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孩子打疫苗
关于孩子打疫苗
一类疫苗和二类疫苗如何选?
家长们在疫苗接种上分歧最大的问题应该是:究竟该不该带孩子接种二类疫苗?
专家表示,一类疫苗和二类疫苗对孩子都很重要,这种划分只是一种行政分类,而不是医学分类,是国家根据财政状况和防病规划而做出的一种分类。而且,这种分类也不是绝对不变的,比如甲肝疫苗、麻腮风疫苗,在2007年以前都曾是二类疫苗,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提高,这两种疫苗都成了一类疫苗。
对于二类疫苗的选择,家长在尽量带孩子接种的基础上,再根据孩子的身体状况及经济能力来自愿选择。
关于接种疫苗的安全问答
Q:打疫苗是否伤害人体自身免疫系统?
A:免疫系统每天都在面对不同的外来抗原。据有关研究表明,婴幼儿的免疫系统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么弱,足以安全有效地应付疫苗对免疫系统构成的挑战。疫苗不会削弱婴幼儿的免疫系统,反而会增强婴幼儿防范严重疾病的能力。
Q:哪些情况下不能接种疫苗?
A:四类情况不宜接种或暂缓接种疫苗:1、免疫异常的儿童;2、患有急性疾病或者严重的慢性疾病,处于严重慢性疾病的发作期;3、正患有或曾患过严重的神经系统疾患,如未控制的癫痫、婴儿痉挛和进行性脑病等;4、对疫苗的成分过敏,如对鸡蛋过敏的儿童不宜接种麻疹、麻风腮、流感等疫苗。
Q:接种疫苗后哪些症状为正常反应
A:儿童打疫苗后出现低热、针孔处红肿和硬结等现象是正常的,一般在预防接种后24小时左右出现。接种部位反应较重的可引起附近的淋巴结、淋已管发炎。注射部位肿大的硬结范围又分为轻、中、重。
Q:打重、漏打有什么后果?
A:关于有效性,少打肯定会影响效果。打重复了,如果跟前一针间隔比较近,可能反而会影响效果,需要采取一些措施进行补救。如果多打了疫苗,在头一两天或者头一个星期要注意观察不良反应。但一般来讲,不良反应几率不会因此增加。
Q:哪些疫苗不能同时接种?
A:过去认为,几种预防疫苗同时接种可能互相影响,甚至使接种后反应增强,因此有些地方规定,两种死菌苗或死疫苗的接种之间必须间隔2周,两种活菌苗或活疫苗的接种之间必须间隔4周。
但是,新的研究表明,并不是所有疫苗都不能同时接种。例如,在服脊髓灰质炎糖丸疫苗的同时接种卡介苗或“百白破”类毒素混合制剂,非但不会影响免疫力的增加,而且还可使反应不加重。但为了保证安全,两种或两种以上制剂不能同时应用在同一部位。
Q:多久后出现症状可能是疫苗导致?
A:一般非活性疫苗的反应大多是在接种疫苗1、2天以内发生;活性疫苗则因为需要一段潜伏期才会出现症状,一般是在1、2周之间。所以如果接种腮腺炎疫苗以后隔天就出现脑膜炎或者接种百日咳疫苗一周以后才发烧,都可以判定这些症状与疫苗无关。
Q:打疫苗后出现哪些症状需就医?
A:当婴儿在离开医院之后出现副作用时,如出现接种部位肿大、接种一侧的腋窝淋巴结肿大、发热、头痛、呕吐等症状,一定要去医院处理。此外,婴儿的表现不同寻常时,要接受儿科医生(最好是接种医生)的检查。
Q:预防接种后的儿童是不是都会发热?
A:预防接种后的儿童不一定都发热,这要看预防接种的种类。有的疫苗如卡介苗、脊髓灰质炎糖丸疫苗不会引起发热;而“百白破”、伤寒、副伤寒、乙脑、流脑等疫苗,则会使有些儿童发热;麻疹疫苗接种后一周左右,少数儿童会发几天热。预防接种引起的发热一般都不会很高。如果体温特别高,就要仔细检查,并继续观察是否会有其他疾病并发,以便及时发现,及时治疗。
Q:哪些疫苗不良反应更大?
