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黄体期是什么意思 黄体的形成与退化

黄体期是什么意思 黄体的形成与退化

1、排卵后卵泡液流出,卵泡腔内压下降,卵泡壁塌陷,形成许多皱襞,卵泡壁的卵泡颗粒细胞和卵泡内膜细胞向内侵入,周围由结缔组织的卵泡外膜包围,共同形成黄体。

2、卵泡颗粒细胞和卵泡内膜细胞在LH(黄体生成素)排卵峰的作用下进一步黄素化,分别形成颗粒黄体细胞和卵泡膜黄体细胞。这两种黄体细胞内都含有胡萝卜素,该色素含量的多少决定了黄体颜色的深浅。

3、排卵后7-8日(相当于月经周期的第22天左右),黄体体积和功能达到高峰,直径1-2㎝,外观黄色。正常黄体功能的建立需要理想的排卵前卵泡发育、FSH(卵泡刺激素)刺激和一定水平的持续性LH(黄体生成素)维持。

4、如果排出的卵子受精,黄体在胚胎滋养细胞分泌的hCG(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的作用下增大,转变为妊娠黄体,到妊娠3个月末时才退化。此后胎盘形成并分泌甾体激素维持妊娠。

5、如果卵子没有受精,黄体在排卵后9-10日开始退化,黄体功能限于14天。黄体退化时黄体细胞逐渐萎缩变小,周围的结缔组织以及成纤维细胞侵入黄体,逐渐由结缔组织所代替,组织纤维化,外观色白,称白体。黄体衰退后月经来潮,卵巢中又有新的卵泡发育,开始新的月经周期。

内分泌失调检查哪些项目 黄体生成素检查

黄体生成素主要是促使排卵,在促卵泡生成激素的协同作用下,形成黄体形成并分泌孕激素。检测值过高,可能停经或不孕症。

正常值:

男性:1.27-12.96mIU/mL   女性:卵泡期:3.85-8.78mIU/mL;排卵期:4.54-22.51mIU/mL;黄体期:1.79-5.12mIU/mL;经期:16.74-113.5mIU/mL

不排卵体温会升高吗

女性月经周期以月经见红第一天为周期的开始,周期的长短因人而异,约为21-35天不等,平均约为28天,其中又以排卵日为分隔,分为排卵前的滤泡期,与排卵后的黄体期。滤泡期长短不一定,但黄体期固定约为14天上下两天。排卵后次日,因卵巢形成黄体,分泌黄体素会使体温上升摄氏0。6度左右,而使体温呈现高低两相变化。高温期约持续12-16天(平均14天)。

1、若无怀孕,黄体萎缩停止分泌黄体素,体温下降,回到基本线,月经来潮。

2、若是已经怀孕,因黄体受到胚胎分泌荷尔蒙支持,继续分泌黄体素,体温持续高温。

3、若卵巢功能不良,没有排卵也没有黄体形成,体温将持续低温。

什么是卵泡期和黄体期

黄体期是指排卵后到月经来潮的前一天,卵巢受黄体刺激素的影响,分泌黄体素,维持增厚的子宫内膜,以利受精卵著床,若无受精卵著床,子宫内膜便会崩解,月经周期随著月经来潮结束。

卵泡期是什么时候?

卵泡期是指从月经第3天至排卵当日。排卵就是自下次月经来潮前14天左右开始;排卵日至月经来潮为黄体期,一般为14天,所以黄体期和排卵期是重合的。

黄体期是什么时候?

黄体期一般情况下是月经周期中的第15~28天,孕酮在22~23天最高,此时可作为评估黄体功能是否可靠,而黄体期后期可为受精卵继续生长发育做好准备。

黄体的常见问题

1、孕酮跟怀孕的关系

妊娠时,HCG刺激黄体产生孕酮;7~9周逐渐过渡致胎盘产生,又称黄体胎盘转移;10~11周胎盘产生孕酮明显增加,这时胎盘的滋养细胞接替黄体产生孕激素并维持妊娠。孕期孕酮检查主要用于了解黄体的功能及卵巢有无排卵以及了解妊娠状态等。

