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轮状病毒阴性的介绍及潜伏方式

轮状病毒阴性的介绍及潜伏方式

一、轮状病毒(RV)属于呼肠病毒科、轮状病毒属。1975年由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ICTV)正式命名。根据病毒的基因结构和抗原性将其分为A---G 7个群,其中A群轮状病毒的感染最常见,主要引起婴幼儿腹泻。B群轮状病毒仅在成人中暴发流行。D—G群只引起动物腹泻。在我国,0~2岁以内的婴幼儿人数约为4000万人(含新生儿),每年大约有1000万婴幼儿患轮状病毒感染性胃肠炎,占婴幼儿人数的1/4。轮状病毒有明显的季节性,秋冬交接时期多发,故又称“秋季腹泻”。主要感染小肠上皮细胞,从而造成细胞损伤,引起腹泻。

二、传播方式

主要经粪—口传播,亦可通过水源传播或呼吸道传播。新生儿轮状病毒感染主要来源于孕产妇感染、产道感染及医院内感染。医院里可通过护理人员造成轮状病毒感染的传播。

三、潜伏期

A群轮状病毒腹泻潜伏期一般在3天左右。

四、临床表现

主要引起婴幼儿腹泻。病情进一步发展可导致脱水及酸中毒,严重时危及生命。先发热,伴呕吐和腹痛,随即频繁腹泻,每日十数次.粪便特点:白色米汤样便或黄绿色蛋花样稀水便,有恶臭,不含血,无或少量黏液。婴幼儿腹泻病程一般为7天。当婴幼儿免疫力低下时,急性胃肠炎可变为慢性,患儿粪便中长期排出病毒,而成为本病的传染源。A群轮状病毒感染还可致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炎、婴幼儿肠套叠、肺炎、脑炎、脑膜炎等。

感染轮状病毒的症状

1、传播方式

主要经粪—口或口—口传播,亦可通过水源传播或呼吸道传播,成人轮状病毒性腹泻常呈水型暴发流行。由于轮状病毒在环境中比较稳定,不易自然灭亡,也可通过生活接触传播。新生儿轮状病毒感染主要来源于孕产妇感染、产道感染及医院内感染。医院里可通过护理人员造成轮状病毒感染的传播。

2、潜伏期

轮状病毒腹泻潜伏期一般在3天左右。

3、临床表现

轮状病毒性腹泻从无症状、轻微发病到严重时发生致命性胃肠炎、脱水及电解质平衡失调。轮状病毒性腹泻的症状包括发烧、呕吐、腹痛以及无血色水样腹泻,腹泻物为白色米汤样或黄绿色蛋花样稀水便,有恶臭,不含血或黏液。症状可持续3—9天。除胃肠道症状外,近年的研究发现,轮状病毒可引起许多其他疾病,有些病例可出现不同程度肝功能损害,轮状病毒甚至可通过胃肠道屏障造成病毒血症。

拉肚子拉水是怎么回事 轮状病毒性肠炎

拉肚子拉水可能是感染轮状病毒,导致的急性消化道传染病,是胃肠炎的一种。婴幼儿感染轮状病毒造成的腹泻常发生于6-10月份,又称为秋季腹泻,6个月—3岁以下小儿比较常见。

主要症状表现:

(1)潜伏期通常为2~3天,起病急;

(2)拉黄色水样便,无黏液及脓血。量多,一般5~10次/天,重者超过20次/天;

(3)多数伴有发热,体温在37.9~39.5℃。30%~50%病儿早期出现呼吸道症状。成人感染者发热及呼吸道症状较儿童少。

(4)其他伴发症状有腹胀、腹鸣、腹痛和恶心、呕吐等。成人轮状病毒感染可有全身乏力、酸痛、头晕、头痛等症状。腹泻重者可发生等渗性脱水、代谢性酸中毒和电解质紊乱。

(5)轮状病毒感染引起的腹泻病程较短,一般3~5天,多数具有自限性。

(5)免疫缺陷患者可发生慢性症状性腹泻。

什么是轮状病毒

轮状病毒是引起婴幼儿腹泻的主要病原体之一,其主要感染小肠上皮细胞,从而造成细胞损伤,引起腹泻。轮状病毒每年在夏秋冬季流行,感染途径为粪-口途径,临床表现为急性胃肠炎,呈渗透性腹泻病,病程一般为7天,发热持续3天,呕吐2~3天,腹泻5天,严重出现脱水症状。

