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桃树皮的作用 治麻风结节
核桃树皮的作用 治麻风结节
胡桃树皮一两,轻粉三钱。共研末,调香油搽。
核桃树皮的作用 皮肤癣症
核桃树树皮可用于治疗皮肤癣症,如头癣、牛皮癣以及皮肤湿疹等疾病。
核桃树皮的作用 辟谣
核桃树树皮有可抑制癌症的说法多见于民间 ,比较广见的说法就是核桃树树皮对多种肿瘤细胞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如食道癌、胃癌、肝癌、食道癌之类的癌症。但是并没有相关的科学依据,所以建议民间使用偏方来治疗癌症时谨慎使用核桃树树皮。
核桃树皮的作用 杀菌止痒
民间对于核桃树树皮杀菌止痒的做法有两种:第一种是把刚刚采摘的新鲜核桃树树皮捣碎取汁,然后涂在皮肤患病症之处;第二种是利用核桃树树皮与清水一起会兑煎熬,利用煎熬产生的药液来清洗皮肤患病症之处。再次强调,核桃树树皮有一定毒性。
核桃树皮的作用 提高免疫力
核桃树皮对人体的免疫能力有很好的提高作用,因为核桃树皮中有大量的赖氨酸存在,这种物质进入人体以后能提高血液中血清白蛋白的含量,也能净化血液,能减少多种病毒在血液中的沉积,从而也就让人们身体的免疫力有了明显的提高。
樱桃吃多了好吗
1、会上火
要知道,樱桃属火性,大热,平素有热性病及喘嗽者不可食用。尤其是小孩子,如果吃太多樱桃很容易引发热性病、肺结核,慢性支气管炎与支气管扩张等病。如果有阴虚咳嗽的症状,如干咳少痰,或痰多色黄而稠,午后潮热、颧红、盗汗、舌质红,脉细软的时候,一定不要吃樱桃。所以大人们一定要注意,樱桃虽然好吃,但切记不要让小朋友过多食用。
2、会中毒
樱桃中除了含铁多以外,还含有一定量的氰甙,如果吃太多会引起铁中毒或氰化物中毒。
樱桃的功效
1、抗贫血
樱桃含铁量高,每百克樱桃中含铁量多达5.3毫克,位于各种水果之首。铁是合成人体血红蛋白、肌红蛋白的原料,在人体免疫、蛋白质合成及能量代谢等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也与大脑及神经功能、衰老过程等有着密切关系。常食樱桃可补充体内对铁元素量的需求,促进血红蛋白再生,既可防治缺铁性贫血,又可增强体质,健脑益智。
2、防治麻疹
麻疹流行时,给小儿饮用樱桃汁能够预防感染。樱桃核则具有发汗透疹解毒的作用。
3、祛风胜湿
樱桃性温热,兼具补中益气之功,能祛风除湿,对风湿腰腿疼痛有良效。樱桃树根还具有很强的驱虫、杀虫作用,可驱杀蛔虫、蛲虫、绦虫等。
4、收涩止痛
经验表明,樱桃可以治疗烧烫伤,起到收敛止痛,防止伤处起泡化脓的作用。同时樱桃还能治疗轻、重度冻伤。
5、养颜驻容
樱桃自古就被叫做“美容果”,中医古籍里称它能“滋润皮肤”、“令人好颜色,美态”,这是因为樱桃营养丰富,所含蛋白质、糖、磷、胡萝卜素、维生素C等均比苹果、梨高,尤其含铁量高。
樱桃的种类
1、岱红
平均单果重10.85克,最大可达14.2克。果实为圆心脏形,果型端正,整齐美观,畸形果很少。果柄短,平均果柄长2.24厘米。果皮鲜红至紫红色,富光泽,色泽艳丽,果肉粉红色,近核处紫红色,果肉半硬,味甜适口。可溶性固形物14.8%。5月中、下旬成熟,比红灯早熟3-5天,是极少见的早产、早丰、大果形早熟品种。也是目前保护地栽培的首选品种之一。
2、福蜜
超早熟、自花结实品种:果实近圆形,果柄中长。梗洼宽、浅,极少裂果。果皮较薄,着红色,果点小而稀,不明显。果肉红至深红色,肉质稍软,汁液多,味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7.5%。品质优良。果核近圆形,果实可食率达91.0%。在烟台地区5月10日果实成熟。幼树生长旺盛,树姿较直立。进入结果期后,树姿渐开张,大量结果后,树势中庸,树姿开张,分枝角度大。成龄树以花束状果枝结果为主,集中成熟,具有一定的自花结实能力。
3、黑珍珠
晚熟型,树姿半开张,多年生枝灰白色,一年生枝灰褐色、枝条粗壮、叶片长、纺锤形、浅绿色、叶片大而厚、叶复齿、吨叶片顶端尖,并向一边稍弯曲,成枚力强、萌芽率高。当年生枝条基部易形成腋花芽。盛果期树以短果枝和花束壮果枝结果为主,伴有腋花芽结果。果顶稍凹陷。果顶脐点大缝合线色淡不很明显。平均果重11.0克,最大果重16.0克,果色紫黑色,有光泽,黑里透亮,果肉果汁深红色。内质脆硬,肥厚多汁,果实于6月上旬果实开始变红,6月中下旬果实成熟紫黑色。
