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预防宝宝中暑的方法
夏季预防宝宝中暑的方法
即使新妈妈也知道,天热的时候应该给宝宝少穿一点,多洗澡,但宝宝还是经常长热痱,乃至患上脱水症,看来是“度”掌握得不合适。妈妈应注意这样几点:
不要总以为宝宝太小,地抵抗力弱,“舍不得”给穿得太少生恐会伤风。其实,在炎热的时候,成人穿多少,小孩就应该穿多少,只要宝宝的小手和小脚摸上去不凉,就表明穿得比较适度。
宝宝的小肚皮比较薄,因此易着凉,引发拉肚子,妈妈最好给胸腹带上个小肚兜,尤其是睡觉时。
虽然要给宝宝穿得少一些,但小脚心一定要注意一下保温,因为宝宝的脚心于大人不一样,对于温度十分敏感。如果着了凉,就会神经反射性地引起呼吸道痉挛,诱发伤风感冒,甚至支气管炎。
宝宝衣物、被单和枕巾要勤洗勤换,只要被汗污染就应赶快换掉。
天热汗多时,每天至少应该洗4—6次澡,只是早晚洗澡可能并不够。因为过多的汗液若不及时清洗掉,尽管穿得再少,皮肤也会照样长热痱。
专家叮嘱:衣着要宽松、柔软、衣料以薄薄的全棉纱类为佳,即可使宝宝的皮肤免收刺激和过敏,又可因汗液容易被吸收而感到身上凉爽,千万不要给宝宝用易使皮肤受到刺激的化纤类物品。
夏季预防宝宝中暑妙计
1.家长要根据气温环境的变化给孩子合理增减衣服。
即使新妈妈也知道,天热的时候应该给宝宝少穿一点,多洗澡,但宝宝还是经常长热痱,乃至患上脱水症,看来是“度”掌握得不合适。妈妈应注意这样几点:
不要总以为宝宝太小,地抵抗力弱,“舍不得”给穿得太少生恐会伤风。其实,在炎热的时候,成人穿多少,小孩就应该穿多少,只要宝宝的小手和小脚摸上去不凉,就表明穿得比较适度。
宝宝的小肚皮比较薄,因此易着凉,引发拉肚子,妈妈最好给胸腹带上个小肚兜,尤其是睡觉时。
虽然要给宝宝穿得少一些,但小脚心一定要注意一下保温,因为宝宝的脚心于大人不一样,对于温度十分敏感。如果着了凉,就会神经反射性地引起呼吸道痉挛,诱发伤风感冒,甚至支气管炎。
宝宝衣物、被单和枕巾要勤洗勤换,只要被汗污染就应赶快换掉。
天热汗多时,每天至少应该洗4—6次澡,只是早晚洗澡可能并不够。因为过多的汗液若不及时清洗掉,尽管穿得再少,皮肤也会照样长热痱。
专家叮嘱:衣着要宽松、柔软、衣料以薄薄的全棉纱类为佳,即可使宝宝的皮肤免收刺激和过敏,又可因汗液容易被吸收而感到身上凉爽,千万不要给宝宝用易使皮肤受到刺激的化纤类物品。
2.孩子活动多时要鼓励他们多饮水,可以饮用少量淡盐水。
饮水量与宝宝的年龄和饮食状况密切相关。
对于4个月以前,采用母乳喂养的宝宝,如果妈妈勤喝水,饭后多喝汤,适当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母乳中的水分充足,宝宝出汗不多,就不需要再额外喝水了。当然具体情况需要具体分析。每一个妈妈和宝宝都有它的特殊性,如果宝宝很爱出汗,家里非常闷热,通风不利,妈妈本身就不爱喝水,就要考虑适当给宝宝喝水。
配方奶的肾负荷是母乳的3倍左右,宝宝需要更多的水分,以排出废物。对于4个月以前,吃配方奶的宝宝,除了喂奶以外,两次喂奶的间期,妈妈还需要给宝宝喂上30-50毫升的温开水。宝宝每天每公斤体重需要150毫升的水分。
3.如何知道宝宝渴了?
