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素要谨记4大原则 注意食物搭配
吃素要谨记4大原则 注意食物搭配
吃素食的时候一定要注意食物的搭配。不同的食物搭配能够给吃素者更全面的营养。比如谷类和豆类食物应该一起食用,一段时间的全素之后,可以适量尝试半素食主义,摄入适量的鱼,以补充全素中不能得到的营养。
食物搭配原则,你的食物搭配错了么? 食物搭配原则举例分析
我启发大家说:看看,这边是一份饼葱油饼搭配一碗玉米粥;那边是一份凉皮加一碗馄饨;一碗酸辣粉加一个烧饼;一碗疙瘩汤加一个馒头;一份米饭搭配一份酸辣炒土豆丝......你们觉得怎么样?
有个女生想了想说:前面几种是有点不合理,因为都是粮食,没有菜肴;可是大米饭配酸辣土豆丝,天经地义啊,一份饭配一份菜,而且很好吃呢。
我解释说:土豆是含有淀粉的,大米饭也含有淀粉。如果把土豆当成主食,那么米饭就应当减量甚至省略。否则,岂不是两份饭而没有蔬菜么?和各种新鲜绿叶菜相比,土豆作为菜肴的价值说比较有限的。再说,每天需要有20种以上的食材,最好粮食、豆类、薯类、各类蔬菜、水果、鱼肉蛋奶等都齐全。你们算算,上面的吃法,如果不算上油盐和各种调味品,到底能吃进去几种食材?
这么说了之后,女生们七嘴八舌地分析起来:
米饭+炒土豆丝=大米+土豆;
葱油饼+玉米粥=面粉+玉米;
凉皮+馄饨=洗过的面粉+几根黄瓜丝+没洗过的面粉+一丁点猪肉;
疙瘩汤+馒头=面粉+少量菜叶+面粉。
女生们惊讶地说:不说不知道,算算吓一跳。这些搭配当中,一餐只有两三种食材,无论类别还是品种都实在太单调了。
马上就有聪明的女生接着举一反三:有的女生一份烤红薯配一份水果沙拉,没有鱼肉蛋奶豆制品,岂不是蛋白质严重缺乏么?还有人买一碗面条加一勺炸酱卤,也很单调啊!蔬菜只有几根黄瓜丝,炸酱里也就是几个肥瘦肉丁,蛋白质和蔬菜都不够啊!
另一位女生说:男生也未必吃得对!有的男生买一份肉包子再加一个鸡腿,一碗牛肉面再加一个卤蛋,没有任何蔬菜水果,岂不是严重缺乏膳食纤维和维生素C吗?
其实,对于没有疾病的年轻成年人来说,健康的日常饮食搭配不需要太高深的学问,不了解营养素的名词也没关系,只要记住一些基本原则就行了。
原则1:一餐饭中,至少要有主食、蔬菜、优质蛋白食品三类食材。
原则2:主食品种越丰富越好。最好不要餐餐白米白面,还常常有各种全谷杂粮(糙米全麦大麦燕麦荞麦小米大黄米高粱玉米等)、薯类(土豆山药芋头甘薯等)、各种杂豆(红小豆绿豆芸豆扁豆干豌豆干蚕豆等)以及莲子薏米芡实藕之类富含淀粉的食材。这些食材都可以部分替代米饭馒头面条做主食。
原则3:一餐最好能吃半斤蔬菜,蔬菜的总量要达到煮熟的菜满满一饭碗才好。蔬菜的品种也要多一些,深绿色、橙黄色、紫黑色、浅绿色和白色,颜色丰富多彩,其中绿叶菜最好能占一半。
原则4:每餐至少有一种优质蛋白质较为丰富的食物,包括肉、蛋、奶、各种河鲜海鲜、黄豆黑豆或大豆制品。总体积大概相当于1-2个鸡蛋。
原则5:食材经常换换样,不要总盯着一种东西吃。比如说,即便鸡肉不错,也不能天天只吃鸡肉;鱼虽然很好,但也不能完全替代奶和蛋的作用。又比如说,虽然菠菜营养价值很高,但也不必天天吃,可以换成小白菜、小油菜、茼蒿、芥蓝、木耳菜等其他绿叶菜。
原则6:尽量远离高度加工的食物。比如说,面筋、粉条之类,在加工中把粮食的蛋白质和维生素都洗掉了,营养价值比面粉本身低多了;又比如说,油条在油炸的时候不仅吸入了大量脂肪,还损失掉了绝大部分B族维生素。甜饮料甜点心都不是值得选择的日常品种,只能偶尔为之。
过了两个月再遇到她们,女生们说:上次食堂调查之后,我们都反思了自己日常的饮食,考虑吃什么的时候不那么任性了。除了饭菜,我们还买来酸奶、水果和坚果做补充呢,食材的品种多起来了,人也觉得越来越有精神了!
