饱了,在适当的时候给宝宝补充适当的奶量,重要的一点是学会如何判断奶量够不够、宝宝吃饱了没。一般情况下,只要学会下列“五看”,新手爸妈也能轻松掌握宝宝的正常奶量。

1、看哺乳次数

出生后头1—2个月宝宝每天需要吃8—10次,3个月龄时间每天至少要吃8次。

2、看排泄

如果单纯依靠母乳喂养,婴儿的24小时小便次数达6次以上,是奶量充足、婴儿吃饱的一种表现。如果每天24小时的小便次数不足5次,就说明奶量不足,婴儿没有吃饱。由母乳喂养的婴儿大便的形状是黄油油的软便,每天大便2-4次,这表明奶量充足,婴儿吃饱了。如果母乳喂养的婴儿大便量少,并呈绿色泡沫便,这说明母亲的奶量不足,宝宝没有吃饱。

3、看睡眠

宝宝如果在吃奶后能安静入睡4个小时左右,且不哭闹能够深度睡眠,表示孩子已经吃饱。

4、看体重

正常情况下,宝宝如果奶量足够,每星期平均增加体重0~170克,3个月时则为200克左右。大于6个月的婴儿平均每月体重增加500克。这些可说明母乳充足,婴儿吃得饱。

5、看神情

宝宝吃饱了一般都会情绪良好,表现愉快,玩笑自如,眼睛闪亮,反应灵敏。

人工喂养宝宝

吐奶原因

1、人工喂养的新生儿,由于奶嘴孔过大以致奶汁流入太急,或孔过小吸食时间过长;

2、奶嘴孔的大小以倒置奶瓶时奶慢慢滴出为宜,每瓶奶的喂食时间不超过10~15分钟;

3、配方奶太烫或太冷,婴幼儿肠胃难以适应,会导致吐奶;

4、配方奶稀释过分或奶粉品牌经常更换,婴幼儿肠胃脆弱,不能有效吸收分解。

预防吐奶贴士

(1)在选择奶嘴时,我们要考虑到奶嘴孔大小,选择适合自己的宝宝的。

(2)注意不能让宝宝吃的太急

(3)喂奶中以及吃饱后注意拍嗝

(4)喂奶最好做到少而勤

如何防止婴儿呛奶

1、喂奶时机适当:不在婴儿哭泣或欢笑时喂奶,不要等宝宝已经很饿了才喂,宝宝吃得太急容易呛,孩子吃饱了不可勉强再喂,强迫喂奶容易发生意外。

2、姿势体位正确:母乳喂养宝宝应斜躺在妈妈怀里(上半身成30-45度),不要躺在床上喂奶。人工喂养宝宝吃奶时更不能平躺,应取斜坡位,奶瓶底高于奶嘴,防止吸入空气。

3、控制速度:妈妈泌乳过快奶水量多时,用手指轻压乳晕,减缓奶水的流出。人工喂乳的奶嘴孔不可太大,倒过来时奶水应成滴而不是成线流出。

4、注意观察:妈妈的乳房不可堵住宝宝鼻孔,一定要边喂奶边观察宝宝的脸色表情。若宝宝的嘴角溢出奶水或口鼻周围变色发青,应立即停止喂奶。对发生过呛咳的婴儿、早产儿,更应严密观察,或请医生指导喂哺。

5、排出胃内气体:喂完奶后,将婴儿直立抱在肩头,轻拍婴儿的背部帮助其排出胃内气体,最好听到打嗝,再放婴儿回床上。

两个月的宝宝吃奶哭怎么回事

1、宝宝出现鼻塞等不适。在日常生活中宝宝因为总总原因会出现鼻塞,这样一旦要吃奶的话,不能用嘴巴呼吸,吃不好奶,就会生气,会哭闹。所以新手爸妈可以检查下宝宝的鼻腔,只要改善鼻塞不适,那么就可以改善宝宝吃奶哭的症状。

2、肠胃不适。对于2个月的宝宝也会经常的出现肠胃不适,因为3个月以内的宝宝肠胃发育不成熟,所以对于外界的环境和食物不能很好的适应。也正是这样的原因,所以会出现消化不良以及腹胀腹泻等症状,所以这个时候一定要注意,这些症状也会导致宝宝吃奶哭。

3、口腔内疾病。对于2个月内宝宝而言,如果宝宝有鹅口疮等口腔疾病的话,一旦吃奶也会导致一系列的不舒服,而这些不舒服同样也会导致宝贝吃奶哭。

4、母乳不够。很多妈妈都知道母乳是宝宝最为营养均衡的食物。很多新手妈妈会选择母乳喂养,但是相对于奶粉喂养,母乳喂养对于奶量的控制明显不是那么容易。因为如果是奶粉喂养,我们可以根据宝宝每天每公斤体重100~120毫升来执行,家长可以很好的掌握。

5,宝宝肚子饿。很多新手爸妈对于母乳喂养的宝宝,每天吃多少奶,一次要吃多少,什么时候吃饱往往不知道如何判断,而如果宝宝吃不饱,当然也会哭了。那么到底如何判断宝宝是否吃饱呢?

