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中国目前艾滋病患者现状

中国目前艾滋病患者现状

每年的12月1日是世界艾滋病日,今年我国的宣传主题是“合力抗艾,共担责任,共享未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今天发布数据报告显示,目前,全国艾滋疫情整体保持低流行态势,但男性同性性行为传播比例上升明显。

统计显示,目前我国估计存活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约占总人口的0.06%,即每1万人中可能有6人感染了艾滋病病毒。截至2015年10月底,全国报告存活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共计57.5万例,死亡17.7万人。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1月至10月新报告9.7万病例,在性传播、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三种主要的艾滋病病毒传播途径中,异性性接触传播占66.6%,男性同性性行为传播已经占到了27.2%,男性同性性行为传播的比例上升明显,而且该人群是目前各类人群中艾滋病感染率最高的人群,2015年全国男同人群艾滋病感染率平均达8%。

人参是治疗艾滋病新药物

15年前,即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日本、中国等国家一些报刊发表一条消息称,日本专家经过研究证实,人参对缓解艾滋病情有益,可杀死艾滋病一种主要病毒15年后的今天,韩国《朝鲜日报》刊登文章说2008年艾滋病最新治疗,韩国科学家经长期研究发现,红参对爱滋病最新治疗有一定疗效,艾滋病患者长期服用红参能够减轻病情延长寿命。

我国一些报刊发表了张锦芳撰写的2008年艾滋病最新治疗介绍韩国科学家研究用红参医治艾滋病的简况。文章说,蔚山医科大学教授赵泳杰自1991年起对艾滋病患者服用红参的疗效进行研究。他对生存10年以上未服用其它药物而仅服用红参的31名艾滋病患者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他们长期服用红参对缓解病情有明显作用。

赵泳杰教授说,健康人体内每毫升血液一般有1000个cd4免疫细胞。人患艾滋病后,体内的cd4细胞就会每年每毫升血液减少100个。大约10年后,艾滋病患者体内的cd4细胞丧失殆尽,于是无法抵御外界病原菌的侵入,病情则急剧恶化。但是,在生存10年以上的31名艾滋病患者中,平均服用8478克红参的人,体内的cd4细胞每年每毫升血液仅减少14个,平均服用870克红参的人,体内的cd4细胞则每年每毫升血液减少49个。

艾滋病患者体内的nef基因具有促使艾滋病病毒迅速繁殖的作用。赵泳杰教授对服用红参7年以上、病情有所好转的16名艾滋病患者的nef基因进行分析,结果发其中14人体内nef基因被破坏。这表明,红参能破坏nef基因,从而遏制艾滋病病毒的繁殖。这一科研成果发表在美国《临床及诊断实验室免疫学》杂志第四期。

从发现艾滋病第一人至今,全世界还没有研制出医治的爱滋病最新治疗特效药物。日本、韩国专家研究2008年艾滋病最新治疗法用人参治疗艾滋病的临床研究取得可喜的成果,是全世界数千万艾滋病病人的福音,是对全人类的伟大贡献。

另据韩国首尔峨山医院研究小组的一项临床报告指出,仅服用红参的爱滋病患已健康地存活20年,此一研究报告引起国际社会的关注。

据「联合新闻通讯社」指出,

韩国蔚山医科大学首尔峨山医院教授赵泳杰自1991年底开始,进行了一项爱滋病研究,仅给爱滋病患服用高丽红参。

其中,部分患者20多年来在未服用爱滋病治疗药物的情况下,竟然健康地存活了下来。

据了解,赵泳杰的此项临床研究成果,被刊登在国际学术杂志「爱滋病研究与人类反转录病毒」期刊

(AIDS research and human retrovirus)最新一期,并在日前于中国北京举行的2009抗病毒世界高峰会议」(BIT Life Sciences‘ 2nd Annual World Summitof Antivirals)上发表。