流行情况

全世界每年因轮状病毒感染导致的婴幼儿死亡的人数大约为900000人,其中大多数发生在发展中国家。在我国,0~2岁以内的婴幼儿人数约为4000万人(含新生儿),每年大约有1000万婴幼儿患轮状病毒感染性胃肠炎,占婴幼儿人数的1/4,是引起婴幼儿严重腹泻的最主要病原。

危害

轮状病毒感染从无症状、轻微发病到严重发病,严重时发生致命性胃肠炎、脱水及电解质平衡失调。除胃肠道症状外,近年的研究发现,轮状病毒可引起许多其他疾病,有些病例可出现不同程度肝功能损害,轮状病毒甚至可通过胃肠道屏障造成病毒血症。

传播方式

主要经粪-口或口-口传播,亦可通过水源传播或呼吸道传播,成人轮状病毒性腹泻常呈水型暴发流行。由于轮状病毒在环境中比较稳定,不易自然灭亡,也可通过生活接触传播。新生儿轮状病毒感染主要来源于孕产妇感染、产道感染及医院内感染。医院里可通过护理人员造成轮状病毒感染的传播。

秋季腹泻的病原体是什么

秋季腹泻的病原体有轮状病毒、ECHO病毒、柯萨奇病毒,引起秋季腹泻的主要祸首是轮状病毒,可经粪—口传播,也可通过气溶胶形式经呼吸道感染而致病。

发病人群主要集中在6个月---3岁,由于常发生在10---11月份,所以又称为小儿秋季腹泻。潜伏期1~3天,为自限性疾病,自然病程约3—8天。目前尚无针对轮状病毒的特效药。

宝宝轮状病毒症状 宝宝不常出门照样难逃威胁

轮状病毒有可能是家中上学的哥哥姐姐,或是上班的爸爸妈妈,从外头带回来传染给幼小的宝宝,因此即使宝宝少出门,还是有机会被感染。

通常消毒杀菌液对于消灭轮状病毒的效果并不理想,使用漂白水气味也不好闻,加上目前轮状病毒没有特效药可使用,只能以支持性疗法帮助宝宝缓解症状。

所以,接种口服轮状病毒疫苗还是最有效及简单的预防方式。

核酸检测阴性阳性是什么意思

新型冠状病毒阴性和阳性是核酸的检查结果,说明感染和未感染到新型冠状病毒,一般情况下,新型冠状病毒阴性说明体内没有感染到新型冠状病毒,是正常的,人体暂时没有出现,或者是以前也没有出现过新型冠状病毒。

若新冠病毒阳性说明体内感染了新型冠状病毒,是不正常的,人体体内已经感染了新型冠状病毒,或者是以往感染过新型冠状病毒。

48小时核酸检测从什么时候开始算时间 核酸检测有效期是多久

一周。

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一次有效期一般为七天,因为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的有效期主要取决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潜伏期,一般潜伏期是14天,绝大多数潜伏期为3-7天,故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的有效期一般为七天。

但由于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存在着假阴性,故不能完全说明没有被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应反复进行,若在潜伏期14天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都是阴性,就可以完全排除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病毒性胃肠炎的原因有什么

一种因感染各种病毒而引起的综合征,特征有呕吐,水样腹泻和腹痛。

病因学和病理生理学:在美国,病毒性胃肠炎是感染性腹泻中最常见的原因。已知有四类病毒可引起胃肠炎:轮状病毒,萼状病毒(包括诺沃克病毒),肠腺病毒(血清40和41型)和星状病毒。病毒通过感染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引起疾病。这层细胞的破坏,引起液体和盐分渗入肠腔。碳水化合物吸收障碍导致渗透性腹泻也可能起一定作用。