体重判断。我们知道宝贝都会进行常规的体检,可以从2个月宝宝的标准体重是不是在正常值之内,判断宝宝是否吃饱。

吃完奶以后的精神状况。一般而言,如果宝宝有吃饱奶的话,那么一般会在吃完奶以后安静地睡上两到三个小时或玩耍一会儿,如果不行的话,特别是情绪非常的不好,那么则可以判断宝宝是吃不饱的。

大便状况。大便也是宝宝健康状况的晴雨表。如果大便的颜色发绿,并且不是正常的黄色软膏状,那么也可以判断宝宝是吃不饱的。

母乳时间。我们知道正常情况下宝贝吃母乳一般的喂奶时间在15~20分钟为宜,吃的时间太长,可能是母乳量不够。特别是吃奶30分钟以上,那么则可以判断母乳分泌不够。

当然如果都不是以上原因造成的宝宝哭闹,而宝宝哭闹一直没有持续改善的话,那么这个时候,父母一定要引起重视,需要带宝贝到医院就诊了。

如何知道六个月宝宝吃饱没

宝宝出生后,就开始张着小嘴嗷嗷待哺了。可是,因为看不见宝宝究竟吃了多少奶,总怀疑自己的奶水不足,宝宝没吃饱。 因此,怎样通过观察判断宝宝是否吃饱了,是需要新妈妈尽快掌握的。

1、哺乳次数。出生后头1—2个月每天需要吃8—10次,3个月龄时间每天至少要吃8次。

2、排泄。每天换6块以上湿尿布。如果单纯依靠母乳喂养,宝宝的24小时小便次数达6次以上,是奶量充足、宝宝吃饱的一种表现。如果每天24小时的小便次数不足5次,就说明奶量不足,宝宝没有吃饱。由母乳喂养的宝宝大便的形状是黄油油的软便,每天大便2—4次,这表明奶量充足,宝宝吃饱了。如果母乳喂养的宝宝大便量少,并呈绿色泡沫便,这说明新妈咪的奶量不足,宝宝没有吃饱。

3、睡眠。能够安静入睡4个小时左右,不哭闹能够深度睡眠表示宝宝已经吃饱。

4、体重。宝宝体重的变化状况,往往能表明宝宝是吃饱了还是饥饿。每星期平均增加体重0—170克,3个月时则为200克左右。6个月内的宝宝,平均每月增加体重 600克或至少每周递增125克。大于6个月的宝宝平均每月体重增加500克。这些可说明母乳充足,宝宝吃得饱。如果宝宝的体重增加达不到上述标准,而且相差较大,在排除了疾病之后,多说明奶量不足,宝宝吃不饱。

5、神情。宝宝吃饱了就会情绪良好,表现愉快,玩笑自如,小眼睛闪亮,反应灵敏。

婴儿从鼻子里吐奶怎么办

1、喂奶时机适当:不在新生儿哭泣或欢笑时喂奶;不要等宝宝已经很饿了才喂,宝宝吃得太急容易呛;孩子吃饱了不可勉强再喂,强迫喂奶容易发生意外。

2、姿势体位正确:母乳喂养宝宝应斜躺在妈妈怀里(上半身成30-45度),不要躺在床上喂奶。人工喂养宝宝吃奶时更不能平躺,应取斜坡位,奶瓶底高于奶嘴,防止吸入空气。

3、控制速度:妈妈泌乳过快奶水量多时,用手指轻压乳晕,减缓奶水的流出。人工喂乳的奶嘴孔不可太大,倒过来时奶水应成滴而不是成线流出。

4、注意观察:妈妈的乳房不可堵住宝宝鼻孔,一定要边喂奶边观察宝宝脸色表情,若宝宝的嘴角溢出奶水或口鼻周围变色发青,应立即停止喂奶。对发生过呛咳新生儿、早产儿,更应严密观察,或请医生指导喂哺。

