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脂高会引起心肌梗死
血脂高会引起心肌梗死
有高血压的人容易发生急性心肌梗死,尤其是在气候寒冷的情况下,周围血管受寒冷刺激后收缩,血压会比天气暖和时更高,心肌梗死发病的机会增加。但血脂增高也可以诱发心肌梗死,主要原因是血脂中含有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如果血中这两种物质升高,就容易引起心肌梗死。就像脂肪沉积在皮下和其他组织会引起人肥胖一样,血中脂类物质增加会沉积在血管的内层,医学上称为内皮,引起血管壁增厚,我们称为动脉粥样硬化。如果堵塞的部位在营养心脏的血管———冠状动脉,就是冠心病。好比高速公路如果塞车,那车流就会停滞不前,如果冠状动脉在短时间突然完全堵塞,血流不通就是急性心梗。血脂增高时,脂类物质短时迅速在血管壁聚集,完全堵塞血管,心肌血流中断,心肌坏死,就是急性心肌梗死。其次,血脂增高沉积在血管壁使血管壁的粥样物质、脂类成分增加,此时若斑快不稳定会导致血栓形成,完全闭塞血管,从而引起急性心肌梗死;再者,血脂过高容易引起血管壁的炎症,后者会促进血脂的进一步沉积和血栓形成,从而引发急性心肌梗死。综上所述,血脂增高是引起急性心肌梗死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
血脂的升高与年龄、遗传、环境、饮食和体力活动有关,后二者可以人为控制。在日常生活中,注意饮食习惯,多食新鲜蔬菜水果,多食粗粮,少食高胆固醇和高脂肪的食物,如蛋黄、动物内脏(如猪肝)等,减少胆固醇和脂肪的摄入量,从而降低血脂。酒类中少量黄酒和白酒也降低胆固醇。生活要规律,劳逸结合,注意体育锻炼,尤其是白领阶层,平时工作活动较少。一般每周至少活动三次,如果是跑步则不少于三公里。如果血脂已经升高了,除注意上述要点外,可服用降脂药,胆固醇升高可用他汀类药物,如阿妥伐他汀、普伐他汀、辛伐他汀和氟伐他汀等;如果是甘油三酯增高,可服用贝特类药物,如吉非罗齐、非诺贝特等。
急性心肌梗死的高危因素
1. 遗传因素:已证明此病有家族遗传因素,虽然遗传因素是不可控制的,但在许多情况下是受生活环境、习惯、传统等影响,例如饮食、吸烟等。
2. 年龄:心肌梗死是因为给心脏供血的冠状动脉急性闭塞而造成的心肌坏死,粥样硬化随着年龄的增加逐渐加重。
3. 高血压:高血压是冠心病最常见最重要的危险因素之一,血压高可使动脉血管痉挛、硬化、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加速,患高血压的患者患心梗的概率增加4倍。辽宁省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侯爱洁
4. 糖尿病:多数成年发生糖尿病的患者是肥胖的,合并存在其他危险因素,糖尿病可使肌体的代谢紊乱,可并发高血压、高血脂、促进动脉硬化,糖尿病患者患冠心病是非糖尿病患者2倍左右,而一旦患有冠心病则死亡率提高2―5倍。
5. 高血脂:高血脂是发生冠心病最常见和最重要的危险因素之一,血脂包括胆固醇和甘油三脂等,血脂超过正常值,就加速动脉粥样硬化。
6. 肥胖:肥胖是冠心病最常见和最重要因素之一。体重超过标准体重30%的人10年内发生冠心病是正常体重的2―8倍。
7. 吸烟:是冠心病最常见的危险因素。重度吸烟者患心梗是不吸烟的两倍,应记住:已经发现吸烟是40岁以下的人群发生心肌梗死的唯一主要原因。
8. 紧张状态:心理紧张可引起血压升高,血中甘油三脂升高,血管收缩,是心肌梗死的重要危险因素。
9. 男性:心机梗死的发病率比女性多的多,主要和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体内荷尔蒙分泌有关。
