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诊断类风湿性关节炎需和哪些疾病相鉴别

诊断类风湿性关节炎需和哪些疾病相鉴别

1、风湿性关节炎:多发于青少年,病前常有咽痛,起病急骤,伴有高热。主要录及四肢大关节,其疼痛呈游走性,极少出现关节畸形,可伴有心脏损害。抗链球菌溶血素“0”效价增高,类风湿因子试验阴性。水杨酸制剂疗效迅速而显著。

2、骨性关节炎:本病是非炎症、退行性的关节疾病,发病缓慢,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年老者多见。多见于负重关节,如膝、髋和脊柱等,无游走性,肌肉萎缩和关节畸形不明显,没有全身症状。血沉不快,类风湿因子试验阴性。X线片可见骨质增生。

3、痛风:以高尿酸血症为特点的急性发作,有时出现痛风结节。常有发热,夜间突发性关节剧痛,以脚趾和第一跖趾关节比较常见。X线可见软骨边缘周边关节的骨质有圆形或不整齐的穿凿样透亮缺损区,血尿酸男性超过488μmol/L,女性超过387μmol/L。

类风湿性关节炎鉴别方法

1、类风湿性关节炎鉴别方法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主要以关节表现为主,患病人群主要为女性群体,任何年龄都可发病,需要引起关注。对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诊断,可参考以下7项标准:

1.1、晨僵。晨僵至少一小时以上,并持续6周以上。

1.2、关节肿胀。3个或3个以上的关节肿胀,持续6周以上时间。

1.3、对称性关节肿胀,时间持续6周以上。

1.4、腕、掌、指或近端指间关节肿胀,时间持续6周以上。

1.5、患者手部有典型的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放射学改变。

1.6、患者皮下有类风湿结节。

1.7、血清类风湿因子呈阳性。

具备以上症状4条以上者,即可诊断为类风湿性关节炎。

类风湿性关节炎与那些疾病相似

增生性骨关节炎

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无全身疾病。关节局部无红肿现象,受损关节以负重的膝、脊柱等较常见,无游走现象,肌肉萎缩和关节畸形边缘呈唇样增生或骨疣形成,血沉正常,RF阴性。

风湿性关节炎

本病尤易与类风湿性关节炎起病时相混淆,下列各点可资鉴别:①起病一般急骤,有咽痛、发热和白细胞增高;②以四肢大关节受累多见,为游走性关节肿痛,关节症状消失后无永久性损害;③常同时发生心脏炎;④血清抗链球菌溶血素“O”、抗链球菌激酶及抗透明质酸酶均为阳性,而RF阴性;⑤水杨酸制剂疗效常迅速而显著。

结核性关节炎

类风湿性关节炎限于单关节或少数关节时应与本病鉴别。本病可伴有其他部位结核病变,如脊椎结核常有椎旁脓肿,二个以上关节同时发病者较少见。X线检查早期不易区别,若有骨质局限性破坏或有椎旁脓肿阴影,有助诊断。关节腔渗液作结核菌培养常阳性。抗结核治疗有效。

强直性脊柱炎

本病以前认为属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一种类型,但是,本病始于低髂关节,非四肢小关节;关节滑膜炎不明显而钙化骨化明显;类风湿因子检查阴性,并不出现皮下类风湿结节;阿司匹林等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无效的药物治疗本病能奏效。

其它结缔组织疾病(兼有多发性关节炎者)

1.系统性红斑狼疮与早期类风湿性关节炎不易区别,前者多发生于青年女性,也可发生近端指间关节和掌指关节滑膜炎,但关节症状不重,一般无软骨和骨质破坏,全身症状明显,有多脏器损害。典型者面部出现蝶形或盘状红斑。狼疮细胞、抗ds-DNA抗体、Sm抗体、狼疮带试验阳性均有助予诊断。

2.硬皮病,好发于20~50岁女性,早期水肿阶段表现的对称性手僵硬、指、膝关节疼痛以及关节滑膜炎引起的周围软组织肿胀,易与RA混淆。本病早期为自限性,往往数周后突然肿胀消失,出现雷诺氏现象,有利本病诊断。硬化萎缩期表现皮肤硬化,呈“苦笑状”面容则易鉴别。

