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慢性脓胸并发症

慢性脓胸并发症

(1)呼吸衰竭及心律失常

纤维板剥脱术日趋成为各类脓胸的首选术式。但也存在引起并发症的危险性。原因可能在于此术式能很大程度改善肺功能,因而对限制性通气障碍的低肺功能患者选择放宽,如果术前对肺原性病变估计不足,容易造成呼衰。合理的术式选择对防止术后呼衰,避免围术期死亡有重要作用。另外如果胸改术一次性切除肋骨过多,术后有出现反张呼吸的危险;胸膜全肺切除后对侧肺感染,术前低肺功能,如果患者对侧有陈旧胸膜炎病史的容易引起膈肌活动受限造成呼衰。因此必须早期识别,如肺内广泛哮鸣音,呼吸频率>30次ömin,伴有辅助呼吸运动,PaO2<60mmhg paco2="">60mmHg,以及有肺性脑病症状时,早期气管切开,辅助呼吸。术后心律失常除原有心脏疾患外低氧血症是主要原因。

(2)术中术后出血

由于脓胸泛围广泛,同时常合并较复杂的肺内病变,使手术剥离面广,易造成术中术后大出血,有专家指出,脓胸手术除胸壁渗血外,最易损伤的大血管为锁骨下动静脉及上腔静脉。本组术中大出血均发生在上述血管,因此要避免损伤血管除熟悉解剖关系,小心剥离外,手术操作程序十分重要,要利用纵膈面粘连较疏松的特点,结合少血管区,先易后难,徐徐深入,凡剥离困难多为肺内病变或脓腔返折处,应先孤立之,然后锐性分离浅表干酪灶,脓肿、空洞。在胸膜全肺切除术中,肺血管贯穿悬吊法在实践中安全可靠。防止术后出血的关键除术中仔细止血,肺血管可靠结扎,切莫忽视肋间血管的缝扎,在胸改术中不能因为加压包扎而忽略彻底止血。另外术前凝血功能的检查也至关重要。

(3)自溃性脓胸

本病是结核性脓胸常见的并发症。结核性脓胸的壁层胸膜破裂,自发排出其内容物,可进入许多部位,最常见的是胸壁皮下组织。CT可同时显示胸腔内外的病变,均呈厚壁的包裹性积液,且可显示两者之间的瘘。

(4)胸膜恶性肿瘤

并发胸膜恶性肿瘤相对罕见,虽然其发病机理不明,但慢性炎症是最重要的因素,其病理学类型较多。诊断也相对较难。如出现以下征象可提示本并发症:(1)胸腔密度增高;(2)胸壁软组织肿胀,脂肪线模糊,或两者同时出现;(3)脓胸附近有骨质破坏;(4)钙化的胸膜广泛内移;(5)脓胸的腔内新发生气液平面。此时应行CT检查,可发现脓胸周围有软组织密度肿物,增强扫描有强化。在诊断中应注意胸膜肿瘤与自溃性脓胸的鉴别,肿瘤常有坏死或退行性囊变,但CT值可与脓胸相似,重要的是发现软组织肿块的外形,其壁的厚度不规则和腔内有软组织密度凸出影,可提示胸膜恶性肿瘤。有时CT对胸膜恶性肿瘤亦难以作出明确诊断,但能提供活检的部位。

(5)除以上并发症外,慢性脓胸术后并发残腔积液、胸膜全肺切除术后残端瘘、顽固性窦道等也有报导。

气胸容易导致什么并发症

脓气胸、血脓气胸、慢性脓气胸为主要并发症。近年来,胸腔手术的无菌操作及抗生素及时使用,脓气胸并发脓气胸已少见。另还可并发液脓气胸、支气管胸膜瘘。不及时治疗可因肺脏萎缩和纵隔受压移位导致急性进行性呼吸、循环功能衰竭而死亡。

血脓气胸(hemopneumothorax)自发性脓气胸引起胸膜粘连带内的血管被撕裂所致。发病急骤,除胸闷、气促外,胸痛呈持续加重,同时伴有头昏、面色苍白、脉细速、低血压等。短时间内出现大量胸水体征,X线表现液气平面。胸腔穿刺为全血。

