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孩子11个月就能走路了,是不是走的有点太早了

孩子11个月就能走路了,是不是走的有点太早了

11个月会走路不能说不正常,有些孩子走路早,11个月就能行走了,只是父母要多加注意,不要让孩子过多的走路。
一般婴儿一周岁以前不建议强行的让他学走路,此时孩子的骨骼发育还不完善,强制学走路会影响骨骼,造成“X”型或者“O”型腿。11个月的时候可以牵引孩子学习站立,尝试锻炼腿部肌肉。到一岁以后可以训练孩子正常行走,一般的孩子在13-15个月的时候就能行走良好了。

走路早的孩子命好不好

我国古代有种说法:“男走辛苦,女走闲”,意思是男孩走得越早将来越辛苦,女孩走得越早将来越好命。所以有的老人就不希望孩子过早学会走路,总是把孩子抱在身上,不让他有“走”的机会。

按现在的生活水平,孩子在10个月至15个月期间开始走路都属正常。作为家长,大可让孩子顺其自然发展,既不要让他过早学走路,以免影响骨骼发育,也不要刻意阻止孩子学步,影响他的探索兴趣。

宝宝几岁学走路好

不少家长们每每看到别人家的孩子,都会苦恼:

同样都是1岁左右,为啥别人家的孩子能自己走得那么好,我家的孩子却还得扶着东西不敢放开走?

因为

1.发育过程中,每个孩子的动作发育都不相同

只要是18个月以内学会走路都是正常的,早学会晚学会都没关系。

2.错过了练习走路的最佳时机

可能是大人们太溺爱宝宝,到哪都抱着,因此孩子错过了练习走路的最佳时机,没能养成行走的习惯。

3.缺少了鼓励,导致自信心不足

学习走路,对孩子来说可谓是充满挑战的一件事。

所以当ta在这学习的过程中不小心摔倒或受惊吓时,家长们要学会给ta支持、关爱和鼓励,让孩子不要产生畏惧心理,对学走路这件事依旧充满信心,那么目标很快就可以实现了。

4.患有骨骼或者肌肉等疾病

如果当宝宝已经18个月以上了还不会走路,这时候就要考虑带孩子去医院看看,ta是否患有骨骼或者肌肉等疾病,从而影响到了孩子走路不稳或学步延迟。

随即奉上

宝宝各阶段走路进程

8-10月:尝试站立

宝宝开始会扶着物体尝试站起来,并逐渐熟悉且慢慢能够平衡站立。

此时爸妈们要做到的事情就是适时扶一下宝宝,帮助ta学会站立。

10-12月:起立蹲下

此阶段爸妈们要给宝宝示范如何弯曲膝盖,然后站起来的动作,要让宝宝学会这蹲和站的连贯动作。

其实这就是个缓冲动作,为的是减少宝宝直接落地的摔倒机率。

12个月以上:练习行走

这时,宝宝已经能扶着大人们的手站得稳稳的了,但离自己独立行走还有一段时间。爸妈们要做的是扶着宝贝让ta往前走几步,感受一下离开桌椅边行走的乐趣。

这阶段,不断练习是关键,爸妈有空就扶着宝贝练练。

13个月左右:能扶着墙壁或家具来回走动

这时候宝贝好奇心重而且自信心也足够,就会开始扶着墙壁和家具在屋子里来回走动了。

爸妈们此时要做的是确保给家具做好防护,不要伤到宝贝。

13-15个月:已能独立行走

此阶段的宝宝基本上能够很好的独立行走了,就算走得不太稳也正常,毕竟走路是一项颇有难度的技能,需要时间练习的。

宝宝学走路要注意什么 注意学走路时机

一般来说,宝宝在11~14个月时开始学走路。如果在11个月以前就有学走路的意愿,也不会有太大影响。只要宝宝在1岁6个月之前能独立走路,就没有什么可担心的。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宝宝还没有到达学走路的年龄,而且本身也缺乏走路的意愿,那就不能强迫宝宝去学走路,否则很可能对肢体发育产生不良影响。

宝宝走路早好还是晚好 注意事项

不能单纯地说早走好还是晚走好,如果宝宝的身材比较轻盈灵巧,那么早些走路不会对宝宝有多大影响。而如果宝宝还没有达到走路的月龄,但爸妈希望宝宝早走路的心情又比较迫切,很早就训练宝宝学步,那对宝宝的腿、脚发育是不利的。不要让孩子太早就学走了,要顺着孩子的成长规律,孩子想走时,再让孩子练习。

走路早的孩子聪明吗

孩子走路的迟与早和聪明没有太大关系。

研究指出,每个孩子走路的时间并不一样,有的在十个月就会走路,有的甚至已经一岁半了才开始走路,然而早早学会走路与孩子今后的成长发育之间,几乎不存在任何联系,他们在智商和手眼协调能力方面并无明显优势。走的早,可能与孩子性格好动、身材灵敏、平衡能力较好有关。