5、排出胃内气体:喂完奶后,将新生儿直立抱在肩头,轻拍新生儿的背部帮助其排出胃内气体,最好听到打嗝,再放新生儿在床上。床头宜高15度,右侧卧30分钟,再平卧,不可让孩子趴着睡,避免新生儿猝死。

怎么判断宝宝喝饱没有

支招:人工喂养和母乳喂养的宝宝,判断标准各不同。

(1)奶粉喂养的宝宝

如果是吃奶粉很易判断,主要看宝宝一次吃多少。一般小于1个月的宝宝60~90毫升/次,大干1个月则90~150毫升/次。有的宝宝胃口很大,吃了还要吃,最好每次准备的奶量都超过宝宝实际要吃的量,一方面可判断宝宝吃了多少,另一方面又可满足宝宝食欲。对于0~3个月的宝宝,每日总的奶量最好不要超过1200毫升,每次最多210毫升,否则易造成肥胖。

(2)母乳喂养的宝宝

母乳喂养就比较难估计,主要从以下判断:乳房的自我感觉、吃奶的声音、宝宝的满足感、大小便次数、体重增长。

不能单从尿尿来判断宝宝是否吃饱

1、一种说法:宝宝吃饱看有没一天6泡尿

晓玲妈妈:书上说宝宝一天只要6泡尿就代表奶水够宝宝吃,我家宝宝之前是达到这个量的。但最近宝宝的尿明显变少了,有时没有达到六泡尿了,最近还经常一整晚都没尿,就早上醒来一泡尿,而且还很黄,之前也有几天没达到六泡尿,宝宝是没有吃饱吗?

网上一些妈妈分享经验,判断宝宝吃饱没有可以通过他每天是否有6泡尿。事实上,宝宝大便性状和次数确实可以作为宝宝是否已经吃饱的判断标准。一般来说,母乳喂养的婴儿每天尿8~9次,大便4~5次,呈金黄色稠便。如果大便呈绿色,粪质少,并含有大量黏液,有可能是奶量不足,宝宝没有吃饱。

2、看尿量并非唯一标准

但是,只是看宝宝排尿就能确定宝宝是否吃饱,似乎还缺少一点依据。毕竟一些妈妈的乳汁脂肪含量比较少,水分比较多,宝宝也特别容易饿。另外,一些妈妈还会给宝宝喂水,如果宝宝喝水比较多,尿量自然也比较多,所以妈妈单纯用这个方法判断,宝宝就有可能要饿肚子了。

另外,小宝宝们个体差异太大,有些宝宝新陈代谢比较快,排泄又快又多,而一些宝宝不喜欢排泄的感觉,很长时间才拉一次。所以不能说一天拉两次的,就是吃饱了,几天拉一次的就是没吃饱。

因此,看尿量并不是判断宝宝是否已经吃饱的唯一标准。那么,妈妈应该怎么判断宝宝吃饱没呢?

3、N大判断宝宝吃饱没

对于新手妈妈来说,看尿量判断宝宝吃饱,这是一个简单快捷的依据,但这显然不是唯一标准。想要知道宝宝是否吃饱,还需要妈妈们综合以下几个标准来看。

体重

一般来说,1个月以内的婴儿,平均每月增加体重1000克~1500克左右,6个月以内的健康婴儿,平均每月增加体重600克左右。体重增加情况一般因小宝宝体质而异。妈妈们也不用每天都给宝宝称一称,毕竟,每个孩子生长发育的速度是不一样的,而且吃饭排泄前后,体重都会有变化。因此,建议家长每2个月给婴儿称一次体重,如果体重增加不足,说明婴儿没有吃饱,但也可能是婴儿有其他健康问题。

精神面貌

很多新手妈妈一听见宝宝哭,第一时间就是想到宝宝是不是肚子饿了。事实上,有些宝宝爱睡,有些爱闹,在焦虑的新手妈妈眼里,很容易认为睡得好的宝宝已经吃饱而爱闹的宝宝判断为没吃饱。如果宝宝没有吃饱,一般都会哭闹,也会把玩具放进嘴里咬或者是吸允自己的手指头,还会粘着妈妈抱抱,情绪比较烦躁。特别是喂母乳的宝宝,当妈妈抱起来喂奶时,吃奶的时候特别急速而且专注,那就是说明宝宝饿着了。

宝宝睡眠时间

如果宝宝吃饱了,睡眠时间相对比较长一点,一般能睡个2~4个小时,而且期间不哭不闹。如果吃完奶后婴儿仍哭闹不安,或睡不到1~2小时又醒来哭闹,就可能是没有吃饱,那么妈妈就要主动给宝宝喂奶,直到他不哭不闹,或者睡着。