A:伤寒、副伤寒、三联菌苗接种后反应比较大。三联菌苗是一种杀死了的菌体菌苗,由于伤寒、副伤寒菌体内含有的内毒素毒性比其他肠道菌大,所以菌苗接种后反应比较大。常见的反应有注射部位红肿、胀痛,全身高热、嗜睡、疲倦等反应。
Q:怎样减少疫苗接种后的反应?
A:各种预防接种必须在孩子身体健康的时候进行。打针前做好孩子的工作,让勇敢的孩子先打,以消除胆小孩子的紧张害怕心理。打针后二至三天内应避免剧烈活动,注意注射部位的清洁卫生。暂时不要洗澡,以防局部感染。
Q:接种疫苗能不能保终身?
A:疾控专家解释,接种疫苗并不是一劳永逸的事,接种疫苗的保护效果因人、因苗而异,不能一概而论。随着时间的推移,有的疫苗形成的抗体会越来越弱直至消失,有的疫苗需多次复种才能产生足量抗体。如流感疫苗只能保1年,乙肝疫苗平均可保3-5年,肺炎疫苗可保5年。
Q:如何判断接种成功?
A:首先,一般来说,接种疫苗后2周左右即可产生特异性免疫,一个月时最强。如果接种2周后孩子并未患上所预防的那种传染病,而且是在流行季节,就表明接种的效果较好。
其次,有些疫苗接种后会在全身及接种部位出现反应,并留下永久性的疤痕,如卡介苗会留下一个凹进去的小疤。如果出现上述反应,则为接种成功。
最后,还可以通过测定血液中抗体增长的情况来判断,如果抗体达到较高的浓度,即为接种成功。不过,此种检查价格比较昂贵,故一般不予推荐。但如果父母患有传染病,如乙肝等,需要明确孩子是否已经接种成功、具有保护力,就可以检测血中的抗体来确定。
接种疫苗,家长需注意
预防接种是避免孩子患有各类疾病的第一道防线,是保障孩子健康的重要措施,但无论婴儿还是幼童都无法为自己主动争取这个权利。作为孩子第一监护人的父母,有保障孩子获得健康福利的义务。
在为孩子接种疫苗前,家长要认真了解疫苗种类、接种次数及接种时间。关键问题是要把孩子的基本健康状况,尤其是当前健康情况如实告诉医护人员。
外出旅游安全注意事项 注意防疫
如果你们的目的地为热带或卫生条件较差的地区,建议在旅行前的4~6周进行防疫措施——打疫苗,因为大多数疫苗需要一段时间才能生效。打疫苗之前要咨询医生,比如患过敏性疾病,或正处于妊娠期,是否适合打某种疫苗;适合孩子的有哪些疫苗等。
疫苗可以在外地打吗 疫苗有必要去国外打吗
我国前几天出现问题疫苗事件,妈妈又是最敏感的群体,现在都不敢给孩子打疫苗,更有部分吵着组团去国外打,其实完全没有这个必要,这次的问题疫苗已经查明全部是二类疫苗,国家免费的一类疫苗没问题,因此,一类疫苗在国内打就好,而二类疫苗是自愿选择的疫苗,可以暂时不注射疫苗即可。
打了疫苗多久可以洗澡
宝宝打完疫苗一般来说,白天打完疫苗,晚上就可以洗澡了。很多妈妈担心,洗澡会导致打疫苗的地方感染,其实这是多虑了。孩子打疫苗,针眼很小,打完之后很快就愈合了。而且我们的洗澡水也是经过消毒、加热的,不会导致皮肤感染,只要能够保证洗澡水温度合适,该洗就洗吧。 换个角度想,如果孩子白天打了疫苗,出了一身汗,晚上不洗澡的话,身上很脏,是不是更容易感染呢?确实有些孩子打完疫苗、洗了澡,出现了不舒服的情况,但是这些情况一般跟洗澡没有太大的关系。 打完疫苗之后,出现轻微的发热、头痛、肌肉酸痛,这些都是疫苗引起的一些正常的反应,通常一到两天就没事了,洗不洗澡影响不大。毕竟我们干净卫生才是帮助孩子远离细菌病毒最有效的方法。