孕期增加营养三大原则要谨记
原则1
营养均衡最重要,莫轻信谣言
怀孕期间,“需要吃什么”跟“不能吃什么”是我们最常听到的建议。
妈妈吃太多酱油会生出黑宝宝,吃芦荟、螃蟹、黑木耳、马蹄、薏仁等容易导致流产,孕期不能吃太多糖否则易得妊娠糖尿病,孕妇可以多吃补血补气的药物,补充牛初乳有助提高胎儿免疫力……
其实无需把问题想得过于复杂。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产科主任医师孙晓峰在接受新快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怀孕期间的营养主要来自两方面,一个是日常饮食,另一个是制剂补充。
日常饮食的大原则是要营养均衡。水、维生素、脂肪、糖类、蛋白质、无机盐、纤维素等7大营养素是孕妇日常饮食的基本,每天都要保证充足摄入。参照中国居民膳食指南,谷物、蛋类、肉类、蔬菜、水果等食物都要均衡摄入,保证日常饮食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孕早期(前三个月)胎儿生长缓慢,无需额外补充热量。孕中期以后胎儿生长加速,则需要适当增加热量,补充胎儿成长的营养所需。”孙晓峰说。
坊间传说的不能吃马蹄、山楂、薏仁等说法往往有失偏颇。例如在古籍记载中,马蹄确实有助引产的作用,但要大量吃生的马蹄才会引起宫缩。我们正常都是煮熟吃,并且一次不会吃很大的量,因此,其影响基本可以忽略。所以,无需要日常饮食上过于小心谨慎,保证均衡的营养摄入最关键。
原则2
普通饮食营养素不足,一定要补充制剂
“孕妇营养光靠日常饮食是不足够的,孕妇在整个怀孕期间,需要根据不同的阶段,补充相应的营养制剂。”孙晓峰说,“大多数人的饮食结构不能完整全面地补充孕妇需要的营养素,例如铁、钙、维生素A、维生素B2、叶酸等微量营养素缺乏仍较为普遍。另外,传统的饮食习惯和烹饪方法也会破坏部分微量营养素,因此,需要正确补充营养。”
很多人都知道,孕早期跟怀孕前三个月一样,需要补充叶酸。确实如此,孙晓峰说,缺乏叶酸会加重无脑儿、脊柱裂、脑膜膨出、先心、唇颚裂、眼畸形等风险,孕早期仍然需要持续补充。不过,很多人不知道,孕早期补充含有叶酸的复合维生素制剂效果更好。除了叶酸之外,维生素D、B6、B2、B1、C等也十分重要,建议整个怀孕期间都补充复合维生素。
孕中期以后,胎儿的发育比孕早期更迅速,特别是孕中晚期以后生长快速,除了要加大热量的摄入之外,最重要的还要补充钙、铁等微量元素,这两种元素是中国人普遍缺乏且孕妇需要大量补充的。有条件的还可以补充亚麻酸,有助于胎儿的脑部、视网膜发育。
到了孕晚期,胎儿的发育进一步加快,除了上述提到的复合维生素、钙、铁等重点的制剂补充之外,还要进一步增加热量的摄入。孕妇的热量可以从1800卡提升到2000卡,其中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是最重要的补充热量的营养素,需要适当增加。
原则3
慎重用药,成分未明中成药勿乱吃
吃药会影响胎儿,因此,很多孕妇在怀孕期间坚持不吃药。