A型性格: A型性格的人,生活节奏快,这种人好胜心、竞争心强,不怕困难,勇于进取,也易急躁,易怒,好激动,不能容忍自己看不惯的事情。这种人,对自己漠不关心,不知道休息和照料自己,不会享受生活的乐趣,整天使自己处于"紧张状态"。正是由于A型性格的行为表现,促使心脏负担加重,增加心肌的耗氧量,引起心肌的缺氧,从而加速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A型性格比B型性格的冠心病发病率高2倍,心肌梗死的发病率高2--4倍。
心肌梗死的病因是什么
心肌梗死病因之一,过多劳累。过重的体力劳动,尤其是拿着比较重的东西登楼,另外过度体育活动,连续紧张劳累等,都可使心脏负担加重,心肌需氧量突然增加,而冠心病患者的冠状动脉已发生硬化狭窄,不能充分扩张而造成心肌缺血。剧烈体力负荷也可诱发斑块破裂,导致急性心肌梗死。
心肌梗死的病因之二,心情频繁激动以及暴饮暴食。由于激动紧张、愤怒等激烈的情绪变化诱发。另外不少心肌梗死病例发生于暴饮暴食之后。进食大量含高脂肪高热量的食物后,血脂浓度突然升高,导致血黏稠度增加,血小板聚集性增高。在冠状动脉狭窄的基础上形成血栓,引起急性心肌梗死。
心肌梗死的病因之三,不良生活习惯。吸烟和大量饮酒可通过诱发冠状动脉痉挛及心肌耗氧量增加而诱发急性心肌梗死。有些朋友经常熬夜工作,或者频繁参加一些聚会活动,等等这样的不良生活习惯,都是会引起心肌梗死这样的疾病的,希望能引起广大朋友的注意和重视。
右室心肌梗死的食疗
心肌梗死是临床上的急重症,右室心肌梗死是心肌梗死中的一种,患者一旦确诊最好及时治疗。另外除了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预防保健外,在饮食方面也应多加注重。合理的饮食有助于右室心肌梗死患者早日康复。下文为大家详细介绍此病的食疗方法。
右室心肌梗死的食疗:
1、急性期心肌梗死:
心肌梗死发病后3天内,必须绝对卧床休息,一切活动(包括进食)皆需专人护理。起病后1~3天,以流质饮食为主,可予少量菜水、去油的肉汤、米汤、稀粥、果汁、藕粉等。凡胀气、刺激的溶液不宜吃,如豆浆、牛奶、浓茶等。避免过热过冷,以免引起心律失常。食物中的钠、钾、镁,必须加以注意。一般应低盐饮食,尤其是合并有心力衰竭的患者。但由于急性心肌梗死发作后,小便中常见钠的丢失,故若过分限制钠盐,也可诱发休克。因此,必须根据病情适当予以调整。
2、缓解期心肌梗死:
心肌梗死发病4天至4周内,随着病情好转,可逐步改为半流食,但仍应少食而多餐。膳食宜清淡、富有营养且易消化。允许进食粥、麦片、淡奶、瘦肉、鱼类、家禽、蔬菜和水果。食物不宜过热、过冷,经常保持胃肠通畅,以预防大便过分用力。3-4周后,随着病人逐渐恢复活动,饮食也可适当放松,但脂肪和胆固醇的摄人仍应控制。饱餐f尤其是进食多量脂肪)应当避免,因它可引起心肌梗死再次发作。但是,饮食也不应限制过分,以免造成营养不良和增加病人的精神负担。
3、恢复期心肌梗死:
心肌梗发病4周后,随着病情稳定、其活动量的增加,一般每天热量可保持在1000千卡-1200千卡左右。足量的优质蛋白和维生素有利于病损部位的修复,乳类蛋白、瘦肉、类、蔬菜、水果等均可食用,特别是绿叶蔬菜和水果等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性质疏利通导,宜经常摄食。每天的饮食中还要含有一定量的粗纤维,以保持大便通畅,以免排便费力。此外,恢复期后,应防止复发,其膳食原则还应包括维持理想体重,避免饱餐。戒烟、酒,如伴有高血压和慢性心力衰竭者应限钠。
4、心肌梗死患者的饮食禁忌:
心肌梗死患者,应忌暴饮暴食和刺激性饮料。暴饮暴食会加重心肌耗氧,加重或诱发心肌梗死。特别是高脂饮食后,还易引起血脂增高,血液黏稠度增高,局部血流缓慢,血小板易于聚集凝血,而诱发心肌梗死。此外,还应注意少食易产生胀气的食物,如豆类、土豆、葱、蒜及过甜食物等,忌辛辣刺激性食物,如浓茶、白酒、辣椒、可可粉、咖啡等。
解析急性心肌梗死的病因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常会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的基础发作,因为一些特殊原因使得冠状动脉粥样斑块出现破裂,破裂的斑块表面会聚集出现血小板,出现血块。患者还会因为阻塞冠状动脉管腔,引发心肌缺血坏死;心肌耗氧量也会增加,冠状动脉痉挛都会引发急性心肌梗死。常见病因如下:
过劳。体力劳动过重,特别是在负重登楼,体育锻炼过度,长时间紧张劳累的时候,心脏负担会增加,心肌需要更多的氧量。冠心病病人冠状动脉本身就存在硬化、狭窄,无法充分扩张,导致心肌缺血。剧烈的体力负荷也会导致斑块破裂,引发急性心肌梗死。
急性心肌梗死的病因还有激动、紧张、愤怒等激烈情绪变化。暴饮暴食也会引发急性心肌梗死。很多心肌梗死病患者都是在暴饮暴食后发作的。吃太多高脂肪、高热量食物,血脂浓度会急剧上升,血黏稠度会增加。冠状动脉狭窄会导致血栓,引发急性心肌梗死。
突然的寒冷刺激也会引发急性心肌梗死。所以,冠心病病人一定要格外留意防寒保暖,特别是冬春寒冷季节,也是急性心肌梗死发病高的季节。很多老年人都会出现便秘。便秘时会用力屏气,从而引发心肌梗死。所以,便秘一定要引起重视。
血脂高会引起心慌的吗
血脂的升高,不会直接导致胸闷头晕心慌的症状,高脂血症,可以是心脑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出现胸闷,头晕心慌,这种情况首先应该做心电图检查以及心脏超声检查,排除心血管疾病。
另外,还要测量血压,必要的时候可以做中枢神经系统的相关检查,还需要化验血糖,血常规,看看有没有低血糖或者有没有贫血之类的疾病,最后还要调查病人的情绪方面,看看有没有精神心理因素存在。
高血脂会引起动脉粥样硬化,严重时就引起冠心病,脑中风、视力下降、失明、肾动脉硬化,肾功能衰竭等。此外,高血脂可引起高血压、诱发胆结石、胰腺炎,加重肝炎、导致男性性功能障碍、老年痴呆等疾病。最新研究提示高血脂还可能与癌症的发病有关。
血脂高的危害是很大的血脂高,如果不及时治疗,就会引起动脉硬化,冠心病,或是中风,患者会有明显的视力下降,肾脏衰竭等问题,所以为了预防血脂高的发生,我们就要及时从饮食和生活习惯方面,调节饮食方面,忌少油,少盐,少糖。
为什么年轻人也会发生心梗
1、压力增大: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各行业竞争机制不断加强,中年轻人在社会、家庭及工作岗位上承受着越来越大的压力。
2、体力劳动减少:现代化人出门小汽车,进门乘电梯,体力劳动大大减少,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肥胖患者越来越多。
3、饮食及环境污染:膳食结构的变化及环境污染的侵害,也易于引起血管、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等生理机能紊乱。
综合以上因素,长期如此,心脏的血管壁内皮损伤、血管内膜逐渐增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明显加快,这是引起心肌梗死的基本原因。
