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对食管癌症状的认识
中医对食管癌症状的认识
中医称食管癌为“噎膈”,其病因不外乎气、痰、瘀、热之变。以下为中医对食管癌症状的认识。
痰气交阻型食管癌
症状:吞咽时有梗塞感,胸脘痞满,情绪不舒时可加重,泛吐痰涎,口干咽燥,暖气呃逆。苔薄腻,舌质偏红,脉弦细而滑。
证候:痰气交阻,食道不利,则见吞咽时有梗塞感,胸脘痞满,情绪不舒时可加重,泛吐痰涎;痰气交结之后,津不上承,或郁热伤津,故有口干咽燥;暧气呃逆为胃气上逆之象;苔薄腻,舌质偏红,脉弦细而滑为气郁痰阻,兼有郁热之象。
痰瘀互结食管癌
症状:胸骨后刺痛,痛有定处,咽食梗阻不畅,或食后即吐,或呕吐痰涎,或呕出物如赤豆汁,大便于结,坚如羊屎,形体更为消瘦,肌肤枯燥,面色晦滞。舌有紫斑,苔腻。
证候:痰瘀互结,阻于食道,故见胸隔刺痛,痛有定处,咽食梗阻不畅,或食后即吐,食不得下而复吐出,呕吐痰涎;络伤血溢测呕出物如赤豆汁;久病阴血更伤,肠失润泽,故大便干结,坚如羊屎;长期饮食不入,生化乏源,必见形体更为消瘦,肌肤枯燥;面色晦滞,舌有紫斑,苔腻,脉细涩均为痰瘀内结之候。
气虚阳微型食管癌
症状:长期饮食不下,汤水难进,精神疲惫,形寒气短,泛吐清涎,面浮肢肿,脘腹胀大,面色灰白。舌淡苦白,脉细弱或沉细。
证候:病情发展,由阴损而导致阳微,脾胃之阳衰微,生化之源告竭,长期饮食不下,汤水难进,故精神疲惫,泛吐清涎;肾阳亦败,故面浮肢肿,脘腹胀大;元阳衰微,故有面色灰白,形寒气短,舌淡苔白,脉细弱或沉细。
中药治疗食管癌
中医治疗食管癌有以下几个特点: 中医治疗食管癌的特点一、中药与手术相结合:手术前以中药扶正治疗,可增加手术切除率,减少手术并发症。术前的中药抗癌治疗,目的在于控制癌症的发展。手术后可用中药调理,以扶正和驱邪相结合,两者结合对治疗食管癌有一定的疗效。
中医治疗食管癌的特点二、中药与化疗相结合:在化疗期间治疗以补为主,增强体质,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和对化疗药物的耐受性,限制肿瘤的发展,减少白细胞下降,肝肾损害,使化疗顺利进行,有利于肿瘤的彻底治疗。 中医治疗食管癌的特点三、中医药食管癌治疗与其他治疗相结合的效果:中药是放疗后一种较佳的接力临时性治疗,坚持长期扶正驱邪中药治疗是提高远期疗效,减少肿瘤复发的关键。
放疗后多以益气养阴扶正为主,辅以清热解毒散结等祛邪治疗,可提高疗效。 所以,河南现代医学研究院医院食道癌专家提醒食管癌病人在选择治疗方法的时候一定要小心谨慎,建议采用无创伤的中医药治疗。中医药治疗可显著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延长病人的生存期。
中医对焦虑症症状的认识
中医认为焦虑症属于中医“郁证”,是由于情志不舒、气机郁滞所引起的一大类病症。但中医认为情志所发生的病变的中心病机是“气郁”,而多思善虑最容易伤脾,脾胃为后天气血生化的来源,然后分别引起血、痰、湿、热、食等的郁结以及中医所说的心、脾、肝等的虚证,所以元代著名医家朱丹溪说:“故人身诸病,多生于郁”。所以
(1)当热扰动心神,或心失所养,心神不安以及肝失柔和之象的时候,就会出现持续 的紧张不安和心悸、失眠、出汗、肌肉机体紧张等;
(2)当肝气郁结乘脾胃,就可以出现容易腹泻、恶心呕吐、腹痛等;
(3)肝郁乘脾,脾运不健,生湿聚痰,出现咽喉梗塞感(梅核气)而实际没有异常实质性占位病变;
(4)心脾胆虚的时候,可以出现多思善虑,心悸胆怯,善惊易恐等;
(5)如果出现尿频,会有几种情况,一种是下焦湿热,病人同时还有尿痛、尿黄赤等;二是肝经郁结,这种病人紧张不安的情况尤为明显,同时还会手、头、舌等颤抖的症状;三是肾虚,病人会有性方面的问题,另外可能记忆力减退等。但从临床上看,以第二种情况比较多见,这些病人在尿液、肾功能和其他多种泌尿系统检查表现正常,夜间症状明显而历经多年痛苦不减。