对于吃药问题,需要辨证对待。首先,如果是有一些会影响胎儿的疾病,例如妊娠合并甲亢、妊娠合并免疫系统疾病等,放任不管反而会对孕妇和婴儿带来更大伤害,因此,在衡量利弊的前提下,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用药。
其实,孕妇也并非绝对不能吃药。西药通常会有A、B、C、D、X等分级,一般A级、B级的药物对胎儿的影响是比较小的,也有专门提供给孕妇的药物。因此,无需一味拒绝吃药。
而像感冒、胃肠道这种常见的问题,可以不吃药就尽量不吃药,但需要吃药的时候也要及时用药。“感冒本身可以自愈,不严重的情况下可以不用吃药。但情况严重的感冒也会影响胎儿,这时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用药。”孙晓峰说,此时用对中药不仅效果好,而且对胎儿影响小。胃肠道疾病也同样如此,如果呕吐、拉肚子严重导致电解质失衡,也会影响胎儿,需及时用药。
泥鳅不能和什么一起吃
首先,泥鳅不宜与狗肉同食,狗血与泥鳅相克,酸咸性温,阴虚火盛者忌食。其次,螃蟹与泥鳅相克,两者的功能正好相反,不宜同吃。最后,毛蟹与泥鳅也相克,同食会引起中毒,可以用地浆水治疗。泥鳅是不错的下酒菜,对于长期饮酒者也很有益处,但是切记不能与螃蟹类一同食用,所以边吃泥鳅边吃海鲜大餐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了。
泥鳅本身已经是滋补食疗佳品,而一般有一定药用价值的食物都要谨慎地吃,否则很容易得不偿失。吃泥鳅的时候最好搭配豆腐,两者搭配不仅鲜甜可口,还能让营养价值更上一层楼。需要注意的是,不管和什么搭配食用,泥鳅都不能多吃,因为它的维生素非常丰富,一旦过量就会引起营养过剩而无营养,造成食物中毒及过敏。
吃素要谨记四大原则 吃素不能吃哪些东西
1.吃素一般是指不吃任何动物、鱼类等活物制成的食物。
2.一部分蛋白素的人群,平常虽然不吃鱼肉等等食物,但是会吃鸡蛋、牛奶及其制品。
3.部分佛门素食者,除了不吃鱼肉之外,还忌“五荤”,即大蒜、葱、藠头、韭菜、洋葱这五种含有辛辣味的蔬菜。
月子吃素4个原则需谨记
原则一:加强蛋白质摄取,其中包括植物蛋白质
这类食物被人体消化后,会变成小分子的氨基酸,会让产后伤口快速愈合。另外,氨基酸还可以刺激脑部分泌出一些让人心情振奋的化学物质,所以在月子里多吃蛋白质,还可以有效减少产后忧郁症的发生呢。
富含蛋白质的素食:豆类、黑木耳、香菇、西兰花、紫菜、燕麦、荞麦等。
原则二:加强维生素B的摄取
维生素B群可以促进身体的能量代谢,还具有帮助提高神经系统作用和加强血液循环的功效,对于产后器官功能恢复有很大益处。
富含维生素B的素食:豆类、糙米、西红柿、橘子、香蕉、葡萄、梨、核桃等。
原则三:适量摄取纤维质,促进排便的顺畅
产后由于缺乏运动,常常造成排便困难,所以纤维质的摄取对新妈咪而言很重要。在排毒通便方面,没有什么比蔬菜水果更天然有效的了。
富含纤维质的素食:苹果、胡萝卜、芹菜、蕨菜、菜花、菠菜、南瓜、白菜、油菜等。
原则四:补铁增血气
生产过程中妈咪失血过多,所以必须多多补铁,同时多吃一些能够补血的食物,帮助新妈咪的脸蛋恢复红润血色。说到补铁食物,很多蔬菜水果也含有丰富的铁。
富含铁的素食:黑木耳、芝麻、燕麦片、黄豆、海带等。
吃粗粮要谨记5大原则
种类:每天吃4种以上
