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丹参的食疗方法 清心安神

丹参的食疗方法 清心安神

丹参性寒入心经,有清心凉血、除烦安神之功。可以用来治疗热入营血所引起的高热神昏,烦躁不寐之症以及心血不足所引起的心悸失眠等症状。

老年人睡前多吃养心食物

莲子汤:

很多食物都有养心安神的食疗作用,如莲子对养心安神有独特的功效,凡因体衰、神经衰弱等引起的睡眠不安、易醒、多梦、易惊、易怒者,睡前可饮莲子汤。

百合:

百合对清心安神则作用明显,适用于治疗肺热、咳嗽引起的情绪反常,如多梦、情绪烦躁、更年期综合征等症状,每次睡前用30克百合与红枣5枚煎水喝。

猪心:

猪心的安神定惊,养心补血的功效也不错,对惊悸失眠有较好的食疗效果,可以与南瓜、胡萝卜等一起煲汤喝。另外还有维持镇定的小米,养心神、益心气的小麦,能温养五脏、益气安神的糯米,以及燕麦、大枣、芝麻、蜂蜜、龙眼肉、酸枣仁等也都是睡前养心的好食物。

失眠中药偏方

(1)验方之一

药物:酸枣树枝(连皮)30g,丹参12g。

功效:宁心安神,活血养血。

主治:用于血瘀所致的失眠、头痛等症。

用法:水煎1~2小时,分两次于午休及晚上临睡前各服1次,每日1剂。

(2)验方之二

药物:炒枣仁10g,麦冬6g,远志3g。

功效:养阴安神,清心除烦。

主治:用于虚烦失眠等症。

用法:水煎,于晚上睡前顿服。

(3)验方之三

药物:丹参15g,五味子6g,远志3g。

功效:宁心安神,养血滋阴。

主治:心血亏虚所致的失眠症。

用法:水煎,午休及晚上睡前各服1次。

(4)验方之四

药物:朱砂0.6g,琥珀0.9g。

功效:重镇安神,镇心定惊。

主治:适用于心神不安所致的失眠。

用法:研末,睡前吞服。注意不可久服。

(5)验方之五

药物:夜交藤10g,生地10g,麦冬6g。

功效:滋阴安神,清心除烦。

主治:阴虚火旺所致的失眠症。

用法:水煎,于午休与晚上临睡前各服1次。

百合的功效 清心安神

百合性微寒,入心经,能养阴清心,安神除烦,可用于治疗虚热上扰,失眠、心悸等症。此外,百合能够养心肺之阴,又能清心肺之热,还有一定的安神作用,因此还可用于热病后余热未消、神思恍惚、失眠多梦、心情抑郁等病症。

老年人睡前多吃养心食物

莲子汤:

很多食物都有养心安神的食疗作用,如莲子对养心安神有独特的功效,凡因体衰、神经衰弱等引起的睡眠不安、易醒、多梦、易惊、易怒者,睡前可饮莲子汤。

百合:

百合对清心安神则作用明显,适用于治疗肺热、咳嗽引起的情绪反常,如多梦、情绪烦躁、更年期综合征等症状,每次睡前用30克百合与红枣5枚煎水喝。

猪心 :

猪心的安神定惊,养心补血的功效也不错,对惊悸失眠有较好的食疗效果,可以与南瓜、胡萝卜等一起煲汤喝。另外还有维持镇定的小米,养心神、益心气的小麦,能温养五脏、益气安神的糯米,以及燕麦、大枣、芝麻、蜂蜜、龙眼肉、酸枣仁等也都是睡前养心的好食物。

黄芪和丹参能一起泡水喝吗

黄芪和丹参能一起泡水喝。

黄芪主要用于补气养血,适合体虚的人服用,丹参可以活血,两者一起服用既有益气行血效果,又能防止长期服用黄芪造成伤阴问题。

黄芪味甘,性微温,具有补益脾肺,益气升阳,固汗止表,利水消肿,脱毒生肌之功效。

丹参味苦,性微寒,具有活血调经养血,活血化瘀,清心安神之功效。

益气与活血并用,气旺血行,血行气也旺,因此二者配伍使用能共奏益气活血之功效。

女人失眠怎么食疗护理

1、甘麦大枣汤

浮小麦60克,甘草20克,大枣15枚(去核)。先将浮小麦、大枣淘洗浸泡,入甘草同煎煮,待浮小麦、大枣熟后去甘草、小麦,分两次吃枣喝汤。此方为汉代名医张仲景名方,虽用药普通,但养心安神功效显著。