每一个细心的妈妈都知道宝宝大概多长时间需要吃一次奶,如果在两次喂奶之间,孩子撅着小嘴四处觅食,哭闹、烦躁、难以入睡、尿少(母乳喂养的宝宝一天起码要有6-7次尿),尿色深黄,十有八九宝宝是渴了,妈妈应当立即给宝宝喂水了。
对于已经添加了辅食的宝宝,因为辅食中的蛋白质和纤维需要额外的水分参与消化,妈妈千万别忘了宝宝需要更多的水。
对于1岁以上的婴幼儿,妈妈要帮助孩子形成随时喝水的好习惯。1岁以后,孩子一般很贪玩,一玩起来什么都不顾了。根本想不起喝水的事,等到渴极了,暴饮一顿,这样对孩子的身体十分不利。等感到口渴,身体的细胞往往已经脱水了,即使是轻度脱水,也会对孩子的健康产生不利影响。每一位关爱孩子的爸爸妈妈,都需要随时为孩子准备好温度适宜、可口的饮品,并及时提醒宝宝喝水。在炎热的夏季和干燥的季节,爸爸妈妈应当每20-30分种让孩子喝一点儿水。让孩子渐渐形成睡前喝水,起床喝水,游戏时喝水,饭前半小时喝水的好习惯。
如果宝宝不太爱喝水,爸爸妈妈不用过于着急,宝宝体内水分的来源是多方面的,除了直接饮水,夏季还可以尽量多给宝宝煲一点儿绿豆汤清凉解暑的汤,自然晾晾,让孩子随时饮用;新鲜的蔬菜和水果中也含有大量的水分,含水量高的蔬菜和水果中(如西瓜、黄瓜、西红柿等)水分占95%,也可以让孩子适当多吃一些含水丰富的青菜和水果。
有的爸爸妈妈担心孩子水喝得多会引起水中毒,其实,这个可能性是很小的。每一个孩子都有一个自我调节机制,即使是才出生的宝宝也不例外,宝宝渴了就会喝水;喝够了自然就不会再喝了。
年轻的爸爸妈妈为宝宝的一日三餐费尽心思,可对他喝什么却不太注意。夏天,五花八门的饮料吸引着孩子的注意力,一些孩子痛快喝饮料却不爱吃饭。儿童保健专家认为,无节制地喝饮料对孩子的健康不利,爸爸妈妈们需要适当控制一下孩子的小嘴巴,花一点时间来帮孩子调整好喝的习惯。
如何预防宝宝中暑
· 夏季宝宝穿衣有讲究
1.不要误以为因为孩子年龄小就需要多穿衣物,孩子和家长穿的差不多就可以了。只要孩子的身体触摸起来不凉就说明不需要增加衣物。
2.孩子的随身衣物和床上用品要定时清洗。
3.温度高时,父母要给孩子及时洗澡(建议一天洗4到6次),避免因为余留汗液而长热痱。
4.家长最好给孩子买棉纱的衣物,容易吸收汗水也不会刺激皮肤伤害到宝宝。
5.当孩子睡觉的时候,父母要注意给孩子的肚子上盖上衣物,防止受凉拉肚子。
6.为了避免中暑孩子确实不能穿太多,但同时也要防止脚心受凉。因为小朋友的脚部非常敏感,一旦受凉就有可能会引起感冒、呼吸道痉挛和支气管炎。
· 预防中暑要合理饮水
1.饮水量由年龄决定
小孩子每日需要饮用多少水要由孩子的年龄决定,有些宝宝出生还没满四个月,由妈妈提供母乳。如果妈妈经常喝水,勤吃瓜果蔬菜,乳液中的水分充足且营养丰富,同时孩子也没有大量出汗的话,那么宝宝就不需要再补充水了。但是假如孩子很容易大量出汗,母亲的乳汁中水分不多,居住场所环境闷热不通风的话,建议让孩子额外地喝些水。
2.奶瓶喂养要多喝水
和母亲的乳汁相比,存在于配方奶粉中的肾负荷大约是母乳的三倍,所以孩子需要更多的水分来清除体内的废物。假如小朋友的月龄不满4个月,且食用的是配方奶,那么家长就要注意在第一次喂配方奶之后第二次之前,给孩子提供30至50毫升的温开水。孩子平均每天每公斤的重量需要配合150ml的水分。
3.宝宝口渴的表现
小宝宝体内水分不够或者渴了可以通过尿液的排出量和颜色来判断,喝母乳的孩子每天至少需要尿6次。注意,宝宝渴的时候,尿液大多呈现深黄色。很多宝宝缺水的时候会哭闹,焦躁,撅嘴寻食,很难安静下来。宝宝的辅食中存在很多的蛋白质和纤维素,妈妈要给孩子补充更多的水分才能帮助其消化。