赵泳杰主持的研究小组说,爱滋病患者长期仅服用红参的结果显示,患者的「免疫细胞减少现象」速度转缓。

而同时服用爱滋病治疗药物和红参的患者,比只服用治疗药物的患者更易吸收药物,免疫细胞数也大幅增加。

此外,患者服用红参后,爱滋病病毒的Nef遗传基因遭到破坏。

赵泳杰表示,1988年被确诊感染爱滋病病毒的一名患者,最近被发现体内的Nef基因被破坏,

而体内免疫细胞数增加到了1000个以上,恢复到正常水平。

报道指出,如果长期服用爱滋病治疗药物,会因遗传基因的置换或插入,

而像抗生素一样出现耐药性,但红参可以使基因出现各种形式的破坏。

赵泳杰还表示,爱滋病患者很少出现基因破坏,

因此,截至目前尚未研究出患者的预后及病毒破坏之间的关系,但应透过相关研究修改以前的概念。

相信不久,人参将会作为全球爱滋病最新治疗的首选药品。

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引起

有关专家称,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引起。今年世界艾滋病日的主题是“实现‘零’战略目标——零新发感染、零歧视和零死亡”,我国艾滋病日主题是“行动起来,向‘零’艾滋迈进——全面预防、积极治疗、消除歧视”。下面,我们且看看专家们是如何对此做解释的吧。

艾滋病的医学全名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引起。这种病毒终生传染,破坏人的免疫系统,使人体丧失抵抗各种疾病的能力。艾滋病病毒主要通过4种途径传播:血液、不正当的性行为、吸毒和母婴传播。艾滋病病毒在人体内的潜伏期平均为12年至13年。

自1981年美国发现首例艾滋病病例之后,艾滋病在全球范围内迅速蔓延。为提高公众对艾滋病危害的认识,更有效地唤醒人们采取措施预防艾滋病的传播和蔓延,世界卫生组织于1988年1月将每年的12月1日定为世界艾滋病日,号召世界各国和国际组织在这一天举办相关活动,宣传和普及预防艾滋病的知识。

今年是发现艾滋病30周年。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发布的《2011年世界艾滋病日报告》显示,尽管正值金融危机,资源较为匮乏,但全球防治艾滋病进展显著,2010年新增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人数及艾滋病相关疾病致死人数均降至各自高峰期以来的最低水平。据统计,截至2010年底,全球共有3400万名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较2001年增长17%。不过,随着近年来抗逆转录病毒疗法在中低收入国家不断普及,2010年,全球新增艾滋病病毒感染者270万,较1997年高峰期下降21%。

以上,是专家们征对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引起的解析,怎么样,你现在知道了吧。同时,艾滋病相关疾病致死人数也由2005年高峰期的220万人减至180万人。最后,希望这篇小文章能够帮到你吧。

什么是恐艾症

恐艾症是艾滋病恐惧症的简称,是一种对艾滋病的强烈恐惧,并伴随焦虑、 抑郁、强迫、疑病等多种心理症状和行为异常的心理障碍。患者怀疑自己感染了 艾滋病病毒,或者非常害怕感染而有洁癖等强迫症表现。艾滋病恐惧症患者表现出精神抑郁、情绪变化多端、严重失眠、对周围事物 淡漠、体重下降和周身不适等反应,不少患者认为自己的身体不适就是感染了艾 滋病病毒,反复拨打热线电话咨询,或者反复去做艾滋病抗体检测,对阴性结果 又持怀疑态度,总认为检测不准确或者现有试剂检测不出来自己的病毒。

艾滋病低热

艾滋病是有潜伏期的,大部分病人在艾滋病感染初期,没有任何症状。但有一部分病人在感染数天至三个月后,有如流行性感冒样或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样症状:发热、寒颤、关节疼、肌肉痛、呕吐、腹泻、喉痛等。 在急性期后,没有临床症状,为无症状的人,但体内有艾滋病毒,又称为艾滋病潜伏期。此后,八年内将有50%的人发展为艾滋病。有报告称,一至七年内从感染病毒到发病,其比例依次为1.5%、5%、10%、15%、25%、30%和40%。儿童艾滋病潜伏期短,平均为十二月。

你的情况应该不属于,如果你不放心那么过段时间(出现症状一个月后)到当地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艾滋病病毒的检测,一般医院是不给检测的,我国艾滋病的检测实行免费制度。

祝你好运,希望只是普通的感冒发烧,以后生活检点一些,否则后悔都来不及。

卡波济氏肉瘤是什么

卡波济氏肉瘤是一种少见的多中心性血管肿瘤。临床上至少可分为四型,即经典型或欧洲型、非洲型、爱滋病型和移植物有关的卡波西肉瘤。

卡波济氏肉瘤长什么样子?

