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人太懒了会怎么样 懒得起床:糖尿病、中风

人太懒了会怎么样 懒得起床:糖尿病、中风

糖尿病:

研究发现,睡眠时间超过8小时,患糖尿病的风险会增加3倍多。所以经常睡懒觉的人,可能引发糖尿病,一定要注意了。

中风:

每天睡眠超过9小时的人,中风危险比睡7小时的人要增加70%。死亡率最低的睡眠时间约为7小时。

呼吸道疾病:

卧室中早晨空气最污浊,含有大量细菌、病毒、二氧化碳和尘埃,对呼吸道抗病能力有影响。贪睡者容易经常出现感冒、咳嗽等症状。

消化疾病:

如果睡眠过多,就无法按时进餐,胃肠发生饥饿性蠕动,打乱了胃液分泌规律,影响消化功能,引起胃炎等。

1.晚上不晚于11点睡觉,早上别晚于7点起床。

2.可把闹铃比预定起床时间调早几分钟,在铃声响后,等脑子清醒过来,在被窝里活动一下手脚再起床。

糖尿病患者应规律生活勿睡懒觉

许多中年糖尿病患者由于正处于事业的高峰期,为了工作起早贪黑,生活没有规律,有时不得不牺牲宝贵的睡眠时间加班。等到了可以休息的日子,大部分患者会选择睡个懒觉,有些人可以睡到中午,甚至下午才起床。生活不规律、赖床睡懒觉等不良习惯会使血糖升高或波动,引发健康危机。

规律的作息和良好的睡眠习惯有利于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睡眠不规律或睡眠时间不足都会加重患者机体代谢和内分泌功能的异常,造成血糖控制不佳。凌晨4时至上午9时是人体血糖最容易升高的时段,如果糖尿病患者不按时起床、服降糖药、吃饭,患者体内的血药浓度会发生波动,继而整天的血糖水平都会处于波动的状态。注射胰岛素的患者在每晚会注射中长效的胰岛素,次日早晨如果睡懒觉不起床,不能及时进食,患者可能在睡梦中出现低血糖,导致昏迷,甚至威胁生命。

因此,建议糖尿病患者生活应尽量保持规律,最好在10点之前入睡,次日6时至8时起床,规律服药或注射胰岛素,规律进食。工作繁忙的患者一定要合理安排工作时间,避免顾此失彼加重病情。

过长时间睡眠的三大风险

风险1:中风和糖尿病

美国的研究人员在对9万多名50—79岁的女性进行了长达7年半的调查后发现,每天睡眠超过9小时的人中风危险比睡7小时的人要增加70%,睡眠时间是增大中风危险的独立因素。南京脑科医院的专家介绍,老年人的血液黏稠度比较高,如果睡眠时间过长,就会导致血液黏稠度增加,而血液黏稠度增加就容易诱发中风等脑血管疾病。

有关专家介绍,还有一项研究表明,睡眠时间太长,也有可能诱发糖尿病,调查发现,每天的睡眠时间在7—8小时的人,身体最为健康。如果睡眠时间不足6小时,患糖尿病的风险就会增加约2倍;如果睡眠时间超过8小时,患糖尿病的风险则会增加3倍多。

有调查显示,一天睡眠少于6小时会损害一个人的健康。同时,睡眠时间超过9小时同样也会危害健康。在睡眠时间的调查中,死亡率最低的睡眠时间约为7小时。一天睡眠时间平均在4小时以下或是10小时以上的人,不管是男是女,死亡率都相当高。

风险2:呼吸道、心脏和消化疾病

小李是一所学校的老师,喜欢睡懒觉,暑假里常常一睡就是10多个小时。他发现自己的身体还是比较差,常常动不动就感冒。医生帮他分析认为,他常常感冒可能和他喜欢睡懒觉有关系。

江苏省中医院呼吸科主任医师史锁芳说,卧室中早晨空气最污浊,即使虚掩窗户还是有部分空气未流通,不洁的空气中含有大量细菌、病毒、二氧化碳和尘埃,对呼吸道抗病能力有影响。而对于长期睡眠时间过长的那些闭门贪睡者,平时运动就少,再加上卧室内污浊的空气,就容易经常出现感冒、咳嗽等症状。