4.养成随时喝水的好习惯
当孩子1岁以后,会非常喜欢玩耍,导致出汗量急剧增加,所以家长一定要帮助宝宝养成随时喝水的习惯,千万不要在非常口渴时狂饮。这个时候细胞处于已经脱水的状态,会损坏孩子的健康。所以当孩子玩耍的时候,家长应该备好常温适量的饮品及时体醒孩子喝水补充体力。四季中夏天和秋天比较干燥和闷热,家长最好每隔半小时左右提醒孩子补充水分,让孩子养成睡前睡后,运动游戏前后以及饭前喝水的好习惯。
5.宝宝水分来源很多
对于不爱喝水的孩子,家长不必过于烦恼。孩子体内的水分来源很多,新鲜的瓜果蔬菜中就包含很多水分,有些水果含水量很高例如西瓜,凤梨等,含水量高达95%。
6.不必太担心水中毒
还有的家长会害怕宝宝喝水过多导致水中毒,这种事情的发生概率是不大的。宝宝本身带有天然的机体调节功能,婴儿也是如此,需要喝水时孩子自己就会喝,不需要的时候孩子就不喝了。
7.有节制地喝饮料
有些家长们把注意力放在孩子吃些什么而忽视了孩子喝的东西。每到天气炎热的时候,各种饮品让人眼花缭乱,很多宝宝会被吸引狂喝饮料而不吃饭。专家们觉得过多的喝饮料对孩子的身体健康有一定的影响,家长一定要重视并且帮助孩子养成有节制的喝饮料的习惯。
夏季慎防宝宝中暑的措施
闷热的夏天,热量在人体内越积越多,不易散发。体温就会从平时的37℃左右升到40℃以上。这时,下丘脑调节体温的“司令部”控制失灵,不能再正常地指挥出汗,这就使人体的蓄热大于散热。当体温达到42℃以上将会引起全身细胞变性,造成脑、心、肝、肾等重要脏器的功能受到损害,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对于中暑,要及早发现,尽快治疗。
如果你发现孩子有中暑的迹象,应该立即把他从高温的地方转移到阴凉通风透气的地方或者室温<25℃的空调房间。然后,解开孩子的衣服,让他散热,同时根据中暑的轻重程度作相应的急救处理。
体温38℃以下的中暑
如果你的孩子有头晕头痛、口渴多汗、全身疲乏的症状,但是体温没有超过38℃,可以用冷湿敷的办法进行降温。具体做法是:
把毛巾叠成两层或四层放在冰水或冷水中浸湿,取出拧去一些水分,使毛巾滴水即可。让孩子仰卧在床上,把毛巾放在孩子额头上,可以用两块毛巾交替更换。同时可以让孩子喝一些清凉含盐的饮料,以补充因大量出汗而造成的体液损失。还可以让孩子吃适量的西瓜或冰镇绿豆汤,或服用一些解暑中药。这样,孩子的中暑症状就会逐渐消失。
体温超过38.5℃的中暑
如果孩子体温超过38.5℃,浑身皮肤干燥发烫,除上述措施外,还必须采取冰水或酒精擦浴来快速降温。在家里如果一时找不到冰水或酒精,也可以用白酒来代替。具体做法是:
(1)酒精擦浴法:先把孩子身上的衣服全部脱掉,找一块小毛巾或一些纱布,蘸上经过稀释的酒精(75%的酒精1份加清水1份),分别在孩子的颈部、腋下、肘窝、大腿根部来回反复地轻轻擦拭。通过酒精的挥发作用可以把体内的热量迅速散发掉。
值得注意的是,孩子的前胸和腹部不能擦,因为这两个部位对冷刺激特别敏感,如果擦拭的话,会引起心跳减慢和腹泻等不良反应。
(2)冰袋冷敷法:把冰箱冷冻室的制冰盒内的冰块放入冰袋中,没有冰袋也可以用热水袋来代替。冰袋外面用毛巾或布包好,放在孩子头下枕着,也可以放在孩子腋下和大腿根部。
在给中暑的孩子降温的时候,妈妈一定要密切观察孩子的体温、脉搏和面色。当孩子的肛温降到38.5℃以下时要暂停酒精擦浴或冰袋冷敷。如果孩子体温持续不降,并且出现面色苍白、冷汗淋漓、脉搏细弱、甚至四肢抽动、意识障碍等严重症状,就应该立即把孩子送到附近医院急救治疗。
夏季如何预防宝宝中暑
小孩中暑的急救办法有哪些?