(6)表现为胸闷,喜欢叹气,两胁胀痛等,情绪不好就症状加重,则是典型的肝郁气滞的症状了。
食道癌左肋痛前兆主要是什么
以往认为早期食管癌没有症状和信号是不对的。因为这些信号与症状轻微,时隐时现,不经治疗可以自动消失,因而被病人和医生忽略,未能进一步检查确诊,之后失去最佳治疗时机。其实,绝大多数早期食管癌患者都经历过不同类型、不同程度的自觉症状,如果发现有以下症状就应引起警觉。
早期食管癌的症状和前兆主要是什么?早期食管癌患者咽食物时有哽噎感这种症状最常见。有些食管癌患者甚至可以清楚地回忆第一次发生的时间。这些早期食管癌症状不经治疗可以自动消失,数天或数月后再次出现,以后发生的频率和哽噎感的程度逐渐增加。食管内异物感食管癌患者自觉某次吃进的食物粗硬划破食管,有食物贴附在食管壁上,咽不下去。咽喉部有干燥和紧缩感可伴有轻微疼痛,有时与食管癌患者情绪波动态有关。
此外早期食管癌患者出现胸骨后疼痛和下咽时食管有疼痛感这种症状也较为多见。早期食管癌患者进食时胸骨后或食管疼痛,呈烧灼感、针刺感、牵拉感或摩擦感。食管癌患者大口吞咽粗糙或热的食物时疼痛感加重,小口吞咽稀的或温冷食物时则疼痛较轻。早期食管癌疼痛的部位一般较实际长癌的部位高一些。食管下段癌,疼痛可以发生在上腹部。早期食管癌几天后或服药治疗后疼痛可缓解。早期食管癌患者在进食不当或情绪波动时疼痛又会出现。这种情形会反复。
喉咙有异物还老打嗝是怎么回事
食管癌喉咙有异物还老打嗝但没有其它症状时要警惕食管癌的出现,由于食管癌早期症状并不明显,所以可能出现:吃饭容易噎着、咽部异物感、胸骨后胀闷或轻微疼痛、经常打嗝、烧心等,尤其是吞咽粗硬食物时,可能有不同程度的不适感。
食管癌早期症状1.吃饭容易噎着。吞咽食物有迟缓、滞留或轻微哽咽感,可自行消失,一段时间后会再出现,这是食管癌初期最常见的症状之一。
2.食管癌引起的吞咽困难,会不断加重。同时伴随哽噎症状的是呕吐,这其实是唾液和食管分泌物因受阻不能入胃而反流。
3.咽部异物感。感觉咽部有异物,咽不下也吐不出;食物通过食管时,有异物感或摩擦感。
4.胸部不适。胸骨后胀闷或轻微疼痛,呈现间歇性或在疲劳后及快速进食时症状加重。食物通过时有异物感或摩擦感,有时吞咽食物时,在某一部位会有停滞或轻度梗阻感。
5.经常打嗝。下段食管癌还可引起上腹部不适、呃逆(打嗝)、嗳气等。
6.烧心。这个症状尤其需要重视。英国卫生部完成的一项研究发现,有59%的受访者不知道烧心是食管癌等消化道癌症的早期症状。
建议食管癌的治疗肯定是越早越好,如果到了中后期治愈的几率很低,所以如果出现喉咙有异物还老打嗝的现象一定要警惕食管癌的形成。
中医是如何有效治疗食管癌的
中医是如何有效治疗食管癌的?中医方法在临床上受到了很多食管癌患者的青睐,对于每位食管癌患者来说,只要能够将疾病治好就可以了,目前,中医治疗食管癌的方法主要是辨证治疗,针对于不同类型的食管癌,治疗方法是不同的,中医将食管癌分为阴枯阳衰型食管癌、气滞型食管癌以及梗噎型食管癌,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具体的治疗方法。
中医认为,食道癌病机之根本为阳气虚弱,机体功能下降,主强治疗宜温阳益气,扶助正气,提高机体功能,所以治疗主方要体现这一中医治疗原则。关于食管癌的分证各有不同,立法用药亦随之而异。但治法总不离疏肝理气、降逆化瘀、活血化瘀、软坚散结、扶正培本、生津润燥、清热解毒、抗癌止痛、温阳益气等。
1、阴枯阳衰型食管癌
症见:病期已晚,咽下困难,近于梗阻,呕恶气逆,形体消瘦,气短乏力,烦热唇燥,大便干如粪,舌质黯绛,瘦小,少苔乏津或无苔,也有苔黄黑干而裂者,脉细数或沉细无力。