人活动时心跳加快,心肌收缩力加强,心脏排血量增加。人休息时心脏处于休息状态,心跳、收缩力、排血量下降。如果睡眠过多,就会破坏心脏休息和运动的规律,心脏一歇再歇,最终会使心脏收缩乏力,稍一活动便心跳不一、心慌乏力。另外,如果睡眠过多,就无法按时进餐,胃肠发生饥饿性蠕动,打乱了胃液分泌规律,影响消化功能。

风险3:越睡越懒,智力下降

“一晚睡10个小时,为什么白天还是无精打采呢?”在某公司上班的小陈简直想不通,以前,他常抱怨自己睡得太少,以致头昏脑涨。但每天增加了睡眠时间,还是没精神,上班时反应慢,被老板骂了好多次。

专家解释,大部分人会认为,消除疲劳就应该多睡觉。其实,想用增加睡眠时间来获得健康的观念,是完全错误的。睡眠时间过长的人,就会变得懒惰、软弱无力,甚至智力也会随之下降。一夜休息后,肌肉和关节会变得松弛,醒后立即活动可使肌张力增加,也可使肌肉的血液供应增加,使骨骼、肌肉组织处于修复状态,同时将夜间堆积在肌肉中的代谢产物消除,有利于肌肉组织恢复运动状态。经常睡懒觉的人,因肌肉组织错过了活动良机,起床后会感到腿软、腰骶不适,周身无力。睡懒觉的人睡眠中枢长期处于亢奋状态,而其他神经中枢由于受到抑制时间太长,恢复活动的功能就会变得相对缓慢,因而会感到终日昏昏沉沉、无精打采,甚至智力下降。

睡懒觉带来哪些疾病风险

睡懒觉是一件舒服的事情,很多人都有睡懒觉的习惯,到了节假日更是睡得不亦乐乎!但这懒觉却是越睡越累,越睡越不清醒的,所以还是少睡的好,更可怕的是睡懒觉还会带来疾病的风险。

风险1:中风和糖尿病

美国的研究人员在对9万多名50—79岁的女性进行了长达7年半的调查后发现,每天睡眠超过9小时的人中风危险比睡7小时的人要增加70%,睡眠时间是增大中风危险的独立因素。南京脑科医院的专家介绍,老年人的血液黏稠度比较高,如果睡眠时间过长,就会导致血液黏稠度增加,而血液黏稠度增加就容易诱发中风等脑血管疾病。

有关专家介绍,还有一项研究表明,睡眠时间太长,也有可能诱发糖尿病,调查发现,每天的睡眠时间在7—8小时的人,身体最为健康。如果睡眠时间不足6小时,患糖尿病的风险就会增加约2倍;如果睡眠时间超过8小时,患糖尿病的风险则会增加3倍多。

有调查显示,一天睡眠少于6小时会损害一个人的健康。同时,睡眠时间超过9小时同样也会危害健康。在睡眠时间的调查中,死亡率最低的睡眠时间约为7小时。一天睡眠时间平均在4小时以下或是10小时以上的人,不管是男是女,死亡率都相当高。

风险2:呼吸道、心脏和消化疾病

小李是一所学校的老师,喜欢睡懒觉,暑假里常常一睡就是10多个小时。他发现自己的身体还是比较差,常常动不动就感冒。医生帮他分析认为,他常常感冒可能和他喜欢睡懒觉有关系。

江苏省中医院呼吸科主任医师史锁芳说,卧室中早晨空气最污浊,即使虚掩窗户还是有部分空气未流通,不洁的空气中含有大量细菌、病毒、二氧化碳和尘埃,对呼吸道抗病能力有影响。而对于长期睡眠时间过长的那些闭门贪睡者,平时运动就少,再加上卧室内污浊的空气,就容易经常出现感冒、咳嗽等症状。