如果小孩中暑了,首先要保持小孩的呼吸道通畅,然后把小孩移到通风凉爽的地方,让其仰卧,解开衣扣,脱去或松开衣服。可以用微凉的水帮小孩擦身来降温,但是不要用冰水,避免血管收缩导致散热变慢,还可以每隔10分钟左右就给小孩喝一些清凉饮料,也可以用清凉油帮小孩醒神,平时要注意,不要在太阳底下玩耍。当小孩出现抽风昏迷症状时要及时带他到医院就医,不可自己擅自处理。
如何预防小孩中暑?
宝宝的衣着要宽松、柔软,衣料以薄薄的全棉为好;宝宝活动时,要鼓励他多饮水,如果母乳充足,宝宝出汗不多,就不需要额外饮水。吃配方奶的宝宝要多喝水,在两次喂奶的间隙喂30~50毫升的温开水为宜;对大一些的宝宝,最好每30分钟给予一些水。家长若带宝宝外出,最好安排在早上或黄昏。外出时要戴上防晒帽,暴露部位涂一些防晒霜。室内要尽量打开窗户通风,利用风扇或空调以保持室内温度适宜。暑天可喝些绿豆百合汤,有清热消暑功效。
专家提示
中暑的典型表现是突起体温升高,大汗,脱水伴烦躁,嗜睡,肌肉抽搐或意识障碍,严重时刻发生抽搐,脑损伤,甚至呼吸循环衰竭。
宝宝中暑症状 如何预防宝宝中暑
没有药物可以预防中暑,最好的办法是:
1、太阳比较猛的时候(如上午11:00-下午16:00),尽量不要让孩子进行户外活动;
2、让孩子穿少一点,衣服被汗浸湿后及时换洗;
3、外出时注意遮荫,使用可防紫外线的遮阳伞或让孩子戴帽;
4、在室内时使用风扇或空调等设备降温;
5、提醒孩子少量多次喝水;
6、重点提醒妈妈们,千万不要让孩子单独待在车内,这样极容易在短时间内引起孩子高热中暑,甚至威胁到孩子的生命安全。
怎么预防宝宝中暑
1、注意天气预报
注意收听高温预报,合理安排宝宝的作息时间。如遇高温天气,尤其是每天的中午和午后(11~14点),尽量减少带宝宝外出,并适当宝宝午睡的时间,饮食宜清谈,多喝些淡盐开水、绿豆汤,每天勤洗澡、擦身。
2、高温减少户外活动
户外活动虽然能锻炼身体,但夏季酷暑天气来临时,应该尽量避免让孩子到高温户外活动35度以上的高温下带孩子晒太阳的做法是不可取的,应尽量选择清晨或晚上比较凉爽的时间去活动,出去要给孩子用防晒霜,戴帽子,要保证充足的水份补充,准备小手巾或湿巾。
如遇带宝宝参加野外活动、外出旅游或观看露天体育比赛,一定要带上防暑工具,如遮阳伞、太阳镜等,不要让宝宝在太阳下长时间曝晒,并注意到阴凉下休息。
3、室内要多通风
即使是让宝宝待在空调房间,也要在早晚定时开窗通风。开空调一定要注意不要让室内外的温差太大,同时要注意,不能在宝宝在空调房呆太久,也不能让空调、风扇对着宝宝吹,以防遇凉感冒。宝宝身体的体温调节功能并没有完全发育成熟,当脱离空调环境后可能会更容易中暑。
4、家中常备防暑药品
家中应常备些防暑药品,如藿香正气--用于头痛头晕、皖腹胀痛、呕吐泄泻、胃肠型感冒等。炎热的夏季,宝宝们容易中暑,而宝宝病了,常常会令家长备感焦虑。所以,爸爸妈妈们可要将这简单的五招学好了,以备不时之需哦!
5、多补充水分
夏季出汗多,要尽可能让宝宝多饮水,每隔半个小时父母就要提醒孩子喝点水。可以适当饮用淡盐水,补充流失的盐分。除此之外,还可以让宝宝喝一些新鲜的绿豆汤等有清凉解暑功效的汤,把煮好的汤晾凉,让孩子随时都可以饮用。
6、饮食均衡
夏天炎热,宝宝有可能胃口不佳,这时要注意均衡营养,让宝宝适量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比如西瓜、桃、黄瓜、西红柿等,它们含有大量水分,有助于为宝宝补充体液。
7、根据气候增减衣服
父母要根据气温环境的变化给孩子合理增减衣服。在炎热的时候,成人穿多少,小孩就应该穿多少,只要宝宝的小手和小脚摸上去不凉,就表明穿得比较适度。但要注意宝宝的小肚皮比较薄,因此易着凉,引发拉肚子。妈妈最好给胸腹盖上保温的被子或者带上个小肚兜,尤其是睡觉时。衣着要宽松、柔软、衣料以薄薄的全棉纱类为佳,既可使宝宝的皮肤免受刺激和过敏,又可因汗液容易被吸收而感到身上凉爽,千万不要给宝宝用易使皮肤受到刺激的化纤类物品。
怎么预防宝宝中暑
炎炎夏日时常在新闻报导上听到又有多少人中暑,身体发育尚未成熟的宝宝可是更加容易中暑,如何预防年幼宝宝中暑呢?
