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膜炎的症状 脑膜刺激征
脑膜炎的症状 脑膜刺激征
脑膜炎常常累及脊髓神经周围的蛛网膜、软脑膜,导致神经根在通过椎间孔处受压,当颈部或背部 肌肉运动时可以可以引起剧烈疼痛,病情严重的可以变现为颈部强直。
病毒性脑炎属于什么疾病
病毒性脑炎是一组由各种病毒感染引起的脑膜急性炎症性疾病,临床以发热、头痛和脑膜刺激征为主要表现。本病大多呈良性过程,病因85%-95%的病毒性脑膜炎由肠道病毒引起,肠道病毒主要经粪口途径传播,少数通过呼吸道分泌物传播,本病是一种自限性疾病,主要是对症治疗、支持治疗和防治并发症。
儿童细菌性脑膜炎诊断
细菌性脑膜炎( bacterial meningitis)为小儿常见急重症,早期诊断和治疗非常重要。
【病因和发病机制】
新生儿最常见的病原体为B组链球菌、大肠杆菌、李斯特菌和其他革兰阴性杆菌;儿童则以肺炎球菌、流感嗜血杆菌、脑膜炎双球菌为常见。病原体侵入的途径常见为血行播散,局部组织感染如中耳炎等弥散至脑膜,以及外伤等造成细菌直接进入脑膜引起脑膜炎。
【诊断】
(一)症状
1.婴儿期主要表现为非特异性的症状,如淡漠、烦躁、嗜睡、尖叫、拒奶、眼神发直,多有发热。脑膜刺激征常不明显,前囟隆起常是晚期表现。
2.儿童期常表现为发热、头痛、烦躁、嗜睡、惊厥。可有头痛、呕吐。脑膜刺激征阳性。晚期可有昏迷。
(二)体征
神志改变,前囟张力增高,骨缝可以裂开,瞳孔改变,脑膜刺激征(+),表现为颈抵抗、布氏征(+),克氏征(+)。可出现血压升高,呼吸节律不整。
(三)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 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可有核左移。
2.脑脊液检查 外观浑浊或脓性,白细胞总数常达数千,分类以中性粒细胞为主。蛋白明显增高,糖降低,氯化物多正常。
3.影像学检查如颅脑CT扫描等有助于及早发现并发症。
4.病原学检查脑脊液涂片或培养有助于明确病原菌。还有血培养或感染部位分泌物培养等,以及特异性细菌抗原测定。
(四)鉴别诊断
根据脑脊液检查和临床表现可与病毒性脑膜脑炎、结核性脑膜炎鉴别。
流脑的发病特点是什么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是由脑膜炎双球菌所引起的一种化脓性脑膜炎。临床以急起高热、头痛、呕吐、皮肤黏膜淤斑及脑膜刺激征等为特征,常于冬春季流行,重症病人的病死率高。
新生儿败血症一定引发脑膜炎吗
生儿脑膜炎与败血症有关,但败血症不一定就会引起脑膜炎的。如果败血症出现脑膜刺激征了,则要考虑并发脑膜炎了。
新生儿脑膜炎很严重,诊断脑膜炎最准确的检查就是脑脊液检查(腰穿)。
流脑的症状有哪些 轻型流脑症状
轻型流感多表现为低热、轻微头痛及咽痛等上呼吸道症状,脑脊液多无明显变化,与感冒的症状极为相似,常见于流脑流行期。但培养病人的咽拭子会有病原菌,皮肤会有少数细小出血点并伴有脑膜刺激征。因此注意和感冒相区别。
脑袋长虫子是什么症状 脑膜刺激征
脑膜刺激征是脑囊虫病的主要病症,当寄生中移动到软脑脊髓的时候,软脑脊膜受到炎症、出血或理化内环境的改变刺激时可出现一系列提示脑膜受损的病征,而头痛剧烈、下肢髋、膝关节屈曲成直角是脑脑膜刺激征的主要要表现。
脑炎如何鉴别诊断
急性化脓性脑膜炎:起病急骤,早期即以全头剧烈疼痛起病,呈持续性,逐渐加重,有时在持续性头痛的基础上有炸裂样强烈的头痛发作,这种头痛常放射到肩颈、背部,每当活动身体用力、咳嗽时都可使头痛加重。
结核性脑膜炎:起病大多缓慢,多见于儿童与青年,起病前常有为时2~3周的结核中毒症状,可表现低热、盗汗、食欲不振、消瘦、睡眠不佳等。起病时以全头痛为主,头痛的程度变化较大,有的头痛剧烈,伴恶心、呕吐,有的呈钝痛、胀痛,持续时间较久。儿童常有抽搐发作,伴精神萎靡、淡漠、谵妄,重者可有昏迷、二便失禁。早期体征不明显,晚期出现典型的脑膜刺激征及神经定位体征,如外展神经及动眼神经麻痹、单瘫或偏瘫等。
