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鲜太子参怎么保存 太子参的吃法和用量
新鲜太子参怎么保存 太子参的吃法和用量
选用优质白酒,找一个干净的器皿,注意千万不要有油污,否则容易变质。将适量太子参(100克左右)放入,密封就好了。大约需要炮制2到3个月就能饮用了,这时候制作出的太子参酒是非常好的了,不仅味道很出色,而且营养价值也是很高的。
材料:猪肘750克,太子参30克,冰糖60克、黄酒30克、酱油30克、葱15克、姜10克。
做法:将太子参浓煎取汁200毫升;猪蹄洗净后在大骨的两侧各划一刀,使肉摊开;将蹄膀放入锅内,加入太子参浓汁及适量清水、黄酒、酱油、冰糖、葱、姜,用武火烧开;再用文火焖2小时,焖至蹄膀烂透;再用武火烧到汤汁如同粘胶即可出锅装盘。
太子参的功效与作用
太子参的简介
【中文学名】:太子参
【别称】:异叶假繁缕、孩儿参
【分布区域】:辽宁、河北、山东、安徽、江苏等省。目前全国各地都有栽培。
【性味归经】:甘,微苦,微温。
1、《本草再新》:“味甘,性温,无毒。”
2、《饮片新参》:“甘润,微苦平。”
3、《中药志》:“甘苦,微寒。”入肺、脾经《本草再新》:“入心、脾、肺三经。”
【功效分类】:补虚药,补气药。
太子参的功效与作用
补益脾肺,益气生津。治肺虚咳嗽,脾虚食少,心悸,怔忡,水肿,消渴,精神疲乏。
1、用于脾气虚弱、胃阴不足的食少倦怠。能益脾气,养胃阴。常配山药、石斛等同用。但其补益脾气之力不及党参。
2、用于气虚津伤的肺虚燥咳及心悸不眠、虚热汗多。能益气生津。治气虚肺燥咳嗽,配北沙参、麦冬等,治气阴两虚的心悸不眠、多汗,配酸枣仁、五味子等。但其补气益阴生津之力,均弱于西洋参。
太子参的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0-30克。
太子参的禁忌注意
表实邪盛者不宜用。
太子参的选方
1、太子参治病后气血亏虚,神疲乏力:太子参15克,黄芪12克,五味子3克,炒白扁豆9克,大枣4枚。煎水代茶饮,有一定效果。
2、太子参治病后虚热。
3、太子参治脾虚便溏,饮食减少:太子参12克,白术、茯苓各9克,陈皮、甘草各6克。水煎服,有较好疗效。
4、太子参治盗汗(睡觉汗出,醒后汗止):太子参24克,浮小麦30克,大枣5枚。水煎服。
5、太子参治糖尿病
6、太子参治神经衰弱(神经症)、失眠:太子参15克,当归、酸枣仁、远志、炙甘草各9克。水煎服。
太子参用于气虚津伤的肺虚燥咳及心悸不眠、虚热汗多、能益气生津;太子参治气虚肺燥咳嗽,配北沙参、麦冬等,太子参治气阴两虚的心悸不眠、多汗,配酸枣仁、五味子等。但其补气益阴生津之力,均弱于西洋参。
太子参用于脾气虚弱、胃阴不足的食少倦怠。能益脾气,养胃阴。太子参常配山药、石斛等同用。但其补益脾气之力不及党参。
如何鉴别和挑选太子参
形状:真正的太子参是呈现为干燥块根,形状为细长条形或长纺锤形。长度大概为2~6厘米,直径大概为3~6毫米。太子参的根头是钝圆的,往往会有残存的茎痕,下端则很细,和老鼠的尾巴差不多粗细。
颜色:太子参的表面呈黄白色,半透明。质地比较脆,很容易折断,断面的颜色是黄白色而亮,如果晒干的断面为白色。
太子参的吃法
1、银耳太子参
材料:银耳15g,太子参25g,冰糖适量。
做法:将银耳泡开,洗净,太子参布包,同冰糖加水适量炖至银耳熟,去药包饮用,每日1剂。
功效:可益气养阴、宁心安神,适用于心慌、气短。
2、百合双参汤
材料:百合、太子参各25g,北沙参20g,饴糖50g。
做法:将二参布包,同百合水煎取汁,去药包,调入饴糖,拌匀服食。
功效:可补气止汗,适用于气虚所致的自汗、体虚、气短、口渴等。
3、黄芪红枣太子参汤
材料:黄芪15克、红枣7枚、太子参10克。
做法:将黄芪、红枣、太子参加适量水煮30分钟,每晚临睡前或清晨空腹时代茶给孩子喝。
功效:这款汤有补肺健脾的功效,适宜反复感冒的孩子吃。
太子参怎么炖给小孩吃 儿童一次放几条太子参
一般食疗食用一次放5条左右即可。
太子参虽然没有人参那么温补,但用量也不可过多,因为其味道有点微苦,放多了会影响口感,反而会让儿童拒绝食用,加上儿童过量吃太子参恐对身体不利,建议每次服用太子参的用量在10克,大约是5根的样子,不宜超过30克。
鸡肉太子参汤怎么做
原料:
母鸡1只月1250g,猪瘦肉150g,太子参、姜各15g,酱油、味精、精盐各适量。
做法:
1.把鸡宰杀后,放入沸水中稍烫片刻,去毛及肠杂,洗净、切块备用;