许多爸妈都怕宝宝着凉,甚至在高温炎热的夏季也让宝宝穿太多衣服了!陈德庆医师认为,台湾夏天气温非常高,不太需要担心宝宝会受寒。至于怎么穿较为合适?爸妈以自己穿什么宝宝跟着穿为原则,亦即当大人都只穿短袖的时候,宝宝也着短袖即可。或是根据体温状况,在没有发烧生病的情况之下,如果宝宝体温达37度多快38度,就表示穿太多了,应该36度多才是正常的。
如果在室内,建议将冷气空调设定于26~28度之间,以避免过于闷热,较容易中暑。倘若身处户外,避免在大太阳底下活动太久,适时到阴凉处休息。
造成中暑的要素有一个为「水分」,但宝宝很容易玩性一来,就忘了要喝水,尤其是艳阳之下的户外活动时,不知不觉就流失许多水分,千万不要等到宝宝自己感觉口渴才喝水,爸妈一定要主动提醒宝宝多喝水。
从艳阳高照的30多度户外环境突然进入冷气开得很强的室内环境,宝宝的血管快速收缩,不容易散热,也是造成容易中暑的条件,这是一般爸妈较为容易忽略的部分!
怎么预防宝宝中暑 宝宝中暑的症状
如果宝宝不幸中暑了,可能会出现哪些症状?爸比妈咪如何判断宝宝可能中暑了?一开始,宝宝的精神活力变得较差,可能出现恶心、头晕、烦燥或全身瘫软,这是较早期的症状,不过,年幼宝宝还不太直接以言语表达自我感受,从外观看起来就是懒懒的、哭闹样。倘若症状更为严重,可能就会丧失意识、全身瘫软或抽筋。
怎么预防宝宝中暑 宝宝中暑怎么办
当下赶紧移往阴凉处
如果宝宝中暑的当下,也就是爸妈观察到宝宝的活力变差,哭闹不安,应该如何处理呢?先测量宝宝体温,若温度升高至40度以上,就得赶快送到医院。陈德庆医师解释,当体温高达40度以上便属于较危险的状况,可能会出现前文提及的意识丧失、全身瘫软或抽筋…等症状。
如果宝宝的体温为37~39度,爸妈可以先帮宝宝散热,将宝宝移到阴凉处或打开冷气风扇,移除宝宝身上的衣物、尿布,再以室温清水擦澡。接下来,如果宝宝是清醒的,提供电解水让宝宝补充水分和盐份;若是宝宝意识不清楚、不愿意喝水或没有办法喝水(如:一直吐),就应该尽速带他至医院寻求协助。
有些妈咪想说冰水或酒精可以加速降温,但无论冰水还是酒精,都可能使血管收缩,反而不利温度排出,建议以室温清水擦拭就好。
夏季宝宝中暑有怎么征兆
夏季宝宝中暑,其实很多都是由于大人的不当做法造成的,比如怕宝宝受风,睡觉时窗户关得严严的,还不开空调、电扇;担心宝宝受凉,大夏天的还左一层右一层地包着等。
留意宝宝中暑的一些症状
当宝宝出现高烧,同时合并下列现象,就说明宝宝有中暑的可能:
1、虽然很热,但不出汗。
2、皮肤干燥,而且发红、发热。
3、烦躁不安、哭闹,呼吸及脉搏加速。
4、大些的宝宝会说自己头晕、恶心。
TIPS:宝宝中暑的紧急处理法
发现宝宝中暑,要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在等待医生的时间内,你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尽快把宝宝移到阴凉通风的地方或有空调的房间。
2、脱去衣物,用湿毛巾擦拭全身,以降低体温。
3、给宝宝补充足够的水分和盐分,以免宝宝脱水。
如何预防宝宝中暑
1.看看天气预报再出门
为人父母者要养成出门前看天气预报的习惯,现在的天气预报对每个时段的温度都有详细的预测,这样就可以根据气温的变化给宝宝增减衣物,同时又能够避免在温度高的时段出行。在炎热的季节,婴儿穿的衣服要宽松、吸汗、透气。家长在为宝宝选择衣服时要注意,千万不要给宝宝穿那些很容易使皮肤受到刺激的化纤类衣服,那样宝宝不仅不舒服,还可能会导致皮肤过敏。家长最好随身携带纱布或纯棉大方巾,在宝宝睡觉时盖上。