3.混合结缔组织病临床症状与RA相似,但有高滴定度颗粒型荧光抗核抗体、高滴度抗可溶性核糖核蛋白(RNP)抗体阳性,而Sm抗体阴性。

4.皮肌炎的肌肉疼痛和水肿并不限于关节附近,心、肾病变也多见,而关节病损则少见。ANA(+),抗PM-1抗体,抗Jo-1抗体阳性。

类风湿因子高是类风湿关节炎吗

类风湿因子是一种人自身体内,产生的抗IgG的免疫球蛋白,主要由滑膜的浆细胞合成,并分泌入滑液和血液中,另外,脾、淋巴结和类风湿性皮下结节的浆细胞也可产生。类风湿因子,是诊断类风湿关节炎(RA)的重要血清学指标,是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血清中,常见的一种抗体,但是类风湿因子高,不一定就是类风湿关节炎。

类风湿因子高,不能确诊为类风湿性关节炎,因为类风湿因子,可以在多种疾病中出现,包括自身免疫病(如类风湿关节炎、干燥综合症、系统性红斑狼疮、皮肌炎等)、感染性疾病(如结核、细菌性心内膜炎)、非感染性疾病等。

感染因子或结缔组织内在代谢异常,在关节滑膜中产生抗原性变。这些抗原刺激关节滑膜中,浆细胞产生抗体。抗原抗体复合物形成后,抗体性质转变为异体,刺激关节滑膜中,浆细胞产生类风湿因子。抗原抗体复合物,能促进吞噬、引起溶酶中酶的开释,滑膜细胞的溶酶体膜很易脆裂,其开释的酶导致关节组织损作、发炎,导致类风湿性关节炎产生。

类风湿关节炎分类标准有哪些

类风湿关节炎分类标准:美国风湿病学会1987年修订的类风湿关节炎分类标准如下,下述7项中,符合 4项可以确诊类风湿关节炎。①晨僵至少持续lh(彡6周)。②有3个或3个以上的关节受累,同时肿胀或有积液。这些关节包括双侧近端 指间关节、掌指关节、腕关节、肘关节、膝关节、踝关节和跖趾关节(多6周)。③掌指关节、近端指间关节或腕关节至少有1个关节肿胀或有积液(多6周)。④有②项所列举的关节中,同时出现对称性肿胀或积液的关节(多6周)。⑤有类风湿皮下结节。⑥X线片显示有骨侵蚀或有明确的骨质疏松。⑦血清类风湿因子阳性(滴度>1 : 32)。诊断类风湿关节炎时需注意以下几点。①上述分类标准中的症状和体征必须持续6周以上。②对称性、多发性关节损害,有其特指的关节界定:近端指间关节、掌指关 节、腕关节、肘关节、膝关节、踝关节和跖趾关节。③晨僵并非类风湿关节炎特有。④不能单凭类风湿因子(RF)阳性来诊断和鉴别诊断类风湿关节炎。⑤测定RF必须采用定量或半定量。

类风湿性关节炎容易与哪些疾病混淆

(一)增生性骨关节炎 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无全身疾病。关节局部无红肿现象,受损关节以负重的膝、脊柱等较常见,无游走现象,肌肉萎缩和关节畸形边缘呈唇样增生或骨疣形成,血沉正常,RF阴性。

(二)风湿性关节炎 本病尤易与类风湿性关节炎起病时相混淆,下列各点可资鉴别:①起病一般急骤,有咽痛、发热和白细胞增高;②以四肢大关节受累多见,为游走性关节肿痛,关节症状消失后无永久性损害;③常同时发生心脏炎;④血清抗链球菌溶血素“O”、抗链球菌激酶及抗透明质酸酶均为阳性,而RF阴性;⑤水杨酸制剂疗效常迅速而显著。

(三)结核性关节炎 类风湿性关节炎限于单关节或少数关节时应与本病鉴别。本病可伴有其他部位结核病变,如脊椎结核常有椎旁脓肿,二个以上关节同时发病者较少见。X线检查早期不易区别,若有骨质局限性破坏或有椎旁脓肿阴影,有助诊断。关节腔渗液作结核菌培养常阳性。抗结核治疗有效。

(四)其它结缔组织疾病(兼有多发性关节炎者)

1.系统性红斑狼疮与早期类风湿性关节炎不易区别,前者多发生于青年女性,也可发生近端指间关节和掌指关节滑膜炎,但关节症状不重,一般无软骨和骨质破坏,全身症状明显,有多脏器损害。典型者面部出现蝶形或盘状红斑。狼疮细胞、抗ds-DNA抗体、Sm抗体、狼疮带试验阳性均有助予诊断。

2.硬皮病,好发于20~50岁女性,早期水肿阶段表现的对称性手僵硬、指、膝关节疼痛以及关节滑膜炎引起的周围软组织肿胀,易与RA混淆。本病早期为自限性,往往数周后突然肿胀消失,出现雷诺氏现象,有利本病诊断。硬化萎缩期表现皮肤硬化,呈“苦笑状”面容则易鉴别。