一般来说宝宝几个月会走路正常

正常情况下,6个月的孩子,可以自行翻身,自已能稍坐一会儿,大人扶着腋下有迈步的动作;到7个月时,小儿开始会爬行;8个月时小儿爬行已较灵活;9~10个月的小儿逐步会站立,扶着东西可蹒跚地走步;到1岁时可以独立走步。有的小儿运动功能的发育可能比以上规律稍早些或稍晚些。

为了婴儿的健康成长,不要过早地学走路。婴儿时期的生理特点,骨骼中的胶质多,钙质少,骨骼柔软,容易变形,尤其是下肢肌肉和保持足弓的小肌肉群发育还不完整。如果过早地让小儿学走路,身体的重量必然会加重脊柱和下肢的负担,时间长了容易使脊柱和下肢变形,形成驼背、“x型腿”和“0”型腿,影响了体形的健美,还容易形成扁平足。

父母一定要根据婴儿的生长发育规律和发育情况,适当掌握婴儿的走路时间,切不要操之过急。

训练的方法可为:(1)让孩子面对你握住你的双手,双脚踩在你的脚背上,左右交替向前迈步;(2)孩子背对着你,扶住她的腋下向前行走;(3)训练孩子扶床沿、栏杆移步;(4)训练孩子双手扶扒车学走;(5)双手或单手牵着成人手走;(6)父母面对面蹲下,两手伸出作保护状,让孩子在中间来回学独走;(7)让孩子独自站立,在她面前用玩具逗引她独走。只要你按以上方法去训练,让孩子每天有机会多练习,她会很快地学会独立走路。当她会走几步时,你要给予赞扬,以鼓励她继续前进的勇气。

综上所述,关于宝宝几个月会走路正常的详细介绍就是这些了。宝宝大约在1岁的时候是可以独立走路的,在这个时期,宝宝身体的各项指标正处在未成形阶段,父母在锻炼孩子的同时,一定要注意尺度,不要太过度了。

婴儿不宜过早学坐

有些性急的大人,还觉得太慢,总希望自己的宝宝动作发育快点,过早的开始了锻炼,3~4个月就让宝宝“学坐”,甚至“站立”。殊不知,这样不但没有好处,反而有害。

母体内的胎儿受到子宫空间的限制,以及为了日后顺利从产道娩出,全身的许多骨骼是软骨,出生后,逐渐变粗变长,演化成硬骨,这个过程一般要持续到22~25岁才最后完成。

因而,婴幼儿的骨骼硬度差弹性大,容易变形;同时肌肉的力量不足,不能耐受过强的运动。过早学坐,可影响脊柱的发育,引起畸形,过早学走,可能导致下肢弯曲畸形,牵手向上走路,由于孩子肘部桡骨小头的环状韧带薄弱,还可能发生桡骨小头半脱位。

有人听说患软骨病(佝偻病)的孩子走路迟,便认为早些让孩子走路就可以预防这种病。其实,软骨病是由于体内缺少维生素D和钙质所引起的,只要注意从饮食中补充钙、适当晒太阳就可以达到预防疾病的目的。如果效果不好,可以服用鱼肝油和钙片。患软骨病的孩子,骨质更加软,站立时负重,更容易引起畸形,尤其要避免勉强多坐、多站或行走。

孩子生长发育有一定的规律,一般出生后3个月俯卧时,能用手臂撑住抬起头;4~6个月会翻身;7~8个月会爬;1周岁时会站立或独立行走。帮助孩子锻炼,要按此规律顺其自然。

还要指出的是,尽管年龄、月份相同,由于孩子所处的环境、抚养方式等不同,有的动作发育快些,有的则慢些。冬天出生的婴儿走路迟些,因为他们1周岁左右正值冬季,穿着臃肿的棉袄、棉裤,活动不方便。对于智力、骨骼和肌肉发育正常的婴儿,只要经常户外活动,到一定年龄自然会坐、会走,父母不必过于担心。

当然,如果动作发育与正常婴儿相差太多的话,例如1周岁半还不会走,要注意是否发育有问题,可去医院检查。

多大的宝宝可以练习站立

6个月以后,婴儿可以通过大人扶着站立了,还可以训练他们自己扶着小栏杆站起来。但是父母不能操之过急,或者长时间的强迫宝宝站立,这样不仅达不到训练的效果,还会影响宝宝腿部骨骼的发育。
到宝宝9-10个月的时候,可以开始训练迈步子了,大人可以托住宝宝的腋下,让宝宝尝试左右脚交替迈步子。正常的宝宝到1岁左右就能扶着墙壁自己走了,走的较早的宝宝可能11个月的时候就能走几步了。孩子15个月的时候,绝大多数都能走了,如果此时孩子还不会走路,父母应该尽早带宝宝去医院检查。