病毒性脑膜炎:临床表现呈急性或亚急性起病,各种原因的病毒性脑膜炎临床症状都很相似,头痛剧烈,全头持续性跳痛,伴发热、颈强、恶心、呕吐、倦怠、眩晕、颈背疼痛,年龄越大,症状越重。体格检查很少有阳性所见,脑膜刺激征为唯一神经系统体征
警惕急性脑膜炎的症状
1.全身症状
急性脑膜炎一旦发生,患者通常表现为突然的爆发性的起病,出现明显的全身症状,主要表现为体温的升高,多为高热,畏寒打寒战,出现意识障碍,患者头痛明显、昏睡甚至昏迷,定向力发生障碍。如果脑组织受到损伤,还会引起患者癫痫的发作。
2.脑膜刺激征
因为脑膜受到感染发生炎症后,患者会出现各种脑膜刺激征,比如说颈项的强直、Kernig征和Brudzinski征等临床上的常见脑膜刺激征。但是如果患者年龄比较大或者是陷入深度的昏迷,脑膜刺激征的表现可以不被引出。
3.体温持续升高
急性脑膜炎急性起病得到控制病情稳定后,在病程的后期患者的体温还是可以持续的升高发热。因为脑膜炎的发生,脑组织屏障受损,脑组织功能在一定的程度上会受到损害。患者的反应不会像正常情况时那么敏感,反应迟钝,对外界的刺激反应不敏感,意识也会不清楚,甚至出现昏迷。
4.颅内压上升
急性脑膜炎的炎症渗出可以使颅内压升高,患者可以出现头痛、喷射状呕吐以及视乳头的水肿,严重的话甚至会引起脑疝的发生。而婴儿及患儿因为颅缝还未完全长合,随着颅内压的升高,头颅会增大、囟门也会膨起。
流行性脑膜炎的症状
流行性脑膜炎是由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当健康小儿吸入带菌的尘埃后病原菌首先侵犯呼吸道粘膜,表现为发热,咳嗽,流涕等感冒症状,这时的表现与一般的感冒不易区别.有的小儿在上呼吸道感染时期就被控制了,如不能控制,细菌就进入血液循环,形成菌血症.这时表现为高热,恶心,呕吐,皮肤出现瘀点, 瘀斑为本病特征,主要分布于肩,肘,臀等易于受压的部位.
病原菌最终可侵及脑膜,发展成脑膜炎,出现脑膜刺激征和颅内压增高,如烦躁不安或嗜睡,抽搐,头痛加剧,呕吐频繁,高热不退,婴儿则表现为拒乳,两眼凝视,高声尖叫,前囟饱满和脑膜刺激征.暴发型流脑由于肾上腺皮质出血,可出现急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症状,如严重休克,面色苍白,四肢冰冷,脉搏摸不到, 血压下降或测不出,心率快,心音低钝,神志昏迷.
流行性脑膜炎的预防需采取综合性措施,病人应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早隔离.
如何定义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简称流脑,是脑膜炎球菌引起的化脓性脑 膜炎。临床表现为发热、头痛、呕吐、皮肤粘膜游点,游斑及颈项强直等脑膜刺激征。
什么是病毒性脑膜炎
病毒性脑膜炎,是一组由各种病毒感染引起的软脑膜(软膜和蛛网膜)弥漫性炎症综合征,主要表现发热、头痛、呕吐和脑膜刺激征,是临床最常见的无菌性脑膜炎,多见于儿童。病毒性脑膜炎大多数为肠道病毒感染,包括脊髓灰质炎病毒、柯萨奇病毒A和B、埃可病毒等,其次为流行性腮腺炎病毒、疱疹病毒和腺病毒感染,疱疹性病毒包括单纯疱疹病毒及水痘带状疱疹病毒。
病毒性脑膜炎具体表现像感冒,但特殊的表现是神经系统的累及,表现为肌力下降,有些小孩的上眼睑会下垂,肢体的活动减少,感觉小孩子没力气。脑膜刺激征阳性,巴比斯基征双足的不对称反应等。
病毒性脑膜炎的脑脊液无色透明,有以淋巴细胞为主的白细胞增多,糖和氯化物正常。病程呈良性,多在2周以内,一般不超过3周,有自限性,预后较好。
病毒性脑炎虽然有传染性,不过近几年都处于散发状态,家长们不用过于担心,平时要注意让孩子加强身体锻炼,增强免疫力;按时接种疫苗;避免让孩子过度劳累和过度惊吓。因为孩子在过度惊吓后,容易感冒发烧,这是由于内分泌受到影响,导致免疫力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