宝宝吃奶的声音

在喂宝宝时,刚开始妈妈会听到宝宝急速的咕噜咕噜吞奶的声音,而且宝宝吸允得比较用力,一般宝宝平均每吸吮2~3次可以听到咽下一大口,如此连续约15分钟就可以说明宝宝吃饱了。慢慢地宝宝吃奶的力度和声音都会变小,再过一会宝宝如果睡着了就证明已经吃饱。当宝宝光吸不咽或咽得少,说明奶量不足,如果宝宝吃了半个小时还是含着乳头不妨,说明宝宝没吃饱。

相关推荐

人工喂养的优点

1、增加其他亲人和宝宝的亲密接触:喂养宝宝不再是妈妈一个人的事了,爸爸也可以来分担,从而增加和宝宝的亲密接触。 2、清楚掌握喂奶的量。采用人工喂养,对每次宝宝吃了多少毫升的奶是一清二楚。 3、灵活性好。人工喂养时,妈妈可以与宝宝分离一段时间(如工作忙、出差等)而不用担心宝宝饿肚子。 4、使用方便。如使用奶粉,无论是母亲、保姆或是其它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可以给宝宝喂奶。 5、使妈妈获得自由。妈妈可以摆脱哺乳的约束,从事自己的工作或其它事务。

母乳喂养吃不饱是什么症状 宝宝母乳吃饱的表现

宝宝出生最初3个月内,体重增长速度,约每周增加200-300克,然后渐渐放慢增长速度,之后的3个月,每周约增长100-200克,半年后,宝宝的体重每周约增长50-80克,第一年的最后3个月,每周约增长50-80克。 宝宝出生后1-6个月的体重(克)=出生时体重+月龄x700。 宝宝7-12个月的体重(克)=6000+月龄x250。 妈妈母乳充足的情况下,宝宝吮吸5-15分钟就会放开乳头,吃饱后会有满足感,宝宝会对妈妈笑眯眯的,或是不哭不闹,或是马上安静入睡。 母乳喂养宝宝的妈妈,可以通过看宝宝的大小便能知

新生儿奶量标准是什么

一个月婴儿吃奶量 按需喂养是一个月宝宝喂奶遵循的原则,宝宝能吃多少奶就喂多少的奶,要相信宝宝的身体本能,吃饱奶的宝宝在两次喂奶之间会很满足、安静,通常会睡3-4个小时,没有吃饱就会哭闹的。 你也可以通过观察宝宝的大小便来判断吃饱宝宝尿布24小时湿6次及6次以上,大便软,呈金黄色、糊状,每天2-4次。 两个月婴儿吃奶量 两个月的宝宝已经比上个月能吃了,仍然是按需喂养。两个月的宝宝一天的奶量在600-700毫升左右,一天可以分6-7次,每次间隔3-4小时,每次80-100毫升左右。如宝宝晚上睡着后,一般无

宝宝呛奶是怎么回事 喂养不当所致

宝宝出现呛奶最常见的原因就是喂养不当所致;婴幼儿咽喉软骨发育尚未成熟,吞咽功能还不好,而且胃呈水平位,容量较小,若遇到下列几种情形就容易发生呛奶: 1、饥饿时喝奶过急,喝太多奶或喝完奶后未排气就容易呛奶。所以,不在婴儿哭泣或欢笑时喂奶;不要等宝宝已经很饿了才喂;孩子吃饱了不可勉强再喂;喝奶后,竖抱婴儿,轻拍背部。 2、奶嘴的孔洞较大,例如奶嘴为十字洞,通过奶嘴的奶水量太多而导致宝宝呛奶。应注意奶嘴孔不可太大,倒过来时奶水应成滴而不是成线流出。 3、母乳过多,奶流的速度太快,宝宝来不急吞咽,这样很容易呛到的

怎么判断婴儿是饱是饿

1、母婴专家认为,一般用新生儿的体重是否增加以及宝宝日常的行为来判断宝宝是否吃饱一般认为是比较可靠的婴儿喂养方法。如果宝宝清醒时精神好、情绪愉快,体重逐日增加,说明宝宝吃饱了;如果宝宝体重长时间增长缓慢,并且排除了患有某种疾病的可能,则说明通常认为宝宝吃饱的时候他并没有吃饱。 2、妈妈在给婴儿喂奶时时,如果宝宝长时间地不离开乳房,妈妈哺乳结束后,宝宝啼哭,这是他吃饱的表现。 3、如果婴儿在喂过奶后,能够非常安静地睡觉,一直要到下次吃奶前才有些哭闹。或有时猛吸一阵,就把奶头吐出来哭闹,体重不增加,这是宝宝