2、那它为啥要叫黄体呢

大概我们觉得因为它新鲜的时候是黄色的,所以叫黄体吧。

黄体其实就是排卵之后形成的细胞团。

3、那黄体期是什么时候

黄体是排卵之后产生的,那么在排卵期之后就是黄体期了。黄体期的时间是排卵后第一天到月经前第一天。黄体期会持续12-14左右。

如果没有受精的话,黄体会退化,这时黄体期结束,月经来潮。如卵子已受精,黄体则可维持到妊娠6个月时才开始退化。

4、黄体和怀孕有什么关系呢

黄体的主要功能是分泌孕酮、雌激素和松弛素。黄体酮是一种天然孕激素,在体内对雌激素激发过的子宫内膜有显著形态学影响,为维持妊娠所必需。

黄体功能不全是指卵巢排卵后没有完全形成黄体,以致孕激素分泌不足,使子宫内膜未能及时转换,而不利于受精卵的着床。怀孕后存在黄体不全,就是孕酮比较低,则容易在孕早期“滑胎”。

黄体期分泌物怎么回事

专家介绍,黄体的主要功能是分泌孕酮、雌激素和松驰素。然而,对于女性黄体期是什么时候这个问题大家却并不是都很了解。

在黄体功能不全的女性中,大多是孕酮分泌不足。孕酮主要作用在子宫内膜,引起子宫产生分泌期的变化,这对于受精卵着床和维持妊娠是非常必要的。孕酮如分泌不足,会使子宫内膜的分泌期变化受到不良影响。

什么是女性黄体期-在临床上通过子宫内膜活检,常常发现有些不孕妇女分泌功能欠佳,这不利于受精卵着床。即使受精卵着床,也会因孕酮分泌不足引起流产。据统计,有3-4%的不育妇女是由于黄体功能不全引起的。

一般来说,女性黄体期是指月经周期第15-29天,排卵后的卵泡形成黄体,分泌大量的孕酮和雌激素,孕酮于第22-23天升至峰值,此时测定孕酮水平、评估黄体功能最可靠,子宫内膜继续增厚,到月经来之前为15-19mm。

女性黄体期末,子宫内膜的增长达到极点,为受精卵的种植和继续发育准备了条件。

妇科医生解释道,正常情况下,卵巢排卵后,卵泡将黄素化,形成黄体并分泌雌激素和孕激素,刺激子宫内膜生长。但是,如果神经内分泌调节功能紊乱或其它原因,造成黄体期孕激素分泌不足或黄体过早衰退,就会导致子宫内膜发育不良和黄体期缩短,导致女性不孕不育。

以上就是有关黄体期的具体推断方法,黄体期大概就是在月经周期的15天到29天之间。排卵期过后就是黄体期分泌物孕酮跟雌激素了,如果有的女性朋友有黄体功能欠缺的情况,要及时到医院检查治疗,避免造成不孕不育症的情况。

卵泡期和黄体期的介绍

卵巢的生卵功能有月周期性变化,一般分为三个阶段,即卵泡期、排卵期和黄体期。

1. 卵泡期:是卵泡发育并成熟的阶段。原始卵泡在发育过程中,历经初级卵泡、次级卵泡的不同发育阶段,最终成为成熟卵泡。

2. 排卵:成熟卵泡在lh分泌高峰的作用下,向卵巢表面移动,卵泡壁破裂,出现排卵孔,卵细胞与透明带、放射冠及卵液排出,此过程称为排卵。排出的卵细胞被输卵管伞捕捉送入输卵管中。

3. 黄体期:排卵后进入黄体期。残余的卵泡壁内陷,血液进入卵泡腔,凝固形成血体。随着血液被吸收,颗粒细胞与内膜细胞增殖、黄体化,形成外观为黄色的黄体。若卵子受精成功,胚胎分泌hcg,使黄体继续发育为妊娠黄体。

黄体期是指排卵后到月经来潮的前一天,卵巢受黄体刺激素的影响,分泌黄体素,维持增厚的子宫内膜,以利受精卵著床,若无受精卵著床,子宫内膜便会崩解,月经周期随著月经来潮结束。正常黄体机能的维持有赖于下丘脑-垂体-卵巢性腺轴功能的完善,不仅黄体期,卵泡期出现异常也可致黄体功能障碍。如今一般认为黄体功能不全与下列因素有关:

1.卵泡期fsh分泌不足,卵泡液中fsh和雌二醇低值。

2.排卵期lh峰不充分。

3.黄体期lh分泌不足或其脉冲式分泌不充分。

4.子宫内膜细胞甾体激素受体异常,对黄体分泌的激素反应性低下,即黄体功能正常,内膜发育不良。

卵泡期由上次月经停止日开始至卵巢排卵日止,历时10~12天。在这一期中,此期卵泡的粒膜细胞在fsh和lh的作用下产生雌激素,在雌激素的作用下,子宫内膜迅速增殖,血管增生,腺体增宽加长,但不分泌。此期末,卵巢排卵。如果卵细胞成熟后,因故未能排出,也将进入下一期。