流行病学:轮状病毒是引起年幼儿童(发病高峰年龄3~15个月)严重,脱水性腹泻最常见的原因。轮状病毒有很高的传染性,多数经粪-口途径传染。成人可以在与感染婴儿的密切接触后受染,但是成人的病情通常较轻。在温和的气候中,大多数感染发生在冬季月份。在美国,每年轮状病毒疾病的波动始于西南地区11月份,至东北地区3月份结束。潜伏期为1~3天。

诺沃克病毒即原型萼状病毒,最多罹患大龄儿童和成人,其感染无明显季节性。诺沃克病毒是流行性病毒性胃肠炎最主要的原因。水源性及食物源性暴发流行已被证实。因为该病毒有很高的传染性,所以人-人之间传播也可发生。潜伏期为1~3天。

肠腺病毒血清型40及41是儿童期病毒性胃肠炎第2位最常见的原因,感染无明显的季节性,在夏季其感染可轻度增加。主要影响不满2岁的儿童,通过粪-口途径在人-人之间传播。潜伏期为8~10天。

关于非诺沃克萼状病毒及星状病毒流行病学知之甚少。两者可以罹患各年龄层,但通常感染婴儿及年幼的儿童。萼状病毒感染无明显季节性,而星状病毒感染最常发生在冬天。传播是通过粪-口途径。两者潜伏期均为1~3天。

婴幼儿患轮状病毒可预防

婴幼儿秋冬季腹泻大多为病毒感染性腹泻。据调查,这种腹泻有80%—90%是由轮状病毒引起的。

当婴幼儿受到轮状病毒感染后,经过1—3天的潜伏期便开始发病。早期的主要症状是呕吐、体温在38℃—39℃之间,继而出现腹泻,每天大便在10次左右,个别孩子可达20次。目前,杀灭轮状病毒尚无特效药物,现在使用的各种抗菌药物均对病毒无效。正确的治疗方法就是尽快纠正孩子的脱水、酸中毒,对于症状轻的孩子可用口服补液的方法进行纠正。

专家提醒,要做到有效预防轮状病毒腹泻,除了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外,做到饭前便后洗手,不吃未经清洗和腐败变质的食物等。另外,口服的轮状病毒疫苗被认为是最有效且简便易行的预防方法,疫苗可以有效降低婴幼儿受病毒感染的机会,避免重症病例的出现。

轮状病毒会传染吗

轮状病毒于1973年最早由Bishop从澳大利亚腹泻儿童肠活检上皮细胞内发现,形成如轮状,故命为“ 轮状病毒”。病毒侵入小肠上皮细胞,绒毛变短及脱落,导致小肠功能丧失。粘膜双糖酶活性降低、肠腔内木糖及蔗糖水解并吸收障碍,被细菌分解而产生有机酸,致使肠内渗透压增加,大量水及电解质进入肠腔,肠吸收减少。潜伏期约2~3天,大多症状较轻,少数婴儿有严重甚至致死表现。主要症状为水样泻,大使每日10~20次,伴呕吐。部份有发热、腹胀。半数左右患儿有轻至中度脱水,或伴电解质紊乱。病程一般5~7天,也可在10天以上。在免疫功能低下患儿,可发生慢性 轮状病毒性肠炎,粪便长期排病毒,成为传染源。成人轮状病毒性肠炎症较轻,但在老年人中有发生重型腹泻者。

轮状病毒疫苗有必要用吗

轮状病毒是3个月—2岁婴幼儿病毒性腹泻最常见原因。轮状病毒疫苗预防效果不好,但副反应不大,因此可考虑接种。

轮状病毒疫苗接种时间:

轮状病毒疫苗的接种对象是2个月至3岁的婴幼儿。轮状病毒疫苗常年都可接种,但不推荐在秋季腹泻流行季节使用。中国北方秋季腹泻的高峰期是每年10月至次年1月,南方秋季腹泻的流行季节是11月至次年2月。一般建议接种轮状病毒疫苗的时间在7—10月份。与大多数疫苗不同,轮状病毒疫苗是一种带甜味的口服液,接种方式是口服,1次口服1瓶,每年应服1次。

如果宝宝已经超过3岁了,那他就不需要再接种轮状病毒疫苗了。因为即使他还没有发过病,多半也已经感染过轮状病毒了,体内有了抗体,发病率会明显减低。

相关推荐

轮状病毒疫苗要打吗 秋季腹泻疫苗注意事项

1、应一次服用完,而不要一日分数次服用。 2、使用轮状病毒疫苗前、后必须与使用其他活疫苗间隔2周以上。如果其他疫苗是灭活疫苗,可以和轮状病毒疫苗同时接种。如果要使用免疫球蛋白,也要与轮状病毒疫苗间隔2周以上。在其他药物禁忌方面,口服轮状病毒活疫苗时,不建议同时服用抗病毒药。 3、接种时请向接种医生详细介绍小儿的免疫情况及近期健康状况。 4、如果宝宝身体有些许不是,多半还能接种,但如果宝宝病情较为严重,则不能立即进行接种。不管是何种情况都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轮状病毒疫苗。 5、轮状病毒疫苗中包含的活性菌会

秋季腹泻疫苗什么时候打 服用轮状病毒疫苗后什么时候产生抗体

目前的轮状病毒疫苗大多数采取口服的方式服用,其味道味甜适应于宝宝服用。宝宝在服用轮状病毒2周左右就会产生抗体,到了第四周后体内抗体浓度达到最高峰,因此对重症腹泻的免疫率可达90%。

急性秋季腹泻的病因有哪些

秋天来临,婴幼儿秋季腹泻多了起来,而每年8月中旬至12月是宝宝秋季腹泻的多发季节,因此,年轻的父母别忘了帮宝宝做好腹泻的预防工作。 轮状病毒性胃肠炎(rotavirus gastroenteritis)是由轮状病毒(rotavirus)所致的急性消化道传染病,又名秋季腹泻。病原体主要通过消化道传播,主要临床表现为急性发热,呕吐及腹泻,病程大多较短。是腹泻最常见的原因之一,可发生流行或大流行,本病主要发生在婴幼儿,常由A组轮状病毒引起,发病高峰在秋季,故名“婴儿秋季腹泻”。全世界每年因轮状病毒感染导致约1.

轮状病毒疫苗要打吗

有孩子在接种轮状病毒疫苗后会出现腹泻、呕吐、发热、食欲不振、躁动等副作用,因此不少时刻关注宝宝健康的爸妈们担心地咨询道“轮状病毒疫苗要打吗?”对此,专家表示,轮状病毒疫苗要打,但并不是所有宝宝都适合打。 在了解轮状病毒疫苗要打吗这个问题前,我们先来了解为什么宝宝要打轮状病毒疫苗这个关键点。 大家都知道轮状病毒疫苗是针对预防5岁以下宝宝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研制的产品。了解得知,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是宝宝急诊和死亡的第二大病因,在发展中国家,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患儿死亡率甚至达到了15%-34%。而我国,每年都会有

急性胃肠炎与病毒性胃肠炎

病毒性胃肠炎也是急性胃肠炎的一种类型。 病毒性胃肠炎是由多种病毒引起的急性小肠炎症性病变,多见于婴幼儿,约50%婴幼儿的急性腹泻由病毒所致,成年人的病毒性胃肠炎也不少见。引起病毒性胃肠炎的病毒种类很多,如轮状病毒、诺沃克病毒,以及肠腺病毒、嵌杯状病毒、星状病毒等均可导致病毒性胃肠炎。 不同病毒感染的潜伏期稍有不同,轮状病毒感染的潜伏期为2~3天,诺沃克病毒为1~2天,肠腺病毒可长达7天。病毒性胃肠炎起病急,前驱症状不明显,突然出现呕吐、继之出现腹泻,每日十余次甚至数十次,呈水样便或稀黄便,无脓血和粘液,有