每天吃够20种食物已成为很多营养专家的共识,而主食作为每天饮食中很重要的一部分,也应该在种类上尽量丰富一些。军事医学科学院食品与营养系博士芮莉莉指出,每天最好吃4种以上粗粮,具体来说,可以包括一种“米”类粗粮,如紫米、小米、大黄米、黑米、糙米等,一种“麦”类粗粮,如燕麦、大麦、黑麦、荞麦等,一种“豆”类粗粮,如红豆、绿豆、豌豆、蚕豆、芸豆等,一种“薯”类粗粮,如红薯、马铃薯、紫薯等。此外,莲子、芡实、薏米等营养成分和谷物相近,也是非常好的候选粗粮。
除了煮粥外,每种粗粮还有一些其他的吃法,比如芸豆可煮熟后拌凉菜,燕麦可跟黄豆一起打豆浆,红豆可用来做馅,绿豆可用来煲汤等。
数量:占主食的1/3左右
北京朝阳医院营养师宋新表示,粗粮吃得少,起不到预防慢性病等多种保健作用。但粗粮含有较多的膳食纤维和植酸,长期大量食用,会影响人体对钙、铁等矿物质的吸收,还会降低人体免疫力。因此,《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每天最好能吃50~100克粗粮。健康成年人每天吃的量占主食总量的1/3比较合适。
需要提醒的是,吃主食一定要做到粗细搭配,可以在做主食时混入粗粮,比如蒸米饭时加点小米、糙米、绿豆或红豆,煮白米粥加一把紫米,磨豆浆时加一把燕麦等,这样“粗细搭配”,吃起来口感也更好。
处理:提前浸泡4小时以上
与精白米相比,粗粮的质地更为致密,因此烹调起来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因此,为了节约烹调时间,使烹调后粗粮的口感更好,需要在烹调前对粗粮进行“浸泡”处理。其中各种粗粮对水的“抵抗力”差异很大,紫米、糙米之类只需要泡4小时左右即可,而杂豆表皮最致密,泡豆时间应在12小时以上,最好能达到24小时。
如果要想省事,可以直接把各种杂粮放在容器中,加水没过食材,放冰箱里浸泡一夜即可,这样可以避免细菌超标。
煮粥:水量约为粗粮的7倍
煮杂粮粥,加水也是一门大学问,加多了,粥所含的内容物少,喝完后很容易饿,而水加少了,容易导致粥的口感不好,让人没有食欲。一般来说,1份粗粮要加入6~8倍的水,这个比例煮出来的粥不但口感好,还能产生饱腹感,不容易饿。
宋新提醒,煮杂粮粥最好用高压锅,因为高压锅烹调能避免食物接触过多氧气,对于保存粗粮中宝贵的抗氧化成分是非常有利的。
吃素要谨记4大原则 注意补充特定营养
素食主义者容易缺乏维生素B12,可以在日常饮食中多吃海带、海藻、甜菜根等含有维他命B12的食物。另外吃素食还可能造成铁、钙等缺乏,可以多吃海带、海藻、红毛苔及红苋菜等含铁食物,以及白苋菜、芝麻、深绿色蔬菜等含钙食物。
乳腺癌谨遵5条饮食原则
专家认为,乳腺癌患者应该谨遵5条饮食原则:
1.饮食要平衡,不偏食,不忌食,荤素搭配,粗细搭配,食物品种越多越好。女性每天摄入蔬果不少于500克,谷物主食必不可少,同时做到限盐少油。
2.要排除毒素。不吃酸渍,盐腌,霉变,烟熏,色素,香精。不喝烈性酒。
3.多吃天然,野生食物,少吃人工复制和精加工的食品。
4.合理进补能提高免疫力。某些滋补品如人参,白木耳,红枣等有直接或间接抑癌与强身的功效。
5.在烹调时多用蒸,煮,炖,尽量少吃油炸,油煎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