2、百合糖水汤

百合100克,加清水500ml,用文火煮至熟烂后加糖适量,分两次服食。百合甘苦微寒,能清心安神,治疗心烦不安,失眠多梦。此汤可用于病后余热不净,体虚未复的虚烦失眠,对伴有结核病史失眠患者疗效尤佳。

3、丹参冰糖水

丹参30克,加水300ml,用文火(小火)煎20分钟,去渣,加冰糖适量再稍煮片刻,分两次服用。丹参苦微寒,活血安神,对长期失眠者有安神作用,对患有冠心病、慢性肝炎等病患者,尚有改善原疾病的作用。

4、小米粥

晚上睡不着的时候,也可以考虑吃点小米粥。中医就说过,小米有安眠的功效。所以,晚上可以熬一些小米粥,放凉,等入睡前,可以喝点。

尿毒症每天夜里失眠怎么办

尿毒症作为一种以肾功能衰竭为主、伴多系统损害的严重的慢性病,患者往往不仅要承受常人难以理解的病痛,而且要支付昂贵的医疗费。在多种因素的作用下患者的身心受到巨大的创伤,易发失眠。采用西药治疗受肾功能不全限制及精神因素影响,疗效差。中医采用生脉散治疗尿毒症患者失眠,临床疗效较好。

失眠在中医上称为不寐,其病因病机主要为因体弱、忧虑、抑郁、饮食等引起脏腑功能失调,气血不足,肝肾阴虚,虚火内扰心神,心神失养或心神不安引起的临床病症。其根本病机为阳盛阴衰,阴阳失调,神明被扰。尿毒症患者肾元亏虚尤重、再加上忧思过度等情志因素影响,病机尤为复杂。

生脉散:人参、麦冬、五味子、制附子、黄芪、三七、益母草、酸枣仁、丹参、黄连。生脉散中黄连清心安神;龙骨镇静安神;酸枣仁、丹参养血安神;五味子宁心安神。诸药合用具有益气养阴、活血通络、清心安神之功效。同时现代药理研究表明,丹参、人参、五味子等药物有良好的镇静催眠作用。

由于尿毒症而引起的失眠,平时可以通过以上的这些方法来进行治疗,同时也可以对病人进行心理上的疏导,尽量减轻病人的心理压力,这对于改善睡眠质量,提高病人在尿毒症的治疗期间的身体耐受能力都是非常有好处的。

相关推荐

后溪的神奇功效 清心安神

后溪穴属于小肠经,而小肠经与心经相表里,可调心经之气,具有清心安神的功效,主治癫、狂、痫、脏燥等症,如果日常有失眠不寐、烦躁惊悸、嗜睡、健忘等现象的,可按摩此穴位予以缓解治疗。

60岁睡眠不好应该怎么解决

1、茶叶加酸枣仁 每天早晨8时以前,取绿茶15g用开水冲泡2次,饮服,8点以后不再饮茶;同时将酸枣仁炒熟后研成粉末,每晚临睡前取10g用开水冲服。连续服用3~5天,即可见效。茶叶能提神醒脑,其所含的生物活性物质咖啡因能兴奋高级神经中枢,使人精神振作,思想活跃,消除疲劳,所以对失眠者白天精神萎靡、昏昏欲睡的状况有调整作用。酸枣仁有养心安神、抑制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对促进失眠者在夜间进入睡眠抑制过程有良好的效应。一张一弛,一兴一抑,效果显著。失眠者不妨一试。 2、丹参冰糖水 丹参30g,加水300ml,用文火

失眠吃什么中药

(1)天王补心丹 药物:丹参、当归、石菖蒲、党参、茯苓、五味子、麦冬、天冬、地黄、玄参、远志、酸枣仁、柏子仁、桔梗、甘草、朱砂。 功效:滋阴养血,补心安神。 主治:用于心阴不足、失眠多梦等诸症。 剂型:大蜜丸,每丸10克;小蜜丸;水蜜丸。 用法:口服,大蜜丸:1次1丸;水蜜丸;1次6克;小蜜丸,1次9克,1日2-3次。阳虚寒盛、湿热内蕴者忌用。 (2)朱砂安神丸 药物:朱砂、黄连、地黄、当归、甘草。 功效:清心养血,镇静安神。 主治:用于火亢盛所致心神不宁、失眠多梦等症。 剂型:大蜜丸,每丸重9克;水蜜丸

