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药浴药包 竹叶桃白皮方
产后药浴药包 竹叶桃白皮方
配方及做法:竹叶250克,桃树白皮150克,用水洗净,煎水去渣洗浴。
用法:先用清水洗净全身污垢,再用药水遍体擦洗,洗毕,擦干即可,也可用药水熏蒸全身。
功效:香身除秽,通利血脉。治热疖疮毒,皮肤不健康者宜用。
因肥胖引起的湿疹如何治疗
中药热熨
鲜鱼腥草、松树内层皮各半切碎共捣烂,纱布包紧,将药包加热后揉擦患处,药包愈热,效果愈显,但不可熨伤皮肤。每日2次。
外敷中药
土茯苓适量,研为细末,外敷患处,每日3~5次,连续5天。
苍术、黄柏、青黛、滑石、龙骨各30克,冰片、轻粉各10,上药择净共研细末,装瓶备用。局部常规消毒后,用凡士林调糊外涂患处,每日1次,10天为1疗程,连续1~3个疗程。
茉莉花茶2份,雄黄1份共研细末,装瓶备用。局部常规清洗后,取药末适量,用温水少许调为糊状,棉签蘸药糊外涂患处,每日1~2次,7天为1疗程,连续1~2个疗程。可清热燥湿,祛风止痒。
药浴
芒硝50克,蛇床子30克,苦参、白鲜皮各20克。将诸药择净,水煎取汁,加芒硝溶化,放入浴盆中,待温时用消毒纱布蘸药液洗浴患处,每日2~3次,连续3~5天。
吴茱萸25克,蛇床子20克,苦参10克,枯矾、雄黄各5克,如上法水煎洗浴,连续5天。
银花、连翘、蒲公英、生地、水牛角、丹皮各10克,薄荷、竹叶、甘草各5克,水煎取汁,放入浴盆中,候温时熏洗患处,每日2~3次,每次10~20分钟,连续2~3天。
蒲公英、赤芍、茅根、红紫草、鱼腥草各10克,竹叶、通草、甘草各5克,水煎取汁,放入浴盆中,候温时熏洗患处,每日2~3次,每次10~20分钟,连续2~3天。
产后药浴配方 桃皮柳枝方
配方及做法:桃树白皮150克,柳枝250克,用水洗净,煎水去渣洗浴。
用法:先用清水洗净身上尘垢,再用药水遍体擦洗,洗毕,擦干即可,也可用药水熏蒸全身,切忌再用水清洗。
功效:香身避秽,通利血脉,防风寒。
腋臭不手术可以根治吗 不手术根治腋臭的有效方法
配方:川椒、陈皮、枯矾、白芷各6g,冰片0.5g
制法:将前四味药共研为极细粉,放人冰片,装入小口瓶内备用。使用时,先将腋臭部位用温水洗净擦干,再用细纱布撒上药粉,在腋窝处揉搓,每日2~3次,10日为1个疗程,一般2~3个疗程可愈。
功效:此方可燥湿、止痒、除臭之,对于治疗腋臭有很好的治疗作用。
配方:滑石70g,冰片50g,炉甘石15g,密陀僧10g。
制法:将上药共研为细末备用。浴后擦干腋窝部,以消毒纱布撒.上药粉,均匀涂擦腋窝部位,每日1~3次。
功效:诸药合用,全方能起到清凉解暑、收敛止汗的功效。
注意:密陀僧有小毒,使用时切勿接触口腔黏膜、眼睛等部位。
配方:鲜青蒿50g,鲜玫瑰花30g,枯矾20g。
制法:将此三味药放人60%高粱白酒400m!中,浸泡10天即成青蒿玫瑰酊,装瓶备用。使用时,以消毒纱布蘸取药液,分别擦腋窝处,每日2次,夏秋季可擦4~5次。
功效:诸药合用,可起到清热燥湿、祛除腋臭的功效。
配方:竹叶300g、桃树根白皮120g
制法:取竹叶300g,桃树根白皮120g,加水2 000ml,浸泡30分钟后煎汁1000ml,待药汁冷却后,用干净纱布蘸取药液外洗患处,一日数次,每次15~30分钟。
功效:两药合用有利湿避秽、香身除臭之功效。
月子里正确洗澡的方法
产妇应该在月子里洗澡。但为什么千百年来民间流传着月子里不能洗澡的习俗呢?这是因为,以往生活条件较差,不能为产妇提供良好的浴室及取暖设施。现在的生活条件与以往不可同日而语,能够为产妇提供非常良好的洗浴环境和设施,使她们不再容易受凉感冒。因此,千百年流传下来的这种习俗应该被破除,因为它并不利于产妇康复。产后会大量排汗,污染皮肤;下身产生的恶露及溢出的乳汁,也都会使皮肤变得很脏;多种液体混合在一起会散出很难闻的气味,使产妇浑身不舒服,精神状态不好;皮肤黏膜上积累的大量病菌会乘虚而入,引起毛囊炎、子宫内膜炎、乳腺炎等,甚至发生败血症。