用尿不湿会影响腿型吗 如何预防宝宝O型腿

1、不要让孩子过早学站立和走路。

宝宝长到6个月时,可以适当进行撑站练习;8~9个月时,可以进行扶站练习;到了10个月,则可以进行独立站;11月时可进行走步训练;1岁左右训练牵手走,1岁2个月时训练独立走。孩子独立站立的年龄不宜早于9个月。

2、常常带宝宝晒晒太阳。

晒太阳可以促进维生素D的合成,有助于宝宝吸收钙质,对预防佝偻病、O型腿或x型腿大有益处。如果不清楚宝宝O型腿是不是缺钙导致的,不要盲目补充补钙制剂。

3、定期到医院体检

体检是能帮助尽早发现宝宝的健康问题,也是预防佝偻病最有效的手段之一。

一般来说宝宝几个月会走路正常呢

1、婴儿从卧到坐、从爬到立要12个月左右,不满周岁的宝宝骨骼和肌肉发育不健全,过早站立行走,会使宝宝足部负荷过重,而会对宝宝的脚造成损伤,严重的影响脚的形成并出现扁平足。因此专家建议爸爸妈妈们等宝宝满周岁再让宝宝练习走路,在孩子的骨骼还没有发育完全的时候让孩子过早的行走会影响孩子的肢体发育。

2、宝宝10-11个月时,可以练习宝宝站立的能力,这是宝宝开始学习行走的第一阶段,当父母在放手能宝宝能稳定站立时,就可以开始尝试走路了!

学步车几个月可以坐 宝宝坐学步车的最佳时机

孩子运动发育规律一般是:二抬三翻六坐,七滚八爬九站周会走。宝宝10-11个月:此阶段是宝宝开始学习行走的第一阶段,当宝宝扶站已经很稳了,甚至还能单独站一会儿了,这时就可以开始练习走路了。所以,宝宝使用学步车至少要10个月以上,这样宝宝才不至于因为过早的站立而影响了骨骼的发育。在宝宝不会站立之前还是应该多让孩子爬。

宝宝使用学步车必须满足三个条件:头部支撑力已足够、能够独立坐起和腰椎可以挺直、自己能扶着物品走路。

相关推荐

宝宝学须注意的事

1.孩子不要太早 很多家长都希望孩子快点长大,觉得他们越早学会越好。育儿专家表示,孩子并非越早越好,并且每个孩子学会的时间不一样,并非所有孩子都一样。孩子需要在孩子学会独自站起、蹲下、爬行等技能之后,过早让孩子学习孩子的大脚肌肉和骨骼还没有发育好的情况之下,会影响到孩子的大腿骨骼承重力,导致孩子下半身腿部压力,对孩子的健康成长造成影响。 2.孩子清除路障 孩子刚开始学着时东倒西歪,一不小心就可能摔倒在地。因此,父母在孩子学习时,最好是到比较空旷的地方,把周边的一些

引起O型腿畸形的主要原因是

第一,父母让孩子过早地学站立和行。一般讲孩子应该在6个月以后开始学站立,一周岁开始学。但有些父母让婴儿在3-4个月时开始站立,10-11个月孩子已会。年龄过小骨头较软,过早站立行压弯两下肢骨,造成X腿或O型腿畸形。 第二,由于孩子生长特别快而钙质和维生素D供应不足或由于内科的疾病或长期的腹泻,钙磷吸收障碍或体内钙磷代谢紊乱,使钙磷不能正常地沉积于骨头中,骨质软而成为营养性佝偻病(俗称软骨病),也可造成X腿或O型腿畸形,但近几十年来这种佝偻病已很少见。 第三,有极少数的孩子是由于先天或遗传的原因

宝宝几岁学最好

不少家长们每每看到别人家的孩子,都会苦恼: 同样都是1岁左右,为啥别人家的孩子能自己得那么好,我家的孩子却还得扶着东西不敢放开? 因为 1.发育过程中,每个孩子的动作发育都不相同 只要是18个月以内学会都是正常的,早学会晚学会都没关系。 2.错过了练习的最佳时机 可能是大人们太溺爱宝宝,到哪都抱着,因此孩子错过了练习的最佳时机,没能养成行的习惯。 3.缺少了鼓励,导致自信心不足 学习,对孩子来说可谓是充满挑战的一件事。 所以当ta在这学习的过程中不小心摔倒或受惊吓时,家长们要学会给t