人活动时心跳加快,心肌收缩力加强,心脏排血量增加。人休息时心脏处于休息状态,心跳、收缩力、排血量下降。如果睡眠过多,就会破坏心脏休息和运动的规律,心脏一歇再歇,最终会使心脏收缩乏力,稍一活动便心跳不一、心慌乏力。另外,如果睡眠过多,就无法按时进餐,胃肠发生饥饿性蠕动,打乱了胃液分泌规律,影响消化功能。

风险3:越睡越懒,智力下降

“一晚睡10个小时,为什么白天还是无精打采呢?”在某公司上班的小陈简直想不通,以前,他常抱怨自己睡得太少,以致头昏脑涨。但每天增加了睡眠时间,还是没精神,上班时反应慢,被老板骂了好多次。

专家解释,大部分人会认为,消除疲劳就应该多睡觉。其实,想用增加睡眠时间来获得健康的观念,是完全错误的。睡眠时间过长的人,就会变得懒惰、软弱无力,甚至智力也会随之下降。一夜休息后,肌肉和关节会变得松弛,醒后立即活动可使肌张力增加,也可使肌肉的血液供应增加,使骨骼、肌肉组织处于修复状态,同时将夜间堆积在肌肉中的代谢产物消除,有利于肌肉组织恢复运动状态。经常睡懒觉的人,因肌肉组织错过了活动良机,起床后会感到腿软、腰骶不适,周身无力。睡懒觉的人睡眠中枢长期处于亢奋状态,而其他神经中枢由于受到抑制时间太长,恢复活动的功能就会变得相对缓慢,因而会感到终日昏昏沉沉、无精打采,甚至智力下降。

风险4:内分泌紊乱

睡懒觉会打乱人生物钟节律。正常的人体的内分泌及各种脏器的活动,有一定的昼夜规律。这种生物规律调节着人本身的各种生理活动,使人在白天精力充沛,夜里睡眠安稳。如果平时生活较规律而到假期睡懒觉,会扰乱体内生物钟节律,使内分泌激素出现异常。长时间如此,则会精神不振,情绪低落。

调查显示,35岁左右的女性中,有20~30%的人有雌激素缺乏的问题,40%的人有不同程度的荷尔蒙紊乱。荷尔蒙怠慢的结果是:我们的骨骼不再坚强、想要BB却迟迟怀不上、皮肤干燥失去应有的光泽.

风险5:胃肠道功能紊乱

睡懒觉会影响胃肠道功能。一般早饭在7点钟左右,此时晚饭的食物已基本消化完,胃肠会因饥饿而引起收缩。爱睡懒觉的人宁愿肚子饿也不愿早起吃早饭,时间长了,易发生慢性胃炎、溃疡病等,也容易发生消化不良。健康睡眠时间6-8小时

那么,究竟每天要睡多久才有利于健康呢?专家认为,对于成年人来说,6-8小时是其所需的标准睡眠时间,老年人在这个标准上再减少1-2个小时,青少年可以增加1-2个小时。对于婴幼儿来说,睡眠时间则需要更长。

特别是糖尿病患者要想保持较为稳定的血糖,更要注意改变不良睡眠习惯。晚上睡觉的时间不要太迟,最好在10时之前,而第二天早晨在6时至8时之间起床,将每天的睡眠时间保持在8小时左右。即使工作需要,也尽量不要打乱睡眠规律,不要耽误按时吃药打针。如果前一天晚上睡得晚,第二天早晨需要“补补觉”,最好在早晨8时之前起来,服用降糖药物或注射胰岛素并进食早餐后,再睡个“回笼觉”,这样才能尽量保证血糖不受睡眠改变的影响。

专家教你如何正确睡眠

●睡懒觉的人睡眠中枢长期处于亢奋状态,而其他神经中枢由于受抑制时间太长,恢复活动的功能变得相对缓慢,因而会终日昏昏沉沉、无精打采,甚至智力下降

●睡眠时间多少最健康,还需要依据自身的情况来确定。对成年人来说,6~8小时是标准睡眠时间

随着工作强度的不断加剧,很多人喜欢在双休日睡懒觉。他们觉得这样做,能够将平时不够的睡眠补回来。但其实,保持良好的生物钟比睡懒觉更健康,因为,睡懒觉可能带来不少疾病。