研究表明,产后及时清洁身体具有活血、行气的功效,可帮助产妇解除分娩疲劳,保持舒畅的心情;还可促进会阴伤口的血液循环,加快愈合;使皮肤清洁干净,避免皮肤和会阴伤口发生感染;加深产妇睡眠、增加食欲,使气色好转。因此,月子里及时洗澡对产妇健康十分有益。如果会阴部没有伤口,只要疲劳一恢复就可开始洗沐浴。
产后洗澡对子宫收缩及恶露颜色、数量、气味、出血量均无不良影响。不过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如果产妇会阴部无伤口及切口,夏天在2--3天、冬天在5--7天即可淋浴。
2、产后洗澡讲究“冬防寒、夏防暑、春秋防风”。在夏天,浴室温度保持常温即可,天冷时浴室宜暖和、避风。洗澡水温宜保持在35℃--37℃左右,夏天也不可用较凉的水冲澡,以免恶露排出不畅,引起腹痛及日后月经不调、身痛等。
1、最好淋浴(可在家人帮助下),不适宜盆浴,以免脏水进入阴道引起感染。如果产妇身体较虚弱,不能站立洗淋浴,可采取擦浴。
2、每次洗澡的时间不宜过长,一般5--10分钟即可。
3、冬天浴室温度也不宜过高,这样易使浴室里弥漫大量水蒸气,导致缺氧,使本来就较虚弱的产妇站立不稳。
4、洗后尽快将身体上的水擦去,及时穿上御寒的衣服后再走出浴室,避免身体着凉或被风吹着。
5、如果会阴伤口大或撕裂伤严重、腹部有刀口,须等待伤口愈合再洗淋浴,可先做擦浴。
产后宜用药水洗澡,下面抄录几种洗澡药物,供选用。
桃皮柳枝方:桃树白皮150克,柳枝250克,用水洗净,煎水去渣洗浴。
功效:香身避秽,通利血脉,防风寒。
黄芪防风方:黄芪100克,防风50克,用水洗净,煎水去渣洗浴。
功效:实毛窍,固腠理,防风寒,止汗。产后汗多最宜。
竹叶桃白皮方:竹叶250克,桃树白皮150克,用水洗净,煎水去渣洗浴。
功效:香身除秽,通利血脉。治热疖疮毒,皮肤不健康者宜用。
艾叶菖蒲方:陈艾150克,菖蒲100克,用水洗净,煎水去渣洗浴。
功效:芳香避秽,解毒杀虫,温暖肌肤,防风寒。温毒疮疖,疱疹最宜。
防风生姜方:防风50克,生姜50克,捶破,用水洗净,煎水去渣洗浴。
功效:通利血脉,防风寒,暖肌肤,祛风除湿。尤宜于素有风寒湿痹、肌肉关节疼痛。
药水洗澡的用法:先用清水洗净身上尘垢,再用药水遍体擦洗,若皮肤长疮疖者,宜先浸泡片刻再擦洗,洗毕,擦干即可,切忌用水清洗。
治疗狐臭的偏方 偏方五
在《千金翼方》中有一去狐臭的良方,取300克竹叶、120克桃白皮用水煎煮之后取其水,用此水擦腋下能够利湿解毒,香身除臭。
要注意的是,切不可为治狐臭而乱用偏方,对身体造成其他方面的危害就不值得了,所以对于狐臭中药偏方我们也要慎之再慎。
月子里怎样洗澡
产后应当常洗澡,但产妇气血虚弱,表收不固,抵抗力差,易受邪气侵害,所以产后洗澡应特别注意寒温得当,严防风、寒、暑、热乘虚假人。产后宜用药水洗澡。
产后洗澡应做到“冬防寒,夏防暑,春秋防风”。冬天沐浴,必须密室避风,浴室宜暖,浴水须大热,洗涤时不使大汗淋漓,汗出太多伤阴耗气,易致头昏、晕闷、恶心欲吐等。夏天浴室要空气流通,浴水如人体温,约37℃左右,不可贪凉用冷水,图一时之欢而后患无穷。产后触冷,将来月经不调,身痛等病。
沐浴后若头发未干,不可辩结,不可立即就睡,否则湿邪侵袭而致头痛等,饥饿时、饱食后不可洗,洗后应吃点东西,以补充耗损的气血。洗浴必须淋浴,不宜坐浴。
洗澡时间,夏天产后3天便可洗浴,冬天宜在产后1周以后洗。洗澡的次数要比正常人少为宜。
产后宜用药水洗澡,下面抄录几种洗澡药物,供选用。
(1)桃皮柳枝方:桃树白皮150克,柳枝250克,用水洗净,煎水去渣洗浴。
用法:先用清水洗净身上尘垢,再用药水遍体擦洗,若皮肤长疮疖者,宜先浸泡片刻再擦洗,洗毕,擦干即可,切忌用水清洗。
功效:香身避秽,通利血脉,防风寒。
(2)黄芪防风方:黄芪100克,防风50克,用水洗净,煎水去渣洗浴。
用法:同上方。
功效:实毛窍,固腠理,防风寒,止汗。产后汗多最宜。
