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做才是正确喂奶?
怎样做才是正确喂奶?
许多人以为,喂奶是女人的天性,每一个做了妈妈的女人都会喂奶。其实,喂奶是有许多“学问”的,要做到科学、正确地喂奶,也并不那么容易。
(1)正确的哺乳程序:哺乳宜在比较安静、整洁的室内进行。哺乳前用温开水将乳头、乳晕部擦洗干净,同时洗净双手,并用双手自乳房周边部向乳头按摩,使乳管充盈,乳汁向乳头处汇集,婴儿能够很容易地吸吮到乳汁。母亲可取坐位、半坐位或侧卧位。应使小儿口含乳头及乳晕部,在小儿牙床的压力下吸出乳汁,如果只吸乳头,则乳汁不易吸出,而且易咬破乳头,产生疼痛,甚至引起感染而影响哺乳。喂奶时注意两侧乳房轮换,可将一侧的乳汁吸净后再喂另一侧;亦可在一侧的乳汁吸至一半时换至另一侧,然后再左右调换一次。倘婴儿吃饱后,仍未将乳汁吸空,则应用吸奶器将其吸净,以免乳汁淤积。喂奶过程中,注意避免将乳房堵住婴儿的鼻子而影响其呼吸。
(2)建立良好的哺乳习惯:新生儿期喂奶时间可能很不规律,喂奶次数也较多,而且最好夜间也不要停止喂奶,一昼夜可喂奶12~15次。这是因为新生儿太小,吸吮力量不大,每一次只吃一点点就疲劳了,但过不了多一会就又饿了,所以不要硬性规定哺乳时间,应按需哺乳。但经过1~2周后,哺乳就应逐渐形成规律,不要随时想起随时喂,孩子一哭立即喂,这样孩子总是吃得半饥半饱,乳汁也无法充分生成,对孩子的生长发育十分不利。应定时哺乳,白天每3~4小时喂奶一次,夜间每6~7小时喂奶一次,稍大些的婴儿,可于睡前添加一次辅食后,夜间不再哺乳,使母婴均可充分休息。每次哺乳15~20分钟,不宜时间过长,更不宜养成孩子含乳而睡的习惯。
(3)适时添加辅食及断乳:母乳喂养至小儿4个月左右时,不论母乳量是否充足,均应添加辅食,如蛋黄、蔬菜汁等,以预防贫血,保证小儿成长发育所必需的营养物质。添加辅食应循序渐进,逐渐增加辅食的量及次数,不要一下子给孩子吃的太多、太稠厚,使小儿的胃肠一时无法适应,而引起消化不良。母乳喂养至小儿1周岁时,即应终止哺乳,因为此时的母乳已不能满足孩子生长发育的需要,而且哺乳时间过长,容易引起母亲生殖器官的萎缩,故应适时断乳。
(4)注意卫生,防止感染:哺乳期注意卫生保洁,是预防各种感染的关键。首先,母亲应注意饮食卫生,特别是夏季,不食用不新鲜及不洁食物,避免发生肠道感染。在哺乳过程中,每一次哺乳前均应清洁乳头乳晕局部。在发现乳头乳晕部有破损,或婴儿口腔及口唇周围有感染时,均应及时予以治疗,防止细菌进入乳腺导管而引起急性乳腺炎,或随吸吮进入婴儿胃肠道而引起胃肠道感染。乳汁淤积是造成急性乳腺炎的最重要的原因,所以,尽管我们已经在前面多次提及,在此仍予以强调,每一次哺乳应将乳汁排空。一旦出现乳汁淤积,乳房轻度作胀,但尚未形成炎症时,应注意休息,在乳汁淤积一侧作乳房部按摩,并可外敷皮硝或温毛巾热敷,然后用吸奶器将乳汁轻轻吸出,如此可以避免急性乳腺炎的发生。
哺乳期喂奶出血怎么办 正确喂奶姿势
哺乳期喂奶出血,妈妈要正确喂奶姿势,每次哺乳前要做乳房按摩,用温开水清洗乳房,以增加乳头表皮的坚韧性,让宝宝正确的含吸乳头,将乳头及乳晕的大部分含入宝宝的口腔中,还要注意变换宝宝吃奶的位置,以减轻吸吮对乳头的刺激,此外,不要让宝宝含着乳头睡觉。
新生儿喂奶的注意事项
1.正确喂奶方法