卡波济氏肉瘤呈单个或多个红色、淡蓝色或紫色的斑块或肿块,有或无溃疡,先见于上腭和牙龈,卡波济肉瘤在一般人群中很罕见,随艾滋病的流行,卡波济肉瘤大量出现于艾滋病危险人群中。

在美国,艾滋病患者患卡波济肉瘤的可能至少比一般人群大2万倍。在HIV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的口腔表征中,卡波济肉瘤的患病率仅次于念珠菌病和毛状白斑,具有较高的发生率。

卡波济氏肉瘤多侵犯皮肤,但由于艾滋病合并卡波济氏肉瘤时,其病变迅速扩散,可侵犯全身多种脏器,尤其是肺、消化道和淋巴结等。主要的症状表现如下:

1、引起胸腔积液、咳血及上消化道出血等。肺部卡波济氏肉瘤很少出现症状,常与肺部机会性感染并存。肺门淋巴结肿大及其周围结节样浸润,并有双侧间质性改变。

2、胸腔积液是其典型X线表现,把有卡波济氏肉瘤者与无卡波济氏肉瘤病人作比较,发现有卡彼济氏肉瘤者,其肺部及胸膜病变发生率明显增加。

为什么没有不洁性行为也会感染艾滋病呢

多人因为卖血被感染,也 有人是到医院输血被感染。还有,咱们国家现有65万名艾滋 病病毒感染者,2005年平均每天新发现感染者192人,增长的 数量很大。更为严重的是,这65万人中大约只有8%的人被作 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艾滋病病人登记在册,九成以上的感染者隐藏在广大人群之中,不被人们所知。因为如果不发病,艾 滋病病毒感染者和普通人一样,没有任何症状。对普通人群来 说,艾滋病病毒感染的潜在威胁明显增加。上次专家来做艾滋 病防治教育时反复强调一点,就是我国艾滋病已经处在由高危 人群向一般人群传播的临界点。世界卫生组织认为,世界上每 一个人都有得艾滋病的可能。这种疾病会不分任何国界、任何 地区和任何社会制度而广泛传播。

这些口腔症状是艾滋病早期症状

有过不安全性行为的人要充分注意,当你口腔出现问题很可能已经感染了艾滋病。

目前,医院的口腔科是发现艾滋病感染者最多的地方,口腔是人体健康的晴雨表,一旦口腔出现了疾病很可能已经感染了艾滋病。在医院的就诊病例中,舌毛状白斑、口腔念珠菌感染(鹅口疮)都是比较典型的艾滋病感染症状,另外口腔内疱疹感染,甚至,牙周疾病,牙龈炎和口臭等口腔问题也应当引起重视。

提示可能感染了艾滋病的口腔症状主要有:

1、牙周病,牙周病表现为牙根发炎,牙根溃疡,牙根坏死以及牙齿松动,并可出现牙根出血疼痛和恶臭等症状。据报道,HIV感染或艾滋病患者,19%-29%有牙周炎。

2、舌毛状白斑,舌毛状白斑是位于舌两侧边缘的白色或灰色病变。病变也可延伸到舌腹部及舌背部,病变不能除去。它几乎仅见于HIV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

3、口腔白色念珠菌病,白色念珠菌病发生于上腭及舌背,在红色区域上有时可见白色斑点或斑块。或者发生在口腔的任何部位,表现为白色或黄色斑点或斑块,斑块可以擦去,留下红色区域并伴有出血。

由于艾滋病病毒对人体的侵犯,口腔内的唾液腺会有分泌失常现象,唾液分泌量减少,会让口腔内细菌滋生,因此口臭和牙龈的问题也有体现,不要以为这些口腔症状无所谓,其实正是小症状反应了人体的大问题。另外,口腔念珠菌感染和毛状白斑可作为艾滋病典型的预测标志症状。

从口腔症状发现艾滋病感染,一旦有过不安全性行为和静脉注射的行为,就需要及时检测艾滋病以免延误病情。因为艾滋病潜伏期可长达7——10年,又多数没有症状,因此我国艾滋病感染者发现都比较晚,这样的后果就是延误了治疗,艾滋病潜伏期内尽管静悄悄的,但是人体的免疫机能却在一点点流失,直到CD4淋巴细胞丧失到200个以下,艾滋病感染者彻底出现了机会性感染和恶性肿瘤。到那时候治疗就晚了。

唾液检测艾滋病的窗口期

定义

艾滋病毒进入人体后,需要经过一段时间体内才会产生艾滋病毒抗体,在此期间抗体检测呈阴性,这段时间即为窗口期。感染者体内的HIV数量会在这时达到一个峰值,传染性极强,急性感染期也出现在这段时间。