而一旦出现持续熬夜、过度疲劳、嗜烟酗酒、饮食不节等诱发原因时,血管持续痉挛收缩、血液粘度增加、局部血栓形成,最终导致突然出现血管闭塞、心肌梗死。这样的突发起病越来越呈现年轻化的趋势。因此,医学界已重新审视心肌梗死的传统年龄限制,要求提高对中青年心肌梗死发病的警惕性、加强全民科普宣传力度、广泛开展冠心病的一级预防。
为什么年轻人也会发生心肌梗死
现代社会,中青年发生急性心肌梗死的病例越来越多,主要由以下几个原因引起的:
1、压力增大: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各行业竞争机制不断加强,中年轻人在社会、家庭及工作岗位上承受着越来越大的压力。
2、体力劳动减少:现代化人出门小汽车,进门乘电梯,体力劳动大大减少,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肥胖患者越来越多。
3、饮食及环境污染:膳食结构的变化及环境污染的侵害,也易于引起血管、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等生理机能紊乱。
综合以上因素,长期如此,心脏的血管壁内皮损伤、血管内膜逐渐增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明显加快,这是引起心肌梗死的基本原因。
而一旦出现持续熬夜、过度疲劳、嗜烟酗酒、饮食不节等诱发原因时,血管持续痉挛收缩、血液粘度增加、局部血栓形成,最终导致突然出现血管闭塞、心肌梗死。这样的突发起病越来越呈现年轻化的趋势。因此,医学界已重新审视心肌梗死的传统年龄限制,要求提高对中青年心肌梗死发病的警惕性、加强全民科普宣传力度、广泛开展冠心病的一级预防。
什么样的症状暗示血脂高
血脂高的症状一
轻度高血脂通常没有任何不舒服的感觉,但没有症状不等于血脂不高,定期检查血脂至关重要。
血脂高的症状二
一般的高血脂的症状多半表现为:头晕、神疲乏力、失眠健忘、会有胸闷和心悸的症状,还会有与其他的疾病相混肴的情况,有的患者血脂高但是没有症状,常常是在体检化验的时候才会发现血脂高,另外,血脂高常常伴随着体重超重与肥胖症状。
血脂高的症状三
高血脂较重时会出现头晕目眩、头痛、胸闷、气短、心慌、胸痛、乏力、口角歪斜、不能说话、肢体麻木等症状,终会导致冠心病、脑中风等严重疾病,并出现相应症状。
血脂高的症状四
长期血脂高,脂质在血管内皮沉积所引起的动脉粥样硬化,会引起冠心病和周围动脉疾病等,表现为心绞痛、心肌梗死、脑卒中和间歇性跛行(肢体活动后疼痛)。
高血脂会有哪些症状?
第一:高血脂症是一个隐匿性的疾病,所以早期通常没有不舒服的感觉,但没有明显的症状并不代表血脂不高,所以定期检查血脂至关重要。特别是有高血脂症遗传的人群。
第二:高血脂的症状多表现为:头晕,神疲乏力,失眠健忘,肢体麻木,胸闷,心悸等,还会与其他疾病的临床症状相混淆,有的患者血脂高但无症状,常常是在体检化验血液时发现高脂血症。另外,高脂血症常常伴随着体重超重与肥胖人群,还有高血脂症是中老年人士的一大病发祸根。这个时候就要开始用中药调理了,如“曾氏降脂汤”。
第三,高血脂较重时会出现头晕目眩,头痛乏力,胸闷气短,心慌,胸痛,口角歪斜,不能说话,肢体麻木等症状,很可能会导致冠心病,脑中风等严重疾病,并出现相应表现。
第四,长期血脂高,会引起冠心病和周围动脉疾病等,表现为心绞痛,心肌梗死,脑卒中和间歇性跛行。严重的情况会危及生命安全。
上述的详细介绍相信对大家是有帮助的。我们也建议患者们平时要多吃一些蔬菜和水果,不要吃油腻油炸辛辣的食物,也千万不要抽烟喝酒,注意每天保持八个小时的睡眠时间,患者也应该自己去找医生治疗,不可拖延。最后祝大家早日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