你知道怎么预防轮状病毒

轮状病毒是咋回事呢?什么是轮状病毒呢?你了解轮状病毒吗?我们来看看下面内容的详细介绍: 感染轮状病毒后,多数小儿常常突然起病、发烧,很多患儿可出现咳嗽等呼吸道症状。先是呕吐,接着大便次数增多,如“蛋花汤”样,有时带有少量黏液。整个病程大约3~8天。 儿科专家指出,对于感染轮状病毒的婴幼儿患者,临床没有特效药物治疗,所以预防和日常护理是关键。母乳喂养是预防小儿腹泻的最好办法。因母乳最适合婴幼儿的营养需要和消化能力,含有的免疫球蛋白还可防御病毒侵袭。但同时年轻妈妈必须注意哺乳时的卫生,喂奶前要用流动水洗手,最

引起秋季腹泻的原因

秋季腹泻,顾名思义,发生在秋冬季的腹泻病。孩子感冒后,常常出现拉肚子,大便像水或蛋花汤一样,大多没有特殊的腥臭味,每天可达十几次。 秋季腹泻是一种自限性疾病,一般无特效药治疗,多数患儿在一周左右会自然止泻。在很多缺医少药的贫穷地区,不用药物治疗,只是靠口服补液,绝大多数的患儿也能痊愈。问题在于当严重呕吐腹泻时,如果补液不及时,很快出现脱水,其后果就比较严重。 每年8月中旬至12月是小儿秋季呕吐腹泻的多发季节。专家介绍:这个时期的腹泻以病毒性消化道感染造成的肠炎最多见,这也是造成秋季腹泻的主要病因。 秋季呕

核酸检测阴性能确定没有感染吗

核酸检测阴性:表明结果正常,但并不代表没有感染,因为有时会有一些特殊情况导致出现假阴性的检查结果,可能跟疾病潜伏期、个人身体原因、检测操作不当等因素有关,具体如下: 正常情况下,核酸检测结果呈阴性说明暂时没有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属于正常的结果。但是鉴于核酸检测阴性,存在假阴性的可能性,因此即便核酸检测阴性,也不能完全排除感染的可能,通常需要根据病史、旅居史等进行进一步的排查。 尤其是有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接触史,还出现了呼吸道感染的症状,即使核酸检测阴性,也不能完全排除新型冠状病毒的感染,需要进一步检查,如X线

轮状病毒疫苗和其他疫苗区别

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是婴幼儿急诊和死亡(除呼吸道感染之外)的第二位病因,发展中国家情况则更加严重,令人欣慰的是我国科学家经过20多年的努力,几乎和美国科学家同时攻克了这一世界性难题,研制成功了口服轮状病毒疫苗,可以有效预防婴幼儿轮状病毒腹泻。 轮状病毒疫苗注意事项 ①开启瓶瓿时,切勿使消毒剂接触疫苗。 ②安瓿有裂纹、标签不清或液体混浊者切不可使用。 ③玻瓶开启后,疫苗应在1小时内用完。 ④注射过免疫球蛋白及其它疫苗接种者,应间隔2周以后方可接种本疫苗。 ⑤请勿用热开水送服,以避免影响轮状病毒疫苗免疫效果。

2021年返岗要核酸检测和隔离吗 核酸检测阴性会不会传染人

可以暂时排除被感染的可能。 如果是在潜伏期之内做核酸检测呈阴性,可以先暂时排除有被感染的可能,但也不能放松警惕,因不排除有些患者是在潜伏期,在潜伏期内,体内病毒可能没办法测试,也有可能会呈假阴性,建议过一段时间再做检测,最好是选择在14天之后测试一次核酸,因为新型冠状病毒的潜伏期为1-14天,潜伏期之后测试核酸呈阴性才可以完全排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