周期

根据中国艾滋病防治最高机构——卫生部艾滋病预防与控制中心临床病毒最新研究成果显示,窗口期是2—6周。

窗口期计算

窗口期的计算应从高危行为之时或是接受输血之时算起,也就是说,如果1月1号发生高危性行为或是接受输血,那么,接受抗体检测的时间应该是从1月1号算起6周后,也就是2月12日。

感染了艾滋病病毒到底还能活多久

众所周知,艾滋病病毒是异常可怕的病毒,不幸感染上艾滋病病毒后,患者真的会很快就死掉吗?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皮肤科主任医师杨碧莲经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杨碧莲说,感染了艾滋病病毒不会立即死亡,一般来说,潜伏期越长,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生命也越长。艾滋病感染者存活的时间因人而异,据报道我国艾滋病人最长存活时间已达21年。据研究,感染的HIV病毒亚型、传入人体病毒的多少、个人基因和健康差异及医疗品质等,都会对艾滋病患者生存时间产生影响。

一个健康人从感染上艾滋病病毒到死亡,一般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感染初期,又称“窗口期”。感染后,少部分感染者会出现类似流行性感冒的症状,如发热、咽喉炎、皮疹、淋巴结肿大等,随后这些症状会消失。世界卫生组织界定“窗口期”为3至6周。

第二阶段是艾滋病潜伏期,也被称为“无症状期”。从严格意义上讲,潜伏期应包括窗口期。潜伏期一般是1至12年,平均6年。这时的病人被叫作“HIV携带者”,潜伏期症状不明显,表面上大多数感染者是健康的,与正常人没有区别。医学界认为潜伏期长短与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剂量有关,经输血感染的剂量一般较大,所以潜伏期相对较短,而性接触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剂量较小,因此潜伏期相对较长。艾滋病病毒一旦感染,处于潜伏期阶段无任何临床上的不适,但因为受染者携带病毒,成为艾滋病的重要传播源,在流行病学上应予以高度重视。不过,潜伏期不是静止期,更不是安全期,感染者体内的免疫系统正在与病毒进行着无声的斗争,病毒在持续繁殖,具有强烈的破坏作用。因此,艾滋病高发人群要重视艾滋病病毒检测工作,避免其对健康造成的影响。

第三阶段是艾滋病前期,这时艾滋病感染者会出现持续性的淋巴结肿大,发生的部位多见于头颈部、腋窝、腹股沟、颈后、耳前、耳后、股淋巴结、颌下淋巴结等。

第四阶段是典型艾滋病期。由于CD4+细胞是艾滋病病毒的主要靶细胞之一,作为监测病程的重要指标,通常一旦每微升血液中的CD4+细胞数少于200时,或者CD4+细胞在淋巴细胞中所占比例少于14%时,细胞免疫机能已经难以维持,就标志着病人即将进入HIV感染的最后阶段,即“艾滋发病期”。典型艾滋病期由于免疫系统被严重破坏,容易发生各种致命性机会感染和恶性肿瘤。病变可表现在人体的各个器官方面,如肺、口腔、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心脏、肾脏、眼、关节、皮肤等。已发生机会性感染者,平均存活期为9个月。

艾滋病传染几率

艾滋病可以说是一种致死病,艾滋病的传染途径有两条,一是性传播。这就要求大家遵守传统的性观念,不乱搞两性关系。二是血液传播,很多人都是在输血或者是卖血的过程中传染上艾滋病。

1.流行概况:WHO报告2010年全世界存活HIV携带者及艾滋病患者共3400万,新感染270万,全年死亡180万人。每天有超过7000人新发感染,全世界各地区均有流行,但97%以上在中、低收入国家,尤以非洲为重。专家估计,全球流行重灾区可能会从非洲移向亚洲。中国CDC估计,截止至2011年底,我国存活HIV携带者及艾滋病患者约78万人,全年新发感染者4.8万人,死亡2.8万人。疫情已覆盖全国所有省、自治区、直辖市,目前我国面临艾滋病发病和死亡的高峰期,且已由吸毒、暗娼等高危人群开始向一般人群扩散。

2.传染源:HIV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是本病的唯一传染源。

3.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高危人群包括:男性同性恋者、静脉吸毒者、与HIV携带者经常有性接触者、经常输血及血制品者和HIV感染母亲所生婴儿。

现在我国艾滋病患者挺多的,大家提高防范意识是应该的,不过大家也不用太紧张,一般的握手、工作中的接触都不会传染的。甚至是一同吃一同饮,共用一个公共厕所,共同洗澡都不会被传染艾滋病的,艾滋病的传染几率正确把握不高。