卵泡期指月经开始至排卵的阶段,约14天。在卵泡期开始时,由于血中雌激素、孕激素水平均处于低水平,一方面造成子宫内膜因缺乏足够的雌激素,孕激素而坏死、脱落出血,即月经来潮。另一方面,也解除了对腺垂体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分泌的反馈抑制,fsh、lh分泌增多,使卵泡逐渐发育成熟,并分泌雌激素,造成子宫内膜增生变厚进入增生期。当卵泡发育成熟时,雌激素的分泌达顶峰,作用于下丘脑产生正反馈,触发lh的分泌高峰而导致排卵。黄体期在lh和fsh作用下,排卵后的残余卵泡发育成黄体,并分泌大量孕激素和雌激素,一方面使子宫内膜进一步增生,并出现分泌期变化,进入分泌期;另一方面反馈抑制lh、fsh的分泌使之减少。若不受孕,黄体只有12~15天的寿命。黄体的退化,孕激素,雌激素分泌减少,子宫内膜再次坏死、出血,进入下一月经周期的月经期。 月经第三天是卵泡期。

从上面我们知道了很多的关于卵泡期和黄体期的介绍。女性朋友们在怀孕的道路上一定不要给自己过多的压力,过分的压力总是会带给身体很多的负面影响,尤其是影响消极激素的生成。若果你准备要小孩了,一定要适当减缓工作生活压力,经常锻炼,多运动,保持良好的身体状况,以最佳的状态来迎接新生命的到来。

​月经黄体期的时间

黄体期是指排卵后到月经来潮的前一天。黄体期一般历时14天,如果月经周期为28天,那么黄体期就是月经周期的第15~28天。

黄体期的激素调节机制:

1、女性排卵后,LH(黄体生成素)和FSH(卵泡刺激素)都急剧下降,在少量LH和FSH的作用下,黄体形成并逐渐发育成熟。黄体主要分泌孕激素,也分泌雌二醇,使子宫内膜发生分泌期变化。

2、排卵后第7-8天,孕激素达到高峰,雌激素也达到又一高峰。由于大量的孕激素和雌激素以及抑制素A的共同负反馈作用,又使垂体LH和FSH分泌相应减少,黄体开始萎缩,雌激素、孕激素分泌减少,子宫内膜失去性激素的支持,发生剥落而月经来潮。

3、雌激素、孕激素和抑制素A的减少解除了对下丘脑和垂体的负反馈抑制,FSH分泌增加,卵泡开始发育,于是下一个月经周期重新开始。

​黄体期是什么时候

黄体期是在排卵后到月经来潮的前一天。

女性排卵后,在黄体生成素作用下,卵巢细胞进一步分裂,细胞质会有黄色色素颗粒和脂滴,肉眼看上去呈黄色,所以我们把这个新的内分泌腺体称为黄体。黄体的发育及结果如何,取决于卵泡排出的卵子是否受精,如没有受精,则维持14天左右后退化,这时表现为女性月经来潮。如卵子已受精,黄体则可维持到妊娠3个月末才退化。黄体期一般历时14天,如果月经周期为28天,那么黄体期就是月经周期的第15~28天。所以说,黄体期是在排卵后到月经来潮的前一天。

什么是黄体期

在卵子及滤泡液排出以后,卵泡腔内压力下降,卵泡壁塌陷,颗粒细胞向腔内突出,形成许多皱襞,卵泡膜的细胞及结缔组织、血管也侵入颗粒细胞层。这时泡膜内层毛细血管出血,腔内充满浆液性液体及血液,这些称为血体。接着在黄体生成素作用下,细胞进一步分裂,这时细胞质会有黄色色素颗粒和脂滴,肉眼看上去呈黄色,故名黄体。什么是女性黄体期-也可以说,排卵后剩余卵泡部分又迅速形成了一个新的内分泌腺体。黄体的发育及结果如何,取决于卵泡排出的卵子是否受精,如没有受精,则维持12-14天左右后退化,这时表现为妇女月经来潮。如卵子已受精,黄体则可维持到妊娠6个月时才开始退化。

女性黄体期是什么意思

一、女性黄体期是什么意思

黄体期是指排卵后到月经来潮的前一天,卵巢受黄体刺激素的影响,分泌黄体素,维持增厚的子宫内膜,以利受精卵著床,若无受精卵著床,子宫内膜便会崩解,月经周期随著月经来潮结束。这个阶段,人体处于阳盛阴消的阶段,因而人的心肝气火就比较旺盛,所以很多女性在这个时期,常会出现一些胸闷烦躁、乳房乳头或胀或痛、头昏头痛、睡眠较差等症状,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经前综合征。在黄体期,卵巢功能开始活跃,黄体细胞分泌大量的孕激素与雌激素,子宫内膜也会受到孕激素的作用。体内的各种激素都在发生重要的调节作用。