朱砂的功效与作用 清心安神

朱砂甘寒质重,专入心经,寒能清热;重能镇怯。所以朱砂既可重镇安神,又能清心安神,最适心火亢盛之心神不宁、烦躁不眠,每与黄连、莲子心等合用,以增强清心安神作用。

酸枣仁百合麦冬泡水功效 宁心安神

百合,有清心安神之功效,麦冬有清心除烦之作用,酸枣仁具有养心安神、益肝敛汗的效果。将三者一起泡水饮用有养心安神、养血定惊、祛风通络的作用,能改善失眠多梦、焦虑不安等症状,非常适合更年期女性。

百合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

百合又名菜百合、蒜脑薯、强瞿,是著名的保健食品和常用中药。民间常将百合做成糕点,广东人更喜欢用百合煲糖水,以润肺补气。百合味甘、性平,具有润肺止咳、清心安神、清热凉血、美容养颜的功效。百合为药食兼优的滋补佳品,新鲜百合食疗效果佳,四季皆可食用。 吃百合有什么好处-食材搭配宜忌白糖+百合清蒸。具有润肺止咳、清心安神的功效。冬瓜+百合有清凉、祛热、解暑的功效,是夏季食疗佳肴。莲子+百合煲粥。除了润燥养肺及治疗神经衰弱、心悸、失眠等,也可以作为病后的滋养补品。银耳+百合能清热生津,解暑消烦,利咽润肠。适用于便秘

女人吃藕的好处 清心安神

莲藕性平,是一种冬季进补的保健品之一,对于女性来说日常如果常会有个心烦意乱的问题的话,用莲藕炖个汤,或者凉拌着吃都能起到一个清心安神的作用。

补心气虚的中成药

补气养血丸 性状:本品为棕色的水丸;气微,味甜、苦。 成份:红参、黄芪、阿胶、当归、熟地黄、补骨脂、锁阳、白芍、玉竹、麦冬、五味子、龙眼肉、山茱萸、苍术、杜仲、冬虫夏草菌丝、甘草(炙)。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8克,一日2-3次,遵医嘱。一个月为一疗程,可停服3-5天后继续服用,三个疗程为一个观察周期。 柏子养心丸 性状:本品为棕色的水蜜丸、棕色至棕褐色的小蜜丸或大蜜丸;味先甜而后苦、微麻。 主要功效:补气,养血,安神。 适用病症:用于心气虚寒,心悸易惊,失眠多梦,健忘。 用法用量:口服。水蜜丸一次6g,小

睡觉前吃莲子小米等食物可养心助眠

对于睡眠不是很好的人来说,睡前吃点养心的食物是非常有意义的。 专家解释,传统中医学认为心主血脉、心主神志,生活中劳心或者用脑过度,都容易造成心阴的不足。而心阴不足的主要症状就是心神不安、失眠、多梦等。所以中医在治疗那些有睡眠障碍的人时,也大多是采用养心安神的方子。 专家推荐,很多食物都有养心安神食疗作用,如莲子对养心安神有独特的功效,凡因遗精等引起的睡眠不安、易醒、多梦、易惊、易怒者,睡前可饮莲子汤。百合对清心安神则作用明显,适用于治疗肺热、咳嗽引起的情绪反常,如多梦、情绪烦躁、更年期综合征等症状,每次

心慌心律不齐怎么办

中医治疗 (一)辨证治疗 1、气阴两虚,瘀热互结证 症状:心悸怔忡,或见刺痛,虚烦多梦,或自汗盗汗,或五心发热,舌质暗红尖红甚或有瘀点,苔黄,脉虚数或促涩、结代。 治法:益气养阴,活血清热 药方:四参饮加味。太子参20g,丹参30g,苦参15g,北沙参12g,郁金12g,生百合30g,炒枣仁12g,莲子心3g,远志12g,茯苓神各15g,生龙齿30g,节菖蒲12g,回心草12g,甘草6g。 若气虚偏盛,气短乏力较甚者,加黄芪益气补心;若阴虚而有低热者加天门冬、干地黄、黄连以养心清热宁心;若心烦失眠明显者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