关于艾滋病你不知道的10个事实

从11月30日开始,就有人不少人在陆陆续续的开展宣传世界艾滋病日,希望大家注意艾滋病,更不要歧视艾滋病人,没有人愿意染上这种疾病。

每年的12月1日是世界艾滋病日,今年中国的宣传主题是“合力抗艾,共担责任,共享未来”,旨在号召各级、各单位、社会组织和个人都要勇于承担防治责任,积极参与艾滋病防治工作,各尽其力,各负其责,同心携手,加强合作,共同防治艾滋病。

“艾滋病离我们并不遥远,有时近在身边。”这是很多防艾工作者经常提醒公众的一句话。在艾滋病感染者数字不断攀升的当下,如何做到感染者零歧视、志愿者零误解、中小学生与相关知识零距离,值得关注。

公开身份的艾滋病感染者:就医被推诿 渴望“零”歧视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今年11月30日发布数据报告显示,目前中国估计存活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约占总人口的 0.06%,即每1万人中可能有6人感染了艾滋病病毒。其中值得注意的是,今年1月至10月新报告9.7万病例。截至2015年10月底,全国报告存活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共计57.5万例,死亡17.7万人。

今年23岁的流逝(化名)就是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中的一个。与绝大多数人不同,他是中国为数不多敢公开站出来承认这一“身份”的人。(以上图片是流逝所提供的生活照)

2012年,20岁的流逝被查出感染了艾滋病。当得知这个消息,和绝大多数人一样,他内心崩溃,一度万念俱灰。当时,在他眼中,仿佛世界彻底抛弃了自己,他认为自己可能很快就会瘦骨嶙峋,很快就会死去,这也让他产生了想离开这个世界的想法。

“我挣扎了两个月,才从那样的折磨中走出来。后来,通过朋友的帮助,以及我对艾滋病的慢慢了解,最终发现,以前对艾滋病的认识很可笑。真实的艾滋病,并不如自己想象中的那般可怕。通过药物治疗,并配合医生指导,艾滋病感染者跟正常人并没什么区别。”流逝说。

在记者眼中,流逝确实就是个普通的男孩。他会在朋友圈里“晒”自己出差、参加活动的照片,也会应朋友邀请客串“主持人”;他会饿着肚子在街头苦苦寻觅一家米皮小店,也会为路上遇到的人和事发一些感慨或者牢骚;他会为同事陪他去看病而感动,也会为朋友的生日party精心准备。

然而这个普通男孩,却也注定要经历许多不普通的事。流逝说,如今,社会对艾滋病感染者的包容度越来越高,但包容之外,歧视也并不减少,就医歧视就是自己常常碰到的问题。“我偶尔患上感冒,想到一般的医院去就医,但常常会被委婉拒绝。虽然当前医院都有规定,医生不能拒绝诊治艾滋病人,但医生们都会以如‘我是实习的’、‘其他医院更加适合你’等借口进行推诿,最后只能不了了之。”

流逝表示,除了就医歧视,自己身边许多这类的朋友也遭遇过林林种种的歧视。有的朋友遭到了就业歧视,当公司得知,就会找出各种理由开除。而有些学生朋友,就在即将入学之际无奈地收到了学校的“婉拒”说明,有的学校甚至直接了当拒收。

“我是幸运的。”这是流逝对自己当前生活的感叹。在一家咨询机构从事公益工作的流逝,从未遭受到同事以及身边朋友的歧视。在他那家不到10人的公司里,老板和员工都清楚他的“身份”,但大家却没有躲避和嫌弃,每天和他一起工作、吃饭、聊天,亲如一家人。

目前,流逝在公司里主要负责“爱滋徒步”公益项目,他的工作内容就是宣传艾滋病知识,并募集款项去帮助艾滋病感染者和患者。

流逝说,“我之所以敢站出来,就是当前大家对艾滋病认识并不够,我就是想让大家少点误解,多些认识,正确客观地看待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

高校防艾志愿者:发传单同学绕道 期待“零”误解

当前,中国高校已成为艾滋病的多发地带。据中国疾控中心性病艾滋病防治中心主任吴尊友透露,2011年到2015年,中国15~24岁大中学生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净年均增长率达35%(扣除检测增加的因素)。2014年,全国15至24岁新增报告艾滋病人数为1.5万多人。今年1到10月,该年龄段有1.4万多人感染艾滋病病毒。与去年同期相比,今年感染的青少年人数比去年增长了10%左右。