二、饮食建议

1、对症补充营养

很多女性都会饱受经期综合症的困扰,而不同的表现,其实是身体发出的健康信号:

脸上长痘痘:缺锌。可以适当吃一些南瓜、豆粥、青豆、豆粉、糙米、桃子、大麦等。

喜怒无常:缺乏维生素B6。多吃点儿菜花、胡萝卜、香蕉、黄豆、米麸、芥菜、扁豆、芦笋等来补充一下吧。

失眠多梦:需要提高体内色氨酸含量的,可以多吃花豆、香蕉、苹果、葡萄柚等蔬果。

2、疏肝理气

“经前以理气为先”,经前要注意把气理顺了,不要动不动就生气抑郁。然而,过大的生活压力让很多女性难以做到这一点。此时不妨试试丝瓜、佛手柑、葡萄柚等食物,可以有效地疏肝理气,缓解经前不适症状,而且还能防止色斑侵袭。

三、食谱推荐之黑木耳炖豆腐

木耳具有益气润肺,轻身强志、和血养容的功效。豆腐具有益气和中、生津润燥、清热解毒的功效,两者同吃,可以和血益气,对于经前易怒、烦躁、郁闷等症状很有效果。

做法:木耳30克,豆腐3块、核桃(去皮)7个。3种食材加水炖汤服用。

什么是黄体期

女性每月经历的一个月经周期中,包括月经期、增殖期(又称卵泡期)、黄体期。黄体期是指排卵后到下次月经来潮的前一天,在14天左右,此时期卵巢内卵泡发育成熟,即开始排卵且慢慢形成黄体,所以此段时间为黄体期。黄体的主要功能是分泌孕酮、雌激素和松弛素。一般卵泡期:是指月经后的十天左右这个时候是卵泡发育的阶段。排卵期:大概在两次月经中间,正确的时间应该是在下次月经的前14天。黄体期:是在月经前期。绝经期:45岁到55岁左右。

黄体期会怀孕吗

理论上来说,黄体期是不会怀孕的。我们都知道怀孕需要在女性排卵期排出卵子的时候受精怀孕。黄体期是排卵之后,产生的黄体会使子宫内膜增厚,如果是两周左右没有怀孕的话,黄体破裂,子宫内膜脱落进入月经期。

相关推荐

女性功血早期症状有哪些

一、青春期功血。见于初潮后少女,由于HPOU轴不成熟,不能建立规律排卵所致。临床表现初潮后月经稀发,短时停经后害发不规则性月经过多,经期延长,淋漓不止,而致严重贫血。 二、更年期功血。即大于40岁妇女至绝经前后之妇女功血,其间无排卵功血发生率逐年增加。临床表现为:月经频发,周期不规则,经量过多,经期延长。10~15%患者呈严重不规则月经过多、崩漏和严重贫血。内膜活检多呈现不同程度的内膜增生过长,故诊刮必要的,尤应注意排除妇科肿瘤所致非功血性子宫出血。 三、排卵型月经稀发。见于青春期少女。初潮后卵泡期延长

月经提前黄体功能不全的主要症状

月经提前指月经周期比正常周期提前。正常女性的月经周期为28天左右,如果月经来潮周期总提前7天以上,甚至1个月内两次来潮者,则称为“月经先期”,亦称“月经提前”或“经早”。如仅超前3~5天,且无其他明显症状,属正常范围。偶尔超前一次,也不算经期提前。 月经提前月经不调的表现,黄体功能不全的主要症状之一。中医认为,月经能否正常来潮,与肝、脾、肾以及冲任二脉关系最大。而导致月经提前的原因,主要以内分泌失调与血热、气虚等因素最为密切。为什么黄体功能不全会导致月经提前呢? 一般来说,女性黄体指月经周期第

黄体安全期

黄体在整个月经周期内的最后一个阶段,在排卵期之后,所以算相对的安全期。 安全期一般分为排卵前安全期和排卵后安全期。月经干净那天开始一直到卵泡期都算排卵前安全期。排卵期开始到下次月经来潮的前一天就称为排卵后安全期。医生都说排卵后安全期比排卵前安全期更安全的。而黄体属于排卵后安全期。 但如果大家想要受孕的话可以选择在排卵期进行同房,因为排卵期一般都称为危险期或者受孕期,这个时候受孕几率比较高。但如果想要在其他时段避孕也要做好有效的避孕措施,例如使用安全套、上环等,而不能单凭安全期作为参考。