慢性脓气胸(chronicpneumothorax)指脓气胸延续3个月以上不吸收者。肺扩张不完全的因素为:胸膜粘连带牵引,使胸膜裂孔持续开放;裂孔穿过囊肿或肺组织,形成支气管胸膜瘘;脏层胸膜表面纤维素沉着、机化,限制肺脏扩张;支气管管腔内病变引起完全阻塞,使萎陷的肺脏不能重新充气。

急性脓胸可能导致的其他疾病

急性脓胸如果未经严格治疗会逐渐转为慢性脓胸,脓液中的纤维素大量沉积在胸膜上,胸膜中的毛细血管及纤维母细胞向纤维素内生长,成为肉芽组织,机化成为较厚的、致密包膜,即胸膜纤维板,此时属机化期。广泛、坚硬的胸膜纤维板包裹肺组织,并严重限制胸廓的运动,使胸廓内陷,纵隔移位,呼吸功能严重减退。从来引起呼吸系统方面的疾病。

脓胸并发假性胸壁疝很少见。本病的特点是:胸壁半圆囊肿物,质软,易被压缩,局部呈反常呼吸。本症多并发于未及时治疗的婴幼儿急性脓胸患者。因婴幼儿胸壁肌层薄弱,肋骨柔软易被撑开,大量胸腔积液、咳嗽、哭闹等长期的胸内高压冲击有可能迫使壁层胸膜撑开肋间及肌层疝至皮下,导致本症的发生。

本症的好发部位为上胸壁,这是由于上胸壁较固定,前胸壁肋间隙较宽,对胸内压的缓冲能力较下胸壁差,在同样的胸内压下,上胸壁所受压力相对增大之故。假性胸壁疝局部无需处理,随着原发病的治愈,胸腔负压逐渐恢复,囊肿也会自行缩小或消失。

慢性支气管炎的发生和咽炎的关系

慢性支气管炎

慢性支气管炎(chronic bronchitis)是由于感染或非感染因素引起气管、支气管粘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其病理特点是支气管腺体增生、粘液分泌增多。临床出现有连续两年以上,每持续三个月以上的咳嗽、咳痰或气喘等症状。

咽炎

咽炎分为急性咽炎和慢性咽炎急性咽炎,多由细菌、病毒感染所致,初期有咽部干燥不适,逐渐出现咽痛,吞咽时加剧,严重时有发热、头痛、全身不适等症状;检查可见舌腭弓、咽腭弓、悬壅垂、软膀等处弥漫性充血,咽后壁淋巴滤泡常见红肿,但扁桃体表现无渗出,颌下淋巴结可有肿胀压痛。

咽炎和慢性支气管炎的区别

咽炎属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是下呼吸道感染.一般急性咽炎可引发支气管炎.相对来说支气管炎较重.

咽炎和慢性支气管炎的联系

慢性支气管炎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致病原因是由急性支气管炎未及时治疗,经反复感染,长期刺激造成的.过敏可能是引起慢性支气管炎的重要原因,同时它也是重感冒或流行性感冒的并发症.病史上常有急性咽炎反复发作史,或因鼻病长期张口呼吸及烟酒过度,环境空气干燥,粉尘和刺激性气体污染等.

胸膜肺切除术:

即将病肺与纤维板一并切除。用于结核性脓胸伴有肺内空洞.广泛干酪性病变或合并支气管胸膜瘘。

上述两种手术方法比较常用,缺点是术后残腔容易感染再形成结核性脓胸或合并支气管胸膜瘘。

胸膜肺切除术:即将病肺与纤维板一并切除。用于结核性脓胸伴有肺内空洞.广泛干酪性病变或合并支气管胸膜瘘。

胸廓改形术:手术切除病侧部分肋骨和增厚的纤维板(脏层胸膜),使胸壁塌陷,脓腔闭合,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现代医学治疗该病时,在各并发症得到有效控制后,采用经纤维支气管镜瘘道注胶技术,填补瘘道,以达治疗目的。但缺点是短期易复发需补注,而且不宜多次补注。所以治疗该病,主要以手术为主。

慢性脓胸诊断

根据病史体征,可作出初步判断。

X线:患侧胸膜肥厚,肋间隙窄,大片密度增高的毛下班样模糊阴影。纵隔向患侧移位,横膈升高。高电压片或体层片可显示肥厚的胸膜、脓腔和肺组织的情况。如有液平面,表示曾有肺漏气,或仍有支气管胸膜瘘。结合正侧位胸片可明确脓腔的大小,部位。当有液平存在时,应用健侧卧位水平投照可显示脓腔底部的位置。