治法:消噎散:延长生命、滋阴补阳,益气养血。中草药目前可治疗食道癌、贲门癌、胃癌所引起的噎食倒食、粘痰不断、入食即吐、反流食、吞咽困难、消瘦、声音嘶哑、胸闷、乏力、病灶反射性疼痛等不同症状都有良好的效果。
2、气滞型食管癌
症见:早期食管癌的表现,无明显吞咽困难,只为吞咽时感食管内挡噎、异物感或灼痛,胸郁闷不适及背部沉紧感,时隐时沉的吞咽不利感。X线检查主要为早期食管癌的病变。舌质淡黯,舌苔薄白,脉弦细。
治法:疏肝理气,温阳益气,扶正抑瘤。
3、梗噎型食管癌
症见:症状单纯,轻度梗噎或吞咽不利。X线检查多属早、中期髓质型、蕈伞型食管癌。舌质黯青,苔黄白,脉弦细。
治法:消噎散:抗癌散结,理气降逆,温阳扶正。
通过针对于“中医是如何有效治疗食管癌的”的介绍,患者在治疗时,切忌不可病急乱投医,选择正规医院就诊才能保证临床治疗效果,尽早远离疾病困扰。
食道癌患者,可以吃鸡蛋和醋吗
食道癌临床症状因病程发展、病理形态、机体反应等多种因素的不同而表现不尽相同,早期食管癌症状临床上症状常不明显,中期食管癌症状典型症状进行性吞咽困难,晚期食管癌的症状多因压迫及并发症引起,并且可以发生淋巴及血行转移。食管病变段有溃疡、炎症或是肿瘤外侵,则产生胸骨后或背部持续性隐痛。 鸡蛋中除有人体所需的8种氨基酸外,还有维生素a、b2与胆固醇,癌症病人除伴有胆道阻塞、尿毒症、严重肾功能损害或患胰腺肿瘤时不宜多食鸡与鸡蛋外,适量、经常服用鸡与鸡蛋反而会增加机体的抵抗力,增加自身抗病能力。
如何预防胃癌的发生 吃滚烫的食物
临床中,医师发现许多消化系统癌症患者,特别是食管癌、胃癌患者,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色,就是喜爱吃十分热的食物,每顿饭都恨不得吃那些刚出锅的东西。咨询一位被确诊为食管癌的患者饮食状况,发现他素日不光喜爱吃烫嘴的饭菜,还十分喜爱喝热茶,就是这些不良的饮食习惯,导致他中年发病。
认识癌症 中医教你正确认识癌症
一、中医对癌症的认识
1、病机基础
关于癌症的病因病机,历来说法较多,但多不外乎内虚外邪。痰、瘀、热、毒、虚等因素均与癌症有关,因此癌症的临床表现变化多端,甚至可能在同一时间、同一机体内出现截然相反的病理现象。而厥阴经为两阴交尽之经,具有寒热错杂、虚实夹杂的特点。中医认为,癌症的临床症状特点正与厥阴病的特征不谋而合,进而认为癌症的病位在厥阴,病机基础在于“阴阳气不相顺接”。
2、病机转化关键
专家认为,“癌”不是某种组织或某种结构,而是人体的一种状态,体现的是人体内部、人体与外界环境的平衡。在“阴阳气不相顺接”的基础上,人体正气会逐渐亏耗,而癌毒也会因之而生。但癌毒的产生与正气的亏耗并不是必然出现癌症。
当人体正气尚能遏制癌毒时,人体就不会出现癌变,若相反,癌变就会发生。因此正气耗散与癌毒扩散趋势的互相转化、互相影响是癌症进展、肿瘤转移的重要原因。
3、病机的外在表现
在“癌”这种状态下,人体就会呈现出一系列的病理表现,如气滞、血瘀、痰凝等,这些病理表现与癌毒一起耗伤正气,使正常的气血转化为“恶气”、“恶血”,最终导致“癌瘤”的出现。
二、中医治疗癌症的关键点
1、癌毒的根源
铲除毒根即消除肿瘤,这是治疗癌症最直接的手段。
2、人体内环境
气滞、血瘀、痰凝等为肿瘤发病提供了土壤环境。放疗、化疗之后,癌细胞的生长、扩散速度反而加快的现象并不少见,这正是由于放疗和化疗虽然在短时间内抑制了癌细胞的生长扩散,却也破坏了人体的内环境,反而更利于癌细胞的生长。
3、“种子”
当正气耗散,不能制癌毒时,癌毒会逐渐扩散,在病态的人体内环境的帮助下,把正常的细胞转变为癌细胞,肿瘤就会扩散。这个过程中,正常细胞就充当了癌变的“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