妈妈喂奶时最好将婴儿抱起,使婴儿躺在母亲的怀里,妈妈应用分开的食指和中指轻轻夹住乳头,井同时向下压住乳房,要防止乳房堵住孩子的鼻孔而妨碍呼吸,还可防止乳汁流得太急使婴儿呛奶。要先吃空一边再吃另一边。
每次喂奶都要让婴儿把奶吸空,这样才能促进下一次乳汁的分泌。每次喂奶前要将手洗净,并用温水清洗乳头,以保持局部清洁,妈妈还要经常换洗内衣及洗澡,保持个人卫生。
2.有一定的时间
喂奶要定时这样才能使婴儿的消化系统有规律地工作。如果孩子一哭就喂奶,既不定时也不定量,孩子就会发生消化功能紊乱,使消化吸收受影响,甚至可直接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
深蹲怎么做才是正确的
1.在做深蹲准备动作时,要抬头挺胸,分开双腿,双脚平行与肩同宽,手臂与肩部放松,颈部及头部保持平稳,双臂向前伸直,调整好呼吸节奏。
2.在下蹲深吸气,缓慢地屈膝下蹲,直至大腿平行于地面,但不要贴紧放松,膝关节尽量不要超过脚尖,让背部始终保持笔直,或微微前倾。
3.起身时深呼气,用大腿前面发力缓慢起身,保持背部笔直,直至完全伸直双腿,恢复到准备动作。
正确喂奶姿势该怎么做
妈妈坐着或躺着给宝宝喂奶都可以,只要自己感到体位轻松、舒适即可。一般来说,最好的喂奶姿势是坐在低凳上,如果坐的位置较高,如在床边上,可把一只脚放在一个脚踏上,或让身体靠在椅背上;若是膝上放一个枕头,不仅可抬高宝宝,还可协助妈妈承受重量,会使妈妈哺乳时感觉轻松一些。
姿势准备妥当后,可以把宝宝放在腿上,让他的头枕着妈妈的胳膊,妈妈则用手臂托着宝宝后背,如果是刚刚出生的宝宝,妈妈还应把宝宝的小屁股托起,让宝宝的脸和胸靠近妈妈的身体,下颌紧贴着妈妈的乳房,妈妈再用手掌托起整个乳房,先用乳头刺激宝宝嘴边周围的皮肤,待宝宝张开嘴时,顺势把乳头和乳晕一起送到他的嘴里,以保证宝宝能够充分含住妈妈的乳头。
需要注意的是,妈妈喂奶时要一边喂一边用手指按压乳房,这样便于宝宝吸吮,也不至于使宝宝的鼻子被堵住,可避免乳头破裂。乳头破损后会很疼痛,可能使妈妈因为害怕喂奶而减少喂奶次数,从而导致乳汁分泌减少。
怎样正确喂奶
在用奶瓶给宝宝喂奶之前,须先洗净双手,取出消毒好的奶瓶、奶嘴,注意奶嘴不要随意放置,应竖直向上,一定不要弄脏奶嘴。将调好的奶倒入奶瓶,拧紧瓶盖。将奶瓶倾斜,滴几滴奶液在手背上,试试温度,感觉不烫即可。奶液滴落的速度以不急不慢为宜。
坐稳后,一只手把宝宝抱在怀中,让宝宝上身靠在你肘弯里,你的手臂托住宝宝的臀部,宝宝整个身体约呈45度倾斜;另一只手拿奶瓶,用奶嘴轻触宝宝口唇,宝宝张嘴含住,开始吸吮。
宝宝开始吃奶后要注意,奶瓶的倾斜角度要适当,让奶液充满整个奶嘴,避免宝宝吸入过多空气。如果奶嘴被宝宝吸瘪,可以慢慢将奶嘴拿出来,让空气进入奶瓶,奶嘴即可恢复原样,否则可以把奶嘴罩拧开,放进空气再盖紧即可。
注意宝宝吸吮的情况,如果吞咽过急,可能奶嘴孔过大,如果吸了半天奶量也未见减少多少,就可能是奶嘴孔过小,宝宝吸奶很费力。不要把尚不会坐的宝宝放在床上,让他独自躺着用奶瓶吃奶,而大人长时间离开,这样非常危险,宝宝可能会呛奶,甚至引起窒息。
给宝宝喂完奶后,不能马上让宝宝躺下,应该先把宝宝竖直抱起,靠在肩头,轻拍宝宝后背,让他打个嗝,排出胃里的空气,以避免宝宝吐奶。
如果宝宝打嗝了,也不要慌张,只要将孩子竖起来.不停地轻轻地拍打孩子背部或者让他(她)大哭几声,打嗝马上就停了。