了解生理周期的四个阶段

女性重点关注性成熟期 唐蔚介绍,“从整体上来说,女性一生分为7个不同的生理阶段,依次胎儿期、新生儿期、儿童期、青春期、性成熟期、绝经过渡期和绝经后期。其中女性最为关注的主要性成熟期,也就俗称的生育期,卵巢生殖功能与内分泌功能最旺盛的时期。一般从18岁左右开始,历时约30年,此期女性已建立规律的周期性排卵,并在卵巢分泌的性激素左右下,形成出血规律的月经。” 一般而言,正常女性的月经周期都有规律性,最标准的28天,但唐蔚表示,在21-35天这个范围都属于正常,不一定要28天,只要有规律即可。 但要

黄体如何知道怀孕

黄体安全期的一段时间,它指的排卵之后与月经来潮的前一天的那段日子,而黄体女性怀孕的几率其实非常低的。而且在黄体无法判断怀孕了。

月经周期中有哪些分期

很多女性朋友们对于月经期和黄体都不很了解,很少人知道整个月经周期28天里面怎么划分的,一般就知道每一个月都会有那么的几天会来月经,这个就月经期了,但很少人知道黄体这个名字,甚至还会有朋友认为月经期就黄体,那到底月经期黄体吗?下面大家都来看看这个问题吧。 女性每月经历的一个月经周期中,包括月经期、增殖期(又称卵泡期)、黄体。 1. 月经期:这一期相当于月经周期的第1--4天。本期内膜的特点出血与内膜脱落。 2. 增殖期(卵泡期,排卵前期):这期相当于月经周期的第5--14天,子宫内膜现

导致黄体功能不足的主要原因

1、黄体不健:也就黄体过早的退化黄体缩短为≤10天。临床的表现有月经的频发,周期的缩短,经前出血以及月经量过多,合并不孕以及早期流产。而内膜病理不规则成熟或分泌化不完全黄体功能障碍的原因之一。 2、黄体萎缩不全:也被称为黄体功能延长,就黄体不能够在3~5天内完全的退化,或退化的时间延长,或在月经期仍然持续的分泌一定数量的孕酮而导致子宫内膜不规则性的脱卸,经期的延长,淋漓不止; 3、合并黄体过早退化:会表现月经的频发、月经量过多。大多见于人工流产、引产以后,合并子宫肌瘤、内膜息肉与子宫腺肌

基础体温的原理

人体在较长时间(6小时)的睡眠后醒来,尚未进行任何活动之前所测量到的体温称之为基础体温。通过测量基础体温,能初步了解女性否有排卵及排卵后黄体功能的情况。正常育龄妇女的基础体温与月经周期一样,呈周期性变化,这种体温变化与排卵有关。 女性月经周期以月经见红第一天为周期的开始,周期的长短因人而异,约为21-35天不等,其中又以排卵日为分隔,分为排卵前的滤泡期,与排卵后的黄体。滤泡期长短不一定,但黄体固定约为14天上下两天。排卵后次日,因卵巢形成黄体,分泌黄体素会使体温上升摄氏0.6度左右,而使体温呈现高低

女性功血有哪些症状

一、无排卵型功血依年龄分为两组。 1、青春期功血:见于初潮后少女,由于HPOU轴不成熟,不能建立规律排卵所致。临床表现初潮后月经稀发,短时停经后害发不规则性月经过多,经期延长,淋漓不止,而致严重贫血。 2、更年期(围绝经期)功血:即≥40岁妇女至绝经前后之妇女功血,其间无排卵功血发生率逐年增加。临床表现为:月经频发,周期不规则,经量过多,经期延长。10~15%患者呈严重不规则月经过多、崩漏和严重贫血。内膜活检多呈现不同程度的内膜增生过长,故诊刮必要的,尤应注意排除妇科肿瘤所致非功血性子宫出血。 二、排卵

月经期黄体

女性每月经历的一个月经周期中,包括月经期、增殖期(又称卵泡期)、黄体。 1. 月经期:这一期相当于月经周期的第1--4天。本期内膜的特点出血与内膜脱落。 2. 增殖期(卵泡期,排卵前期):这期相当于月经周期的第5--14天,子宫内膜现住地增值本期的主要特点。 3. 分泌期(黄体):这期相当于月经周期的第15--28天。主要特点腺体呈现分泌现象。 另外:正常情况下,月经周期规律,每周期为28--30天,排卵一般在下次月经前的14天左右,在排卵前5天和后4天之间的10天内排卵期,也易孕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