2.注意为宝宝补充液体
夏季出汗多,要尽可能让宝宝多饮水。在炎热的夏季,爸爸妈妈最好每半小时就让孩子喝点水。这样就可以让孩子渐渐养成睡前喝水、起床喝水、游戏时喝水、饭前半小时喝水的好习惯。除了让宝宝喝水,夏季还可以让宝宝喝一些新鲜的绿豆汤等有清凉解暑功效的汤,把煮好的汤晾凉,让孩子随时都可以饮用。还可适量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比如西瓜、桃、黄瓜、西红柿等,它们含有大量水分,有助于为宝宝补充体液。
3.室内要多通风
即使是让宝宝待在空调房间,也要在早晚定时开窗通风。开空调一定要注意不要让室内外的温差太大,而且还要注意不要让儿童长时间处在空调环境里。宝宝身体的体温调节功能并没有完全发育成熟,当脱离空调环境后可能会更容易中暑。
夏季预防宝宝中暑要会这三点
1.改变环境
迅速将宝宝搬离高热环境,安置到通风良好的阴凉处或20 ~25 房间内,解开或脱去外衣,宝宝取平卧位。
2.降温
轻症中暑可反复用冷水擦拭全身。
上肢擦拭顺序:自侧颈,肩,上臂,外侧手背;自侧胸,腋窝,上臂内侧,肘窝,手心。
背部擦拭顺序:自颈下至臀部。
下肢擦拭顺序:自髂骨沿大腿外侧至足背;自腹股沟内侧至内踝;自臀下沿大腿后侧经窝至足跟。
夏季如何预防宝宝中暑
如何让婴幼儿平安度过这个夏季呢
中暑判断及分类
先兆中暑,高温环境中,大量出汗、口渴、头昏、耳鸣、胸闷、心悸、恶心、四肢无力、注意力不集中,体温不超过37.5 ,脱离高温环境,稍事休息,即可恢复。
轻度中暑,具有先兆中暑的症状,同时体温在38 以上,并伴有面色潮红、皮肤灼热、胸闷等现象,或者有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四肢皮肤湿冷、多汗、脉搏细速、血压下降等。如进行及时有效的处理,3~4小时可恢复正常。
重度中暑,除具有轻度中暑症状外,伴有高热、痉挛、晕厥和昏迷。体温在40 以上时必须及时送医院急救。
中暑后的处理
发现宝宝有中暑症状,尽快使宝宝脱离高温环境、迅速降温和保护重要脏器功能。
1.改变环境
迅速将宝宝搬离高热环境,安置到通风良好的阴凉处或20 ~25 房间内,解开或脱去外衣,宝宝取平卧位。
2.降温
轻症中暑可反复用冷水擦拭全身。
上肢擦拭顺序:自侧颈,肩,上臂,外侧手背;自侧胸,腋窝,上臂内侧,肘窝,手心。
背部擦拭顺序:自颈下至臀部。
下肢擦拭顺序:自髂骨沿大腿外侧至足背;自腹股沟内侧至内踝;自臀下沿大腿后侧经窝至足跟。
用低于体温的温水洗澡,直至体温低于38 ,饮用含盐水或新鲜果汁。体温持续在38.5 以上者可口服水杨酸类解热药物(需遵医嘱)。
宝宝剃光头好吗?给宝宝剃光头凉快?恭喜你!毛囊炎也是这么想的~ 宝宝理发的注意事项
1、新生儿皮肤幼嫩易受伤,所以满月头还是不要剃了,等到3-6个月可以适当修剪一下
2、给宝宝理发最好采用“剪”的方式,而不是“剃”,这样既能防止理发时伤害宝宝的皮肤,剪个小平头还能对宝宝的头起到保护作用。
3、如果已经剃小光头的宝宝,出门一定要带个小帽子哦,最好是白色的,可以把阳光反射回去,这样能预防宝宝中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