风险1:中风和糖尿病

美国的研究人员在对9万多名50~79岁的女性进行了长达7年半的调查后发现,每天睡眠超过9小时的人,中风危险比睡7小时的人要增加70%。

值得注意的是,睡眠时间是增大中风危险的独立因素。

南京脑科医院的专家介绍,老年人的血液黏稠度比较高,如果睡眠时间过长,就会导致血液黏稠度增加。而血液黏稠度增加,就意味着容易诱发中风等脑血管疾病。

有关专家介绍,还有一项研究已经表明,睡眠时间如果太长,也有可能诱发糖尿病。

调查发现,每天的睡眠时间在7~8小时的人,身体最为健康。如果睡眠时间不足6小时,患糖尿病的风险就会增加约2倍;如果睡眠时间超过8小时,患糖尿病的风险则会增加3倍之多。

调查显示,一天睡眠少于6小时会损害一个人的健康。同时,睡眠时间超过9小时同样也会危害健康。

在睡眠时间的调查中,死亡率最低的睡眠时间约为7小时。一天睡眠时间平均在4小时以下,或是10小时以上的人,不管是男性还是女性,其死亡率都相当的高。

风险2:呼吸道、心脏和消化疾病

小李是一所学校的老师,喜欢睡懒觉,暑假里,他常常一睡就是10多个小时。尽管睡眠时间非常充足,但他发现,自己的身体还是比较差,常常动不动就感冒。

医生帮他分析认为,他常常感冒可能和他喜欢睡懒觉有关系。

卧室中早晨空气最污浊,即使虚掩窗户,还是有部分空气未流通。不洁的空气中含有大量细菌、病毒、二氧化碳和尘埃,对呼吸道抗病能力有影响。

人太懒了会怎么样 懒得运动:心脏病、肾病

癌症:

人体免疫细胞的数量随活动量的增加而增加,不运动者人体免疫细胞减少,就会大大增加患癌的几率,比如结肠癌、乳腺癌、肺癌、前列腺癌、子宫内膜癌、卵巢癌等。

心脏病:

据研究,30多岁缺乏运动的女性,在今后患心脏病的可能性会高出近50%。

肾病:

研究表明,每天坐姿大于8个小时的人要比坐姿少于3个小时的人,患上慢性肾病的几率高30%。

大脑萎缩:

美国波士顿大学研究人员发现,不爱运动、身体不健康的人到60岁时大脑灰质变少,判断力变差。

走路是世界上最好的运动,中速或快速走路有助于高血压、糖尿病以及高血脂的治疗;每天抬头、挺胸、大步走,持续30分钟以上最好。

经常睡懒觉对身体有什么危害

睡懒觉是一件舒服的事情,很多人都有睡懒觉的习惯,到了节假日更是睡得不亦乐乎!但这懒觉却是越睡越累,越睡越不清醒的,所以还是少睡的好,更可怕的是睡懒觉还会带来疾病的风险。

经常睡懒觉对身体有什么危害

经常睡懒觉的危害

1、呼吸道、心脏和消化疾病

小李是一所学校的老师,喜欢睡懒觉,暑假里常常一睡就是10多个小时。他发现自己的身体还是比较差,常常动不动就感冒。医生帮他分析认为,他常常感冒可能和他喜欢睡懒觉有关系。

专家说,卧室中早晨空气最污浊,即使虚掩窗户还是有部分空气未流通,不洁的空气中含有大量细菌、病毒、二氧化碳和尘埃,对呼吸道抗病能力有影响。而对于长期睡眠时间过长的那些闭门贪睡者,本文由天天爱养生网整理发布 ,平时运动就少,再加上卧室内污浊的空气,就容易经常出现感冒、咳嗽等症状。