(3)竹叶桃白皮方:竹叶250克,桃树白皮150克,用水洗净,煎水去渣洗浴。
用法:同(1)方。
功效:香身除秽,通利血脉。治热疖疮毒,皮肤不健康者宜用。
(4)艾叶菖蒲方:陈艾150克,菖蒲100克,用水洗净,煎水去渣洗浴。
用法:同(1)方
功效:芳香避秽,解毒杀虫,温暖肌肤,防风寒。温毒疮疖,疱疹最宜。
(5)防风生姜方:防风50克,生姜50克,捶破,用水洗净,煎水去渣洗浴。
用法:同(1)方。
功效:通利血脉,防风寒,暖肌肤,祛风除湿。尤宜于素有风寒湿痹、肌肉关节疼痛。
不手术根治腋臭的有效方法
祛臭粉
配方:川椒、陈皮、枯矾、白芷各6g,冰片0.5g
制法:将前四味药共研为极细粉,放人冰片,装入小口瓶内备用。使用时,先将腋臭部位用温水洗净擦干,再用细纱布撒上药粉,在腋窝处揉搓,每日2~3次,10日为1个疗程,一般2~3个疗程可愈。
功效:此方可燥湿、止痒、除臭之,对于治疗腋臭有很好的治疗作用。
冰片二石粉
配方:滑石70g,冰片50g,炉甘石15g,密陀僧10g。
制法:将上药共研为细末备用。浴后擦干腋窝部,以消毒纱布撒.上药粉,均匀涂擦腋窝部位,每日1~3次。
功效:诸药合用,全方能起到清凉解暑、收敛止汗的功效。
注意:密陀僧有小毒,使用时切勿接触口腔黏膜、眼睛等部位。
青蒿玫瑰酊
配方:鲜青蒿50g,鲜玫瑰花30g,枯矾20g。
制法:将此三味药放人60%高粱白酒400m!中,浸泡10天即成青蒿玫瑰酊,装瓶备用。使用时,以消毒纱布蘸取药液,分别擦腋窝处,每日2次,夏秋季可擦4~5次。
功效:诸药合用,可起到清热燥湿、祛除腋臭的功效。
竹叶洗剂
配方:竹叶300g、桃树根白皮120g
制法:取竹叶300g,桃树根白皮120g,加水2 000ml,浸泡30分钟后煎汁1000ml,待药汁冷却后,用干净纱布蘸取药液外洗患处,一日数次,每次15~30分钟。
功效:两药合用有利湿避秽、香身除臭之功效。
中药泡澡因病选药因人而异
中药配方因病而异
药浴法属于外治法,患者用药液洗浴全身或局部,药物主要通过皮肤吸收,依靠经络血脉的运行,可直达腑脏,从而发挥相应的治疗效果。药浴用药与内服药一样,亦需遵循处方原则,辨病辨证选药。即根据各自的体质、时间、地点、病情等因素,选用不同的方药,各司其属。
此外,药浴的形式有多种多样。洗全身的称“药水澡”;局部洗的又有“烫洗”、“熏洗”、“坐浴”、“足浴”等之称,尤以烫洗最常用。
常见夏秋季药浴配方
中药泡澡以活血通络为指导原则,辅助治疗不通之痛,可起到活血化瘀、祛风散寒、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振奋精神等作用。在此为大家介绍几种适宜夏秋药浴的配方:
1、疲劳:可选用桃仁、红花、川芎、黄柏、芩九各30克。该方可以放松肌肉、缓解疲劳。
2、老人:手麻、头晕、颈痛、腰肌劳损,可选用桃仁、红花、川芎、续断、姜黄、牛膝、桂枝、威灵仙、赤芍各30克。该方可以养血补气、活血通络。
3、小孩:湿疹或痱子,可选用生地、银花藤、金银花、大黄、薄荷各15克。
4、妇女:阴道炎、阴道瘙痒,可选用生地、熟地、薄荷、桂枝、威灵仙、蒲公英、野菊花、地丁、金银花、大黄各30克 。
药浴操作有讲究
药浴说起来很简单,但操作起来还真有不少学问和讲究。其中最重要的是药浴水的煎制:先用纱布将药物包好,最好先在锅内浸泡15—30分钟,然后再煎煮至水开,水开后继续煎煮1小时即可。煮好后将药水倒入盆内,待温度适度时即可洗浴。药包不要丢弃,药浴时还可以用它擦洗身体,尤其是病变患处,可以增加局部的药物浓度。
应注意的是,药浴时水温不宜太高或太低。水温太高会损伤人体皮肤细胞膜;而水温太低则药物很难刺激或渗入皮肤,达不到治疗的目的。普通人可两三周药浴一次,每次20分钟左右;而慢性病患者,可以每天药浴1次,每次30分钟左右,一般情况下每周不宜少于两三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