婴儿一般好多久可以

婴儿一般好多久可以 1、婴儿一般好多久可以 12-15个月左右会。通常情况下,孩子在1岁左右就开始会,一般都不会超过15个月。但是每个孩子的发育能力不同,家长不需要对此做比较。宝宝学会,一方面下肢肌肉有一定的力量,另一方面需要掌握一定的平衡能力。所以这是因人而异的。另外,对于生性谨慎或常被抱的宝宝来说,会相对晚点。 大部分宝宝在12--15个月大时学,如果到18个月还不会的话,就属于晚了。而影响孩子学步的因素较多,如缺乏锻炼、宝宝胆小、遗传因素、智力低下、宝宝有肌肉关节类疾病、脑瘫

3个月大的婴儿能坐吗

坐就太早了,一般到5、6个月才能背靠着东西坐。坐得太早有弊无利。这与婴儿特殊的身体结构有关,婴儿的骨组织中水分和有机物含量较多,而无机盐成分较少,因而婴儿的骨骼硬度小、韧性大、富有弹性、不易骨折,但受压时易弯曲变形。另外,婴儿体内固定关节作用的韧带、肌肉等比较薄弱,骨骼得不到有效支撑,身体的形态容易发生改变,尤其是患佝偻病、营养不良的孩子。如果让婴儿过早或长时间地坐着,就可能导致脊柱变形和脱肛等。 而扶站要到7个月才可以,由大人扶着宝宝腋下,站一小会儿。婴儿不宜过早学。婴儿从卧到坐、从爬到立要12个月左

宝宝护理这些事不宜过早进行

比如以下这些—— 1、不宜过早竖抱 对于新手妈妈来说,什么时候可以竖抱宝宝,应该是经典问题之一。 有妈妈问,自己3个月的宝宝,被抱起来后就不愿意躺着,而且喜欢竖抱,担心是否会对发育不好? 这位妈妈的担心是对的,过早竖抱宝宝确实不利于发育! 危害: ◆ 增加椎体间的压力。正常人脊柱的四个弯曲(颈前、胸后、腰前、骶后曲)在婴儿期还未形成,过早竖抱不利于脊椎保护和发育。 有儿科医生建议,不要过多竖抱六个月内的婴儿(小宝宝拍嗝竖抱时要保护好头部),只有当婴儿趴着头抬得很稳才可以护背竖抱而不会闪头。 小tips:

宝宝多大年龄最好

1、适合宝宝的年纪 如果在医院询问医生,医生一般会建议宝宝1岁以后学。根据过去的婴儿发展研究文献,表明:约50%宝宝在11.5个月可以放手,而90%可以在14个月左右独自行,而大约100%都可以在18个月大自行。生活中有的小孩不到周岁就会,而且的较稳,有的则不同,较晚。其实,每个小儿的发育方式不一样,主要是由遗传决定的。每一位孩子的发展表现都不相同,每一位都有各自的独特表现。 2、1周岁前宝宝不宜学 值得注意的是,专家表明婴儿在1周岁前是不宜学的,应该让他爬。因为宝宝身躯

3个月大的婴儿能坐吗

不可以,这个时候的宝宝骨骼还没有发育到可以坐的程度,不过可以让宝宝靠在垫上倚一会儿,时间不能太长,达到锻炼的目的就可以了,还有就是家长一定要注意的就是,让宝宝靠在哪的时候,一定不要让宝宝的腰部悬空,要让宝宝的整个脊柱靠在被子上。 宝宝十个月才可以坐学步车。宝宝每一个大动作的发育都是要根据月龄而发育的,并不能拔苗助长,所以想要让宝宝学习必须要达到一定的月龄,很多家长认为学步车只要会坐的孩子就可以用,但学步车的意义是联系,想要成功站立是基础,一般七滚八爬十站是一个自然规律,自然使用学步车至少要10

怎么才能减肥 注意姿势

每天上下班途中,能就尽量的姿势非常重要,挺胸,收腹,臀部夹紧,千万不要弓腰驼背,如果时不紧缩小腹,不管多少路,也无法刺激到腹部肌肉,小腹就不会缩小,此外,驼背会破坏身体的平衡感,降低的运动效果。

有效的三种胎教方法

众多父母之所以热衷于胎教,其原因无外乎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甚至想培养出神童。胎教能否“教”出神童呢? 的确,在胎教理论指导下,出生了许多体格健壮、智力超常的孩子。马诺然出生在北京一个公务员家庭,她出生后12天做了一个90度的侧翻。按照孩子的体格和神经发育,一般来说,只有3个月以后的孩子才能翻身。当时,马诺然的父母和医生都认为,孩子的翻身是偶然的,但马诺然在满月那天又做了一次90度的侧翻。儿科的医生都说不可思议。刘泽伦介绍说,这些生出超常孩子的家长在孕期都接受过正规的胎教培训,他们通过营养以及音乐、抚摸等方