人活动时心跳加快,心肌收缩力加强,心脏排血量增加。人休息时心脏处于休息状态,心跳、收缩力、排血量下降。如果睡眠过多,就会破坏心脏休息和运动的规律,心脏一歇再歇,最终会使心脏收缩乏力,稍一活动便心跳不一、心慌乏力。另外,如果睡眠过多,就无法按时进餐,胃肠发生饥饿性蠕动,打乱了胃液分泌规律,影响消化功能。

2、越睡越懒,智力下降

“一晚睡10个小时,为什么白天还是无精打采呢?”在某公司上班的小陈简直想不通,以前,他常抱怨自己睡得太少,以致头昏脑涨。但每天增加了睡眠时间,还是没精神,上班时反应慢,被老板骂了好多次。

专家解释,大部分人会认为,消除疲劳就应该多睡觉。其实,想用增加睡眠时间来获得健康的观念,是完全错误的。睡眠时间过长的人,就会变得懒惰、软弱无力,甚至智力也会随之下降。

一夜休息后,肌肉和关节会变得松弛,醒后立即活动可使肌张力增加,也可使肌肉的血液供应增加,使骨骼、肌肉组织处于修复状态,同时将夜间堆积在肌肉中的代谢产物消除,有利于肌肉组织恢复运动状态。经常睡懒觉的人,因肌肉组织错过了活动良机,起床后会感到腿软、腰骶不适,周身无力。睡懒觉的人睡眠中枢长期处于亢奋状态,而其他神经中枢由于受到抑制时间太长,恢复活动的功能就会变得相对缓慢,因而会感到终日昏昏沉沉、无精打采,甚至智力下降。

3、中风和糖尿病

美国的研究人员在对9万多名50—79岁的女性进行了长达7年半的调查后发现,每天睡眠超过9小时的人中风危险比睡7小时的人要增加70%,睡眠时间是增大中风危险的独立因素。南京脑科医院的专家介绍,老年人的血液黏稠度比较高,如果睡眠时间过长,就会导致血液黏稠度增加,而血液黏稠度增加就容易诱发中风等脑血管疾玻

有关专家介绍,还有一项研究表明,睡眠时间太长,也有可能诱发糖尿病,调查发现,每天的睡眠时间在7—8小时的人,身体最为健康。如果睡眠时间不足6小时,患糖尿病的风险就会增加约2倍;如果睡眠时间超过8小时,患糖尿病的风险则会增加3倍多。

有调查显示,一天睡眠少于6小时会损害一个人的健康。同时,睡眠时间超过9小时同样也会危害健康。在睡眠时间的调查中,死亡率最低的睡眠时间约为7小时。一天睡眠时间平均在4小时以下或是10小时以上的人,不管是男是女,死亡率都相当高。

周末睡懒觉坏处多易内分泌失调

1:内分泌紊乱

睡懒觉会打乱人生物钟节律。正常的人体的内分泌及各种脏器的活动,有一定的昼夜规律。这种生物规律调节着人本身的各种生理活动,使人在白天精力充沛,夜里睡眠安稳。如果平时生活较规律而到假期睡懒觉,会扰乱体内生物钟节律,使内分泌激素出现异常。长时间如此,则会精神不振,情绪低落。

2:胃肠道功能紊乱

睡懒觉会影响胃肠道功能。一般早饭在7点钟左右,此时晚饭的食物已基本消化完,胃肠会因饥饿而引起收缩。爱睡懒觉的人宁愿肚子饿也不愿早起吃早饭,时间长了,易发生慢性胃炎、溃疡病等,也容易发生消化不良。

3:中风和糖尿病

美国的研究人员在对9万多名50—79岁的女性进行了长达7年半的调查后发现,每天睡眠超过9小时的人中风危险比睡7小时的人要增加70%,睡眠时间是增大中风危险的独立因素。专家介绍,老年人的血液黏稠度比较高,如果睡眠时间过长,就会导致血液黏稠度增加,而血液黏稠度增加就容易诱发中风等脑血管疾病。