3.混合结缔组织病临床症状与RA相似,但有高滴定度颗粒型荧光抗核抗体、高滴度抗可溶性核糖核蛋白(RNP)抗体阳性,而Sm抗体阴性。

4.皮肌炎的肌肉疼痛和水肿并不限于关节附近,心、肾病变也多见,而关节病损则少见。ANA(+),抗PM-1抗体,抗Jo-1抗体阳性。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护理工作要做些什么

1、要建立信心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慢性难治的疾病,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应该与医生密切合作,打持久战,战胜病魔。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一定要对日常的护理工作引起重视,避免类风湿性关节炎病情加重,导致残障危害。

2、要早期诊断

现代医学认为,对于类风湿性关节炎这种疾病将近半数以上的病例,是可以从病史中得到初步的诊断或是诊断的线索,单从体征得到诊断的,约占30%。

通过化验检查得到诊断的,不过20%。因此发现有四肢小关节肿瘤、早晨僵硬等。类风湿性关节炎应及时到医院风湿病专科诊治,尽早得到康复。

骨性关节炎容易与哪些疾病混淆

1、风湿性关节炎 本病尤易与类风湿关节炎起病时相混淆,下列各点可资鉴别:①起病一般急骤,有咽痛、发热和白细胞增高;②以四肢大关节受累多见,为游走性关节肿痛,关节症状消失后无永久性损害;③常同时发生心脏炎;④血清抗链球菌溶血素“O”、抗链球菌激酶及抗透明质酸酶均为阳性,而RF阴性;⑤水杨酸制剂疗效常迅速而显著。

2、结核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限于单关节或少数关节时应与本病鉴别。本病可伴有其他部位结核病变,如脊椎结核常有椎旁脓肿,二个以上关节同时发病者较少见。X线检查早期不易区别,若有骨质局限性破坏或有椎旁脓肿阴影,有助诊断。关节腔渗液作结核菌培养常阳性。抗结核治疗有效。

3、其它结缔组织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硬皮病皮肌炎等。

相关推荐

类风湿性关节炎能否遗传

专家介绍说,类风湿性关节炎在某些家族中发病率较高,在人群调查中,发现人类白细胞抗原(HLA)-DR4与RF阳性患者有关。HLA研究发现DW4与RA的发病有关,患者中70%HLA-DW4阳性,患者具有该点的易感基因,因此遗传可能在发病中起重要作用。所以类风湿性关节炎遗传是病因之一。 还要注意的是,免疫因素的影响,有专家认为类风湿性关节炎起病为先有感染原(细菌、病毒、支原体等)侵入关节腔,以病原体作为抗原刺激滑膜或局部引流淋巴结中的浆细胞,可以产生特异性免疫球蛋白G抗体。 而抗原抗体复合物形成后,抗体即转变

幼年型类风湿性关节炎应该做哪些检查

JRA诊断主要依靠其临床特征,关键在于要除外一些有关节炎、关节病表现的疾病。实验室检查的任何一个项目都不具备确诊价值,但有可能帮助除外其他疾病。 1.类风湿因子 用标准的凝集试验方法检测成人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类风湿因子(RF)几乎均为阳性结果,但JRA病人RF阳性检出率极低,只有年长女孩易见阳性结果。若幼年发病,即使病变持续活动至年长时RF也不会转为阳性。RF阳性病人常伴有严重关节病变及类风湿结节。全身型及少关节型病人RF检测均为阴性。为什么多数JRA病人RF凝集试验呈阴性结果并不清楚。近年报告在普通RF凝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实验室检查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以累及周围关节为主的自身免疫病,其临床特征为对称性、周围性多个关节慢性炎症性病变,患者表现为受累关节疼痛、肿胀、肢体运动功能下降,病变呈持续、反复发作过程。其病理特征为慢性滑膜炎,侵及下层的软骨和骨,造成关节破坏。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实验室检查: 1、血象: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血小板升高或减少、白细胞正常或减少。 2、血沉:类风湿性关节炎活动期可有血沉加快。 3、C反应蛋白:C反应蛋白增高。 4、类风湿因子:是一种自身抗体,类风湿性关节炎活动时可有类风湿因子增高,但不是诊断的特异性指标。