还有个方法是让宝宝喝水或者喝奶,如果你的宝宝很小或还不会说话的话建议不要采用这个方法,以免被呛着。
如何避免婴儿打嗝不止
二、如何避免婴儿打嗝不止
1.轻拍宝宝的背部。当婴儿在吸食母乳之后,会出现打嗝的情况。这个时候,爸爸妈妈们就需要学会轻轻拍打宝宝的背部,将宝宝的头部靠在自己的肩膀上,之后用手掌心拍拍孩子的上半个背部,这样就能够帮助孩子排出腹部中的气体。
2.正确喂奶姿势。想要避免以及缓解婴儿打嗝问题,正确的喂奶姿势还是很重要的。尽量让宝宝的身子倾斜,宝宝的头部和颈部躺在妈妈的臂弯中,调整好角度进行喂奶,能够避免由于吸食过于急迫导致的打嗝问题。
3.稳定婴儿情绪再喂奶。在喂奶方面,爸爸妈妈们需要先稳定孩子的情绪。当孩子处于哭泣状态的时候,就不宜喂奶。等到孩子情绪稳定,再喂奶。
婴儿打嗝不止问题的解决方法很多,爸爸妈妈们在了解了引发打嗝的原因之后,再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缓解吧。
宝宝躺着吃奶的危害 正确喂奶姿势
为了宝宝的健康着想,妈妈们还是少偷懒,采取正确喂奶姿势,杜绝健康隐患。喂奶时应该坐起,用前臂和手掌托着孩子的身体和头部,保持宝宝头部自然偏高的姿势,让孩子贴近你的乳房吃奶。这才是最佳的婴儿吃奶方式,而且孩子每次吃完奶后,需要将孩子轻轻竖起拍其背部,进食过程中吸入胃部的空气排出,减少吐奶情况的发生。
剖腹产后腰疼怎么办
适当下床走动
剖腹产后因为伤口疼痛,大部分的妈妈都不想下床走动,但是躺的时间太久,腰部肌肉缺乏锻炼,容易出现腰疼。所以产后妈妈要适当的下床走动,促进血液循环。
正确喂奶姿势
剖腹产后妈妈喂奶姿势不正确也易导致腰疼,妈妈坐着喂奶时,要坐在高度合适的椅子上,以脚可以放在地上或者可以舒适得放在小凳子上为宜,在背后加一个靠垫,这样可让腰背有支撑的力量,给孩子喂奶的时候,最好在膝盖上再放一个枕头,这样就抬高了宝宝的位置,大大减轻了妈妈的腰部肌肉的负担。
为什么奶水会变成红色 正确喂奶姿势
哺乳期奶水有血,妈妈要正确喂奶姿势,纠正宝宝不正确的吸吮姿势,避免由于不正确的吸吮造成妈妈反复的乳头皲裂,若妈妈因乳头皲裂疼痛厉害,影响喂奶时,妈妈可用吸奶器和特制的乳头防护罩。
乳头内陷正确喂奶方式
1、乳头牵拉练习
乳头牵拉练习可以解决乳头内陷怎么喂奶的问题。具体做法:妈妈一手托乳房,用另一手的拇指和中、食指和拇指捏住乳头轻轻向外牵拉10一20次。这个方法练习时间不要太长,而且动作一定要轻柔,因为牵拉乳头有可能引起子宫收缩,引起宫缩痛。特别提醒:产前做吃动作宫缩时要停止练习。
2、乳头伸展练习
乳头伸展练习可以解决乳头内陷怎么喂奶的问题。具体做法:首先将两拇指平行地放在乳头两侧,然后慢慢地将乳头拉开向两侧外方,牵拉乳晕皮肤及皮下组织,使乳头向外突出。然后接着,两拇指分别放在乳头上、下侧,将乳头向上下纵行拉开。这两个步骤重复多次,每次练习持续5分,可使乳头突出。
3、吸乳器辅助
吸乳器辅助母乳喂养和乳头内陷矫正可以解决乳头内陷怎么喂奶的问题。吸乳器可以直接将母乳快速且舒适的吸取到一般奶瓶或是旅行奶瓶中,那么即使妈妈不能亲自哺乳,也可以用吸乳器储存的奶水,让宝宝继续享用母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