有关专家介绍,还有一项研究表明,睡眠时间太长,也有可能诱发糖尿病,调查发现,每天的睡眠时间在7—8小时的人,身体最为健康。如果睡眠时间不足6小时,患糖尿病的风险就会增加约2倍;如果睡眠时间超过8小时,患糖尿病的风险则会增加3倍多。

4:越睡越懒,智力下降

专家解释,大部分人会认为,消除疲劳就应该多睡觉。其实,想用增加睡眠时间来获得健康的观念,是完全错误的。睡眠时间过长的人,就会变得懒惰、软弱无力,甚至智力也会随之下降。

一夜休息后,肌肉和关节会变得松弛,醒后立即活动可使肌张力增加,也可使肌肉的血液供应增加,使骨骼、肌肉组织处于修复状态,同时将夜间堆积在肌肉中的代谢产物消除,有利于肌肉组织恢复运动状态。经常睡懒觉的人,因肌肉组织错过了活动良机,起床后会感到腿软、腰骶不适,周身无力。

睡懒觉的人睡眠中枢长期处于亢奋状态,而其他神经中枢由于受到抑制时间太长,恢复活动的功能就会变得相对缓慢,因而会感到终日昏昏沉沉、无精打采,甚至智力下降。

相关推荐

导致偏瘫的原因有哪些

1.动脉粥样硬化是中风最主要的原因,70%的中风患者患有动脉硬化,高脂血症是引起动脉硬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2.高血压是中风最主要最常见的病因,脑出血患者93%有高血压病史。 3.脑血管先天性异常是蛛网膜下腔出血和脑出血的常见原因。 4.心脏病,如:心内膜炎,有可能产生附壁血栓;心动过缓则可能引起脑供血不足。 5.代谢病中糖尿病中风关系最密切,有30%~40%中风患者患有糖尿病。 6.情绪不佳(生气、激动)。 7.饮食不节(暴饮暴食、饮酒不当)。 8.过度劳累;用力过猛;超量运动;突然坐起和起床等体位改变

做什么对肾不好 经常憋尿

有一些有时候懒,因为懒得上厕所就憋着拉尿,这是不对的。经常憋尿对肾脏排泄造成很大的影响,而且还容易滋生细菌,造成肾脏感染,导致肾功能的下降。

怎么判定你是否患有脑疲劳

1.早晨醒来懒得起床。 2.走路抬不起腿。 3.不想参加社交活动。 4.懒得讲话,自觉有气无力。 5.时常呆想发愣。 6.说话、写文章时常出错。 7.记忆力下降。 8.提不起精神。 9.口苦、无味、食欲差。 10.吸烟、饮酒的嗜好有增无减。 11.耳鸣、头昏、目眩、眼前冒金星、烦躁、易怒。 12.眼睛疲劳。

中老年保健禁忌

1、忌晨醒后立即起床。从睡眠中醒来,肌体由抑制状态转入了兴奋状态,但从抑制到兴奋的转变,需要一个过程。如果一觉醒来立即着衣起床,易出现头晕、眼花等不适症状,甚至还发生意外。这也是我们强调醒后要伸伸懒腰的原因。 2、忌晨醒后恋床不起。醒后恋床不起的颇多,尤其是在节假日,总觉得早起床也没有事干,不如干脆懒在被窝里。而恋床不起的大多数又都有这样的感受:睡眠和卧床的时间多了,反倒觉得四肢发沉,精神萎靡,不如每天早早起床忙于工作或学习时精力充沛。这是由于睡懒觉不利于体阳气宣发的缘故。因此早上醒来后不宜久恋床

什么是妊娠期糖尿病

什么是妊娠期糖尿病: 妊娠糖尿病(Gestationaldiabetesmellitus,GDM)是糖尿病的一种特殊类型,是指怀孕前未患糖尿病,而在怀孕时才出现高血糖的现象,其发生率约百分之一到三。筛检的方法是在怀孕二十四到二十八周之间,喝五十公克糖水,一小时后验血糖,若血糖数值超过标准,则须进一步做一百公克耐糖测试。若经过医师为妊娠糖尿病患者,首先须向营养师作营养咨询,提供正确的饮食方式,并做适量的运动。少数患者经过上述方法仍无法将血糖控制好,此时须予以注射胰岛素。如此可以预防巨婴症,让产妇能够顺利的生