如何判断宝宝是否腹胀及腹胀原因

由于宝宝没有胯,所以肚子总是鼓鼓的。有的家长认为圆鼓鼓的肚子是宝宝吃饱的证明,可是有时候宝宝肚子鼓是由于腹胀的原因。 既然看上去就是个鼓肚子,那么如何判断宝宝有没有腹胀呢? 方法之一:看表现 宝宝吃奶、睡眠、活动一切都好,说明很正常,不需要特殊处理。不肯吃奶、哭闹,有时吃下去的奶很快全部吐出来,甚至是明显的呕吐,则表示腹胀的情况比较严重,应该去医院就诊。 方法之二:用手摸 让宝宝躺下,用手轻按小肚子感到软软的,说明没有腹胀。假如肚子摸上去感到有些硬,则可能有胀气。 正常腹胀(生理性腹胀)的原因 造成新生儿

判断新生儿是否吃饱的方法有哪些

吃奶粉的宝宝 如果宝宝是吃奶粉的话,就比较容易判断,主要看一次吃多少。一般小于1个月的宝宝60~90毫升/次,大于1个月则90~150毫升/次。 有的宝宝胃口很大,吃了还要吃,宝妈最好每次准备的奶量稍微超过宝宝实际要吃的量。这样一方面可判断宝宝吃了多少,另一方面又可满足宝宝食欲。 对于0~3个月的宝宝,每日总的奶量最好不要超过1200毫升,每次最多210毫升,宝宝奶粉吃太多易造成肥胖。 温馨提示: 一般来说,一岁以内的孩子每天需要的液体量大概是每公斤体重150毫升,如4公斤的孩子,每天大概需要600ml奶

怎么知道宝宝是不是吃够了奶

宝宝出生一两个月后,大多数妈妈都能靠直觉就能知道宝宝是否吃够了奶。但是在宝宝出生头一两周基本上很难判断,尤其是对第一次当妈妈的人来说。如何判断宝宝是不是吃够了奶,以下这些迹象可以说明: 1、宝宝出生后,如果喝饱了奶,通常会在3天过后,每天至少尿湿6-8次尿布,或者4-6次尿不湿。只吃母乳的宝宝每天小便6次以上,就说明吃饱了。不过如果妈妈们给宝宝喂了水或饮料,小便6次以上这个方法就不适宜了。 2、判断宝宝是否吃饱还可以从大便看出。第一周,宝宝的大便是黏稠的黑色,然后会变成绿色,最后变成棕黄色。宝宝如果吃到了

宝宝吃饱的9个重要信号

母乳喂养宝宝的妈妈是不是总担心自己的奶不够宝宝吃?你是不是搞不懂这个只会哭的小家伙到底吃饱了没有?我们一起来学习关于宝宝是否吃饱的观察方法吧! 宝宝出生后,就开始张着小嘴嗷嗷待哺了。可是,母乳喂养的新妈妈因为看不见宝宝究竟吃了多少奶,总怀疑自己的奶水不足,宝宝吃饱。因此,怎样通过观察判断宝宝是否吃饱了,是需要新妈妈尽快掌握的。 宝宝吃饱了的4个信号 1、每天要吃8~12次母乳,每次吃完母乳后,妈妈至少有一侧乳房已排空。 2、在吃母乳时,宝宝会发出有节律的吸吮声,并伴有听得见的吞咽声音。 3、在宝宝出生后

如何预防新生儿呛奶后鼻塞

1、喂奶时机适当:不在婴儿哭泣或欢笑时喂奶;不要等宝宝已经很饿了才喂,宝宝吃得太急容易呛,出现鼻塞;孩子吃饱了不可勉强再喂,强迫喂奶容易发生意外。 3、控制速度:妈妈泌乳过快奶水量多时,用手指轻压乳晕,减缓奶水的流出。人工喂乳的奶嘴孔不可太大,倒过来时奶水应成滴而不是成线流出。 2、姿势体位正确:母乳喂养宝宝应斜躺在妈妈怀里(上半身成30-45度),不要躺在床上喂奶。人工喂养宝宝吃奶时更不能平躺,应取斜坡位,奶瓶底高于奶嘴,防止吸入空气。 4、注意观察:妈妈的乳房不可堵住宝宝鼻孔,一定要边喂奶边观察宝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