CT检查:能进一步明确肺组织是否有病变,如结核、支气管扩张、囊肿或脓肿,对制定手术方案有极大帮助。如有肺内病变常需作胸剥脱加肺叶甚至全肺切除,或加胸廓成形术。

B型超声检查:在胸腔积液的液性暗茫茫然中因为液体内细胞成分多,常互相聚集,形成絮状物,故声像图上见有强弱不等、分部不均的细小回声,并稍有浮动现象。如患者迅速移动体,则见液体仙回声浮动增强,甚至上下翻滚,极易识别。

脓胸与单纯胸膜肥厚的超声检查所见不同之处是,提高增益后液性暗区内仍无回声,而胸膜肥厚区则回声增强,呈现实质性组织的特征。

慢性脓胸如未作过胸穿或胸腔闭式引流,应该作胸穿,抽取脓液确定诊断,并作细菌 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以便明确致病菌及选择有效抗生素。

慢性脓胸的诊断并不困难,根据症状、体征、X线表现、B型超声,特别是胸穿结果,均能明确诊断。

支气管扩张的危险 邻近或远隔器官脓肿

化脓性支气管炎或肺脓肿等局部蔓延,可引起胸膜炎、脓胸、心包炎、或经血循环到达无隔器官,发生脑内转移性脓肿。因抗生素的广泛应用,此类并发症现已很少发生。

咳嗽咳痰多久考虑肺结核 肺结核对健康的危害

结核病是一种顽固的慢性疾病,一旦感染发病,若不及时、不规范、不彻底治疗,最终导致复发、恶化、产生耐药,形成难治性肺结核,形成慢性传染源,危害家庭、社会,最终因反复发作引发多种并发症而死亡。结核病的并发症主要包括

1.气胸。肺内空洞及干酪样病变靠近胸膜部位破溃时,可引起结核性脓气胸。

2.支气管狭窄。由支气管黏膜病变引起。

3.支气管扩张。肺结核病灶反复进展及纤维化,致使肺内支气管正常结构遭受破坏,可引起继发性支气管扩张,常反复咯血。

4.脓胸。渗出性胸膜炎的胸水,如未及时治疗,亦可逐渐干酪化甚至变为脓性,成为结核性脓胸。是干酪性及空洞性肺实质性结核感染进展的结果,常发生在气胸之后,伴有衰竭及对感染的抵抗力丧失。

5.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或一侧肺毁损,并发肺气肿、肺大疱,可引起自发性气胸,亦可导致慢性源性心脏病,甚至心肺功能衰竭。

肺结核的诊断要点是什么

①咳嗽、咯痰:进展期肺结核如有干酪坏死、空洞形成,常为剧咳伴大量痰液,可有干酪样物咯出;气管、支气管淋巴结肿大时多有阵发性刺激性咳嗽;结核性脓胸并发支气管胸膜瘘的病人,脓液经瘘道流入支气管,咯出大量脓痰。

②发热:多为低热或39℃以下的中度发热,往往午后开始,傍晚减退。但急性粟粒型肺结核、急性渗出性胸膜炎、并发严重肺内继发感染以及慢性重症病人可有39℃以上高热。

③咯血:结核中毒及炎性变化可使肺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或结核病变使肺组织坏死而侵蚀血管壁,可发生血染痰以至小量(1次<100ml)、中量(1次100~300ml)咯血,而肺结核空洞壁上拉斯穆森氏动脉瘤破裂以及结核性支气管扩张侵犯肺静脉等情况,可出现大咯血(1次>300ml)。

④胸痛:结核病变罹及胸膜或并发自发性气胸时可有剧痛或刺痛;而在胸膜增厚或肋间神经受刺激等情况下仅有钝痛或隐痛。

此外,肺结核病变损伤肺泡及毛细血管,减少气体交换面积;支气管可因充血水肿或肉芽增生,或纤维化,使气管、支气管变形和(或)移位,均可造成呼吸道狭窄阻塞;肺组织的纤维化使肺顺应性减低,或胸腔积液、胸膜增厚等均可限制肺的扩张度,从而减少有效通气量。