常见的妊娠糖尿病

1、糖尿病前期,这类孕妇有糖尿病的家族史,但孕妇则无明显糖代谢紊乱,可在妊娠后出现类似糖尿病孕妇的并发症(巨大胎儿、畸形儿及羊水过多等)。若干年后多数将出现显性(临床)糖尿病。 2、潜在糖尿病,此类孕妇妊娠前后均无糖尿病的临床表现,但糖耐量异常,经过一定时间后,可能发展成显性(临床)糖尿病。 3、显性糖尿病,孕妇有糖尿病的临床表现(三多一少),空腹血糖升高,尿糖阳性,糖耐量减低。其中部分孕妇在妊娠前已患有糖尿病,经治疗后受孕。部分孕妇则在妊娠后才发现患有糖尿病,分娩后糖尿病继续存在。 4、妊娠期糖尿病,妊

周末爱睡懒觉竟导致精神不振

睡懒觉打乱生物钟节律。正常的体的内分泌及各种脏器的活动,有一定的昼夜规律。这种生物规律调节着本身的各种生理活动,使在白天精力充沛,夜里睡眠安稳。如果平时生活较规律而到假期睡懒觉,扰乱体内生物钟节律,使内分泌激素出现异常。长时间如此,则精神不振,情绪低落。 大部分认为,消除疲劳就应该多睡觉。其实,想用增加睡眠时间来获得健康的观念,是完全错误的。睡眠时间过长的,就变得懒惰、软弱无力,甚至智力也随之下降。 一夜休息后,肌肉和关节变得松弛,醒后立即活动可使肌张力增加,也可使肌肉的血液供应

天冷懒打针糖尿病恶化

冬天来临,部分糖尿病患者因天冷怕麻烦,就自作主张减少胰岛素用量,这样很容易酮症酸中毒,所以冬天一依然要坚持打针。 据消息,一名糖尿病患者因天冷怕麻烦,就自作主张减少胰岛素用量,不料因酮症酸中毒入院。 据了解,该患者姓严,25岁,丹阳吕城。他告诉记者,他是前两年查出患糖尿病的,开始是口服药物,之后曾因酮症酸中毒入院,后来改为注射胰岛素,现在每天要打两针,早晚各注射一次。约5天前,因天气寒冷脱衣服打针实在麻烦,他就试着把晚上一针减了,连续三天居然没事,只是尿多些,欣喜之下他决定把早上一针也减了。 24日一天

睡眠过多更易患中风

很多老年退休在家每天无所事事,于是就养成了晚睡晚起的坏毛病,那么这样对老年的健康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大家都知道,睡觉太少生病,很多却不知道,睡得太多同样不好。近日一则消息称,美国的研究员发现,50岁以上女性每天睡9小时中风的风险增加。如果睡眠过多,不仅消除不了疲劳,还影响健康和智力。 在睡眠时间中,死亡率最低的睡眠时间约为7小时。 风险1: 中风糖尿病 美国的研究员在对9万多名50—79岁的女性进行了长达7年半的调查后发现,每天睡眠超过9小时的中风危险比睡7小时的要增加70%,

天冷懒打针糖尿病恶化

冬天来临,部分糖尿病患者因天冷怕麻烦,就自作主张减少胰岛素用量,这样很容易酮症酸中毒,所以冬天一依然要坚持打针。 据《常州晚报》消息,一名糖尿病患者因天冷怕麻烦,就自作主张减少胰岛素用量,不料因酮症酸中毒入院。 据了解,该患者姓严,25岁,丹阳吕城。他告诉记者,他是前两年查出患糖尿病的,开始是口服药物,之后曾因酮症酸中毒入院,后来改为注射胰岛素,现在每天要打两针,早晚各注射一次。约5天前,因天气寒冷脱衣服打针实在麻烦,他就试着把晚上一针减了,连续三天居然没事,只是尿多些,欣喜之下他决定把早上一针也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