宝宝感冒能打百白破疫苗吗
原则上来说感冒是不允许打疫苗的,是担心孩子的身体出现异常反应,如果已经打了,孩子也没什么事情的话那就没事的,不用担心的,多给孩子喝水,多注意观察吧,等好了以后再打吧,疫苗可以补打的。
每种疫苗都有各自的接种程序,所以接种时间也是安排好的,但遇到宝宝生病就要特殊对待。一般在病好后2周内带着宝宝去补打疫苗就可以了。稍微推迟几天接种对宝宝没有不良影响。
小孩打了疫苗能洗澡吗
宝宝打完疫苗一般来说,白天打完疫苗,晚上就可以洗澡了。 很多妈妈担心,洗澡会导致打疫苗的地方感染,其实这是多虑了。孩子打疫苗,针眼很小,打完之后很快就愈合了。而且洗澡水也是经过消毒、加热的,不会导致皮肤感染,只要能够保证洗澡水温度合适,该洗就洗吧。 换个角度想,如果孩子白天打了疫苗,出了一身汗,晚上不洗澡的话,身上很脏,可能会更容易感染,确实有些孩子打完疫苗、洗了澡,出现了不舒服的情况,但是这些情况一般跟洗澡没有太大的关系。 打完疫苗之后,出现轻微的发热、头痛、肌肉酸痛,这些都是疫苗引起的一些正常的反应,通常一到两天就没事了,洗不洗澡影响不大。毕竟干净卫生才是帮助孩子远离细菌病毒最有效的方法。
打乙肝疫苗注意事项有哪些
乙肝疫苗可预防乙肝病毒感染。婴儿打乙肝疫苗,按照0、1、6方案进行,即新生儿出生24小时内打第一针乙肝疫苗,在一个月龄时打第二针乙肝疫苗,6个月后打第三针乙肝疫苗。
无论是婴儿打乙肝疫苗还是成年人打乙肝疫苗,都要在2—3个月后进行检查,看乙肝疫苗滴度值,查看乙肝抗体情况。如过滴度值大于10,那么说明乙肝抗体已经产生,注射乙肝疫苗成功。如果滴度值小于10,那么乙肝疫苗产生抗体不成功,需要打乙肝疫苗加强针。
在孩子准备打疫苗之前应该注意看看孩子是否有发烧,体温是否会正常,如果有这样的情况,不就建议打疫苗了,在孩子打完后还是要注意宝宝的体温,宝宝打疫苗后可能会引起发烧的,而且最好是当天不要洗澡,以免感染接种部位。
发热、体温超过37.5℃应暂缓乙肝疫苗接种感冒、轻度低热等一般性疾病视情况可暂缓乙肝疫苗接种。
免疫缺陷或正接受免疫抑制药物治疗的,不宜乙肝疫苗接种。低体重、早产、剖腹产等非正常出生的新生儿。严重营养不良、严重佝偻病、先天性免疫缺陷的小儿不宜接种。
乙肝病毒携带者可以要孩子吗
1、乙肝患者在怀孕的第七至第九周的时,这三个月都需要去医院注射乙肝疫苗和免疫球蛋白,这是阻断母婴传播的一种方式,是第一步,也是必不可少的,基本上只要打了这两种疫苗,孩子就可以平安出世,并不会被传染,可以把传染的几率降低到几乎为零,所以这一点一定要引起重视。
2、孩子生下来的二十四小时内也要马上给孩子打乙肝疫苗,因为刚出生的孩子免疫力非常差,是很容易受到感染的,而且刚出生的孩子和母亲的接触最多。从刚出生开始打疫苗打到初中才会在孩子的身体内部形成稳定的抗体,为了安全起见,每年都要进行检查,并且定期的打乙肝疫苗。