4、雷尼
果实宽心脏形,果皮底色为,富鲜红色红晕,在光照好的部位可全面红色,十分艳丽、美观;果肉白色,质地较硬,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达15%~17%,风味好,品质佳;离核,核小,可食率达93%。某地区6月中旬成熟。
麻风病的特征
麻风病的临床表现是多样性的,为描述方便可以分为三部分:
a.“原发”性损害是指由麻风菌直接导致的各种各样的皮损和周围神经损伤。皮损可以是一处或多处,通常其颜色均较周围的正常皮肤浅一些,有时这些损害也可以是淡红或铜色的。以斑诊、丘诊、斑块、弥漫浸润、结节、溃疡为常见。神经损伤如爪形手、腕下垂、足下垂等。麻风皮损大多数缓慢发生、发展,但以反应形式为首发症状者也因麻风病人机体免疫力不一,发病后临床表现各异,一般分为结核样型麻风、界线类麻风。多数皮损麻木无汗,但少数有痒感或奇痒。并伴有感觉障碍:感觉丧失是麻风病的典型特点,皮肤损害处可显示不同程度的温觉、痛觉等感觉障碍。
b.麻风菌抗原诱导的免疫反应性损害是指麻风菌在体内死亡后会释放抗原,诱发机体产生免疫反应和组织损伤,如麻风结节性红斑、虹膜睫状体炎和神经炎等。这些表现一般出现在皮肤和周围神经损害之前,但有时也可发生较早,成为首发和突出表现,常引起误诊。请您注意对皮肤和周围神经检查,可疑时请转有关专科医生协助诊断。
c.神经损伤主要见于周围神经干,表现为皮肤的感觉障碍和受损神经所支配的肌肉变的软弱无力。周围神经损害后的并发症:如手足麻木、无汗,晚期可出现皲裂、溃疡,甚至骨和组织吸收。以上表现可相互重叠和交叉,一般病期越短,神经损害的可能性越小,因此,早期诊断和治疗,对预防畸残有重要意义。
治疗慢性荨麻疹的偏方
1、蝉衣5个、池塘里浮萍250克,水煎服,日服两次(早晚各一次)。
2、生芝麻180克。捣烂,装于薄布袋中,频擦患处。鲜桃树叶适量,反复摩擦患部,至愈为止。
3、每天取败酱草30克,之后放入容器中进行加水煎煮,煮好之后取其汁液涂抹再患处,每天2~3次。
4、徐长卿60克,白薇15克。水煎,洗患处。每日2-3次。
5、蟾蜍汤:用治丘疹性荨性疹,有解毒,消肿,止痛之功效。活蟾蜍3-4只,去内脏洗净后放入砂锅内煮极烂,用炒布过滤去潭渣,留汤备用。搽洗患处,日3或4次。
6、芋头茎猪排:用治荨麻疹,有除热散风之功效。芋头茎(干)30-60克,猪排骨适量。将芋头茎洗净,加适量猪排骨同炖熟食。
7、芝麻根:用治荨麻疹,有清热,散风,止痒之功效。芝麻根1握,洗净后加水煎,趁热烫洗。
8、韭菜:用治麻疹,有清热,散风之功效。韭菜1把,将韭菜放火上烤热。涂擦患部,每日数次。
9、枇杷叶的煎煮法也有治疗痱子和荨麻疹的功效。取三枚叶片,用手掐碎,放入500克水中煮沸。待煮汁冷却,用此清洗患部。也可以将枇杷叶放入纱布袋中,放入浴池水中片刻,用作入浴剂。
10、地肤子、浮萍各30克,蝉蜕9克,水煎服,每日l剂。
11、桃树叶、艾叶各30克,白矾15克,食盐9克,煎汤洗浴,每日1-2次。
12、苍耳子,荆芥,防风各15克,葱白1根,水煎服,每日1剂。
牙龈萎缩吃什么好
1、桃树皮4g,柳树皮4g,白酒适量。沙锅放入白酒,以文火煎煮桃柳树皮,趁热含酒液漱口。当酒液含在口中凉后即吐出,日漱数次。清热止痛,祛风散肿。用治风火牙痛和牙周发炎。
2、滑石、甘草、雄黄、冰片、朱砂,每天早晚用牙刷蘸药刷患处2次;取药末30g,生蜜60g,调匀,涂患处,早晚各一次。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化腐生肌,收敛止血,对于牙周炎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3、天花粉、蒲公英各12g。水煎取汁,含漱,每日2至3次。用治齿龈脓肿,流脓。
4、生地、连翘各12g,丹皮、升麻、当归、大黄各10g,黄连、竹叶各6g,生石膏30g(先下),天花粉15g。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清热止痛。主治急性牙周炎。
5、八爪金龙15克,土一支蒿3克,苦金盆9克。用60%酒精500毫升浸泡,l周后用。用时以机球蘸药液搽患处。
6、鲜菊花叶一把。将鲜菊花叶洗净捣烂,绞汁服下,连服2至3次。消炎止痛。用治齿龈炎红肿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