走出对风湿病认识的误区

误区之一:风湿病只包括风湿热(含风湿性关节炎)和类风湿关节炎。 新的认识:风湿病是指影响骨、关节及其周围软组织,如肌肉、滑囊、肌腱、筋膜等的一大类疾病;涉及的范围很广泛,包括结缔组织病、脊柱关节病、退行性或代谢性骨关节病及感染性关节炎等十大类百余种疾病。 误区之二:老年人才会患风湿病。 新的认识:不单是老年人,所有不同年龄的人包括儿童都会患风湿病,而严重的风湿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等在青壮年中更常见。 误区之三:风湿病是因为在潮湿环境中生活、工作所致。 新的认识:风湿病可发生在各种

风湿病可分为10大类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风湿病是很常见的一种疾病,以往这种疾病在中老年人中很常见,但随生活水平的提高,不良生活习惯的影响,导致不少年轻人患此病。那么,风湿病有哪几种呢?专家介绍,风湿病大致分为10大类,包括100多种疾病。下面我们就来看看。 风湿病有哪几种?可分为10大类 1、弥漫性结缔组织病,包括类风湿、幼年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多发性肌炎与皮肌炎、坏死性血管炎及其他血管炎、干燥综合征、重叠综合征及其他(包括风湿性多肌痛、脂膜炎、嗜酸性筋膜炎)。 2、与脊柱炎相关的关节炎,包括强直性脊柱炎、赖特综

红斑狼疮与类风湿关节炎的不同

系统性红斑狼疮与类风湿性关节炎在日常生活中均较常见,二者有一些相似之处,如均为自身免疫性疾病,病因均不明确;西医都不能根治;同时一些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发病初期时以对称性多关节滑膜炎为突出表现,而且部分患者实验室检查其类风湿因子也可阳性;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同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一样,实验室检查抗核抗体也可为阳性。 同时,二者各有其自身的特点,通过了解和熟悉二者的不同可对其进行诊断鉴别。 主要不同包括以下内容。 1、类风湿关节炎 类风湿性关节炎好发于手、腕、足等小关节,呈对称分布,具有反复发作的特点。早期关节红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七大诊断方法

类风湿性关节炎相信大家都应该知道吧,作为患者来讲首先就要了解类风湿性关节炎诊断方法,那么类风湿性关节炎诊断方法有哪些表现呢?下面就一起来看看类风湿性关节炎诊断方法。 1、血细胞沉降率大多数患者血细胞沉降率增快,尤其是在急性期。 2、血红蛋白含量略低于正常,晚期病例则可出现轻度贫血,血红蛋白含量大多在8~10g之间。 3、抗链球菌溶血素O(ASO)、类风湿因子(RF) 典型的类风湿患者可以出现抗链球菌溶血素O试验阳性,类风湿因子多为阳性。 4、免疫球蛋白检查(IgM,IgG) 大约70%的类风湿患者可

类风湿患者可吃辣椒吗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护理工作要做些什么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慢性难治的疾病,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应该与医生密切合作,打持久战,战胜病魔。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一定要对日常的护理工作引起重视,避免类风湿性关节炎病情加重,导致残障危害。 现代医学认为,对于类风湿性关节炎这种疾病将近半数以上的病例,是可以从病史中得到初步的诊断或是诊断的线索 ,单从体征得到诊断的,约占 30%.通过化验检查得到诊断的,不过20%.因此发现有四肢小关节肿瘤、早晨僵硬等。类风湿性关节炎应及时到医院风湿病专科诊治,尽早得到康复。 中医认为,类风湿性关节炎主要由于遭受风寒湿邪的侵袭

四种手指痛是5种疾病“警报”!千万不能大意 其他关节红肿疼痛:类风湿性关节炎

非单纯的手指疼痛通常是全身性疾病,譬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类似于过敏反应,与食物品种不当的摄取或环境污染等有较密切的关系。除了手指关节外,肩腕、肘、膝等其他关节也经常会同时红肿疼痛,而且会逐渐增生变形,痛感比较强。 应对:类风湿性关节炎要对症治疗,还要避免吃深海鱼、野味等非驯化的动物,以免产生过敏。手指疼痛的关节要注意保暖,以保证血流足够的丰富和畅顺。

类风湿性关节炎诊断标准是什么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主要以关节表现为主,患病人群主要为女性群体,任何年龄都可发病,要引起关注。对于类风湿性关节炎诊断,可参考以下7项标准: 1、晨僵。晨僵至少一小时以上,并持续6周以上。 2、关节肿胀。3个或3个以上的关节肿胀,持续6周以上时间。 3、对称性关节肿胀,时间持续6周以上。 4、腕、掌、指或近端指间关节肿胀,时间持续6周以上。 5、患者手部有典型的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放射学改变。 6、患者皮下有类风湿结节。 7、血清类风湿因子呈阳性。 具备以上症状4条以上者,即可诊断为类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