因此,肺结核病人可有气促感。呼吸困难严重时发生缺氧为主的Ⅰ型呼吸衰竭或缺氧兼有二氧化碳潴留的Ⅱ型呼吸衰竭。体质虚弱或慢性消耗性重症肺结核病人,常有入睡后盗汗现象。肺部检查时体征因肺结核类型、病变性质、范围、有无脓胸并发症等而变化不一,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叩诊浊音及听诊啰音。

肺结核会引发什么疾病

广泛应用抗结核药物治疗以来,肺结核管道播散的并发症,如喉,肠结核已很少见,肺内空洞及干酪样病变靠近胸膜部位破溃时,可引起结核性脓气胸,渗出性胸膜炎的胸水,如未及时治疗,亦可逐渐干酪化甚至变为脓性,成为结核性脓胸,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或一侧肺毁损,并发肺气肿,肺大疱,可引起自发性气胸,亦可导致慢性源性心脏病,甚至心肺功能衰竭,肺结核病灶反复进展及纤维化,致使肺内支气管正常结构遭受破坏,可引起继发性支气管扩张,常反复咯血,

原发性感染时结核菌随血行分布,潜伏在其他器官,一旦人体免疫力极度减弱,可产生该器官的结核病,常见的有淋巴结,脑膜,骨及泌尿生殖器官结核等,

1.气胸 肺内空洞及干酪样病变靠近胸膜部位破溃时,可引起结核性脓气胸。粟粒型肺结核偶可引起双侧自发性气胸。

2.支气管内膜狭窄 由支气管内膜病变引起。

3.支气管扩张 肺结核病灶反复进展及纤维化,致使肺内支气管正常结构遭受破坏,可引起继发性支气管扩张,常反复咯血。常位于上肺叶,称干性支扩。可致致死性大咯血。

4.脓胸 渗出性胸膜炎的胸水,如未及时治疗,亦可逐渐干酪化甚至变为脓性,成为结核性脓胸。是干酪性及空洞性肺实质性结核感染进展的结果,常发生在气胸之后,伴有衰竭及对感染的抵抗力丧失。

5.肺曲菌病 在结核空洞中常见。咯血为本病的主要死亡原因。

6.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重症肺结核引起肺组织广泛破坏所致。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或一侧肺毁损,并发肺气肿、肺大疱,可引起自发性气胸,亦可导致慢性源性心脏病,甚至心肺功能衰竭。

急性脓胸的外科治疗

(1)胸腔穿刺:适用于急性化脓性脓胸渗出期。穿刺术在局麻下进行。

(2)胸腔闭式引流术适合于急性脓胸经反复抽脓无好转时,症状不能缓解,脓液粘稠不易抽出;腐败性脓胸;结核性脓胸并发混合感染;脓胸合并支气管胸膜痿或食道胸膜痿同时存在;阿米巴脓胸合并支气管胸膜痿;张力性脓气胸;包裹性脓胸。

手术一般在局麻下进行。

(3)早期胸膜脓苔剥脱术(扩清术):适用于①急性脓胸病人,经多次脓腔穿刺抽脓,临床症状仍不见好转,胸腔积脓渐多或有液气胸存在;②急性脓胸经引流后,临床症状不见好转反而加重。X线发现形成多发性包裹性积液等。手术在全麻下进行,目的是彻底排净胸膜内脓液脓苔、消灭脓腔。

(4)胸廓成形术:适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慢性脓胸。在全麻下进行此手术,目的在于消除全部脓液及坏死组织,消灭脓腔,修补支气管胸膜痿。

(5)脓胸纤维板剥脱术:适用于慢性脓胸病程较短胸膜纤维化尚不严重、肺内无严重病变且可复张者。手术目的在于剥脱纤维板,使肺复张,消灭残腔,恢复肺功能。

(6)带蒂大网膜胸腔内移植术:适用于①各类型的慢性脓胸,尤其适应于体质衰弱、心肺功能不全的病人;②其它治疗方法失败者。此手术优点是创伤小,操作简单,利用大网膜血运丰富再生力强、有吸收功能、并易与其它组织粘连形成广泛的侧支循环的特点,因而治愈率高。