2.瘦猪肉、太子参、姜分别洗净,姜去皮,猪肉切片备用;
3.把上述加工好的全部用料一起放入砂锅内,并加适量清水,先用武火煮沸、去浮沫,再改用文火煮至鸡肉熟烂后,加酱油、味精、精盐稍煮片刻即可。
用法用量:
本品可每隔3天服1料,连服3~5料为1各疗程。
健康提醒:
太子参性微湿味甘、苦,能补益脾肺、益气养阴。
宝宝吃太子参好吗
太子参又称为孩儿参、童参,是人参的一种,属于补虚药、补气药。药性平和、味甘,有补气生津、补益脾肺、益气生津的作用。常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食欲不振、干咳少痰、病后体虚、盗汗、治肺虚咳嗽、脾虚食少、心悸、怔忡、水肿、消渴、精神疲乏、夜间惊哭、小儿夏季热等。实验研究证实,太子参可以提高免疫功能,改善心功能。 既然太子参那么好,那么,太子参对小孩子好吗?答案是肯定的。太子参作用很多,主要是对小孩子最好。太子参补虚药、补气药。功效主治:补益脾肺,益气生津。治肺虚咳嗽,脾虚食少,心悸,怔忡,水肿,消渴,精神疲乏。用于脾气虚弱,胃阴不足,食少体倦,口渴舌干;肺虚燥咳,咽干痰粘;气阴不足,心悸失眠。
研究表明:常服用太子参可以增强宝宝体质,长期服用未见有副作用。注:(因宝宝的个体差异给宝宝服用须慎重,具体的用法和用量请向医生咨询)具有补气生津作用的人参、党参、西洋参相比,太子参滋补的药力要差一些,但它的长处在于药性十分平稳,适合长期大量服用,因此深受人们的欢迎,太子参堪称难得的清补佳品,故特别适宜婴幼儿食用。 太子参虽然对婴幼儿很好,但是父母们给婴幼儿服用时,一定要注意用量,不要盲目服药。最后祝愿您身体健康。
所以,通过上面的介绍,我们就可以知道了问题的答案,答案就是小孩是可以吃太子参的,而且经常服用也没有任何的副作用,太子参还对小孩子的身体有滋补作用,所以这点作用是很好的,家长们要记住了。其实孩子之所以可以吃太子参的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太子参的药性不强。
养气补血吃什么好 太子参
太子参具有益气健脾、生津润肺的功效。常用于易脾虚体倦,食欲不振,病后虚弱、肺燥干咳等人群。
相对于人参、党参而言,太子参的补气力量并不是很强,但是太子参没有过多的燥性,不会引起上火等问题,因此尤其适合气虚且易上火的人群食用。
不仅如此,太子参还可以提高免疫功能,增强人体对各种有害刺激的防御,还能加快人体的代谢。
推荐吃法:6~10克代茶饮。
几岁幼儿可以吃太子参 太子参泡水一次放几根
5根左右。
太子参煎服或者泡水喝时,一般用量为10-30克。其中10克大约是5根左右的太子参,如果日常保健用太子参泡水喝,一次放5根太子参即可,可以反复冲泡。
麦冬和太子参可以一起吃吗 麦冬和太子参一起吃配比
麦冬和太子参的配比没有严格规定,可以根据自身需要和喜好进行调整,只不过根据医书《中国药典》记载,麦冬一次的用量在6-12克之间,太子参一次的用量在9-30克之间,所以麦冬和太子参的配比无论如何调整,最好都不要超过其最大用量。
太子参煲汤孕妇能吃吗 太子参煲汤一次放几根
2-5根左右。
太子参作为一种中药材,如过量服用,很容易引起一些副作用,而且太子参味苦,在煲汤时如果放多了的话,很容易影响口感,因此太子参煲汤的用量,要有所控制。
而根据中医记载,太子参一天的用量是10-15克左右,从个体上来说,一根太子参的重量在2-5克左右,因此太子参煲汤一次放2-5根左右即可。
太子参的植物价值
太子参甘、微苦,平。归脾、肺经。体润性和、补气生津;太子参主治脾虚食少、倦怠乏力、心悸自汗、肺虚咳嗽、津亏口渴等症。
太子参配麦冬,补肺并润肺养阴,用治肺阴亏虚的肺虚咳嗽最宜;太子参配白术,共奏补脾肺之功。同治虚劳,劳倦乏力者;太子参配黄芪,补益之效大增,常用治劳倦乏力为效。
1、太子参治病后气血亏虚,神疲乏力:太子参15克,黄芪12克,五味子3克,炒白扁豆9克,大枣4枚。煎水代茶饮,有一定效果。
2、太子参治病后虚热。
3、太子参治脾虚便溏,饮食减少:太子参12克,白术、茯苓各9克,陈皮、甘草各6克。水煎服,有较好疗效。
4、太子参治盗汗(睡觉汗出,醒后汗止):太子参24克,浮小麦30克,大枣5枚。水煎服。
5、太子参治糖尿病6、太子参治神经衰弱(神经症)、失眠:太子参15克,当归、酸枣仁、远志、炙甘草各9克。水煎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