艾滋病需要被公众正视,而高校就是一个重要的舆论阵地。因此,越来越多的防艾组织在高校成立。正在北京某知名高校就读研究生的杨世昌是学校里的一名资深防艾志愿者。从事四年防艾工作,期间他遭遇了许多误解,也看到了许多同学存在的误区。

近日,有记者在北京多所学校进行的随机调查300名学生显示,90%大学生普遍知道艾滋病的基本知识,但并不知道如何正确防护和预防艾滋病。有高校的防艾讲座,甚至遭遇仅有七八名同学参加的尴尬。

杨世昌表示,他们学校的红十字会防艾活动,一般都办一些有关艾滋病的讲座,或者组织成员到路上发一些宣传单。但讲座的话,听众并不多,效果也不好。而发传单的话,大多数学生都不会主动去接收,有些人更绕道而行。

“有的同学根本就不了解艾滋病,他们存在着许多误解。他们会认为,唾液是可以直接传播艾滋病的,与艾滋病感染者住一起也可能会被感染,同时,也认为只要一得艾滋病,就离死不远了。那些想法都很荒诞,也很可笑。”

“艾滋病是disease,并不是disaster。”这是杨世昌对很多同学误解艾滋病的感叹。在他眼里,只要及早发现、及时治疗,艾滋病感染者按时接受抗病毒治疗药物,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他们也能如常人工作生活到老。

联合国艾滋病联合规划署日前发布的核心报告《艾滋病如何改变一切》显示,2001年至2014年间,全球范围内艾滋病病毒携带者预期寿命已从36岁提升至55岁。

“无论学校还是社会,大家都应该以平常心看待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他们需要更多的关注。”杨世昌说。

同样作为防艾志愿者,大四学生、青岛大学防艾工作组负责人之一王震也向中新网记者表示,校园的大部分学生对艾滋病了解确实知之甚少,有些甚至连艾滋病的传播渠道都不太清楚。而这种情况的出现,也造成了有些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不敢在宿舍用药,最后只能熬到毕业。

“若不是他们还比较年轻,免疫力强,不然,不服药对艾滋病感染者而言,还是很危险的。”王震说,真希望大家对艾滋病多了解一些,少一些不必要的误解。

专家:防艾教育该进课堂 与中小学生“零”距离

社会仍存在着许多对艾滋病的误解,这也反映出了当前防艾工作的重要性。

据了解,自1985年中国发现第一例艾滋病病例以来,中国已经陆续展开艾滋病的防控工作,经过三十年的坚持和摸索,已取得很大成效。但同时,由于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艾滋病防控工作遭遇了发展瓶颈。

中国疾控中心性病艾滋病防治中心主任吴尊友向中新网记者表示,中国在防艾工作方面做了许多卓有成效的工作,比如从2004年开始启动的扩大检测发现感染者策略,有效地帮助众多“隐形”艾滋病感染者提早发现提早治疗。同时,这一策略也把众多历史上积累的感染者筛查出来了,让他们尽早吃药,降低传染性。

一样的奔跑,不一样的情怀!

“2013年,我们检疫检测了1.1亿人;2014年,这个数字是1.27亿人;而今年1至10月,则有1.17亿人。也因此,2014年,联合国艾滋病联合规划署确定了三个消灭艾滋病的策略,中国这一策略就是其中之一。”吴尊友说。

中国防艾工作虽然取得一定成效,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吴尊友表示,当前中国青少年和老年感染艾滋病的人数正逐年增加。

吴尊友分析,问题比较突出的是青少年感染者,由于身处性活跃期,虽然他们有一定知识,但控制难度比较大。知识是预防艾滋病很重要的方面,但并不是有知识就足以预防艾滋病的传播,防艾还需要提高相关技能,比如分辨哪些事可以做、哪些事不能做的分辨能力,而这些需要课堂教育来支撑。

吴尊友建议,当前急需把包含防艾内容的性教育纳入到中小学教育。尤其小学时期,在孩子们还没有发育的时候,让他们能像学习自然科学一样,自然而然地接收男女生理特征及生理差异知识。到中学阶段,学校要教授他们如何和异性及同性交往,并教授他们如何在面对敏感问题、敏感请求时正确避免侵害。