间质性肺炎会引发什么疾病

1.感染性休克常由于发生严重败血症或毒血症而引起,多见于老年人,亦可见于青壮年。发病急骤伴高热,但亦有体温不升者,血压下降甚至测不到,脉搏细数或不可触及,呼吸急促,口唇及肢体紫绀,皮肤湿冷,四肢厥冷、多汗,表情淡漠或烦躁不安,甚至昏迷、少尿或无尿。胸部体征可不明显,或呈典型肺实变的表现,心音减弱,心率快。白细胞明显升高,中性粒细胞可达90%以上,甚至呈类白血病反应,细胞内有中毒颗粒。常有水、电解质紊乱和代谢性酸中毒。易并发心功能不全、急性肾衰竭、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等症,预后危重。

2.心肌炎此并发症因严重中毒引起,表现为心脏扩大、奔马律、心动过速等,肺炎控制后多可逐濒恢复。

3.胸膜炎及脓胸并发胸膜炎时多为浆液纤维蛋白性渗出液,一般积液不多,预后良好。如患者持续高热不退,或热退后又上升,白细胞持续升高,胸腔积液体征明显时,应考虑并发脓胸的可能。

4.肺外并发症常因菌血症引起,如心瓣膜炎、关节炎、脑膜炎等。

肺结核的诊断要点是什么

肺结核患者在临床上具有咳嗽、咯痰;发热;咯血;胸痛4种常见症状,1982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和国际防痨联盟专家组重申有此4种情况之一种或数种达2周以上者,应列为结核症状者,必须作详细检查以期及早确诊。

①咳嗽、咯痰:进展期肺结核如有干酪坏死、空洞形成,常为剧咳伴大量痰液,可有干酪样物咯出;气管、支气管淋巴结肿大时多有阵发性刺激性咳嗽;结核性脓胸并发支气管胸膜瘘的病人,脓液经瘘道流入支气管,咯出大量脓痰。

②发热:多为低热或39℃以下的中度发热,往往午后开始,傍晚减退。但急性粟粒型肺结核、急性渗出性胸膜炎、并发严重肺内继发感染以及慢性重症病人可有39℃以上高热。

③咯血:结核中毒及炎性变化可使肺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或结核病变使肺组织坏死而侵蚀血管壁,可发生血染痰以至小量(1 次<100ml)、中量(1次100~300ml)咯血,而肺结核空洞壁上拉斯穆森氏动脉瘤破裂以及结核性支气管扩张侵犯肺静脉等情况,可出现大咯血(1次>300ml)。

④胸痛:结核病变罹及胸膜或并发自发性气胸时可有剧痛或刺痛;而在胸膜增厚或肋间神经受刺激等情况下仅有钝痛或隐痛。

此外,肺结核病变损伤肺泡及毛细血管,减少气体交换面积;支气管可因充血水肿或肉芽增生,或纤维化,使气管、支气管变形和(或)移位,均可造成呼吸道狭窄阻塞;肺组织的纤维化使肺顺应性减低,或胸腔积液、胸膜增厚等均可限制肺的扩张度,从而减少有效通气量。因此,肺结核病人可有气促感。呼吸困难严重时发生缺氧为主的Ⅰ型呼吸衰竭或缺氧兼有二氧化碳潴留的Ⅱ型呼吸衰竭。体质虚弱或慢性消耗性重症肺结核病人,常有入睡后盗汗现象。肺部检查时体征因肺结核类型、病变性质、范围、有无脓胸并发症等而变化不一,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叩诊浊音及听诊啰音。

慢性脓胸病因

一、病因

形成慢性脓胸的主要原因是:

(1)急性脓胸治疗不及时不恰当:如未能及时诊断、早期选用抗菌素不当和药物剂量调整不及时,或没有及时穿刺抽脓或做引流术,更多者因引流位置不当,引流管不在脓腔的最低位置,引流管太细,位置过深或扭曲、管腔被坏死组织堵塞等造成引流不畅,脓液潴留,形成慢性脓胸。

(2)手术后如有支气管胸膜瘘或食管瘘,经常有污染物和细菌进入脓腔;加之肺长期膨胀不全,胸内残腔久久不能闭合;形成慢性脓胸经久不愈。

(3)胸腔毗邻有慢性感染病灶,如膈下脓肿、肝脓肿、纵隔脓肿及肋骨骨髓炎等感染源未能彻底清除,形成慢性脓胸。

(4)胸腔内有异物存留:如外伤、金属异物、骨片、衣服碎屑等异物存留在胸腔引起继发感染。

(5)结核性脓胸:有的是潜在的肺结核灶溃破,有的是胸壁结核内穿,未经有效的抗痨治疗或因胸膜增厚、钙化,抗结核药不能到达病灶,形成慢性脓胸,此类病人往往合并有混合感染。