3、乙肝的第三个传播途径就是体液传播,所以平时还要注意饮食上的卫生,不要和孩子共用碗筷,家里的餐具也要及时的消毒,体质差的人很容易受到传染的,还有孩子出生以后尽量不要母乳喂养孩子,也不要咀嚼食物喂给孩子吃,这样都是可能会被传染的,这些细节问题都要引起重视。
最后还有要经常带孩子出去锻炼身,经常锻炼身体可以提高自己的身体素质,也可以从本质上提高孩子身体的抵抗力,孩子的抵抗力强了,自然就会降低感染的几率,平时医院打针献血,都要注意单独的使用医疗器械,不要用别人用过的,这样能有效地避免交叉感染。
b型流感嗜血杆菌疫苗有必要打吗
国家法定的一类疫苗加上家长自己付费的二类疫苗有三四十种,这么多疫苗,每个都需要给孩子打吗?在这里,我想告诉大家的是,免疫接种,并非多多益善。
我们的计划免疫工作还有不少缺陷,大多时候,我们的宣传重点主要放在了接种疫苗的好处方面,
而对其适应症,禁忌症以及副作用等知识向家长宣传的很少,加上一些基层医生知识更新的不快,一些不适合打疫苗的孩子却建议他们注射了疫苗,给孩子们带来了意想不到的影响,甚至个别医生还会因为利益的驱使,过分夸大一些计划外疫苗的好处,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禁忌症一般分两大类,一类是暂时禁忌,另一类是绝对禁忌。
如早产儿或正在发热的孩子就属于 “ 暂时禁忌” 。这些孩子可以在疾病康复后补种;
但是,如果孩子具有免疫功能缺陷或是严重过敏体质等特殊疾病,就属于“绝对禁忌”,这样的孩子,如果接种疫苗可能发生异常反应,甚至危及生命,所以绝对不可接种疫苗。所以说,不是所有的孩子都适合打疫苗。也可以这样认为,每给孩子打一次疫苗,就是注射一种特殊的毒素,给孩子防病的同时,也要冒一定的风险。
贴三伏贴可以打疫苗吗 打预防针后可以贴三伏贴吗
孩子打疫苗后是可以贴三伏贴的。
疫苗是病毒,灭活的病毒,三伏贴是中药,治疗支气管炎或者哮喘的,两者不发生什么关系的。
两者可以同时进行的,注意扎针部位的卫生,不能沾水,禁忌吃辛辣食物,海鲜类的东西牙不要吃,低盐低糖饮食,注意休息。
乙肝孕妇应在第几月打乙肝预防针
孕期28周开始,每月打一次乙肝免疫球蛋白(每次200IU)(孕期打针有无效果尚有争议),孩子出生时也给孩子打,同时孩子接种10微克的乙肝疫苗,到一个月时再打一次乙肝免疫球蛋白和疫苗.到第6个月打第三次,这一次只打疫苗.这样95%左右的孩子传染不上.不推荐母乳喂养(此事有争议,推荐是乙肝 DNA阳性时不要母乳喂养). 另外孕期要检查肝功能,肝功能明显异常时要治疗.
荨麻疹有疫苗吗 有寻麻疹可以打疫苗吗
不能打疫苗,理由如下。
荨麻疹与体内缺乏抗组胺酵素有关,是由于机体免疫紊乱导致的因素,而预防针多是生物制品,如果在荨麻疹急性期打预防针。这种情况有可能会导致荨麻疹的症状加重,所以是不建议的打的。
有荨麻疹及过敏性体质的孩子,打预防针后容易发生过敏反应,尤其是麻疹疫苗,百日咳、白喉、破伤风混合制剂等致敏原较强的预防针,更容易产生过敏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