“如果我们教育系统能够规范地为中小学生开设这类课程,势必对防艾工作很有帮助。”吴尊友说。

但开设性教育并非易事。吴尊友指出,当前开设性教育课程存在困难,一方面是缺乏大的社会范围,家长、社会对性话题还是比较敏感,能规避就尽量规避;另一方面,我们缺乏有能力并且有好的教学方法、能够轻松向学生传递性知识的好教师。同样,教材的缺乏也是一方面问题。

“防艾工作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近些年,我们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情况也有一定改观,但毕竟它还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吴尊友说。

延伸阅读:关于艾滋病你不知道的10个事实

1.目前,全球约有3690万名艾滋病毒(HIV)携带者,其中儿童携带者260万。3690万人,大致相当于加拿大的总人口数。

2.2014年约新增HIV感染者200万人,相当于斯洛文尼亚的总人口数。

3.迄今为止,约有3400万人死于HIV病毒感染,或者艾滋病,其中2014年就有120万人。

4.在过去的15年中,死于艾滋病的青少年人数增长了2倍。

5.艾滋病是非洲青少年死亡的第一大原因,同时也是全球青少年死亡的第二大原因。

6.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区是艾滋病发病率最高的地区。其中15-19岁的新增感染者中,有70%是女童。

7.2001年,只有100万人接受艾滋病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到2015年初,使用这种疗法的人数达1500万人。

8.尽管现在艾滋病检测仪器的应用更加广泛,但知道自己HIV感染者身份的,仍然只有51%左右。

9.2000年来,由于全球对艾滋病毒的全面控制,避免了3000万的新增感染者和800万人的死亡。

10.古巴2015年宣布成功消除艾滋病母婴传播,这是全球首个宣布消除艾滋病母婴传播的国家。

数据来源: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和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2015年数据。

相关推荐

自我食疗养生能治艾滋食物

利用食物防治疾病,是中国传统医学的一种治疗方法,由于这种方法有取材便利、简单易行、安全无毒、在家庭中可自我治疗等优点,所以,几千年来人们一直喜闻乐用。而在科学发达的今天,这方法仍然深受人们的欢迎。从1981年在美国发现艾滋病起,医药学家就开始了寻找药物的艰难历程,其中也包括对食物的研究。 研究人员不但分析食物的性能、成分,也让患者食用某些食物,以便通过观察来找到具有抗艾滋病毒的食物。特别是在艾滋病患者的饮食中适当补充硒元素,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病情。含硒的食物有普通面粉、糙米、大麦、鱼、虾、海藻、动物肝、动物

8个必须要了解的艾滋病误区

1.感染HIV就是艾滋病患者 HIV即艾滋病病毒,而艾滋病指的是艾滋病毒感染的最后阶段。人体在感染艾滋病毒2年-10年甚至更久后,因为免疫系统受到毁灭性破坏,才会发展为艾滋病,出现感染,肿瘤等体征。 2.一旦感染艾滋病毒剩下的日子就不多了 不同的艾滋病毒感染者的潜伏期不同。有些会在短短数月内发病,而有很多人却能携带HIV生活数十年,甚至达到预期寿命,金遵医嘱,坚持有效治疗,艾滋病毒在体内的发展可以放缓,延缓发病时间,有效延感染者寿命。 3.只有滥交者等高危人群才会感染HIV 在我国,HIV感染已经从高危人

艾滋病有哪些检测方法

艾滋病日的概念来源于1988年,全球卫生部大臣关于艾滋病预防计划的高峰会议上W orld Summit of Ministers of Health on Programmes for AIDS Prevention提出的。从此,这个概念被全球各国政府、国际组织和慈善机构采纳。从此,这个概念被全球各国政府、国际组织和慈善机构采纳。自 1981年世界第一例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发现至今,短短20多年间,艾滋病在全球肆虐流行,已成为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引起世界卫生组织及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为号召全世界人民

艾滋病腹泻有4大特点

艾滋病腹泻产生的原因 艾滋病引起的艾滋病腹泻症状主要是由免疫系统引起的,感染HIV后,免疫系统下降,机体很容易受到一些外界病毒或来自身体细菌的侵袭,从而引发一些身体病变。其中腹泻是艾滋病患者胃肠道的主要表现,特别在发展中国家和热带地区的艾滋病者,腹泻发生率可高达90%。我们在坦桑尼亚国家医疗中心治疗的艾滋病人中发生腹泻的占27~36%,致病原与隐孢子虫、阿米巴、细菌性痢疾、伤寒杆菌、巨细胞病毒、真菌等感染有关。 艾滋病腹泻的特点 艾滋病腹泻在艾滋病(AIDS)中占有很大比例,其临床表现为腹泻便溏、脘闷食少