二、病理生理

慢性脓胸病人因长期感染,体质消耗,胸膜高度增厚,特别是壁层胸膜增厚尤为显著,有的达2厘米以上,由纤维结缔组织组成,呈灰白色,表面为肉芽组织,脓腔内有大量坏死组织及积脓并有分隔。结核性脓胸则可有干酪样物,以至钙化。脏层胸膜及肺为机化的瘢痕纤维板所限,影响肺的膨胀,使脓腔不能闭合。膈肌也由于增厚的纤维板相对固定,纵隔受瘢痕收缩牵引向患侧移位。胸壁因壁层胸膜纤维板的固定及瘢痕收缩而内陷,肋骨聚拢,肋间隙变窄,脊柱弯向对侧,病人出现限制性呼吸功能障碍,部分病人有杵状指。

慢性脓胸穿通肋间隙,与胸壁形成哑铃形脓肿,称为外穿性脓胸,多为结核性脓胸治疗不及时的并发症。长期慢性脓胸病人可出现低蛋白血症和低血红蛋白症以及肝肾功能减低。

[返回]

相关推荐

脓胸病因

(一)肺部感染 约50%的急性脓胸继发于肺部炎性病变之后。肺脓肿可直接侵及胸膜或破溃产生急性脓胸。 (二)化脓性病灶 纵隔脓肿、膈下脓肿或肝脓肿,致病菌经淋巴组织或直接穿破侵入胸膜腔,可形成单侧或双侧脓胸。 (三)胸部手术 术后脓胸多与支气管胸膜瘘或食管吻合口瘘合并发生。有较少一部分是由于术中污染或术后切口感染穿入胸腔所致。 (四)胸部创伤 胸部穿透伤后,由于弹片、衣服碎屑等异物可将致病菌带入胸膜腔,加之常有血胸,易形成化脓性感染。 (五)脓毒血症 细菌可经血循环到达胸腔产生脓胸,此类多见于婴幼儿或体弱的

胸膜炎会引发什么疾病

1、渗出性胸膜炎治疗不及时或治疗不当,会很快发展为包裹性积液。 2、单纯性结核性胸膜炎治疗不当或未完成规定的疗程,5年内约2/3的患者发生其他部位结核或重症结核,如播散性结核,肺结核、胸壁结核等。 3、肺内空洞及干酪样病变靠近胸膜部位破溃时,可引起结核性脓气胸。 4、渗出性胸膜炎的胸水,如未及时治疗,亦可逐渐干酪化甚至变为脓性,成为结核性脓胸。 5、一侧胸膜肥厚形成纤维板束缚肺功能可并发对侧肺气肿,亦可导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甚至心肺功能衰竭。

胸腔积液的治疗

1、胸腔穿刺抽液:对于中、大量胸腔积液,伴有明显症状者,应给予穿刺抽液,每日抽液量不超过1000ml为宜。如为急性脓胸,除反复抽脓外可采用胸腔闭式引流。 2、胸腔内注药:可根据积液细菌鉴定情况选药。 3、原发病治疗:如结核性积液应按常远见化疗方案服药,如为转移癌性积液应加强原发灶的处理。 4、支持疗法:如系漏出胸腔积液,可补血浆蛋白及加强利尿。 5、手术治疗:慢性脓胸,持续性包裹性胸腔积液应以手术治疗为主。

中耳炎有哪些并发症有哪些

一、急性化脓性中耳炎 如果治疗不及时、不彻底,则大多可能转为慢性中耳炎,另外,如果有慢性鼻炎、慢性鼻窦炎及慢性扁桃体炎存在,细菌可能反复侵入中耳腔,并中耳炎潜伏下来导致慢性中耳炎。 二、慢性中耳炎 按患病时间、病情轻重不同分为三种:单纯性,脓疡性和胆脂瘤性。它们共同的表现是均有耳流脓,反复不止,有时脓液中还混有血性分泌物,另外,有耳鸣及听力下降,如果出现并发症,会有眩晕和头痛。 三、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分为颅外并发症和颅内并发症。