艾滋病常见六大高危人群

艾滋病是一种受人类免疫缺乏病毒(又称艾滋病病毒, 简称HIV)感染引发的综合症。有些人群会是某种疾病的高危人群,艾滋病同样有高危人群,这些人群比普通人群更容易感染艾滋病,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艾滋病的六大高危人群,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1、男性同性恋者 包括双性恋者,因为肛交,所所以艾滋病的高危人群。但同性恋不等于艾滋病。 2、暗娼人群 因与很多人性接触所以感染率非常高。 3、承受输血或血液成品者 除了抗血友病制剂外,其他血液与血液成品(浓缩血细 胞、血小板、冷冻新颖血浆)的输注也会导致艾滋病的传染。 4、与高

女用的避孕套的重要性

在开罗举行的世界人口与发展会议和在北京举行的第四届世界妇女大会中都明确指出,女性需要更广泛的手段来预防性疾病(包括艾滋病)和意外受孕。女用避孕套正是解决女性生殖健康的又一有效方法。 国际卫生组织(WHO),联合国艾滋病协会(UNAIDS),以及其它相关国际组织在各国广泛开展女性生殖健康宣传的同时也正积极推广应用由英国女性健康公司于1995年独创,直至1999年底已在全世界五十多个国家使用的女用避孕套。 性病,艾滋病和女性的易感性 截至1999年底,全世界已有四千八百万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二千二百万艾滋病发病

艾滋病患者能怀孕生孩子吗

艾滋病是一种传染性很强的疾病,感染了艾滋病早期症状是可以出现皮疹,导致瘙痒的,在感染艾滋病病毒数周(4~8周)内可能出现一些急性早期病状,如淋巴结肿大、皮疹、盗汗、头痛、咳嗽等,有的与一般感冒差不多。艾滋病是一种全球性疾病,目前还没有有效的方法可以根治。艾滋病患者在患病期间最好不要怀孕生孩子,我们可以通过了解艾滋病的发病原因来了解。 感染艾滋病的可能性的原因: 1、感染艾滋病可能是通过母婴传染的,母亲血液中的艾滋病病毒可以通过胎盘直接到达婴儿体内,使婴儿感染艾滋病病毒,也有可能是携带艾滋病病毒的母亲在分娩

刷牙出血会感染艾滋吗 刷牙出血容易得艾滋病

有刷牙出血症状的人,口腔中可能存在伤口的,如果此时口腔有接触到艾滋病患者的口腔有接触到艾滋病患者的血液、精液、乳汁、尿液等,就可能会患上艾滋病。 不仅是刷牙出血后,只要身上存在伤口,接触到艾滋病患者的血液、精液、乳汁、尿液等,都是有可能患上艾滋病的。 当然,如果有刷牙出血症状的人,从没有接触过艾滋病患者及其体液,就不存在得艾滋病的可能了。

艾滋病传染几率

1.流行概况:WHO报告2010年全世界存活HIV携带者及艾滋病患者共3400万,新感染270万,全年死亡180万人。每天有超过7000人新发感染,全世界各地区均有流行,但97%以上在中、低收入国家,尤以非洲为重。专家估计,全球流行重灾区可能会从非洲移向亚洲。中国CDC估计,截止至2011年底,我国存活HIV携带者及艾滋病患者约78万人,全年新发感染者4.8万人,死亡2.8万人。疫情已覆盖全国所有省、自治区、直辖市,目前我国面临艾滋病发病和死亡的高峰期,且已由吸毒、暗娼等高危人群开始向一般人群扩散。 2.

艾滋病是否真能“套”得住

安全套避孕造成失败的主要原因有破裂、滑脱、乳胶质量差、厚度与弹性、型号选择、存放时间、“老化”,甚至反复使用。在套子上涂抹含凡士林一类的矿物油,乳胶脆性增加,数10秒钟后强度下降90%,更易发生破裂。艾滋病病毒较精子小2000倍以上,更易透过避孕套不易觉察的细小裂隙;每毫升精液约有1千万至1亿艾滋病病毒,即便正确使用安全套,它没有滑脱,也没有破裂,那么,从套子的根部泄出少量精液或因接触女性外阴,也会使其感染艾滋病病毒,也可能因接触男性会阴部,而使男性受感染。 艾滋病病毒使人们感染的通道是无数的,不论女的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