结核性脓胸的预防与护理

结核性脓胸是胸膜因受结核菌感染而发生胸膜腔积液,结核性脓胸同时再感染化脓菌则成为混合性脓胸,结核性脓胸发生经过和病程不同,可以分为急性脓胸和慢性脓胸,根据胸膜受累范围,又可分为全脓胸、局限性脓胸及多房性脓胸,结核性脓胸是结核病中最严重的病症之一。因此,对于此病的尽早预防极为重要。 结核性脓胸的预防: 本病主要是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早期结核积脓不多,经积极有效的抗结核治疗,加强营养,适当休息,有可能吸收好转,如果有大量积液,可以行胸腔穿刺抽液促进吸收,但要注意防止继发感染,在发生药物无法控制的继发

肺肿瘤会引发什么疾病

1、呼吸道并发症:如痰液潴留、肺不张、肺炎、呼吸功能不全等。尤以年老体弱者、原有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者发病率较高。 2、手术后血胸、脓胸及支气管胸膜瘘:其发病率很低。手术后血胸是一种后果严重的并发症,须紧急救治,必要时应及时再次剖胸止血。 3、心血管系统并发症:年老体弱、手术中纵隔与肺门的牵拉刺激、低钾、低氧及大出血常成为其诱因。常见的心血管系统并发症有:手术后低血压、心律失常、心包填塞、心力衰竭等。

支气管扩张可能并发哪些疾病

一、支气管扩张常见并发症 气胸、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脓肿、肺炎、肺动脉高压、心脏病、脓胸。 二、支气管扩张并发病症 支气管扩张症常因并发化脓菌感染而引起肺炎、肺脓肿、肺坏疽、脓胸、脓气胸。当肺组织发生广泛性纤维化,肺毛细血管床遭到严重破坏时,可导致肺动脉循环阻力增加,肺动脉高压,引起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什么原因引起胸膜炎

急性脓胸是指病菌进入人体内的胸腔,最终感染,从而病发为炎症,而占大半数的急性脓胸是因肺部炎所导致的病变,最终因肺脓肿直接侵及胸膜或导致溃烂,进而产生急性脓胸。这是肺部感染最直接的途径。除了肺部外,还可常继发于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纤维化、肺结核、肺栓塞所致的肺梗死等疾病,最终导致胸膜炎。另外,寄生虫感染中,因为胸膜炎与人体内的呼吸道内病毒和细菌的反复感染都存在一定的关系,如阿米巴病。 患者可能同时患有其他的疾病,在不注意的同时服用了与该病有反作用的药物,类似肼苯哒嗪、异烟肼等等药物时,就可与身体内部

急性脓胸的治疗原则是什么

脓胸是指致病菌引起胸膜腔感染后产生的脓液在胸膜腔内的积聚。根据病程及病期分为急性(病期短于六周)和慢性(病期长于六周)脓胸。 急性脓胸的治疗原则包括控制感染、排除脓液与全身支持治疗。 1、 根据脓液细菌学培养和药敏试验,选择有效抗生素。用药时间应在体温正常后2周以上,以防止复发。 2、 排除脓液是治疗脓胸的重要步骤,方法如下: (1) 胸腔穿刺抽脓,在病变早期及儿童脓胸时效果较好。 (2) 胸腔闭式引流术,以利更及时、更彻底引流脓液,有利于肺复张,预防慢性脓胸形成。 (3) 胸腔灌洗,脓胸时脓液量较多且较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并发症

乳突根治术的常见并发症有: ①损伤性面瘫,因解剖不熟,操作技术不当和先天性面神经解剖异常所致,可造成部分或完全性损伤,80%位于鼓室段, ②损伤水平半规管或刮去镫骨,造成眩晕,恶心,呕吐等症状,如继发感染可致永久性全聋, ③手术暴露脑膜板或乙状窦板引起脑膜炎等颅内感染, ④损伤颈内静脉球和颈内动脉,造成大出血,偶见于大胆脂瘤破坏和严重骨髓炎病人, ⑤骨桥未完全开放和外耳道后骨壁削低不够,造成外耳道肉芽增生,日后形成瘢痕狭窄甚至闭锁, ⑥最常见的是胆脂瘤,若肉芽及骨炎等病变组织清除不尽,术后将依旧流脓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